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2010

嚴迅奇:現代世界的清明上河圖

文章日期:2010年11月16日
【明報專訊】「為什麼我們對《清明上河圖》如此著迷?」這是過去兩個月裏,我在西九演示會中第一個提出的問題。今天我不打算談西九,而希望與讀者分享我對上河圖的個人感受,因為這問題早於西九之前已在我的腦海中盤繞了一段很長的日子。

每個人對上河圖的感受肯定不一樣,在我個人而言,它的吸引是基於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它的展示形式。東方藝術對卷軸有獨特偏好,翻開卷軸時的動作甚具象徵意義:畫中世界為觀賞者而徐徐展現,營造一種渴求的期望,正好比喻世界的美好事物,從來都不是一覽無遺,是要下功夫細味其中的真諦。

卷軸雖然是中國書畫的常見形式,但上河圖特別之處是它的比例。整幅畫長五米多,但只有廿五厘米高,長度是高度的二十一倍!這種比例並不多見。上河圖又有別於傳統西洋油畫,尺度上的比例已先決地主宰了觀賞者不能站在老遠觀賞,而是必須要邊走邊看,在無形中被身體的反射動作把自己投進了畫中的境界,置身其中而不自覺。

第二個原因是上河圖這幅畫的主題。中國傳統繪畫的主題一般不離山、水、花、鳥、動物。人物畫也以個體為主,間中也有群體描述,但上河圖則是唯一以城市集體生活作為主題。這種演變類似西洋繪畫的印象派首次脫離宗教人物風景,以城市風貌入畫。在中國古畫中,前無古人,似乎也後無來者。

史學家們似乎都同意上河圖中所畫的是北宋汴京,圖中描繪城裡的繁華景致,卻是北宋亡國愁傷的先聲。作為中國人,無一不會為之而唏噓,這正是藝術能夠觸動人心的極佳例證。

上河圖中描繪了從郊外,經過汴河,路過驛站市集,越過汴京城門,進入大街的一段平凡路徑。這段路並非林蔭夾道,也不康莊,倒是挺迂迴的,因而絲毫沒有氣派可言,但就散發著很濃厚的塵世生活味,而這味兒卻是華麗的。

生活如卷軸

上河圖給我們展現了城市裡兼容並蓄的生活味道:工作、休息、買賣、說書、喝茶、看景、幹活、打架、美容等,處處流露著市民的起居,各自的生活。這些味道亦恰如其分地散佈在各適其適的生活場景:河流、樹影、城閣、平房、街道、庭院、橋樑、船舶、寺院、旅館等。或許正因如此,上河圖極之人性化,描繪出一個廣闊活潑的城市生態,表現出一股城市生活中的無窮活力。

更加特別的是,整幅圖畫的構圖開展了一個四維的空間,除了高低,還有遠景。空間佈置上,雖然沒有令人矚目的建築地標,但具儀仗性的景致序列明顯經過細心鋪排,一步一景,景物生活逐步呈現,層層顯露,各有亮點個性,各有故事。首先是淡淡然的城郊曠野,以散落的遠方茅屋小村作前奏,然後由幾棵壯碩的柳樹襯托起背後的破屋為開端;緊接其後是汴河上一艘又一艘的小艇、貨船、帆船。高潮之一當然是過橋,車水馬龍,好不熱鬧!眼睛的視線沿著拱橋的弧線落到造型突出的竹棚牌樓,是一驚喜。隨著汴河北流船艇遠去,原本煩囂的河景被悠然的街景取代。夾道的大宅擠出一條漸露雛形的主軸大街,船隻的象徵動感交由馬路上的車輛承接了。與其說是馬路,倒不如說是「牛」路,因為街上處處牛拉車,運貨運人,比比皆是。隨著如巡遊般的貨車與遊人越來越多,視線又給帶領到下一個畫中高潮——進城。城門是上河圖的其中一個焦點,它是分隔幹活與享樂兩種氣氛的象徵,城內是個錦繡都市,衣香鬢影,建築設計較為細膩雕琢,與城外的市井樸素成了強烈對比。

這就帶出了上河圖吸引我的第三個原因。作為一位建築師,圖中城市空間與建築物互動的顯示特別引起我的共鳴。上河圖可以理解為一首立體的交響樂曲,以不同公共空間作為基調,串聯起各式各樣的交通工具、樹木、人物及建築作為音符,相互交織而成一篇震撼人心的樂章。它歌頌平凡生活中的奇趣百態及城市活力,讓我們看到一個城市很真實的面貌。

上河圖中所描述的建築,並無著意炫耀。相反,它們都很平實,稍為有趣的大概有以下幾座:

城門——城門體積龐大,是整幅上河圖中最宏偉的建築。但城門的設計並沒有刻意突出,沒半點浮誇,很明顯,這是軍事建設,沉實的表現手法十分合當時的國患背景。它真正的防禦用途不太明顯,但形態上城門把上河圖斷開為城內、城外兩部分,刻意創造一個視覺焦點。這焦點卻落在一頭正在出城的駱駝之上,駱駝是西域之物,很明顯這是個表現對外貿易通商的注腳,反映汴京當時已是個國際級城市。

竹棚牌樓——談到竹棚,我很有緣分曾經設計過兩座,分別於2000年柏林及今年10月中旬上海,都是以竹作為結構的現代裝置藝術品,因此可說對竹有點情意結。上河圖中虹橋口的那座竹棚,造型華麗,尤其吸引我注意的,是豎立於四個角落的四根垂直單桿。單桿本身沒有明顯的功能,但四根竹桿卻抽象地奠定了整座棚架的建築空間範圍,情況有如土耳其伊斯坦堡著名的聖索非亞清真寺 (Hagia Sophia)的四座尖塔(minarets),在建築學上甚有意思。

閣樓——離竹棚不遠的平房有座高了一層的閣樓,閣樓內有人正在看街景喝酒,由此推算,這座平房可能是酒樓、旅館之類。雖說畫家可以憑空想像,自由發揮,更有一派學說認為圖中所畫的並非汴京,而是一座虛構城市。但我不得不讚一句,在這地方蓋旅館建閣樓,讓客人坐在高處欣賞全無遮擋的優美河景與橋景,選址絕對符合專業建築邏輯,十分恰當。假如這畫是虛構的,那作者張公必然對建築也有點認識。

千年「環保規劃概念」

趙廣超先生對上河圖作過很深入的研究,他的《筆記清明上河圖》是本好書,值得推薦。其中引述《五代會要‧城廓》的一段對宋初汴京的城市規劃描述得十分到位,短短幾行小字便指出了城市規劃的重點:道路要有肌理、網絡、層次,鼓勵街舖 (那時沒有商場) ,容許店舖自主發展及有自由空間,道路兩旁要種樹綠化,還指定要建「涼棚」。真意想不到一千多年前的中國社會已進步到有「環保規劃概念」,今天香港的一眾主事者應感到羞愧!

可能也是建築師基因作怪,我對細緻的建築刻劃特別有興趣;上河圖中的建築物類別眾多,有大宅、旅館、城樓、商店、食市、臨時竹棚、甚至寺院。有趣的是,這些建築都不是我們印象中的傳統中國合院式內向型設計,而是很寬容、很互動地對外開放著。圖中的商店都是門戶大開的,茶寮食肆中放滿餐桌長凳,任人自由出入。小販們努力兜生意,街上遊人圍著看熱鬧,或是來個討價還價,忙個不停。一間叫「孫羊店」的,更有一個大陽台,懸挑在大街之上。私人大宅也是開著大門,任由幾位老翁坐著乘涼。可以看到,上河圖中所描繪的公共與私人空間是刻意地融合的。

境界之啟發

說到這裡,忍不住還是要談談清明上河圖給予我設計西九的意念啟發。

正如上述,上河圖對城市公共空間以及公共建築有很細緻的描述,引人入勝,但我絕對不是要將這些空間及建築的具體形式,在西九設計圖上原物複印。上河圖給我的啟發不是它的具象,而是它的境界,特別是以下幾點:

1. 這幅圖散發著無窮活力,這份活力是由多元化的公共空間(街道,橋樑,河道)所衍生的市民活動而匯聚出來的。多元化公共空間旨在創造不同機會、場景、處境,讓這股活力得到不同形式的表現,立體地豐富我們的城市特色。

2. 上河圖所顯現的不是社會某階層 (士大夫或貴族) 的專利空間,畫中有各式各樣的不同人物,各有各的活動目標。總體來說,圖中呈現的是一種社會兼容性,互補性,雅俗共融。

3. 上河圖所描繪的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是融合的,刻意地界線模糊,因此能互相滲透,鼓勵人與人的多方接觸與交流,啟發各自的感染力及參與性。

4. 上河圖中水體(河道)與陸地的關係是互動、立體的。水體可作為運輸、生活、文化及娛樂的動脈。水體除了有觀賞價值之外,還可以有實用性,是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心目中理想的西九文化區,首要必須是香港這個動感都市生活文化的一部份,呈現上河圖中的境界,兼容並蓄,各適其適。而在融入文化元素後更期望能夠超越昔日的上河圖,全面地凝聚活力,啟發創意。

嚴迅奇--建築師,參與競逐西九文娛區設計方案,以《清明上河圖》為發展主題

[文 嚴迅奇 編輯:黃靜 電郵:mpcentury@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