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這篇舊文﹐寫于小女子2000年奉調進京參加“兩會”報道期間。
那時﹐溫是主管農業的副總理﹐但還不是常委。
記得﹐3月5日中午﹐負責政協農業口報道的小女子﹐正在北京京豊賓館“盯人”﹐就得到政協協調新聞口的一位先生透露說﹕下午﹐溫家寶副總理將來下組。
知道麼﹐“兩會”期間﹐記者跟常委﹐是有一個內定名單的﹐我們從地方上會的記者﹐有機會﹐但很少。
可是﹐溫當時并非常委﹐所以中辦的管理并非很嚴。小女子向前方報道組請示之後﹐帶隊老總章新新指示﹐力爭進入現場采訪。
好在﹐會前小女子與政協新聞組溝通得不錯﹐也交過幾篇他們認為“不錯”的作業了。是次﹐他們主動提出﹐要將小女子“弄進去”。
記得﹐當時中央電視台幾位記者擺譜﹐結果政協的兄弟生生就先讓小女子進入現場。大約﹐後來央視幾位同行﹐明白了什么叫做“達禮”﹐後半場也被“放”了進來。
因為事先得到了所有委員預備向溫匯報的文稿﹐小女子就琢磨著弄點“鮮活”的來寫。
那年﹐是中新社首次給文字記者配備數碼相機﹐記得攝影部老主任趙偉老師說﹕拍照的真諦﹐一是﹐近點﹐近點﹐再近點﹔二是﹐會前﹐會後﹐抓“活的”。政文部同事譚宏偉﹐則說﹕文字記者拿起相機﹐看到的東西會不同。
這些經驗之談﹐當時忽地閃現腦海﹐小女子就叫錄音機為我“作筆記”﹐全場抓拍溫總了。
果然﹐與文字記者﹐只是聽和記不同﹔通過相機﹐小女子看到了溫的更多的工作細節。特別﹐是那三枝筆﹐還有他專注傾聽的模樣兒。
回到駐地﹐小女子向章總請示﹕能不能不寫下組內容﹐只寫溫的作風。中新社﹐真是不錯﹐真就由著小女子了。
這稿﹐據說之後被人民大學新聞系作為當年全國媒體“兩會”報道的特色稿﹐點評過。
當二00三年﹐小女子聞聽溫家寶出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時﹐曾在海南地方《海口晚報》撰文﹐講述這一段采訪故事﹐是想說﹕一個謙遜的傾聽者﹐愿意為百姓操心﹐從道德層面而言﹐應當是百姓的福分。
聞聽﹐溫總去年在文聯的演講﹐教籬笆內的文人們“奔走相告”﹔是次﹐看到溫總在日本國會演講﹐稱自幼母親就要求他講真話﹔又見﹐他在京都去讀周恩來總理的《雨中嵐山》﹕
“ 人間的萬象真理,愈求愈模糊,
——模糊中偶然見著一點光明,
真愈覺嬌妍。”
小女子的心﹐很是起了些波瀾。
子夜里﹐寂寞的﹐何止一人﹖﹗
什么是﹐希望﹖﹗﹗
自由的人們啊﹐“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盡管﹐我﹐好想﹐你們﹐懂得。
落淚﹗落淚﹗﹗落淚﹗﹗﹗
這是原文。
兩會特寫:溫家寶三杆筆作筆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0年3月5日 21:28
中新社北京三月五日電 兩會特寫:溫家寶三杆筆作筆記
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
在一九九八年長江抗洪大堤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溫家寶勤力、果斷給許多百姓以極深的印象。
事實上,這位清瘦、沉穩的副總理,又是謙遜和細緻的。今天下午,在北京京豐賓館參加全國政協農業界委員聯組會時,溫家寶細心地準備了三杆筆:一杆紅色鉛筆、一杆黑色鋼筆和一杆藍色圓珠筆。
在傾聽委員們的發言時,他不時更換手中的筆,在委員們的發言材料上勾劃、圈點;時而默默點頭、記錄,從不打斷委員的發言,態度十分謙遜。
沈桂芳、劉廣運、文大中等十八位元委員,就農業結構調整、西部開發、水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林業和生態環境建設等問題發言,現場氣氛十分活躍。
溫家寶笑言,做農村工作有三個“不行”:不常聽基層上來的意見不行;不常下去走走不行,每年不上政協會聽聽專家們的意見不行;會場上頓時響起一片笑聲。
溫家寶以他特有的、條理清晰的語言,向委員們介紹了去年農業工作的情況,以及今年農業工作的安排。
他說,中國十分重視農業和農村工作,江澤民主席提出要始終把農業放在一切經濟工作的首位,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
聯組會結束了,溫家寶仔細地將委員們的發言稿和他那三杆筆放進文件包裏。
愛聽政協委員意見的溫家寶,還會用這三杆筆記下多少農村經濟的話題呢?
4/14/2007
溫總京都探櫻
這是王健大哥日本發出的電訊圖片。
K,
這是我的同事從京都發出的電訊。溫總﹐也去京都﹐也去探櫻﹐也去溫詩。
溫總﹐是小女子最喜愛的國家領導人。不僅因其宅心仁厚﹐溫良達理﹐更因其真話和才氣﹑意志與內斂。
中新社京都四月十三日電 題:溫家寶遊嵐山話中日友好
中新社記者 孫宇挺 滕劍鋒
中國總理溫家寶今天來到京都嵐山參觀周恩來詩碑,在參觀完嵐山之後,溫家寶說:“我相信中日友好一定會更加光明,中日友好的花朵一定會更加嬌豔。”
今天下午一點多,溫家寶來到嵐山腳下,在京都府知事山田啟二的陪同下,踏著山徑,向周恩來總理詩碑緩緩走去。
詩碑坐落在小山上一個自然形成的平臺上。平臺四周為粗細不均、高低不等的各色樹木,特別是盛開的櫻花樹,風一吹過,雪片般的櫻花花瓣霎時便在空中飛舞,如同花雨一般漫天落下。 (關關﹕是啊﹐是櫻了。不知﹐溫總觀之﹐心痛了沒。)
詩碑是一塊深褐色的天然巨石,據瞭解這是京都名石“鞍馬石”,詩碑矗立在天然石塊鑲砌成的碑座上。碑身、碑座與周圍的樹木融為一體,仿若天成。
在詩碑前迎接溫家寶到來的是一位白髮蒼蒼的日本老嫗,她今年已經八十九歲了,正是當年她的父親吉村孫三郎、時年九十歲高齡的老人倡議在周恩來青年時代留下足跡的嵐山建立一座紀念碑。
吉村老人特請一九七八年隨同鄧小平訪日的中日友好協會會長廖承志書寫了周恩來留學日本時留下的詩篇《雨中嵐山》,囑技藝高超的石匠精雕在碑石上。一九七九年四月十六日嵐山舉行了隆重的詩碑揭幕儀式。
溫家寶總理上前與這位吉村的後人親切握手,雙方互致問候。
隨後,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理事長中田用中文向溫家寶總理介紹這首詩的來歷:“周恩來總理于一九一七年九月至一九一九年四月留學日本,最後半年時間在京都生活。當時要學習日本京都大學河上肇教授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他向京都大學提出了入學申請。但當他看到祖國正面臨存亡的關頭,五四運動前夕,他決心回國。回國前他來到嵐山,作下這首著名的詩篇。”
溫家寶邊聽中田講話,一邊注視著詩碑,似乎在默讀周總理在年輕時代“為生民立命”的詩句。
“人間的萬象真理,愈求愈模糊,
——模糊中偶然見著一點光明,
真愈覺嬌妍。”
聽完中田的介紹,溫家寶總理為詩碑獻上了一束鮮花,在鮮花和落櫻映襯下的古樸詩碑似乎正在述說溫家寶的話——“我相信中日友好一定會更加光明,中日友好的花朵一定會更加嬌豔。”
溫家寶在參觀完詩碑之後,走到記者們面前說,“今天到嵐山,別有一番思緒,我想起了周恩來總理,他不僅是中國人民敬愛的總理,而且是中日友好的開拓者和奠基人。我們今天懷念周總理,就是要把中日友好合作的事業推向前進。”
4/12/2007
閱讀時光﹕川端康成《古都》之《春花》
一樣的古寺﹐一樣的心境麼?
K,
這是川端康成的《古都》﹐第一章《春花》的一段。賞櫻啊﹐得有人陪。
真一穿著整潔的學生服,頭髮也理得整整齊齊的。合上睫毛,活像個少年。然而,千重子沒有正面瞅他一眼。
“千重子!”真一喊了一聲,站了起來。千重子忽然變得不高興了。
“在這種地方睡覺,不難為情嗎?過路人都瞅著呐。”
“我沒睡著,你一來我就知道。”
“真壞!”
“我不叫你,你打算怎麼辦?”
“看到我來才裝睡的吧?”
“想到有這樣一個幸福的姑娘走來,我就不由得有點哀傷。頭也有點痛……”“我?我幸福?……”
“你頭痛?”
“不,已經好了。”
“臉色不怎麼好嘛。”
“不,已經沒什麼了。”
“真像一把寶刀呀!”
真一偶爾也聽別人說過他的臉像一把寶刀,可是從千重子嘴裏聽到這還是頭一次。
真一被人這麼形容的時候,心裏洋溢著一股激情。
“這把寶刀是不傷人的。何況又是在櫻花樹下呢。”真一說著,笑了起來。
千重子爬上斜坡,向回廊的入口處折回去。真一也離開草坪,跟著走過去。
“真想把所有的花都看遍呀。”千重子說。
他們一來到西邊回廊的入口處,映入眼簾的便是紅色垂櫻,馬上使人感覺到春天的景色。這才是真正的春天!連低垂的細長枝梢上,都成簇成簇地開滿了紅色八重櫻,像這樣的花叢,與其說是花兒開在樹上,不如說是花兒鋪滿了枝頭。
“這一帶的花兒,我最喜歡這種啦。”
千重子說著,把真一引到回廊另一個拐彎的地方。那裏有一棵櫻樹,枝椏淩空伸張著。真一也站在旁邊,望著那棵櫻樹。
“仔細一看,它確實是女性化了呀!”真一說。“不論是垂下的細枝,還是花兒,都使人感到十分溫柔和豐盈……”
而且八重櫻的紅花仿佛還稍帶點紫寶色。
“我過去從沒想到櫻花竟然會這般女性化。無論是它的色彩、風韻,還是它的嬌媚、潤澤。”真一又說。
他們兩人離開這棵櫻樹,向池子那邊走去。在馬路邊上,有張折凳,上面鋪著緋紅色氊子。遊客坐在上面品賞談茶。
這是川端康成的《古都》﹐第一章《春花》的一段。賞櫻啊﹐得有人陪。
真一穿著整潔的學生服,頭髮也理得整整齊齊的。合上睫毛,活像個少年。然而,千重子沒有正面瞅他一眼。
“千重子!”真一喊了一聲,站了起來。千重子忽然變得不高興了。
“在這種地方睡覺,不難為情嗎?過路人都瞅著呐。”
“我沒睡著,你一來我就知道。”
“真壞!”
“我不叫你,你打算怎麼辦?”
“看到我來才裝睡的吧?”
“想到有這樣一個幸福的姑娘走來,我就不由得有點哀傷。頭也有點痛……”“我?我幸福?……”
“你頭痛?”
“不,已經好了。”
“臉色不怎麼好嘛。”
“不,已經沒什麼了。”
“真像一把寶刀呀!”
真一偶爾也聽別人說過他的臉像一把寶刀,可是從千重子嘴裏聽到這還是頭一次。
真一被人這麼形容的時候,心裏洋溢著一股激情。
“這把寶刀是不傷人的。何況又是在櫻花樹下呢。”真一說著,笑了起來。
千重子爬上斜坡,向回廊的入口處折回去。真一也離開草坪,跟著走過去。
“真想把所有的花都看遍呀。”千重子說。
他們一來到西邊回廊的入口處,映入眼簾的便是紅色垂櫻,馬上使人感覺到春天的景色。這才是真正的春天!連低垂的細長枝梢上,都成簇成簇地開滿了紅色八重櫻,像這樣的花叢,與其說是花兒開在樹上,不如說是花兒鋪滿了枝頭。
“這一帶的花兒,我最喜歡這種啦。”
千重子說著,把真一引到回廊另一個拐彎的地方。那裏有一棵櫻樹,枝椏淩空伸張著。真一也站在旁邊,望著那棵櫻樹。
“仔細一看,它確實是女性化了呀!”真一說。“不論是垂下的細枝,還是花兒,都使人感到十分溫柔和豐盈……”
而且八重櫻的紅花仿佛還稍帶點紫寶色。
“我過去從沒想到櫻花竟然會這般女性化。無論是它的色彩、風韻,還是它的嬌媚、潤澤。”真一又說。
他們兩人離開這棵櫻樹,向池子那邊走去。在馬路邊上,有張折凳,上面鋪著緋紅色氊子。遊客坐在上面品賞談茶。
《櫻花》﹕さくら さくら
這是我的同事日本分社社長王健發出的櫻姿。
K,
是啊﹐又是初春﹐又是東瀛櫻花節了。盛開的櫻花,如雲,似夢。
小女子﹐好多年,無緣賞櫻了。聞聽友人前往﹐心中竟就綻放一樹粉紅吶。
賞櫻,一定得有可人兒陪,不然,會為那紅顏的薄命,傷心極了。是吧。
當年日本人,在南京唯一做的好事,就是在雞鳴寺附近種了一條櫻花街。
每每春日,為了探櫻花的花訊,小女子何止往那雞鳴寺跑一趟呢。知道麽?等花的日子,心在靜與不靜之間,又不會花語,又無法催花。那心境,什麼字,也無法描摩的。
等到恰恰盛開的那一日,就會約了幾位密友,有時還會有日本的友,提了早幾個月就備下的清酒,提著一領草席去賞花。日本的友,看櫻是有點儀式的,與天地花神有關,自己作的小果盤、小餅乾(我們會用電爐烘),當然還有飯團。然後,大家一起唱《櫻花》“さくら、さくら……”。
有時,一坐一天,讀詩、下棋、說笑話,就等著落英,緩緩飄下,在肩,在裳,在席。
花下,歌中,日本,女子,柔美。常教小女子癡想,女人到底該是甚模樣?可是,往往,此時看見日本的男士,柱著長柄雨傘,站在樹下留影,就情不自禁嚇得顫抖,仿佛那柄傘是武士刀了。
所以啊,日本的菊與刀,離開那片島,也可能就成了魔。能嚇破人的魂魄的。
文化,到底該怎麼看呢?美,為何就這麼容易成了醜呢?不知道,該怎麼想。
******
知道麼﹖賞櫻﹐最考驗人的耐心。櫻花的嬌﹐可不只是花色﹐還有她想開不開的勁兒。
俗物如人﹐很難准確預料清淨的櫻的花期。溫度低了﹐她不開就謝﹐心疼死你﹔恰恰綻放﹐一場夜雨﹐落紅遍地﹐悔你腸青。
可是啊﹐如果她想開﹐熱烈得驚人﹐片片粉云壓頂而來﹐條條花枝風里亂顫﹐很是教人走不脫的啊。
是啊﹐又是初春﹐又是東瀛櫻花節了。盛開的櫻花,如雲,似夢。
小女子﹐好多年,無緣賞櫻了。聞聽友人前往﹐心中竟就綻放一樹粉紅吶。
賞櫻,一定得有可人兒陪,不然,會為那紅顏的薄命,傷心極了。是吧。
當年日本人,在南京唯一做的好事,就是在雞鳴寺附近種了一條櫻花街。
每每春日,為了探櫻花的花訊,小女子何止往那雞鳴寺跑一趟呢。知道麽?等花的日子,心在靜與不靜之間,又不會花語,又無法催花。那心境,什麼字,也無法描摩的。
等到恰恰盛開的那一日,就會約了幾位密友,有時還會有日本的友,提了早幾個月就備下的清酒,提著一領草席去賞花。日本的友,看櫻是有點儀式的,與天地花神有關,自己作的小果盤、小餅乾(我們會用電爐烘),當然還有飯團。然後,大家一起唱《櫻花》“さくら、さくら……”。
有時,一坐一天,讀詩、下棋、說笑話,就等著落英,緩緩飄下,在肩,在裳,在席。
花下,歌中,日本,女子,柔美。常教小女子癡想,女人到底該是甚模樣?可是,往往,此時看見日本的男士,柱著長柄雨傘,站在樹下留影,就情不自禁嚇得顫抖,仿佛那柄傘是武士刀了。
所以啊,日本的菊與刀,離開那片島,也可能就成了魔。能嚇破人的魂魄的。
文化,到底該怎麼看呢?美,為何就這麼容易成了醜呢?不知道,該怎麼想。
******
知道麼﹖賞櫻﹐最考驗人的耐心。櫻花的嬌﹐可不只是花色﹐還有她想開不開的勁兒。
俗物如人﹐很難准確預料清淨的櫻的花期。溫度低了﹐她不開就謝﹐心疼死你﹔恰恰綻放﹐一場夜雨﹐落紅遍地﹐悔你腸青。
可是啊﹐如果她想開﹐熱烈得驚人﹐片片粉云壓頂而來﹐條條花枝風里亂顫﹐很是教人走不脫的啊。
草尾。茶藝。花藝。
K,
茶藝﹐那可是很合小女子性情的游戲﹐真的學過日式的茶道吶。
在南大期間﹐二﹑三年級有一個陪住制度﹐就是一個中國學生和一個留學生合住﹐相互學習語言﹐當然交流文化。
小女子的同屋叫草尾美穗﹐北海道早稻田大學畢業﹐來中國留學。在北京語言學院學習華語後﹐到南京大學讀中文系本科。草尾語言能力好極了﹐在南京街頭行走﹐甚至比南京人的普通話還標准。亦當比一些香港朋友的“煲冬瓜”標准呢。
呵呵。
兩個女孩子玩兒﹐我教她唱戲﹐領她交往國畫友﹔草尾就教了小女子兩件事﹐一是茶道﹐一是花道。
那時﹐雖然學生買不起好茶具和茶葉﹐但是樣子一定要學得像的。尤其是沖泡﹑觀賞﹑品嘗時的緩慢程序﹐其實就是為了教人心定﹐如今想來﹐對小女子是有用的﹐是吧。
那套茶具﹐我一直用到今兒﹐春節拍的片子﹐就是它們。雖然﹐有更多新的茶具了﹐但是那一套就像是身體的一部分﹐割舍不掉的。就用。
江南女子﹐綠茶可是須與不離的寶物。如今﹐年年春天﹐江蘇和浙江的家人和友人﹐就會寄來新茶。放進冰箱冰凍格﹐可以喝滿一年的。
知道麼﹐好的龍井尖﹐用玻璃杯﹐70-80度水沖泡了﹐那細小的葉兒一根根立在水面﹐吹口氣向水面﹐她們就輕盈轉著﹐如水上芭蕾女。觀之﹐品之﹐都是好享受。
而花道﹐其實就是一種意境﹐與古典詩詞﹑國畫﹑戲劇是通的。相信嗎﹖花道作品的姿態﹐是可以很性感的﹐不僅僅是指女性呵。
那時﹐南京并沒有鮮花檔﹐我們就白日去金陵最大的公園玄武湖"搜花搜草"﹐看准了深夜攜了剪刀去"取料"。很匪氣吧。Can't help﹐實在沒有辦法啊﹐理解嗎。一邊取料﹐一邊打趣﹐叫花花草草「女為悅己者容」吧。呵呵。
有一冬﹐剪得一枝臘梅﹐細小明黃底小花﹐不知道那里來到那么大的力氣﹐可以將清雅的香溢滿全室。知道么﹐濃不只是說強烈的氣味﹐清淡也會給人濃得化不開的感覺吶。
草尾畢業後﹐回了日本﹐先在東京﹐之後又去京都﹐好像後來回了大阪。
記得草尾說﹐大阪的冬﹐很冷﹐可比﹐金陵。所以﹐我們那時曾一同去玄武湖畔﹐登明城﹐賞雪景﹐打雪仗﹐臉凍得紅撲撲﹐也樂此不疲。
想﹐草尾的中國結﹐定是一生一世了﹐小女子的日本結呢﹖
當年﹐草尾相贈的一盒和服圖案折紙﹐被小女子帶了南下海島﹐如今還藏在小女子的抽屜深處。當然﹐還有賞櫻花。還有﹐滲透骨子里﹐怎也擺脫不掉的“女兒嬌”。
不知不覺﹐時光溜走廿十年﹐不知草尾﹐過得好麼﹖
茶藝﹐那可是很合小女子性情的游戲﹐真的學過日式的茶道吶。
在南大期間﹐二﹑三年級有一個陪住制度﹐就是一個中國學生和一個留學生合住﹐相互學習語言﹐當然交流文化。
小女子的同屋叫草尾美穗﹐北海道早稻田大學畢業﹐來中國留學。在北京語言學院學習華語後﹐到南京大學讀中文系本科。草尾語言能力好極了﹐在南京街頭行走﹐甚至比南京人的普通話還標准。亦當比一些香港朋友的“煲冬瓜”標准呢。
呵呵。
兩個女孩子玩兒﹐我教她唱戲﹐領她交往國畫友﹔草尾就教了小女子兩件事﹐一是茶道﹐一是花道。
那時﹐雖然學生買不起好茶具和茶葉﹐但是樣子一定要學得像的。尤其是沖泡﹑觀賞﹑品嘗時的緩慢程序﹐其實就是為了教人心定﹐如今想來﹐對小女子是有用的﹐是吧。
那套茶具﹐我一直用到今兒﹐春節拍的片子﹐就是它們。雖然﹐有更多新的茶具了﹐但是那一套就像是身體的一部分﹐割舍不掉的。就用。
江南女子﹐綠茶可是須與不離的寶物。如今﹐年年春天﹐江蘇和浙江的家人和友人﹐就會寄來新茶。放進冰箱冰凍格﹐可以喝滿一年的。
知道麼﹐好的龍井尖﹐用玻璃杯﹐70-80度水沖泡了﹐那細小的葉兒一根根立在水面﹐吹口氣向水面﹐她們就輕盈轉著﹐如水上芭蕾女。觀之﹐品之﹐都是好享受。
而花道﹐其實就是一種意境﹐與古典詩詞﹑國畫﹑戲劇是通的。相信嗎﹖花道作品的姿態﹐是可以很性感的﹐不僅僅是指女性呵。
那時﹐南京并沒有鮮花檔﹐我們就白日去金陵最大的公園玄武湖"搜花搜草"﹐看准了深夜攜了剪刀去"取料"。很匪氣吧。Can't help﹐實在沒有辦法啊﹐理解嗎。一邊取料﹐一邊打趣﹐叫花花草草「女為悅己者容」吧。呵呵。
有一冬﹐剪得一枝臘梅﹐細小明黃底小花﹐不知道那里來到那么大的力氣﹐可以將清雅的香溢滿全室。知道么﹐濃不只是說強烈的氣味﹐清淡也會給人濃得化不開的感覺吶。
草尾畢業後﹐回了日本﹐先在東京﹐之後又去京都﹐好像後來回了大阪。
記得草尾說﹐大阪的冬﹐很冷﹐可比﹐金陵。所以﹐我們那時曾一同去玄武湖畔﹐登明城﹐賞雪景﹐打雪仗﹐臉凍得紅撲撲﹐也樂此不疲。
想﹐草尾的中國結﹐定是一生一世了﹐小女子的日本結呢﹖
當年﹐草尾相贈的一盒和服圖案折紙﹐被小女子帶了南下海島﹐如今還藏在小女子的抽屜深處。當然﹐還有賞櫻花。還有﹐滲透骨子里﹐怎也擺脫不掉的“女兒嬌”。
不知不覺﹐時光溜走廿十年﹐不知草尾﹐過得好麼﹖
一封致董橋先生的信
K,
說實話﹐聞聽董先生接受了文道的訪問﹐小女子有些“醋”意呢。只因﹐對于董先生﹐“雖不能至﹐心向往之” ﹐小女子經已廿年。
在港期間進行了一系列文化人物訪問﹐獨獨不敢輕易叩董先生的書房門扉。雖然為了做功課﹐又精讀了董先生七﹑八冊隨筆﹐但是心中總覺得從禮數上言﹐一定要在對的場合﹐請對的人引見﹐才敢于提出采訪請求。哪份戰戰兢兢﹐就連小博士都替我著急。
就在小女子離港前﹐終于《明月》的潘耀明先生﹐知道了小女子的心愿﹐答應幫著小女子轉封信給董先生。然﹐因為尚未水到渠成﹐這次“極對的引見” ﹐也還是未能“結果”。小女子并未沮喪﹐覺得自己就是功力不夠﹐且將這次引見“佳話”﹐作為追訪董先生的一段故事﹐回到我的桃花島繼續“練功”。私下想﹐總有一天﹐小女子會看見“下蛋的那只母雞” 的。到時﹐就講故事給董先生聽。
知道嗎﹖小女子和Mayboy之間有句暗語﹕你﹐一定要讀董。呵呵。
小女子不害羞﹐公開了這封致董先生的信﹐為了激勵自己加緊練功。
潘耀明先生代轉董橋先生﹕
好。
名為關向東﹐筆名關關的小女子﹐是來自中國新聞社香港分社的記者。奉調來港工作﹐兩年又三個月﹐專責報道文化、 旅遊、民生。
去年年中﹐通過您的師妹龍應臺女士﹐漸漸走進了香港人文風景圈。香港這“中國這幅畫的留白處”﹐果然教人回味不已。
兩年來﹐唯一沒有完成的心願﹐就是想去拜訪您董先生。卻因﹐仰慕您的文字與古意﹐始終不敢叩門﹐惟有靜候合適的機緣與引見。
謝謝﹐《明月》潘先生是次的相助。
讀先生的文字﹐總有二十餘年。八0年代末﹐在古都金陵南京大學中文系讀古典戲曲﹐那蘇柳的文字、陳子善的編輯﹐一冊《你不能不讀董橋》﹐引一班沉浸在舊時堂前燕的書生﹐如見蓮花。
一直搜集先生各類版本的隨筆集﹐今年書展更是一口氣兒﹐如獲至寶請了牛津為先生出版的七冊書。今年的那本《故事》﹐更是教人﹐愛不釋手﹐輾轉夜讀﹐今夕何夕﹖
我的心願﹐就是去先生的書房看看﹐聽先生聊聊已經走進記憶的人間故事﹐也向關心先生當下生活的海外讀者﹐描摩下下先生如今的消遣與樂子。當然﹐還有一個只知讀書的女子﹐心心願願拜訪先生的個人故事。
因為﹐小女子在港的任期﹐就到今個月的八日。故而﹐不懂規矩地請了潘先生相助﹐還想如果可能成行﹐希望能夠在3 、 4 、5 、 6幾天內安排訪問﹐並希望能在董先生的書房進行﹐還請允許攝影記者隨訪。
我的文字﹐多會在海外與讀書有關的報紙 、雜誌版面刊發。國內上海文藝出版社﹐將為小女子出版一本名為《香港滋味》的隨筆﹐此間的文壇故事、人文風景﹐飲食男女﹐已被小女子視為向香港交出的一份作業。
就盼著先生成全了。
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關關)
2Feb,2007
說實話﹐聞聽董先生接受了文道的訪問﹐小女子有些“醋”意呢。只因﹐對于董先生﹐“雖不能至﹐心向往之” ﹐小女子經已廿年。
在港期間進行了一系列文化人物訪問﹐獨獨不敢輕易叩董先生的書房門扉。雖然為了做功課﹐又精讀了董先生七﹑八冊隨筆﹐但是心中總覺得從禮數上言﹐一定要在對的場合﹐請對的人引見﹐才敢于提出采訪請求。哪份戰戰兢兢﹐就連小博士都替我著急。
就在小女子離港前﹐終于《明月》的潘耀明先生﹐知道了小女子的心愿﹐答應幫著小女子轉封信給董先生。然﹐因為尚未水到渠成﹐這次“極對的引見” ﹐也還是未能“結果”。小女子并未沮喪﹐覺得自己就是功力不夠﹐且將這次引見“佳話”﹐作為追訪董先生的一段故事﹐回到我的桃花島繼續“練功”。私下想﹐總有一天﹐小女子會看見“下蛋的那只母雞” 的。到時﹐就講故事給董先生聽。
知道嗎﹖小女子和Mayboy之間有句暗語﹕你﹐一定要讀董。呵呵。
小女子不害羞﹐公開了這封致董先生的信﹐為了激勵自己加緊練功。
潘耀明先生代轉董橋先生﹕
好。
名為關向東﹐筆名關關的小女子﹐是來自中國新聞社香港分社的記者。奉調來港工作﹐兩年又三個月﹐專責報道文化、 旅遊、民生。
去年年中﹐通過您的師妹龍應臺女士﹐漸漸走進了香港人文風景圈。香港這“中國這幅畫的留白處”﹐果然教人回味不已。
兩年來﹐唯一沒有完成的心願﹐就是想去拜訪您董先生。卻因﹐仰慕您的文字與古意﹐始終不敢叩門﹐惟有靜候合適的機緣與引見。
謝謝﹐《明月》潘先生是次的相助。
讀先生的文字﹐總有二十餘年。八0年代末﹐在古都金陵南京大學中文系讀古典戲曲﹐那蘇柳的文字、陳子善的編輯﹐一冊《你不能不讀董橋》﹐引一班沉浸在舊時堂前燕的書生﹐如見蓮花。
一直搜集先生各類版本的隨筆集﹐今年書展更是一口氣兒﹐如獲至寶請了牛津為先生出版的七冊書。今年的那本《故事》﹐更是教人﹐愛不釋手﹐輾轉夜讀﹐今夕何夕﹖
我的心願﹐就是去先生的書房看看﹐聽先生聊聊已經走進記憶的人間故事﹐也向關心先生當下生活的海外讀者﹐描摩下下先生如今的消遣與樂子。當然﹐還有一個只知讀書的女子﹐心心願願拜訪先生的個人故事。
因為﹐小女子在港的任期﹐就到今個月的八日。故而﹐不懂規矩地請了潘先生相助﹐還想如果可能成行﹐希望能夠在3 、 4 、5 、 6幾天內安排訪問﹐並希望能在董先生的書房進行﹐還請允許攝影記者隨訪。
我的文字﹐多會在海外與讀書有關的報紙 、雜誌版面刊發。國內上海文藝出版社﹐將為小女子出版一本名為《香港滋味》的隨筆﹐此間的文壇故事、人文風景﹐飲食男女﹐已被小女子視為向香港交出的一份作業。
就盼著先生成全了。
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關關)
2Feb,2007
《讀書好》梁文道專訪董橋
K,
聞聽文道創辦了本讀書雜誌《讀書好》﹐并就讀書訪問了小女子仰慕不已的董橋先生﹐真是很替文道高興。
以下全是轉載﹐
《讀書好》發刊詞
梁文道
http://www.books4you.com.hk/press.html
這是一本免費的讀書雜誌,當然想介紹大家多讀點書,但是我和我的伙伴們並沒有太大太崇高的理想,既不打算透過閱讀去為這個社會移風易俗,也沒想過要讀者們自強不息天天增值。可是我們依然希望你從今天開始,有空的話,多讀一點書;沒空的話,就把那點空閒找出來。
說起來,我已經變成一個職業「說書人」了。最初是十多年前在報紙上寫書評,後來去了香港三家電台主持讀書節目。去年才出了我的第一本書,是本書話;今年又在鳳凰衛視開了個每天介紹一本書的「開卷八分鐘」。每日的生活裡除了書還是書,為甚麼現在還要編一份讀書雜誌呢?難道我不累不倦嗎?
我們出這份刊物的理由和我用盡各種辦法去叫人讀書的原因是一致的,那就是讀書令人愉快。或者換一個比較粗俗但是更到肉更貼切的說法:讀書很「爽」。讀書為甚麼會「爽」呢?當然是因為我們總能在閱讀之中學到點東西,知道一些以前沒聽過的知識,感受到一些以前沒想過的體驗。然而這種「爽」卻不是來自於知識的增長和感性的擴充,換句話說,讀書的「爽」,並非源自身上增加了甚麼。
恰恰相反,我覺得讀書最妙的地方是它能減去一些東西。它透過知識的增長和感性的擴充減去了我們的無知與偏見。讀一本談伊斯蘭教的書,你將放下穆斯林都和恐怖主義有關的偏見;讀一本愛情小說,你或許可以從一段擾人的關係之中脫身。所謂啟蒙,指的就是光照黑暗,這是一段陰影漸去的奇妙旅程。人在這個歷程之中,能夠不感到枷鎖盡退的爽快嗎?
《讀書好》是免費的雙月刊。免費,英文可以叫做。我們希望在免費之餘,《讀書好》還能令你解放,使你自由,然後你就會和我們一起「爽」了。
當然,還得由衷感謝新鴻基地產集團的文化承擔,沒有他們的大大資助,我們這個包賠不賺的計劃是不可能實現的。我有理由相信新鴻基地產集團裡一定也有讀書讀得很「爽」的人。
歡迎大家來信提出意見和問題,我們還會為各位提供一項特別服務,那就是為你量身訂造一套讀書計劃。只要說出你的目標,和你付得出的時間,我們就會向你推薦合適的書目以及閱讀的重點。比方說你想在旅行之前先認識一下目的地的文化和歷史,我們可以設計一套閱讀方案,讓你在成行之前、在旅程之中得到你想要的東西。不要猶豫了,現在就來信吧。
本是舊聞,不過還是想在此節錄貼出一篇董橋專訪,文章來自上月出版的免費讀書雜誌《讀書好》,由社長梁文道執筆。雖然下面基本不算是甚麼節錄,但正如梁文開首所言,董橋身為《蘋果日報》社長,「極少接受媒體採訪」,加上採訪者並非乏乏,足堪細讀也。
梁:董先生,你之前在電話裏說不可能介紹你最喜歡的書,這是為甚麼?
董:因為老了,我就覺得沒有一本書是最好的。在我們老人家心裏面看,好書無非就是裏面有一些段落好,它不可能全本都好。比如說季羨林的書我肯定會看,它好就好在他寫出了那一代人經歷過的氣氛,氣氛是好的;然後是那些資料,對我們下一代人寫東西有用。
楊絳的東西也是一樣,文字當然好。但你說她的書算不算是經典?根本沒有經典這回事,書好的都是某一個段落好,某一個chapter好,或者是某一個conclusion好,它不可能完美。包括現在所有的經典,英國的、美國的,海明威也好,當你全部再重看的時候,就會發現瑕疵。
……
我發現,每一本書跟漂亮的女人一樣,我看到漂亮的女孩子,我會心動,我會想抱抱她,可是我不會想到要跟她結婚,當你靠近她的時候,你總是會發現一些缺點,你距離遠一點看的話,很漂亮,很迷人。書也一樣。
梁:你是不是年紀大了以後,眼光挑剔了。
董:所以這是老年的悲哀,也是老年的bonus。悲哀是沒有了年輕時候的,因為你看到的人生,不是那麼容易就有joyful的東西在裏面;它是你的bonus,因為人生不可能是完美的,就等如一本書不可能從頭到尾,from cover to cover都是完美的,這是不可能。
……
大陸呢,老實說,文字寫得好的,真的沒有幾個,就像陶傑講的,他們的文字污染了。比如說像陸灝這樣子算很好了,能夠在六百、七百字的專欄裏面,安排成這樣的一個敘述。可是,我也不能要求年輕人太多,你們的文章每一篇裏面有多一點自己original的看法就好。可是怎麼樣把那點originality化在你的文章裏面呢?這是我一路想說、正在做的一件事情。
我現在看書不留書,看完後我就送給會喜歡它的人。這樣感覺上可以保持我的originality,我會受它的影響,可是我不要它擺在我身邊,我寫文章的時候就不會受它影響。
……
董:書在我手上,它的作者死掉了,我就像在瞻仰他的遺容,他的遺容很靜,一點都不動。這時我的感覺會很靈敏,如果他寫得不好,我看兩眼就扔掉;寫得好,我就會試圖感覺他寫的時候在想甚麼,他想怎麼樣安排。有的作家好在那裏?好在他肯經營,而且他讓你看到他的經營。過去所有的理論都說不要太經營,錯了。那要看你的斧痕有多深,太深太露就不好,有一點斧痕才看到價值所在。例如楊絳的文章,看多了,我發現真的有斧痕,她的東西一定改過。後來我問她,她果然說有。我想就是這樣,再平淡也要有經營。
至於張愛玲,我真覺得她好,她好在不怕把她自己全部擺進作 品。她是一個現代人,同時又是三十年代的人,那是我最懷念的時代,她把自己那個時代完全放進她的書,她的文章,她的每一句話裏。她又是個天才,不是因為她的小說佈局好、故事好;不是,而是她的文字好。她能夠在某個地方巧妙放進一個靈敏的觀察,很平易簡單的就寫出來了。你看的時候簡直想哭,為甚麼會有人看到這個東西?
白先勇也好,可是白先勇的好跟張愛玲不一樣。白先勇是一個貴公子,穿着得很整齊,隨着月亮出來,然後走到院子去,跟朋友聊聊天……,他會很着意在這個亭園裏面自己的身份是甚麼。這個亭園這個環境給他甚麼感覺,他都會寫得好。張愛玲不同,她可以到處鑽,她根本就不覺得自己是一個人,她成了一個鬼。人家看不到她,她卻在整個院子裏走來走去,甚麼都看到了。然後她挑一樣東西來寫,就像摘一朵花,隨隨便便。這就叫做落花流水皆文章,真不容易。
……
梁:回想起來,這批經典作家之中你最喜歡誰?
董:毛姆。我十三歲、十四歲就看毛姆了,當時看了就扔掉。然後現在再看,“I am a story teller”,他這句話我永遠都會記得。Story teller是作家必須記住的一個很重要的,一個很基本的想法,一個作家如果沒有覺得自己是一個story teller的話,你不會寫得好,你的文章不會好。“I am telling you a story”,你這樣想的話,你的鋪陳完全不一樣。
……
還記得《人性枷鎖》嗎?講到Philip小時候在學校裏被人家bully,我想到我在英國的時候,我的孩子被人家bully的情況,那種感覺很真很真,跟他寫的一模一樣,為甚麼寫得那麼簡單,可就是那麼動人?難啊!只有半頁,要是把它延伸到一頁、兩頁的話,一定完了。他肯定是刪了很多東西,留下來的就很珍貴了。我就記着這點,對我寫文章會有用。現在的文章都不能寫長,一千七百到八百字的文章,你要怎麼樣經營,那是很要命的東西。
……
我對香港有某程度的幻滅,也還有程度的希望。這地方太淺了,太過instant。我只希望偶然會看到一兩個比較cultural的東西,白雪仙的《帝女花》我看了,很好。可是你說香港最近十年、二十年,有沒有甚麼香港人寫的書特別好?這個是非常serious的問題。 一個社會不能產生到一個寫好書的人,這個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
董:不是特別糟,而是特別叫人遺憾。她底子好,有充份的條件。很多人都懂外文,先天條件很好。叫人遺憾的是還沒有一個人,一個老師可以感化一群學生,去淘這樣可貴的資產。你有英文的底子,你有那麼多的窗口給你看外面的東西,你有最自由的資訊在裏面,卻沒有真的好好用到。人家大陸很多文字都看不到,沒有那麼自由……
然後文字又被徹底污染了。你說大陸有甚麼好作家?都是些老作家,其他人真的看不下去。一個作家不能有居心,一個作家跟一個人一樣,你必須坦蕩蕩,你必須沒有任何居心。
梁:甚麼意思?
董:是做人的居心,做事的居心,生活的居心,完全在你的計算之 內,在你的calculation裏面,如果做人做得那麼calculative的話,人會有價值嗎?
梁:但是你說的居心跟文章的經營不一樣吧?
董:完全不一樣。做人,我現在就是希望還沒有做好文章之前先做好人。浦心畬教張大千畫畫教了半天,教了甚麼呢?他會問張大千:「寫了詩沒有?」「有呀……教我畫畫為甚麼問我寫了詩沒有呢?」「寫吧寫吧,寫得多自然會畫。」為甚麼?是要他培養詩裏面的畫意,先打底,至於技術、技巧,那太容易了,練練就行了;但是胸懷難。你說我們做人是不是一樣?真的是心裏面要有正氣。
我很高興看到像陶傑那麼聰明,寫得那麼好,讀書讀那麼多,在社會上表現得那麼好,我真的很高興。可是我常常跟陶傑講,留一點東西給自己吧,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吧,留一點小小的東西給自己吧,因為當你甚麼都有的時候,you miss something,你miss的東西,就是現在你花掉的東西。留甚麼呢?就是你自己在文化上、知識上的integrity。我指的integrity不是操守,而是你對文化的一種commitment,你對文化的一種信仰,這種東西不能沒有。因為他太聰明了,下筆可以呼風喚雨。可是最深的內涵,你留在心裏吧,你不要花掉;要是連最後的integrity都花掉的話,你以後會很不快樂。
一千萬個人裏面可能只有一個人做得了乩童,一上身就來,你要我黑變白,白變黑都行,而陶傑做到了。你說是不是很驚人?當我看到他的時候我很高興也很可惜。我知道陳子善給他在上海出書,可是中國大陸的讀者看不懂他的東西,還有很多東西出不了。
梁:近年大陸重新流行胡適,你覺得如何。
董:我想起一九六一年在台灣,胡先生到師範大學演講,我跟同學躲進去看他上課,胡先生那時候很老了。從小看那麼多胡適的書,突然他就在你面前。胡先生很瀟灑,講話也很溫柔。那天天氣冷,他看見有個女生坐在窗口旁邊,他就走下來,把窗關上,輕聲問一句:「冷吧!」然後回去再講。
又有一次在中央研究院,他死前不久。我們看到胡先生走過,主動對著我們這些年輕人招手微笑。
這個人真是動人,他不是漂亮,他是真正的胡適之,形容間有一種很堅定的信仰在裏面。這些民國的老人家真的要重新捧出來,因為中國不能這樣斷掉。因為他們是比現代的中國人更有價值的中國人,因為他曾看到另外一面的世界。
梁:你現在會不會覺得很寂寞?
董:我一點不寂寞,除了我的工作之外,我生活在我自己的一個夜讀時間裏面,這個夜讀時間包括我玩的東西,我玩的古董,我玩的書法,在那個夜讀時間裏是一體的。如果真有點寂寞,是因為這個時代快沒有我想要的一些東西了,but then這種感覺是好的。我看對一個寫東西的人來講,有這樣的一種感覺總好過沒有。寫作的人只有兩條路要走,一條是投進時代裏面去,可能你會找到一些好東西;另一個是你完全抗拒那個社會、那個時代,你retreat到一個你覺得comfortable的一個bygone的歲月……
梁:那是你的選擇……
董:可能我的選擇就是這樣,到最後,那一條路會給這個世界留下深一點的footprint,不知道。But that’s none of my business。總之我現在在走,一步一個腳印就完了。
這份雙月刊的首期作者除梁文道外,尚有「原復生」蔡東豪、學者呂大樂、上書局執行策劃人鄺穎萱等,你意猶未盡的話,可到《讀書好》的網站再讀。讀不慣數碼版,則可到全港各大書局及新鴻基地產旗下多個商場索閱印刷版。為何只有新地旗下商場才有這份雜誌?因為雜誌出生還多得新地的物質支持,這是集團應得的privilege罷?
聞聽文道創辦了本讀書雜誌《讀書好》﹐并就讀書訪問了小女子仰慕不已的董橋先生﹐真是很替文道高興。
以下全是轉載﹐
《讀書好》發刊詞
梁文道
http://www.books4you.com.hk/press.html
這是一本免費的讀書雜誌,當然想介紹大家多讀點書,但是我和我的伙伴們並沒有太大太崇高的理想,既不打算透過閱讀去為這個社會移風易俗,也沒想過要讀者們自強不息天天增值。可是我們依然希望你從今天開始,有空的話,多讀一點書;沒空的話,就把那點空閒找出來。
說起來,我已經變成一個職業「說書人」了。最初是十多年前在報紙上寫書評,後來去了香港三家電台主持讀書節目。去年才出了我的第一本書,是本書話;今年又在鳳凰衛視開了個每天介紹一本書的「開卷八分鐘」。每日的生活裡除了書還是書,為甚麼現在還要編一份讀書雜誌呢?難道我不累不倦嗎?
我們出這份刊物的理由和我用盡各種辦法去叫人讀書的原因是一致的,那就是讀書令人愉快。或者換一個比較粗俗但是更到肉更貼切的說法:讀書很「爽」。讀書為甚麼會「爽」呢?當然是因為我們總能在閱讀之中學到點東西,知道一些以前沒聽過的知識,感受到一些以前沒想過的體驗。然而這種「爽」卻不是來自於知識的增長和感性的擴充,換句話說,讀書的「爽」,並非源自身上增加了甚麼。
恰恰相反,我覺得讀書最妙的地方是它能減去一些東西。它透過知識的增長和感性的擴充減去了我們的無知與偏見。讀一本談伊斯蘭教的書,你將放下穆斯林都和恐怖主義有關的偏見;讀一本愛情小說,你或許可以從一段擾人的關係之中脫身。所謂啟蒙,指的就是光照黑暗,這是一段陰影漸去的奇妙旅程。人在這個歷程之中,能夠不感到枷鎖盡退的爽快嗎?
《讀書好》是免費的雙月刊。免費,英文可以叫做。我們希望在免費之餘,《讀書好》還能令你解放,使你自由,然後你就會和我們一起「爽」了。
當然,還得由衷感謝新鴻基地產集團的文化承擔,沒有他們的大大資助,我們這個包賠不賺的計劃是不可能實現的。我有理由相信新鴻基地產集團裡一定也有讀書讀得很「爽」的人。
歡迎大家來信提出意見和問題,我們還會為各位提供一項特別服務,那就是為你量身訂造一套讀書計劃。只要說出你的目標,和你付得出的時間,我們就會向你推薦合適的書目以及閱讀的重點。比方說你想在旅行之前先認識一下目的地的文化和歷史,我們可以設計一套閱讀方案,讓你在成行之前、在旅程之中得到你想要的東西。不要猶豫了,現在就來信吧。
本是舊聞,不過還是想在此節錄貼出一篇董橋專訪,文章來自上月出版的免費讀書雜誌《讀書好》,由社長梁文道執筆。雖然下面基本不算是甚麼節錄,但正如梁文開首所言,董橋身為《蘋果日報》社長,「極少接受媒體採訪」,加上採訪者並非乏乏,足堪細讀也。
梁:董先生,你之前在電話裏說不可能介紹你最喜歡的書,這是為甚麼?
董:因為老了,我就覺得沒有一本書是最好的。在我們老人家心裏面看,好書無非就是裏面有一些段落好,它不可能全本都好。比如說季羨林的書我肯定會看,它好就好在他寫出了那一代人經歷過的氣氛,氣氛是好的;然後是那些資料,對我們下一代人寫東西有用。
楊絳的東西也是一樣,文字當然好。但你說她的書算不算是經典?根本沒有經典這回事,書好的都是某一個段落好,某一個chapter好,或者是某一個conclusion好,它不可能完美。包括現在所有的經典,英國的、美國的,海明威也好,當你全部再重看的時候,就會發現瑕疵。
……
我發現,每一本書跟漂亮的女人一樣,我看到漂亮的女孩子,我會心動,我會想抱抱她,可是我不會想到要跟她結婚,當你靠近她的時候,你總是會發現一些缺點,你距離遠一點看的話,很漂亮,很迷人。書也一樣。
梁:你是不是年紀大了以後,眼光挑剔了。
董:所以這是老年的悲哀,也是老年的bonus。悲哀是沒有了年輕時候的,因為你看到的人生,不是那麼容易就有joyful的東西在裏面;它是你的bonus,因為人生不可能是完美的,就等如一本書不可能從頭到尾,from cover to cover都是完美的,這是不可能。
……
大陸呢,老實說,文字寫得好的,真的沒有幾個,就像陶傑講的,他們的文字污染了。比如說像陸灝這樣子算很好了,能夠在六百、七百字的專欄裏面,安排成這樣的一個敘述。可是,我也不能要求年輕人太多,你們的文章每一篇裏面有多一點自己original的看法就好。可是怎麼樣把那點originality化在你的文章裏面呢?這是我一路想說、正在做的一件事情。
我現在看書不留書,看完後我就送給會喜歡它的人。這樣感覺上可以保持我的originality,我會受它的影響,可是我不要它擺在我身邊,我寫文章的時候就不會受它影響。
……
董:書在我手上,它的作者死掉了,我就像在瞻仰他的遺容,他的遺容很靜,一點都不動。這時我的感覺會很靈敏,如果他寫得不好,我看兩眼就扔掉;寫得好,我就會試圖感覺他寫的時候在想甚麼,他想怎麼樣安排。有的作家好在那裏?好在他肯經營,而且他讓你看到他的經營。過去所有的理論都說不要太經營,錯了。那要看你的斧痕有多深,太深太露就不好,有一點斧痕才看到價值所在。例如楊絳的文章,看多了,我發現真的有斧痕,她的東西一定改過。後來我問她,她果然說有。我想就是這樣,再平淡也要有經營。
至於張愛玲,我真覺得她好,她好在不怕把她自己全部擺進作 品。她是一個現代人,同時又是三十年代的人,那是我最懷念的時代,她把自己那個時代完全放進她的書,她的文章,她的每一句話裏。她又是個天才,不是因為她的小說佈局好、故事好;不是,而是她的文字好。她能夠在某個地方巧妙放進一個靈敏的觀察,很平易簡單的就寫出來了。你看的時候簡直想哭,為甚麼會有人看到這個東西?
白先勇也好,可是白先勇的好跟張愛玲不一樣。白先勇是一個貴公子,穿着得很整齊,隨着月亮出來,然後走到院子去,跟朋友聊聊天……,他會很着意在這個亭園裏面自己的身份是甚麼。這個亭園這個環境給他甚麼感覺,他都會寫得好。張愛玲不同,她可以到處鑽,她根本就不覺得自己是一個人,她成了一個鬼。人家看不到她,她卻在整個院子裏走來走去,甚麼都看到了。然後她挑一樣東西來寫,就像摘一朵花,隨隨便便。這就叫做落花流水皆文章,真不容易。
……
梁:回想起來,這批經典作家之中你最喜歡誰?
董:毛姆。我十三歲、十四歲就看毛姆了,當時看了就扔掉。然後現在再看,“I am a story teller”,他這句話我永遠都會記得。Story teller是作家必須記住的一個很重要的,一個很基本的想法,一個作家如果沒有覺得自己是一個story teller的話,你不會寫得好,你的文章不會好。“I am telling you a story”,你這樣想的話,你的鋪陳完全不一樣。
……
還記得《人性枷鎖》嗎?講到Philip小時候在學校裏被人家bully,我想到我在英國的時候,我的孩子被人家bully的情況,那種感覺很真很真,跟他寫的一模一樣,為甚麼寫得那麼簡單,可就是那麼動人?難啊!只有半頁,要是把它延伸到一頁、兩頁的話,一定完了。他肯定是刪了很多東西,留下來的就很珍貴了。我就記着這點,對我寫文章會有用。現在的文章都不能寫長,一千七百到八百字的文章,你要怎麼樣經營,那是很要命的東西。
……
我對香港有某程度的幻滅,也還有程度的希望。這地方太淺了,太過instant。我只希望偶然會看到一兩個比較cultural的東西,白雪仙的《帝女花》我看了,很好。可是你說香港最近十年、二十年,有沒有甚麼香港人寫的書特別好?這個是非常serious的問題。 一個社會不能產生到一個寫好書的人,這個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
董:不是特別糟,而是特別叫人遺憾。她底子好,有充份的條件。很多人都懂外文,先天條件很好。叫人遺憾的是還沒有一個人,一個老師可以感化一群學生,去淘這樣可貴的資產。你有英文的底子,你有那麼多的窗口給你看外面的東西,你有最自由的資訊在裏面,卻沒有真的好好用到。人家大陸很多文字都看不到,沒有那麼自由……
然後文字又被徹底污染了。你說大陸有甚麼好作家?都是些老作家,其他人真的看不下去。一個作家不能有居心,一個作家跟一個人一樣,你必須坦蕩蕩,你必須沒有任何居心。
梁:甚麼意思?
董:是做人的居心,做事的居心,生活的居心,完全在你的計算之 內,在你的calculation裏面,如果做人做得那麼calculative的話,人會有價值嗎?
梁:但是你說的居心跟文章的經營不一樣吧?
董:完全不一樣。做人,我現在就是希望還沒有做好文章之前先做好人。浦心畬教張大千畫畫教了半天,教了甚麼呢?他會問張大千:「寫了詩沒有?」「有呀……教我畫畫為甚麼問我寫了詩沒有呢?」「寫吧寫吧,寫得多自然會畫。」為甚麼?是要他培養詩裏面的畫意,先打底,至於技術、技巧,那太容易了,練練就行了;但是胸懷難。你說我們做人是不是一樣?真的是心裏面要有正氣。
我很高興看到像陶傑那麼聰明,寫得那麼好,讀書讀那麼多,在社會上表現得那麼好,我真的很高興。可是我常常跟陶傑講,留一點東西給自己吧,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吧,留一點小小的東西給自己吧,因為當你甚麼都有的時候,you miss something,你miss的東西,就是現在你花掉的東西。留甚麼呢?就是你自己在文化上、知識上的integrity。我指的integrity不是操守,而是你對文化的一種commitment,你對文化的一種信仰,這種東西不能沒有。因為他太聰明了,下筆可以呼風喚雨。可是最深的內涵,你留在心裏吧,你不要花掉;要是連最後的integrity都花掉的話,你以後會很不快樂。
一千萬個人裏面可能只有一個人做得了乩童,一上身就來,你要我黑變白,白變黑都行,而陶傑做到了。你說是不是很驚人?當我看到他的時候我很高興也很可惜。我知道陳子善給他在上海出書,可是中國大陸的讀者看不懂他的東西,還有很多東西出不了。
梁:近年大陸重新流行胡適,你覺得如何。
董:我想起一九六一年在台灣,胡先生到師範大學演講,我跟同學躲進去看他上課,胡先生那時候很老了。從小看那麼多胡適的書,突然他就在你面前。胡先生很瀟灑,講話也很溫柔。那天天氣冷,他看見有個女生坐在窗口旁邊,他就走下來,把窗關上,輕聲問一句:「冷吧!」然後回去再講。
又有一次在中央研究院,他死前不久。我們看到胡先生走過,主動對著我們這些年輕人招手微笑。
這個人真是動人,他不是漂亮,他是真正的胡適之,形容間有一種很堅定的信仰在裏面。這些民國的老人家真的要重新捧出來,因為中國不能這樣斷掉。因為他們是比現代的中國人更有價值的中國人,因為他曾看到另外一面的世界。
梁:你現在會不會覺得很寂寞?
董:我一點不寂寞,除了我的工作之外,我生活在我自己的一個夜讀時間裏面,這個夜讀時間包括我玩的東西,我玩的古董,我玩的書法,在那個夜讀時間裏是一體的。如果真有點寂寞,是因為這個時代快沒有我想要的一些東西了,but then這種感覺是好的。我看對一個寫東西的人來講,有這樣的一種感覺總好過沒有。寫作的人只有兩條路要走,一條是投進時代裏面去,可能你會找到一些好東西;另一個是你完全抗拒那個社會、那個時代,你retreat到一個你覺得comfortable的一個bygone的歲月……
梁:那是你的選擇……
董:可能我的選擇就是這樣,到最後,那一條路會給這個世界留下深一點的footprint,不知道。But that’s none of my business。總之我現在在走,一步一個腳印就完了。
這份雙月刊的首期作者除梁文道外,尚有「原復生」蔡東豪、學者呂大樂、上書局執行策劃人鄺穎萱等,你意猶未盡的話,可到《讀書好》的網站再讀。讀不慣數碼版,則可到全港各大書局及新鴻基地產旗下多個商場索閱印刷版。為何只有新地旗下商場才有這份雜誌?因為雜誌出生還多得新地的物質支持,這是集團應得的privilege罷?
呵﹐《世紀》十年了。
K,
有朋友轉來這篇關于《明報-世紀》的文字給小女子﹐讀了很親切﹐其中許多故事﹐小女子也聽馬先生談起。
不過﹐就第一次聽馬先生表白說﹕「寫作我最有passion,我以寫作為業,志業的業。」文中說,馬希望死後,世人會懷念他是一個作家。
這話蠻感人吧。不過在當今社會﹐實現這個心愿﹐風險其實蠻大-─文字得遇到讀得懂的人﹐這是一個寂寞的等待的過程。
其實﹐想書寫的人﹐Can't hlep but write。寫本身就是一切﹐就不用管誰讀懂﹐誰記得了。這態度﹐是不是﹐更純粹﹖小女子瞎琢磨。
2007年4月8日
【明報專訊】看過http://makafai.blogspot.com這個網誌嗎?
打開網頁,是兩張極酷的照片,一張彩色,一張黑白,相中人鬚根密麻麻,聚精會神,似在寫字,熒幕上7個大字﹕「馬家輝。稿紙以外。」
認識馬家輝,確實是在「稿紙以外」。幾年前,港台一個探討創意的節目,請了馬家輝做主持,要他穿上黑西裝白恤衫再結上黑色領帶,百分百塔倫天奴《落水狗》型男look,還要撐一把雨傘在濕滑的小巷行貓步。學者上鏡,竟令人誤會是模特兒。「在我死了之後,我希望其他人會懷念我是一個作家。」有這樣的「遺願」,馬家輝亦自認肉麻。
香港人的影像記憶,遠較文字記憶力強,要人記得你,樣貌還是較文章實際(像記者到今日還記得馬家輝的「黑衣look」)。這一點,統籌副刊10年的馬家輝,相信是最理解的。
跟香港回歸一樣,《明報》的副刊「世紀」今年同是慶祝10周年紀念。「世紀」的主事人馬家輝,有典型香港文化人特色,胸前貼七彩label﹕學者、課程策劃者、文化推動家、專欄作家……能夠和文化沾上邊的事,你就會看見/聽見馬家輝,無懼讀者/觀眾厭悶。記者以為馬家輝多產,但原來他寫稿10年,才剛剛推出了3本散文集《愛戀無聲》、《江湖有事》,和《在廢墟裡看見羅馬》。
「好多人以為我多產,其實每日只有一個專欄,寫得好你覺得深刻。」2003年,陶傑的「黃金冒險號」離開《明報》副刊,留下來的位置,輾轉由馬家輝的「慾望蜘蛛」頂上,珠玉在前,旁觀者擔心馬家輝壓力大,但他對自己的文章信心十足。馬家輝的信心其實也有依據,年前他撰寫3篇有關周星馳《功夫》的專欄文章結集,獲台灣九歌出版社選為該年度的好散文,收編在散文精選集子,而且是排名第一。
10年前分裂明報副刊
「你話我好欣賞自己作品?如果我話呢本(他的新作《在廢墟裡看見羅馬》)唔好,是我騙你,我不喜歡講假話,最多最多都是維持沉默。當我讚好時,我無話它是最好呀!……可能是我的學術訓練,我覺得好就是好,如果你是認真對話的人,我會好具體話你知它如何好,但如果對方不認真,或者無興趣聽,我讚過好,就算了。」
《明報》的長期讀者,1997年除了見證香港跟內地融合,也見證了《明報》副刊「分裂」。回歸前的明報副刊,「左右」兩版都是小格專欄,一日,「右邊」的小格格突然不見了,換上千字大塊文章,也換了一個看似很grand的名字——「世紀」。
「96年底我取得博士學位,在台灣的世界新聞大學找到教席,某晚我一家三口吃完飯回家,收到高信疆來電。高信疆是當時出版界教父,他在《中國時報》創造的「人間」副刊是現代報紙副刊的典型。他說﹕『家輝,你是香港人,待在台灣幹什麼?回來吧!』我無法抗拒高信疆的魅力,第二天就回來了。」
馬家輝說,與當年在明報集團擔任編務總監的高信疆相當「嘴形」,馬提議以《中時》的「人間」作藍本,在明報搞個「人文副刊」,高即拍板支持。手起刀落,兩版專欄縮成一版,他說,此舉當年在文化界引起了相當震盪,及猜疑。「話我清場,話係回歸自我審查。若我係局外人睇,一定都以為係一場白色恐怖,因為黃文放、張無忌等等的政論文章都被踢走晒。」「明報內部都有猜疑,因為香港人唔係好明白什麼是人文副刊,有同事聽到,仲以為係《人民日報》的『人民』,寫了在黑板上面。」
馬家輝說,當年內外的猜疑很快就得到澄清,「好快大家就見到,比舊時更有批判力」。他說,「世紀」刊登的民主論戰、左派回顧、蘇守忠回憶錄等等,證明改版並不是「清場」。在文藝層面,05年他亦找來了張愛玲的出土小說《鬱金香》在「世紀」作全球首發。
「學者無迴響,真的頗寂寞」
「我本身係張愛玲迷,能夠搶先發表,對編輯係專業光榮,但亦有唔開心事,《鬱金香》在上海《文匯報》刊登,在台灣《中國時報》刊登都有好多學術界迴響,唯獨在香港發表會無人理。我無期待牛頭角順嫂會關心,但連香港學界都無人理,他們的評論反而在台灣報紙、大陸報紙發表……普羅百姓唔理,學者都無迴響,真的頗寂寞,但這不代表他們唔睇,但一層層的效果,就始終無辦法擴大。」
拋頭露面為「發揮影響力」
對於香港學術界,馬家輝的怨懟不只這些。「香港的真正問題,就係這班well educated的人,你說他們是文化守護者也好,既得利益者也好,他們的數量同質量都出了問題。」「好多外來的人,對香港係無感情,唐君毅在香港住了30年,都說『我和香港是兩不相干的實體』,幾十年後,香港學界其實都一樣……我覺得佢無盡責任。」
馬家輝說,自己在灣仔長大,在報館工作的父親在家中照顧了兩個道友舅舅,他5歲就識搓麻將6歲就懂百家樂,家教不好,「沒有律師醫生uncle,對香港的認識就只係發達、嫖賭飲吹同打麻將」。後來在外國開了眼界,決心要讓一眾在灣仔長大的後輩了解「知識的趣味」,每次寫文章,出席講座甚至上電台電視,都是抱「發揮影響力」的宗旨。
「我好想做戲」
「(你抗拒『拋頭露面』嗎?)應該這樣理解﹕我找不到拒絕『拋頭露面』的理由,羅蘭巴特都在文章指出,我們站在新時代的路口,知識分子不能夠避免受到媒體的挑戰,亦要學識點去駕馭媒體。」羅蘭巴特之外,還有艾柯、薩依德、布赫迪厄……馬家輝捧出一眾典堂級大師,努力證明他走到台前是知識分子的責任,然後,馬家輝提供另一個了解他的線索﹕「我好想做戲。」
「其他人知道一定會話﹕X!你梗係自以為靚仔,想做梁朝偉。但這不是真的,人生太短,我希望可以做戲裏面過另一次生命。」馬家輝說,自己曾決心當金像導演,後來迷上了李敖,就跑到台灣讀書,並撰寫他的《李敖研究》,演戲的機會,直至年前回港終於可以在港台節目中一嘗,「試過至發覺自己係唔得,淨係一個笑鏡頭,NG15次。」直至幾年前,他又有演戲的機會,陳可辛找他在《見鬼2》客串一個學者角色,向性感女星舒淇解釋鬼為何物,怎知又再一次跟電影擦身而過。「舒淇得一日期,那一天我剛請了龍應台出席一個講座,我要做主持,不能不去,我居然會為了龍應台放棄舒淇……」
文﹕羅永聰
後記 美麗的誤會
明報新聞網 (2007-04-08 05:26)
【明報專訊】找馬家輝到報館機房拍攝,企圖比喻他是部「文字機器」,但馬家輝強調自己其實並不多產,每日只有一個專欄,人家誤會他產量多,是因為他的文章好。
誤會,還不止此。
「(有女讀者讚過你靚仔嗎?)講無你都唔信啦。(咁你覺得自己靚唔靚仔?)無論靚唔靚仔,對寫作唔重要,會引起好多不必要誤會。」不要誤會,馬家輝所指的「誤會」,只是指有人會以為他「識飲識食識玩」,問他「飲邊只紅酒」、「去邊度打golf」,沒有其他。
馬家輝說,自己?粗不懂品紅,一生亦未曾揮過高爾夫球桿。外界因為他的外貌,誤以為他是識飲識食的「型男」。但事實上,誤會也非全無根據,看?他獲時裝雜誌選了做「娛樂文化界型男」選舉候選人,競選的還有周潤發,很難想像他是一個不品紅不打golf的普通男人。「寫作我最有passion,我以寫作為業,志業的業。」馬家輝說,希望死後,世人會懷念他是一個作家,但他也應該想像到,在上鏡之後,他的宏願,可能要打個折扣。
4/10/2007
胡因夢喜歡海南的沉靜
胡因夢絢爛後歸於平靜
K,
胡因夢來了海南﹐小女子并不知道﹐于是就轉了同行的文字。
是啊﹐絢爛後歸於平靜。
有點教人想起張艾嘉﹐是吧。
胡因夢:"海南能讓人心靈沉靜"
中新海南網4月9日電 據海南日報報導,見到胡因夢,一陣淡淡的感傷從心裏升騰出來:一頭俐落的短髮、黑框眼鏡、紅色唐裝和黑披肩,當年銀幕上珠圓玉潤、長髮飄飄的美麗女子到哪里去了?4月5日下午,海南文華大酒店咖啡廳,剛從五指山、七仙嶺和香水灣踏訪歸來的胡因夢小作休憩,又將搭乘晚班機飛往江西。當她開始說話時,原來經過生活的磨礪,她的心靈已是如此豐富。
最愛海南七仙嶺
對於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胡因夢”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上世紀七十年代,她被譽為“臺灣第一美女”、“臺灣最有氣質的女影星”,15年中主演過《雲深不知處》等40多部電影。如今,她只是淡淡地將走上影壇歸結為“賺錢容易。”
胡因夢已是第二次內地之行,海南是此行的第一站,她還將踏訪江西、廣西、北京和山西,為八月在內地籌辦心靈工坊選址,同時推出兩本新書:《世界在你心中》和《平常禪:活出真實的自己》。
4月1日晚,胡因夢飛抵海口。十多年前,胡因夢就聽費翔的媽媽推薦過海南,當時費媽媽已在海南買了房。“我是第一次來海南,來了以後發現和費媽媽的觀點相同,海南真是一個養老的好地方,和臺灣的東部很象,特別純淨,可能是現存的唯一的純淨之地。”
雖然只在七仙嶺住一晚,但胡因夢說最喜歡的還是七仙嶺。在她眼中,“七仙嶺很寧靜、有靈氣,氣場特別好。”
在臺灣,胡因夢的心靈工坊已開辦了近十年。雖是第一次來海南,但胡因夢已深深喜歡了這裏,“心靈工坊將來很有可能選在海南,因為這裏的溫度也剛剛好,濕度也不大,空氣又特別純淨,能讓心靈沉靜下來。”
人的加速對外源於自卑
胡因夢帶來了一個“慢活”的觀念。“臺灣最近很流行一本書《慢活》,是從西方吹來的風,提倡一種身心安定,隨時隨地提醒自己放緩慢下來,不要進入過度焦慮的反應。因為向外加速的過程,一定是奴役自己的身體。”
生完孩子的第二天,胡因夢患了深度憂鬱症,隨後幾年一直掙扎在病痛與自閉之中。嘗試過無數方法自救的過程,也讓她學會了傾聽身體的語言。
胡因夢認為,人類的所有活動背後的驅動力是自卑感。“人們即使先天帶有一些價值觀念,在社會活動中也會被洗腦。一定要提醒自己,一直加速背後的欲望是什麼?其實,這些欲望是來自於很深的自卑感,總覺得自己不夠圓滿。”
“這時候,人一定要跳出來,有時候靠閱讀來提醒自己,建立核心的價值感,否則就會被廣告或一些資訊刺激著,老覺得自己不夠好,在兩性關係、人際關係中老會莫名地自慚形穢,所以很難徹底放鬆。”
這輩子經歷了太多太多
胡因夢一直是個才女,與李敖未曾謀面時就發表文章聲援他,但兩人的婚姻不過維持了三個多月,這也是胡因夢此生唯一的一次婚姻。42歲那年,一直特立獨行的胡因夢又作出驚人的決定:做單親媽媽。
在世人眼中,單親家庭的孩子是不健康的。在胡因夢的講述中,她的女兒似乎比同齡的孩子早熟,在人格上也更顯獨立。聰明如她的女子知道,只有自己的心靈健康了,家庭和孩子才會沐浴在健康和快樂中。
回首這一生,胡因夢感慨萬千,“這一輩子仿佛活了好幾輩子,童年時父母的婚姻糟透了,中學時身體有抑鬱現象,人生真的經歷得夠多了:病痛、公眾人物的挑戰、單親媽媽,太多了太多了。”
就像胡因夢在自傳《生命中的不可思議》中對自己人生的評價,“極致的絢爛,極致的平靜。”胡因夢很美,比年青時候更讓人記憶深刻。
作者:高虹 譚麗琳 林萌
4/09/2007
發刊辭
K,
這是小女子為《歐洲時報-今日海南》擬的發刊辭。
一個和綠島熱土﹑藍海波濤親密無間的版面﹐即將誕生。
孕育新鮮生命﹐是教人欣喜的。
她﹐會長成啥模樣﹖
不多想﹐抓緊“造人兒”。呵呵。
發刊辭
從3.4萬km²到200萬 km²
從翠綠走向深藍
這是一個島,3.4萬km²;
這是一片海,200萬 km²。
這一片被中華文明浸潤幾千年島和海,中央集權政府早在西漢,已在此置珠崖郡;
這一片為改革開放春風吹活的島和海,當今中國最年輕的省份,她建省不過廿年。
這是海南--
中國最南端的熱帶島嶼省份--翠綠流淌的海南島;
中國唯一管轄浩瀚海洋的省份-深藍無垠的南中國海。
海南是邊遠的,她偏於一隅,與大陸隔著淺淺的海灣相望,看似隔膜;
海南是包容的,一代代賢臣良相,闖海黎民,無不在此,如魚得水;
海南是開放的,接納清流,滌蕩濁流,新觀念、舊風物、新作派、老傳統,相容並包,我自更新。
海南是橋樑,背靠大陸,面向大洋。南中國海--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幾千年航道上的沉船古物,牽動著海外遊子思鄉的心。
海南是寶島,地上有熱帶作物,地下有富饒礦產,海中有深海漁場,海底有油氣寶藏,如今她是熱帶旅遊天堂。
今日海南,這個翠綠的島,這片深藍的海。
她是古老的,她是新生的。
她,誘人!
來吧,隨著《今日海南 》,我們一起,去看海!
***
計畫開闢的欄目包括:海南要聞(報導當月重要時政消息)、綠島名片(持續介紹海南省情)、天涯熱風(報導社會、經濟、文化新聞,每期3-4篇)、圖說海南(刊發風情或紀實照片,每期4-6幅)、觸摸真海南(以通訊的樣式,由中新社記者行走海南大地,介紹海南風土人情、歷史文化、體驗旅遊、人物故事)、椰島E訊(以短波樣式,加大信息量),不定期刊發椰風蕉雨(時評),每期計畫刊發圖文稿件12-16條。
這是小女子為《歐洲時報-今日海南》擬的發刊辭。
一個和綠島熱土﹑藍海波濤親密無間的版面﹐即將誕生。
孕育新鮮生命﹐是教人欣喜的。
她﹐會長成啥模樣﹖
不多想﹐抓緊“造人兒”。呵呵。
發刊辭
從3.4萬km²到200萬 km²
從翠綠走向深藍
這是一個島,3.4萬km²;
這是一片海,200萬 km²。
這一片被中華文明浸潤幾千年島和海,中央集權政府早在西漢,已在此置珠崖郡;
這一片為改革開放春風吹活的島和海,當今中國最年輕的省份,她建省不過廿年。
這是海南--
中國最南端的熱帶島嶼省份--翠綠流淌的海南島;
中國唯一管轄浩瀚海洋的省份-深藍無垠的南中國海。
海南是邊遠的,她偏於一隅,與大陸隔著淺淺的海灣相望,看似隔膜;
海南是包容的,一代代賢臣良相,闖海黎民,無不在此,如魚得水;
海南是開放的,接納清流,滌蕩濁流,新觀念、舊風物、新作派、老傳統,相容並包,我自更新。
海南是橋樑,背靠大陸,面向大洋。南中國海--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幾千年航道上的沉船古物,牽動著海外遊子思鄉的心。
海南是寶島,地上有熱帶作物,地下有富饒礦產,海中有深海漁場,海底有油氣寶藏,如今她是熱帶旅遊天堂。
今日海南,這個翠綠的島,這片深藍的海。
她是古老的,她是新生的。
她,誘人!
來吧,隨著《今日海南 》,我們一起,去看海!
***
計畫開闢的欄目包括:海南要聞(報導當月重要時政消息)、綠島名片(持續介紹海南省情)、天涯熱風(報導社會、經濟、文化新聞,每期3-4篇)、圖說海南(刊發風情或紀實照片,每期4-6幅)、觸摸真海南(以通訊的樣式,由中新社記者行走海南大地,介紹海南風土人情、歷史文化、體驗旅遊、人物故事)、椰島E訊(以短波樣式,加大信息量),不定期刊發椰風蕉雨(時評),每期計畫刊發圖文稿件12-16條。
4/08/2007
閱讀時光。南京。高翔。詩人角。
K,
南京《周末》訪了小女子的師兄﹐詩人高翔。
就是那樣﹐就是那樣﹐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在金陵……詩人角﹐鋼板﹑刻筆﹑油印機﹑油墨香﹑燭光晚會﹑軍大衣﹑長發男﹑痴情女﹑吉他﹑舞會﹑戲劇﹑云吞﹑自行車﹑還有月……不談經典﹐只是走過。
原聲:詩人興會更無前
(2007-04-04 11:03:24)
■左元
【週末報報導】採訪地點:南京市珠江路新世界中心
採訪時間:2007年3月22日
姓名:高翔
性別:男
年齡:44歲
職業:媒體從業者
對80年代印象:那是個激情燃燒的年代,就連天空都呈現出理想的色彩
人物檔案:1963年,出生于江蘇省洪澤縣
1981年,考入南京大學中文系
1985年7月,畢業分配至新華日報社
1985年11月,參與創辦《揚子晚報》
1993年11月,調至《江海僑聲》(現《華人時刊》)雜誌社,任副主編,1994年7月起任常務副社長兼總編輯,主持雜誌社全面工作
2000年11月,調入新華社江蘇分社,先後擔任《決策參考》編輯部總編輯、決策資訊中心主任、新聞資訊中心編輯部主任兼新華網江蘇頻道執行總編輯等職務
2005年6月至今,效力于上海文匯新民報業集團東方早報社,現任長三角新聞中心副主編
上個世紀80年代,是一個各種熱潮風起雲湧、新生事物層出不窮的年代,社會上同時出現過“文化補習熱”(包括“文憑熱”)、“文學熱”、“流行音樂熱”、“書法熱”,後來又有“下海熱”、“出國熱”……“文學熱”中最強勁的當數“詩歌熱”。
高翔在南京大學讀書時發起創辦南園詩社,堪稱校園詩人的一面旗幟;工作後,他組織創建南京“詩人角”,極一時之盛。
其實早在1995年,我跟高翔就有過一面之緣。他不善言辭,很內斂,我更木訥,所以我們擦肩而過。怎麼也沒想到,他是位詩人,更沒想到,他在詩壇也曾有過叱吒風雲的時候。
進入“新時代”,詩人已成為許多人嘲笑的對象。經熱心同志介紹,我採訪高翔的80年代的時候,他說:“我覺得我現在已經變得很現實了,但在別人眼裏我還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當然,這個‘理想主義者’的稱謂,不是褒揚,而是批評……”
今天的大學生也許根本無法理解當年我們為什麼對詩歌有如此的狂熱,但我們當年確實就是那樣,我們把詩歌當成了生命和生活的意義所在,當成了精神追求的象徵。
在南京大學中文系90周年系慶專刊《凝眸》上,高翔曾以質樸的文字,回憶了他們80年代在南大辦刊物、興詩社的事——
在讀大學期間,我有幸做過兩年我們中文系《耕耘》雜誌的主編。這份雜誌的刊名是由匡亞明老先生題寫的,是一份綜合性的文學刊物,主要發表小說、散文、詩歌。雖然,那時的《耕耘》是一份油印刊物,但能在這份刊物上發表一兩篇作品,仍然被同學們視為一件非常榮耀的事情。 (關關﹕小女子85年被選為中文系學生會學習部長﹐主編過一期《耕耘》。向師兄師姐們約稿﹐可是要很有膽量的。呵呵。)
當年的辦刊條件十分艱苦,是今天的大學生們所無法想像的。現在電腦已經普及,各種先進的軟體幾乎應有盡有,使得打字排版變得十分容易;同時,膠版印刷也使印刷效果與從前有了天壤之別,可以達到十分精美的效果。但那個時候,我們只能用鐵筆在蠟紙上刻下一個個字,畫上一幅幅插圖。鐵筆的筆尖是一根很尖很硬的鋼針,在特製的蠟紙上刻寫後就會留下白色的字跡和圖畫。一期刊物的文章全部刻寫完成後,就進入油印階段了。我們在油印機上把蠟紙繃好,再在墨碾子上刷上油墨,在調墨水匣裏反復碾勻油墨,然後就正式開印了。墨碾子在油印機上每推拉一個來回,就印好一張。推墨碾子很費力氣,一個人推一陣子就要再換一個人,因為推的力氣小了,印刷出來的文稿就不夠清晰。就這樣,大家輪番上陣,好不熱鬧。文稿全部印好,我們就開始動手裝訂,刊物裝訂好後再用鍘刀切去毛邊,至此一本成品刊物才算出爐。新出爐的刊物雖然簡陋、粗糙,但大家卻視如珍寶,聞著油墨散發出來的陣陣芳香,每個人的心中都無比愉悅。 (關關﹕誰說時光已經溜走了二十多年﹖那墨香分明就在空氣中。還有﹐雀躍。我們中文系八四級甲班底油印刊物﹐叫做《一葉舟》。主編施長風﹐才子氣濃郁﹐好酒﹐好詩﹐如今是南通電視台業務台長了。)
記得有一次(1982年6月5日至6日),我們利用週末休息時間,在中文系的小樓裏油印我們的《耕耘》,每晚均幹到淩晨一兩點鐘,但大家仍喜笑顏開,面無倦容,火熱之心,感人甚矣。當時我在激動之餘,還暢然運筆,寫下了幾行小詩——
我們用墨碾將黑色的油墨碾勻碾勻,將我們的熱血一同揉進……創辦詩社也是校園生活中一件難忘的事情。在上個世紀的整個80年代,大家對詩歌的熱愛可以說是到了狂熱的程度。有很多人視詩歌為生命,北島、顧城、舒婷都是大家心中的偶像。
大學二年級的時候,為了推動校園詩歌的創作與交流,我們幾個校園詩人湊在一起,發起創辦了南園詩社。(關關﹕﹗﹗﹗)當年我們在校的大學生都住在南園宿舍區,因此詩社也就以“南園”來命名。(關關﹕我住南園一舍﹐Mayboy是十一舍。)由於全校的詩歌愛好者們紛紛加盟,南園詩社一時間成了全校擁有會員最多的社團。與此同時,北大的未名湖詩社、華師大的夏雨島詩社、南師的江南岸詩社等一批校園詩社也相繼成立,東西南北遙相呼應,使得校園詩歌創作呈現出空前繁榮的景象。南園詩社籌辦之初,由杜超擔任社長,正式成立不久即由我擔任社長,在我大學畢業前夕,由賈曉偉接任。(關關﹕才子﹐才子﹐殺死很多女學生﹐因為他留校任教了。)當時,活躍在南大校園詩壇上的有野月、野村(本人)、杜超、朱燕玲、賈曉偉、張偉弟、孫江、龔學明等一批“知名人士”。我們不定期出版《南園》詩刊,刊登詩社成員的作品,我們還先後出版了《三葉草》、《太陽黑子》等詩歌選集。
記得南園詩社成立後,我們曾經在南大的禮堂舉辦過一次燭光詩歌晚會。這次詩會由我牽頭組織,校方給予了大力支持。詩歌晚會舉辦的當晚,禮堂裏座無虛席,就連過道裏也站滿了人。校外的一些詩人和詩歌愛好者聞訊前來參與,會場的氣氛熱烈得幾乎“爆棚”。今天的大學生也許根本無法理解當年我們為什麼對詩歌有如此的狂熱,但我們當年確實就是那樣,我們把詩歌當成了生命和生活的意義所在,當成了精神追求的象徵。我們當時的物質條件與今天無法相比,非常艱苦,但我們卻毫不在乎這些,我們在乎的是精神上的富有。我曾經寫過一首題為《餛飩店》的小詩,這首詩雖然寫得較直白,但透露的完全是我們當年生活的真實情景和內心的真實感受。
詩中的餛飩店當年就坐落在南園大門西側約30米處,店面很簡陋,同樣簡陋的店堂裏放著幾張破舊的桌子和一些板凳。(關關﹕她已經密實地編織進小女子的青春歲月了。)這個餛飩店今天也許已不復存在,但當年卻實實在在存在過,存在過詩中那一群風華正茂的青年大學生,在風雪交加的寒冷冬天,他們相聚在這個餛飩店,他們懷揣理想,心系天下……
“詩人角”活動日,社會上的校園裏的詩社成員都去,有的用繩子,有的用鐵絲,在樹叢中把自己的作品掛起來。那個場面,就像梅雨過後家家戶戶趕著晾曬衣服一樣!
左元:在80年代中後期,南京有個“詩人角”曾名聞遐邇,當年你們是怎麼想到創建“詩人角”的?
高翔:“詩人角”1986年建立,我是核心的策劃人,南師大江南岸詩社社長韋曉東積極呼應。
那時候的詩人,都比較窮,那時候也沒現在這麼多茶館、咖啡館,詩人要找一個交流活動的場所很困難,另外,當時刊物少,發表詩歌的陣地少,而且有些詩人的創作不被正統刊物所接受,需要有地方展示他們的作品。這是我發起創建“詩人角”的動因。
當時鼓樓廣場有個“英語角”,搞得很熱鬧,我受到了啟發。南京第二制藥廠有個文學青年叫成文,喜歡寫詩,經常到報社找我,我說有一件事情可以做,創建“詩人角”,你先給我做一些前期工作。
當時南京各種詩歌社團有好幾十個,除了校園裏的,像南大的“南園”、南師的“江南岸”、南京工學院(今東南大學)的“北極”等,社會上有“他們”、“超感覺”、“對話”等。這些詩歌社團各有主張,有的甚至相互對立。除了在南大組織“南園”,我沒加入其他詩社,也不刻意傾向哪個流派,我認為詩歌創作本來就是非常個性化的東西,應該相互包容。(就像現在對“梨花體”,我覺得沒有必要捧得太高,也沒有必要去大肆抨擊。)我跟大家的關係都比較好。成文做了些前期工作,然後我自己一次次跑到各個詩歌社團去遊說、協商,最後定了一個日子,在雞鳴寺和平公園舉行“詩人角”創建儀式。
左元:哪一天?高翔:記不清了。好像是11月23日,一個星期天。
只記得那天下著綿綿細雨,在雞鳴寺和平公園寶塔下面,有人提供了一個收錄機,調好頻率,將調頻話筒遞給我,在連成一片的雨傘下,在淅淅洌洌的雨聲中,我宣佈“詩人角”正式建立,然後各個詩社的代表依次上臺發言。(關關﹕不知文道大才子看到這段﹐是否會聯想起什么﹖)
左元:你當時講了些什麼?高翔:記不清了。我們約定每個星期天作為“詩人角”的活動日。這個活動能不能成功,開始我們並沒有數,結果後來每個活動日,社會上的校園裏的詩社成員都去,有的用繩子,有的用鐵絲,在樹叢中把自己的作品掛起來展示交流。那個場面,就像梅雨過後家家戶戶趕著晾曬衣服一樣!
全國各地,近至安徽遠到雲貴,許多詩人慕名而來。詩人大多不善於朗誦詩歌的,但那個年代的人非常率真,許多人紛紛當眾朗誦自己的作品,操著各地口音。
左元:有沒有喝倒彩的?高翔:沒有。大家來自四面八方,總的來說是互相欣賞的,喜歡的鼓掌,不喜歡的最多反應比較冷淡,整個氣氛是文明的、友好的。
你來之前,我到網上查了一下,很多人還在懷念“詩人角”,有的說在那裏結識的朋友,友誼一直延續到今天。
左元:還有什麼比較特別的事情?高翔:如果說有什麼特別的事情,那就是通過活動,促成了一些男詩人和女詩人的結合。因而當時也有人批評,說“詩人角”成了“戀愛角”。可以說,“詩人角”是特定年代的特殊產物,現在,可能就做不成了。 (關關﹕沒有激情﹐只有矯情﹐這個時代﹐詩成了敘述﹐不是電﹑光﹑火﹑熱了。詩人﹐不是四面八方匯聚來的了﹐能遇到﹐得靠命。時光不走﹐該多好﹗﹗)
後來,隨著幾個骨幹畢業離寧,他們又在揚州五亭橋、鹽城建軍橋搞起了“詩人角”。
80年代末,“詩人角”的活動慢慢就淡了,到90年代初就自然消失了,隨著80年代的逝去而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記憶。
80年代,寫詩的人很多。有人諷刺,一塊磚頭掉下了,可以砸死幾個詩人。也一直有人批評那時候的詩歌品質差。
我認為,本來中國就是一個詩的國度,寫詩的人多本不應該當成一件怪事,古代牧童都能吟誦幾首唐詩呢。80年代詩歌熱,背後體現的是一種時代精神、一種時代追求,是長期政治高壓之後人們的個性得到一定解放的產物,是民族精神復蘇的象徵。那個時候,大部分人是非常真誠的,無論他的詩是幼稚的粗糙的,但多是用一顆真誠的心在創作,在抒寫他的理想,抒寫他的追求,抒寫他的苦悶,跟現在網路炒作的詩歌熱不太一樣。
那時候詩人還很容易引起異性的崇拜,崇拜也是真實的。(關關﹕崇拜的是詩人的靈魂﹐崇拜者多是紅顏知己。可不是當下﹐追劉德華癲狂了的FAN.)我就有體驗,在路上經常被女孩子攔下來,讓我留言、簽名,仿佛是明星。
曾經還有個人冒我的名,和一個師專體育系的女生談戀愛。
左元:噢?什麼時候?高翔:我工作以後。有一天我突然收到那個女孩的信。開始我莫名其妙,一想,肯定是有人冒充我的。女孩的信寫得很熱辣,可見他們關係不一般了。我找到報社領導,首先聲明:“我最近沒出差吧?”
我跟那個女孩聯繫,說明真相。後來那個男孩找到了,是蘇北某縣的。還沒鑄成什麼大錯,公安部門教育他一番,事情就過去了。
那時候詩人的確風光了一回。後來,商業氣息越來越濃厚,大家的注意力都轉移到經濟上來,那些依然堅持的詩人顯得很落寞,甚至被看成不正常的人。 (南京《周末》2007/04/04)
南京《周末》訪了小女子的師兄﹐詩人高翔。
就是那樣﹐就是那樣﹐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在金陵……詩人角﹐鋼板﹑刻筆﹑油印機﹑油墨香﹑燭光晚會﹑軍大衣﹑長發男﹑痴情女﹑吉他﹑舞會﹑戲劇﹑云吞﹑自行車﹑還有月……不談經典﹐只是走過。
原聲:詩人興會更無前
(2007-04-04 11:03:24)
■左元
【週末報報導】採訪地點:南京市珠江路新世界中心
採訪時間:2007年3月22日
姓名:高翔
性別:男
年齡:44歲
職業:媒體從業者
對80年代印象:那是個激情燃燒的年代,就連天空都呈現出理想的色彩
人物檔案:1963年,出生于江蘇省洪澤縣
1981年,考入南京大學中文系
1985年7月,畢業分配至新華日報社
1985年11月,參與創辦《揚子晚報》
1993年11月,調至《江海僑聲》(現《華人時刊》)雜誌社,任副主編,1994年7月起任常務副社長兼總編輯,主持雜誌社全面工作
2000年11月,調入新華社江蘇分社,先後擔任《決策參考》編輯部總編輯、決策資訊中心主任、新聞資訊中心編輯部主任兼新華網江蘇頻道執行總編輯等職務
2005年6月至今,效力于上海文匯新民報業集團東方早報社,現任長三角新聞中心副主編
上個世紀80年代,是一個各種熱潮風起雲湧、新生事物層出不窮的年代,社會上同時出現過“文化補習熱”(包括“文憑熱”)、“文學熱”、“流行音樂熱”、“書法熱”,後來又有“下海熱”、“出國熱”……“文學熱”中最強勁的當數“詩歌熱”。
高翔在南京大學讀書時發起創辦南園詩社,堪稱校園詩人的一面旗幟;工作後,他組織創建南京“詩人角”,極一時之盛。
其實早在1995年,我跟高翔就有過一面之緣。他不善言辭,很內斂,我更木訥,所以我們擦肩而過。怎麼也沒想到,他是位詩人,更沒想到,他在詩壇也曾有過叱吒風雲的時候。
進入“新時代”,詩人已成為許多人嘲笑的對象。經熱心同志介紹,我採訪高翔的80年代的時候,他說:“我覺得我現在已經變得很現實了,但在別人眼裏我還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當然,這個‘理想主義者’的稱謂,不是褒揚,而是批評……”
今天的大學生也許根本無法理解當年我們為什麼對詩歌有如此的狂熱,但我們當年確實就是那樣,我們把詩歌當成了生命和生活的意義所在,當成了精神追求的象徵。
在南京大學中文系90周年系慶專刊《凝眸》上,高翔曾以質樸的文字,回憶了他們80年代在南大辦刊物、興詩社的事——
在讀大學期間,我有幸做過兩年我們中文系《耕耘》雜誌的主編。這份雜誌的刊名是由匡亞明老先生題寫的,是一份綜合性的文學刊物,主要發表小說、散文、詩歌。雖然,那時的《耕耘》是一份油印刊物,但能在這份刊物上發表一兩篇作品,仍然被同學們視為一件非常榮耀的事情。 (關關﹕小女子85年被選為中文系學生會學習部長﹐主編過一期《耕耘》。向師兄師姐們約稿﹐可是要很有膽量的。呵呵。)
當年的辦刊條件十分艱苦,是今天的大學生們所無法想像的。現在電腦已經普及,各種先進的軟體幾乎應有盡有,使得打字排版變得十分容易;同時,膠版印刷也使印刷效果與從前有了天壤之別,可以達到十分精美的效果。但那個時候,我們只能用鐵筆在蠟紙上刻下一個個字,畫上一幅幅插圖。鐵筆的筆尖是一根很尖很硬的鋼針,在特製的蠟紙上刻寫後就會留下白色的字跡和圖畫。一期刊物的文章全部刻寫完成後,就進入油印階段了。我們在油印機上把蠟紙繃好,再在墨碾子上刷上油墨,在調墨水匣裏反復碾勻油墨,然後就正式開印了。墨碾子在油印機上每推拉一個來回,就印好一張。推墨碾子很費力氣,一個人推一陣子就要再換一個人,因為推的力氣小了,印刷出來的文稿就不夠清晰。就這樣,大家輪番上陣,好不熱鬧。文稿全部印好,我們就開始動手裝訂,刊物裝訂好後再用鍘刀切去毛邊,至此一本成品刊物才算出爐。新出爐的刊物雖然簡陋、粗糙,但大家卻視如珍寶,聞著油墨散發出來的陣陣芳香,每個人的心中都無比愉悅。 (關關﹕誰說時光已經溜走了二十多年﹖那墨香分明就在空氣中。還有﹐雀躍。我們中文系八四級甲班底油印刊物﹐叫做《一葉舟》。主編施長風﹐才子氣濃郁﹐好酒﹐好詩﹐如今是南通電視台業務台長了。)
記得有一次(1982年6月5日至6日),我們利用週末休息時間,在中文系的小樓裏油印我們的《耕耘》,每晚均幹到淩晨一兩點鐘,但大家仍喜笑顏開,面無倦容,火熱之心,感人甚矣。當時我在激動之餘,還暢然運筆,寫下了幾行小詩——
我們用墨碾將黑色的油墨碾勻碾勻,將我們的熱血一同揉進……創辦詩社也是校園生活中一件難忘的事情。在上個世紀的整個80年代,大家對詩歌的熱愛可以說是到了狂熱的程度。有很多人視詩歌為生命,北島、顧城、舒婷都是大家心中的偶像。
大學二年級的時候,為了推動校園詩歌的創作與交流,我們幾個校園詩人湊在一起,發起創辦了南園詩社。(關關﹕﹗﹗﹗)當年我們在校的大學生都住在南園宿舍區,因此詩社也就以“南園”來命名。(關關﹕我住南園一舍﹐Mayboy是十一舍。)由於全校的詩歌愛好者們紛紛加盟,南園詩社一時間成了全校擁有會員最多的社團。與此同時,北大的未名湖詩社、華師大的夏雨島詩社、南師的江南岸詩社等一批校園詩社也相繼成立,東西南北遙相呼應,使得校園詩歌創作呈現出空前繁榮的景象。南園詩社籌辦之初,由杜超擔任社長,正式成立不久即由我擔任社長,在我大學畢業前夕,由賈曉偉接任。(關關﹕才子﹐才子﹐殺死很多女學生﹐因為他留校任教了。)當時,活躍在南大校園詩壇上的有野月、野村(本人)、杜超、朱燕玲、賈曉偉、張偉弟、孫江、龔學明等一批“知名人士”。我們不定期出版《南園》詩刊,刊登詩社成員的作品,我們還先後出版了《三葉草》、《太陽黑子》等詩歌選集。
記得南園詩社成立後,我們曾經在南大的禮堂舉辦過一次燭光詩歌晚會。這次詩會由我牽頭組織,校方給予了大力支持。詩歌晚會舉辦的當晚,禮堂裏座無虛席,就連過道裏也站滿了人。校外的一些詩人和詩歌愛好者聞訊前來參與,會場的氣氛熱烈得幾乎“爆棚”。今天的大學生也許根本無法理解當年我們為什麼對詩歌有如此的狂熱,但我們當年確實就是那樣,我們把詩歌當成了生命和生活的意義所在,當成了精神追求的象徵。我們當時的物質條件與今天無法相比,非常艱苦,但我們卻毫不在乎這些,我們在乎的是精神上的富有。我曾經寫過一首題為《餛飩店》的小詩,這首詩雖然寫得較直白,但透露的完全是我們當年生活的真實情景和內心的真實感受。
詩中的餛飩店當年就坐落在南園大門西側約30米處,店面很簡陋,同樣簡陋的店堂裏放著幾張破舊的桌子和一些板凳。(關關﹕她已經密實地編織進小女子的青春歲月了。)這個餛飩店今天也許已不復存在,但當年卻實實在在存在過,存在過詩中那一群風華正茂的青年大學生,在風雪交加的寒冷冬天,他們相聚在這個餛飩店,他們懷揣理想,心系天下……
“詩人角”活動日,社會上的校園裏的詩社成員都去,有的用繩子,有的用鐵絲,在樹叢中把自己的作品掛起來。那個場面,就像梅雨過後家家戶戶趕著晾曬衣服一樣!
左元:在80年代中後期,南京有個“詩人角”曾名聞遐邇,當年你們是怎麼想到創建“詩人角”的?
高翔:“詩人角”1986年建立,我是核心的策劃人,南師大江南岸詩社社長韋曉東積極呼應。
那時候的詩人,都比較窮,那時候也沒現在這麼多茶館、咖啡館,詩人要找一個交流活動的場所很困難,另外,當時刊物少,發表詩歌的陣地少,而且有些詩人的創作不被正統刊物所接受,需要有地方展示他們的作品。這是我發起創建“詩人角”的動因。
當時鼓樓廣場有個“英語角”,搞得很熱鬧,我受到了啟發。南京第二制藥廠有個文學青年叫成文,喜歡寫詩,經常到報社找我,我說有一件事情可以做,創建“詩人角”,你先給我做一些前期工作。
當時南京各種詩歌社團有好幾十個,除了校園裏的,像南大的“南園”、南師的“江南岸”、南京工學院(今東南大學)的“北極”等,社會上有“他們”、“超感覺”、“對話”等。這些詩歌社團各有主張,有的甚至相互對立。除了在南大組織“南園”,我沒加入其他詩社,也不刻意傾向哪個流派,我認為詩歌創作本來就是非常個性化的東西,應該相互包容。(就像現在對“梨花體”,我覺得沒有必要捧得太高,也沒有必要去大肆抨擊。)我跟大家的關係都比較好。成文做了些前期工作,然後我自己一次次跑到各個詩歌社團去遊說、協商,最後定了一個日子,在雞鳴寺和平公園舉行“詩人角”創建儀式。
左元:哪一天?高翔:記不清了。好像是11月23日,一個星期天。
只記得那天下著綿綿細雨,在雞鳴寺和平公園寶塔下面,有人提供了一個收錄機,調好頻率,將調頻話筒遞給我,在連成一片的雨傘下,在淅淅洌洌的雨聲中,我宣佈“詩人角”正式建立,然後各個詩社的代表依次上臺發言。(關關﹕不知文道大才子看到這段﹐是否會聯想起什么﹖)
左元:你當時講了些什麼?高翔:記不清了。我們約定每個星期天作為“詩人角”的活動日。這個活動能不能成功,開始我們並沒有數,結果後來每個活動日,社會上的校園裏的詩社成員都去,有的用繩子,有的用鐵絲,在樹叢中把自己的作品掛起來展示交流。那個場面,就像梅雨過後家家戶戶趕著晾曬衣服一樣!
全國各地,近至安徽遠到雲貴,許多詩人慕名而來。詩人大多不善於朗誦詩歌的,但那個年代的人非常率真,許多人紛紛當眾朗誦自己的作品,操著各地口音。
左元:有沒有喝倒彩的?高翔:沒有。大家來自四面八方,總的來說是互相欣賞的,喜歡的鼓掌,不喜歡的最多反應比較冷淡,整個氣氛是文明的、友好的。
你來之前,我到網上查了一下,很多人還在懷念“詩人角”,有的說在那裏結識的朋友,友誼一直延續到今天。
左元:還有什麼比較特別的事情?高翔:如果說有什麼特別的事情,那就是通過活動,促成了一些男詩人和女詩人的結合。因而當時也有人批評,說“詩人角”成了“戀愛角”。可以說,“詩人角”是特定年代的特殊產物,現在,可能就做不成了。 (關關﹕沒有激情﹐只有矯情﹐這個時代﹐詩成了敘述﹐不是電﹑光﹑火﹑熱了。詩人﹐不是四面八方匯聚來的了﹐能遇到﹐得靠命。時光不走﹐該多好﹗﹗)
後來,隨著幾個骨幹畢業離寧,他們又在揚州五亭橋、鹽城建軍橋搞起了“詩人角”。
80年代末,“詩人角”的活動慢慢就淡了,到90年代初就自然消失了,隨著80年代的逝去而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記憶。
80年代,寫詩的人很多。有人諷刺,一塊磚頭掉下了,可以砸死幾個詩人。也一直有人批評那時候的詩歌品質差。
我認為,本來中國就是一個詩的國度,寫詩的人多本不應該當成一件怪事,古代牧童都能吟誦幾首唐詩呢。80年代詩歌熱,背後體現的是一種時代精神、一種時代追求,是長期政治高壓之後人們的個性得到一定解放的產物,是民族精神復蘇的象徵。那個時候,大部分人是非常真誠的,無論他的詩是幼稚的粗糙的,但多是用一顆真誠的心在創作,在抒寫他的理想,抒寫他的追求,抒寫他的苦悶,跟現在網路炒作的詩歌熱不太一樣。
那時候詩人還很容易引起異性的崇拜,崇拜也是真實的。(關關﹕崇拜的是詩人的靈魂﹐崇拜者多是紅顏知己。可不是當下﹐追劉德華癲狂了的FAN.)我就有體驗,在路上經常被女孩子攔下來,讓我留言、簽名,仿佛是明星。
曾經還有個人冒我的名,和一個師專體育系的女生談戀愛。
左元:噢?什麼時候?高翔:我工作以後。有一天我突然收到那個女孩的信。開始我莫名其妙,一想,肯定是有人冒充我的。女孩的信寫得很熱辣,可見他們關係不一般了。我找到報社領導,首先聲明:“我最近沒出差吧?”
我跟那個女孩聯繫,說明真相。後來那個男孩找到了,是蘇北某縣的。還沒鑄成什麼大錯,公安部門教育他一番,事情就過去了。
那時候詩人的確風光了一回。後來,商業氣息越來越濃厚,大家的注意力都轉移到經濟上來,那些依然堅持的詩人顯得很落寞,甚至被看成不正常的人。 (南京《周末》2007/04/04)
蔡元培半世紀前的情事
K,
才子哪能無情事﹖
與其﹐為外人齷鹺編排﹐不如為情自為文。大才子蔡元培﹐如是了﹔大才子魯迅﹐如是了﹔當然﹐還有胡適。
這是﹐中國當代知識分子﹐無不仰慕的蔡老元培﹐半個多世紀前的情事。讀之﹐惟有﹐心向往之。
世紀初﹐小女子在北大讀書﹐日日經過未名湖側小樹林里蔡老的雕塑﹐“自由”二字就這樣﹐隨著春日里的楊柳熏風﹐點點滴滴浸入皮骨了。
未名湖畔開風氣-蔡元培的事業與婚姻
蔡登山
87 年 4 月 19 日
蔡元培主持北大,為中國學術開一新紀元。在婚姻關係上,則從傳統的大男人主義思想,轉變為倡女權、撰寫「夫妻公約」,又提出驚世駭俗的「徵婚條件」,在那個保守的年代,提倡男女平等與婚姻自由。
一九九八年五月四日是北大建校一百周年,北京古老的皇城外,河邊上的垂柳依然掩映著故宮的角樓。離這兒不遠,是當年的「沙漢」,老北大的「紅樓」依然默立在路旁。而歲月易逝,八十年彈指已過,當年健者如今俱往矣,如蔡元培者,也只剩文獻可尋覓了。作為蔡元培的學生、老朋友,又幾度因蔡氏辭職或出國而代理過北大校長的蔣夢麟曾說:「如果你將石子投入平靜的水面,漣漪就會從此中心向遠處外擴展開去,在五朝京都的千年古城北京……維新的浪潮已經消退成為歷史。在這平靜的古都裡,只剩下一些貝殼,作為命運興衰的見證者。但在北大聚集著含有珍珠的活貝,它們注定要在一代人的短暫期間為文化思想作出重大貢獻。把叛逆知識份子的石子投入死水的,便是一九一六年成為北大校長的蔡元培先生。」
把死氣沉沉的北大變成一個生動活潑的戰鬥堡壘
蔡元培自己說:「居北京大學校長的名義,十年有半;而實際在校辦事,不過五年有半。」若細究起來,去掉辭職、出國多次,躬親視事不過四年,在整個一世紀的歷史中,也不過廿五分之一;而以此四年之力,「把北大從一個官僚養成所變成名副其實的最高學府,把死氣沉沉的北大變成一個生動活潑的戰鬥堡壘。」(馮友蘭語)其功不可謂不巨。雖然,蔡先生一生可資談論者不少,如從「怪八股」中舉、點進士、授翰林的仕途得意,到「張園演說」成為「革命巨子」;從驚世駭俗的「徵婚條件」到一往情深的<祭亡妻黃仲玉>;從「民國教育總長」到中國第一個國家科研機構「中央研究院」院長;從《中國倫理學史》到《石頭記索引》……然而這一切比起他執掌北大,都顯得微不足道。梁漱溟曾說:「核論蔡先生一生,沒有什麼其他成就,既不以某一種學問見長,亦無一椿事功表現。」又說:「只在開出一種風氣,釀成一大潮流,影響到全國,收果於後世。」梁氏前論容有爭議,後評則允稱知言。吳敬恆則以蔡元培和章太炎相比,指章為「學人」,而蔡為「學人兼通人」,然後說:「學人難,惟通人更難,學人守先待後,通人則開風氣者。」
論者指出,以清末翰林而身預光復會、同盟會,成為雙料革命,蔡元培是第一人;以開國元勳入主教育部,進而把畢生精力貢獻於教育事業,倡導「學術自由」,致力現代科學,蔡元培又是最徹底的一個。滿清由戊戌的「失民心」,終致辛亥的「失天下」,在這樣的時勢背景下,不難理解蔡元培的籌組光復會、加入同盟會,乃至試製炸彈,力主「暗殺」與「暴動」的種種舉動。戊戌之際,在他看:以中國之大,積弊之深,不在根本上從培養人才著手,要想靠幾道上諭來從事改革,把腐敗的局面轉變過來,是不可能的。「康黨之所以失敗,由於不先培養革新之人才,而欲以少數人弋取政權,排斥頑舊,不能不情現勢絀。」因此蔡元培顯然注意到避免「不動」或「盲動」這兩種態度傾向,以為社會革命與文化啟蒙這兩大任務不可以互相替代。他的眼光不見得特別犀利,但卻較他人深遠,於是他把目光落到教育上─興亡重溫百年計。論者以為「以傳播新知、開通風氣、啟迪民智、進化民德為宗旨的啟蒙者,雖然在近代中國新知識份子中不難開具一長串名單,但就用力之巨、歷時之久、收效之著而言,嚴復之後,蔡元培與張元濟無疑是一時瑜亮、並世雙峰。張元濟之於商務印書館、蔡元培之於北京大學即為明證。」
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主義 呂思勉說:「孑民先生主持北大,所以能為中國學術界開一新紀元,就其休休有容的性質,能使各方面的學者同流並進,而給予後來學者以極大的自由,使與各種高深的學術都有接觸,以引起其好尚之心。」用蔡元培自己的話說,不外「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主義」。二者互為表裡彼此依托,然「思想自由」如蛇行草間,隱然難察;而「兼容並包」卻在在存人耳目,博得滿堂喝彩。人們說到當年北大一時之盛的師資,從陳獨秀、李大釗、胡適,到辜鴻銘、劉師培、黃侃,從「五馬三沈」到周氏兄弟,都會讚一聲「雅量」。蔡元培說:「無論為何種學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以故,尚不達到自然淘汰之命運,雖彼此相反,而悉聽其自由發展。」雖說「兼容並包」乃「世界各大學通例」,但當時能恃此點鐵成金者,惟蔡元培一人。梁漱溟把這歸因於蔡元培的「器局大、識見遠」,他說:「除了他意識到辦大學需要如此之外,更要緊的乃在他天性上具有多方面的愛好、極廣博的興趣。意識到此一需要,而後兼容並包,不免是人為的(偽的);天性上喜歡如此,方是自然的(真的)。有意的兼容並包,不一定兼容並包的了;唯出於真愛好,而後人家乃樂於為他所包容,而後儘管複雜卻維繫得住。──這方是真器局、真度量。」真是道出其中三昧,語語中的。
對於蔡元培之評價,可說譽辭千篇,毀過無一語。諸如吳敬恆、蔣夢麟皆以「完人」稱之。然綜觀其一生,卻也面對種種艱難的選擇。他說自己是個理想主義者,在某種意義上他守住了「不棄不執」的理想,然而關於他的抱負,不管濟世明德或學術志向,似乎多所挫折。他的屢而去國、歸國,似乎正表明他與現實的痛苦關係:有所離而又無法離、無法大有所為而又要有所為。論者指出,他不得不承擔起一種矛盾的雙重命運:一方面是參與型的「行動人物」,另一方面又是超越型的「觀念人物」;一方面是思想和知識的固有理路,另一方面是現實社會問題的緊迫要求;一方面是現代價值觀念的吸引,另一方面又是非理想狀態的「犧牲」;兩難的衝突,造成難以擺脫的心理焦慮和歲月蹉跎。(吳方語)是令人惋惜的。
倡女權,撰寫「夫婦公約」 「嗚呼!仲玉,竟舍我而先逝耶!自汝與我結婚以來,才二十年,累汝以兒女,累汝以家計,累汝以國內、國外之奔走,累汝以貧困,累汝以憂患,使汝善書、善畫、善為美術之天才,竟不能無限發展,而且積勞成疾,以不得盡汝之天年。嗚呼!我之負汝何如耶。」「汝愛我以德,無微不至。對於我之飲食、起居、疾痛、痒,時時懸念,所不待言。對於我所信仰之主義,我所信仰之朋友,或所見不與我同,常加規勸;我或不能領受,以至與汝爭論;我事後輒非常悔恨,以為何不稍稍忍耐,以免傷汝之心。嗚呼!而今而後,再欲聞汝之規勸而不可得矣,我惟有時時銘記汝往日之言以自檢耳!」這是在一九二一年一月九日,蔡元培在歐洲得蔣夢麟、譚熙鴻電,驚悉夫人黃世振(仲玉)病逝北京法國醫院後,和淚手撰<祭亡妻黃仲玉>一文中的兩小段,字字血淚,可見鶼鰈情深。蔡元培生於一八六七年,在二十三歲時遵兄長之命與王昭女士結婚。王昭,浙江稽會人,大新郎一歲。婚後兩人的生活,並非如鼓琴瑟,相敬如賓,由於王昭「有潔癖,坐席、食器、衣巾之屬,非與同癖者或觸之,則懊憾欲死。睡則先去外衣,次去裙,必以濕巾遍拭髮及衣衽,蓋十年如一日。其始歸也,余惡其繁瑣,常與之爭,君又尚氣,又不受怫逆之詞。余好奢,而君持之以儉。余不欲近細事,而君持之以勤。余於時持嫁從夫之義,時有以制裁之,君雖不能不相讓,而心滋不悅,以是得肝疾。」(蔡元培<悼夫人王昭文>)其時蔡元培仍未能擺脫傳統的大男人主義思想,仍持有「出嫁從夫」之觀念。至一九○○倡女權,撰寫「夫婦公約」,其後「伉儷之愛,視新婚有加焉」。可惜好景不長,半年後,王昭去世,得年三十五歲。蔡元培揮淚撰文為悼,情詞悲切,飲人不忍卒讀。
王昭去世後經年,友朋多勸蔡氏續娶,並為之媒。但蔡元培在<自寫年譜>中說:「我那時提出五條件:(一)天足者;(二)識字者;(三)男子不得娶妾;(四)夫妻意見不合時,可以解約;(五)夫死後,妻可以再嫁。同鄉的人,對於(一)(二)兩條,竟不易合格;而對於(四)條又不免恐慌,因而久不得當。有林君為言都昌黃爾軒先生之次女天足,善書畫。黃先生方攜眷屬需次杭州,可托人探詢。我適與童君又往臨安,抵餘杭,薄暮,童君識余杭某局長葉祖鄉君,往投宿。葉君設宴相款,我大醉,葉君諒我真率。晚餐後,葉君導觀大廳中所懸之圖畫,均極精細之工筆畫,款署黃世振,字亦秀勁。葉君說,這是我同鄉黃君爾軒之女,甚孝,嘗刲臂療大疾,工書畫。童君就告以我有求婚的意思,葉君慨然以媒介自任。後來借葉君之力,我得與黃女士訂婚,己丑□月結婚於杭州。」(案:己丑當為辛丑之誤,一九○一年十一月廿二日於杭州結婚。)婚後兩人如魚得水,夫人更是一賢內助。這段婚姻維持二十年,直到一九二一年一月一日黃世振去世為止。
惟卿第一能知我留取心痕永不磨
蔡元培第三次當新郎是在一九二三年,是年五十七歲,因夫人黃仲玉逝世已逾期年,家庭無人照顧,不能不續娶。但他的擇偶條件有三:(一)原有 相當認識,(二)年齡略大,(三)熟暗英文而能為研究助手者。屬意於愛國女學舊同學周峻(養浩)女士。周女士,南京人,在蔡元培主持愛國女學時,即來就學,又進承志、啟明諸校;畢業後服務社會多年,任教安徽女子師範、上海神州女學等校,時年三十三。蔡元培託前任愛國女學舍監杭州徐仲可夫人何墨君介紹,得周峻同意,於三月十五日在上海訂婚。七月十日在蘇州留園結婚。蔡元培<雜記>手稿記云:「午後三時,往周宅所寓之惠中飯店親迎,即往留園,四時行婚禮。」「客座設禮堂,音樂隊間歇奏樂。有客來要求演講,因到禮堂說此次訂(締)婚之經過。」十天後偕夫人周峻、女威廉、子柏齡赴歐,舟中曾賦詩一首云:「忘年新結閨中契,勤學將為海外遊;鰈泳鶼飛常互助,相期各自有千秋。」後由比利時移居法國,蔡元培一面埋首著述,一面協助吳敬恆(稚暉)、李煜瀛(石曾)辦理「華法教育會」、里昂中法大學事宜。一九二六年應北京政府教育部電促,偕夫人返抵上海。一九二八年四月任首任國立中央研究院院長,直至去世為止。周峻於相夫教子之餘,致力於繪事,她曾在布魯塞爾美術學校及巴黎美術專科學校政讀,一九二九年她在上海舉辦的「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展出油畫<蔡元培半身像>,蔡元培親題七絕一首云:「我相遷流每剎那,隨人寫照各殊科;惟卿第一能知我,留取心痕永不磨。」可見伉儷情深。而周峻曾有和韻,其中有「天荒地老永不磨」一句。又一九三九年春,值周峻五十壽辰,蔡元培為詩以祝云:「蛩驅生涯十六年,耐勞嗜學尚依然,鳥居每恨圖書少,春至欣看花鳥妍,兒女承歡憑意匠,親朋話舊詡心田,一樽介壽山陰酒,萬千巖在眼前。」兩年前的冬天蔡元培帶著家人南下香港養病,島居的歲月,有著賢妻與子女在旁,峰火中他忍痛留下北大的顛沛,避地南來。一九四○年三月五日病逝,葬於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關關﹕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背山面海﹐視野朗闊﹐不屈蔡君矣。)舉殯之日,全港下半旗誌哀。五四元老,新文化的保母就長眠於香江了。
北大轉瞬間已百年,其間幾度風雨幾度春秋,當年的「紅樓」已隔雨相望冷,甚至已沒有多少莘莘學子記得陳獨秀、胡適在這兒鼓動風潮,而更多的人穿梭在未名湖畔的叢樹幽林間,有著輕快的笑語。蔡元培塑像謙和地獨守著一片淨土,無論歲月的塵埃如何起落飛揚,黯淡了多少偶像的色彩;無論時間的流水如何一去不返,動搖了多少權威的根基。蔡元培卻魅力不減、風神依舊,只因他為新文學、新文化,但開風氣。
才子哪能無情事﹖
與其﹐為外人齷鹺編排﹐不如為情自為文。大才子蔡元培﹐如是了﹔大才子魯迅﹐如是了﹔當然﹐還有胡適。
這是﹐中國當代知識分子﹐無不仰慕的蔡老元培﹐半個多世紀前的情事。讀之﹐惟有﹐心向往之。
世紀初﹐小女子在北大讀書﹐日日經過未名湖側小樹林里蔡老的雕塑﹐“自由”二字就這樣﹐隨著春日里的楊柳熏風﹐點點滴滴浸入皮骨了。
未名湖畔開風氣-蔡元培的事業與婚姻
蔡登山
87 年 4 月 19 日
蔡元培主持北大,為中國學術開一新紀元。在婚姻關係上,則從傳統的大男人主義思想,轉變為倡女權、撰寫「夫妻公約」,又提出驚世駭俗的「徵婚條件」,在那個保守的年代,提倡男女平等與婚姻自由。
一九九八年五月四日是北大建校一百周年,北京古老的皇城外,河邊上的垂柳依然掩映著故宮的角樓。離這兒不遠,是當年的「沙漢」,老北大的「紅樓」依然默立在路旁。而歲月易逝,八十年彈指已過,當年健者如今俱往矣,如蔡元培者,也只剩文獻可尋覓了。作為蔡元培的學生、老朋友,又幾度因蔡氏辭職或出國而代理過北大校長的蔣夢麟曾說:「如果你將石子投入平靜的水面,漣漪就會從此中心向遠處外擴展開去,在五朝京都的千年古城北京……維新的浪潮已經消退成為歷史。在這平靜的古都裡,只剩下一些貝殼,作為命運興衰的見證者。但在北大聚集著含有珍珠的活貝,它們注定要在一代人的短暫期間為文化思想作出重大貢獻。把叛逆知識份子的石子投入死水的,便是一九一六年成為北大校長的蔡元培先生。」
把死氣沉沉的北大變成一個生動活潑的戰鬥堡壘
蔡元培自己說:「居北京大學校長的名義,十年有半;而實際在校辦事,不過五年有半。」若細究起來,去掉辭職、出國多次,躬親視事不過四年,在整個一世紀的歷史中,也不過廿五分之一;而以此四年之力,「把北大從一個官僚養成所變成名副其實的最高學府,把死氣沉沉的北大變成一個生動活潑的戰鬥堡壘。」(馮友蘭語)其功不可謂不巨。雖然,蔡先生一生可資談論者不少,如從「怪八股」中舉、點進士、授翰林的仕途得意,到「張園演說」成為「革命巨子」;從驚世駭俗的「徵婚條件」到一往情深的<祭亡妻黃仲玉>;從「民國教育總長」到中國第一個國家科研機構「中央研究院」院長;從《中國倫理學史》到《石頭記索引》……然而這一切比起他執掌北大,都顯得微不足道。梁漱溟曾說:「核論蔡先生一生,沒有什麼其他成就,既不以某一種學問見長,亦無一椿事功表現。」又說:「只在開出一種風氣,釀成一大潮流,影響到全國,收果於後世。」梁氏前論容有爭議,後評則允稱知言。吳敬恆則以蔡元培和章太炎相比,指章為「學人」,而蔡為「學人兼通人」,然後說:「學人難,惟通人更難,學人守先待後,通人則開風氣者。」
論者指出,以清末翰林而身預光復會、同盟會,成為雙料革命,蔡元培是第一人;以開國元勳入主教育部,進而把畢生精力貢獻於教育事業,倡導「學術自由」,致力現代科學,蔡元培又是最徹底的一個。滿清由戊戌的「失民心」,終致辛亥的「失天下」,在這樣的時勢背景下,不難理解蔡元培的籌組光復會、加入同盟會,乃至試製炸彈,力主「暗殺」與「暴動」的種種舉動。戊戌之際,在他看:以中國之大,積弊之深,不在根本上從培養人才著手,要想靠幾道上諭來從事改革,把腐敗的局面轉變過來,是不可能的。「康黨之所以失敗,由於不先培養革新之人才,而欲以少數人弋取政權,排斥頑舊,不能不情現勢絀。」因此蔡元培顯然注意到避免「不動」或「盲動」這兩種態度傾向,以為社會革命與文化啟蒙這兩大任務不可以互相替代。他的眼光不見得特別犀利,但卻較他人深遠,於是他把目光落到教育上─興亡重溫百年計。論者以為「以傳播新知、開通風氣、啟迪民智、進化民德為宗旨的啟蒙者,雖然在近代中國新知識份子中不難開具一長串名單,但就用力之巨、歷時之久、收效之著而言,嚴復之後,蔡元培與張元濟無疑是一時瑜亮、並世雙峰。張元濟之於商務印書館、蔡元培之於北京大學即為明證。」
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主義 呂思勉說:「孑民先生主持北大,所以能為中國學術界開一新紀元,就其休休有容的性質,能使各方面的學者同流並進,而給予後來學者以極大的自由,使與各種高深的學術都有接觸,以引起其好尚之心。」用蔡元培自己的話說,不外「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主義」。二者互為表裡彼此依托,然「思想自由」如蛇行草間,隱然難察;而「兼容並包」卻在在存人耳目,博得滿堂喝彩。人們說到當年北大一時之盛的師資,從陳獨秀、李大釗、胡適,到辜鴻銘、劉師培、黃侃,從「五馬三沈」到周氏兄弟,都會讚一聲「雅量」。蔡元培說:「無論為何種學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以故,尚不達到自然淘汰之命運,雖彼此相反,而悉聽其自由發展。」雖說「兼容並包」乃「世界各大學通例」,但當時能恃此點鐵成金者,惟蔡元培一人。梁漱溟把這歸因於蔡元培的「器局大、識見遠」,他說:「除了他意識到辦大學需要如此之外,更要緊的乃在他天性上具有多方面的愛好、極廣博的興趣。意識到此一需要,而後兼容並包,不免是人為的(偽的);天性上喜歡如此,方是自然的(真的)。有意的兼容並包,不一定兼容並包的了;唯出於真愛好,而後人家乃樂於為他所包容,而後儘管複雜卻維繫得住。──這方是真器局、真度量。」真是道出其中三昧,語語中的。
對於蔡元培之評價,可說譽辭千篇,毀過無一語。諸如吳敬恆、蔣夢麟皆以「完人」稱之。然綜觀其一生,卻也面對種種艱難的選擇。他說自己是個理想主義者,在某種意義上他守住了「不棄不執」的理想,然而關於他的抱負,不管濟世明德或學術志向,似乎多所挫折。他的屢而去國、歸國,似乎正表明他與現實的痛苦關係:有所離而又無法離、無法大有所為而又要有所為。論者指出,他不得不承擔起一種矛盾的雙重命運:一方面是參與型的「行動人物」,另一方面又是超越型的「觀念人物」;一方面是思想和知識的固有理路,另一方面是現實社會問題的緊迫要求;一方面是現代價值觀念的吸引,另一方面又是非理想狀態的「犧牲」;兩難的衝突,造成難以擺脫的心理焦慮和歲月蹉跎。(吳方語)是令人惋惜的。
倡女權,撰寫「夫婦公約」 「嗚呼!仲玉,竟舍我而先逝耶!自汝與我結婚以來,才二十年,累汝以兒女,累汝以家計,累汝以國內、國外之奔走,累汝以貧困,累汝以憂患,使汝善書、善畫、善為美術之天才,竟不能無限發展,而且積勞成疾,以不得盡汝之天年。嗚呼!我之負汝何如耶。」「汝愛我以德,無微不至。對於我之飲食、起居、疾痛、痒,時時懸念,所不待言。對於我所信仰之主義,我所信仰之朋友,或所見不與我同,常加規勸;我或不能領受,以至與汝爭論;我事後輒非常悔恨,以為何不稍稍忍耐,以免傷汝之心。嗚呼!而今而後,再欲聞汝之規勸而不可得矣,我惟有時時銘記汝往日之言以自檢耳!」這是在一九二一年一月九日,蔡元培在歐洲得蔣夢麟、譚熙鴻電,驚悉夫人黃世振(仲玉)病逝北京法國醫院後,和淚手撰<祭亡妻黃仲玉>一文中的兩小段,字字血淚,可見鶼鰈情深。蔡元培生於一八六七年,在二十三歲時遵兄長之命與王昭女士結婚。王昭,浙江稽會人,大新郎一歲。婚後兩人的生活,並非如鼓琴瑟,相敬如賓,由於王昭「有潔癖,坐席、食器、衣巾之屬,非與同癖者或觸之,則懊憾欲死。睡則先去外衣,次去裙,必以濕巾遍拭髮及衣衽,蓋十年如一日。其始歸也,余惡其繁瑣,常與之爭,君又尚氣,又不受怫逆之詞。余好奢,而君持之以儉。余不欲近細事,而君持之以勤。余於時持嫁從夫之義,時有以制裁之,君雖不能不相讓,而心滋不悅,以是得肝疾。」(蔡元培<悼夫人王昭文>)其時蔡元培仍未能擺脫傳統的大男人主義思想,仍持有「出嫁從夫」之觀念。至一九○○倡女權,撰寫「夫婦公約」,其後「伉儷之愛,視新婚有加焉」。可惜好景不長,半年後,王昭去世,得年三十五歲。蔡元培揮淚撰文為悼,情詞悲切,飲人不忍卒讀。
王昭去世後經年,友朋多勸蔡氏續娶,並為之媒。但蔡元培在<自寫年譜>中說:「我那時提出五條件:(一)天足者;(二)識字者;(三)男子不得娶妾;(四)夫妻意見不合時,可以解約;(五)夫死後,妻可以再嫁。同鄉的人,對於(一)(二)兩條,竟不易合格;而對於(四)條又不免恐慌,因而久不得當。有林君為言都昌黃爾軒先生之次女天足,善書畫。黃先生方攜眷屬需次杭州,可托人探詢。我適與童君又往臨安,抵餘杭,薄暮,童君識余杭某局長葉祖鄉君,往投宿。葉君設宴相款,我大醉,葉君諒我真率。晚餐後,葉君導觀大廳中所懸之圖畫,均極精細之工筆畫,款署黃世振,字亦秀勁。葉君說,這是我同鄉黃君爾軒之女,甚孝,嘗刲臂療大疾,工書畫。童君就告以我有求婚的意思,葉君慨然以媒介自任。後來借葉君之力,我得與黃女士訂婚,己丑□月結婚於杭州。」(案:己丑當為辛丑之誤,一九○一年十一月廿二日於杭州結婚。)婚後兩人如魚得水,夫人更是一賢內助。這段婚姻維持二十年,直到一九二一年一月一日黃世振去世為止。
惟卿第一能知我留取心痕永不磨
蔡元培第三次當新郎是在一九二三年,是年五十七歲,因夫人黃仲玉逝世已逾期年,家庭無人照顧,不能不續娶。但他的擇偶條件有三:(一)原有 相當認識,(二)年齡略大,(三)熟暗英文而能為研究助手者。屬意於愛國女學舊同學周峻(養浩)女士。周女士,南京人,在蔡元培主持愛國女學時,即來就學,又進承志、啟明諸校;畢業後服務社會多年,任教安徽女子師範、上海神州女學等校,時年三十三。蔡元培託前任愛國女學舍監杭州徐仲可夫人何墨君介紹,得周峻同意,於三月十五日在上海訂婚。七月十日在蘇州留園結婚。蔡元培<雜記>手稿記云:「午後三時,往周宅所寓之惠中飯店親迎,即往留園,四時行婚禮。」「客座設禮堂,音樂隊間歇奏樂。有客來要求演講,因到禮堂說此次訂(締)婚之經過。」十天後偕夫人周峻、女威廉、子柏齡赴歐,舟中曾賦詩一首云:「忘年新結閨中契,勤學將為海外遊;鰈泳鶼飛常互助,相期各自有千秋。」後由比利時移居法國,蔡元培一面埋首著述,一面協助吳敬恆(稚暉)、李煜瀛(石曾)辦理「華法教育會」、里昂中法大學事宜。一九二六年應北京政府教育部電促,偕夫人返抵上海。一九二八年四月任首任國立中央研究院院長,直至去世為止。周峻於相夫教子之餘,致力於繪事,她曾在布魯塞爾美術學校及巴黎美術專科學校政讀,一九二九年她在上海舉辦的「全國美術展覽會」上展出油畫<蔡元培半身像>,蔡元培親題七絕一首云:「我相遷流每剎那,隨人寫照各殊科;惟卿第一能知我,留取心痕永不磨。」可見伉儷情深。而周峻曾有和韻,其中有「天荒地老永不磨」一句。又一九三九年春,值周峻五十壽辰,蔡元培為詩以祝云:「蛩驅生涯十六年,耐勞嗜學尚依然,鳥居每恨圖書少,春至欣看花鳥妍,兒女承歡憑意匠,親朋話舊詡心田,一樽介壽山陰酒,萬千巖在眼前。」兩年前的冬天蔡元培帶著家人南下香港養病,島居的歲月,有著賢妻與子女在旁,峰火中他忍痛留下北大的顛沛,避地南來。一九四○年三月五日病逝,葬於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關關﹕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背山面海﹐視野朗闊﹐不屈蔡君矣。)舉殯之日,全港下半旗誌哀。五四元老,新文化的保母就長眠於香江了。
北大轉瞬間已百年,其間幾度風雨幾度春秋,當年的「紅樓」已隔雨相望冷,甚至已沒有多少莘莘學子記得陳獨秀、胡適在這兒鼓動風潮,而更多的人穿梭在未名湖畔的叢樹幽林間,有著輕快的笑語。蔡元培塑像謙和地獨守著一片淨土,無論歲月的塵埃如何起落飛揚,黯淡了多少偶像的色彩;無論時間的流水如何一去不返,動搖了多少權威的根基。蔡元培卻魅力不減、風神依舊,只因他為新文學、新文化,但開風氣。
讀點詩吧。蔡炎培。
K,
今兒﹐小女子﹐離開夢城﹐回到綠島﹐兩“周月”了。
至親至愛人兒的陪伴﹐還有兄弟姐妹的溫暖﹐教小女子一口氣兒﹐終于緩過來了。
知道麼﹖今兒﹐開始策划巴黎出版《歐洲時報─今日海南》專版﹐每月一期。老大說了﹐海南分社所有的“字兒”﹐隨我玩兒。又可以開專欄了﹐這回小女子開的欄目名兒《觸摸真海南》。
這也是小女子正在策划的“搜”海南行動的的標題﹐會聯動一班島上寫字的兄弟姐妹。
下周﹐去古城定安﹐會寫《萬歷古城今猶在》。它﹐還活著﹐與百姓的日子息息相連。
綠島﹐好不好玩﹖
─-─-
這是今兒讀到的詩﹑畫。喜歡極了。 私下﹐想將她當了“禮物”。
林風眠幾幅畫
蔡炎培
2007年4月8日
【土石流之女】
猶大福音還未揭開
夏已出顯
無名氏全書裏的岩巉
群山蔽日
化為清化為濁
化為玉足之下的陷落
如水
你水水地跟我說來
土石流轉
弱水歷經八八九九的風波
絕非教坊三千嬌滴滴
………………………………
【銅鏡中的婦人】
宮燈亮
銅鏡中的婦人
楚楚如昔
看得出來一半的風陵渡
粉黛過的牆
兩匹馱負后冠珠簪的飛馬
如葉輕輕
海繡藍天繡碧
你是海天光裏最後的盬柱
你是幔幔垂下的長髮
未及愁腰
其實﹐蔡老先生不只是賞畫﹑品古﹑閱女之人﹐他有骨頭啊。
這是我喜歡的蔡的另一些詩文。
七星燈
搖著夜寒的銀河路
你給我一個不懂詩的樣子
挨在馬車邊
使我我顛顛倒倒的眼神
突然記起棺裡面
有吻過的唇燙貼的手
和她耳根的天葵花
全放在可觸摸的死亡間
死亡在報紙上進行
昨宵我又見她走過王府井
去讀那些大字報
找著血時便棲了身
很似戰車在人的上面輾過
成為中國的姓氏
為何她還未甦生
很多人這樣問,很多人都沒了消息
馬車在血光中進行
她在我的肩膀靠著
並想著外邊的石板路
會有一地梧桐樹影
深吻了月光
月光在城外的手圍穿出
突破惹人眼淚的表像
便在雲層隱沒
不再重看
今兒﹐小女子﹐離開夢城﹐回到綠島﹐兩“周月”了。
至親至愛人兒的陪伴﹐還有兄弟姐妹的溫暖﹐教小女子一口氣兒﹐終于緩過來了。
知道麼﹖今兒﹐開始策划巴黎出版《歐洲時報─今日海南》專版﹐每月一期。老大說了﹐海南分社所有的“字兒”﹐隨我玩兒。又可以開專欄了﹐這回小女子開的欄目名兒《觸摸真海南》。
這也是小女子正在策划的“搜”海南行動的的標題﹐會聯動一班島上寫字的兄弟姐妹。
下周﹐去古城定安﹐會寫《萬歷古城今猶在》。它﹐還活著﹐與百姓的日子息息相連。
綠島﹐好不好玩﹖
─-─-
這是今兒讀到的詩﹑畫。喜歡極了。 私下﹐想將她當了“禮物”。
林風眠幾幅畫
蔡炎培
2007年4月8日
【土石流之女】
猶大福音還未揭開
夏已出顯
無名氏全書裏的岩巉
群山蔽日
化為清化為濁
化為玉足之下的陷落
如水
你水水地跟我說來
土石流轉
弱水歷經八八九九的風波
絕非教坊三千嬌滴滴
………………………………
【銅鏡中的婦人】
宮燈亮
銅鏡中的婦人
楚楚如昔
看得出來一半的風陵渡
粉黛過的牆
兩匹馱負后冠珠簪的飛馬
如葉輕輕
海繡藍天繡碧
你是海天光裏最後的盬柱
你是幔幔垂下的長髮
未及愁腰
其實﹐蔡老先生不只是賞畫﹑品古﹑閱女之人﹐他有骨頭啊。
這是我喜歡的蔡的另一些詩文。
七星燈
搖著夜寒的銀河路
你給我一個不懂詩的樣子
挨在馬車邊
使我我顛顛倒倒的眼神
突然記起棺裡面
有吻過的唇燙貼的手
和她耳根的天葵花
全放在可觸摸的死亡間
死亡在報紙上進行
昨宵我又見她走過王府井
去讀那些大字報
找著血時便棲了身
很似戰車在人的上面輾過
成為中國的姓氏
為何她還未甦生
很多人這樣問,很多人都沒了消息
馬車在血光中進行
她在我的肩膀靠著
並想著外邊的石板路
會有一地梧桐樹影
深吻了月光
月光在城外的手圍穿出
突破惹人眼淚的表像
便在雲層隱沒
不再重看
只有那匹馬,不懂倉促
發足前奔……
在馬車的前奔中
“如果這是別,” 她說
發足前奔……
在馬車的前奔中
“如果這是別,” 她說
“那就是別了。北京。”
是她倉卒收起桃花扇
看我南來最後一屆的學生
桃紅不會開給明日的北大
鮮血已濕了林花
今宵是個沒有月光的晚上
在你不懂詩的樣子下
馬兒特別怕蹄聲
那麼在我身旁
請你坐穩一點點
車過銀河路
鞭著
七星燈
是她倉卒收起桃花扇
看我南來最後一屆的學生
桃紅不會開給明日的北大
鮮血已濕了林花
今宵是個沒有月光的晚上
在你不懂詩的樣子下
馬兒特別怕蹄聲
那麼在我身旁
請你坐穩一點點
車過銀河路
鞭著
七星燈
一九六八.四.廿七
還談香蕉
K,
小才子們的成長﹐是教人有些欣喜的。
在小女子稍稍的點播下﹐小才子今日為文﹐明顯“段位”有所提升了。
八0年代﹐內地的學子是必讀魯迅的。“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變成路了。”
是啊﹐惟前行者﹐才能“希望”。
不談悲壯。
觀望者﹐叫囂者﹐沉淪者﹐即使開口﹐他日自忖﹐也將臉紅。
挽救香蕉市場,怎樣才更有效?
作者:楚劍
--------------------------------------------------------------------------------
2007年04月08日 08:36
中新海南網4月8日訊 為力圖挽救香蕉市場,海南省政府決定從四月六日至四月十五日﹐對運輸香蕉的過海車輛﹐按每車三百元的標準實行緊急補貼;並開啟全省冷庫收購並冷藏成熟蕉果。
此舉目的自然在於既鼓勵海南香蕉外銷輸出,力保市場運轉,同時讓成熟香蕉保鮮,以後能推出市場,從而減少廣大香蕉種植戶損失。然而,僅僅以此做法應對香蕉市場“滑鐵盧”這一公共危機,未免有點欠周全妥當,顯得捉襟見肘。
首先,對運輸香蕉過海車輛按每車三百元的標準緊急補貼,時間在四月六日到十五日內。如果過了十五日,香蕉市場價仍未回升,那該怎麼辦,是否繼續補貼?況且目前香蕉價格下跌嚴重,市場低迷,以補貼形式寄望和鼓勵島外收購商承擔價格風險,大量收購香蕉,成效到底有多大?
其次,受“蕉癌”謠言影響,不少香蕉運輸、收購商虧損大,對其予以緊急被貼,不可置否。然而,真正損失最慘重、最受打擊是各地眾多的香蕉種值戶,為何不對他們進行緊急補貼緩助,挽回信心?
最後,為了在全省冷庫收購並冷藏成熟蕉果,其耗電量成本有多大呢?如果香蕉市場長期得不到恢復,那要付出的成本,此舉划算嗎?是否反而得不償失,加重了損失?
由此,筆者認為,面對此類農產品遭受損失的例子,政府部門除了採取補貼外,更重要是全省能大力推廣農業保險,讓大眾農產品保險開展起來。
據瞭解,2005年海南遭受颱風“達維”襲擊,導致全省直接經濟損失116.47億元,其中,農林牧漁業的損失占80.26億元。當時“大力推動農業保險”呼聲就引起人們的強烈共鳴,無奈當前海南農業保險舉步維艱,處境尷尬,往往商業保險不願獨自承擔風險,需要政府應該給予政策和資金等方面扶持。此次香蕉行業遭重創,印證當時有省人大代表所指出的:農業保險不解決後患無窮。
除此之外,筆者建議,市場經濟的前提下,我國農業部門應該促成大宗農產品期貨交易市場的建立,並選擇風險較高即投資價值較大的品種掛牌交易,進而向農業種植生產戶推廣套期保值,以期貨市場手段讓農民規避損失。
套期保值是一種能夠有效地保護其自身經濟利益的方法,值得嘗試和採用。
所謂“套期保值(Hedging)”也有譯作"對沖交易"。它的基本做法就是買進或賣出與現貨市場交易數量相當,但交易地位相反的商品期貨合約,以期在未來某一時間通過賣出或買進相同的期貨合約,對沖平倉,結清期貨交易帶來的盈利或虧損,以此來補償或抵消現貨市場價格變動所帶來的實際價格風險或利益,使交易者的經濟收益穩定在一定的水準。
作者:楚劍
小才子們的成長﹐是教人有些欣喜的。
在小女子稍稍的點播下﹐小才子今日為文﹐明顯“段位”有所提升了。
八0年代﹐內地的學子是必讀魯迅的。“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變成路了。”
是啊﹐惟前行者﹐才能“希望”。
不談悲壯。
觀望者﹐叫囂者﹐沉淪者﹐即使開口﹐他日自忖﹐也將臉紅。
挽救香蕉市場,怎樣才更有效?
作者:楚劍
--------------------------------------------------------------------------------
2007年04月08日 08:36
中新海南網4月8日訊 為力圖挽救香蕉市場,海南省政府決定從四月六日至四月十五日﹐對運輸香蕉的過海車輛﹐按每車三百元的標準實行緊急補貼;並開啟全省冷庫收購並冷藏成熟蕉果。
此舉目的自然在於既鼓勵海南香蕉外銷輸出,力保市場運轉,同時讓成熟香蕉保鮮,以後能推出市場,從而減少廣大香蕉種植戶損失。然而,僅僅以此做法應對香蕉市場“滑鐵盧”這一公共危機,未免有點欠周全妥當,顯得捉襟見肘。
首先,對運輸香蕉過海車輛按每車三百元的標準緊急補貼,時間在四月六日到十五日內。如果過了十五日,香蕉市場價仍未回升,那該怎麼辦,是否繼續補貼?況且目前香蕉價格下跌嚴重,市場低迷,以補貼形式寄望和鼓勵島外收購商承擔價格風險,大量收購香蕉,成效到底有多大?
其次,受“蕉癌”謠言影響,不少香蕉運輸、收購商虧損大,對其予以緊急被貼,不可置否。然而,真正損失最慘重、最受打擊是各地眾多的香蕉種值戶,為何不對他們進行緊急補貼緩助,挽回信心?
最後,為了在全省冷庫收購並冷藏成熟蕉果,其耗電量成本有多大呢?如果香蕉市場長期得不到恢復,那要付出的成本,此舉划算嗎?是否反而得不償失,加重了損失?
由此,筆者認為,面對此類農產品遭受損失的例子,政府部門除了採取補貼外,更重要是全省能大力推廣農業保險,讓大眾農產品保險開展起來。
據瞭解,2005年海南遭受颱風“達維”襲擊,導致全省直接經濟損失116.47億元,其中,農林牧漁業的損失占80.26億元。當時“大力推動農業保險”呼聲就引起人們的強烈共鳴,無奈當前海南農業保險舉步維艱,處境尷尬,往往商業保險不願獨自承擔風險,需要政府應該給予政策和資金等方面扶持。此次香蕉行業遭重創,印證當時有省人大代表所指出的:農業保險不解決後患無窮。
除此之外,筆者建議,市場經濟的前提下,我國農業部門應該促成大宗農產品期貨交易市場的建立,並選擇風險較高即投資價值較大的品種掛牌交易,進而向農業種植生產戶推廣套期保值,以期貨市場手段讓農民規避損失。
套期保值是一種能夠有效地保護其自身經濟利益的方法,值得嘗試和採用。
所謂“套期保值(Hedging)”也有譯作"對沖交易"。它的基本做法就是買進或賣出與現貨市場交易數量相當,但交易地位相反的商品期貨合約,以期在未來某一時間通過賣出或買進相同的期貨合約,對沖平倉,結清期貨交易帶來的盈利或虧損,以此來補償或抵消現貨市場價格變動所帶來的實際價格風險或利益,使交易者的經濟收益穩定在一定的水準。
作者:楚劍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