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磨鍊
文章日期:2009年11月14日
【明報專訊】金文泰中學同學為慶祝畢業四十年,籌備聚餐和出版紀念冊,負責的同學十分認真從事及尋找舊日資料,感動了我,從塵封中翻出頁頁記憶,這一翻動,不得了,原來我們是經過老師如此磨鍊,帶一身「武功」年復一年走過來的。
我保存了初中一到高中三年級六年來的作文,個別老師的批改,顯示了手把手教的心血痕。最令我回首看而驚訝不已的,是高中三那一年,用毛筆依老師講本抄下《中庸》(連朱注小字)。在堂上邊聽講邊用鉛筆把老師所作注釋寫下,並用紅筆圈點精要處,真是一字不苟。我完全不明白當年怎有這樣能耐,只記得還要背默,故印象深刻,事隔幾十年,到今天,有些句子如「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君子尊德性而道學問,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仍歷歷在心。
我們一輩人,沒有印刷精美、重磅洋紙的教科書,教科書中沒有編輯人細意安排的甚麼分析、設計、遊戲……卻用心把老師說的一字一句,銘記心中,日子久了,遂成生命的部份,一切與考試分數無關。
幾十年過去,不是這些舊物提醒,一時間也忘記了老師用了甚麼教導方法。大概所受磨鍊,當年只覺理所當然,我們沒一絲埋怨,不感到壓力 ,那樣的學習,才叫愉快。有些教育理論,拚命講愉快學習,事實卻推行無聊無情的學習方式。又反對背誦,怕令學生蠢了,那真不知有何根據。
我們經過如此磨鍊,仍感愉快,又不見得蠢了,真感謝師恩。
[小思]
11/14/2009
11/13/2009
余英時細說唐德剛
他不為政治變動隨波逐流
——專訪余英時,細說唐德剛
文章日期:2009年11月13日
【明報專訊】著名華人學者余英時先生,是史學大家唐德剛先生半個多世紀的好友。聽到老友在加州故去,身在美國大陸上的另一邊、位於東海岸的余先生感到唏噓、惋惜不已。在接受《明報》電話專訪時,余先生回憶了和唐先生在50多年前的相識過程,並對朋友的學術成就和觀點作了客觀的評價。「他是位公正的史學家,有史學的信念,文學的才能。」余先生說。
筆下胡適過於生動 令很多人不適
記者:你跟唐先生是50多年的老朋友,能先談談你和唐先生是怎麼認識的嗎?
余英時:我是1955年到美國的,到哈佛大學學習,那年聖誕節我來到紐約見朋友,其中就遇到了唐先生,所以我們相識了整整55年。我們當時見面就一見如故,一方面我們都是安徽人,他是安徽合肥,我是安徽潛山,兩個地方其實離得很近,講的就是鄉音。另外唐先生喜歡文學和詩詞,所以我們能談得攏。另外,當時我已經有文章在香港雜誌上發表,他們都看過,所以彼此都有一些了解。當時他在哥倫比亞大學,我在哈佛大學,那個時候唐先生的學位也差不多就要拿到了,後來他又在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工作,然後又有了機會去紐約市立大學教書,所以我們常常見面,談得很多。1982年,我們還一起受到邀請到新加坡參加一個會議,有一兩個禮拜天天在一起,那就談得更多了。唐先生確實很幽默、詼諧,但事實上他也很嚴肅,特別是對待歷史十分認真,做人也很嚴謹。我們在一起,談得最多的還是歷史。
記者:唐先生自稱是胡適的學生,他跟胡適先生關係也很密切,為他作了口述,寫了《胡適雜憶》紀念胡適先生,你怎麼看他筆下生動的胡適先生?
余英時:他和胡適的關係很密切,也為胡適作了口述,他筆下的胡適在許多地方確實很生動,雖然有些描述也不一定準確,但這不是他故意的。比如,他寫胡適學位沒有拿到,當時的左派看到這個論斷就非常高興,大事宣揚。後來我研究,胡適1917年4月向女友韋蓮司的英文信上說,杜威讀了這篇論文,很誇獎,所以唐先生論斷是有問題的,因為胡適當時博士論文已經寫好,就差出版這個環節,而胡適因為急於回國並沒有把出版論文放在心上,所以哥倫比亞大學遲遲沒有授予學位。他回國10年後才在1927年出版了論文,也就拿到了學位。所以胡適的學位問題只是形式上的問題,這點唐先生可能有描述不準確。
另外,唐先生作了胡適的口述,兩人長期在一起談話,不過胡適當時的朋友非常多,唐先生了解的胡適也只是一個方面。他對胡適的描述,也有很多人不喜歡,有人認為他筆下的胡適太輕薄,過於風趣,所以胡適的兒子、胡適的學生大物理學家吳健雄女士、台灣的蘇雪林教授等都不高興,蘇雪林還寫了一本書《猶大之吻》,專門攻擊唐先生。但是我覺得,唐先生並無惡意,有些反應過於情緒化了。
記者:唐先生非常尊崇胡適先生,並受到胡適的影響,那唐先生是否也深受五四精神的影響呢?
余英時:唐先生是中央大學畢業生,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當時的中央大學和北京大學在文化觀點上是唱對台戲的,所以唐先生對五四可能並不完全認同,他受中央大學的影響更大,因此對胡適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尊崇。但他和五四也並非完全隔閡,比如顧頡剛抗戰時期在中央大學教古代史,唐先生是他班上的學生,考試成績第一,我是在《顧頡剛日記》上看到的。可見,唐先生一方面舊學很好,另外一方面他跟顧先生關係也很密切,所以和五四也不完全隔閡。
「歷史三峽論」是比喻,是希望,是別樣敘事
記者:唐先生最大成就可能就是口述史,你最推崇的是他哪一部口述史?
余英時:我特別推崇的是他做的李宗仁口述(按:《李宗仁回憶錄》)和張學良口述(按:《張學良口述歷史》),它們的重要之處在於提供了新的史料。關於這兩個人物以及他們親歷的歷史,有些我們並不清楚,也不見諸文字記載這兩部口述作了補充和澄清。相反,我認為胡適的口述,其史料價值就降低許多,其中並沒有太多新的材料,可能是因為我們掌握的胡適材料足夠多了。其實口述本來就是中國史學傳統,《史記》就是例子。
記者:除了口述史,唐先生最著名的歷史論點就是「歷史三峽論」,你怎麼看唐先生這一對中國歷史未來走向的比喻?
余英時:「歷史三峽論」是個比喻,不能看得太認真,表達了唐先生一種看法,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歷史觀,也不是理論和學說,有一種文學手法。但這一觀點表達了唐先生對中國未來的美好願望,通過重重險阻順利到達彼岸,給中國人一種希望,是一種樂觀的願望。
記者:在學院史學界,不少歷史學家都認為,唐先生的史學寫作太通俗,也沒有提出自己獨特的理論,但他在普通讀者中很受歡迎,尤其是在大陸。
余英時:唐先生作了很多史學普及工作,這一工作是時代需要的,他寫《晚清七十年》,對於一位專門史學家來說,每個章節都是一個大問題。因此作專門研究的史學家往往不敢寫大事的歷史,但全面寫史永遠需要的。歷史普及工作很重要,就像科普寫作一樣,它可稱為「史普」。唐先生的書在大陸非常受歡迎,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大歷史觀,開了大陸讀者的眼界,在官方觀點的教科書外,提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敘事方式。
海外中國史學家的自由空氣
記者:在美國,有一批作中國史學研究的華人學者,除你之外,包括過世的唐先生、黃仁宇先生等,你怎麼看這些海外中國史學家的學術特點?
余英時:從唐先生寫史的流暢和氣勢浩蕩來看,我們便確知他是充分利用了美國的學術自由、思想獨立等優勢。他若不在海外,留在大陸,他便不可能把它的才學發揮得如此淋漓盡致。大陸同樣有許多史學、史識、史才都很高的學者,只因受到意識形態的限制,便失去了自由發揮了。
記者:從抗日走過來的唐先生也參與了很多海外愛國運動,比如保釣、對日索賠等。你怎麼看民族主義情緒相對強烈的史學家唐先生?
余英時:作為歷史學家,最忌諱的就是兩個極端:民族虛無和民族主義。歷史學家就要訓練自己,不要走向任何一個極端。唐先生從抗戰走出來,所以他對民族和中國有特殊情感,他有民族情緒,但沒有走向極端。「五四」以後,不少知識人對中國的文化傳統,如孔子,否定的太多,有時候走到文化虛無等另一極端了。總之,激烈的民族熱情和過度的文化自譴,都是真正史學的克敵。唐先生在中國念大學,然後又來到了美國,接受了美國的各種思潮,然後在自己歷史研究寫作中融合起來,他取得很大的成績,決不是偶然的。
記者:那他對中共的態度呢?他是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最早去大陸的海外學者之一,與大陸關係也比較密切。
余英時:唐先生作為史學家堅持自己的學術觀點,不為政治變動而隨波逐流。他從1979年起就開始往來大陸,但並沒有因此而歌頌中國共產黨。他開玩笑說,因為老母親還在大陸,所以有些話不好說,但絕對不說違心之話。所以,他是位公正的史學家,有史學的信念,文學的才能。
(本文採訪內容經過余英時校訂)
[文/石劍峰 編輯/黃靜]
——專訪余英時,細說唐德剛
文章日期:2009年11月13日
【明報專訊】著名華人學者余英時先生,是史學大家唐德剛先生半個多世紀的好友。聽到老友在加州故去,身在美國大陸上的另一邊、位於東海岸的余先生感到唏噓、惋惜不已。在接受《明報》電話專訪時,余先生回憶了和唐先生在50多年前的相識過程,並對朋友的學術成就和觀點作了客觀的評價。「他是位公正的史學家,有史學的信念,文學的才能。」余先生說。
筆下胡適過於生動 令很多人不適
記者:你跟唐先生是50多年的老朋友,能先談談你和唐先生是怎麼認識的嗎?
余英時:我是1955年到美國的,到哈佛大學學習,那年聖誕節我來到紐約見朋友,其中就遇到了唐先生,所以我們相識了整整55年。我們當時見面就一見如故,一方面我們都是安徽人,他是安徽合肥,我是安徽潛山,兩個地方其實離得很近,講的就是鄉音。另外唐先生喜歡文學和詩詞,所以我們能談得攏。另外,當時我已經有文章在香港雜誌上發表,他們都看過,所以彼此都有一些了解。當時他在哥倫比亞大學,我在哈佛大學,那個時候唐先生的學位也差不多就要拿到了,後來他又在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工作,然後又有了機會去紐約市立大學教書,所以我們常常見面,談得很多。1982年,我們還一起受到邀請到新加坡參加一個會議,有一兩個禮拜天天在一起,那就談得更多了。唐先生確實很幽默、詼諧,但事實上他也很嚴肅,特別是對待歷史十分認真,做人也很嚴謹。我們在一起,談得最多的還是歷史。
記者:唐先生自稱是胡適的學生,他跟胡適先生關係也很密切,為他作了口述,寫了《胡適雜憶》紀念胡適先生,你怎麼看他筆下生動的胡適先生?
余英時:他和胡適的關係很密切,也為胡適作了口述,他筆下的胡適在許多地方確實很生動,雖然有些描述也不一定準確,但這不是他故意的。比如,他寫胡適學位沒有拿到,當時的左派看到這個論斷就非常高興,大事宣揚。後來我研究,胡適1917年4月向女友韋蓮司的英文信上說,杜威讀了這篇論文,很誇獎,所以唐先生論斷是有問題的,因為胡適當時博士論文已經寫好,就差出版這個環節,而胡適因為急於回國並沒有把出版論文放在心上,所以哥倫比亞大學遲遲沒有授予學位。他回國10年後才在1927年出版了論文,也就拿到了學位。所以胡適的學位問題只是形式上的問題,這點唐先生可能有描述不準確。
另外,唐先生作了胡適的口述,兩人長期在一起談話,不過胡適當時的朋友非常多,唐先生了解的胡適也只是一個方面。他對胡適的描述,也有很多人不喜歡,有人認為他筆下的胡適太輕薄,過於風趣,所以胡適的兒子、胡適的學生大物理學家吳健雄女士、台灣的蘇雪林教授等都不高興,蘇雪林還寫了一本書《猶大之吻》,專門攻擊唐先生。但是我覺得,唐先生並無惡意,有些反應過於情緒化了。
記者:唐先生非常尊崇胡適先生,並受到胡適的影響,那唐先生是否也深受五四精神的影響呢?
余英時:唐先生是中央大學畢業生,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當時的中央大學和北京大學在文化觀點上是唱對台戲的,所以唐先生對五四可能並不完全認同,他受中央大學的影響更大,因此對胡適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尊崇。但他和五四也並非完全隔閡,比如顧頡剛抗戰時期在中央大學教古代史,唐先生是他班上的學生,考試成績第一,我是在《顧頡剛日記》上看到的。可見,唐先生一方面舊學很好,另外一方面他跟顧先生關係也很密切,所以和五四也不完全隔閡。
「歷史三峽論」是比喻,是希望,是別樣敘事
記者:唐先生最大成就可能就是口述史,你最推崇的是他哪一部口述史?
余英時:我特別推崇的是他做的李宗仁口述(按:《李宗仁回憶錄》)和張學良口述(按:《張學良口述歷史》),它們的重要之處在於提供了新的史料。關於這兩個人物以及他們親歷的歷史,有些我們並不清楚,也不見諸文字記載這兩部口述作了補充和澄清。相反,我認為胡適的口述,其史料價值就降低許多,其中並沒有太多新的材料,可能是因為我們掌握的胡適材料足夠多了。其實口述本來就是中國史學傳統,《史記》就是例子。
記者:除了口述史,唐先生最著名的歷史論點就是「歷史三峽論」,你怎麼看唐先生這一對中國歷史未來走向的比喻?
余英時:「歷史三峽論」是個比喻,不能看得太認真,表達了唐先生一種看法,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歷史觀,也不是理論和學說,有一種文學手法。但這一觀點表達了唐先生對中國未來的美好願望,通過重重險阻順利到達彼岸,給中國人一種希望,是一種樂觀的願望。
記者:在學院史學界,不少歷史學家都認為,唐先生的史學寫作太通俗,也沒有提出自己獨特的理論,但他在普通讀者中很受歡迎,尤其是在大陸。
余英時:唐先生作了很多史學普及工作,這一工作是時代需要的,他寫《晚清七十年》,對於一位專門史學家來說,每個章節都是一個大問題。因此作專門研究的史學家往往不敢寫大事的歷史,但全面寫史永遠需要的。歷史普及工作很重要,就像科普寫作一樣,它可稱為「史普」。唐先生的書在大陸非常受歡迎,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大歷史觀,開了大陸讀者的眼界,在官方觀點的教科書外,提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敘事方式。
海外中國史學家的自由空氣
記者:在美國,有一批作中國史學研究的華人學者,除你之外,包括過世的唐先生、黃仁宇先生等,你怎麼看這些海外中國史學家的學術特點?
余英時:從唐先生寫史的流暢和氣勢浩蕩來看,我們便確知他是充分利用了美國的學術自由、思想獨立等優勢。他若不在海外,留在大陸,他便不可能把它的才學發揮得如此淋漓盡致。大陸同樣有許多史學、史識、史才都很高的學者,只因受到意識形態的限制,便失去了自由發揮了。
記者:從抗日走過來的唐先生也參與了很多海外愛國運動,比如保釣、對日索賠等。你怎麼看民族主義情緒相對強烈的史學家唐先生?
余英時:作為歷史學家,最忌諱的就是兩個極端:民族虛無和民族主義。歷史學家就要訓練自己,不要走向任何一個極端。唐先生從抗戰走出來,所以他對民族和中國有特殊情感,他有民族情緒,但沒有走向極端。「五四」以後,不少知識人對中國的文化傳統,如孔子,否定的太多,有時候走到文化虛無等另一極端了。總之,激烈的民族熱情和過度的文化自譴,都是真正史學的克敵。唐先生在中國念大學,然後又來到了美國,接受了美國的各種思潮,然後在自己歷史研究寫作中融合起來,他取得很大的成績,決不是偶然的。
記者:那他對中共的態度呢?他是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最早去大陸的海外學者之一,與大陸關係也比較密切。
余英時:唐先生作為史學家堅持自己的學術觀點,不為政治變動而隨波逐流。他從1979年起就開始往來大陸,但並沒有因此而歌頌中國共產黨。他開玩笑說,因為老母親還在大陸,所以有些話不好說,但絕對不說違心之話。所以,他是位公正的史學家,有史學的信念,文學的才能。
(本文採訪內容經過余英時校訂)
[文/石劍峰 編輯/黃靜]
11/12/2009
a link:阅读时光:止庵《茶店说书》
作 者:止庵 著
出 版 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09-09-01
页 数:234页
I S B N :9787101066142
版 次:
印 次:1次
开 本:32开
装 帧:精装
纸 张:普通
适读人群:文学爱好者
茶店说书
目录
序
卷上
侦探小说的两派
人性的因素及其后果
无法从寒冷中归来的间谍
为什么读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
《纸房子》与读书
“失落的书”补遗
历史的复杂之处
鲁迅与美术
鲁译刍议
《周氏兄弟合译文集》总序
《明清笑话集》整理后记
张爱玲小说谈片
浮生只合小团圆
“听”与“谈”之外
也谈《废名讲诗》的选编
再关于废名
关于《废名集》
安东尼奥尼与我
话说出版事
读《学画记》
卷下
读书、写书与编书
普通读者
关于读《老子》
我读外国文学
悔其少读
被冷落与被忽视的
读书又一年
关于牺牲
一则以讹传讹的趣闻
周作人与章士钊
“没有好久”之类
后园诗话
苦竹诗话
“水的冷暖只有马儿知情”
从童年说到“编辑之痒”
从“我与《开卷》”谈起
说“经典”
说“原创”
我的签名本
感逝篇
后记
关于“茶店说书”
文:止庵(网易:止庵的日志)
我新近出了一本《茶店说书》,有读者问这书名的意思。我在序里说:
前些时读《心经》,因想西方亦有类似总括一切的文字,大概古代可举《旧约》中《传道书》一篇,现代可举迪特里希·朋霍费尔《狱中书简》的《十年之后》里“ 关于愚蠢”一节。读之可知我们这个世界过去如何,现在如何,将来又会如何。譬如在朋霍费尔看来,不辨善恶,尤甚于故意为恶;惟其多数人不辨善恶,少数人才得以故意为恶。此即其所谓“愚蠢”。他说:“愚蠢是一种道德上的缺陷,而不是一种理智上的缺陷。”反观整个二十世纪的历史,差不多全给这句话说中了。而我觉得不妨接着说:道德缺陷,其实就是一种理智缺陷或智力缺陷。
相比之下,我们写写文章实在无关大局,顶多止是小愚蠢罢。然而亦当深自警惕。新编集子要起名字,见过几本以“说书”为题的书,也来凑份热闹。有个现成的, 见周作人一九六四年七月十三日致鲍耀明信:“近见丰氏《源氏》译稿乃是茶店说书,似尚不明白《源氏》是什么书也。”“茶店说书”或有出典,一时不及查考, 我取这个书名,是告诫自己不要信口开河。
我只是从周氏的话里取了这四个字,他谈的翻译,原与我无甚关系。我看中的是“说书”,至于在茶店茶肆或别的地方说本无所谓。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说话者,谓口说古今惊听之事,盖唐时亦已有之,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四《贬误篇》)有云,“予太和末,因弟生日观杂戏,有市人小说,呼扁鹊作‘褊鹊’字,上声。”
……
《梦粱录》(二十)影戏条下云,“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假相半。”又小说讲经史条下云,“盖小说者,能讲一朝一代故事,顷刻间捏合。”《都城纪胜》所说同,惟“捏合”作“提破”而已。
我说“信口开河”,就是这个意思。
普通與傳奇
文章日期:2009年11月12日
【明報專訊】前兩天在「筆陣」欄內談及錢學森的生命抉擇,我說他,故事與故事重重相疊,便是傳奇。無巧不成書,交稿後躺在酒店床上讀止庵先生新書《茶店說書》,其中一篇文章詩論張愛玲舊著的來龍去脈,見他述及《傳奇》書前的作者題詞:「書名叫傳奇,目的是在傳奇裡面尋找普通人,在普通人裡尋找傳奇」。彷彿正是最好的提醒。
錢學森固是傳奇的科學家卻亦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故可從其生命的不同階段裡看到傳奇糾纏著普通。我的文章,所說的就是這樣了。就是這樣了。
閱讀顯然總是有「緣分」這回事的。什麼時候剛好讀到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本是尋常的閱讀,卻忽然跳出了一段文字,剛好切合此時此刻該時該地的一些想法,或是一些感覺,或是一些「需要」,於是被深刻地撼動,好像閱讀的時間順序被暗中設定了某組「程式」,不會過早讀到它,也不會太遲,就是剛好。於是喚起了某一種層次另一種形式的讀書趣味。
止庵的書是他在北京簽名送給我的。中華書局的版本,跟胡洪俠的《書情書色》相同,卅二硬本小開本,復刻了很古雅的民初感。止庵問我有沒有興趣找出八九萬字的文章整編一下,加入這套系列;我有點不好意思地點頭回答,待我找找,待我找找。不好意思是因為今年已在內地出版了兩本新書,年底又將在台灣「麥田」出版幾本小冊子,平常動筆雖勤,但愈來愈覺得沒有太多東西值得留下來,出書愈多,愈見膽怯。可是小開本的復古誘惑畢竟是強烈的,回港之後,有自知之明,恐怕仍終抵抗不了,將往箱底翻尋,努力試一試。
《茶店說書》照例是謙厚的書名,完全是作者的性情反映。周作人曾在信裡說「近見豐氏《源氏》譯稿乃是茶店說書,似尚不明白《源氏》是什麼書也」,止庵乃借用,「我取這個書名是告誡自己不要信口開河」。
當讀到這則書名解題,我的膽怯又來了。還是別出為妙。止庵似乎不是提醒他自己而只是提醒我。觸目驚心,閱讀至此竟是有點警世的恐怖了。
*********
隔窗望去
文章日期:2009年11月13日
【明報專訊】本已極累,躺在酒店床上翻開止庵的《茶店說書》,精神來了,不知不覺讀到凌晨兩點。不行不行,要睡了,必須加快速度讀完,明天還得早起忙個整天。
此行在內地幾個城市選住的都是所謂「精品酒店」。酒店外型毫不起眼,名字更是普通甚至略帶怪異,像北京有一間叫做「船舶重工」,乍聽還以為是間工廠的附屬賓館,房間卻是裝潢得精緻舒適,空間也大,關上門,便是一片自在的小天地,或明亮或摩登,杭州那間世貿 君亭更刻意模仿泰式風格,比那千篇一律的五星豪華客房更能讓人睡得安穩。
微細的進步,已足讓人樂於親近。
那夜躺在寬軟的床上,把書看至232頁的最後一篇文章,以為完了,再讀完233頁的後記即可倒頭大睡,豈料後記的幾行短字竟然召喚起一連串的思考,註定又是一夜難眠。
是這樣的。止庵引述了芒迪亞格小說《閑暇》的故事,主人公出門經商,中途在巴塞隆那收到家中女僕來信,告知其妻出事了。他決定不把書信讀完,暫時不願面對未知的恐怖,反而用了三天三夜飽覽城市和尋歡作樂,玩累了,才把信讀完,原來兒子不幸溺斃,妻子傷心自殺。主人公乃吞槍自盡。
止庵如此替書本結尾:「讀罷我想,我們所希望的無非是晚些得到那消息,所努力的無非是晚些看完那消息,所謂人生正在其間展開,此外沒有什麼可說的了。」哀傷而準確。把《茶店說書》闔上,我懊惱怎麼剛好在旅途之中讀到這樣的一個故事和聯想。
睡不著了,倒感覺肚皮有點餓,乾脆披上厚厚的長褸和圍巾到街上找吃,上海有的是港式茶餐廳,廿四小時營業,吃一碗熱騰騰的牛腩麵,味道不輸香港,份量卻是香港的一倍。坐在店內一角隔窗望向暗街,梧桐葉落在地上,北京下雪這裡下雨,計程車偶爾呼嘯而過,閃過一道刺目流光,蕭索之中另有清爽。
尚有幾個鐘頭便應天亮了。白天與黑夜之間,快樂與不幸之間,所謂人生正在其間展開,或許我們也可以這麼說一說想一想。
[馬家輝 http://www.makafai.blogspot.com
a link:阅读时光:张爱玲:《忆胡适之》
张爱玲:《忆胡适之》(节选)
炎樱有认识的人住过一个职业女宿舍,我也就搬了去住 。
是救世军办的,救世军是出名救济贫民的,谁听见了都 会骇笑,就连住在那里的女孩子们提起来也都讪讪的嗤笑着 。唯有年龄限制,也有几位胖太太,大概与教会有关系的, 似乎打算在此终老的了。管事的老姑娘都称中尉、少校。餐 厅里代斟咖啡的是醉倒在鲍艾里(The Bowery) 的流浪汉,她们暂时收容的,都是酒鬼,有个小老头子,蓝 眼睛白镑镑的,有气无力靠在咖啡炉上站着。
有一天胡适先生来看我,请他到客厅去坐,里面黑洞洞 的,足有个学校礼堂那么大,还有个讲台,台上有钢琴,台 下空空落落放着些旧沙发。没什么人,干事们鼓励大家每天 去喝下午茶,谁也不肯去。我也是第一次进去,看着只好无 可奈何的笑。但是适之先生直赞这地方很好。我心里想,还 是我们中国人有涵养。坐了一会出来,他一路四面看着,仍 旧满口说好,不像是敷衍话。也许是觉得我没有虚荣心。我 当时也没有琢磨出来,只马上想起他写的他在美国的学生时 代,有一天晚上去参加复兴会教派篝火晚会的情形。
我送到大门外,在台阶上站着说话。天冷,风大,隔着 条街从赫贞江上吹来。适之先生望着街口露出的一角空镑的 灰色河面,河上有雾,不知道怎么笑眯眯的老是望着,看怔 住了。他围巾裹得严严的,脖子缩在半旧的黑大衣里,厚实 的肩背,头脸相当大,整个凝成一座古铜半身像。我忽然一 阵凛然,想着:原来是真像人家说的那样。而我向来相信凡 是偶像都有“粘土脚”,否则就站不住,不可信。我出来没 穿大衣,里面暖气太热,只穿着件大挖领的夏衣,倒也一点 都不冷,站久了只觉得风飕飕的。我也跟着向河上望过去微 笑着,可是仿佛有一阵悲风,隔着十万八千里从时代的深处 吹出来,吹得眼睛都睁不开。那是我最后一次看见适之先生 。
我二月里搬到纽英伦去,几年不通消息。一九五八年, 我申请到南加州亨享屯·哈特福基金会去住半年,那是A P超级市场后裔办的一个艺文作场,是海边山谷里一个魅丽 的地方,前年关了门,报上说蚀掉五十万。我写信请适之先 生作保,他答应了,顺便把我三四年前送他的那本《秧歌》 寄还给我,经他通篇圈点过,又在扉页上题字。我看了实在 震动,感激得说不出话来,写都无法写。
写了封短信去道谢后,不记得什么时候读到胡适返台消 息。又隔了好些时,看到噩耗,只惘惘的。是因为本来已经 是历史上的人物?我当时不过想着,在宴会上演讲后突然逝 世,也就是从前所谓无疾而终,是真有福气。以他的为人, 也是应当的。
直到去年我想译《海上花》,早几年不但可以请适之先 生帮忙介绍,而且我想他会感到高兴的,这才真正觉得适之 先生不在了。往往一想起来眼睛背后一阵热,眼泪也流不出 来。
要不是现在有机会译这本书,根本也不会写这篇东西, 因为那种怆惶与恐怖太大了,想都不愿意朝上面想。
炎樱有认识的人住过一个职业女宿舍,我也就搬了去住 。
是救世军办的,救世军是出名救济贫民的,谁听见了都 会骇笑,就连住在那里的女孩子们提起来也都讪讪的嗤笑着 。唯有年龄限制,也有几位胖太太,大概与教会有关系的, 似乎打算在此终老的了。管事的老姑娘都称中尉、少校。餐 厅里代斟咖啡的是醉倒在鲍艾里(The Bowery) 的流浪汉,她们暂时收容的,都是酒鬼,有个小老头子,蓝 眼睛白镑镑的,有气无力靠在咖啡炉上站着。
有一天胡适先生来看我,请他到客厅去坐,里面黑洞洞 的,足有个学校礼堂那么大,还有个讲台,台上有钢琴,台 下空空落落放着些旧沙发。没什么人,干事们鼓励大家每天 去喝下午茶,谁也不肯去。我也是第一次进去,看着只好无 可奈何的笑。但是适之先生直赞这地方很好。我心里想,还 是我们中国人有涵养。坐了一会出来,他一路四面看着,仍 旧满口说好,不像是敷衍话。也许是觉得我没有虚荣心。我 当时也没有琢磨出来,只马上想起他写的他在美国的学生时 代,有一天晚上去参加复兴会教派篝火晚会的情形。
我送到大门外,在台阶上站着说话。天冷,风大,隔着 条街从赫贞江上吹来。适之先生望着街口露出的一角空镑的 灰色河面,河上有雾,不知道怎么笑眯眯的老是望着,看怔 住了。他围巾裹得严严的,脖子缩在半旧的黑大衣里,厚实 的肩背,头脸相当大,整个凝成一座古铜半身像。我忽然一 阵凛然,想着:原来是真像人家说的那样。而我向来相信凡 是偶像都有“粘土脚”,否则就站不住,不可信。我出来没 穿大衣,里面暖气太热,只穿着件大挖领的夏衣,倒也一点 都不冷,站久了只觉得风飕飕的。我也跟着向河上望过去微 笑着,可是仿佛有一阵悲风,隔着十万八千里从时代的深处 吹出来,吹得眼睛都睁不开。那是我最后一次看见适之先生 。
我二月里搬到纽英伦去,几年不通消息。一九五八年, 我申请到南加州亨享屯·哈特福基金会去住半年,那是A P超级市场后裔办的一个艺文作场,是海边山谷里一个魅丽 的地方,前年关了门,报上说蚀掉五十万。我写信请适之先 生作保,他答应了,顺便把我三四年前送他的那本《秧歌》 寄还给我,经他通篇圈点过,又在扉页上题字。我看了实在 震动,感激得说不出话来,写都无法写。
写了封短信去道谢后,不记得什么时候读到胡适返台消 息。又隔了好些时,看到噩耗,只惘惘的。是因为本来已经 是历史上的人物?我当时不过想着,在宴会上演讲后突然逝 世,也就是从前所谓无疾而终,是真有福气。以他的为人, 也是应当的。
直到去年我想译《海上花》,早几年不但可以请适之先 生帮忙介绍,而且我想他会感到高兴的,这才真正觉得适之 先生不在了。往往一想起来眼睛背后一阵热,眼泪也流不出 来。
要不是现在有机会译这本书,根本也不会写这篇东西, 因为那种怆惶与恐怖太大了,想都不愿意朝上面想。
阅读时光:温源宁:胡适博士
《名家经典纪怀散文选 我的朋友胡适之》
出版:四川文艺出版社
编者:萧南
1995年5月第一版第一刷
ISBN7-5411-1307-7/I.1266
胡适博士
温源宁
胡适博士,在少数人心目中,不是一个厉害的对手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是老大哥。全都承认他和蔼可亲,甚至他的死对头也认为他招人喜爱。他不是风流绅士,但是风流绅士处世交友那一套他都不生疏。在寒暄、恭维、献点小殷勤以博取社交界特别是女士们好感的不足挂齿却又是不可或缺的手段方面,他都算得上高手。他有本事能使每一个和他相处的人全都无所拘束。胡博士是最佳意义上的民主人士,没有沾染一点点无论是基于社会地位或是知识水平的势利习气。
胡博士的家门每逢星期天对外开放,来者不拒。任何人,不论是大学生还是共产主义者,是商人还是盗贼,只要开口,他都会耐心倾听、耐心叙谈。对于深陷困境的,他会给予帮助;对于寻求工作的,他给写介绍信。有些人来请教学术问题,他总是尽其所能加以满足。也有些人只是前来问候,他便飨以零零碎碎的新闻或消息。所有的来客离去时都会觉得不虚此行。
四十出头的胡博士,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刮得干干净净的一张脸,整洁入时的衣着,称得上衣冠楚楚。头发乌黑,不见一丝灰白;饱满的奥古斯都式额头(用中国传统的语言可表述为:天庭饱满);一双坦率的大眼睛;显得能言善辩的两片灵活的嘴唇;脸色正常,胡博士的面孔既不会使你想到学者的“大脑发达生活简朴”,也不会使你想到俗人的“饮食丰美生活放荡”;中等身材,肢体匀称;反应灵敏,举止矫健。胡博士,看上去,更像是由俗人变成的学者,而不是由学者变成的俗人。
胡博士学识渊博。他对万事万物,从壮阳剂的配制到佛教的抽象佛理,全都有所了解。他阅读广泛:契诃夫,他翻译过他的一些短篇小说;中国诗词,他编选过一部《词选》;中国古代哲学,他写过相关的著作;佛教哲学,他常有长短不拘的文字问世;中国的和欧洲的小说,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他执笔议论的问题是五花八门——政治、社会问题、历史、进化论、版本校勘,等等,等等。只消看一眼《胡适文存》的目录,就可以对他的多才多艺和涉猎之广多少有个印象,再加上他轻松活泼、常常是知识丰富而并非卖弄学问的谈吐,就给了我们一幅大致完整的肖像。
胡博士不是喜欢把自己的才能隐藏在地下的那种人:他有什么,就显示出什么。他是什么,就完全是——就完全表现在他的著作、他的谈吐、他的行为方式中。他不相信隐瞒。在他的身上没有难解的神秘:只有阳光,没有阴影。他的心胸仿佛是一片明亮如镜的广阔湖泊,没有浪漫主义的深沟,没有彼岸的回音。对于这样的湖,我们关心的不是深度,而只是如镜的湖面。那湖面反映一切,能够把一幅幅精致、明净、有序的宇宙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在这样的画面里,没有灵魂和宗教的位置。
因为胡博士已在国立北京大学讲授哲学多年,人们称他为哲学家。当然,他是个哲学家。但是“哲学家”这个称呼却肯定不足以描述他所有的活动。因为他时常给刊物写文章,对普遍关心的问题发表议论,他也被称为“小册子作家”。不错,他是个“小册子作家”,但是,如果认为他也有“小册子作家”那种机会主义和心理状态,这一称呼对于他就成了极大的污蔑。因为胡博士从不摈弃世俗财富,有人就说他是个俗人,是的,他也实在是个俗人,不过,能够产生这样一种印象的,也只限于宴会上结识的一帮酒肉朋友。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名称能够用来称呼胡博士这样一种人,我想18世纪那样一种用法的philosophe〔请注意philosophe和philosopher(哲学家)的不同,原本是指18世纪以狄德罗、卢梭和伏尔泰为代表的那些启蒙思想家和哲学家,了解了他们便了解了这个词的含义。〕——“哲人”就恰好合适。伏尔泰、达朗贝、霍尔巴赫、爱尔维修、狄德罗和杰列米•边沁全都是“哲人”。在他们身上,俗人、学者、实干家和哲学家的成分全都有。他们对宇宙的结构模式全都有个精确的看法,写东西全都有一种实干家的乐观和自信,全都用明快而有权威的文笔谈论太阳底下各种各样的问题。无论是对是错,他们全都有勇气发表和坚持自己的主张。放在这样一群“哲人”中间,胡博士也不是最不出色的一个。而在中国,我不敢说他就不是惟一的一个当代哲人。
11/11/2009
a link:克勞德·李維史陀
尊貴的李維史陀
文章日期:2009年11月11日
【明報專訊】100歲。這年歲的老人。如日本的金銀老婆婆,是上電視台露著缺牙笑談養生之道。返老還童似的笑容,讓觀者讚歎及詫異人類之老去的極限與生命的臨界到底是怎麼樣的一種景況。
而人類學者李維史陀,在面對鏡子裡鶴皮白髮、滿手黑斑的老年自我 時,會否對自己書裡那些結構主義的人類學描述有了更真切的體驗?結構先行,所有的個人之經驗都可用來驗證理論的真偽,所以那身軀上如圖騰般的皺紋與斑點,都要變成一個大結構下的一個小印證。所有個人的經驗都只是人類學裡某一個結構之中。
所以個人之渺茫微小。重要的是宏大理論之發見。沙特與卡繆的存在主義與他是在對立的位置,但是那是主義作的祟,是政治立場所導向的爭論與辯駁。如果把這個暫時放下,把李維拆骨去肉,把他的文字還原為一個寫作者的回憶與記,在《憂鬱的熱帶》、在《野性的思維》、在《原始人的心智》裡,我們找到一個身為人類學者的李維史陀,另一個文學家的身份。就如我們在《帕洛瑪先生》、在《宇宙奇趣》裡,我們找到一個身為小說家的卡爾維諾,另一個天文學與動植學者的身份。
就我狹隘的偏見,不管李維是不是一個偉大的人類學家,當一個人可以把文字表達得如此動人與睿智,進而挑動一個普通讀者樂於經由他的語言之魅惑,而進入不曾也不想進入的領域,繼而擴展知識而非文學的樂趣。那麼,李維已晉身到另一個階層,我們將不能因他過氣的理論或犯駁的哲學歸類為一個「死去」的人類學家。
他會以另一種身份,永恒矗立在現時的地位,他在《野性的思維》書裡第八章提到可逆的時間,最後提到文豪故居的陳設會令我們心潮洶湧,不能自已。因為重要的不是證明這張床是梵谷曾經睡過的,參觀者要求的只是它能被指示出來。
而李維史陀真人,無論他是否還以肉身存在於這世間,他所指示出來的,令我們不能自已的,已經是確實的如一族人對其石洞內的圖騰有著時間逆行之可能,和過去接軌而不喪失其思想傳承與文學洞見的堅決意志。
那100年的光陰,正正印證了知識、文學進化之尊貴。
[馬家輝 http://www.makafai.blogspot.com
文章日期:2009年11月11日
【明報專訊】100歲。這年歲的老人。如日本的金銀老婆婆,是上電視台露著缺牙笑談養生之道。返老還童似的笑容,讓觀者讚歎及詫異人類之老去的極限與生命的臨界到底是怎麼樣的一種景況。
而人類學者李維史陀,在面對鏡子裡鶴皮白髮、滿手黑斑的老年自我 時,會否對自己書裡那些結構主義的人類學描述有了更真切的體驗?結構先行,所有的個人之經驗都可用來驗證理論的真偽,所以那身軀上如圖騰般的皺紋與斑點,都要變成一個大結構下的一個小印證。所有個人的經驗都只是人類學裡某一個結構之中。
所以個人之渺茫微小。重要的是宏大理論之發見。沙特與卡繆的存在主義與他是在對立的位置,但是那是主義作的祟,是政治立場所導向的爭論與辯駁。如果把這個暫時放下,把李維拆骨去肉,把他的文字還原為一個寫作者的回憶與記,在《憂鬱的熱帶》、在《野性的思維》、在《原始人的心智》裡,我們找到一個身為人類學者的李維史陀,另一個文學家的身份。就如我們在《帕洛瑪先生》、在《宇宙奇趣》裡,我們找到一個身為小說家的卡爾維諾,另一個天文學與動植學者的身份。
就我狹隘的偏見,不管李維是不是一個偉大的人類學家,當一個人可以把文字表達得如此動人與睿智,進而挑動一個普通讀者樂於經由他的語言之魅惑,而進入不曾也不想進入的領域,繼而擴展知識而非文學的樂趣。那麼,李維已晉身到另一個階層,我們將不能因他過氣的理論或犯駁的哲學歸類為一個「死去」的人類學家。
他會以另一種身份,永恒矗立在現時的地位,他在《野性的思維》書裡第八章提到可逆的時間,最後提到文豪故居的陳設會令我們心潮洶湧,不能自已。因為重要的不是證明這張床是梵谷曾經睡過的,參觀者要求的只是它能被指示出來。
而李維史陀真人,無論他是否還以肉身存在於這世間,他所指示出來的,令我們不能自已的,已經是確實的如一族人對其石洞內的圖騰有著時間逆行之可能,和過去接軌而不喪失其思想傳承與文學洞見的堅決意志。
那100年的光陰,正正印證了知識、文學進化之尊貴。
[馬家輝 http://www.makafai.blogspot.com
a link:閱讀時光:《憂鬱的熱帶》
忧郁的热带
作者:列维-斯特劳斯
译者:王志明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页码:575 页
·出版日期:2000年04月
·ISBN:7108013509
·条形码:9787108013507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目录
第一部 结束旅行
一 出发
二 船上
三 西印度群岛
四 追寻权力
第二部 行脚小注
五 回顾
六 一个人类学家的成长
七 日落
第三部 新世界
八 郁闷的赤道无风带
九 瓜那巴拉湾些
十 穿越回归线
十一 圣保罗市
第四部 地球及其居民
十二 城与乡
十三 前锋地带
十四 魔毯
十五 人群
十六 市场
第五部 卡都卫欧族
十七 帕拉那邦
十八 潘塔那勒沼泽区
十九 首府那力客
二十 一个土著社会及其生活风格
第六部 波洛洛族
二十一 黄金与钻石
二十二 有美德的野蛮人
二十三 生者与死者
第七部 南比克瓦拉族
二十四 失去的世界
二十五 在塞尔陶
二十六 沿着电报线
二十七 家庭生活
二十八 一堂书写课
二十九 男人、女人与酋长
第八部 吐比克瓦希普族
三十 独木舟之旅
三十一 鲁宾逊
三十二 在森林之中
三十三 蟋蟀的村落
三十四 贾宾岛的闹剧
三十五 亚马逊流域
三十六 谢林葛尔
第九部 归返
三十七 奥古斯都封神记
三十八 一小杯兰姆酒
三十九 塔希拉遗址
四十 缅甸佛寺基荣之旅
图片资料
出版后记
11/10/2009
11/09/2009
幾個女子K情歌
K,
今天一天,忙著編寫去新加坡調研的提綱。真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五天行程設計了十三個機構,有些還得是拼盤,勞駕新方幫著協調組合。或許,這次是小女子東南亞國別研究的真開始?天曉得,咋會有這樣的機會。讓小女子把想知道的問題,一股腦兒提出來,還有人出費用,有人幫著聯絡。慣得俺越來越貪心!!
研究院的小弟動作很快,幾千字的說明一上午就翻譯完成。傳回來,自己好像又不認識了。呵呵,我這輩子,英文大約只有讀讀小說了@@
午間,陽光燦爛,和MAYBOY一起,領著狗孫狗女下樓曬太陽。崽子們起初有點陌生草地,直到胡蘭成和小屁顛兒逛街回來。孩兒見了親爹娘,也就不在乎認不認環境了。一群鄰里圍上來看,呵呵,狗們竟然人來瘋,當場表演吃咪咪。幾個家伙,一把就把單薄的媽咪撲到了,爬上去各自找咪咪,看得人即樂又憐,憐惜顛顛小女狗。
回來,奶奶就給集體泡溫水浴,個個舒服得不得了,浴後大睡。
正在伺候孫兒們,W姐姐來電,說是P說想唱歌,於是幾個徐娘就相約,晚上去凡爾賽宮K一晚。
呵呵,俺一邊做晚餐,一邊囑咐MAYBOY:今兒俺要出去玩兒,您老學胡蘭成,在家幫著帶孩子!(高寶乃大狗一條啊@@)人家,一邊玩手機,一邊嗯嗯嗯。
剛要出門,女人又折回:來來來,今晚俺帶小瞇眼兒孫兒“胡佳緣”,去和奶奶K歌。讓這家伙一天玩個夠!
小佳緣那副神氣,長得極像早年我家隔壁鄰居校友的女兒“胡佳媛”,那時懷著高寶,每日回來讓MAYBOY抱著佳媛給我玩兒。孩子很黏糊人,小腦袋貼著你,心都讓她弄化喇。
今兒,這小胡佳緣,果然也是如此黏糊呢。一路走去,小眼睛都不夠用,看著霓虹,聽著車笛,直往奶奶懷里鉆。倒是也怪,獨獨進了凡爾賽宮,這小家伙立刻老拘得不得了,好像前世與這燈紅酒綠的聲色場所有緣,自在得很。多大的音響,也很鎮定地聽著,看看。
W、P一見著胡佳緣,就撲上來又愛有賜,這家伙心里一定笑話這些徐奶吧。
進了K房,紅紅的皮沙發,人家就當是在自家的陽臺。趴著,讓奶奶摩擦毛毛,舒服地兩爪放在下巴下,很乃父之風。弄得倆干奶奶搶者要抱。人家來著不拒,一律趴在懷里,咻咻,然后在諾大的音響里,著了。
奶奶怕孫兒感冒,生生將一襲日本羊毛披肩,裹了孫兒。
於是,女人們開唱,W 與P情歌與紅歌花插著,還都有歌送給俺@@@@@幾曲下來,俺被W姐姐帶著,也跟著《甜蜜蜜》起來,一忽兒還《在水一方》呢。從80幾分開始,最后三人竟然被機器評了個100分。笑翻倒。
剛一有點麥癮,一首紅歌兒出來,俺立刻就將W姐帶溝里去了。W姐厲聲:這關關,只會唱靡靡之音,一唱紅歌就跑調,一句跑過一句啊@@@
歌兒,最愛的還是劉若英和張艾嘉,當然,鄧麗君。
或許,沒有喝酒,或許唱歌兒不是小女子最自在的方式,幾次走神,很快又回。唯有抱了緊緊貼著頸根兒的胡佳緣,沿著南沙路散步回家,被印度紫檀的風一撩,好軟的淚,才忽地下來……
P 23:34:11
我是P,在线上。你呢?
关关 23:34:37
这是今日的字
P 23:38:35
不太习惯的文字,你的领会应该是对的。
关关 23:38:44
已经没有所谓了。就是这样。
P 23:39:47
但愿能超脱。但我觉得你还没走出来。
需要时间吧。
作为朋友,我尊重你所有的选择。
关关 23:42:48
如同一个人被开了窍,最私自的那个窍,灵魂里的。从此,看世界不一样。已经很幸运了。我现在懂得什么是感恩了。
关关 23:44:33
这几天在看名家经典纪怀散文《我的朋友胡适之》。许多二十几岁时看不懂的地方,今日读来却很唏嘘。如胡适之的爱情与婚姻。天晓得。
P 23:45:33
灵魂有了寄托,有了解释世界、抚慰内心的方式,很好啊!
关关 23:49:00
那个写了《胡适杂忆》的唐德刚,春秋笔法写了不少胡适之的情事,很是让人匪夷所思。从来,没有一个人去世让我想说:这家伙到了那个世界可以哈哈大笑了,终于自己也成古人喇。倒看看阳间的人们,到底咋样春秋老子!这唐德刚上周去世,让我就想这么说。
P 23:50:21
唐被称做是“活在别人历史里的人”,他的东东没看过。
关关 23:51:22
其实,世间还有些人,值得这样期待的。如果真的有灵,往生其实就是超脱。倒是可以把不便说、不敢说、怕轻狂的事情和话语,通通随了他人春秋好了。不必要对证,蛮好。
关关 23:54:19
唐式春秋笔法,有人爱,有人憎,《口述张学良传》没写成,就是因为他小看了赵四小姐了。他记录和翻译的《胡适的自传》,有些也被胡适批为“胡说”。
关关 23:54:43
晚安。我还写几个字再睡。
P 23:55:43
晚安,做了好梦!88
P 23:55:59
做个好梦!
期待后冷战俄罗斯文学
小眾如書
文章日期:2009年11月9日
【明報專訊】「二十五年內,小說一定變成小眾趣味」,美國著名作家Philip Roth近日語出驚人地預測道。
雖然已經七十六歲,Philip Roth仍然精力充沛,短短一年已寫成兩本小說,其中The Humbling即將出版。可實際上,他卻對小說的前景感到異常悲觀。他在最近一個訪問中指出,現今讀者往往最缺乏閱讀小說極需要的時間與耐性,於是他們紛紛轉移去看電視或玩遊戲機;屆時仍看小說的人不會比現在看拉丁文的人多很多。
「花兩星期也讀不完小說的話,你根本不是在讀小說。現在很難找擁有這種專注力的人了。」即使amazon推出了kindle,也不能改善情,Philip Roth認為書本先是輸了給電影銀幕,然後輸了給電腦熒幕。
xxx
早陣子,國際書獎如諾貝爾文學獎與布克獎紛紛揭曉,熱鬧非常。近幾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均為歐洲人,引起不少瑞典文學院大歐洲主義的揣測,實際上,不少評論均表示書獎並不如坊間所想,那樣具代表性,但至少能使更多人對獲獎作家所屬國家的文學感興趣。
最近英國《衛報》有評論指出,文學上的「冷戰」還沒有完結,近幾年,俄國文學幾乎絕於國際書展或書獎名單上。俄國作家要在國際文壇上立足,最常遇到的是語言問題,現今要找個能把俄語這樣複雜的語言翻譯得好的人,實在非常困難,而且大家可能抗拒俄國文學比較深沉的主題。2012年,倫敦書展上俄羅斯將會是主題國,就如今年中國為法蘭克福書展的主題國一樣,有人希望會打破國際文壇上的冷戰。
遺憾的是,今年法蘭克福書展上,俄國政府官員也不願推介自己國家的當代作家:因為他們比不上托爾斯泰。[文/范倫]
文章日期:2009年11月9日
【明報專訊】「二十五年內,小說一定變成小眾趣味」,美國著名作家Philip Roth近日語出驚人地預測道。
雖然已經七十六歲,Philip Roth仍然精力充沛,短短一年已寫成兩本小說,其中The Humbling即將出版。可實際上,他卻對小說的前景感到異常悲觀。他在最近一個訪問中指出,現今讀者往往最缺乏閱讀小說極需要的時間與耐性,於是他們紛紛轉移去看電視或玩遊戲機;屆時仍看小說的人不會比現在看拉丁文的人多很多。
「花兩星期也讀不完小說的話,你根本不是在讀小說。現在很難找擁有這種專注力的人了。」即使amazon推出了kindle,也不能改善情,Philip Roth認為書本先是輸了給電影銀幕,然後輸了給電腦熒幕。
xxx
早陣子,國際書獎如諾貝爾文學獎與布克獎紛紛揭曉,熱鬧非常。近幾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均為歐洲人,引起不少瑞典文學院大歐洲主義的揣測,實際上,不少評論均表示書獎並不如坊間所想,那樣具代表性,但至少能使更多人對獲獎作家所屬國家的文學感興趣。
最近英國《衛報》有評論指出,文學上的「冷戰」還沒有完結,近幾年,俄國文學幾乎絕於國際書展或書獎名單上。俄國作家要在國際文壇上立足,最常遇到的是語言問題,現今要找個能把俄語這樣複雜的語言翻譯得好的人,實在非常困難,而且大家可能抗拒俄國文學比較深沉的主題。2012年,倫敦書展上俄羅斯將會是主題國,就如今年中國為法蘭克福書展的主題國一樣,有人希望會打破國際文壇上的冷戰。
遺憾的是,今年法蘭克福書展上,俄國政府官員也不願推介自己國家的當代作家:因為他們比不上托爾斯泰。[文/范倫]
陳家洛﹕回顧柏林圍牆倒下20周年
陳家洛﹕回顧柏林圍牆倒下20周年
文章日期:2009年11月9日
【明報專訊】20年前的今日,前東德共產政權在巨大的壓力 下終於守不住柏林圍牆,標誌人民力量的勝利。
現任德國總理默克爾夫人來自前東德,那年她在東柏林的科學院從事物理學研究。在圍牆倒下4天之後,她如期到波蘭華沙參加學術講座,離開時朋友對她說﹕「下次再見面時,你的國家已經統一了。」儘管要求兩德統一的聲音愈來愈強大,不過她和科學院的同事仍然認為統一是難以想像的事情,「大家都以笑聲作罷」。回想當時的情,她解釋是因為「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其實,默克爾夫人的心路歷程在前東德的知識界和歐洲政治精英階層中十分普遍,絕對不是個人的認知問題,如果我們可以仔細解讀這種「集體錯判形勢」的現象,也許會幫助我們去改良一些習以為常的思維方式。
自設思想禁區
已故波蘭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米禾舒(Czeslaw Milosz)在他的名著 The Captive Mind(中譯《攻心計》)就透澈地剖析東歐共產國家的思想改造工程,如何讓每一人都找到自己的理由在專制政權下活,有意識地尋求固定自己在這個熟識的制度中的角色。不管是共產黨領導還是異見分子,都一同墮入了一個「別無選擇」的意境當中,結果變得愈來愈緊要維持在共產秩序下某種對立但熟識的關係,繼而自作聰明地認定了一些事情必然是不可為、不可想像的,甚至不應提出來的。
首先是默克爾夫人的後知後覺。對前東德稍有認識的人會告知,東德的秘密警察及監控手段是整個東歐陣營最厲害的,秘密檔案寧濫勿缺、規模龐大,有估計指每8個人就有1個可能跟國安系統和情報工作有聯繫,對所有異見人士和可疑的活動都有詳細紀錄。而且,沿柏林圍牆就有1.2萬名武裝警衛,自1961年8月圍牆豎立以來他們獲授命就地槍殺任何企圖逃往西柏林的東德人。89年2月,年僅20歲的學生Chris Gueffroy 就是這樣命喪圍牆。
即使波蘭和匈牙利的共產政權在那年夏季相繼倒下,位處冷戰大前方的東德仍然自我 感覺良好。那年6月,東德領導人還高度讚揚鄧小平 果斷地把北京學生運動結束了,繼而大放厥詞,表示東德可以借鑑中國的鐵腕政策,採取「天安門方案」去對付境內及外來的敵人。那些長年累月躲在鐵幕後面,自以為是的東德當權者和官方喉舌,大部分對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嗤之以鼻。東德共產政權相信,萬一事態進一步失控惡化,蘇聯在境內有35萬駐軍,在危急存亡的關頭,紅軍必定會介入,保住蘇聯在歐洲的江山。
可是,前東德人民的集體行動完全超出了當時知識分子和政治精英的想像。基本上民眾選擇「用腳投票」,平和但決絕地向失效的政權「說不」。他們繞過柏林圍牆,更沒有驚動境內的紅軍,而是利用波蘭和匈牙利向西方國家開放邊境之便開始「集體外遊」,結果數十萬人就這樣逃亡到西德去。受到鄰國的民主進程氣氛鼓動,一些城市的學生開始上街和平示威,也得到愈來愈多民眾聲援,連官方媒體也開始報道。然而,傳聞中的「天安門方案」沒有被採用。戈爾巴喬夫的取態固然關鍵,但連最野蠻的東德共產黨也實在想不出什麼理由要動武打壓選擇留下來要求改革的東德孩子。
集體行動的創造力
89年11月9日傍晚,東德政治局委員Gun ter Schabowski在記者會上被追問東德人民的出境自由時,讀出一個本應是平平無奇的簡短聲明。他表示東德人民可以毋須任何理由出國旅遊,執法部門將盡快發出批准護照等有關文件。記者再追問有關措施的生效日期,回應是:「從即時開始!」記者會本來是介紹明年國會選舉的籌備情,但就在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的情形下,歐洲各傳媒搶先報道「柏林圍牆各關閘即時全面開放」。消息公布不到一小時,數以千計東柏林市民湧到柏林圍牆,要求出境。西柏林那邊同時有大批民眾集結,唱歌喊口號,結果所有關卡都被興奮莫名的人群衝開了。過不了多久,大批群眾自備用各種不同的工具開始拆掉圍牆!到早上戈爾巴喬夫得悉事態的最新進展後,便蘇聯駐東德的大使告訴東德政治局,他認為「東德採取了恰當的決定」。
直至89年尾,東德人口流失30多萬。要求兩德統一的訴求強烈,遠遠超出政治精英的原來估計。戈爾巴喬夫深明大勢已去,於是手跟西德總理科爾和美國總統布殊商談統一的安排。奇怪的是,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這位自由鬥士此時卻大唱反調,甚至企圖說服法國總統密特朗聯手反對。根據最近解密的英國外交部文件,戴卓爾夫人有兩大主要憂慮﹕第一,統一了的德國會變得強太而不受英、法的控制﹔第二,她不想戈爾巴喬夫在蘇聯受挫失勢,擔心改革開放的溫和路線會受損。她認為兩德統一影響深遠,未必符合德國的利益,所以有關的商談不應操之過急,應是見步行步。東德人民渴望統一,甚至渴望由西德接手管理,除了令戴卓爾夫人坐立不安,根據 Timothy Garton Ash的記錄,曾經活躍地下抗爭工作、付出了不少血汗的異見分子和新教教會的飽學之士也特別感到失落無奈。諷刺的是,柏林圍牆孕育出這批異見分子的興邦大計,他們的出發點不是要統一,更不是要投靠西德,而是憑東德人民的努力和智慧建立一個「真正民主的德國民主共和國」。
從默克爾夫人的自我剖白、前東德異見者的怨天尤人,以至戴卓爾夫人的自作聰明,可見內心的思想圍牆可以比柏林圍牆更牢固堅硬,可以發揮更大的保守和制動力量。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這些保守和制動的力量最後都沒有得逞。反而,那些「天真」和「膽大妄為」的普羅百姓卻一次又一次觸發無人可以預見的巨變。和平變革成功,還得感謝戈爾巴喬夫能夠處變不驚、順應民情。1990年3月,東德舉行國會大選,結果西德基督民主黨支援的「德國聯盟」獲得超過48%選民支持。同年10月3日,兩德成功統一,從此結束東、西歐不正常的分裂狀態,也和平地結束了冷戰。
作者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
■延伸閱讀
Czeslaw Milosz, The Captive Mind, 1953. (中譯《攻心記: 東歐共產國家思想改造過程》)
Timothy Garton Ash, We the People: The Revolution of 89 Witnessed in Warsaw, Budapest, Berlin and Prague, 1990.
UK Foreign & Commonwealth Office, German Unification 1989-1990: Documents on British Policy Overseas, 2009.
http://www.bbc.co.uk/worldservice/specialreports/1989.shtml
文章日期:2009年11月9日
【明報專訊】20年前的今日,前東德共產政權在巨大的壓力 下終於守不住柏林圍牆,標誌人民力量的勝利。
現任德國總理默克爾夫人來自前東德,那年她在東柏林的科學院從事物理學研究。在圍牆倒下4天之後,她如期到波蘭華沙參加學術講座,離開時朋友對她說﹕「下次再見面時,你的國家已經統一了。」儘管要求兩德統一的聲音愈來愈強大,不過她和科學院的同事仍然認為統一是難以想像的事情,「大家都以笑聲作罷」。回想當時的情,她解釋是因為「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其實,默克爾夫人的心路歷程在前東德的知識界和歐洲政治精英階層中十分普遍,絕對不是個人的認知問題,如果我們可以仔細解讀這種「集體錯判形勢」的現象,也許會幫助我們去改良一些習以為常的思維方式。
自設思想禁區
已故波蘭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米禾舒(Czeslaw Milosz)在他的名著 The Captive Mind(中譯《攻心計》)就透澈地剖析東歐共產國家的思想改造工程,如何讓每一人都找到自己的理由在專制政權下活,有意識地尋求固定自己在這個熟識的制度中的角色。不管是共產黨領導還是異見分子,都一同墮入了一個「別無選擇」的意境當中,結果變得愈來愈緊要維持在共產秩序下某種對立但熟識的關係,繼而自作聰明地認定了一些事情必然是不可為、不可想像的,甚至不應提出來的。
首先是默克爾夫人的後知後覺。對前東德稍有認識的人會告知,東德的秘密警察及監控手段是整個東歐陣營最厲害的,秘密檔案寧濫勿缺、規模龐大,有估計指每8個人就有1個可能跟國安系統和情報工作有聯繫,對所有異見人士和可疑的活動都有詳細紀錄。而且,沿柏林圍牆就有1.2萬名武裝警衛,自1961年8月圍牆豎立以來他們獲授命就地槍殺任何企圖逃往西柏林的東德人。89年2月,年僅20歲的學生Chris Gueffroy 就是這樣命喪圍牆。
即使波蘭和匈牙利的共產政權在那年夏季相繼倒下,位處冷戰大前方的東德仍然自我 感覺良好。那年6月,東德領導人還高度讚揚鄧小平 果斷地把北京學生運動結束了,繼而大放厥詞,表示東德可以借鑑中國的鐵腕政策,採取「天安門方案」去對付境內及外來的敵人。那些長年累月躲在鐵幕後面,自以為是的東德當權者和官方喉舌,大部分對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嗤之以鼻。東德共產政權相信,萬一事態進一步失控惡化,蘇聯在境內有35萬駐軍,在危急存亡的關頭,紅軍必定會介入,保住蘇聯在歐洲的江山。
可是,前東德人民的集體行動完全超出了當時知識分子和政治精英的想像。基本上民眾選擇「用腳投票」,平和但決絕地向失效的政權「說不」。他們繞過柏林圍牆,更沒有驚動境內的紅軍,而是利用波蘭和匈牙利向西方國家開放邊境之便開始「集體外遊」,結果數十萬人就這樣逃亡到西德去。受到鄰國的民主進程氣氛鼓動,一些城市的學生開始上街和平示威,也得到愈來愈多民眾聲援,連官方媒體也開始報道。然而,傳聞中的「天安門方案」沒有被採用。戈爾巴喬夫的取態固然關鍵,但連最野蠻的東德共產黨也實在想不出什麼理由要動武打壓選擇留下來要求改革的東德孩子。
集體行動的創造力
89年11月9日傍晚,東德政治局委員Gun ter Schabowski在記者會上被追問東德人民的出境自由時,讀出一個本應是平平無奇的簡短聲明。他表示東德人民可以毋須任何理由出國旅遊,執法部門將盡快發出批准護照等有關文件。記者再追問有關措施的生效日期,回應是:「從即時開始!」記者會本來是介紹明年國會選舉的籌備情,但就在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的情形下,歐洲各傳媒搶先報道「柏林圍牆各關閘即時全面開放」。消息公布不到一小時,數以千計東柏林市民湧到柏林圍牆,要求出境。西柏林那邊同時有大批民眾集結,唱歌喊口號,結果所有關卡都被興奮莫名的人群衝開了。過不了多久,大批群眾自備用各種不同的工具開始拆掉圍牆!到早上戈爾巴喬夫得悉事態的最新進展後,便蘇聯駐東德的大使告訴東德政治局,他認為「東德採取了恰當的決定」。
直至89年尾,東德人口流失30多萬。要求兩德統一的訴求強烈,遠遠超出政治精英的原來估計。戈爾巴喬夫深明大勢已去,於是手跟西德總理科爾和美國總統布殊商談統一的安排。奇怪的是,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這位自由鬥士此時卻大唱反調,甚至企圖說服法國總統密特朗聯手反對。根據最近解密的英國外交部文件,戴卓爾夫人有兩大主要憂慮﹕第一,統一了的德國會變得強太而不受英、法的控制﹔第二,她不想戈爾巴喬夫在蘇聯受挫失勢,擔心改革開放的溫和路線會受損。她認為兩德統一影響深遠,未必符合德國的利益,所以有關的商談不應操之過急,應是見步行步。東德人民渴望統一,甚至渴望由西德接手管理,除了令戴卓爾夫人坐立不安,根據 Timothy Garton Ash的記錄,曾經活躍地下抗爭工作、付出了不少血汗的異見分子和新教教會的飽學之士也特別感到失落無奈。諷刺的是,柏林圍牆孕育出這批異見分子的興邦大計,他們的出發點不是要統一,更不是要投靠西德,而是憑東德人民的努力和智慧建立一個「真正民主的德國民主共和國」。
從默克爾夫人的自我剖白、前東德異見者的怨天尤人,以至戴卓爾夫人的自作聰明,可見內心的思想圍牆可以比柏林圍牆更牢固堅硬,可以發揮更大的保守和制動力量。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這些保守和制動的力量最後都沒有得逞。反而,那些「天真」和「膽大妄為」的普羅百姓卻一次又一次觸發無人可以預見的巨變。和平變革成功,還得感謝戈爾巴喬夫能夠處變不驚、順應民情。1990年3月,東德舉行國會大選,結果西德基督民主黨支援的「德國聯盟」獲得超過48%選民支持。同年10月3日,兩德成功統一,從此結束東、西歐不正常的分裂狀態,也和平地結束了冷戰。
作者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
■延伸閱讀
Czeslaw Milosz, The Captive Mind, 1953. (中譯《攻心記: 東歐共產國家思想改造過程》)
Timothy Garton Ash, We the People: The Revolution of 89 Witnessed in Warsaw, Budapest, Berlin and Prague, 1990.
UK Foreign & Commonwealth Office, German Unification 1989-1990: Documents on British Policy Overseas, 2009.
http://www.bbc.co.uk/worldservice/specialreports/1989.shtml
就是這樣
就是這樣
文章日期:2009年11月9日
【明報專訊】如果可以選擇,我寧可錯過《This is it》這部紀錄片,讓在風中飄來飄去的醜聞傳聞私語,把MJ形容為一個怪胎,如窸窸窣窣的雜音所營建的娛樂界的表面相。那表面相,是他挑戰的正常平庸的世界給予的價值觀:把自己整得像個失敗的個體、奢侈的無節制的暴發戶、有兩三個來路不明 的孩子,所有娛樂版所鍾愛的頭版準則,都可以從他身上挖掘,然後滿足所有巨星予平凡人等的想像與猜度。
如果可以選擇,我寧可繼續讓MJ為一個被媒體飢渴著剝削著的目標,以一種消費的方式來對待的巨星,把所有負面醜惡的情事幻化成令人情緒高漲的娛樂版新聞(對不起啊,MJ),然後我們猜度,這樣的MJ,就是真實的MJ。
這些前提,都只是關乎一個願望:只要MJ,活著,那麼上述一切,老實說,沒什麼關係。
因為,真實的MJ,會在倫敦的演唱會中繼續令歌迷發狂高叫,激動的暈眩,而我們再度回春,回到那年代的春天,有死的記憶和活生生的MJ掛,他會帶領我們,如那吹笛手,我們如催眠般隨他前進,青春的隧道、搖滾的隧道,那吹笛手的魔咒,像由天空撒落的銀色碎紙般眩麗,歌曲舞蹈,如自地底冒起的青春花草般鮮美。過了這幾多年,在真實世界欺枉過我或我欺枉過的夢與理想;在生命的命題中所失落的關於激昂與忘我的某刻,都會被MJ召喚回來,與我們同在,在一場演唱會的兩個小時,我們如美人魚信任她的王子、如孩子信任他的童話,如一個歌迷,信任他的歌手,並冀望著這樣的世紀交會。
This is the moment,This is it,他說。簡潔的。No more。
但是我現在坐在冰冷如冬的影院,看著令人愴然淚下的紀錄片,我問:That is it?MJ說一切都是因為愛。那之前,歌迷透過他的歌他的舞他的MTV來愛他。這之後,我們透過本不可能偷窺的秘道,透過了解你的人而不是你的歌來愛你了。因為了解因為愛,因為死亡因為愛。
因為。所以。
於是我們看完這部片後,明白背後其故事之真相,MJ的真相,涉及一種共生的真理。而共生的真理是,那銅幣的兩面,我們終於看到MJ的那一面。
我拋出去,它轉旋,落了那對我的一面。
於是,許多人哭。因為愛。
[馬家輝 http://www.makafai.blogspot.com]
文章日期:2009年11月9日
【明報專訊】如果可以選擇,我寧可錯過《This is it》這部紀錄片,讓在風中飄來飄去的醜聞傳聞私語,把MJ形容為一個怪胎,如窸窸窣窣的雜音所營建的娛樂界的表面相。那表面相,是他挑戰的正常平庸的世界給予的價值觀:把自己整得像個失敗的個體、奢侈的無節制的暴發戶、有兩三個來路不明 的孩子,所有娛樂版所鍾愛的頭版準則,都可以從他身上挖掘,然後滿足所有巨星予平凡人等的想像與猜度。
如果可以選擇,我寧可繼續讓MJ為一個被媒體飢渴著剝削著的目標,以一種消費的方式來對待的巨星,把所有負面醜惡的情事幻化成令人情緒高漲的娛樂版新聞(對不起啊,MJ),然後我們猜度,這樣的MJ,就是真實的MJ。
這些前提,都只是關乎一個願望:只要MJ,活著,那麼上述一切,老實說,沒什麼關係。
因為,真實的MJ,會在倫敦的演唱會中繼續令歌迷發狂高叫,激動的暈眩,而我們再度回春,回到那年代的春天,有死的記憶和活生生的MJ掛,他會帶領我們,如那吹笛手,我們如催眠般隨他前進,青春的隧道、搖滾的隧道,那吹笛手的魔咒,像由天空撒落的銀色碎紙般眩麗,歌曲舞蹈,如自地底冒起的青春花草般鮮美。過了這幾多年,在真實世界欺枉過我或我欺枉過的夢與理想;在生命的命題中所失落的關於激昂與忘我的某刻,都會被MJ召喚回來,與我們同在,在一場演唱會的兩個小時,我們如美人魚信任她的王子、如孩子信任他的童話,如一個歌迷,信任他的歌手,並冀望著這樣的世紀交會。
This is the moment,This is it,他說。簡潔的。No more。
但是我現在坐在冰冷如冬的影院,看著令人愴然淚下的紀錄片,我問:That is it?MJ說一切都是因為愛。那之前,歌迷透過他的歌他的舞他的MTV來愛他。這之後,我們透過本不可能偷窺的秘道,透過了解你的人而不是你的歌來愛你了。因為了解因為愛,因為死亡因為愛。
因為。所以。
於是我們看完這部片後,明白背後其故事之真相,MJ的真相,涉及一種共生的真理。而共生的真理是,那銅幣的兩面,我們終於看到MJ的那一面。
我拋出去,它轉旋,落了那對我的一面。
於是,許多人哭。因為愛。
[馬家輝 http://www.makafai.blogspot.com]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