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2009

a link:心向往之:香港書展

香港书展:一个“阅读嘉年华”(图)
http://publish.dbw.cn/system/2009/07/31/052035350.shtml
参观过香港书展的人会发现,香港书展具有两种面貌:一面是聚集了香港大小出版社、书店以及中国内地、台湾出版社的图书大卖场,城内所售图书多达百万,因此也被人称为“书墟”;另一面则是拥有较高层次的文化交流活动,频繁举行的各种讲座、研讨会、座谈会看似普通,却常常是海内外文化名家、文学界翘楚或创意达人担任主角。

  高调担任“香港书展大使”,几个月前就奔赴北京、上海、台北等地宣传香港书展的马家辉,更趋向于参与书展文化活动。7月27日上午,马家辉在主持“香港需要文学馆”座谈会之前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他坦言自己只在图书大卖场逛了一会儿,因为卖场里罗列的图书与他平时逛书店时看到的都大同小异。“我主要来书展扮演我该扮演的角色,主持、演讲、座谈等等,见见一些朋友。”

  香港书展有什么优点值得内地书展、读书活动借鉴?马家辉认为,对人流的管理和把握是香港书展最明显的特点。“如何管理90多万以上的人流,并保证不会出什么乱子,这非常关键。我发现香港书展在这方面只有几个人在负责安排,却可以办得如此顺利。”马家辉告诉记者,香港书展对各项文化活动观众的预估、疏导也做得很好,他们可以即时反应,使活动不受影响,让主讲人完全放心。“我了解到内地一些读书讲座活动的现场有时会非常拥挤,甚至主讲人也会被挤在人群中,无法顺利出入,我想这些活动的主办方可以到香港书展来取取经。当然,内地书展和读书活动所展出的图书在内容上有很高的文化品位,这一点也值得香港书展学习。”马家辉说。

  做大寿请客规模自然就大
  对于今年香港书展的整体状况,马家辉认为今年的参观人数和活动规模都比以往跃升了一个层次。“在我的印象中,去年影响稍微大一点的讲座和活动大概只有六七十个,今年则有两百多个。可能是因为今年是书展二十周年,拓展了新的空间,所以规模搞得比较大。就像一个人做大寿,请客的规模自然就大了。但我担心的是凡事都有一个极限,一旦过了那个极限,要么就会停下来,要么就会产生反效果。”马家辉告诉记者,书展的活动项目越来越多,而人的精力又总是有限的,除了专业人士会把时间、精力花在这里之外,恐怕普通老百姓不一定会太感兴趣,一些不关注文化活动的年轻人就更不会来参加了。“即使是那些对文化有兴趣的人,面对这么多的活动,也会没办法很好地分配时间和精力,因此他们还往往会把自己弄得很累。”

  经济学原理影响上座率
  马家辉认为,各种文化活动之间还会“互相竞争”,造成资源重叠与浪费。“这些活动竞争观众的时间,竞争观众的体力。以我个人为例,比如我今天想来听听董启章讲‘香港需要文学馆’,而今天上午又几乎同时有年轻作家韩丽珠开讲,下午还有也斯的演讲,我都想听,但就算我有这个时间,我也未必有这个精力。早上听完韩丽珠,下午听也斯,我实在应付不了。”马家辉说,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任何的商品和服务都有一个最优化的“点”,过了这个“点”,效果就会“往下走”。“我有点担心今年书展会过了这个‘点’。有人会担心书展会不会像嘉年华一样那么嘈杂,可是我的担心不在这里,只要你愿意去选,一定有东西能给你选的,所以我不会担心‘书展文化程度不够’这样的议论,我反而担心活动项目太多了,担心主讲人做不了那么多的准备,最后影响了讲座的效果。”对于各种名人讲座,马家辉还担心这样的尴尬情况:本来预估某位作家的讲座有三百个听众,结果只来了几十个。“本来以这个作者的知名度、和主办方的关系,是不会被这样冷落的,可是结果就是这样,有人不知道还以为这个作者不受欢迎,其实这都是有经济学原理在背后的作用。”

  其实这是一个阅读嘉年华
  在马家辉看来,香港书展20周年算是圆满走完了第一个阶段,这个过程有很多改革和创新。“能够达到现在这样的局面,我想我们应该要感恩的。仅仅是让卖书这件事情成为香港每年一度的城市焦点,这已经值得用感恩的心情去看待了。可是过了20年,我们也应该考虑更多在结构、制度上的改革。”马家辉认为,具体如何改革,首先要考虑到传统因素,比如很多人都认为书籍应该是非常严肃、认真的一件事,因此他们会批评书展太喧嚣纷杂,不是读书这样安静的事情。“所以,我建议香港书展改名为‘香港阅读嘉年华’,以此为名,不就没事了吗?即使阅读的,也是嘉年华。只要与阅读有关的,就可以进来,大家一起参与,互相理解和包容,也方便读者。”马家辉说,他也建议政府另外再主办一个“纯粹”的书展,专门举办一些与出版、文化有关的活动,尤其要在版权贸易方面做出色一些。

  “在书籍的自由花园里,大人和孩子都应被鼓励去探索和嗅闻。你永远不知道将在何时何地触碰到第一本启蒙之书,但只要多去亲近书本一次,便是多了一回窥探的可能。放开胸怀,认真地、全面地看待书展的真面目,等于认真地、全面地看待香港的阅读需要。我认为,香港书展可能是全世界最坦然和诚实面对社会需求的书展。对于这项一年一度举办的读书活动,我们总有去逛的理由。”在采访的最后,马家辉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