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2009
a link:馬悅然《另一種鄉愁》
作者:[瑞典]馬悅然
出版社:三聯書店
出版日期:2004·1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book/2004-03/25/content_1384794.htm
《另一種鄉愁》:心上的秋天
文/李銳
五十多年前,一個瑞典小夥子因為讀了林語堂先生英文版的《生活的藝術》,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好像一個遠遊的人被一條大河所吸引,不由得想沿河而上去看個究竟,看看這條大河到底是從哪兒發源的,看看河上到底還有些什麼奇特的風光。于是,他從一本叫做《道德經》的古書開始。于是,他找到一位叫高本漢的老師作向導。或許連這個年輕人自己也沒有想到,從此,他就再也沒有離開過那條大河,他花了自己一生的時間在這條大河上尋覓,考證,閱讀,翻譯,思索,徘徊……從上古到中古,從中古到近代,從近代到當代。那雙原本年輕人熱的眼睛,從新奇,而漸漸平靜,從平靜,而漸漸深沉。終于有一天,當孩子們都已經長大成家,當他把自己心愛的中國妻子安葬在墓地裏的時候,看著墓碑旁邊那棵秋葉落盡躬身伏地的白樺樹,望著不遠處廣漠無語的大海,他忽然意識到原來已經消逝了很多很多的時光……自己在大河中,大河在時光中,滔滔不息,一去不返……一位中國的智者曾經感嘆過,“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五十多年前的那個年輕人終于窮經皓首,著作等身,成為世界知名的漢學家。他把西漢典籍《春秋繁露》翻譯成英文。他讓同胞們和他一起分享《詩經》、《楚辭》、唐詩、宋詞、元曲的美妙篇章。他翻譯的《水滸傳》和《西遊記》一版再版,到處流傳。他的翻譯和介紹讓新文化運動以來,許多現當代傑出的中國作家和詩人引起世界的注意。我不知道還有哪個外國人像他這樣無怨無悔,不辭勞苦,到處傳播中國文化,到處傳播中國的語言和聲音。當馬悅然先生回首一生,追憶往事的時候,他用中文寫下了這本書,書名叫做《另一種鄉愁》。在我看來,窮經皓首,著作等身,只能算是一個學者,只能是學術的證明。而一顆被鄉愁纏繞的心所流露的卻是情意滿懷的人。一個人如果不是把自己的生命和中國連在一起,一個人如果不是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中國文化的學習和傳播,一個人如果沒有深深的眷戀和寄托,他是不會把中國認作自己的第二故鄉的,更不可能體會到中國人悠悠千載的鄉愁。
1950年夏天,經過十幾天的顛沛周折,悅然終于坐汽車從成都到重慶,又坐輪船從重慶到武漢,再坐火車從武漢到廣州,等到箱子和人都過了羅湖橋來到九龍的時候,他滿心惆悵地問自己;“可是我的心呢?我的心在哪兒?”那時候,還有一個障礙隔在命運中間。等到那個障礙終于消失了,悅然立即拍了一封電報到成都,向他的房東陳行可教授的女兒陳寧祖求婚。那故事浪漫得像一部電影。
2000年春天,我從巴黎來到斯德哥爾摩。悅然帶我到一家鮮花店買了兩盆花,然後帶我來到寧祖的墓前。圓圓的一塊石頭,靜靜地掩埋在草地裏,在1931-1996這兩個年代之間鐫刻著寧祖的名字。十年前,我第一次到瑞典,就是寧祖和悅然一起冒雨到機場去接的我。到瑞典的第一頓飯,就是寧祖親手做的熱湯面。那天晚上,悅然的茅臺酒,寧祖的熱湯面,和她爽朗的笑聲,讓我如歸故地,一下子回到了家裏。可現在,這一切都靜靜地埋在那塊石頭下面。石頭上,把一個人65年的生命,縮寫成那簡單的一行字。悅然把墓碑前枯萎了的花挪開,用手鏟把新買來的花輕輕埋在土裏。然後把舊花放進附近的垃圾箱,把墓碑旁飄落的枯葉揀拾幹凈,這一切他做得熟練而又細致。等到都做好了,悅然指著那棵躬身伏地的老白樺說,這棵樹真好看,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白樺。悅然告訴我,為了能靠寧祖近一點,他特意退了城裏原來的大房子,搬到這裏來住。他每天都堅持散步,每天散步都要從寧祖的墓前經過,每天都要和寧祖待一會兒。
我曾經在不同的季節三次到過斯德哥爾摩。也許是因為高緯度的原因吧,我在斯德哥爾摩看到的總是如水的斜陽,明澈寧靜的斜陽,悠遠而又慈祥,總給人說不出的慰藉和傷感,總讓人覺得那是一個可以安放靈魂的地方,總是讓人深深地想起秋天。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記下了這個無以名狀的感觸:“在中國,秋天是懷念和傷感的季節,一顆‘心’上放了一個‘秋’字,就是愁。就是中國詩人不絕如縷咏嘆了千百年的情懷。”
現在,悅然要我為他的書寫一個序言,一篇篇地翻過來悅然的短文,我看見又有一個人加入到這千年的咏嘆當中來。
書掌故:《The Reader 誠品‧學》
比《好讀》(不)好讀?
誠品讀物復刊
文章日期:2009年2月21日
【明報專訊】台灣閱讀類雜誌《誠品好讀》去年4月停刊,大半年後,即將復刊。新雜誌名為《The Reader 誠品‧學》,在2月初出版第一期試刊,與過去的《好讀》相比,圖片再放得大一些、整體的篇幅再減得輕巧一點,原來的140頁膠裝換成100頁的騎馬釘裝,主編謝淑卿說:「過去《好讀》當收到讀者的意見表示內容太多,《好讀》不好讀」,輕省一點,可以在紙媒跟網絡和電子媒體競爭的年代,為雜誌帶來更多讀者嗎?
謝淑卿先解釋雜誌名字的意義:「誠品‧學」的意義在於將「學」字作動詞用,而「The Reader」則是雜誌的投射對象,對關於書本、電影、音樂、以至城市空間等等不同面向,保持學習的動態和狀態,「這是回到『在書與非書之間,我們閱讀』的原點」,這個附標,從舊雜誌延續下來了。
如果跟曾經改版成為創意文化雜誌《好讀》相比,《The Reader誠品‧學》對於書的報導,可能是更堅持:謝淑卿指出,每期「封面故事」欄目必會以與書本有關的議題而策劃。本期主題為「閱讀,不能罷免」,便以十問十答及採訪達人等方式闡述主題,譬如出版家詹宏志就會談他如何從辦公室到回家的路上讀完一本雜誌、在電梯裏看完一篇文章;又有媒體人詹偉雄談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本書、使他投向左翼馬克思思想的《共產黨宣言》。其他搭配構成「封面故事」的欄目,還包括「閱讀的場所」、「閱讀的道具」等由編輯策劃的部分。
而對於「非書」的部分,則增加了表演和展覽藝術的推介,「議題上我們會比以前的更多,比方城市硬件的探索。」謝淑卿表示,《The Reader誠品‧學》新開了城市觀察的專欄,內地由詩人顏峻寫北京,而台北則有創作樂隊「五月天」的成員阿信。另外並有攝影的專欄。
不過,讀者似乎還對還在試刊當中的新雜誌有些保留,像某些欄目被節化掉了,例如少了國際書訊和重量書評,博客Ring覺得「有點不對勁」:「前者是難得的資訊彙集(雖然不如網路即時),後者則是(我認為)難得能壓住一本雜誌的重要單元」,以至「感覺上除了『閱讀』這件事之外,我們其實讀不到什麼」;另外她又覺得「單元與單元之間銜接有些突兀,『邏輯怪怪的』」。
謝淑卿表示,編輯團隊預期試刊大概維持三期。成功大學歷史系畢業的她,1996年加入誠品負責活動企劃,97年策劃「誠品講堂」等活動,99年與上任刊物主編蔣慧仙一起啟動《誠品好讀》的創刊後兩年後再調任書店活動策劃部門,如今才又回到編輯團隊。她指新刊物在大半年的籌備過程裏,「常常自己被自己推倒,主題進行一半又丟掉,好像跑了一百米後折回五十米,這自我 批評的過程很是痛苦」。但她指在試刊期間很需要聽取不同的意見,將會以問卷調查形式讀者的看法,表示出改善的誠意。
[文.鄭依依]
半島電視台之“情報站”
情報站
文章日期:2009年2月21日
【明報專訊】我是半島電視台的擁躉,除了新聞報道之外,更收看時事專輯。這些精心製作的節目,內容精彩,可觀性極高,其中之一為「情報站」,專門報道各地傳媒的動態,無論是跨國的廣播機構,或是不見經傳的網誌作者,都成為他們的採訪對象,為同類製作的表表者,每周必定收看。有興趣者可登入半島英語網站(english.aljazeera.net),再擊入「節目」一欄(Programmes),便能找到「情報站」(Listening Post),當中上載多集專輯,可供即時收看。
「情報站」涉及題材甚廣:由傳媒爭逐報道金融海嘯,以至網誌作家掙扎求存;由美國選舉廣告戰風雲,以至北京奧運公關攻防戰;由索馬里海盜的幕後故事,以至車臣何以被遺忘一角。觸及題材廣泛,分析獨到,令人大開眼界。其中一輯根據無國界記者協會「新聞自由指數」年度報告,派出記者到得分最低的地區及國家採訪,足遍及白俄羅斯、古巴及緬甸等地,以身犯險,深入了解當地記者的遭遇,展示新聞自由的概,從中反映新聞工作者不畏強權的勇氣,表揚他們勇於求真的專業精神。
「情報站」的主播為Richard Gizbert,加入半島前為美國廣播公司的戰地記者,曾經前赴南斯拉夫、車臣、索馬里及盧旺達報道當地的武裝衝突,對於中東局勢亦瞭如指掌,足遍及黎巴嫩、埃及、約旦、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巴勒斯坦佔領區及以色列等地,在二十五年的記者生涯中,曾經到訪全球五大洲五十多國,經驗豐富,介紹節目時更具有說服力。
[陳耀華 cyiuwah@alumni.cuhk.net]
文章日期:2009年2月21日
【明報專訊】我是半島電視台的擁躉,除了新聞報道之外,更收看時事專輯。這些精心製作的節目,內容精彩,可觀性極高,其中之一為「情報站」,專門報道各地傳媒的動態,無論是跨國的廣播機構,或是不見經傳的網誌作者,都成為他們的採訪對象,為同類製作的表表者,每周必定收看。有興趣者可登入半島英語網站(english.aljazeera.net),再擊入「節目」一欄(Programmes),便能找到「情報站」(Listening Post),當中上載多集專輯,可供即時收看。
「情報站」涉及題材甚廣:由傳媒爭逐報道金融海嘯,以至網誌作家掙扎求存;由美國選舉廣告戰風雲,以至北京奧運公關攻防戰;由索馬里海盜的幕後故事,以至車臣何以被遺忘一角。觸及題材廣泛,分析獨到,令人大開眼界。其中一輯根據無國界記者協會「新聞自由指數」年度報告,派出記者到得分最低的地區及國家採訪,足遍及白俄羅斯、古巴及緬甸等地,以身犯險,深入了解當地記者的遭遇,展示新聞自由的概,從中反映新聞工作者不畏強權的勇氣,表揚他們勇於求真的專業精神。
「情報站」的主播為Richard Gizbert,加入半島前為美國廣播公司的戰地記者,曾經前赴南斯拉夫、車臣、索馬里及盧旺達報道當地的武裝衝突,對於中東局勢亦瞭如指掌,足遍及黎巴嫩、埃及、約旦、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巴勒斯坦佔領區及以色列等地,在二十五年的記者生涯中,曾經到訪全球五大洲五十多國,經驗豐富,介紹節目時更具有說服力。
[陳耀華 cyiuwah@alumni.cuhk.net]
時間對語言的崇拜和寬恕
親愛的關姐姐,
有問題來討教。
這里是我和新華社寫的兩篇稿子。
很多時候,我質疑自己真的不適合做通訊社。凡是我感興趣的話題,總希望寫得好看,因功力不足而速度沒有達到要求。今天我和新華社朋友去了同一個場合。同一時間寫稿。我用了兩個小時。最后,她比我早幾分鐘發出去。……。但是姐姐,我不知道該如何提高速度,不想為了采用率而草草了事。
winteraway
*******
winteraway,
春節過得好么?你在四川作義工,一定有不少難忘的經歷吧。
我在春節前回到了海南島,高寶在云南長高了、長壯了、懂事些了。如今一米八二的帥小伙子,順利回到海南中學繼續他的學業了。
我呢,覺得,這半年,難得的抽離,鄉土的親近、自由的行走、攝影和書寫,讓自己沉靜了不少,不焦灼了,對事,對情。
之所以晚了些天才給你回信,想你自己對很具體的"通訊社速度"話題一定也有新的考量了吧。
回到海南,我的新年禮物是自己主編的一部海南分社二十年作品集《天涯熱風》出版了。這是我2008年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對分社一代代同事們的一個交代,也是對自己成長歷程的一個梳理。
藉由編這部作品集,盡量將找到的中新社廿年來逐日發出的通稿,通讀了一遍。也就是從1988年——2008年,這也是我大學畢業后經歷過的廿年之中國,當中有非常大的一個轉折點。過往,與許多同齡人一起,我們"摸著石頭過河"就這樣一步步跟著走了過來,雖然是在通訊社工作,但其實也就關注自己身邊的世情,很難將眼界展開來,看到整個國家一日日的脈動,還有這個國家怎樣和外界交往。
這次回望,我讀得很辛苦,老卷宗揚起的灰塵讓人不太舒服。但是因了中新社代代同仁們"真實"記錄如史官,一個個"歷史"人物和"瞬間"鐫刻了在一本本脆黃的卷宗里,我開始理解,"今日的新聞,未來的歷史",到底是個什么意思了;我也開始感悟,自己走過的這個時代,如任何一個曾經很"真實的現實",因為有了文字,才在永恒的時間上,留下了影子。而,自己,竟然是畫手之一。很慶幸,自己喜歡做的事——寫字,原來還是有些價值的。
這兩天在看李歐梵教授送給我的《狐貍洞話語》,一九九三年香港牛津版的。我晚看了十五、六年。但是也好,這回我的年紀,讓我可以讀懂李教授的文字了。
其中有一篇《影子的仰慕》,他寫俄國詩人約瑟夫• 布洛斯基,一九八二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一個因為喜歡二十世紀英國語言大師維斯坦• 休•奧登(W. H. Auden),而學習奧登的母語的詩人。
他很佩服奧登在《紀念葉慈》第三部中的八行四音部詩句。李歐梵翻譯如下:
時間既不容
勇敢和天真
也在一周內漠然
於一個美麗的軀體
它崇拜語言并寬恕
所有它依此而生的人
赦免怯懦、自滿
并在其足下頂禮
李歐梵寫到:這也是布洛斯基的解釋:時間竟然可以崇拜語言,而崇拜本身意味著次者幼者對長者的態度,那么語言當然就較時間更崇高更偉大了?!一個現代詩人當然視時間為神圣,然而從奧登的詩中才悟到語言才是時間的寶庫:一段詩、一首歌,甚至說話本身不都是一種語言經由抑揚頓挫而重組時間的游戲嗎?如果使語言得以由此而生的人,時間當然也由此而生了?這些人又是誰?如果時間可以寬恕他們是基于寬恕或是必須?而在這個(詩的)情況下,寬容難道不也是必須的嗎?
winteraway,我不知道,這樣是不是能幫你抽離每一篇文字在當下帶給你的快樂和痛苦?時間,文字,人。你我已經是深陷其中,你能自拔么?
關姐姐
2009年2月21日於海南島
有問題來討教。
這里是我和新華社寫的兩篇稿子。
很多時候,我質疑自己真的不適合做通訊社。凡是我感興趣的話題,總希望寫得好看,因功力不足而速度沒有達到要求。今天我和新華社朋友去了同一個場合。同一時間寫稿。我用了兩個小時。最后,她比我早幾分鐘發出去。……。但是姐姐,我不知道該如何提高速度,不想為了采用率而草草了事。
winteraway
*******
winteraway,
春節過得好么?你在四川作義工,一定有不少難忘的經歷吧。
我在春節前回到了海南島,高寶在云南長高了、長壯了、懂事些了。如今一米八二的帥小伙子,順利回到海南中學繼續他的學業了。
我呢,覺得,這半年,難得的抽離,鄉土的親近、自由的行走、攝影和書寫,讓自己沉靜了不少,不焦灼了,對事,對情。
之所以晚了些天才給你回信,想你自己對很具體的"通訊社速度"話題一定也有新的考量了吧。
回到海南,我的新年禮物是自己主編的一部海南分社二十年作品集《天涯熱風》出版了。這是我2008年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對分社一代代同事們的一個交代,也是對自己成長歷程的一個梳理。
藉由編這部作品集,盡量將找到的中新社廿年來逐日發出的通稿,通讀了一遍。也就是從1988年——2008年,這也是我大學畢業后經歷過的廿年之中國,當中有非常大的一個轉折點。過往,與許多同齡人一起,我們"摸著石頭過河"就這樣一步步跟著走了過來,雖然是在通訊社工作,但其實也就關注自己身邊的世情,很難將眼界展開來,看到整個國家一日日的脈動,還有這個國家怎樣和外界交往。
這次回望,我讀得很辛苦,老卷宗揚起的灰塵讓人不太舒服。但是因了中新社代代同仁們"真實"記錄如史官,一個個"歷史"人物和"瞬間"鐫刻了在一本本脆黃的卷宗里,我開始理解,"今日的新聞,未來的歷史",到底是個什么意思了;我也開始感悟,自己走過的這個時代,如任何一個曾經很"真實的現實",因為有了文字,才在永恒的時間上,留下了影子。而,自己,竟然是畫手之一。很慶幸,自己喜歡做的事——寫字,原來還是有些價值的。
這兩天在看李歐梵教授送給我的《狐貍洞話語》,一九九三年香港牛津版的。我晚看了十五、六年。但是也好,這回我的年紀,讓我可以讀懂李教授的文字了。
其中有一篇《影子的仰慕》,他寫俄國詩人約瑟夫• 布洛斯基,一九八二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一個因為喜歡二十世紀英國語言大師維斯坦• 休•奧登(W. H. Auden),而學習奧登的母語的詩人。
他很佩服奧登在《紀念葉慈》第三部中的八行四音部詩句。李歐梵翻譯如下:
時間既不容
勇敢和天真
也在一周內漠然
於一個美麗的軀體
它崇拜語言并寬恕
所有它依此而生的人
赦免怯懦、自滿
并在其足下頂禮
李歐梵寫到:這也是布洛斯基的解釋:時間竟然可以崇拜語言,而崇拜本身意味著次者幼者對長者的態度,那么語言當然就較時間更崇高更偉大了?!一個現代詩人當然視時間為神圣,然而從奧登的詩中才悟到語言才是時間的寶庫:一段詩、一首歌,甚至說話本身不都是一種語言經由抑揚頓挫而重組時間的游戲嗎?如果使語言得以由此而生的人,時間當然也由此而生了?這些人又是誰?如果時間可以寬恕他們是基于寬恕或是必須?而在這個(詩的)情況下,寬容難道不也是必須的嗎?
winteraway,我不知道,這樣是不是能幫你抽離每一篇文字在當下帶給你的快樂和痛苦?時間,文字,人。你我已經是深陷其中,你能自拔么?
關姐姐
2009年2月21日於海南島
2/20/2009
a link:黃碧雲:杜祭文
關于黃碧雲的一個link:
http://www.ehappystudy.com/html/6/45/135/2007/4/ga73326315147002592-0.htm
杜祭文
文章日期:2009年2月20日
【明報專訊】《麥田捕手》裏的少年有這樣的感歎:有些書,當你讀完,感受美好,恨不得那位作者就是你認識的朋友,讓你能夠隨時打電話給他或她,聊聊天,談個暢快。
深有共鳴,然而仍要追問:如果真有機會打電話找到作者,聊什麼好呢?並非所有話題都適合所有人去聊,只有在找對了人也找對了話題時,談話才會順暢愉快。
所以,讀文章如同交朋友,唯有「帶眼識人」,始有最高「回報」。
別的不論,且在本版作者群裏便可以找到不同的朋友類型。當欲談文論藝,我首先考慮的致電對象必是華叔和小思老師,他們想必願意靜心聆聽後輩的狂傲闊論,然後,認真地提出批評以及指點。
當對男女情事感到疑惑,不必問了,拿起電話一定是撥出阿寬的號碼,並可想像戴膠框眼鏡的他坐在電話筒那頭,一邊寫稿,一邊開會,也一邊對你笑論女男真理。
教育的、醫學的、電影的、潮流的、政治的……幾乎針對每組話題都可以從本版作者名單裏找到請教對象,對方理不理我是一回事,但許多時候讀完專欄,極想極想打電話或傳電郵找到作者,追問多一些,了解多一些,甚至關懷多一些;專欄版面如同社區,「敦親睦鄰」總是好的,終究處身於同一個文字汪洋,海大好行船,最重要的是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讀者與作者之間,往往存在某組神秘的隱秘關係,在這關係裏,又常有奇奇怪怪的欲望渴求,非關男女,只關生死。譬如編輯《活在書堆下》一書時重溫了黃碧雲那篇《杜祭文》,紀念羅志華,淡淡的文字寫出了沉沉的哀思,每讀一次,想哭一次。那時候便在心底湧起一個無聊的念頭,這樣的文字實在太好了,嗯,好到令你忍不住許願祈求自己一定要比她先死,好讓有機會得到她的一篇追念文章,就算只有幾句詩,好吧,就算只有一句發言,也好。
明天下午四點,《活在書堆下》在藝術中心舉行發布會,有人讀詩有人讀文有人唱歌,不管你還記不記得羅志華是誰,都歡迎來。
[馬家輝 http://www.makafai.blogspot.com]
黃碧雲.葉輝.陳雲——我們懷念羅志華
文章日期:2009年2月20日
【明報專訊】去年二月,「青文書屋」老闆羅志華葬身貨倉書海。
今年二月,朋友們出版了一本《活在書堆下》,紀念他,懷念他。
二月廿一日,星期六,下午四點,灣仔藝術中心麥高利小劇場將有一場《活在書堆下》新書發布會,出席者包括葉輝、馬國明、黃碧雲、陳智德、關夢南、陳雲、洛楓、袁兆昌、陳曉蕾、岑金倩、歐嘉麗、葉海旋、馬家輝,以及專程從台灣過來的戴曉楓等等,歡迎出席並參與各項朗讀、戲劇、舞蹈、音樂環節。
留座及查詢:2729 1208/pjanicehk@yahoo.com.hk
http://www.ehappystudy.com/html/6/45/135/2007/4/ga73326315147002592-0.htm
杜祭文
文章日期:2009年2月20日
【明報專訊】《麥田捕手》裏的少年有這樣的感歎:有些書,當你讀完,感受美好,恨不得那位作者就是你認識的朋友,讓你能夠隨時打電話給他或她,聊聊天,談個暢快。
深有共鳴,然而仍要追問:如果真有機會打電話找到作者,聊什麼好呢?並非所有話題都適合所有人去聊,只有在找對了人也找對了話題時,談話才會順暢愉快。
所以,讀文章如同交朋友,唯有「帶眼識人」,始有最高「回報」。
別的不論,且在本版作者群裏便可以找到不同的朋友類型。當欲談文論藝,我首先考慮的致電對象必是華叔和小思老師,他們想必願意靜心聆聽後輩的狂傲闊論,然後,認真地提出批評以及指點。
當對男女情事感到疑惑,不必問了,拿起電話一定是撥出阿寬的號碼,並可想像戴膠框眼鏡的他坐在電話筒那頭,一邊寫稿,一邊開會,也一邊對你笑論女男真理。
教育的、醫學的、電影的、潮流的、政治的……幾乎針對每組話題都可以從本版作者名單裏找到請教對象,對方理不理我是一回事,但許多時候讀完專欄,極想極想打電話或傳電郵找到作者,追問多一些,了解多一些,甚至關懷多一些;專欄版面如同社區,「敦親睦鄰」總是好的,終究處身於同一個文字汪洋,海大好行船,最重要的是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讀者與作者之間,往往存在某組神秘的隱秘關係,在這關係裏,又常有奇奇怪怪的欲望渴求,非關男女,只關生死。譬如編輯《活在書堆下》一書時重溫了黃碧雲那篇《杜祭文》,紀念羅志華,淡淡的文字寫出了沉沉的哀思,每讀一次,想哭一次。那時候便在心底湧起一個無聊的念頭,這樣的文字實在太好了,嗯,好到令你忍不住許願祈求自己一定要比她先死,好讓有機會得到她的一篇追念文章,就算只有幾句詩,好吧,就算只有一句發言,也好。
明天下午四點,《活在書堆下》在藝術中心舉行發布會,有人讀詩有人讀文有人唱歌,不管你還記不記得羅志華是誰,都歡迎來。
[馬家輝 http://www.makafai.blogspot.com]
黃碧雲.葉輝.陳雲——我們懷念羅志華
文章日期:2009年2月20日
【明報專訊】去年二月,「青文書屋」老闆羅志華葬身貨倉書海。
今年二月,朋友們出版了一本《活在書堆下》,紀念他,懷念他。
二月廿一日,星期六,下午四點,灣仔藝術中心麥高利小劇場將有一場《活在書堆下》新書發布會,出席者包括葉輝、馬國明、黃碧雲、陳智德、關夢南、陳雲、洛楓、袁兆昌、陳曉蕾、岑金倩、歐嘉麗、葉海旋、馬家輝,以及專程從台灣過來的戴曉楓等等,歡迎出席並參與各項朗讀、戲劇、舞蹈、音樂環節。
留座及查詢:2729 1208/pjanicehk@yahoo.com.hk
2/19/2009
歲月的景深
K,
小女子覺得,能夠大隱者,有兩種可能:心,太空,或者,太滿。
兩者,都只能靜靜地,自己體味。
這樣的歲月,只能、也只需獨自面對。
麥田捕手
文章日期:2009年2月18日
【明報專訊】「重讀」是一回非常溫暖的懷舊行為,把書翻開,辨認出似曾相識的熟絡部分,卻又驚訝自己竟然曾經對某些部分如此忽略、如此冷漠、如此視而不見;於是忍不住內省審度,到底是什麼樣的變化令自己忽然調整了視域焦點。或許就是歲月。
歲月如同一個自動對焦鏡頭,任由眼前景象如何閃移,它仍精於捕捉,可是它有自身的鎖定邏輯,在不同的時間坐標裏,抓住不一樣的景深對象。以前的模糊變成今天的清晰,昔日的近攝成為當下的背襯,遷移的軌,往往不可理喻。
近日重讀得津津有味的一本書是《麥田捕手》,主要因為一個月前見《紐約時報》上有文章談及J.D. Salinger,赫然知道,原來他仍健在,九十歲了,生活在美國南方的一個小城,行事低調,不受訪,不見客,寂靜地過日子,偶爾還坐在打字機前寫一下東西,只不過極少發表。
Salinger曾經自白,不想讓別人認得的理由是不想破壞「客觀觀察」的可能性,一旦拋頭露臉了,便難靜靜地察視街頭的人臉活動;唯有把自己變成「隱身人」,始能自由自在地成為「所有人」。
老先生的意見值得尊重。但我這個老讀者卻常有小人之心,暗暗覺得,不止的,一定不止這個理由,一定有其他更隱密的更不可言說的理由讓他大隱於市數十年,而這個耐人尋味的小秘密,遺憾地,將隨這樣的一位好作家的未來離世永遠不為人知。
《麥田捕手》出版五十六年了,若是十年一代,它便觸動過五六個世代的敏感神經,故事裏的男主角被學校開除,在離開校門前,往訪老師、死黨、女友、妹妹……跟他見面的人,或象徵虛偽,或宣示了挫敗,或傳達了溫柔,一站站走去,如同叩問生命歷程的許多扇門,每扇門後都有風景,僅是驚鴻一瞥,已夠觸目心驚。
這本書至少有七八個中譯版本,最近一個台灣「麥田」所出,譯著是施咸榮和祁怡瑋,封面書腰印一張俊俏的男生臉孔,閉目沉思,透射幾分詭異的神秘。若你家有孩子,記得把這書買回家,放在桌上,說不定,這將成為孩子的第一本經典閱讀,少年人的徬徨心靈,畢竟世代相通。
××××××
問少年
文章日期:2009年2月19日
【明報專訊】聞說有些中學老師要求學生以《麥田捕手》做閱讀報告,如果選讀的是英語原文,不妨建議同時參閱一本叫做《麥田捕手註》(台灣書林)的薄薄小書,它為小說的修辭字句提供了詳盡剖析,既可為學生解惑,更可讓老師節省不少口水。一書兩「用」,師生盡歡,不亦快哉。
《麥田捕手註》作者施鐵民,原名David Steelman,美國學者,七十年代赴台教學,二○○一年去世,享年六十歲。
施鐵民在福爾摩莎教學時,《麥田捕手》是常用教材之一,由於該小說的最大特色在於靈活捕捉了美國的口語文化,其中有不少詞彙更未見於字典,華人讀者不易看懂,他乃編成此書,利用不到一百頁的篇幅,把小說主角的生猛語言解說得淋漓盡致,made a pot of dough、shifting into first gear、without puking、lean jawed guys、swimming aroun d in a pot of tea……你不懂的美國四十年代城市俚語,他都用精準的中文說個清楚明白;你已懂的,亦無妨再看他所提供的各類選擇。左右兼讀原著小說和這本註釋,等於同時琢磨了中英雙語,這,就是最好的「雙語教學」,出入之間,遊刃有趣。
《麥田捕手註》初版於一九九五年,許久許久以前我第一次讀《麥田捕手》,沒有該書參考,那年代又沒有互聯網可供快速解難,因此讀得半懂不懂,唯有找來中譯本逐句對照排比,累死了。但累歸累,男主角的青春蠢動仍能把我撼動,畢竟都是年輕人,都面對相同的迷惘與困惑,以及,都有相同的自大狂妄,看不起所有人的虛偽浮假,極想極想詛咒每個人,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看不順眼。而也湊巧地,我跟男主角一樣都有妹妹,每當哀傷惆悵,看看她的善良臉孔,聽聽她的純真語言,心情壓力 即稍釋放。
許久許久以後再讀《麥田捕手》,依然記得當年的深刻感覺,卻也生起想像,渴望有機會問書中少年,嘿,過了這麼多年,你終於長大了,請問老兄,你敢說自己不也變得跟以前被你瞧不起的人一樣虛偽浮假嗎?你,還敢自大狂妄?
有些書,一生人至少要讀兩回;在這回與那回之間的簡短歷程,就叫做「生命」了。
[馬家輝 http://www.makafai.blogspot.com]
小女子覺得,能夠大隱者,有兩種可能:心,太空,或者,太滿。
兩者,都只能靜靜地,自己體味。
這樣的歲月,只能、也只需獨自面對。
麥田捕手
文章日期:2009年2月18日
【明報專訊】「重讀」是一回非常溫暖的懷舊行為,把書翻開,辨認出似曾相識的熟絡部分,卻又驚訝自己竟然曾經對某些部分如此忽略、如此冷漠、如此視而不見;於是忍不住內省審度,到底是什麼樣的變化令自己忽然調整了視域焦點。或許就是歲月。
歲月如同一個自動對焦鏡頭,任由眼前景象如何閃移,它仍精於捕捉,可是它有自身的鎖定邏輯,在不同的時間坐標裏,抓住不一樣的景深對象。以前的模糊變成今天的清晰,昔日的近攝成為當下的背襯,遷移的軌,往往不可理喻。
近日重讀得津津有味的一本書是《麥田捕手》,主要因為一個月前見《紐約時報》上有文章談及J.D. Salinger,赫然知道,原來他仍健在,九十歲了,生活在美國南方的一個小城,行事低調,不受訪,不見客,寂靜地過日子,偶爾還坐在打字機前寫一下東西,只不過極少發表。
Salinger曾經自白,不想讓別人認得的理由是不想破壞「客觀觀察」的可能性,一旦拋頭露臉了,便難靜靜地察視街頭的人臉活動;唯有把自己變成「隱身人」,始能自由自在地成為「所有人」。
老先生的意見值得尊重。但我這個老讀者卻常有小人之心,暗暗覺得,不止的,一定不止這個理由,一定有其他更隱密的更不可言說的理由讓他大隱於市數十年,而這個耐人尋味的小秘密,遺憾地,將隨這樣的一位好作家的未來離世永遠不為人知。
《麥田捕手》出版五十六年了,若是十年一代,它便觸動過五六個世代的敏感神經,故事裏的男主角被學校開除,在離開校門前,往訪老師、死黨、女友、妹妹……跟他見面的人,或象徵虛偽,或宣示了挫敗,或傳達了溫柔,一站站走去,如同叩問生命歷程的許多扇門,每扇門後都有風景,僅是驚鴻一瞥,已夠觸目心驚。
這本書至少有七八個中譯版本,最近一個台灣「麥田」所出,譯著是施咸榮和祁怡瑋,封面書腰印一張俊俏的男生臉孔,閉目沉思,透射幾分詭異的神秘。若你家有孩子,記得把這書買回家,放在桌上,說不定,這將成為孩子的第一本經典閱讀,少年人的徬徨心靈,畢竟世代相通。
××××××
問少年
文章日期:2009年2月19日
【明報專訊】聞說有些中學老師要求學生以《麥田捕手》做閱讀報告,如果選讀的是英語原文,不妨建議同時參閱一本叫做《麥田捕手註》(台灣書林)的薄薄小書,它為小說的修辭字句提供了詳盡剖析,既可為學生解惑,更可讓老師節省不少口水。一書兩「用」,師生盡歡,不亦快哉。
《麥田捕手註》作者施鐵民,原名David Steelman,美國學者,七十年代赴台教學,二○○一年去世,享年六十歲。
施鐵民在福爾摩莎教學時,《麥田捕手》是常用教材之一,由於該小說的最大特色在於靈活捕捉了美國的口語文化,其中有不少詞彙更未見於字典,華人讀者不易看懂,他乃編成此書,利用不到一百頁的篇幅,把小說主角的生猛語言解說得淋漓盡致,made a pot of dough、shifting into first gear、without puking、lean jawed guys、swimming aroun d in a pot of tea……你不懂的美國四十年代城市俚語,他都用精準的中文說個清楚明白;你已懂的,亦無妨再看他所提供的各類選擇。左右兼讀原著小說和這本註釋,等於同時琢磨了中英雙語,這,就是最好的「雙語教學」,出入之間,遊刃有趣。
《麥田捕手註》初版於一九九五年,許久許久以前我第一次讀《麥田捕手》,沒有該書參考,那年代又沒有互聯網可供快速解難,因此讀得半懂不懂,唯有找來中譯本逐句對照排比,累死了。但累歸累,男主角的青春蠢動仍能把我撼動,畢竟都是年輕人,都面對相同的迷惘與困惑,以及,都有相同的自大狂妄,看不起所有人的虛偽浮假,極想極想詛咒每個人,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看不順眼。而也湊巧地,我跟男主角一樣都有妹妹,每當哀傷惆悵,看看她的善良臉孔,聽聽她的純真語言,心情壓力 即稍釋放。
許久許久以後再讀《麥田捕手》,依然記得當年的深刻感覺,卻也生起想像,渴望有機會問書中少年,嘿,過了這麼多年,你終於長大了,請問老兄,你敢說自己不也變得跟以前被你瞧不起的人一樣虛偽浮假嗎?你,還敢自大狂妄?
有些書,一生人至少要讀兩回;在這回與那回之間的簡短歷程,就叫做「生命」了。
[馬家輝 http://www.makafai.blogspot.com]
2/18/2009
2/17/2009
閔良臣:餓死人是會記入歷史的(摘自《隨筆》)
《餓死人是會記入歷史的》
閔良臣
《隨筆》2008年第5期總第178期
以下字字句句,均摘自該文:
聽說直到現在,一些頗有些資歷的人物,對於在社會上流傳的上個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餓死人的數字不以為然,認為有些誇大.倘若撇開別的不說__比如以為別人說餓死這麼多人是給新中國"抹黑"啦,是不實事求是啦,總覺得"新中國"不可能出現這樣的事(!)啦,等等___誰叫我們當初沒有馬上派人去實事求是地調查 記錄 整理 存檔呢?當時從基層到高層是否都存了一點種見不得人的心態?到了半個世紀之後,這個準確的數字怕是永遠也弄不準確的了!
……歷史一久遠,誰也誰也說不清,就是考起古來,也難上加難。因而歷史記載下來的就記載下來了(哪怕是篡改歪曲甚至是相反的記載),民間流傳下來就流傳下來了。沒有記載沒有流傳的,便一筆勾銷——盡管那也真實地存在過。
……事情過去了半個世紀,那些餓殍的魂靈恐怕也一直沒有得到安息,一直在等待著有良知的后人去向天下披露這慘絕人寰的大事件,一直在等待著后人給一個雖然不合情理但卻也真誠的解釋——用現今時髦的用語,叫做“討一個說法”
……一時“說”不清楚,不怕,但歷史不能沒有記錄!倘若說就那些被餓死的人而言,我們已經對他們不起,已經對他們犯罪,那么,對他們被餓死這件事不去記錄、存檔,這難道不是錯上加錯、罪上加罪嗎?!
……
(約十年前,閔良臣發表過題目叫<整理二十世紀>的文章,其中就談到那段餓死人的歷史):
....那恐怕是人類有史以來空前絕後的虛報浮誇活話劇的上演,其醜無比。就說虛報產量,誰先虛報,為什么要虛報,怎么就有人相信?河南省一位十七八歲的農村姑娘文香蘭早在1952年就始作俑地虛報了小麥的畝產量,而居然"後來,文香蘭還當選為中共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候補委員(參見賀明州的《“紅太陽”照耀下的紀登奎》)"。再說,毛澤東是農民的兒子,盡管離家早,早年也搞過農村調查,應該說他不會無知到相信一畝地竟能收到上萬甚至是十幾萬斤的產量。有人又說1958年大家都"瘋"了。是誰先"瘋",又是如何讓大家都跟著"瘋"起來的?在幾憶人面前,紙裡怎麼竟然包住了火!這些,難道不應該好好整理一下嗎?
寫這篇文章,正好是"大躍進"40周年……應不應該搞個什麼紀念,以此為鑒,警示後人!因為至今我都沒想明白,發生如此嚴重的情況,竟無領導過問,(雖也有所謂的“過問”,那又是怎樣的“過問”?)有些地方明知人會餓死,甚至是很快就會餓死,卻不允許出去逃荒要飯找條活路,而只能餓死在家中餓死在村子裡(此乃人所共知,千真萬確)!怎麼會用一些這樣毫無人性的人做基層官員?事後對這些人又是如何處置的?
……
(作者是河南省商城縣人)已經去世一年多的老母親活著時曾對她的這個小兒子講,看著路上的人,走著走著,倒下了,倒下了就再也起不來了!
……
中國的歷史“檔案”中記載餓死人的事很是不少。……可見,中國歷史上無論怎樣封建怎樣專制,有些狗雜種是怎樣的草菅人命,但大面積餓死人事是不能不記的!即使史官不記,稗史野記也還是要記錄的!更何況,只要百姓在,就會一代一代口耳相傳。
……
據現在所看到的資料,也不是官方就沒有人明白餓死人應該記錄存檔的道理。當時和事后,國家領導人劉少奇就多次要求下面的干部向中央如實上報餓死人的數字。他對當時安徽領導人只上報死了一百多萬,斥責道:“一百多萬,誰相信?”
……
1962年3月17日劉少奇又在政治部門領導干部的一次有關總結“大躍進”經驗教訓的談話中就“大躍進”餓死多少人的問題說道:“過去,到底死了多少人?搞了多少人?沒有搞清楚。這次要搞清楚。”又說:“現在不揭,將來要揭:活著不揭,死了要揭。”……劉少奇先生還曾沉痛地說過這么一句話:餓死人是會記入歷史的。
……
餓死人既然會記入歷史,也就絕不會被餓死的人的后代所遺忘!
既然如此,我們還要等到什么時候才能向中國的百姓徹底公布這半個世紀錢的慘痛歷史事件呢?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去對那些已經成為餓殍的靈魂以撫慰以懺悔,讓他們或是在天之靈或是在九泉之下得以安息呢!
閔良臣
《隨筆》2008年第5期總第178期
以下字字句句,均摘自該文:
聽說直到現在,一些頗有些資歷的人物,對於在社會上流傳的上個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餓死人的數字不以為然,認為有些誇大.倘若撇開別的不說__比如以為別人說餓死這麼多人是給新中國"抹黑"啦,是不實事求是啦,總覺得"新中國"不可能出現這樣的事(!)啦,等等___誰叫我們當初沒有馬上派人去實事求是地調查 記錄 整理 存檔呢?當時從基層到高層是否都存了一點種見不得人的心態?到了半個世紀之後,這個準確的數字怕是永遠也弄不準確的了!
……歷史一久遠,誰也誰也說不清,就是考起古來,也難上加難。因而歷史記載下來的就記載下來了(哪怕是篡改歪曲甚至是相反的記載),民間流傳下來就流傳下來了。沒有記載沒有流傳的,便一筆勾銷——盡管那也真實地存在過。
……事情過去了半個世紀,那些餓殍的魂靈恐怕也一直沒有得到安息,一直在等待著有良知的后人去向天下披露這慘絕人寰的大事件,一直在等待著后人給一個雖然不合情理但卻也真誠的解釋——用現今時髦的用語,叫做“討一個說法”
……一時“說”不清楚,不怕,但歷史不能沒有記錄!倘若說就那些被餓死的人而言,我們已經對他們不起,已經對他們犯罪,那么,對他們被餓死這件事不去記錄、存檔,這難道不是錯上加錯、罪上加罪嗎?!
……
(約十年前,閔良臣發表過題目叫<整理二十世紀>的文章,其中就談到那段餓死人的歷史):
....那恐怕是人類有史以來空前絕後的虛報浮誇活話劇的上演,其醜無比。就說虛報產量,誰先虛報,為什么要虛報,怎么就有人相信?河南省一位十七八歲的農村姑娘文香蘭早在1952年就始作俑地虛報了小麥的畝產量,而居然"後來,文香蘭還當選為中共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候補委員(參見賀明州的《“紅太陽”照耀下的紀登奎》)"。再說,毛澤東是農民的兒子,盡管離家早,早年也搞過農村調查,應該說他不會無知到相信一畝地竟能收到上萬甚至是十幾萬斤的產量。有人又說1958年大家都"瘋"了。是誰先"瘋",又是如何讓大家都跟著"瘋"起來的?在幾憶人面前,紙裡怎麼竟然包住了火!這些,難道不應該好好整理一下嗎?
寫這篇文章,正好是"大躍進"40周年……應不應該搞個什麼紀念,以此為鑒,警示後人!因為至今我都沒想明白,發生如此嚴重的情況,竟無領導過問,(雖也有所謂的“過問”,那又是怎樣的“過問”?)有些地方明知人會餓死,甚至是很快就會餓死,卻不允許出去逃荒要飯找條活路,而只能餓死在家中餓死在村子裡(此乃人所共知,千真萬確)!怎麼會用一些這樣毫無人性的人做基層官員?事後對這些人又是如何處置的?
……
(作者是河南省商城縣人)已經去世一年多的老母親活著時曾對她的這個小兒子講,看著路上的人,走著走著,倒下了,倒下了就再也起不來了!
……
中國的歷史“檔案”中記載餓死人的事很是不少。……可見,中國歷史上無論怎樣封建怎樣專制,有些狗雜種是怎樣的草菅人命,但大面積餓死人事是不能不記的!即使史官不記,稗史野記也還是要記錄的!更何況,只要百姓在,就會一代一代口耳相傳。
……
據現在所看到的資料,也不是官方就沒有人明白餓死人應該記錄存檔的道理。當時和事后,國家領導人劉少奇就多次要求下面的干部向中央如實上報餓死人的數字。他對當時安徽領導人只上報死了一百多萬,斥責道:“一百多萬,誰相信?”
……
1962年3月17日劉少奇又在政治部門領導干部的一次有關總結“大躍進”經驗教訓的談話中就“大躍進”餓死多少人的問題說道:“過去,到底死了多少人?搞了多少人?沒有搞清楚。這次要搞清楚。”又說:“現在不揭,將來要揭:活著不揭,死了要揭。”……劉少奇先生還曾沉痛地說過這么一句話:餓死人是會記入歷史的。
……
餓死人既然會記入歷史,也就絕不會被餓死的人的后代所遺忘!
既然如此,我們還要等到什么時候才能向中國的百姓徹底公布這半個世紀錢的慘痛歷史事件呢?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去對那些已經成為餓殍的靈魂以撫慰以懺悔,讓他們或是在天之靈或是在九泉之下得以安息呢!
a link:閱讀時光:袁鷹:活在心中便永生
K,
清早,天有點陰。小女子帶著胡蘭成和小屁顛兒,在院子里散步畢,例牌牠們發呆我看書。
2008年第五期總第178期《隨筆》,讀卷首袁鷹的《活在人心中便永生——追記幾次聽胡耀邦同志講話》,以及接近卷末的閔良臣之《餓死人是會記入歷史的》,心也如今日的天氣,有點陰沉。
《隨筆》,父親家里一直訂閱著,小女子也追隨,好多年了。與《萬象》的趣味,近年《讀書》的艱澀不同,這《隨筆》有時教人不敢翻看。
因為,驚見良知,也會瑟縮。
K,在如今這樣的言論環境里,能有編輯如此膽量放出箴言,小女子由衷欽佩。
捫心自問,實在不如。
是夜,淚流滿面,一字一句,我摘錄了閔良臣之《餓死人是會記入歷史的》,心底涌起的,不知是大愛還是大恨,火一樣燒。
抽離了許久的小女子,很久沒有如此“失態”了。想起前日,三哥說要放下筆,金盆洗手了;小女子則滿是彷徨,未來這支筆到底會寫想何方?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只有靜候他們涌到筆底了。
等,原來是如此折磨人!
清早,天有點陰。小女子帶著胡蘭成和小屁顛兒,在院子里散步畢,例牌牠們發呆我看書。
2008年第五期總第178期《隨筆》,讀卷首袁鷹的《活在人心中便永生——追記幾次聽胡耀邦同志講話》,以及接近卷末的閔良臣之《餓死人是會記入歷史的》,心也如今日的天氣,有點陰沉。
《隨筆》,父親家里一直訂閱著,小女子也追隨,好多年了。與《萬象》的趣味,近年《讀書》的艱澀不同,這《隨筆》有時教人不敢翻看。
因為,驚見良知,也會瑟縮。
K,在如今這樣的言論環境里,能有編輯如此膽量放出箴言,小女子由衷欽佩。
捫心自問,實在不如。
是夜,淚流滿面,一字一句,我摘錄了閔良臣之《餓死人是會記入歷史的》,心底涌起的,不知是大愛還是大恨,火一樣燒。
抽離了許久的小女子,很久沒有如此“失態”了。想起前日,三哥說要放下筆,金盆洗手了;小女子則滿是彷徨,未來這支筆到底會寫想何方?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只有靜候他們涌到筆底了。
等,原來是如此折磨人!
2/16/2009
在文昌發射基地龍樓星光村過情人周末
K,
今年的情人節,俺和MAYBOY很潮哎,我們“宅”了:這家伙,專在這一天當修理工,修餐椅啊,電扇啊,晚餐,自然也是乖乖地在家吃“老婆煮的飯”。
不過,這修理工順帶把老婆也騙在家“修理了”。原本說了,餐后帶老婆去看看劉德華如何吻了舒淇之《游龍戲鳳》,結果看著電視等的當兒,這家伙先選了一齣周杰倫的《不能說的秘密》,然后又預報說,還有一個好看的戲,就把電影給忽悠沒了。
期間,三哥來電。我笑了:呵呵,不知道該咋過節了?老辦法,集體過唄:)
於是,約了次日一起去宋慶齡的故鄉文昌,共渡“集體情人周末”!
二哥,身在大陸,短信來問候。俺如實匯報了@@
2009年2月15日,我們仨帶著胡蘭成和小屁顛,與三哥家他們仨,直奔文昌。文昌電力局的符兄,在入市路口接應,我們在鄉村公路上直趨龍樓鎮,又在這個鎮的變電所長 帶路下,“潛入”星光村——未來文昌航空航天基地發射塔定樁處!!
這個不足一尺的紅白相間的水泥樁,正中伸出一個鋼筋頭:就是這個鋼筋頭,未來將是航天發射塔的矗立的正中點。
分了幾家人,然后分公、母,分別與這未來的歷史合影。
呵呵,胡蘭成和小屁顛,越來越有閱歷啦@@
天熱,高寶和小狗狗們都熱得有點喘。
未來他是否會為曾經在一個炎熱的早春“立此存照”而感慨呢?
那些見證了發射塔定樁的椰樹們,這里離海不到三百米。
進村的路上,我們好奇地發現,這星光村的先考先妣們,喜歡“臥”在路邊。
一路驅車進村,有被這個村的世世代代熱烈相迎的感覺。或許,先祖們早就預測到:這個面海臨風小村子,將成為中國歷史上繞不過去的地點?
變電所長鉆進了芒草叢中,一會兒摘回來這樣一束花:這叫爆竹花,只有星光村這里有呢。這種花的花蕊,好像知道什么時候過年。年前,是澀的,過了年,就變甜了。
小女子嘴饞,立刻嚐了嚐,當真呢。
這天我們被熱情的文昌人包圍著。
餐后,符先帶著我們去看他的東風蕩漾的新宅。喝了點小酒的三哥,在軟軟的沙發上躺了,小風一吹,小睡一場。那個呼嚕@@
黃昏,符先帶我們去了他的祖宅,一個離即將開通的海南東環線鐵路相距大約兩百米的小村子。
面向一片稻田,符先整出好大一片花園,青青草地上,椰子外還植了花梨、紅檀……音樂在椰的空氣里流淌,很不一樣的感覺。
胡蘭成和小屁顛兒喜歡得不得了,一會兒和村里的孩子玩兒,一會兒跟著視察東環線,一會兒跟著MAYBOY撒歡跑。
胡蘭成跑熱了,瞥見路邊一潭水,竟會自顧自進去清涼!泡舒服了,就上岸在草地上開心得打滾兒@@
是晚,是我們回到島上第一次海鮮大餐,就在符先幾門幾進的老宅的院子里:文昌清瀾港出品的膏蟹、大角蝦、比巴掌還大的煎馬鮫魚片……當然,XO!!
張愛玲《小團圓》出版的掌故
從銷到出版之謎
《小團圓》
文章日期:2009年2月16日
【明報專訊】「對作家要求銷文稿而沒被照做,世上大概有兩種人,一是認為無可無不可,像卡夫卡臨終時叫朋友要燒掉他的作品,朋友沒做,其後所有人都覺得這朋友是對的呀;另一派就會罵為什麼不遵從作家的意見。」張愛玲遺產管理人宋以朗說。
元宵之日,張愛玲遺作《小團圓》要在月底出版的消息傳出後,網絡書櫃「豆瓣」、張愛玲書迷網站,以至博客,流傳一個個既驚且喜的留言:「上星期我還和天文等人陪世紀文景的人一起吃飯,席間沒有人提起這本書,可見大家都不知道這個消息」(網名代號charliechan30)、「上周五我和陳子善電話裏聊一會兒,也沒聽他說」(網名代號hbcwh)……
網友借有「張愛玲未亡人」之稱的張學專家或作家「也不知道《小團圓》要出版」,塑造出神秘氣氛,其實乃因為出版社台灣皇冠原擬在面世時才公布消息——為何遺作出版不大作宣傳,卻故作神秘?背後是什麼原因,令張愛玲曾要求「銷」的小說轉而「出版」?
自1995年9月8日張愛玲逝世後,神秘的《小團圓》一直沒有出版。張愛玲版權所屬的皇冠社長平鑫濤曾表示,因小說以張自己的一生為藍本,並且涉及她與胡蘭成的一段感情,他為尊重張的遺願,堅持待讀者的「窺秘」眼光消退後才出版。
但崇敬祖師奶奶的書迷,都以張愛玲92年時的決定「在遺囑中要求銷《小團圓》」為尊,其中一位網友更「不恥平鑫濤」,「他不是信誓旦旦說會遵守對張愛玲的承諾嗎?」
「以學術研究為目的」出版
其實卻是誤會了祖師奶奶的原意。
平鑫濤的確曾為了尊重張愛玲的「遺願」,決定將原稿保密多年,到讀者對張胡戀情「八卦」心態消減後,「才以學術研究為目的」而出版。甚至宋以朗,也是今年1月,當《小團圓》確定將要出版前夕,才看到一直收藏在平鑫濤書房夾萬裏的原稿,小說的內容亦一直未被批露。
但平鑫濤與宋家珍惜原稿,多年來沒有銷,還有另一層考慮:不同於「張愛玲在遺囑裏要求銷《小團圓》」的傳聞,1992年張愛玲訂立的遺囑內,其實只列明兩點:1.遺產贈予宋淇夫婦;2.遺體火化骨灰撒在無人之處,並不包括「銷《小團圓》」。這意見是隨遺囑附寄的另一封信裏,宋以朗說:「那並沒有法律效力。」
至於為何《小團圓》寫成二十年不予出版,卻另有包括政治環境不適合的原因。
1976年,胡蘭成帶他在日本出版的《今生今世》,在台灣居住下來,並在文化大學裏任教,卻已惹得文壇一致撻伐之聲,包括余光中在內的作家群起攻擊,質疑「為自己文過飾非的漢奸如何有資格在台灣教育下一代」。未幾,台灣警備司令部以「違反台灣戒嚴時期出版物管制辦法」為由將他一部新出版的文集《山河歲月》查禁了。
若三十年前出版 可能被厭棄
其時,張愛玲已經寫好《小團圓》,原擬交由皇冠出版。但為她安排作品出版事宜的好友宋淇認為其時時機不好,一旦因為過去與胡的婚姻,觸發文壇亦對她不滿,作家的地位以後便難以立足了,「畢竟她所有中文出版市場都在台灣,一被厭棄就『無得撈』啦」。宋以朗解釋其父延後出版的建議。於是一劃劃、一段段、一頁頁細心地謄抄在紙上的16萬字文稿,一直被擱在抽屜裏。1992年,張愛玲訂立上述遺囑後寄予她委託的遺產執行人林式同。
而且在其後的93、94年,張愛玲仍在修改《小團圓》,與宋淇的書信往來中,商量各種改動,以減少讀者將書中人物對號入座的可能。「比方將九莉的身分從作家改成來港學醫的學生,或者是戲劇家。張愛玲在信中,寫她去過不少圖書館蒐集資料、做筆記。不過待真正要動筆起來,卻非常困難。她健康不佳,難道這麼大年紀才重新了解醫學生做什麼嗎?而且一旦改動起來,每一頁都有牽連。所以修改其實得個講字。」
當時《小團圓》要出版的意願亦是確鑿的。1993年,張愛玲原擬將《小團圓》與《對照記》併合在一本書裏出版,後來在7月30日的一封信中卻認為:「《對照記》加《小團圓》書太厚,書價太高,《小團圓》恐怕年內也還沒寫完。還是先出《對照記》吧。」10月8日再寫一信表示「《小團圓》一定要盡早寫完,不再會對讀者食言」。12月10日仍說「《小團圓》明年初絕對沒有,等寫得有點眉目了會提早來信告知」。可見她心中不曾真的要「銷《小團圓》」。
不忍不明稿件流傳
但95年張愛玲過身、96年宋淇亦逝世,留下宋淇妻子鄺文美。「我媽媽性好安靜,最怕煩,假如當時出版此書,一定許多媒體追訪,她會受不了的。」宋以朗解釋道。直至2003年他因母親病重回來照顧,在07年鄺文美過身後繼承張愛玲的遺產保管權,才追蹤了《小團圓》這段拖延了逾30年的出版經過。而且由於小說有份未知真假的初稿流傳在外、版權狀不清楚,宋以朗恐破壞了讀者對完整小說的閱讀,便決定將之付梓出版。
[文.鄭依依]
張愛玲「對號入座」
文章日期:2009年2月16日
【明報專訊】《小團圓》一直被視為張愛玲最神秘的作品,內容具自傳性質:女主角九莉在新舊世代交替的傳統家族裏成長,在上海教會女校念書,後到香港大學裏留學並在戰火中感受人際間的拉扯,回上海時認識了被指漢奸的有婦之夫邵之雍。
九莉和張愛玲,邵之雍和胡蘭成,以及書中情節和人物描述,若將之與張愛玲的散文如《私語》、《對照記》,互相對照閱讀,便會發現人物名稱雖換轉了,卻仍可輕易辨認出諸如好友炎櫻等等人物的身影。
但宋以朗即認為《小團圓》並不止於張胡之情,更是一部令分散在各部小說、散文背後的張愛玲形象,拼合成完整,並由她自己書寫出來。
雖然《小團圓》的出版似乎蒙在胡蘭成的陰影底下,不過,張愛玲並不是為反駁胡蘭成在〈民國女子〉裏跟她關係的矯情肉麻而寫。「她自己說那不是文字官司,不是因為胡蘭成寫了《今生今世》才寫,是為了整體寫自己的經歷。比方她在書中亳不客氣地寫與家人失和的細節,要跳脫出來而練成了整天觀察別人,有機會孤身來到香港卻沒有錢,要拚命讀書、自學文學。過去《私語》、《燼餘錄》有寫過,不過都是分開的,讀者未必將童年和作家經歷聯想在一起。」
近幾年裏,一篇又一篇的張愛玲作品被發掘出土,都矚目一時,然而文學成就總是沒有得到輝煌的評價。即使《色,戒》因李安的電影改編而廣被討論,作品亦不被認為達至她的最高水準。宋以朗認為,張愛玲不曾經歷過的事情,寫作得很是辛苦。「《色,戒》她是寫得很不開心,很辛苦的。她不可能純粹寫女間諜,因為不曾做過嘛,所以身分要改一改,重新寫成到香港大學的女學生,因為她在這裏讀過書,知道學生做什麼。」《同學少年都不賤》寫幾個女學生在上海時活靈活現,但一寫到同學長大後到聯合國 任職,就文采黯然了,宋以朗指張愛玲筆下向來有藍本依據的,「就是《傾城之戀》的男女主角也有其人,在1984年小說改編成話劇時她曾在《《明報》》寫過一篇小文章解釋」。
然而,宋以朗指即使《小團圓》的寫作素材貼近生活堅密如斯,「張愛玲寫作是出名冷血的,筆下仍然可見她是detached、clinical,像第三者站在外邊冷漠地看事情發生般疏離。這就是她的風格」。書中形容九莉人生有如「一支白銅湯匙塞進她嘴裏」,無味的鐵腥既冷且硬,讀來叫人心寒。也許在這部自傳體小說中,她的孤冷會發揮得更為淋漓盡致。
朱天文大吃一驚
文章日期:2009年2月16日
【明報專訊】得知《小團圓》將要出版,浸會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林幸謙表示「我可能是最驚喜那個了」,因為自去年11月底他得知平鑫濤為尊重張愛玲遺願而暫緩出版的原委後,就向宋以朗提出參考意見,包括指出1976年的政治背景與現在不同;他又看過部分張與宋淇的書信,在關於《小團圓》的討論中有一人物「無賴人」,「無賴人用上海話念出來就是胡蘭成」;另外,「書中又涉及性的描寫,宋淇說連他這樣看過性描述的人也臉紅耳赤,於是勸她當時不要出版。我就提議宋以朗,讓他把所有想法寫下來,然後再分析是否出版」,最後促成小說的面世。
而皇冠出版社則曾致電台灣作家朱天文請她出席記者會。「我大吃一驚,忙問是小說或散文、完整不完整,原來是16萬字的小說全文。我想是小說的話張愛玲應該會跨過了真實而有創作」,可是她卻婉拒了出席,情願自己掏錢包買書。「因為自己從小看她,跟她太近了,所以給自己一個無聊的說法,任何關於她的公共發言都不去。而且張愛玲不需要我來多講話。如果是一本冷門的好書我很願意去講,可是張愛玲就不必我來推廣了」。
中大中文系助理教授黃念欣視《小團圓》為張愛玲晚期的作品來期待,「作家到了生命後期,過了一個階段,比較能直面個人層面,或會放手一些,在作品中融入自己困難的境」。相對張愛玲早期精緻雕琢的作品,她是以對人的興趣而期待此書,而非求看精準的描寫或技巧。
嶺南大學中文系榮休劉紹銘教授則表示雖如一般張迷期待此書,還沒讀到書,不宜評論,「不知是否她的生平,或者是真是假,不好像個街坊那樣談論」。
《小團圓》
文章日期:2009年2月16日
【明報專訊】「對作家要求銷文稿而沒被照做,世上大概有兩種人,一是認為無可無不可,像卡夫卡臨終時叫朋友要燒掉他的作品,朋友沒做,其後所有人都覺得這朋友是對的呀;另一派就會罵為什麼不遵從作家的意見。」張愛玲遺產管理人宋以朗說。
元宵之日,張愛玲遺作《小團圓》要在月底出版的消息傳出後,網絡書櫃「豆瓣」、張愛玲書迷網站,以至博客,流傳一個個既驚且喜的留言:「上星期我還和天文等人陪世紀文景的人一起吃飯,席間沒有人提起這本書,可見大家都不知道這個消息」(網名代號charliechan30)、「上周五我和陳子善電話裏聊一會兒,也沒聽他說」(網名代號hbcwh)……
網友借有「張愛玲未亡人」之稱的張學專家或作家「也不知道《小團圓》要出版」,塑造出神秘氣氛,其實乃因為出版社台灣皇冠原擬在面世時才公布消息——為何遺作出版不大作宣傳,卻故作神秘?背後是什麼原因,令張愛玲曾要求「銷」的小說轉而「出版」?
自1995年9月8日張愛玲逝世後,神秘的《小團圓》一直沒有出版。張愛玲版權所屬的皇冠社長平鑫濤曾表示,因小說以張自己的一生為藍本,並且涉及她與胡蘭成的一段感情,他為尊重張的遺願,堅持待讀者的「窺秘」眼光消退後才出版。
但崇敬祖師奶奶的書迷,都以張愛玲92年時的決定「在遺囑中要求銷《小團圓》」為尊,其中一位網友更「不恥平鑫濤」,「他不是信誓旦旦說會遵守對張愛玲的承諾嗎?」
「以學術研究為目的」出版
其實卻是誤會了祖師奶奶的原意。
平鑫濤的確曾為了尊重張愛玲的「遺願」,決定將原稿保密多年,到讀者對張胡戀情「八卦」心態消減後,「才以學術研究為目的」而出版。甚至宋以朗,也是今年1月,當《小團圓》確定將要出版前夕,才看到一直收藏在平鑫濤書房夾萬裏的原稿,小說的內容亦一直未被批露。
但平鑫濤與宋家珍惜原稿,多年來沒有銷,還有另一層考慮:不同於「張愛玲在遺囑裏要求銷《小團圓》」的傳聞,1992年張愛玲訂立的遺囑內,其實只列明兩點:1.遺產贈予宋淇夫婦;2.遺體火化骨灰撒在無人之處,並不包括「銷《小團圓》」。這意見是隨遺囑附寄的另一封信裏,宋以朗說:「那並沒有法律效力。」
至於為何《小團圓》寫成二十年不予出版,卻另有包括政治環境不適合的原因。
1976年,胡蘭成帶他在日本出版的《今生今世》,在台灣居住下來,並在文化大學裏任教,卻已惹得文壇一致撻伐之聲,包括余光中在內的作家群起攻擊,質疑「為自己文過飾非的漢奸如何有資格在台灣教育下一代」。未幾,台灣警備司令部以「違反台灣戒嚴時期出版物管制辦法」為由將他一部新出版的文集《山河歲月》查禁了。
若三十年前出版 可能被厭棄
其時,張愛玲已經寫好《小團圓》,原擬交由皇冠出版。但為她安排作品出版事宜的好友宋淇認為其時時機不好,一旦因為過去與胡的婚姻,觸發文壇亦對她不滿,作家的地位以後便難以立足了,「畢竟她所有中文出版市場都在台灣,一被厭棄就『無得撈』啦」。宋以朗解釋其父延後出版的建議。於是一劃劃、一段段、一頁頁細心地謄抄在紙上的16萬字文稿,一直被擱在抽屜裏。1992年,張愛玲訂立上述遺囑後寄予她委託的遺產執行人林式同。
而且在其後的93、94年,張愛玲仍在修改《小團圓》,與宋淇的書信往來中,商量各種改動,以減少讀者將書中人物對號入座的可能。「比方將九莉的身分從作家改成來港學醫的學生,或者是戲劇家。張愛玲在信中,寫她去過不少圖書館蒐集資料、做筆記。不過待真正要動筆起來,卻非常困難。她健康不佳,難道這麼大年紀才重新了解醫學生做什麼嗎?而且一旦改動起來,每一頁都有牽連。所以修改其實得個講字。」
當時《小團圓》要出版的意願亦是確鑿的。1993年,張愛玲原擬將《小團圓》與《對照記》併合在一本書裏出版,後來在7月30日的一封信中卻認為:「《對照記》加《小團圓》書太厚,書價太高,《小團圓》恐怕年內也還沒寫完。還是先出《對照記》吧。」10月8日再寫一信表示「《小團圓》一定要盡早寫完,不再會對讀者食言」。12月10日仍說「《小團圓》明年初絕對沒有,等寫得有點眉目了會提早來信告知」。可見她心中不曾真的要「銷《小團圓》」。
不忍不明稿件流傳
但95年張愛玲過身、96年宋淇亦逝世,留下宋淇妻子鄺文美。「我媽媽性好安靜,最怕煩,假如當時出版此書,一定許多媒體追訪,她會受不了的。」宋以朗解釋道。直至2003年他因母親病重回來照顧,在07年鄺文美過身後繼承張愛玲的遺產保管權,才追蹤了《小團圓》這段拖延了逾30年的出版經過。而且由於小說有份未知真假的初稿流傳在外、版權狀不清楚,宋以朗恐破壞了讀者對完整小說的閱讀,便決定將之付梓出版。
[文.鄭依依]
張愛玲「對號入座」
文章日期:2009年2月16日
【明報專訊】《小團圓》一直被視為張愛玲最神秘的作品,內容具自傳性質:女主角九莉在新舊世代交替的傳統家族裏成長,在上海教會女校念書,後到香港大學裏留學並在戰火中感受人際間的拉扯,回上海時認識了被指漢奸的有婦之夫邵之雍。
九莉和張愛玲,邵之雍和胡蘭成,以及書中情節和人物描述,若將之與張愛玲的散文如《私語》、《對照記》,互相對照閱讀,便會發現人物名稱雖換轉了,卻仍可輕易辨認出諸如好友炎櫻等等人物的身影。
但宋以朗即認為《小團圓》並不止於張胡之情,更是一部令分散在各部小說、散文背後的張愛玲形象,拼合成完整,並由她自己書寫出來。
雖然《小團圓》的出版似乎蒙在胡蘭成的陰影底下,不過,張愛玲並不是為反駁胡蘭成在〈民國女子〉裏跟她關係的矯情肉麻而寫。「她自己說那不是文字官司,不是因為胡蘭成寫了《今生今世》才寫,是為了整體寫自己的經歷。比方她在書中亳不客氣地寫與家人失和的細節,要跳脫出來而練成了整天觀察別人,有機會孤身來到香港卻沒有錢,要拚命讀書、自學文學。過去《私語》、《燼餘錄》有寫過,不過都是分開的,讀者未必將童年和作家經歷聯想在一起。」
近幾年裏,一篇又一篇的張愛玲作品被發掘出土,都矚目一時,然而文學成就總是沒有得到輝煌的評價。即使《色,戒》因李安的電影改編而廣被討論,作品亦不被認為達至她的最高水準。宋以朗認為,張愛玲不曾經歷過的事情,寫作得很是辛苦。「《色,戒》她是寫得很不開心,很辛苦的。她不可能純粹寫女間諜,因為不曾做過嘛,所以身分要改一改,重新寫成到香港大學的女學生,因為她在這裏讀過書,知道學生做什麼。」《同學少年都不賤》寫幾個女學生在上海時活靈活現,但一寫到同學長大後到聯合國 任職,就文采黯然了,宋以朗指張愛玲筆下向來有藍本依據的,「就是《傾城之戀》的男女主角也有其人,在1984年小說改編成話劇時她曾在《《明報》》寫過一篇小文章解釋」。
然而,宋以朗指即使《小團圓》的寫作素材貼近生活堅密如斯,「張愛玲寫作是出名冷血的,筆下仍然可見她是detached、clinical,像第三者站在外邊冷漠地看事情發生般疏離。這就是她的風格」。書中形容九莉人生有如「一支白銅湯匙塞進她嘴裏」,無味的鐵腥既冷且硬,讀來叫人心寒。也許在這部自傳體小說中,她的孤冷會發揮得更為淋漓盡致。
朱天文大吃一驚
文章日期:2009年2月16日
【明報專訊】得知《小團圓》將要出版,浸會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林幸謙表示「我可能是最驚喜那個了」,因為自去年11月底他得知平鑫濤為尊重張愛玲遺願而暫緩出版的原委後,就向宋以朗提出參考意見,包括指出1976年的政治背景與現在不同;他又看過部分張與宋淇的書信,在關於《小團圓》的討論中有一人物「無賴人」,「無賴人用上海話念出來就是胡蘭成」;另外,「書中又涉及性的描寫,宋淇說連他這樣看過性描述的人也臉紅耳赤,於是勸她當時不要出版。我就提議宋以朗,讓他把所有想法寫下來,然後再分析是否出版」,最後促成小說的面世。
而皇冠出版社則曾致電台灣作家朱天文請她出席記者會。「我大吃一驚,忙問是小說或散文、完整不完整,原來是16萬字的小說全文。我想是小說的話張愛玲應該會跨過了真實而有創作」,可是她卻婉拒了出席,情願自己掏錢包買書。「因為自己從小看她,跟她太近了,所以給自己一個無聊的說法,任何關於她的公共發言都不去。而且張愛玲不需要我來多講話。如果是一本冷門的好書我很願意去講,可是張愛玲就不必我來推廣了」。
中大中文系助理教授黃念欣視《小團圓》為張愛玲晚期的作品來期待,「作家到了生命後期,過了一個階段,比較能直面個人層面,或會放手一些,在作品中融入自己困難的境」。相對張愛玲早期精緻雕琢的作品,她是以對人的興趣而期待此書,而非求看精準的描寫或技巧。
嶺南大學中文系榮休劉紹銘教授則表示雖如一般張迷期待此書,還沒讀到書,不宜評論,「不知是否她的生平,或者是真是假,不好像個街坊那樣談論」。
a link:“可憐身是眼中人”
文人最喜歡有人死?
文章日期:2009年2月16日
【明報專訊】來自上海復旦大學的傅杰老師這學期在城大開課,在中國文化中心擔任客座教授,一題十講,皆跟錢鍾書有關;迷人的「錢學」,在這城市,在此啟航。
聽講座前擠出時間做了惡補,重讀了一些錢氏作品,令我迷的小說和散文跟卅年前一樣繼續令我迷,但看不懂的論述和考據亦跟卅年前一樣仍然看不明白。
老了卅年,才發現自己沒有太大長進,古人慣說「虛長」,很可能不是出於謙遜而是源於自知,年紀愈大愈能看清和承認自身局限,或許唯一「進步」是,回頭望去,常會為自己當年的「年少輕狂」感到臉紅羞愧。但這也充其量只是減了一些負分,並無什麼值得驕傲自豪的增添;頂多是,以前的鼻子和眼睛淹在水底而不自知,如今呢,載浮載沉,總算有少許時候能把眼鼻稍稍露出水面,抬頭看天,自在地欣賞一下白雲飛鳥。
可是畢竟老了卅年,對於某些錢說,讀來有了跟昔時頗為相異的感受和問號。
譬如說《圍城》曾有獨白,在中國,「文人最喜歡有人死,可以有題目做哀悼的文章,棺材店和殯儀館只做新死人的生意,文人會向一年、幾年、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陳死人身上生發。『周年逝世紀念』和『三百年祭』,一樣的好題目。死掉太太——或者死掉丈夫,因為有女作家——這題目尤其好;旁人儘管有文才,太太或丈夫只是你的,這是註冊專利的題目」。
昔時讀書至此忍不住哈哈大笑,諷刺得絕啊,刻薄得妙極了。然而卅年後重讀此段,想想,錢先生本人早已逝世,但「紀念」和「祭」悼他的文章和專著仍然不斷出版,有些還來自其家人筆下,難道錢先生真會統統不屑?難道他會統統覺得沒有意義?諷刺文筆當然愈辛辣愈好看,可是,說到底,「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畢竟大家都只是人。
或許錢先生另有想法。學問太大了,腦筋太清靈了,境界自是非凡,只可惜世人再沒機會聽其回應意態。我們唯一能做的,是繼續在「錢學」裏搜索智者的蛛絲馬,那已經足夠讓我們閱讀得非常、非常快樂。
[馬家輝 http://www.makafai.blogspot.com]
文章日期:2009年2月16日
【明報專訊】來自上海復旦大學的傅杰老師這學期在城大開課,在中國文化中心擔任客座教授,一題十講,皆跟錢鍾書有關;迷人的「錢學」,在這城市,在此啟航。
聽講座前擠出時間做了惡補,重讀了一些錢氏作品,令我迷的小說和散文跟卅年前一樣繼續令我迷,但看不懂的論述和考據亦跟卅年前一樣仍然看不明白。
老了卅年,才發現自己沒有太大長進,古人慣說「虛長」,很可能不是出於謙遜而是源於自知,年紀愈大愈能看清和承認自身局限,或許唯一「進步」是,回頭望去,常會為自己當年的「年少輕狂」感到臉紅羞愧。但這也充其量只是減了一些負分,並無什麼值得驕傲自豪的增添;頂多是,以前的鼻子和眼睛淹在水底而不自知,如今呢,載浮載沉,總算有少許時候能把眼鼻稍稍露出水面,抬頭看天,自在地欣賞一下白雲飛鳥。
可是畢竟老了卅年,對於某些錢說,讀來有了跟昔時頗為相異的感受和問號。
譬如說《圍城》曾有獨白,在中國,「文人最喜歡有人死,可以有題目做哀悼的文章,棺材店和殯儀館只做新死人的生意,文人會向一年、幾年、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陳死人身上生發。『周年逝世紀念』和『三百年祭』,一樣的好題目。死掉太太——或者死掉丈夫,因為有女作家——這題目尤其好;旁人儘管有文才,太太或丈夫只是你的,這是註冊專利的題目」。
昔時讀書至此忍不住哈哈大笑,諷刺得絕啊,刻薄得妙極了。然而卅年後重讀此段,想想,錢先生本人早已逝世,但「紀念」和「祭」悼他的文章和專著仍然不斷出版,有些還來自其家人筆下,難道錢先生真會統統不屑?難道他會統統覺得沒有意義?諷刺文筆當然愈辛辣愈好看,可是,說到底,「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畢竟大家都只是人。
或許錢先生另有想法。學問太大了,腦筋太清靈了,境界自是非凡,只可惜世人再沒機會聽其回應意態。我們唯一能做的,是繼續在「錢學」裏搜索智者的蛛絲馬,那已經足夠讓我們閱讀得非常、非常快樂。
[馬家輝 http://www.makafai.blogspot.com]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