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2008

鄭培凱談朱熹“舊學新知”

我在此.南山筆談﹕舊學新知
文章日期:2008年5月10日
【明報專訊】「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轉深沉」,這副對聯是朱熹對學問鑽研的看法。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門口,作為門楹的替代,就掛這副對聯,是由書畫家、大收藏家王季遷親筆題寫的。王先生題寫這副對聯的時候,已經九十二,擘窠大字寫的虎虎生風,頗有些顏真卿的底蘊。中國文化中心成立之時,設計了新的辦公區,佈置的古色古香,先是有了饒宗頤先生題匾,還缺門口的楹聯,恰好王季遷先生來港,我便請他惠賜墨寶,以光門面。他很客氣,堅持說要依我的意思寫,我說寫朱熹的詩句好嗎,老先生很高興,兩天後就倩人送來了這副對聯。
朱熹這兩句詩背後,有個寓意深遠的故事,常被儒家學者引述,作為探討學術的南針。故事講南宋兩位大儒陸九淵(1139-1193)與朱熹(1130-1200),在淳熙二年(1175)經呂祖謙的安排,共赴江西鉛山鵝湖寺論道。陸九淵主張「本心即理」,是心學一派的提倡者;朱熹則強調「格物窮理」,算是理學正宗。兩人的思路不同,對儒學證道成聖採取的路徑不同,一個說尊德性為先,一個說道問學為上,論辯不休,誰也說服不了誰。到了最後,論辯者各執一詞,雖然不至於「雞同鴨講」,卻造成了思想的對壘,斷絕了溝通的渠道。陸九淵當時寫了首七律,末尾四句是:「易簡功夫終久大,支離事業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處,真偽先須辨只今。」批評朱熹的研究方法支離破碎,學問追求的方向不明確,隨波浮沉,不如先立定學做聖賢的本心,真理在手,是非自明。 朱熹是個大學問家,當然不滿意只講「簡易功夫」的為學方法,不過當時並未應答。三年之後,朱熹才寫了和詩,顯然是經過了長期思考,可說是處心積慮之後的回應:「德義風流宿所欽,別離三載更關心。偶扶蔾杖出寒谷,又枉藍輿度遠岑。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轉深沉,只愁說到無言處,不信人間有古今。」
朱熹的意思很明確,頸聯也可以讀作「商量舊學加邃密,培養新知轉深沉」。堅持自己「道問學」的學術道路,對學術傳統要尊重,要仔細商榷,加深研究。還要培養自己的學術胸襟,對新發現的知識要深入探索,開拓新的知識領域。朱熹這兩句詩一直受到歷代學者的稱頌,認為其中包含了學問之道,而且言簡意賅,意義深遠。回顧朱熹與陸九淵生活的南宋,學問的正途是義理之學,終極目標是聖賢之道。朱熹和陸九淵的論辯,是「博」與「約」之爭,關鍵在如何達到聖賢之道,是道德哲學與人生意義層次的探究。放到當今,可算是人文社會範疇的討論,不過其中還涉及做人的道理,卻是古今中外每一個人都得思考的問題。到了二十一世紀,學問的領域大為拓展,理、工、法、商、醫、農、軍事、環保都成了獨立的學門,那麼,朱熹所說的「舊學」「新知」學問之道,是否還有意義呢?我想,一切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都會說,當然有意義,「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轉深沉」,具有知識探求的普遍意義,不止是人文學門的方法論,而是一切學門進行學術研究的圭臬。
[鄭培凱 學者.詩人.著有《真理愈辯愈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