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人文動線﹕古書展@12月
文章日期:2009年12月1日
【明報專訊】天氣漸寒,風聲蕭索,但文化人若有書在手中,則會溫暖心頭。年底12月,兩個書展將接連舉行,貴氣古雅的「國際古書展」有之,充滿平民活力的「九龍城書節」有之,讀者可各自選擇。
「香港國際古書展」今年辦至第三屆,將於12月4至6日假香港展覽中心舉行。與過去兩屆同樣由香港辰衝書店、日本雄松堂書店及澳洲康史達書店合辦。
過去一屆古書展,今年初在金融海嘯的陰霾下舉行。當時中國首次參加,尚未成為國際古書商協會(International League of Antiquarian Booksellers;ILAB)的成員,但為交流古書業內資訊、補足貨源,亦有參加。不過,剛過去的9月,中國已加入ILAB,為繼日本與韓國後的第三個東亞國家,與十個國家古書協會、二千家最專業與具良好信譽的古書店為伍。國際古書商協會會員的專業信譽為世所公認,出售的珍本書可附上協會分發的道德書號,保證並非仿古書或假冒珍本。對不論是食品或其他貨品都讓人缺乏信心的中國,ILAB有如為中國文化事業而背書。
而今年有來自澳洲、中、美、英、法、德等國家的30多個古書商參展,除了古書外,還帶來古地圖集、畫冊、照相冊、海報、作家簽名本、名師手稿等等。例如1600年安普羅修斯.舍凡胡賽繪的首幅巨大彩色宇宙地圖,就記錄了17世紀時人們的宇宙觀,讓後世人能追溯當時的人怎麼看待自己在宇宙的位置,其歷史意義,便為之標上45萬港元的收藏價;又有馬克思於1850年9月至10月期間,在完成巨著《資本論》前,於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作文獻研究寫的二十四冊筆記之中第二冊筆記的最後一頁親筆手寫原稿。
而其中標價最高的,為售價55萬港元的《中國我的旅行成果》。這是19世紀德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在1868年至1872年間,多次遠征中國之後把其研究和見聞集結成書的第一版,收錄了1885年及1912年的大對開本地圖集。第一本地圖集包括了26幅中國北部的地圖,第二本則包括28幅南中國地圖,而每個區域都有,一個為地理學地圖,一個則為繪有群山自然地形的山理學地圖,彼此相向,是中國首套科學地圖集和綜合地理地圖集,被認為是歐洲製作中國地圖的巔峰。
此外,今年古書展的最後一天12月6日,上午時段,主辦人之一保羅.飛恩會為參觀者帶來的古籍免費估價,每人兩冊為限。
[文/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