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2009
閱讀時光:《我執》。《日月》。《明暗》。
書名:《日月》
作者:馬家輝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書名:《明暗》
作者:馬家輝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書名:《我執》
作者:梁文道
出版:廣西師範大學
世紀簡體書情﹕賣紙二人團之內地書寫
文章日期:2009年6月10日
【明報專訊】剛過去的一個周末,那些曾在周耀輝《梳頭記》、林夕《原來你非不快樂》新書發布會上遇見,又擦身而過的上海青年,再度因為馬家輝梁文道這二人組合,不期然聚首於圖書館、東方藝術中心、復旦大學……那情形很像徐志摩的一首詩: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這交彙時互放的光亮
曾經,內地的港台閱讀僅限於金庸瓊瑤;過了幾年,類型化擴大到古龍梁羽生衛斯理亦舒羅蘭;又過幾年,開始出現李碧華林燕妮劉墉吳淡如;再過幾年,香港三寶黃霑倪匡蔡瀾遍地開花,其中偶爾也可見到女將龍應台;九十年代尾粵語歌在內地流行一時,但人們對於詞人創作的關注卻要經過十多年的積累,加上近兩年進念的內地演出蓬勃發展,才推波助瀾了雙林(林夕、林奕華)的內地出版。
我自己買的第一本港台引進書,記得很清楚,是1996年,李碧華的《綠腰》。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會受香港文學吸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內地本身的書寫匱乏,張愛玲老舍沈從文許地山廢名這一代文學過後,假如我不喜歡王安憶不喜歡余華不喜歡王朔,那麼當代文學可以選擇的閱讀物件實在不多。恰好在此時,香港文學以一種前所未見的坦率文趣出現,作者的才情加上香港的流行文化,讀者之心輕易便被俘獲。
相比於上一輩,我們這一代人是受了港台文化不少哺育的。可以說,內地的香港閱讀也有自己的時代劃分,武俠言情——散文小語——才子小品——流行文化。
書單拉到2009,已有近三十年的長度,各有風流,綿延至今,幾乎未有出現斷層,卻有明顯的類型缺陷。別的不說,文化人的時事評論就非常少見。這當然有所周知的原因在,但即使是都市文化研究,也慢了十幾年,直到最近,才見到陳冠中、潘國靈、湯禎兆、李照興等人,而馬家輝、梁文道的內地出版,也嫌晚了點。
此番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是因為此前通過各種傳播途徑,兩人已經有了不小的群基礎。像當年萬寶路在上海提前一年做廣告卻買不到實物香煙一樣,民的購買欲望已經儲備到一觸即發。所以梁文道的兩本新書,《常識》和《我執》的出版,前後僅隔三個月;所以馬家輝從第一本內地出版《關於歲月的隱秘情事》到第四第五本《日月》、《明暗》,還不到半年時間。晚是晚了,卻正好趕上內地新一代的寫作,交相輝映下的影響力當可綿延多年。
馬太效應的方面是,當年買不到港版書,如今自由行像去次郊區一樣方便,港版書卻已經大量引進。不過,假如只是香港的書換個名字引進內地,則內地的香港閱讀還只是一方面,這次馬梁二人的突破,是內地的書出版於香港之前,不僅如此,書中的議題也不乏與內地的關聯,寫的時候心裏有更廣博的牽掛,因此迥異於其他港版書引進,真正稱得上是身在香港的內地書寫。
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音樂廳的對談中,馬家輝談到內地書寫的快樂與不快樂:快樂的是編校質量和樂於寫很長的書評讓他看到不同反饋的讀者;不快樂是一些相對硬性的文章還是會被刪,政治和身體仍然缺少話語權。梁文道則疑問為什麼王朔寫北京土話就可以,他的港式語句就必須修改。地域不同帶來的問題不少,這世界上從來沒有也並不需要世界性的書寫語言,方言和文化一樣,本來就是可以求同存異,並只有在存異過程中才大放異彩的東西,the more varied,the better。
[文/不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