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四十岁,也是我的反思之年。知道麽?我的办法是,排出两类人生必然出现的物件儿。然后,用最简单的方法区分,"在乎",与"不在乎"。当然,是凭着本心去做这道题,选择结果自认。
小女子以為﹐將“在乎”與“不在乎”厘清了﹐敢于直面人生的勇氣﹐或許會大些。
然﹐区分方法虽简单,可是做这题很难,我大约已经用了两年时间。总以为,如同二十岁,决定跟谁走,过怎样的人生;如今四十岁,决定自己怎样走,能给家人、朋友带去怎样的人生,进而是否能够有力量,为所爱着的人们带去怎样的人生憧憬。其实,做到这些,很难,内心,很纠缠。
四十岁,我真的开始信命了。
自我發現的過程
文章日期:2007年6月20日
【明報專訊】學演技跟學編劇有一個共通點,是發現自己。不只是認識自己,是發現自己,因為層次更深。
認識自己,很多時只是要知道自己表面上是個怎樣的人,別人如何看我,與我心中的自己差異有多大。
發現自己,是更深的發掘,看到的可能不只是一個「我」,可能有多個「我」。組成一個充滿矛盾的「我」。
為何你會選擇某一個題材寫成一個劇本?為何有些地方寫得不好?有什麼是你既想別人知道但又不敢讓人知道?
學演技,幾乎有一個必經的過程,是覺得做來做去都沒有突破,不管如何用力,也覺得好像無處力。
這時候,需要找尋自己的陰暗面。要讓人覺得你的演出很真,就不能有所掩飾。
人是很奇怪的動物,有一種本能,可以分辨得出真心和假意,除非有其他因素令我們局部失明。以戀愛為例,為何失去辨別真假的本能,因為我們在這些狀態之下,被本身的感性蒙蔽了。崇拜偶像的觀眾,看到偶像演出,一舉手一投足都是無懈可擊的,也是本身感性令他們盲目。
演員如連自己也不能坦誠面對,怎能全情投入一個角色?
其實每個人也害怕某部分的「我」,在人前赤裸般顯露,即使是天生的俊男美女,也有他們自認為不美的部分,十分介意暴露給他人看。
能發現自己的陰暗面、最介意公開的地方,面對「它們」,接受「它們」,演戲才會毫無保留。
寫劇本何嘗不是?能夠面對自己的缺點,用來作創作材料,就能令人感受到「真」。
[阿寬 ahhfoon@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