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原稿:
天涯热风:海南有个互联网上开专栏的党校前校长
>
> 十数天后,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将在海南三亚举行。“金砖国家”各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甚至民族、宗教风貌如何?其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版图中的位置有着怎样演变?“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为何选择在中国三亚举行?承接这次重要会晤的海南岛,其百姓对此有些莫名就里。
> 此间一知名新闻网站有一“廖逊评论”专栏,近期推出系列长文,对“金砖国家”进行了一番“常识性”梳理,深入浅出,观点独到,引起许多网民跟帖。栏主廖逊放话“今年1月份写过4篇评论谈南非,2月份写过3篇评论谈巴西,在4月中旬之前,我一定要力争为广大读者,多奉献几篇关于印度和俄罗斯的文章,为有心做事或有心求知的朋友,竭尽绵薄之力。”
> 《潜力巨大的巴西农业》、《巴西的最大劣势是储蓄不足》、《印度道路的宗教起源》、《“绿色革命”与“IT革命”》《长盛不衰的尼赫鲁家族》、《不结盟来自印度的外交哲学》……随后发出的“廖式”系列长文,让网民觉得:“这老廖真给力。”
> 在《最“委曲”的金砖之国》中,廖逊幽默地写道:“在‘金砖四国’中,俄罗斯虽人均GDP排名第一,综合实力排名确是最后,真是“哑吧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如今经济总量还不及它1/4的南非入围,反倒能让俄罗斯好受些。‘金砖四国’首脑2006年初次聚会,就是俄罗斯做东,说明这个国家不错,‘大丈夫能屈能伸’。”
> “廖逊评论”2010年6月开栏以来已发出200多篇,时事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几乎无所不谈,心胸阔、笔铿锵,有着“50后”特有的书卷气,在“帖子气”泛滥的网评世界很是彪炳。
> 廖逊何许人也?
> 1987年,37岁的廖逊还是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他的一篇《马克思恩格斯“小政府”思想与当前经济改革》,引起高层关注;同年,他参与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国光主持的“海南经济发展战略”制定,负责设计海南经济特区“小政府大社会”改革构架;次年,他被留下来筹建海南省政府智囊——政策研究中心,先后任副主任、主任,直到去年9月在海南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岗位上退休。
> 有趣的是,海南人认识廖逊,多不是因为他的官职,而是通过他的专栏文章。
> 1991年,41岁的廖逊在海南省政府政策研究中心主持工作,从自由的研究人员到一板一眼的政府官员,既得志又失落。“舅舅来看我,说:不要被职业拘住,职业是职业,爱好是爱好,如果想在报纸上开专栏那就‘马上做!’。比如三、四十年代的夏衍,既是职业革命家也是职业作家,五、六个专栏一起开,军事、文艺的都有,而且工作、写作、休息均处理得很好,好像大脑有开关。又如胡愈之,爱国华人华侨工作一干几十年,同时编译、写作、出版、办刊办报样样不辍,最多时同时写几十个专栏。”
> “很想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承下这现代文人传统。”1992年起,政界廖逊“跨界”开始了“专栏生涯”,且报纸、广播、电视“通吃”,最多时一个礼拜五个文字专栏、两个广播、电视专栏。“有时候放下笔就去电台、电视台开讲,通过媒体和群众互动,实在比坐机关爽快多”。
> 1992年“海南经济广播电台”开播,他开出一档“廖逊开讲”评论节目,20年来即使是出差也事先录制,播出从不间断。2010年电台更名“国际旅游岛之声”,这档节目却不更名。廖逊告诉记者:“有次在海南大学,一位学生跑来说自己是听着这节目长大的。这大概是专栏人最欣慰的吧。”
> “我受舅舅影响最大,羡慕他拿起一笔一本,起身就去现场的‘自在’生活。直到去年退休,终于可以全心做这档子我喜欢的事了。”
> 廖逊如今的“现场”,就是他那“环壁皆书也”的宅子,就是架上古今中外各行各业3万来本书。“我每天清早5点起床检查头天的“作业”,交稿后由编辑清晨贴出便于读者晨读。然后再为次日网评做功课,为写2500字读20多万字;午后就去健身房,不亦乐乎。”
> “未来计划一国一国、一产业一产业读和写,把所看所想与网民们分享,看看这些播下的种子,将来能在年轻人的头脑里长成啥”,党校校长出身的专栏人廖逊说:“想想都觉得有意思。”
其实,廖逊骨子里就有纵横捭阖之遗传,他是朱德政治秘书、中共中央党史办原副主任廖盖隆之子,新华社原副社长、《开国大典》名篇作者李普之外甥。(完)
3/31/2011
〈李戡在北京〉之一﹕我,李戡,在北京
文章日期:2011年3月31日
【明報專訊】編按:台灣著名作家李敖的兒子李戡,去年,棄讀台灣大學,寧取北京大學,並且出版《李戡戡亂記》一書,痛批台灣教育制度之保守與混亂。此事成為在海峽兩岸的小小話題,有人認為李戡是嘩眾取寵、天真幼稚;有人則讚許他有魄力、有勇氣、有遠見。無論如何,去哪裏升學、用什麼方式過活,這是一位年輕人的選擇權利,最重要的可能是,他最後取得了什麼、成就了什麼。李戡,今年起,為本版撰寫專欄,欄名〈李戡在北京〉,寫他的讀書心得和生活見聞,這是第一篇,請指教。
去年九月一日,我在北京大學報到。在此之前,我和家人參觀了上海世博,去了杭州。報到當天,一踏進校門,數十家媒體蜂擁而上,將我團團圍住。幸好有人帶路,他們是北大「兩岸文化交流協會」的成員,否則真不知往哪走。有負責招生的人說,一位新生引起這麼大關注,是「前所未有」。也有人說,上次在北大有這麼多媒體關注,是五月溫總理到訪時。我才來第一天,就「攪動燕園」,真是受寵若驚,不勝榮幸。
三天後是全校開學典禮,一開始就唱《義勇軍進行曲》,非常感動。以前在台灣念書,小學中學高中,唱了《三民主義》九年,索然無味,毫無氣勢可言。就連一般學生,唱到最後也不知道自己在唱什麼。解散時,要唱《歌唱祖國》,我也會唱,是看完奧運開幕後學的。隔幾天的經濟學院開學典禮,院長提到了嚴復、李大釗和馬寅初,強調北大的人才,在我們歷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我們北大學生,必須擔負起的責任。
至今,開學也一陣子了,各方面都適應的不錯。我住在一般宿舍,也分檔次,分別是一年750、1020、1200元,差別應該是空間大一點。衛浴設備比想像中好,不過有限制熱水供應時段。至少,澡堂就在我們這棟宿舍裏,否則得到公共澡堂洗了。整體來說,宿舍條件不錯,但收訊奇差無比。房間外頭是陽台,中間隔一扇門。陽台可曬衣服,最外層是鐵柵欄,影響了收訊。手機擺在窗邊,也只有一兩格信號,電話常接不通。最近天氣轉涼了,接個電話還得開門到陽台,緊挨鐵柵欄說話,凍得不得了。
「違例」上「政治課」
課程方面,我選的是經濟專業。系上的的專業課有【政治經濟學】和【經濟學原理】。除此之外,【高等數學】、【大學英語】和【計算機基礎】是全校必修課。至於通選課,選擇非常豐富,有上百種。以台灣為主題的課程,有【台灣政治概論】和【台灣文學】。前者相當熱門,130個名額不久被佔滿。至於後者我有些困惑,因為我從來不認為有【台灣文學】這種東西存在,我在《李戡戡亂記》中,還為此寫了一大段否定它。當然,之所以開這門課,一定是指「中國台灣地區的文學」,不像台灣厚臉皮的自行切割,但值不值得大費周章的研討,那就見仁見智了。總之,如果從「賺學分」角度衡量,我當然選這兩門課。但我不會這麼做,因為來北京,就是要接觸大格局的文化。例如在百年講堂的演出,有場著名的芭蕾舞劇《葉夫蓋尼‧奧涅金》,在台灣大學裏是看不到的。
至於許多人關心的「政治課」,我也修了。本來,台港澳學生是不用上的,但我「違例」照上。有一點很奇怪,既然港澳台學生在住宿方面「不屬於」留學生,要住在一般宿舍。那為啥「政治課」又要搞分立呢?幾個月前,我在台灣看了陳文茜的一集節目,是講台灣學生在大陸的生活。有一個台灣學生就說,「我去念書就好啦,千萬絕口不提政治啦!」這就是在台灣住久了,就會產生這類思想矛盾。要是真認同台灣「洗腦式」、「去中國化」的觀念,怎不敢以此和大陸學生辯論呢?如果台灣大學生有理想,推翻荒謬教科書這種事,就不該是我一個人幹的。他們有理想,大可以搞學運,可是到今天還看不到他們半個鬼影。現在要恢復教科書「中國史」比重,他們竟覺得是我們不對。所以說台灣學生思路「活潑創新自由」,絕對是騙人的。
「棄台大讀北大」是對的
這次從台灣來北大讀書的大一生有十三位,兩個讀經濟學院,兩個讀光華管理學院,一個讀化學,一個學生物。另外七位念醫科,和我們不同校區。由於今年新辦法實施,台灣學生憑台灣的聯考成績,即可申請大陸的81所大學,接參加面試。說來確實慚愧,在台灣,前12%的成績就有報名資格,遠遠低於陸生的嚴苛標準。我的成績排在全島4%以內,當然不是最好。但還是老話一句,「一本《李戡戡亂記》就可證明,我在台灣文科學生中,是獨佔鰲頭的第一名。」台灣的聯考有兩次,分別在一月和七月舉行,我只考了一月的,表式「我玩你的爛遊戲,我還可以玩的很好。至於更高境界的比賽,我把你們遠遠甩在後頭。」
去年開學時分,大多時間在安頓生活,買書,買日用品,選課,不退選等等。倒是9月25號下午,鳳凰衛視中文台播出《李敖快意世博行》紀錄片,我興跑去留學生宿舍看,那裡兩人住一間,有一台電視。節目做的非常好,有一段配樂還是我用鋼琴彈的。那是在上海的第四天,周立波請我們吃午飯,大指揮家余隆也來了。鳳凰劉老板就提議,用酒店的鋼琴奏一曲吧!值得一提的是,最後在上海火車站,我和父親分開時的場景,我好像哭了,許多人看了感動。那一幕其實不大好意思,因為當時在火車上,我以為我們下了車,還要一同去機場。加上旁邊記者多,一直提問,我覺得有點煩,就睡了。醒來一下車,聽說要分兩路,一個去虹橋,一個去浦東,而且是「立刻出發」。我一下不曉得和我爸爸說什麼,只能擁抱一下,有些失落。
總之,在北大之初,過的非常充實。有許多人問我,是否仍覺得「棄台大讀北大」的選擇是對的,我的回答總是肯定的。因為很多故事,不僅是在北大內的各種經歷,還有校外的種種見聞。這些故事,請看接下來的〈李戡在北京〉。
[文/李戡 編輯/蔡曉彤]
【明報專訊】編按:台灣著名作家李敖的兒子李戡,去年,棄讀台灣大學,寧取北京大學,並且出版《李戡戡亂記》一書,痛批台灣教育制度之保守與混亂。此事成為在海峽兩岸的小小話題,有人認為李戡是嘩眾取寵、天真幼稚;有人則讚許他有魄力、有勇氣、有遠見。無論如何,去哪裏升學、用什麼方式過活,這是一位年輕人的選擇權利,最重要的可能是,他最後取得了什麼、成就了什麼。李戡,今年起,為本版撰寫專欄,欄名〈李戡在北京〉,寫他的讀書心得和生活見聞,這是第一篇,請指教。
去年九月一日,我在北京大學報到。在此之前,我和家人參觀了上海世博,去了杭州。報到當天,一踏進校門,數十家媒體蜂擁而上,將我團團圍住。幸好有人帶路,他們是北大「兩岸文化交流協會」的成員,否則真不知往哪走。有負責招生的人說,一位新生引起這麼大關注,是「前所未有」。也有人說,上次在北大有這麼多媒體關注,是五月溫總理到訪時。我才來第一天,就「攪動燕園」,真是受寵若驚,不勝榮幸。
三天後是全校開學典禮,一開始就唱《義勇軍進行曲》,非常感動。以前在台灣念書,小學中學高中,唱了《三民主義》九年,索然無味,毫無氣勢可言。就連一般學生,唱到最後也不知道自己在唱什麼。解散時,要唱《歌唱祖國》,我也會唱,是看完奧運開幕後學的。隔幾天的經濟學院開學典禮,院長提到了嚴復、李大釗和馬寅初,強調北大的人才,在我們歷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我們北大學生,必須擔負起的責任。
至今,開學也一陣子了,各方面都適應的不錯。我住在一般宿舍,也分檔次,分別是一年750、1020、1200元,差別應該是空間大一點。衛浴設備比想像中好,不過有限制熱水供應時段。至少,澡堂就在我們這棟宿舍裏,否則得到公共澡堂洗了。整體來說,宿舍條件不錯,但收訊奇差無比。房間外頭是陽台,中間隔一扇門。陽台可曬衣服,最外層是鐵柵欄,影響了收訊。手機擺在窗邊,也只有一兩格信號,電話常接不通。最近天氣轉涼了,接個電話還得開門到陽台,緊挨鐵柵欄說話,凍得不得了。
「違例」上「政治課」
課程方面,我選的是經濟專業。系上的的專業課有【政治經濟學】和【經濟學原理】。除此之外,【高等數學】、【大學英語】和【計算機基礎】是全校必修課。至於通選課,選擇非常豐富,有上百種。以台灣為主題的課程,有【台灣政治概論】和【台灣文學】。前者相當熱門,130個名額不久被佔滿。至於後者我有些困惑,因為我從來不認為有【台灣文學】這種東西存在,我在《李戡戡亂記》中,還為此寫了一大段否定它。當然,之所以開這門課,一定是指「中國台灣地區的文學」,不像台灣厚臉皮的自行切割,但值不值得大費周章的研討,那就見仁見智了。總之,如果從「賺學分」角度衡量,我當然選這兩門課。但我不會這麼做,因為來北京,就是要接觸大格局的文化。例如在百年講堂的演出,有場著名的芭蕾舞劇《葉夫蓋尼‧奧涅金》,在台灣大學裏是看不到的。
至於許多人關心的「政治課」,我也修了。本來,台港澳學生是不用上的,但我「違例」照上。有一點很奇怪,既然港澳台學生在住宿方面「不屬於」留學生,要住在一般宿舍。那為啥「政治課」又要搞分立呢?幾個月前,我在台灣看了陳文茜的一集節目,是講台灣學生在大陸的生活。有一個台灣學生就說,「我去念書就好啦,千萬絕口不提政治啦!」這就是在台灣住久了,就會產生這類思想矛盾。要是真認同台灣「洗腦式」、「去中國化」的觀念,怎不敢以此和大陸學生辯論呢?如果台灣大學生有理想,推翻荒謬教科書這種事,就不該是我一個人幹的。他們有理想,大可以搞學運,可是到今天還看不到他們半個鬼影。現在要恢復教科書「中國史」比重,他們竟覺得是我們不對。所以說台灣學生思路「活潑創新自由」,絕對是騙人的。
「棄台大讀北大」是對的
這次從台灣來北大讀書的大一生有十三位,兩個讀經濟學院,兩個讀光華管理學院,一個讀化學,一個學生物。另外七位念醫科,和我們不同校區。由於今年新辦法實施,台灣學生憑台灣的聯考成績,即可申請大陸的81所大學,接參加面試。說來確實慚愧,在台灣,前12%的成績就有報名資格,遠遠低於陸生的嚴苛標準。我的成績排在全島4%以內,當然不是最好。但還是老話一句,「一本《李戡戡亂記》就可證明,我在台灣文科學生中,是獨佔鰲頭的第一名。」台灣的聯考有兩次,分別在一月和七月舉行,我只考了一月的,表式「我玩你的爛遊戲,我還可以玩的很好。至於更高境界的比賽,我把你們遠遠甩在後頭。」
去年開學時分,大多時間在安頓生活,買書,買日用品,選課,不退選等等。倒是9月25號下午,鳳凰衛視中文台播出《李敖快意世博行》紀錄片,我興跑去留學生宿舍看,那裡兩人住一間,有一台電視。節目做的非常好,有一段配樂還是我用鋼琴彈的。那是在上海的第四天,周立波請我們吃午飯,大指揮家余隆也來了。鳳凰劉老板就提議,用酒店的鋼琴奏一曲吧!值得一提的是,最後在上海火車站,我和父親分開時的場景,我好像哭了,許多人看了感動。那一幕其實不大好意思,因為當時在火車上,我以為我們下了車,還要一同去機場。加上旁邊記者多,一直提問,我覺得有點煩,就睡了。醒來一下車,聽說要分兩路,一個去虹橋,一個去浦東,而且是「立刻出發」。我一下不曉得和我爸爸說什麼,只能擁抱一下,有些失落。
總之,在北大之初,過的非常充實。有許多人問我,是否仍覺得「棄台大讀北大」的選擇是對的,我的回答總是肯定的。因為很多故事,不僅是在北大內的各種經歷,還有校外的種種見聞。這些故事,請看接下來的〈李戡在北京〉。
[文/李戡 編輯/蔡曉彤]
3/29/2011
赵一凡:哈佛读书札记
洋“混沌人”如是说
海德格尔论科技危险
朱虹老师从波士顿回北京,带来丹的消息,令我一喜一悲。喜的是丹执教哈佛四十年,孜孜研究美国文化,如今功德圆满,出版一部自选论文集。作为学生,我自然想拜读此书,听听导师的总结性意见。与喜讯相伴,却是一桩凶祸。原来老先生壮心不已,常年骑车上班,不期被汽车撞倒,造成骨折。住院手术后,他自称无碍,并盼望能早日出院,上班如旧。
汽车横行,乃美国现代文明一大特点。哈佛教授中,对此率先实行杯葛的,据说是三十年代的新人文主义领袖白璧德。某日白公下课步出校门,见马路上汽车呼啸,将众多师生堵在路边。公愤而挺身,挥动手杖阻止车流。校方闻知,慌忙设立信号,方便师生过街;又严禁汽车墙外鸣笛,以维护大学尊严。那时丹只是一名学生,目睹老师力克群车,钦佩不已。岂料身为哈佛退休教授的他,如今却眼睁睁被车撞倒在校门口。真可谓世风日下,伊甸园里的蛇爬上了亚当的头顶。
丹说过,美国文明之未来,系于一场“机器与花园”双方的搏斗。“机器”代表不断发达的科学技术,“花园”则象征日益萎缩的人文精神。在他看来,本世纪美国文明史实为一部“机器包围并不断蚕食花园”的历史。对此他深感忧虑。声讨之余,还身体力行,长期蔑视“科技进步”。比如他拒不驾车,也不用电脑写作。抽烟时全凭烟斗火柴,绝不考虑电子打火机的方便。记得十年前,我曾与同学起哄,要求改革哈佛文科保守传统,引进电脑教学。丹身为系主任,迫于民主呐喊,快快然允许我们投票自决。我学会电脑后,见老师还在一台手动打字机上敲敲打打,忍不住劝他改用电动打字机。丹丝毫不为所动,至今仍用那台老掉牙的货给我写信。
读了丹的新书,我知他已入不惑之境,决不会放弃“花园原则”了。像他这类骨鲠之士,欧美学界并不乏见。他们在学术上领导潮流,往往以其先锋意识同科技理性迎头相撞。论战开处,火光进溅,雷鸣电闪,大有魔道争高之势。做学生时,我喜欢观看这种西洋景,却少有设身处地的同情。权当是听老人唠嗑,抱怨资本主义罪过罢了。没想到,中国也一日千里,迅速进步起来。如今北京城里高楼林立,道路盘旋。数万辆“面的”如蝗虫般铺天盖地,上下翻飞,声威似已压倒纽约城里满街乱窜的“黄狗”(Yel1ow Cabs)。而报刊电视大张旗鼓,正在讨论“轿车开进市民家”的热门话题。壮哉华夏,快哉国人。感叹之余,我倒生出几丝思古之情,非但不忍心指责老师的倔强古板,反而想写一封信,去夸奖他的“见素抱朴,绝圣弃智”。
回信时,我挑出《庄子》里的一节故事,将它改成英文,以慰师心。故事说:孔子的门徒子贡去南方游历,路遇一老者在园中浇菜。但见他费力从井中汲水,又抱瓦罐往返运送,半天才浇上一垄。子贡性急,好心提议说:有种机械名曰桔槔,一天可浇地百亩,省力又见效,何不试它一试?老者晒笑答曰:“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子贡大惭,却不解其意,便回去请教孔子。孔子说他遇见了“混沌氏”,这种人“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子贡又追问混沌术的由来。孔子语塞,承认此学极为深奥,连他也说不清楚。(见《庄子·天地篇》)
孔子所谓“混沌氏”,以及他弄不懂的那一路学问,无疑是指老庄之道。碍于语境限制,我无法向丹细说。然而凭借一个西洋混沌氏的存在,我却可以穿插往返,与大洋彼岸求得沟通。此人即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世人都说这位“老海”最能亲近东方思想。譬如他曾同中国学者试译《道德经》,又经日人铃木大拙介绍,涉猎过东方禅宗。随着海学兴旺,人们益发关注他与道学之间的交响暗合关系。对此我不敢妄作比较。这里有感而发,只想讲讲海德格尔针对西洋哲学与科技的批判意见。其中不免也有一些混沌之处,讲不清楚时,还望读者见谅。
孔子认错与老海转向
中国先秦思想史上儒道相争,留下不少风趣轶闻。著名者如《庄子》嘲笑孔丘“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恣意贬薄。又写他如何去请教老聃,被训得哑口无言。闭门思过三月,那位圣人发现,他在处世原则上犯有大错:原来他长期缺乏一种“顺应自然变化的生存意识”。为此他向老子忏悔说:“不与化为人,安能化人!”这才勉强算是考试及格。
“孔子认错”的故事,自然包含了学派相争意气。若依学理而论,儒道两家虽有朝野之分,却也能阴阳相济,渐趋融合。譬如儒学以“仁”为核心,构成一套坚韧致密的伦理纲常,或称社会政治哲学,克己复礼,励精图治。道学则主张退隐修静,以柔克刚,于无为中追求天人合一,自然和谐。而这正是孔孟忽略的一面,即一种有关人生宇宙的宏观意识,或曰哲学本体论。两大学派并立对称,共同构成华夏文明较为和谐的生存模式:儒学壮人体魄,如食五谷;道学消灾除愆,好比医药。如此看来,“孔子认错”并非是什么无稽笑谈,它可能关系到中国文明赖以绵延的、某种不可或缺的思想均衡机制。
西洋文明后来居上,一路领先,特征是断裂、暴发与突变。二战结束时,已造出原子弹,致使上帝和人都失掉安身之位。这就逼迫哲学家从思想上痛加反省,予以纠偏了。从个人际遇看,海德格尔中年失足,涉嫌纳粹,饱受政治教训与精神磨难,从而促成他的晚年退隐,或曰“闭门思过”。可笑的是,老海蛰居黑森林长达三十年,简直要比孔子多出十倍的痛心悔悟(谁让他积极入世,又明珠暗投来着?)在那人迹罕至的山顶小屋,他摈弃奢华,远离尘嚣,学作农夫模样。白日与松泉为伴,夜晚则拥书而眠,长年苦思冥想,居然也于五十岁上下渐得其道了。
如此得来之道,自然不同于西哲正宗。老海晚年论诗说禅,宣讲天命,或引诵老子,令一些欧美学者闻声惊骇,以为他要皈依中国道统。平心而论,他只不过是立足西哲传统,依照其物极必反的逻辑,顺势回转,并试图参照东方模式,为西洋人考虑一种比较顺乎自然的“活法”罢了。
一九四七年后,老海陆续写下《论人道主义》、《关于技术的追问》、《通向语言之路》、《什么叫思想》等大量论著。特点是生拼硬造,晦涩艰难,苦于表达,又欲罢不能。此公在语言和思想上风格殊异,几乎让东西方学者都饱尝其苦。这大概是西方现代哲人的特有困境:独辟蹊径,止于无路可走,竭力更新,又挣不脱传统的束缚。因而有人以“一只妖蛾子”为例,说他拚命咬破西哲的坚硬茧壳,但已无力爬出来“尽情飞舞”。归纳他后期思想的混沌性质,似有如下三点值得我们注意:
西洋哲学之终结 海氏执著于传统哲学批判,晚年渐至彻悟境界。他在《哲学的终结与思想的任务》中指出:现代科学的昌盛,实为一个逐步撕裂哲学母体、造成真理瓦解的过程。在科学的压迫与诱导之下,早先包容一统的西洋哲学,如今已经分裂为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诸多学科。儿女们独立后,纷纷标榜科学基因,却羞于承认它们的母系血缘。“这一发展貌似哲学解体,实则是哲学的完成”。哲学之完成,依老海之意,也是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终结。“形而上学就是柏拉图主义。尼采称其哲学特征为柏拉图主义的颠倒。而随着马克思所完成的形而上学批判,哲学已耗尽它的极端可能性,并进入终结阶段。”(英译《海氏基本著作》,伦敦,一九七七,376页)
当然,“终结”并非即刻完蛋,而是指这一思辨系统成熟后的困惑与局限。为此需要呼吁变革,并寻觅某种新的兼容性思想方式。老海断定,导致西哲困境的原因是形而上学。而形而上学归根到底,是一种讲究抽象概念和严格范畴的逻辑思维方式。从柏拉图开始,西方哲人即以此为纲,逐步建立起精细入微的本体论和认识论体系。这套玄学家什,本是西方人引以为荣、东方人暗中叹服的东西。老海却深以为憾,认为它先天不良,从娘胎里带来了重大隐患。这是为什么呢?
此文发表于80年代读书杂志
海德格尔论科技危险
朱虹老师从波士顿回北京,带来丹的消息,令我一喜一悲。喜的是丹执教哈佛四十年,孜孜研究美国文化,如今功德圆满,出版一部自选论文集。作为学生,我自然想拜读此书,听听导师的总结性意见。与喜讯相伴,却是一桩凶祸。原来老先生壮心不已,常年骑车上班,不期被汽车撞倒,造成骨折。住院手术后,他自称无碍,并盼望能早日出院,上班如旧。
汽车横行,乃美国现代文明一大特点。哈佛教授中,对此率先实行杯葛的,据说是三十年代的新人文主义领袖白璧德。某日白公下课步出校门,见马路上汽车呼啸,将众多师生堵在路边。公愤而挺身,挥动手杖阻止车流。校方闻知,慌忙设立信号,方便师生过街;又严禁汽车墙外鸣笛,以维护大学尊严。那时丹只是一名学生,目睹老师力克群车,钦佩不已。岂料身为哈佛退休教授的他,如今却眼睁睁被车撞倒在校门口。真可谓世风日下,伊甸园里的蛇爬上了亚当的头顶。
丹说过,美国文明之未来,系于一场“机器与花园”双方的搏斗。“机器”代表不断发达的科学技术,“花园”则象征日益萎缩的人文精神。在他看来,本世纪美国文明史实为一部“机器包围并不断蚕食花园”的历史。对此他深感忧虑。声讨之余,还身体力行,长期蔑视“科技进步”。比如他拒不驾车,也不用电脑写作。抽烟时全凭烟斗火柴,绝不考虑电子打火机的方便。记得十年前,我曾与同学起哄,要求改革哈佛文科保守传统,引进电脑教学。丹身为系主任,迫于民主呐喊,快快然允许我们投票自决。我学会电脑后,见老师还在一台手动打字机上敲敲打打,忍不住劝他改用电动打字机。丹丝毫不为所动,至今仍用那台老掉牙的货给我写信。
读了丹的新书,我知他已入不惑之境,决不会放弃“花园原则”了。像他这类骨鲠之士,欧美学界并不乏见。他们在学术上领导潮流,往往以其先锋意识同科技理性迎头相撞。论战开处,火光进溅,雷鸣电闪,大有魔道争高之势。做学生时,我喜欢观看这种西洋景,却少有设身处地的同情。权当是听老人唠嗑,抱怨资本主义罪过罢了。没想到,中国也一日千里,迅速进步起来。如今北京城里高楼林立,道路盘旋。数万辆“面的”如蝗虫般铺天盖地,上下翻飞,声威似已压倒纽约城里满街乱窜的“黄狗”(Yel1ow Cabs)。而报刊电视大张旗鼓,正在讨论“轿车开进市民家”的热门话题。壮哉华夏,快哉国人。感叹之余,我倒生出几丝思古之情,非但不忍心指责老师的倔强古板,反而想写一封信,去夸奖他的“见素抱朴,绝圣弃智”。
回信时,我挑出《庄子》里的一节故事,将它改成英文,以慰师心。故事说:孔子的门徒子贡去南方游历,路遇一老者在园中浇菜。但见他费力从井中汲水,又抱瓦罐往返运送,半天才浇上一垄。子贡性急,好心提议说:有种机械名曰桔槔,一天可浇地百亩,省力又见效,何不试它一试?老者晒笑答曰:“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子贡大惭,却不解其意,便回去请教孔子。孔子说他遇见了“混沌氏”,这种人“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子贡又追问混沌术的由来。孔子语塞,承认此学极为深奥,连他也说不清楚。(见《庄子·天地篇》)
孔子所谓“混沌氏”,以及他弄不懂的那一路学问,无疑是指老庄之道。碍于语境限制,我无法向丹细说。然而凭借一个西洋混沌氏的存在,我却可以穿插往返,与大洋彼岸求得沟通。此人即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世人都说这位“老海”最能亲近东方思想。譬如他曾同中国学者试译《道德经》,又经日人铃木大拙介绍,涉猎过东方禅宗。随着海学兴旺,人们益发关注他与道学之间的交响暗合关系。对此我不敢妄作比较。这里有感而发,只想讲讲海德格尔针对西洋哲学与科技的批判意见。其中不免也有一些混沌之处,讲不清楚时,还望读者见谅。
孔子认错与老海转向
中国先秦思想史上儒道相争,留下不少风趣轶闻。著名者如《庄子》嘲笑孔丘“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恣意贬薄。又写他如何去请教老聃,被训得哑口无言。闭门思过三月,那位圣人发现,他在处世原则上犯有大错:原来他长期缺乏一种“顺应自然变化的生存意识”。为此他向老子忏悔说:“不与化为人,安能化人!”这才勉强算是考试及格。
“孔子认错”的故事,自然包含了学派相争意气。若依学理而论,儒道两家虽有朝野之分,却也能阴阳相济,渐趋融合。譬如儒学以“仁”为核心,构成一套坚韧致密的伦理纲常,或称社会政治哲学,克己复礼,励精图治。道学则主张退隐修静,以柔克刚,于无为中追求天人合一,自然和谐。而这正是孔孟忽略的一面,即一种有关人生宇宙的宏观意识,或曰哲学本体论。两大学派并立对称,共同构成华夏文明较为和谐的生存模式:儒学壮人体魄,如食五谷;道学消灾除愆,好比医药。如此看来,“孔子认错”并非是什么无稽笑谈,它可能关系到中国文明赖以绵延的、某种不可或缺的思想均衡机制。
西洋文明后来居上,一路领先,特征是断裂、暴发与突变。二战结束时,已造出原子弹,致使上帝和人都失掉安身之位。这就逼迫哲学家从思想上痛加反省,予以纠偏了。从个人际遇看,海德格尔中年失足,涉嫌纳粹,饱受政治教训与精神磨难,从而促成他的晚年退隐,或曰“闭门思过”。可笑的是,老海蛰居黑森林长达三十年,简直要比孔子多出十倍的痛心悔悟(谁让他积极入世,又明珠暗投来着?)在那人迹罕至的山顶小屋,他摈弃奢华,远离尘嚣,学作农夫模样。白日与松泉为伴,夜晚则拥书而眠,长年苦思冥想,居然也于五十岁上下渐得其道了。
如此得来之道,自然不同于西哲正宗。老海晚年论诗说禅,宣讲天命,或引诵老子,令一些欧美学者闻声惊骇,以为他要皈依中国道统。平心而论,他只不过是立足西哲传统,依照其物极必反的逻辑,顺势回转,并试图参照东方模式,为西洋人考虑一种比较顺乎自然的“活法”罢了。
一九四七年后,老海陆续写下《论人道主义》、《关于技术的追问》、《通向语言之路》、《什么叫思想》等大量论著。特点是生拼硬造,晦涩艰难,苦于表达,又欲罢不能。此公在语言和思想上风格殊异,几乎让东西方学者都饱尝其苦。这大概是西方现代哲人的特有困境:独辟蹊径,止于无路可走,竭力更新,又挣不脱传统的束缚。因而有人以“一只妖蛾子”为例,说他拚命咬破西哲的坚硬茧壳,但已无力爬出来“尽情飞舞”。归纳他后期思想的混沌性质,似有如下三点值得我们注意:
西洋哲学之终结 海氏执著于传统哲学批判,晚年渐至彻悟境界。他在《哲学的终结与思想的任务》中指出:现代科学的昌盛,实为一个逐步撕裂哲学母体、造成真理瓦解的过程。在科学的压迫与诱导之下,早先包容一统的西洋哲学,如今已经分裂为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诸多学科。儿女们独立后,纷纷标榜科学基因,却羞于承认它们的母系血缘。“这一发展貌似哲学解体,实则是哲学的完成”。哲学之完成,依老海之意,也是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终结。“形而上学就是柏拉图主义。尼采称其哲学特征为柏拉图主义的颠倒。而随着马克思所完成的形而上学批判,哲学已耗尽它的极端可能性,并进入终结阶段。”(英译《海氏基本著作》,伦敦,一九七七,376页)
当然,“终结”并非即刻完蛋,而是指这一思辨系统成熟后的困惑与局限。为此需要呼吁变革,并寻觅某种新的兼容性思想方式。老海断定,导致西哲困境的原因是形而上学。而形而上学归根到底,是一种讲究抽象概念和严格范畴的逻辑思维方式。从柏拉图开始,西方哲人即以此为纲,逐步建立起精细入微的本体论和认识论体系。这套玄学家什,本是西方人引以为荣、东方人暗中叹服的东西。老海却深以为憾,认为它先天不良,从娘胎里带来了重大隐患。这是为什么呢?
此文发表于80年代读书杂志
赵一凡:左派?自由派?保守派?
——见证了美国世纪的丹尼尔·贝尔
标签: 丹尼尔·贝尔
● 赵一凡
贝尔究竟是何许人?他是左派、自由派,还是保守派?说到底,贝尔是典型的二十世纪美国知识分子,其身世坎坷、左冲右突、上下求索,恰好浓缩了一部从现代到后现代的美国大历史。他的经历亦能生动印证:在长达百年的盛衰衍变中,美国人的实用精神,是如何驱使其思想不断融合、杂交出新的。
1月25日,中国人欢度春节前夕,波士顿传来一个惊动舆论的消息:美国社会学领袖、著名文化批评家、高龄九十一岁的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因病故去。哈佛大学社会学系发出讣告,称贝尔是哈佛的荣耀、社会学的图腾,二十世纪美国最出色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因为这位令人称羡的总体性专家(Specialist in Generalization),竟能将社会评论与学术研究完美结合为一。
对贝尔的离去,《纽约时报》感慨不已,说他一生的事业“几乎无所不包”:此人不但积极参与上世纪三十年代左翼政治,及时报告“意识形态的终结”,而且高瞻远瞩,预见到“后工业社会、后现代文化”的降临。
英国《经济学人》紧随其后,也推出专文说:贝尔身为“伟大的社会学家”,对资本主义研究贡献巨大,堪与熊彼得、凯恩斯比肩。凭他一支笔,居然接连写出事关欧美社会全局的三部大作:《意识形态的终结》(1959),《后工业社会的来临》(1973)、《资本主义文化矛盾》(1976)。
贝尔的三本书
记得1986年,我从哈佛回国不久,就在《读书》杂志撰文,介绍贝尔的学术政治背景。时隔二十五年,那篇纸页发黄的旧文章,读起来依旧传神:
在哈佛,博士资格大考的难题,往往是要学生比较批评一串最具魅力权威的精神导师。这种考法,目的是验证学生的批判反思能力。由于哈佛注重经典,做学生的读书百般挑剔,难得称人一声“权威”。再者,因为是负笈远邦,我习惯站在一箭地开外,对人皆目为权威者,反而要掂量再三。据此原则择出一些老而不朽者:他们从事学术活动几十载,历经社会主义、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三大思潮冲刷,非但没有被淘汰,反而以其各自的理论影响,建立起长久的学术秩序。这方面,贝尔正是一个能代表美国思潮的人物。
贝尔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虽然每年还在社会学系挂牌,却很少登台授课。因为他自称是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者、政治上的自由派、文化保守分子,同学们私下叫他圣三一教堂(Trinity Church)。绰号不恭,倒是点明老先生奇特的组合型思想。仅此一桩,就让校园里多少额头高高的雅皮士刮目相看,顿生好奇。
如今大学里的中国师生,一讲起美国学界,往往脱离历史语境,愣说人家是左派、右派、自由派——殊不知那些保守派大牌学者,往往是在左派阵营中孕育成形的。看看贝尔引以为荣的“三明治思想”,大家至少应该明白一点:简单地贴标签、戴帽子,很容易错看美国学者、误读美国思想哦!
贝尔的三本书,究竟讲了什么道理?简单说,它们犹如三座路标,鲜明标记了二十世纪美国起伏跌宕、由盛变衰的历史进程。
第一本书《意识形态的终结》,实为贝尔博士论文。它总结战后美国思潮如下:一、美国左翼运动失败,证明美国国情特殊,革命方案无效。二、罗斯福新政起死回生,迎来资本主义盛世。三、乌托邦幻想破灭,促使美国人放弃激进政治,从此步入“非意识形态化”的管理型资本主义。
这本天问集,仿佛尼采喊出“上帝已死”,引起舆论大哗。其划时代意义在于:它带头指示欧美思想危机——由于摈弃马克思主义,西方人思想枯竭,惶惶不知向何处去。战后经济繁荣,滋长苟安心理。左右派思想式微,令自由主义升级为主流思想。杜鲁门时代,美国教育机构扩张,将大批激进文人纳入体制。肯尼迪精英治国,更方便了知识与权势结合。
然而贝尔这一代人在集体转向自由主义、大唱民主赞歌之余,却亲眼目睹了自由主义的浮躁浅薄、破绽百出。1968年新左派革命,一举击破自由派梦想:意识形态这东西,哪里是那么容易终结的?看来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的依然不错:人类不可能没有意识形态,但也不能因此而作茧自缚。
贝尔不甘被动,又于1973年推出《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此书作为一部未来学名著,首创“后工业社会”概念,指其特征为:一、高科技创新理念,已取代社会革命,不断引领发达资本主义经济腾飞;二、第三产业作为经济主导,造就庞大福利国家,形成消费社会;三、技术官僚信奉效益原则,开创全社会科学治理。西方发达工业国,因而也具备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弊端。
贝尔正确预告了发达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引起他与欧美左派的持续论战。与之相左,德国马克思主义学者曼德尔推出《晚期资本主义》,美国左派旗手詹姆逊发表《后现代主义: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其中有关消费社会、后现代文化的辩论,已由欧美学界波及普通民众,至今回响不绝。
贝尔的第三本书《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见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中译本),问世于1976年,正值美国建国两百年之际。此时的美利坚合众国道貌岸然,正处于全球霸权的高峰。一反世人对美国的仰慕,贝尔居然捶胸顿足、痛不欲生,为资本主义唱起了哀伤挽歌!
在贝尔看来,资本主义历经两百年发展演变,自身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其致命症结,在于内部脱节、系统断裂。它的三个子系统,即经济、政治、文化相对独立,分别围绕其自身的轴心原则,以不同节律交错运转,甚至逆向摩擦、相互碰撞。随着后工业社会急剧扩张,矛盾将日趋突出,难以遏制。
身为马克思、韦伯的宏观社会学传人,贝尔善于从大处着眼,敏锐发现发达资本主义的文化弊病。他目光犀利、一针见血地指出:资本主义空前的物质丰裕,正迅速蚕食它赖以发家的一种美德:此即韦伯所说的新教伦理,及其提倡的勤奋工作、节俭持家、延迟满足。如今美国人崇尚科技、追求享乐、嗜好消费,尤其喜欢寅吃卯粮、花别人的钱以自肥。随着福利政策蔓延,消费欲望攀升,美国人今后还能艰苦打拼、冒险创新么?
最后一个纽约文人
贝尔究竟是何许人?他是左派、自由派,还是保守派?此人与刚刚过去的美国世纪,又有何种关联?说到底,贝尔是一典型的二十世纪美国知识分子,其身世坎坷、左冲右突、上下求索,恰好浓缩了一部从现代到后现代的美国大历史。他的经历亦能生动印证:在长达百年的盛衰衍变中,美国人的实用精神,是如何驱使其思想不断融合、杂交出新的。
然而要理解贝尔那一代美国文人的“三明治思想”,我们最好不嫌累赘,从纽约文人的故事讲起。1988年,我曾在《读书》发表《屈瑞林与纽约文人的时代》,这里借来几段,帮助大家了解贝尔及其同伴的出身背景。
“在美国,如果有一群能称之为知识分子权势集团的人,那么他们虽则不很激进,却始终是中间偏左的。” 1962年,霍夫斯塔特提出“权势集团”概念,指谓当时处于鼎盛的纽约文人集群(New York Intellectuals)。1972年,哥伦比亚大学卡杜辛教授领导一个课题组,针对全美知识精英开展普测。入选的前三十名精英中,属于纽约文人系统的人,就占去三分之二。
说来荒唐,作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美国在二战后,居然由一代靠革命起家的知识分子,统治了它的文化思想领域。他们作为叛逆,长期在这个国家的神经中枢筑巢建窝、繁衍后代,直到成为社会宠儿,赢得举足轻重的优越地位,势力遍及新闻出版、高教科研、政府机构。
若把历史倒拨回上世纪二十年代,纽约文人可没有如今的显赫光彩。那阵子,他们就像狄更斯笔下的“雾都孤儿”,在纽约贫民窟中饥肠辘辘,奔走谋生。这帮人几乎全是东欧犹太移民。例如菲利普·拉夫(后来名倾一国的《党派评论》主编),八岁随家逃离俄国,穿一袭黑袍走进美国学堂,呆板深沉得像个百岁矮人。为了适应新文化,许多孩子改掉了祖先姓氏,例如威廉·菲利普斯原姓李特文斯基。另一个波洛斯基家的少年,换了美国姓氏,变成了丹尼尔·贝尔。
那时的纽约贫富悬殊。比起狄更斯时代的伦敦,只多出一座自由女神像。这批贫寒子弟常聚在布朗克斯、布鲁克林通往市区的公路桥边,艳羡地眺望,暗地里起誓,要尽早脱离犹太社区,进入摩天楼林立的曼哈顿,那财富与文明的中心,自由神指示的方向。“就这样,装备着贫穷、骄傲和才智的外省青年,伫立在生活的边陲,渴望着踏入门槛的机遇”,屈瑞林回顾道。“这位当代英雄的故事”,早已由福楼拜、狄更斯、托尔斯泰在小说里反复讲述了多遍。不管这个穷孩子名叫皮普、于连,或海辛斯,“命中总有一只强有力的手托举他超越尘世,穿过险恶莽林,最终成为巴黎、伦敦、圣彼得堡的名流”。
用屈瑞林的话总结:他这一辈人碰巧得益于两场“大地震”。首先,他们赶上了横扫美国的经济危机,“是激进运动造就了拥有如此规模与影响的美国知识阶级”。其次,席卷世界的革命和战争导致“欧洲文化中心的衰败”:从彼得堡到维也纳,从柏林到巴黎,传统的文明堡垒相继陷落,难民像潮水一般涌向美国,而纽约文人正处在“适于建造灯塔的地方”。
二十年代末,纽约文人多已入大学读书。犹太血统,移民双语环境,以及都市贫民特有的精明泼辣,造就了这批天资过人、学业进取心极强的青年。当时的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成了他们博取功名的哈佛耶鲁。而在学费全免的市立学院(City College),犹太学生比例高达九成。经济危机突然袭来,驱使其中一些人停学打工。其他人毕业即失业,纷纷另谋出路:卡赞教夜校,克利斯托当了船厂铆工,而玛丽·麦卡锡这样的弱女子,只好选择嫁人。十五岁的贝尔经过深思熟虑,向拉比宣告他不再信奉上帝,而要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YPSL)。
与其同伴一样,贝尔自小讲意第绪语,在穷街陋巷长大。十岁那年他父亲去世。十七岁时,他以高分考入纽约市立学院,开始大量阅读马克思著作。经济危机中,这个贫困无助的大学生,本能地靠拢左翼运动,并创办左翼杂志。战后,贝尔一边在哥大读博,一边担任《财富杂志》劳工版编辑。不久他与同学克里斯托(Irving Kristol)合办《政治利益》。该杂志后来成为美国新保守主义喉舌。直到1970年,贝尔才离开纽约,去哈佛当了社会学教授。
故事说到这里,大家或许有所感悟:原来那一辈纽约文人,居然是由穷变富、从革命到招安,再从社会边缘走向权力中心,整整绕了一大圈!而他们赖以在其中成长的美国社会,也从风雨飘摇的社会动乱期,缓慢地转危为安、走向繁荣稳定,继而君临天下、不可一世,到处标榜普世价值!
1982年,我在哈佛恭听贝尔授课。眼见那个在垃圾桶中找寻食物的穷孩子,如今成了一个养尊处优、口吐莲花的老教授!其后几年中,我读贝尔教授的书,思考他提出的艰难问题,至今对他心怀敬佩。什么原因呢?
只因这位老先生呕心沥血,企图攻克发达资本主义与美国文明的“终极问题”。他把当代西方危机,纳入他所设想的后工业、后现代框架中,旨在从历史哲学的宏观高度,预测他所悠悠难忘的那个社会制度中,正在发生、即将加剧的机制裂变,并提出一套勉为其难的补天方案。
作为最后一个离世的纽约文人,贝尔走了。可他书里的许多洞见,仍然富有生命力。对于我们这个东方民族,他越来越有一种天启式的教益。例如他曾预告:产业资本主义终将变为消费资本主义。如今中国人不也开始消费了吗?
标签: 丹尼尔·贝尔
● 赵一凡
贝尔究竟是何许人?他是左派、自由派,还是保守派?说到底,贝尔是典型的二十世纪美国知识分子,其身世坎坷、左冲右突、上下求索,恰好浓缩了一部从现代到后现代的美国大历史。他的经历亦能生动印证:在长达百年的盛衰衍变中,美国人的实用精神,是如何驱使其思想不断融合、杂交出新的。
1月25日,中国人欢度春节前夕,波士顿传来一个惊动舆论的消息:美国社会学领袖、著名文化批评家、高龄九十一岁的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因病故去。哈佛大学社会学系发出讣告,称贝尔是哈佛的荣耀、社会学的图腾,二十世纪美国最出色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因为这位令人称羡的总体性专家(Specialist in Generalization),竟能将社会评论与学术研究完美结合为一。
对贝尔的离去,《纽约时报》感慨不已,说他一生的事业“几乎无所不包”:此人不但积极参与上世纪三十年代左翼政治,及时报告“意识形态的终结”,而且高瞻远瞩,预见到“后工业社会、后现代文化”的降临。
英国《经济学人》紧随其后,也推出专文说:贝尔身为“伟大的社会学家”,对资本主义研究贡献巨大,堪与熊彼得、凯恩斯比肩。凭他一支笔,居然接连写出事关欧美社会全局的三部大作:《意识形态的终结》(1959),《后工业社会的来临》(1973)、《资本主义文化矛盾》(1976)。
贝尔的三本书
记得1986年,我从哈佛回国不久,就在《读书》杂志撰文,介绍贝尔的学术政治背景。时隔二十五年,那篇纸页发黄的旧文章,读起来依旧传神:
在哈佛,博士资格大考的难题,往往是要学生比较批评一串最具魅力权威的精神导师。这种考法,目的是验证学生的批判反思能力。由于哈佛注重经典,做学生的读书百般挑剔,难得称人一声“权威”。再者,因为是负笈远邦,我习惯站在一箭地开外,对人皆目为权威者,反而要掂量再三。据此原则择出一些老而不朽者:他们从事学术活动几十载,历经社会主义、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三大思潮冲刷,非但没有被淘汰,反而以其各自的理论影响,建立起长久的学术秩序。这方面,贝尔正是一个能代表美国思潮的人物。
贝尔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虽然每年还在社会学系挂牌,却很少登台授课。因为他自称是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者、政治上的自由派、文化保守分子,同学们私下叫他圣三一教堂(Trinity Church)。绰号不恭,倒是点明老先生奇特的组合型思想。仅此一桩,就让校园里多少额头高高的雅皮士刮目相看,顿生好奇。
如今大学里的中国师生,一讲起美国学界,往往脱离历史语境,愣说人家是左派、右派、自由派——殊不知那些保守派大牌学者,往往是在左派阵营中孕育成形的。看看贝尔引以为荣的“三明治思想”,大家至少应该明白一点:简单地贴标签、戴帽子,很容易错看美国学者、误读美国思想哦!
贝尔的三本书,究竟讲了什么道理?简单说,它们犹如三座路标,鲜明标记了二十世纪美国起伏跌宕、由盛变衰的历史进程。
第一本书《意识形态的终结》,实为贝尔博士论文。它总结战后美国思潮如下:一、美国左翼运动失败,证明美国国情特殊,革命方案无效。二、罗斯福新政起死回生,迎来资本主义盛世。三、乌托邦幻想破灭,促使美国人放弃激进政治,从此步入“非意识形态化”的管理型资本主义。
这本天问集,仿佛尼采喊出“上帝已死”,引起舆论大哗。其划时代意义在于:它带头指示欧美思想危机——由于摈弃马克思主义,西方人思想枯竭,惶惶不知向何处去。战后经济繁荣,滋长苟安心理。左右派思想式微,令自由主义升级为主流思想。杜鲁门时代,美国教育机构扩张,将大批激进文人纳入体制。肯尼迪精英治国,更方便了知识与权势结合。
然而贝尔这一代人在集体转向自由主义、大唱民主赞歌之余,却亲眼目睹了自由主义的浮躁浅薄、破绽百出。1968年新左派革命,一举击破自由派梦想:意识形态这东西,哪里是那么容易终结的?看来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的依然不错:人类不可能没有意识形态,但也不能因此而作茧自缚。
贝尔不甘被动,又于1973年推出《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此书作为一部未来学名著,首创“后工业社会”概念,指其特征为:一、高科技创新理念,已取代社会革命,不断引领发达资本主义经济腾飞;二、第三产业作为经济主导,造就庞大福利国家,形成消费社会;三、技术官僚信奉效益原则,开创全社会科学治理。西方发达工业国,因而也具备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弊端。
贝尔正确预告了发达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引起他与欧美左派的持续论战。与之相左,德国马克思主义学者曼德尔推出《晚期资本主义》,美国左派旗手詹姆逊发表《后现代主义: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其中有关消费社会、后现代文化的辩论,已由欧美学界波及普通民众,至今回响不绝。
贝尔的第三本书《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见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中译本),问世于1976年,正值美国建国两百年之际。此时的美利坚合众国道貌岸然,正处于全球霸权的高峰。一反世人对美国的仰慕,贝尔居然捶胸顿足、痛不欲生,为资本主义唱起了哀伤挽歌!
在贝尔看来,资本主义历经两百年发展演变,自身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其致命症结,在于内部脱节、系统断裂。它的三个子系统,即经济、政治、文化相对独立,分别围绕其自身的轴心原则,以不同节律交错运转,甚至逆向摩擦、相互碰撞。随着后工业社会急剧扩张,矛盾将日趋突出,难以遏制。
身为马克思、韦伯的宏观社会学传人,贝尔善于从大处着眼,敏锐发现发达资本主义的文化弊病。他目光犀利、一针见血地指出:资本主义空前的物质丰裕,正迅速蚕食它赖以发家的一种美德:此即韦伯所说的新教伦理,及其提倡的勤奋工作、节俭持家、延迟满足。如今美国人崇尚科技、追求享乐、嗜好消费,尤其喜欢寅吃卯粮、花别人的钱以自肥。随着福利政策蔓延,消费欲望攀升,美国人今后还能艰苦打拼、冒险创新么?
最后一个纽约文人
贝尔究竟是何许人?他是左派、自由派,还是保守派?此人与刚刚过去的美国世纪,又有何种关联?说到底,贝尔是一典型的二十世纪美国知识分子,其身世坎坷、左冲右突、上下求索,恰好浓缩了一部从现代到后现代的美国大历史。他的经历亦能生动印证:在长达百年的盛衰衍变中,美国人的实用精神,是如何驱使其思想不断融合、杂交出新的。
然而要理解贝尔那一代美国文人的“三明治思想”,我们最好不嫌累赘,从纽约文人的故事讲起。1988年,我曾在《读书》发表《屈瑞林与纽约文人的时代》,这里借来几段,帮助大家了解贝尔及其同伴的出身背景。
“在美国,如果有一群能称之为知识分子权势集团的人,那么他们虽则不很激进,却始终是中间偏左的。” 1962年,霍夫斯塔特提出“权势集团”概念,指谓当时处于鼎盛的纽约文人集群(New York Intellectuals)。1972年,哥伦比亚大学卡杜辛教授领导一个课题组,针对全美知识精英开展普测。入选的前三十名精英中,属于纽约文人系统的人,就占去三分之二。
说来荒唐,作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美国在二战后,居然由一代靠革命起家的知识分子,统治了它的文化思想领域。他们作为叛逆,长期在这个国家的神经中枢筑巢建窝、繁衍后代,直到成为社会宠儿,赢得举足轻重的优越地位,势力遍及新闻出版、高教科研、政府机构。
若把历史倒拨回上世纪二十年代,纽约文人可没有如今的显赫光彩。那阵子,他们就像狄更斯笔下的“雾都孤儿”,在纽约贫民窟中饥肠辘辘,奔走谋生。这帮人几乎全是东欧犹太移民。例如菲利普·拉夫(后来名倾一国的《党派评论》主编),八岁随家逃离俄国,穿一袭黑袍走进美国学堂,呆板深沉得像个百岁矮人。为了适应新文化,许多孩子改掉了祖先姓氏,例如威廉·菲利普斯原姓李特文斯基。另一个波洛斯基家的少年,换了美国姓氏,变成了丹尼尔·贝尔。
那时的纽约贫富悬殊。比起狄更斯时代的伦敦,只多出一座自由女神像。这批贫寒子弟常聚在布朗克斯、布鲁克林通往市区的公路桥边,艳羡地眺望,暗地里起誓,要尽早脱离犹太社区,进入摩天楼林立的曼哈顿,那财富与文明的中心,自由神指示的方向。“就这样,装备着贫穷、骄傲和才智的外省青年,伫立在生活的边陲,渴望着踏入门槛的机遇”,屈瑞林回顾道。“这位当代英雄的故事”,早已由福楼拜、狄更斯、托尔斯泰在小说里反复讲述了多遍。不管这个穷孩子名叫皮普、于连,或海辛斯,“命中总有一只强有力的手托举他超越尘世,穿过险恶莽林,最终成为巴黎、伦敦、圣彼得堡的名流”。
用屈瑞林的话总结:他这一辈人碰巧得益于两场“大地震”。首先,他们赶上了横扫美国的经济危机,“是激进运动造就了拥有如此规模与影响的美国知识阶级”。其次,席卷世界的革命和战争导致“欧洲文化中心的衰败”:从彼得堡到维也纳,从柏林到巴黎,传统的文明堡垒相继陷落,难民像潮水一般涌向美国,而纽约文人正处在“适于建造灯塔的地方”。
二十年代末,纽约文人多已入大学读书。犹太血统,移民双语环境,以及都市贫民特有的精明泼辣,造就了这批天资过人、学业进取心极强的青年。当时的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成了他们博取功名的哈佛耶鲁。而在学费全免的市立学院(City College),犹太学生比例高达九成。经济危机突然袭来,驱使其中一些人停学打工。其他人毕业即失业,纷纷另谋出路:卡赞教夜校,克利斯托当了船厂铆工,而玛丽·麦卡锡这样的弱女子,只好选择嫁人。十五岁的贝尔经过深思熟虑,向拉比宣告他不再信奉上帝,而要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YPSL)。
与其同伴一样,贝尔自小讲意第绪语,在穷街陋巷长大。十岁那年他父亲去世。十七岁时,他以高分考入纽约市立学院,开始大量阅读马克思著作。经济危机中,这个贫困无助的大学生,本能地靠拢左翼运动,并创办左翼杂志。战后,贝尔一边在哥大读博,一边担任《财富杂志》劳工版编辑。不久他与同学克里斯托(Irving Kristol)合办《政治利益》。该杂志后来成为美国新保守主义喉舌。直到1970年,贝尔才离开纽约,去哈佛当了社会学教授。
故事说到这里,大家或许有所感悟:原来那一辈纽约文人,居然是由穷变富、从革命到招安,再从社会边缘走向权力中心,整整绕了一大圈!而他们赖以在其中成长的美国社会,也从风雨飘摇的社会动乱期,缓慢地转危为安、走向繁荣稳定,继而君临天下、不可一世,到处标榜普世价值!
1982年,我在哈佛恭听贝尔授课。眼见那个在垃圾桶中找寻食物的穷孩子,如今成了一个养尊处优、口吐莲花的老教授!其后几年中,我读贝尔教授的书,思考他提出的艰难问题,至今对他心怀敬佩。什么原因呢?
只因这位老先生呕心沥血,企图攻克发达资本主义与美国文明的“终极问题”。他把当代西方危机,纳入他所设想的后工业、后现代框架中,旨在从历史哲学的宏观高度,预测他所悠悠难忘的那个社会制度中,正在发生、即将加剧的机制裂变,并提出一套勉为其难的补天方案。
作为最后一个离世的纽约文人,贝尔走了。可他书里的许多洞见,仍然富有生命力。对于我们这个东方民族,他越来越有一种天启式的教益。例如他曾预告:产业资本主义终将变为消费资本主义。如今中国人不也开始消费了吗?
3/27/2011
韩少功。“民族主义”。中国文学。
K,
很久不参加文学研讨会了,所以那日海南师范大学单正平教授(我们一直称呼他为老单,正式点的场合叫单老师)来电告之,将在海口举办一场“民族主义”与“中国文学”的研讨会,我是很高兴的。同时,也有点诧异:真是很犀利的选题啊,与港台几乎同步呢!
自从几年前,在港看到了那片“中国文学的留白”,知道了境外华文文学还有很不一样的关于民族话题的语境,特别是两岸三地文学在五十-六十年分隔后出现了各自不同的书写。偏偏这样的现实,即使是圈内人也相互了解得很少,内心就觉得悲悯。自己是圈外人,于是看到了也无力。
这几年港台大陆四处转(路途上与纸面上,更多的是网络上),格外关注不同语境下华文文学作家的书写立场与目的。从张大春在2006年香港书展上所言,为了心中的始终催迫着自己交功课的“那个小人儿”;到哈金的他乡书写,以及他对林语堂生前最后的落寞及死后文字的“衣锦还乡”境遇的白描;到对海南岛作家崽崽访问,了解到一种在苦难中以文学寻找尊严的艰辛;到在台湾采访骆以军后,对于这位南京同乡父子孙六十年的飘零心路,痛心无语,不敢下笔。我不得不承认,“民族”这件事实在是在这些文学人的内心与笔下很纠结了,恐怕是永远的纠结吧。
有一日,与海南大学一位得大陆改革风气所有之先的校长聊天,短短半个小时,他一直在问:我们当下心之所系为何?你的心到底如何安放?
是啊,其实没有新世界,也没有两个月亮的1Q84,即使有也要回去,因为你一定要“心有所系”,尽管“回不去了”。
“民族主义,是文学建构出来的东西么?”著名作家韩少功今天在此间召开的一个研讨会上,针对当前文学界热衷探讨的“民族主义”命题,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
“冷战之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阵营之争渐渐消声,‘文明的冲突’尘上。民族主义到底是啥?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到底有无重叠之处?”韩少功认为:“现在到了一个需要梳理的时刻:梳理民族主义形成的历史,以及它的现实意义;梳理一个文学的人,究竟是民族的人,还是普遍人类的人,还是世界唯我一个的人?”
由海南师范大学发起主办的“民族主义与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今天在海口召开,来自大陆及香港三十多所大学文学院的教授,以及部分作家将进行为期两天的讨论。
追溯“民族主义”理论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上海交通大学夏中义教授剖析朱光潜《西方美学史》(1964年版)认为其明显有“一少一多”现象。“一少”,乃朱光潜将西方美学以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典型性格、形象思维(修订版增)归类,而占西方美学相当分量的唯心论美学未入其法眼。“一多”是说“朱光潜著书国家意识颇浓,讲究‘洋为中用’;但最终过度从现实语境需求出发,变成了‘洋被中用’。这不仅扭曲了西美史,让研究对象失去了原汁原味,也为风行一时的公式化、概念化文学创作提供了美学依据。”
香港大学吴存存教授认为,在历史的特殊时刻,民族主义可能向反方向发展。“二十世纪初,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一切与西方不同的,都是中国落后的文化。那时中国正处在一个特殊的、自卑的历史时刻,他们提出‘全盘西化’就不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宋柄辉认为,当下的民族主义在现代文化转型中,与世界意识逐渐同步成长。“现代民族意识几乎成为中国现代主题构建中的一种公约数,成为绝大多数知识群体与派别现代主体思想与想象的一种底色。”
海南师范大学房福贤教授认为,90年代中期开始的民族主义复兴,使得中国文化更加多元化,其特点是民间性、情绪化、以及以传统文化抵抗西方文化。他认为,当下应当进行真正的民族主义启蒙:“民族主义的涵义众多,但核心的一点是现代国家意识。真正的民族主义来自于国家观念的确立,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是个人与国家关系的重新定位,而不只是单向的个人对国家的忠诚。”
很久不参加文学研讨会了,所以那日海南师范大学单正平教授(我们一直称呼他为老单,正式点的场合叫单老师)来电告之,将在海口举办一场“民族主义”与“中国文学”的研讨会,我是很高兴的。同时,也有点诧异:真是很犀利的选题啊,与港台几乎同步呢!
自从几年前,在港看到了那片“中国文学的留白”,知道了境外华文文学还有很不一样的关于民族话题的语境,特别是两岸三地文学在五十-六十年分隔后出现了各自不同的书写。偏偏这样的现实,即使是圈内人也相互了解得很少,内心就觉得悲悯。自己是圈外人,于是看到了也无力。
这几年港台大陆四处转(路途上与纸面上,更多的是网络上),格外关注不同语境下华文文学作家的书写立场与目的。从张大春在2006年香港书展上所言,为了心中的始终催迫着自己交功课的“那个小人儿”;到哈金的他乡书写,以及他对林语堂生前最后的落寞及死后文字的“衣锦还乡”境遇的白描;到对海南岛作家崽崽访问,了解到一种在苦难中以文学寻找尊严的艰辛;到在台湾采访骆以军后,对于这位南京同乡父子孙六十年的飘零心路,痛心无语,不敢下笔。我不得不承认,“民族”这件事实在是在这些文学人的内心与笔下很纠结了,恐怕是永远的纠结吧。
有一日,与海南大学一位得大陆改革风气所有之先的校长聊天,短短半个小时,他一直在问:我们当下心之所系为何?你的心到底如何安放?
是啊,其实没有新世界,也没有两个月亮的1Q84,即使有也要回去,因为你一定要“心有所系”,尽管“回不去了”。
“民族主义,是文学建构出来的东西么?”著名作家韩少功今天在此间召开的一个研讨会上,针对当前文学界热衷探讨的“民族主义”命题,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
“冷战之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阵营之争渐渐消声,‘文明的冲突’尘上。民族主义到底是啥?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到底有无重叠之处?”韩少功认为:“现在到了一个需要梳理的时刻:梳理民族主义形成的历史,以及它的现实意义;梳理一个文学的人,究竟是民族的人,还是普遍人类的人,还是世界唯我一个的人?”
由海南师范大学发起主办的“民族主义与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今天在海口召开,来自大陆及香港三十多所大学文学院的教授,以及部分作家将进行为期两天的讨论。
追溯“民族主义”理论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上海交通大学夏中义教授剖析朱光潜《西方美学史》(1964年版)认为其明显有“一少一多”现象。“一少”,乃朱光潜将西方美学以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典型性格、形象思维(修订版增)归类,而占西方美学相当分量的唯心论美学未入其法眼。“一多”是说“朱光潜著书国家意识颇浓,讲究‘洋为中用’;但最终过度从现实语境需求出发,变成了‘洋被中用’。这不仅扭曲了西美史,让研究对象失去了原汁原味,也为风行一时的公式化、概念化文学创作提供了美学依据。”
香港大学吴存存教授认为,在历史的特殊时刻,民族主义可能向反方向发展。“二十世纪初,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一切与西方不同的,都是中国落后的文化。那时中国正处在一个特殊的、自卑的历史时刻,他们提出‘全盘西化’就不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宋柄辉认为,当下的民族主义在现代文化转型中,与世界意识逐渐同步成长。“现代民族意识几乎成为中国现代主题构建中的一种公约数,成为绝大多数知识群体与派别现代主体思想与想象的一种底色。”
海南师范大学房福贤教授认为,90年代中期开始的民族主义复兴,使得中国文化更加多元化,其特点是民间性、情绪化、以及以传统文化抵抗西方文化。他认为,当下应当进行真正的民族主义启蒙:“民族主义的涵义众多,但核心的一点是现代国家意识。真正的民族主义来自于国家观念的确立,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是个人与国家关系的重新定位,而不只是单向的个人对国家的忠诚。”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