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小說賺了七千萬?
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的風聲風語
文章日期:2010年7月23日
【明報專訊】「香港書展的特色是把書展辦成了地方節日,各路人粉墨登場,各種娛樂活動雲集,講《三字經》者有之,穿『三點式 』者有之。說好聽點是雅俗同堂,說難聽點,有點不倫不類,四不像。」中國文壇最高獎項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來港推介新書,這是去年書展給他留下的印象。
模舞台不在書展
「都說香港是文化沙漠,言下之意,這裏讀書人少。但是書展上人之多,情狀之熙攘,令人不可思議,簡直比北京奧運會還鬧熱。」麥家來港前接受記者專訪時說,去年他來書展演講,幾日都在琢磨港人為何熱捧書展?後來他更問不下五十個路人——多數人來書展不是為買書,而是見人,看明星,觀「模」。
去年的書展被模「綁架」了,媒體關於書展的8000篇報道中,近半是報道關於模。今年書展主辦單位禁止模在會場舉辦簽名會(雖然仍有模踩場,場面一度混亂),麥家說,書展終於回歸到讀書人的事情上了。他認為,「她們應該有自己的舞台,但不應在書展這個舞台」。
麥家指出,香港書展辦成這樣是「迫不得已」。內地這些年的書展雖一定程度地保持了書展的本色,但失去了人流,有的地方為避免門庭冷落,只好組織人去參加。而去年香港書展不惜冒「書展垃圾化」之虞推出模展台,或許是有點兒「雙無」精神了——無奈與無賴。
今年書展,麥家推出新作《風語》。很多香港讀者對麥家的認識,源於他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風聲》。《風聲》之前,麥家的小說《暗算》已於2008年獲茅盾文學獎,也得過國家圖書獎、《人民文學》最佳長篇小說獎等榮譽。
解碼專家炙手可熱
《風語》講述了密電破譯專家陳家鵠的故事。這位天才數學家在國共兩黨聯合抗日之際毅然攜眷回國,國共兩黨都看中了他破解密碼的本領而爭相招攬他,日本方面卻是除之而後快。戰爭的殘酷讓他一步一步地走向更大的困境,絕境就在前面……
「香港是間諜自由港,他從香港登陸是自然且唯一的選擇。」作品中提到陳家鵠從香港維多利亞港灣上了岸。麥家說,南京大屠殺後,大半個中國已經落入日軍手中,不可能從上海登陸。而包括杜月笙在內的上海大佬們都已南遷香港,可見當時香港之臥虎藏龍。「世界各國間諜最多應該就是香港了,香港的地位是如此特別,如此重要,當時中國政府鞭長莫及,日本人吞入口中卻如鯁在喉。香港空氣相對更加自由或是外向,是間諜、特務轉圜的好地方。」他說。
麥家告訴記者,這次《風語》的創作是一次瘋狂經歷,他需每天早晨跑三公里,晚上跑五公里來鍛煉身體以保持抗爭狀態。但小說加上劇本一共兩百多萬字,長期伏案引發他腰傷加劇,「累得都想抽自己耳光」。
10年前,麥家寫《解密》、《暗算》皆被退稿;10年後,一部尚未完成的《風語》賣出500萬元的版稅。江湖傳聞,包括版稅和影視改編權利金,一本《風語》為麥家帶來了七千萬元收入。「這是中國出版界的平庸和弱智」。麥加說,出版界追名人稿子,急功近利,不願意去發現,可能也沒有能力去發現。他們總是相信名氣,不相信實力,這是一種無能的表現。「我是個作家,又不是明星,我希望你重視我的作品,而不是我的名聲。」
諜戰過後轉攻愛情
近年,麥家同名小說《暗算》改編的電視劇動熒幕「諜戰熱」,電影《風聲》票房大熱,由他小說改編的《風語》、《風聲》、《刀尖上的行走》三部電視劇接連開機。但他卻認為「不管電影拍得如何成功,都無法完全表達小說的意蘊和駁雜的東西。把一部長篇小說改編為電影,就好像把一片滾滾麥浪做成一盒餅乾,餅乾雖然好吃,但怎可能有滾滾麥浪的風景和大地的姿態」?
在麥家看來,諜戰劇不可能持續火下去了。首當其衝的原因是內地此類劇質量並不高,不少都是粗製濫造,破綻百出,看上去熱鬧,想起來寡淡。原因之二則是「火得不正常」。他曾一天接到九家影視公司電話,說的都是一個內容,命題作文﹕寫諜戰特情劇。「我覺得這很恐怖,嚇得我一時都不敢再寫了。可以想見,大家這一窩蜂去追捧一個東西時,這個東西的壽數就注定不會長久了。」下一步,他將結束特情、諜戰小說寫作,開始攻佔愛情小說。
[文 / 陳伊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