低碳生活50準則
文章日期:2009年12月14日
【明報專訊】編按:哥本哈根氣候峰會近日舉行,為各界所翹首,國家間的議定商談往復,有評論指不過徒勞:霸權暴力、龐巨利益的輸送交換,生存環境與生態不過充當中介。樂施會提出:在哥本哈根發布了的氣候協議的摘要,沒有包括長遠的氣候資金援助計畫,來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亦不能保證作出對抗氣候變化的行動。拒絕成為一個氣候難民,就要當氣候公民,「由自己做起」當中的經濟政治性又是如何?此番思考之前,下文作者呼籲:來,我們先做一個行動者。
1. 隨手關燈、關水、拔插頭,這是第一步。也是個人修養的表現。
2. 每張紙都雙面列印,相當於保留下半片原本將被砍光的森林。
3. 不坐電梯爬樓梯,省下大家的電,換自己的健康。
4. 綠化不僅是去郊區種樹,在家種些花草一樣可以,還毋須開車。
5. 是的,一隻塑膠袋5毛錢,但它造成的污染可能是5毛錢的50倍不止。
6. 完美的浴室未必一定要有浴缸;已經安了,未必每次都用;已經用了,請用積水來洗馬桶。
7. 關掉不用的電腦程式,減少硬碟工作量,既省電也維護你的電腦。
8. 相比開車來說,騎自行車上下班的人一不擔心油價漲,二不擔心體重漲。
9. 沒必要一進門就把全部照明打開,人類發明電燈至今不過130年,之前的幾千年也過得好好的。
10. 考慮到坐公交為世界環境做的貢獻,至少可以抵消一部分開私家車帶來的優越感。
11. 請相信,癡迷皮草那不過是一種返祖衝動。
12. 可以這麼認為,氣候變暖一部分是出於對過度使用空調/暖氣的報復。
13. 盡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膠袋、一次性水杯……因為製造它們所用的石油也是一次性的。
14. 如果你知道西方一些海洋博物館裏展出中國生產的魚翅罐頭,還會有這麼好的食欲吃魚翅撈飯麼。
15. 未必紅木和真皮才能體現居家品味。建議使用竹製傢具,因為竹子比樹木長得快。
16. 其實利用太陽能這種環保能源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盡量把工作放在白天做。
17. 過量食肉至少傷害三個物件:動物、你自己,和地球。
18. 婚禮儀式不是你憋足28年勁甩出的面子,更不是家底積累的PK。如今簡約、低碳才更是甜蜜文明的附加值。
19. 認為把水龍頭開到最大才能把蔬菜碗盤洗得更乾淨,那只是心理作用。
20. 可以理直氣壯地說,衣服攢夠一桶再洗不是因為懶,而是為了節省水電。
21.把一個孩子從嬰兒期養到學齡期,花費確實不小。部分玩具、衣物、書籍用二手的就好。
22. 有一種選擇可以同時達到省錢、省能源、減輕疲勞、減輕交通負擔以及增進人際關係的作用——拼車。
23. 如果堵車的隊伍太長,還是先熄了火,安心等會兒吧。
24. 定期檢查輪胎氣壓,氣量過低或過足都會增加油耗。
25. 定期清洗空調,不僅為了健康,還可以省不少電。
26. 一般的車用93#油就夠了,盲目使用97#可能既費油,還傷發動機。
27. 跟老公交司機學習如何省油:少用急剎,把油門鬆了,靠慣性滑過去。
28. 有些人,尤其是女性,洗個澡用掉四五十升水,潔癖也不用這麼誇張。
29. 科學地勤儉節約是優良傳統。剩菜冷卻後,用保鮮膜包好再進冰箱。熱汽不僅增加冰箱做功,還會結霜,雙重費電。
30. 其實空調外機都是按照防水要求設計的,給它穿外套,只會降低散熱效果,當然費電。
31. 洗衣粉出泡多少與洗淨能力之間無必然聯繫,而低泡洗衣粉可以比高泡洗衣粉少漂洗幾次,省水省電省時間。
32. 洗衣機開強檔比弱檔更省電,還能延長機器壽命。
33. 電視機在待機狀態下耗電量一般為其開機功率的10%左右,這筆帳算起來還真不太小。
34. 如果只用電腦聽音樂,顯示器盡可以調暗,或者乾脆關掉。
35. 如果熱水用得多,不妨讓熱水器始終通電保溫,因為保溫一天所用的電,比一箱涼水燒到相同溫度還要低。
36. 洗乾淨同樣一輛車,用桶盛水擦洗只是用水龍頭洗湧水量的1/8。
37. 可以把馬桶水箱裏的浮球調低2厘米,一年可以省下4立方水。
38. 建立節能檔案,給每月消耗的水電煤氣也記記帳,做到心中有數。
39. 買電器看節能指標,這是最簡單不過的方法了。
40. 實驗證明,中火燒水最省氣。
41. 10年前亂丟電池還可能是因為無知,現在就完全是不負責任了。
42. 隨身常備筷子或勺子,已經是環保人士的一種標籤。
43. 冰箱內存放食物的量以佔容積的80%為宜,放得過多或過少,都費電。
44. 開短會也是一種節約——照明、空調、音響等等。
45. 沒事多出去走走,「宅」是很費電的。
46. 非必要的話,盡量買本地、當季產品,運輸和包裝常常比生產更耗能。
47. 植樹為你排放的二氧化碳埋單,排多少,吸多少。
48. 衣服多選棉質、亞麻和絲綢,不僅環保、時尚,而且優雅、耐穿。
49. 烘乾真的很必要麼?還是多讓你的衣服曬曬太陽吧。
50. 美國有統計表明:離婚之後的人均資源消耗量比離婚前高出42%至61%,讓我們用婚姻保護地球吧!
(轉載自第312 期《新周刊》)
[文/張淩淩 編輯/黃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