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文學新總編上場 王聰威欣賞韓麗珠
文章日期:2009年6月13日
【明報專訊】台灣老牌文學雜誌及出版社《聯合文學》,自去年底前任總編輯許悔之卸任、並「公開徵選」新任總編後,青年小說家王聰威終於在六月初正式上任此職位,將帶領聯文步向廿五周年。
現年三十七歲的王聰威曾屢獲台大文學創作獎、台灣文學獎等文學獎項,去年兩個家族書寫的小說《複島》與《濱線女兒》,分別獲選書展基金會小說獎及《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雖已寫作經年,王聰威笑言兩個獎項的鼓勵,「才可以心安理得地以小說家或作家接近文壇」。
王聰威1998年台從大藝術史研究所畢業後,曾任《Marie Claire》、《FHM》、台灣《明報周刊》等時尚雜誌的撰稿人以至副總編輯等職,「可是文學是奇怪的行業,實際的利益很少、名氣也只有自己文學圈中認識,但在文學營地裏,總會看到許多人喜歡寫作,想成為作家。我長時間焦慮不安,想成為自己期盼的作家,這兩書的出版,終於讓我有更大的自信,去參與文學事務了」。這其中就包括出任聯文的總編。
聯文成立廿四年來歷任八位總編輯,包括弦、馬森、鄭愁予等名作家,前任許悔之任期六年半,更得過四次金鼎獎,被稱為「得獎密度最高的總編輯」。今年聯文踏入廿五周年,也正籌備完整的改版,王聰威雖笑言「是絕對機密,敬請期望」,卻透露了當今經營文學出版的壓力:「早前我看到了紐約書展的調查,不論參展人數和觀眾都創了新低,甚至有評論指:『不要讓出版者成了作家和讀者之間的障礙』,這令我很震驚」,也提醒他將來邀稿與企劃時要向讀者負責。
而他的時尚雜誌經驗也會貢獻到文學雜誌的編輯中,「台灣文學雜誌走到目前,也許已經有固定的樣式,在什麼單元放置什麼。但時尚雜誌的閱讀放式可能可以放進來,比方美術或封面標題的安排,可以調動讀者情緒上的高低起伏,帶進圍繞文學核心的一些周邊奇怪的東西,也許是文學小八卦,編排得比較有趣。」
王聰威也提到,在改版的計劃中會更注重推動年輕新進作家,並提別提到去年與他同樣得到《中時》開卷好書獎的韓麗珠:「我們希望更好的抓住作家的特質,去包裝經營,包括從封面與文案等等方面,呈現作家的象徵。像我見過韓麗珠,她安靜、客氣、謙遜,散發的氣質,與她對城市的觀察與風格,很不一樣。」
新肩起雜誌編輯之職,王聰威另一作家身分,不免要放輕,他直言最擔心的便是少了時間寫作。但他自律地每天清早6:30起寫作,至9時上班,晚上下班後再寫一兩個小時,他以旅遊為主題所規劃的三本長篇小說,其一已經完成大半。文學身分與擔子,不論在公在私,任重道遠矣
6/13/2009
6/11/2009
祝賀小師妹胡妍妍
新紀元文學獎 雙料冠軍與三年從缺
文章日期:2009年6月11日【明報專訊】全球徵稿的大專華文文學比賽「新紀元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第四屆頒獎禮於上周舉行,來自內地與台灣的得獎同學,作為可堪期待的文學新秀來到香港領獎,包括得獎獎項落在小說與散文組兩項的雙料得獎者胡妍妍。
首次創作小說《舊情節》,胡妍妍便從304份投稿作品中勝出,另一篇散文《遇到的人》亦得散文組一等獎。「身為就讀中文系多年的學生,與其他學系比較,中文系常被指不培養作家,特別是在南京大學、北京大學等研究型大學,都比較注重當代文學的評論。而我寫了這第一篇小說後,同學都說我是最包容的批評者了。」胡妍妍去年投稿時為南京大學中文系四年級畢業生,後保送北大研究院,現為一年級碩士生。語帶興奮的她,訴說一次創作的經驗讓改變了她的文學評論眼光。
第四年舉辦的新紀元青年文學獎,今年文學翻譯組冠軍第三次從缺。已經退下主辦者職務、只擔任顧問身分的中文大學翻譯系教授金聖華形容,「翻譯就像《牡丹亭》中的杜麗娘,是官宦人家的大家閨秀,平常要規行矩步,只能在眼角中帶有含情的內在媚態——這就是翻譯中的創作,翻譯中不能有錯,卻要有文采」。她表示,新紀元文學獎的文學翻譯組要求非常高,是以四屆文學獎中只有第三屆順利選出冠軍作品。
文學獎得獎作品目前起至6月18日,於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3號展覽館展出。得獎名單亦可見於http://ihome.cuhk.edu.hk/~b117176/results/index.htm網站。
文章日期:2009年6月11日【明報專訊】全球徵稿的大專華文文學比賽「新紀元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第四屆頒獎禮於上周舉行,來自內地與台灣的得獎同學,作為可堪期待的文學新秀來到香港領獎,包括得獎獎項落在小說與散文組兩項的雙料得獎者胡妍妍。
首次創作小說《舊情節》,胡妍妍便從304份投稿作品中勝出,另一篇散文《遇到的人》亦得散文組一等獎。「身為就讀中文系多年的學生,與其他學系比較,中文系常被指不培養作家,特別是在南京大學、北京大學等研究型大學,都比較注重當代文學的評論。而我寫了這第一篇小說後,同學都說我是最包容的批評者了。」胡妍妍去年投稿時為南京大學中文系四年級畢業生,後保送北大研究院,現為一年級碩士生。語帶興奮的她,訴說一次創作的經驗讓改變了她的文學評論眼光。
第四年舉辦的新紀元青年文學獎,今年文學翻譯組冠軍第三次從缺。已經退下主辦者職務、只擔任顧問身分的中文大學翻譯系教授金聖華形容,「翻譯就像《牡丹亭》中的杜麗娘,是官宦人家的大家閨秀,平常要規行矩步,只能在眼角中帶有含情的內在媚態——這就是翻譯中的創作,翻譯中不能有錯,卻要有文采」。她表示,新紀元文學獎的文學翻譯組要求非常高,是以四屆文學獎中只有第三屆順利選出冠軍作品。
文學獎得獎作品目前起至6月18日,於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3號展覽館展出。得獎名單亦可見於http://ihome.cuhk.edu.hk/~b117176/results/index.htm網站。
章詒和:野夫《塵世•輓歌》序
山川何處走豪傑 弦管誰家奏太平
——野夫《塵世•輓歌》序
文章日期:2009年6月11日【明報專訊】編按:野夫,內地作家、詩人,成就了一個生命不可能的跨度和闊度。土家人的他自小就得面對歷史身分認同和歸宿的詰問,他的精英生活與八九民運正面交鋒,得勢於政商間後棄之為正義浪遊,代價是入獄或貧窮——「在野夫的身上,入自在境與濟危救世結合一體,安然、不忍、曠達、凝重交融輝映。 」著名作家章詒和自讀上他的文章不能自已,為其著作書序,本版特此刊載。
2008的年初,一個從事出版業的朋友向我推薦一本書。我們相約在建國門友誼商店裏的星巴克咖啡店碰面。寒暄幾句,她便從手提袋裏拿出了野夫的《塵世•輓歌》。
白皮書
接過一看:無出版社,無書號,無定價,白封面,白封底。我說:「這不是白皮書嗎?」
我們會心一笑。彼此心裏清楚,所謂的白皮書,即官府取締的「掃黃打非」中的「非」類讀物。嚴厲打擊的,就是「非」類。
朋友說:「愚姐,建議你看看。這是散文集,看幾篇就行。你肯定喜歡。」
我們各自喝完飲料,聊了幾句,隨即分手。
翌日下午,我打去電話。說:「你推薦的書,讓我一夜無睡,讓我痛哭流涕……我要認識那個叫野夫的人。」
5月中旬,發生四川大地震。下旬,我在北京見到了野夫。他個子中等,歲數中年,相貌中平,舉止介乎文人、工人之間。不顧在座的其他朋友,我一把將拉他到自己身邊,高聲道:「我是你的粉絲!」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見茶几上擺放四川受災的圖片,我問:「你去四川抗震救災了?」
答:「是的。我這次到北京是為募集救災款。」
原來這年春天,野夫去四川德陽市羅江縣的農村搞社會調查,恰遇地震。見損失慘重,決定留下來參與救災。圖片是他拍的,圖片上的文字是他寫的。從幾句簡單的介紹裏,我知道了他的辛苦和能力,仁慈與悲憫。野夫不同於我,他是不僅是寫者,他還是行者。
果然,他主持了一個幾百人的演講會,介紹災區的真實景。之後,為羅江募集了近200萬現金,成立了一個羅江縣精神重建基金會。再後,組織災區農民開展精神重建活動,搞基層民主建設實驗。野夫還培訓當地農民自編、自演、自導電視短劇。片子完成,拿到縣電視台播出,百姓們高興;拿到外面,即在(2008杭州)國際傳媒大會上獲得抗震救災紀實片一等獎。最近,他告訴我:自己之所以去農村深入調研,做些實際工作,是準備寫一部書《大地生民——中國基層政權運作現狀的觀察與憂思》。他一直想弄清楚我們這個後極權政府的穩定秘密,而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就只有從基層政府入手,發現並研究其內部運作方式及內幕。他又說,這是一部社會學意義上的田野調查報告,而非報告文學之類的玩意兒。野夫不同於我,他不僅是行者,他還是思想者。能做他的粉絲,我很得意。
匍匐底層的寫者/行者/思想者
野夫,土家人,重感情,硬漢子。九個字的概括,注定其人生艱辛且曲折。16歲年紀,給女同學寫情書被告發,天天檢查,學校罰站,父母責打,野夫以死相拚。自殺未遂,醒來後寫下血書:不考上武大(武漢大學)此生誓不為人。他是鄂西土生土長,視武漢大學為教育聖地。1986年,因「地下寫作」的名分,令武大中文系系主任青眼相加。大學畢業後,野夫來到海南省海口市公安局政治處工作。本可以科員、科長、副處地拾階而上,過好日子。偏偏他明大理、重大義。於是,人生拐點發生在了1989年。「六四」當夜,得悉北京血腥鎮壓的情,血性的野夫聽從良心的召喚,當即寫下抗議和辭職報告。辭職報告裏說:絕不做獨裁政府的鷹犬和劊子手。在給公安局局長的信函裏講:這個內心善良清醒的人已經去世,謹此哀悼。次日上午到局裏留下報告和警用配置,離開海南,千里單騎,向北漂泊。大追捕中,為營救掩護舊日兄弟出海逃亡,他自己成為了追捕物件,也開始了逃亡。1990年落入圈套,脫下警服的人穿上了囚衣,以「反革命泄密罪」判處6年徒刑。1995年出獄。服刑期間,父親癌症去世;出獄之後,母親投江自殺。1996年正月,野夫獨自來到北京打工。這十餘年間,給別人編書無數,而只有《塵世•輓歌》是屬於他的。
在20年,那場帶血的風波對一些人是心結,對更多的人是淡忘。開槍的軍隊與無辜的學生,於記憶中是一樣的模糊。下開槍令的鄧小平 和走下舞台的趙紫陽 ,在心目中是等量的偉人。偶爾小聚,談及「八九」,自己都覺得是個白頭宮女。現在已無人為重大的歷史挫折而焦憂,眼下最揪心的事是掙錢,買房,就業,就醫,留學。這能怪誰呢?我們一起浮躁,一起世故,一起健忘,一起實用。這個民族已然入睡,誰來喚醒?政府嗎?就是它唯恐大不愚不蠢。富人嗎?與權勢合謀撈錢唯恐不多不快。那麼,知識分子呢?請問,我們還有知識分子嗎?當年「八九」風雲人物,也幾乎百分百地自我 淘汰了。去年有一封公開信流傳深廣,信裏說:我們在等候,等候中國出個葉利欽;出不了的話,時代會製造一個葉利欽來!這話,我不信。因為中國專制文化的長久與全面,已徹底泯滅了中國人的靈魂,徹底泯滅了中華民族之精神。
「山川何處走豪傑,弦管誰家奏太平。」(摘自野夫詩〈89無題三章〉)我是很悲觀的!所幸在悲觀中我認識了野夫,所幸還有像野夫這樣的人,在社會底層默默做事,苦苦尋覓。他這樣的人也許象徵未來,寄託希望。
獨立的「魔鬼」
今天,當我們的文人藝術家都爭作「聖潔天使」的時候,野夫的文字卻來扮演魔鬼,發出凌厲的聲和另類的光。這是當今塵世中的輓歌。我不覺得他是在寫作,他在跟我說話,也是獨自沉吟。筆下那些砍斷骨頭連筋的血親,是怎樣被一節一寸地攪碎榨乾;那些美妙溫軟的情感,是怎樣被一陣一陣的風雨光颳淨——我讀到的是他的心,看到的是他的淚。那獨立之姿,清正之氣,令我心生莊嚴。
如果說詩歌是面對天空的話,那麼散文就是面對大地了。野夫的作品正是由哭泣的大地孕育出來的。微風漾水,淡靄淒林,有很豐富的人生意味。他的寫法,很傳統。我說的傳統是指他的胸襟,意緒,文思以及相對應的句式,布局和節奏。每一篇,都像塊狀物那般結實。情感濃烈,但有控制。文字樸素,又帶優雅。對人的描寫採用線性白描法,對事物的思考也是東方式的,圍繞主脈一路探究、追述下去。作品是簡單裏有複雜;文字是平實中有華采。中國文學傳統深厚,而非落後。能繼承下來,真是要下些工夫的!
我以為:作品達到什麼檔次,就要看作者心靈是個啥檔次了。因為心靈就在文字的後面!野夫的心靈就在文字的後面。
社會禁錮,思想箝制,要靠個人堅持!堅持了,你就可以免於庸常,免於沉沒。
關於野夫
土家人野夫出生於湖北利川,父族和母族為現代中國革命的兩大革命黨裹挾,命運無能自主而顛沛造次。少年樵夫離村赴讀武漢大學文學系,畢業後任國家幹部。一九八九年六四屠城後,二十來歲的他為救助志士友人辭去公職,並因此被陷入獄。出獄後赴北京當上書商,曾編輯具前瞻性系列叢書。商場上小有所成後再次遁走,至今為一名「浪子遊俠」及「行吟者」。身為詩人、作家的他終在去年自刊結集《塵世•輓歌》,今年由台灣南方家園文化出版。5月獲得2009年當代漢語貢獻獎。
[文/章詒和 編輯:黃靜]
——野夫《塵世•輓歌》序
文章日期:2009年6月11日【明報專訊】編按:野夫,內地作家、詩人,成就了一個生命不可能的跨度和闊度。土家人的他自小就得面對歷史身分認同和歸宿的詰問,他的精英生活與八九民運正面交鋒,得勢於政商間後棄之為正義浪遊,代價是入獄或貧窮——「在野夫的身上,入自在境與濟危救世結合一體,安然、不忍、曠達、凝重交融輝映。 」著名作家章詒和自讀上他的文章不能自已,為其著作書序,本版特此刊載。
2008的年初,一個從事出版業的朋友向我推薦一本書。我們相約在建國門友誼商店裏的星巴克咖啡店碰面。寒暄幾句,她便從手提袋裏拿出了野夫的《塵世•輓歌》。
白皮書
接過一看:無出版社,無書號,無定價,白封面,白封底。我說:「這不是白皮書嗎?」
我們會心一笑。彼此心裏清楚,所謂的白皮書,即官府取締的「掃黃打非」中的「非」類讀物。嚴厲打擊的,就是「非」類。
朋友說:「愚姐,建議你看看。這是散文集,看幾篇就行。你肯定喜歡。」
我們各自喝完飲料,聊了幾句,隨即分手。
翌日下午,我打去電話。說:「你推薦的書,讓我一夜無睡,讓我痛哭流涕……我要認識那個叫野夫的人。」
5月中旬,發生四川大地震。下旬,我在北京見到了野夫。他個子中等,歲數中年,相貌中平,舉止介乎文人、工人之間。不顧在座的其他朋友,我一把將拉他到自己身邊,高聲道:「我是你的粉絲!」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見茶几上擺放四川受災的圖片,我問:「你去四川抗震救災了?」
答:「是的。我這次到北京是為募集救災款。」
原來這年春天,野夫去四川德陽市羅江縣的農村搞社會調查,恰遇地震。見損失慘重,決定留下來參與救災。圖片是他拍的,圖片上的文字是他寫的。從幾句簡單的介紹裏,我知道了他的辛苦和能力,仁慈與悲憫。野夫不同於我,他是不僅是寫者,他還是行者。
果然,他主持了一個幾百人的演講會,介紹災區的真實景。之後,為羅江募集了近200萬現金,成立了一個羅江縣精神重建基金會。再後,組織災區農民開展精神重建活動,搞基層民主建設實驗。野夫還培訓當地農民自編、自演、自導電視短劇。片子完成,拿到縣電視台播出,百姓們高興;拿到外面,即在(2008杭州)國際傳媒大會上獲得抗震救災紀實片一等獎。最近,他告訴我:自己之所以去農村深入調研,做些實際工作,是準備寫一部書《大地生民——中國基層政權運作現狀的觀察與憂思》。他一直想弄清楚我們這個後極權政府的穩定秘密,而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就只有從基層政府入手,發現並研究其內部運作方式及內幕。他又說,這是一部社會學意義上的田野調查報告,而非報告文學之類的玩意兒。野夫不同於我,他不僅是行者,他還是思想者。能做他的粉絲,我很得意。
匍匐底層的寫者/行者/思想者
野夫,土家人,重感情,硬漢子。九個字的概括,注定其人生艱辛且曲折。16歲年紀,給女同學寫情書被告發,天天檢查,學校罰站,父母責打,野夫以死相拚。自殺未遂,醒來後寫下血書:不考上武大(武漢大學)此生誓不為人。他是鄂西土生土長,視武漢大學為教育聖地。1986年,因「地下寫作」的名分,令武大中文系系主任青眼相加。大學畢業後,野夫來到海南省海口市公安局政治處工作。本可以科員、科長、副處地拾階而上,過好日子。偏偏他明大理、重大義。於是,人生拐點發生在了1989年。「六四」當夜,得悉北京血腥鎮壓的情,血性的野夫聽從良心的召喚,當即寫下抗議和辭職報告。辭職報告裏說:絕不做獨裁政府的鷹犬和劊子手。在給公安局局長的信函裏講:這個內心善良清醒的人已經去世,謹此哀悼。次日上午到局裏留下報告和警用配置,離開海南,千里單騎,向北漂泊。大追捕中,為營救掩護舊日兄弟出海逃亡,他自己成為了追捕物件,也開始了逃亡。1990年落入圈套,脫下警服的人穿上了囚衣,以「反革命泄密罪」判處6年徒刑。1995年出獄。服刑期間,父親癌症去世;出獄之後,母親投江自殺。1996年正月,野夫獨自來到北京打工。這十餘年間,給別人編書無數,而只有《塵世•輓歌》是屬於他的。
在20年,那場帶血的風波對一些人是心結,對更多的人是淡忘。開槍的軍隊與無辜的學生,於記憶中是一樣的模糊。下開槍令的鄧小平 和走下舞台的趙紫陽 ,在心目中是等量的偉人。偶爾小聚,談及「八九」,自己都覺得是個白頭宮女。現在已無人為重大的歷史挫折而焦憂,眼下最揪心的事是掙錢,買房,就業,就醫,留學。這能怪誰呢?我們一起浮躁,一起世故,一起健忘,一起實用。這個民族已然入睡,誰來喚醒?政府嗎?就是它唯恐大不愚不蠢。富人嗎?與權勢合謀撈錢唯恐不多不快。那麼,知識分子呢?請問,我們還有知識分子嗎?當年「八九」風雲人物,也幾乎百分百地自我 淘汰了。去年有一封公開信流傳深廣,信裏說:我們在等候,等候中國出個葉利欽;出不了的話,時代會製造一個葉利欽來!這話,我不信。因為中國專制文化的長久與全面,已徹底泯滅了中國人的靈魂,徹底泯滅了中華民族之精神。
「山川何處走豪傑,弦管誰家奏太平。」(摘自野夫詩〈89無題三章〉)我是很悲觀的!所幸在悲觀中我認識了野夫,所幸還有像野夫這樣的人,在社會底層默默做事,苦苦尋覓。他這樣的人也許象徵未來,寄託希望。
獨立的「魔鬼」
今天,當我們的文人藝術家都爭作「聖潔天使」的時候,野夫的文字卻來扮演魔鬼,發出凌厲的聲和另類的光。這是當今塵世中的輓歌。我不覺得他是在寫作,他在跟我說話,也是獨自沉吟。筆下那些砍斷骨頭連筋的血親,是怎樣被一節一寸地攪碎榨乾;那些美妙溫軟的情感,是怎樣被一陣一陣的風雨光颳淨——我讀到的是他的心,看到的是他的淚。那獨立之姿,清正之氣,令我心生莊嚴。
如果說詩歌是面對天空的話,那麼散文就是面對大地了。野夫的作品正是由哭泣的大地孕育出來的。微風漾水,淡靄淒林,有很豐富的人生意味。他的寫法,很傳統。我說的傳統是指他的胸襟,意緒,文思以及相對應的句式,布局和節奏。每一篇,都像塊狀物那般結實。情感濃烈,但有控制。文字樸素,又帶優雅。對人的描寫採用線性白描法,對事物的思考也是東方式的,圍繞主脈一路探究、追述下去。作品是簡單裏有複雜;文字是平實中有華采。中國文學傳統深厚,而非落後。能繼承下來,真是要下些工夫的!
我以為:作品達到什麼檔次,就要看作者心靈是個啥檔次了。因為心靈就在文字的後面!野夫的心靈就在文字的後面。
社會禁錮,思想箝制,要靠個人堅持!堅持了,你就可以免於庸常,免於沉沒。
關於野夫
土家人野夫出生於湖北利川,父族和母族為現代中國革命的兩大革命黨裹挾,命運無能自主而顛沛造次。少年樵夫離村赴讀武漢大學文學系,畢業後任國家幹部。一九八九年六四屠城後,二十來歲的他為救助志士友人辭去公職,並因此被陷入獄。出獄後赴北京當上書商,曾編輯具前瞻性系列叢書。商場上小有所成後再次遁走,至今為一名「浪子遊俠」及「行吟者」。身為詩人、作家的他終在去年自刊結集《塵世•輓歌》,今年由台灣南方家園文化出版。5月獲得2009年當代漢語貢獻獎。
[文/章詒和 編輯:黃靜]
6/10/2009
閱讀時光:《我執》。《日月》。《明暗》。
書名:《日月》
作者:馬家輝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書名:《明暗》
作者:馬家輝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書名:《我執》
作者:梁文道
出版:廣西師範大學
世紀簡體書情﹕賣紙二人團之內地書寫
文章日期:2009年6月10日
【明報專訊】剛過去的一個周末,那些曾在周耀輝《梳頭記》、林夕《原來你非不快樂》新書發布會上遇見,又擦身而過的上海青年,再度因為馬家輝梁文道這二人組合,不期然聚首於圖書館、東方藝術中心、復旦大學……那情形很像徐志摩的一首詩: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這交彙時互放的光亮
曾經,內地的港台閱讀僅限於金庸瓊瑤;過了幾年,類型化擴大到古龍梁羽生衛斯理亦舒羅蘭;又過幾年,開始出現李碧華林燕妮劉墉吳淡如;再過幾年,香港三寶黃霑倪匡蔡瀾遍地開花,其中偶爾也可見到女將龍應台;九十年代尾粵語歌在內地流行一時,但人們對於詞人創作的關注卻要經過十多年的積累,加上近兩年進念的內地演出蓬勃發展,才推波助瀾了雙林(林夕、林奕華)的內地出版。
我自己買的第一本港台引進書,記得很清楚,是1996年,李碧華的《綠腰》。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會受香港文學吸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內地本身的書寫匱乏,張愛玲老舍沈從文許地山廢名這一代文學過後,假如我不喜歡王安憶不喜歡余華不喜歡王朔,那麼當代文學可以選擇的閱讀物件實在不多。恰好在此時,香港文學以一種前所未見的坦率文趣出現,作者的才情加上香港的流行文化,讀者之心輕易便被俘獲。
相比於上一輩,我們這一代人是受了港台文化不少哺育的。可以說,內地的香港閱讀也有自己的時代劃分,武俠言情——散文小語——才子小品——流行文化。
書單拉到2009,已有近三十年的長度,各有風流,綿延至今,幾乎未有出現斷層,卻有明顯的類型缺陷。別的不說,文化人的時事評論就非常少見。這當然有所周知的原因在,但即使是都市文化研究,也慢了十幾年,直到最近,才見到陳冠中、潘國靈、湯禎兆、李照興等人,而馬家輝、梁文道的內地出版,也嫌晚了點。
此番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是因為此前通過各種傳播途徑,兩人已經有了不小的群基礎。像當年萬寶路在上海提前一年做廣告卻買不到實物香煙一樣,民的購買欲望已經儲備到一觸即發。所以梁文道的兩本新書,《常識》和《我執》的出版,前後僅隔三個月;所以馬家輝從第一本內地出版《關於歲月的隱秘情事》到第四第五本《日月》、《明暗》,還不到半年時間。晚是晚了,卻正好趕上內地新一代的寫作,交相輝映下的影響力當可綿延多年。
馬太效應的方面是,當年買不到港版書,如今自由行像去次郊區一樣方便,港版書卻已經大量引進。不過,假如只是香港的書換個名字引進內地,則內地的香港閱讀還只是一方面,這次馬梁二人的突破,是內地的書出版於香港之前,不僅如此,書中的議題也不乏與內地的關聯,寫的時候心裏有更廣博的牽掛,因此迥異於其他港版書引進,真正稱得上是身在香港的內地書寫。
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音樂廳的對談中,馬家輝談到內地書寫的快樂與不快樂:快樂的是編校質量和樂於寫很長的書評讓他看到不同反饋的讀者;不快樂是一些相對硬性的文章還是會被刪,政治和身體仍然缺少話語權。梁文道則疑問為什麼王朔寫北京土話就可以,他的港式語句就必須修改。地域不同帶來的問題不少,這世界上從來沒有也並不需要世界性的書寫語言,方言和文化一樣,本來就是可以求同存異,並只有在存異過程中才大放異彩的東西,the more varied,the better。
[文/不小可]
6/09/2009
6/08/2009
林燕妮“聽話”麼?
兩類女人
文章日期:2009年6月8日【明報專訊】這回是以婚姻為中心的分類,其他的分類是不相同的,以婚姻分賢愚有異於以成就或事業分賢愚。
聰明的女人不會癡心地愛一個男人,她只會綰住他的心和他的財產,只有笨的女人才會癡愛一個男人,既綰不住他的心也綰不住他的財產。
多麼沉痛的一句話,然而那是真的。別看一些女人做事精明,在戀愛上頭,卻是糊塗得緊。
有些人奇怪,怎麼那個女人既不年輕亦不美貌,卻把個有錢的丈夫弄得貼貼服服?因為她聽話,把他奉承得飄飄然,男人便視她如珠如寶了。
綰住男人心的經典例子便是《飄》裏的思嘉萊,她聰明、機靈,為了爭取所要的不擇手段。留不下她所愛的男人,只因為她不聽話。
很多能幹和經濟上絕對可以獨立的女人,都不會恃才傲物,結了婚後都聽丈夫的話,晚上出外必定遵守「仙德麗拉時間」,最遲十二點前必定會回到家裏,有些晚上根本不出外。
周末她們一定陪伴丈夫,儘管他打足整天高爾夫球,她坐悶得半死,又或者丈夫開男人撲克牌局,她整天斟茶遞水。
回到公司她可能威風八面,但一回到家裏便變成一頭小綿羊般千依百順。
美麗無罪,但不聽話便有罪。
什麼都不計劃亦無罪,只要讓他計劃一切便是他心目中的可人兒。乘搭飛機坐什麼等不得有異議,旅程如何亦不得有異議。
太愛自由或者太任性的女人,都需要明白那是男人受不了。儘管所愛的自由和任性都是善良的,他都會受不了。
幸福是什麼,人人眼中不同,要是你擺明要我走我的路,那便別打算男人會與子偕老,除非他是生性懼內,任你擺佈的男人。然而酷愛自由的小鳥願意要那麼的一個男人嗎?她會寧願癡愛一個她此生都得不到的男人。縱使孤獨終老都豁出去了,人生一樣豐足。
[林燕妮]
文章日期:2009年6月8日【明報專訊】這回是以婚姻為中心的分類,其他的分類是不相同的,以婚姻分賢愚有異於以成就或事業分賢愚。
聰明的女人不會癡心地愛一個男人,她只會綰住他的心和他的財產,只有笨的女人才會癡愛一個男人,既綰不住他的心也綰不住他的財產。
多麼沉痛的一句話,然而那是真的。別看一些女人做事精明,在戀愛上頭,卻是糊塗得緊。
有些人奇怪,怎麼那個女人既不年輕亦不美貌,卻把個有錢的丈夫弄得貼貼服服?因為她聽話,把他奉承得飄飄然,男人便視她如珠如寶了。
綰住男人心的經典例子便是《飄》裏的思嘉萊,她聰明、機靈,為了爭取所要的不擇手段。留不下她所愛的男人,只因為她不聽話。
很多能幹和經濟上絕對可以獨立的女人,都不會恃才傲物,結了婚後都聽丈夫的話,晚上出外必定遵守「仙德麗拉時間」,最遲十二點前必定會回到家裏,有些晚上根本不出外。
周末她們一定陪伴丈夫,儘管他打足整天高爾夫球,她坐悶得半死,又或者丈夫開男人撲克牌局,她整天斟茶遞水。
回到公司她可能威風八面,但一回到家裏便變成一頭小綿羊般千依百順。
美麗無罪,但不聽話便有罪。
什麼都不計劃亦無罪,只要讓他計劃一切便是他心目中的可人兒。乘搭飛機坐什麼等不得有異議,旅程如何亦不得有異議。
太愛自由或者太任性的女人,都需要明白那是男人受不了。儘管所愛的自由和任性都是善良的,他都會受不了。
幸福是什麼,人人眼中不同,要是你擺明要我走我的路,那便別打算男人會與子偕老,除非他是生性懼內,任你擺佈的男人。然而酷愛自由的小鳥願意要那麼的一個男人嗎?她會寧願癡愛一個她此生都得不到的男人。縱使孤獨終老都豁出去了,人生一樣豐足。
[林燕妮]
南方朔:道歉乃是人類最大的難題之一
道歉乃是人類最大的難題之一/文﹕南方朔
文章日期:2009年6月8日
【明報專訊】在人類歷史上,最難處理的問題就是「道歉」,因此,美國新罕普什爾大學教授史密斯(Nick Smith)遂說,愈討論「道歉」,就愈會發現它引發的新問題遠遠多過想要釐清的舊問題。
首先就西方的「道歉」(Apology)這個觀念而言,它最初指的是「辯護」,到了16世紀後,這個字曾長期「辯護」與「道歉」兩義並存,直到近代,「道歉」才開始取代「辯護」。當代研究道歉問題的先驅學者塔烏奇斯(Nicholas Tavuchis)解釋說,西方16世紀後由於城鎮漸興,人際互動增加,為了讓大家能夠忍耐與體諒共存,於是當人際摩擦或傷害時,遂有了「道歉」這種「語言——行為」。「道歉」是人際的潤滑劑,它可以讓人在對別人做出錯事或傷害時,用以彌補裂痕。但道歉言之簡單,它真正表現出來的卻情複雜萬端,至少有下列層次及種類﹕
在個人對個人方面,做錯事或造成傷害時,表示道歉並握手言和,乃是最理想的狀。但每個人的情不同,有的人容易接受道歉,有些犯錯可以道歉,但另外的人與情則不那麼簡單。荷馬史詩《伊利亞德》裏,阿卡曼農奪走阿克硫斯的女奴,阿克硫斯視為奇恥大辱,與阿卡曼農撕破臉,後來阿卡曼農號召英雄參加特洛戰爭,阿克硫斯拒絕,縱使阿卡曼農歸還女奴並奉上許多珍寶陪罪,阿克硫斯也不接受。他表示﹕「他必須像我一樣體會受辱之痛,再多金錢也沒用。」再例如,德國前外長根舍早年是左派街頭鬥士,他1973年反政府示威時毆打警察瑪克斯致傷,多年後根舍當了大官,瑪克斯調出當年的毆人照片要求道歉,根舍即公然拒絕。他的理由是那是早年的政治,政治帳沒這樣算的。而且他也不能道歉,道歉即承認以前犯錯,會被政敵用來當成攻擊的籌碼。由此已可看出,縱使個人,道歉若涉及尊嚴、面子、利益,都會變得極為困難。
近代道歉最常見的是公司商品及醫療行為造成傷害時的道歉及補償。這種道歉早已成了企管學裏「傷害管控」的主要內容。由於這種傷害有較強的客觀性,有關傷害責任的法制也較完整,公司醫院犯錯後多半也懂得道歉認錯,主動認錯反而能使自己這方搶到先機和上風。由於這種形態的犯錯與傷害法制較為進步,每個社會在這方面自然都應當格外努力,這也是當代「消費者權利」的重要環節。
但道歉若涉及歷史及政治,那就複雜多了﹕
例如,西方廣義的基督教,在過去1500年裏以宗教的優越性為名發動戰爭,宗教裁判所曾欺壓人民特別是婦女,對於這些,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曾發表道歉的教諭。教宗的道歉在歷史及文化上當然值得肯定,但這種道歉又有何實質意義。這種道歉除了讓教宗個人博得「開明」的美名外,即再無其他意義。
再如,1972年尼克遜「水門案」爆發,他1974年8月下台,他從頭至尾即沒有道歉,頂多只說「遺憾」,他後來最多也只說「我所做的一些事有錯,但我認為當時是最符合國家利益的」;二戰之後,所有納粹戰犯裏只有軍備部長史倍爾是唯一表示願意負起責任來的一個,但他也從未表示過「需要道歉」。在國際政治裏,會對無關宏旨的小事道歉,像布殊及日本官場即習慣於把道歉當口頭禪。但大事則幾乎極少道歉,像布殊及貝理雅對入侵伊拉克就只說「犯錯但不後悔,是正確的」云云。原因在於「道歉」是個強概念,重大歷史及政治問題考慮的因素太多,很難用「對或錯」來簡化,政治人物拒絕道歉,即要保留自己的立場,不願在尚無定論前即承認錯誤!
近代最著名的道歉,應屬1988年列根為了美國二戰時將12萬日僑關進集中營,許多人因營養醫護差而死亡,許多人的事業工作因此而被摧之事公開道歉。美國國會並因此立法,其中有6萬人可獲2萬美元補償。列根的道歉已在事情過了40多年後,道歉對統治階級已不會有任何後遺症,反而可以博得掌聲。台灣處理「二二八」,即循這種列根的模式。但美國會對關日僑進集中營之事道歉,但對更複雜且牽涉更大的奴役黑奴及滅絕印第安人之事,則始終拒絕道歉,原因即在於前者單純,不會有後遺症,後者複雜,處理不好即會否定掉整個白人社會在美國的合法性。澳洲曾向原住民道歉並承認原住民有終極的宗主權,結果道歉之後,原住民即興訟要求還我土地。由此已可看出在涉及歷史和政治問題時,道歉其實是很棘手的難題。而更棘手的,乃是東歐的波蘭、阿爾巴尼亞,以及南非,在政治巨變後進行道歉和解,結果都是引發不斷的報復與清算等。由此已可看出,在涉及歷史及政治問題時,儘管人們常把「道歉」、「和解」掛在嘴上,但要真正的「道歉」「和解」並不容易。人們面對這類問題,會犬儒的表示「讓時間來解決」。由這句話至少已可看出,面對重大歷史及政治問題時,人們仍然相當的束手無策。除了「道歉」不易外,與「道歉」站在對立面的「寬恕」,可能更難。固然人們會簡單的說有「道歉」有「寬恕」,許多歷史及政治的錯誤即可一揭而過,但事實上真正能夠一揭而過的歷史錯誤並不存在,這也是全球統治者絕大多數在適當時機到來前,都寧願對「道歉」絕口不提,寧願緘默的原因。
但換個角度言,不道歉其實也有正面的意義。當不道歉,歷史及政治的痕就一直存在,並成為一個後人隨時都可以拿出來踩幾下的痛腳。踩痛腳所發揮的警惕作用,在防止類似錯誤上,可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南方朔
《亞洲週刊》主筆
文章日期:2009年6月8日
【明報專訊】在人類歷史上,最難處理的問題就是「道歉」,因此,美國新罕普什爾大學教授史密斯(Nick Smith)遂說,愈討論「道歉」,就愈會發現它引發的新問題遠遠多過想要釐清的舊問題。
首先就西方的「道歉」(Apology)這個觀念而言,它最初指的是「辯護」,到了16世紀後,這個字曾長期「辯護」與「道歉」兩義並存,直到近代,「道歉」才開始取代「辯護」。當代研究道歉問題的先驅學者塔烏奇斯(Nicholas Tavuchis)解釋說,西方16世紀後由於城鎮漸興,人際互動增加,為了讓大家能夠忍耐與體諒共存,於是當人際摩擦或傷害時,遂有了「道歉」這種「語言——行為」。「道歉」是人際的潤滑劑,它可以讓人在對別人做出錯事或傷害時,用以彌補裂痕。但道歉言之簡單,它真正表現出來的卻情複雜萬端,至少有下列層次及種類﹕
在個人對個人方面,做錯事或造成傷害時,表示道歉並握手言和,乃是最理想的狀。但每個人的情不同,有的人容易接受道歉,有些犯錯可以道歉,但另外的人與情則不那麼簡單。荷馬史詩《伊利亞德》裏,阿卡曼農奪走阿克硫斯的女奴,阿克硫斯視為奇恥大辱,與阿卡曼農撕破臉,後來阿卡曼農號召英雄參加特洛戰爭,阿克硫斯拒絕,縱使阿卡曼農歸還女奴並奉上許多珍寶陪罪,阿克硫斯也不接受。他表示﹕「他必須像我一樣體會受辱之痛,再多金錢也沒用。」再例如,德國前外長根舍早年是左派街頭鬥士,他1973年反政府示威時毆打警察瑪克斯致傷,多年後根舍當了大官,瑪克斯調出當年的毆人照片要求道歉,根舍即公然拒絕。他的理由是那是早年的政治,政治帳沒這樣算的。而且他也不能道歉,道歉即承認以前犯錯,會被政敵用來當成攻擊的籌碼。由此已可看出,縱使個人,道歉若涉及尊嚴、面子、利益,都會變得極為困難。
近代道歉最常見的是公司商品及醫療行為造成傷害時的道歉及補償。這種道歉早已成了企管學裏「傷害管控」的主要內容。由於這種傷害有較強的客觀性,有關傷害責任的法制也較完整,公司醫院犯錯後多半也懂得道歉認錯,主動認錯反而能使自己這方搶到先機和上風。由於這種形態的犯錯與傷害法制較為進步,每個社會在這方面自然都應當格外努力,這也是當代「消費者權利」的重要環節。
但道歉若涉及歷史及政治,那就複雜多了﹕
例如,西方廣義的基督教,在過去1500年裏以宗教的優越性為名發動戰爭,宗教裁判所曾欺壓人民特別是婦女,對於這些,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曾發表道歉的教諭。教宗的道歉在歷史及文化上當然值得肯定,但這種道歉又有何實質意義。這種道歉除了讓教宗個人博得「開明」的美名外,即再無其他意義。
再如,1972年尼克遜「水門案」爆發,他1974年8月下台,他從頭至尾即沒有道歉,頂多只說「遺憾」,他後來最多也只說「我所做的一些事有錯,但我認為當時是最符合國家利益的」;二戰之後,所有納粹戰犯裏只有軍備部長史倍爾是唯一表示願意負起責任來的一個,但他也從未表示過「需要道歉」。在國際政治裏,會對無關宏旨的小事道歉,像布殊及日本官場即習慣於把道歉當口頭禪。但大事則幾乎極少道歉,像布殊及貝理雅對入侵伊拉克就只說「犯錯但不後悔,是正確的」云云。原因在於「道歉」是個強概念,重大歷史及政治問題考慮的因素太多,很難用「對或錯」來簡化,政治人物拒絕道歉,即要保留自己的立場,不願在尚無定論前即承認錯誤!
近代最著名的道歉,應屬1988年列根為了美國二戰時將12萬日僑關進集中營,許多人因營養醫護差而死亡,許多人的事業工作因此而被摧之事公開道歉。美國國會並因此立法,其中有6萬人可獲2萬美元補償。列根的道歉已在事情過了40多年後,道歉對統治階級已不會有任何後遺症,反而可以博得掌聲。台灣處理「二二八」,即循這種列根的模式。但美國會對關日僑進集中營之事道歉,但對更複雜且牽涉更大的奴役黑奴及滅絕印第安人之事,則始終拒絕道歉,原因即在於前者單純,不會有後遺症,後者複雜,處理不好即會否定掉整個白人社會在美國的合法性。澳洲曾向原住民道歉並承認原住民有終極的宗主權,結果道歉之後,原住民即興訟要求還我土地。由此已可看出在涉及歷史和政治問題時,道歉其實是很棘手的難題。而更棘手的,乃是東歐的波蘭、阿爾巴尼亞,以及南非,在政治巨變後進行道歉和解,結果都是引發不斷的報復與清算等。由此已可看出,在涉及歷史及政治問題時,儘管人們常把「道歉」、「和解」掛在嘴上,但要真正的「道歉」「和解」並不容易。人們面對這類問題,會犬儒的表示「讓時間來解決」。由這句話至少已可看出,面對重大歷史及政治問題時,人們仍然相當的束手無策。除了「道歉」不易外,與「道歉」站在對立面的「寬恕」,可能更難。固然人們會簡單的說有「道歉」有「寬恕」,許多歷史及政治的錯誤即可一揭而過,但事實上真正能夠一揭而過的歷史錯誤並不存在,這也是全球統治者絕大多數在適當時機到來前,都寧願對「道歉」絕口不提,寧願緘默的原因。
但換個角度言,不道歉其實也有正面的意義。當不道歉,歷史及政治的痕就一直存在,並成為一個後人隨時都可以拿出來踩幾下的痛腳。踩痛腳所發揮的警惕作用,在防止類似錯誤上,可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南方朔
《亞洲週刊》主筆
6/07/2009
江南省親之十三:會是哪一種老法?
HI,
那日江南歸來,看到你的字,原本想聽聽你的“量地”狀況,結果,你知道么,省親也會累壞人的。
我病了幾天,累到發不出聲,手腳酸痛,走不動路。孝,也可以這樣累。看來,逃到海南島的MAYBOY和我,注定是“不孝” 子女了。
是次回江南,是離開金陵父母家,嫁作他人婦二十年來,首次時間如此從容的流連,也去MAYBOY的家看望公婆,還有我幼時曾經生活的上海,為我去年去世的大姨媽燒上一柱香。整個月,完全在家族里打轉,故而,我斗膽說“省親”喇。
陸續記錄了一些,還沒有寫完,大約會寫到之十五吧。
http://guanguanjujiu.blogspot.com/search?q=%E6%B1%9F%E5%8D%97%E7%9C%81%E8%A6%AA
http://guanguanjujiu.blogspot.com/search?q=%E6%B1%9F%E5%8D%97%E7%9C%81%E4%BA%B2
一個四十多歲的女子,好像心門剛剛才打開,第一次睜開“天眼”去看自己的父母、家人、祖上。結果,你知道么,嚇壞自己了。怕自己,怕老——不知道會是哪一種老法子哦。會不會是最不堪的那一種?
張愛玲的《小團圓》裡九莉想到自己的祖父母時,說:她愛他們。他們不干涉她,只靜靜地躺在她的血液里,在她死的時候再死一次。
我想,她是與祖父母沒有一起過活過,與父母也沒有“不隔”地朝夕相處“過日子”,不然,她斷斷不會說,他們“不干涉她”了。
是次,小女子在在的感受是,他們不但是“干涉了”,而且還在你的血液里,不依不饒地“活著”,“不肯”死,你躲到哪里也沒有用!非把你的“修煉”一一破了不罷休。血脈裡的“霸占”,嚇死人。
知道么?我是個既沒有見過爺爺奶奶,也沒有見過外公外婆的女子。因為大時代的原因,家里人對祖上一直諱莫如深,俺總是時不時聽說那么一兩耳朵,沒有“真情實感”,所以,老覺得自己很飄零。
這次,在滬上見到了外公、外婆去世年一兩年前的照片,終於感性的知道,他們老得都不“埋汰”。
外公是庚子賠款三期赴美,在康奈爾學土木工程,歸來後參與滬寧機務設計、建設與管理。在江湖上,外公輩份蠻高,與黃金榮的師傅張仁奎是把兄弟。在一起給他們的師傅祝壽的“卷軸”照片里,上百個恭恭敬敬的徒子徒孫里,陳張一左一右立在師傅邊。這照片如今就躺在上海大表哥的抽屜里。小女子,只是見過一次。
外公當年和他的七弟,在上海新閘路比鄰各買下了一幢新潮法式石庫門。母親告訴我,她就是在三德坊十五號二樓朝東的大房間生的。
誰料到,這存活了不到一百年結結實實的石庫門,也見證了陳家的落寞:外公四十年代初去世,陳家家道中落,上海一解放一幢石庫門即給沒收,家里自住的一幢也不得不交出二樓。外公沒有男性子嗣,上海大姨當是招了女婿上門,一生四個孩子三男一女,也就是我的上海表哥表姐們。
小女子,七0年代初,從金陵被父親“托管”到滬上,也就和外祖留下的產業、血脈,有了親近,有了廝磨。小女子我,甚至在外婆年輕時生母親、年老后和孫輩玩翻跟頭的大藤床上,白天大蹦特蹦,深夜玩起“尿床”。 外公外婆就這樣子鉆進了小女子的血脈,再也不肯出來了。
印象里,上海的“家”很民主,也是“鐵道人”的姨夫是巧手,會自己做煤油爐的那一類,很技術;大姨——上海媽媽,當年學的是美術,還曾參加過新四軍抗日,特會畫各種小人、花草,還會自畫圖案繡枕套、電視機罩,總給我講故事。
大哥,是當年我父親向他托孤的人,一直很嚴肅,很有學問的,他也是陳家第三代,文革后唯一讀了大學的。我和小表哥年齡差得最少,那時,上海家里也只有他在讀書。假期里他就帶著我四處玩:妹妹走不動了就背回家,省下錢給妹妹買最時髦的“玻璃”涼鞋,自己吃冰棒給妹妹買雪糕,然后呢,一吵架,就要被我罵“南霸天”,氣得哭鼻子。姐姐,永遠是美麗的,印象中她當時在插隊,是隊里的赤腳醫生,會打針的那一類。她有一個特別神秘的飯盒,里頭裝著消毒過的針頭、針筒。二表哥,那時在東北建設兵團,據說當年謊報了兩年歲數,死活要去支邊。
我在上海被寵壞了,不僅僅是家里的哥哥姐姐,連分配住在陳家原先二樓的房客,也都寵著這個一會兒唱一會兒跳,一會兒哭一會兒笑,一會兒要放自制幻燈片,還“看人”給票的小東。
……
可是,這樣一個家族“根脈”的寄生地,在2006年被政府和開發商聯手拆了。
上海大姨整整念叨了兩年三德坊后,在新購置的看著浦江和南浦大橋的房子里,去世。我想,至死,她都想著:“家,沒了。”新的家,與她無關。我,也是這樣感覺的,盡管,很寬敞,很風景。
那天,剛到滬上,車子經過新閘路,我的心里老別扭,就怕它會拐向泰興路口:以往,到了新閘路,就是要回家,要見到上海媽媽了。這次,家,沒了;上海媽媽,也歿了。新閘路,再也與我不相干。連看,也不要看,也不敢看。
在回金陵的火車上,我給大姐姐、小表哥南霸天發信說:原本以為自己會大哭一場,可是看到上海媽媽最后住的地方,不知為何倒心靜了。終於看到了外公外婆的眉眼,就想知道更多故事,好給自己的秉性,尋找“出處”。
外公、外婆,到底是怎樣的秉性呢?誰,能透透天機給我呢?或者,小女子就是得從自己的身上,抽絲剝繭,一絲絲去琢磨呢?對自己血脈的無知,到底有多恐怖呢?我,到底“像”誰呢?
這次,我父親遠在東北的同父異母的弟弟,也就是我的叔叔,也特地趕來江南見我一面。故而,知道了祖父關玉昆也是清華生,學法律,日據時代做過家鄉新鄭的偽教育局長、河北一個縣的偽縣長,最后是在東北黑龍江木蘭縣,一個邊遠的小縣城,做著中學校長去世的。那么,至少,父親血脈里就是讀書人,這是清晰的了。父親出了名的“忍”與“不辯解”(他的話劇團老同事語),應當是傳承了爺爺吧。多少讓我希望,自己老了也可以承一些這樣的DNA吧,能夠寧靜、體面地對待自己走過的人生,以及終老。
你大概沒有懂我說的嚇怕是什么?就如我的小同事,不懂得我為何說,回家更多是感傷和無奈。
在即將結束江南行的某一夜,我與母親如二十年前常有的那樣,大吵了一場。想來原因是無厘頭的,只是要吵。我在回家前,就知道這樣一出戲是躲不掉的,所以一直等著,在貌似團圓的風平浪靜里,等著。期間,我也溫情地寫了父母;母親,也寫過一篇很煽情的文字給女兒。然而,那一天,總歸要來的,“吵”還是來了,唇槍舌戰,都很傷對方。我對弟弟說:我快一年的隱居“修煉”,讓這一場架給“廢掉”了。
那晚,我流著淚給遠在海島的MAYBOY發信:江南行快結束了,越來越感傷。起初是覺得我們跑得太遠了,顧及不了年邁的父母,可是越到后來越從兩個家的常態,感到對我們未來的恐懼。畢竟人是會繼承遺傳基因的動物,或許現在用理性裝扮的大腦,或者說克制,有一天也會失控,隨時隨意去傷害至親而渾然不知,即使躲到天涯海角也沒用。這讓我很害怕。仔細想了,所有的親人中,我最喜歡的是爸爸,或者說完全投緣,然后是喜歡你,但投緣指數還不穩定。那天,在你的小城里一個人轉了許久,忽然明白我們有蠻長一段人生,在非常不同的環境里生活,有太多的不同。好想問,二十多年了,不知你心里是不是覺得彼此離不開了呢?我想知道你的真實的想法。實在不想老了,生活得心累。
MAYBOY回說:帶著溫情灑脫生活到老也能恬淡自如。
我的心松了一下:那就好。
他說:差不多,就回家吧。
知道么?我們兩家的四位老人,老法相當不一樣。終於明白,并不是日子過得安逸了,人就可以安逸地老。這時候,靠得就是秉性吧。
兩個媽媽都是“斗志”很旺盛的那一類,在她們身上,文革留下的“斗”字痕,怕是永遠也不會消失了。這是她們的活法,只有如此,才能活得有“生機”。本質上,都是好可憐的。我的母親,鎮日會很高調地談論很大的話題,到了貼身的事情上,立刻回到弄堂里的小九九了,讓人不知道如何應招兒。
MAYBOY的母親,是很要強的嫁到城里“大戶人家”的鄉下媳婦,就是做了婆婆,也忘不了吃的苦,不停地要自衛。我們相處的一個星期,竟然同睡一張床,媳婦離奇地成婆婆的保護傘。
總之,兩家的母親,都不是安安穩穩的女子,這樣,那個家就讓人想逃。事隔二十多年,我才終於明白MAYBOY當年解釋選擇來海南島的原因:我要逃得遠遠的。而我,當時卻為中文系出身的男孩子,頭腦清楚,有決斷力,頗為稀有而“肯定”他。荒唐吧。
公公,做了一輩子少爺、領導,至老也說話慢條斯理,大事小事,滴水不漏,讓人不敢“親近”。
我的父親,是四位老人中得過最重病患者,至今仍無法完全自理。然而,他卻是唯一讓我覺得老得體面、有尊嚴、可親的老人。仔細觀察,曾經奔走大半生,病后臥床整三年的父親,原來是靠著自己定下的一套“規矩”,維持著老邁的日子的尊嚴。
他每日唯一行走的路線,就是拄著拐杖從臥室到客廳的座椅,不過七八米,然后,一坐十二個小時。洗漱、吃飯、方便、讀書、看報、會客、看電視,就在座椅周圍的兩米見方里。他面前的小圓桌,是他最親近的家具:一切需要擺放的東西,都要在這個雪白的桌面上“流過”。父親,不讓它們停留:洗漱、刮臉完畢,他就要求換上早餐,餐畢立刻自己動手收拾干凈,換上當日的報紙。父親看報,左手輪流拿起放大鏡和鉛筆,每看完一份報,就在角上畫個鉤,看畢,一摞報紙轉到餐桌“賞”媽咪。身邊的小書架、小抽屜,都是他的小用具與新看的書,誰也不去碰,他自有規章。知道么?老人的家,意味著每個房間都有馬桶,客廳也不例外。父親,坐在馬桶上看電視,發點評,講笑話,是常事。
那日,看著電視里2008世界最強壯人大賽,一群壯漢賣力在公路上拖裝滿煤塊的卡車,他笑說:給自己找麻煩。
又一日,他看著我和面包餃子,調笑說:面硬了,加水;水多了,加面。餡不夠,再和餡兒。一天飯,吃三天。原來,好久沒吃餃子的爹地,想起當年在部隊,周末改善伙食的往事了。
……
無論家里如何烽煙四起,父親守著他的規章,過著心靜的、老的日子,小女子我看了,起初感傷,之后佩服,最終向往不已。
會是如何老呢?有沒有可能,躲開遺傳里的恐怖的因子,至少能夠安靜地老呢?
那日午后,在我們遠遠躲著的小島上,我流著淚和MAYBOY講著心中的張皇。
這是這次江南行,我執拗的、夢想的生活破開的那個口子。會不會,從此,破下去呢?好怕。
那日江南歸來,看到你的字,原本想聽聽你的“量地”狀況,結果,你知道么,省親也會累壞人的。
我病了幾天,累到發不出聲,手腳酸痛,走不動路。孝,也可以這樣累。看來,逃到海南島的MAYBOY和我,注定是“不孝” 子女了。
是次回江南,是離開金陵父母家,嫁作他人婦二十年來,首次時間如此從容的流連,也去MAYBOY的家看望公婆,還有我幼時曾經生活的上海,為我去年去世的大姨媽燒上一柱香。整個月,完全在家族里打轉,故而,我斗膽說“省親”喇。
陸續記錄了一些,還沒有寫完,大約會寫到之十五吧。
http://guanguanjujiu.blogspot.com/search?q=%E6%B1%9F%E5%8D%97%E7%9C%81%E8%A6%AA
http://guanguanjujiu.blogspot.com/search?q=%E6%B1%9F%E5%8D%97%E7%9C%81%E4%BA%B2
一個四十多歲的女子,好像心門剛剛才打開,第一次睜開“天眼”去看自己的父母、家人、祖上。結果,你知道么,嚇壞自己了。怕自己,怕老——不知道會是哪一種老法子哦。會不會是最不堪的那一種?
張愛玲的《小團圓》裡九莉想到自己的祖父母時,說:她愛他們。他們不干涉她,只靜靜地躺在她的血液里,在她死的時候再死一次。
我想,她是與祖父母沒有一起過活過,與父母也沒有“不隔”地朝夕相處“過日子”,不然,她斷斷不會說,他們“不干涉她”了。
是次,小女子在在的感受是,他們不但是“干涉了”,而且還在你的血液里,不依不饒地“活著”,“不肯”死,你躲到哪里也沒有用!非把你的“修煉”一一破了不罷休。血脈裡的“霸占”,嚇死人。
知道么?我是個既沒有見過爺爺奶奶,也沒有見過外公外婆的女子。因為大時代的原因,家里人對祖上一直諱莫如深,俺總是時不時聽說那么一兩耳朵,沒有“真情實感”,所以,老覺得自己很飄零。
這次,在滬上見到了外公、外婆去世年一兩年前的照片,終於感性的知道,他們老得都不“埋汰”。
外公是庚子賠款三期赴美,在康奈爾學土木工程,歸來後參與滬寧機務設計、建設與管理。在江湖上,外公輩份蠻高,與黃金榮的師傅張仁奎是把兄弟。在一起給他們的師傅祝壽的“卷軸”照片里,上百個恭恭敬敬的徒子徒孫里,陳張一左一右立在師傅邊。這照片如今就躺在上海大表哥的抽屜里。小女子,只是見過一次。
外公當年和他的七弟,在上海新閘路比鄰各買下了一幢新潮法式石庫門。母親告訴我,她就是在三德坊十五號二樓朝東的大房間生的。
誰料到,這存活了不到一百年結結實實的石庫門,也見證了陳家的落寞:外公四十年代初去世,陳家家道中落,上海一解放一幢石庫門即給沒收,家里自住的一幢也不得不交出二樓。外公沒有男性子嗣,上海大姨當是招了女婿上門,一生四個孩子三男一女,也就是我的上海表哥表姐們。
小女子,七0年代初,從金陵被父親“托管”到滬上,也就和外祖留下的產業、血脈,有了親近,有了廝磨。小女子我,甚至在外婆年輕時生母親、年老后和孫輩玩翻跟頭的大藤床上,白天大蹦特蹦,深夜玩起“尿床”。 外公外婆就這樣子鉆進了小女子的血脈,再也不肯出來了。
印象里,上海的“家”很民主,也是“鐵道人”的姨夫是巧手,會自己做煤油爐的那一類,很技術;大姨——上海媽媽,當年學的是美術,還曾參加過新四軍抗日,特會畫各種小人、花草,還會自畫圖案繡枕套、電視機罩,總給我講故事。
大哥,是當年我父親向他托孤的人,一直很嚴肅,很有學問的,他也是陳家第三代,文革后唯一讀了大學的。我和小表哥年齡差得最少,那時,上海家里也只有他在讀書。假期里他就帶著我四處玩:妹妹走不動了就背回家,省下錢給妹妹買最時髦的“玻璃”涼鞋,自己吃冰棒給妹妹買雪糕,然后呢,一吵架,就要被我罵“南霸天”,氣得哭鼻子。姐姐,永遠是美麗的,印象中她當時在插隊,是隊里的赤腳醫生,會打針的那一類。她有一個特別神秘的飯盒,里頭裝著消毒過的針頭、針筒。二表哥,那時在東北建設兵團,據說當年謊報了兩年歲數,死活要去支邊。
我在上海被寵壞了,不僅僅是家里的哥哥姐姐,連分配住在陳家原先二樓的房客,也都寵著這個一會兒唱一會兒跳,一會兒哭一會兒笑,一會兒要放自制幻燈片,還“看人”給票的小東。
……
可是,這樣一個家族“根脈”的寄生地,在2006年被政府和開發商聯手拆了。
上海大姨整整念叨了兩年三德坊后,在新購置的看著浦江和南浦大橋的房子里,去世。我想,至死,她都想著:“家,沒了。”新的家,與她無關。我,也是這樣感覺的,盡管,很寬敞,很風景。
那天,剛到滬上,車子經過新閘路,我的心里老別扭,就怕它會拐向泰興路口:以往,到了新閘路,就是要回家,要見到上海媽媽了。這次,家,沒了;上海媽媽,也歿了。新閘路,再也與我不相干。連看,也不要看,也不敢看。
在回金陵的火車上,我給大姐姐、小表哥南霸天發信說:原本以為自己會大哭一場,可是看到上海媽媽最后住的地方,不知為何倒心靜了。終於看到了外公外婆的眉眼,就想知道更多故事,好給自己的秉性,尋找“出處”。
外公、外婆,到底是怎樣的秉性呢?誰,能透透天機給我呢?或者,小女子就是得從自己的身上,抽絲剝繭,一絲絲去琢磨呢?對自己血脈的無知,到底有多恐怖呢?我,到底“像”誰呢?
這次,我父親遠在東北的同父異母的弟弟,也就是我的叔叔,也特地趕來江南見我一面。故而,知道了祖父關玉昆也是清華生,學法律,日據時代做過家鄉新鄭的偽教育局長、河北一個縣的偽縣長,最后是在東北黑龍江木蘭縣,一個邊遠的小縣城,做著中學校長去世的。那么,至少,父親血脈里就是讀書人,這是清晰的了。父親出了名的“忍”與“不辯解”(他的話劇團老同事語),應當是傳承了爺爺吧。多少讓我希望,自己老了也可以承一些這樣的DNA吧,能夠寧靜、體面地對待自己走過的人生,以及終老。
你大概沒有懂我說的嚇怕是什么?就如我的小同事,不懂得我為何說,回家更多是感傷和無奈。
在即將結束江南行的某一夜,我與母親如二十年前常有的那樣,大吵了一場。想來原因是無厘頭的,只是要吵。我在回家前,就知道這樣一出戲是躲不掉的,所以一直等著,在貌似團圓的風平浪靜里,等著。期間,我也溫情地寫了父母;母親,也寫過一篇很煽情的文字給女兒。然而,那一天,總歸要來的,“吵”還是來了,唇槍舌戰,都很傷對方。我對弟弟說:我快一年的隱居“修煉”,讓這一場架給“廢掉”了。
那晚,我流著淚給遠在海島的MAYBOY發信:江南行快結束了,越來越感傷。起初是覺得我們跑得太遠了,顧及不了年邁的父母,可是越到后來越從兩個家的常態,感到對我們未來的恐懼。畢竟人是會繼承遺傳基因的動物,或許現在用理性裝扮的大腦,或者說克制,有一天也會失控,隨時隨意去傷害至親而渾然不知,即使躲到天涯海角也沒用。這讓我很害怕。仔細想了,所有的親人中,我最喜歡的是爸爸,或者說完全投緣,然后是喜歡你,但投緣指數還不穩定。那天,在你的小城里一個人轉了許久,忽然明白我們有蠻長一段人生,在非常不同的環境里生活,有太多的不同。好想問,二十多年了,不知你心里是不是覺得彼此離不開了呢?我想知道你的真實的想法。實在不想老了,生活得心累。
MAYBOY回說:帶著溫情灑脫生活到老也能恬淡自如。
我的心松了一下:那就好。
他說:差不多,就回家吧。
知道么?我們兩家的四位老人,老法相當不一樣。終於明白,并不是日子過得安逸了,人就可以安逸地老。這時候,靠得就是秉性吧。
兩個媽媽都是“斗志”很旺盛的那一類,在她們身上,文革留下的“斗”字痕,怕是永遠也不會消失了。這是她們的活法,只有如此,才能活得有“生機”。本質上,都是好可憐的。我的母親,鎮日會很高調地談論很大的話題,到了貼身的事情上,立刻回到弄堂里的小九九了,讓人不知道如何應招兒。
MAYBOY的母親,是很要強的嫁到城里“大戶人家”的鄉下媳婦,就是做了婆婆,也忘不了吃的苦,不停地要自衛。我們相處的一個星期,竟然同睡一張床,媳婦離奇地成婆婆的保護傘。
總之,兩家的母親,都不是安安穩穩的女子,這樣,那個家就讓人想逃。事隔二十多年,我才終於明白MAYBOY當年解釋選擇來海南島的原因:我要逃得遠遠的。而我,當時卻為中文系出身的男孩子,頭腦清楚,有決斷力,頗為稀有而“肯定”他。荒唐吧。
公公,做了一輩子少爺、領導,至老也說話慢條斯理,大事小事,滴水不漏,讓人不敢“親近”。
我的父親,是四位老人中得過最重病患者,至今仍無法完全自理。然而,他卻是唯一讓我覺得老得體面、有尊嚴、可親的老人。仔細觀察,曾經奔走大半生,病后臥床整三年的父親,原來是靠著自己定下的一套“規矩”,維持著老邁的日子的尊嚴。
他每日唯一行走的路線,就是拄著拐杖從臥室到客廳的座椅,不過七八米,然后,一坐十二個小時。洗漱、吃飯、方便、讀書、看報、會客、看電視,就在座椅周圍的兩米見方里。他面前的小圓桌,是他最親近的家具:一切需要擺放的東西,都要在這個雪白的桌面上“流過”。父親,不讓它們停留:洗漱、刮臉完畢,他就要求換上早餐,餐畢立刻自己動手收拾干凈,換上當日的報紙。父親看報,左手輪流拿起放大鏡和鉛筆,每看完一份報,就在角上畫個鉤,看畢,一摞報紙轉到餐桌“賞”媽咪。身邊的小書架、小抽屜,都是他的小用具與新看的書,誰也不去碰,他自有規章。知道么?老人的家,意味著每個房間都有馬桶,客廳也不例外。父親,坐在馬桶上看電視,發點評,講笑話,是常事。
那日,看著電視里2008世界最強壯人大賽,一群壯漢賣力在公路上拖裝滿煤塊的卡車,他笑說:給自己找麻煩。
又一日,他看著我和面包餃子,調笑說:面硬了,加水;水多了,加面。餡不夠,再和餡兒。一天飯,吃三天。原來,好久沒吃餃子的爹地,想起當年在部隊,周末改善伙食的往事了。
……
無論家里如何烽煙四起,父親守著他的規章,過著心靜的、老的日子,小女子我看了,起初感傷,之后佩服,最終向往不已。
會是如何老呢?有沒有可能,躲開遺傳里的恐怖的因子,至少能夠安靜地老呢?
那日午后,在我們遠遠躲著的小島上,我流著淚和MAYBOY講著心中的張皇。
這是這次江南行,我執拗的、夢想的生活破開的那個口子。會不會,從此,破下去呢?好怕。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