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2007

“海口老街”南洋風貌今猶在


很南洋吧。少了馬尼拉的馬車而已。

老海關的標志﹐與百姓的日子﹐好自然地在一起。

瓊劇呵。小女子﹐聽不懂﹐靠意會。才子佳人麼﹐誰不懂﹖
照片是小才子的﹐還有蔣生的。鳴謝。
K,
這是小才子筆中﹑鏡頭下的海口五條歷史名街﹐生活依然很致密呵。據陳辭說﹐在全國﹐五條老街連片保存下來的﹐海口是唯一的了。
小女子說﹕慢是美好的。陳先生很附和。
在老街﹐海口本地老老少少進進出出﹐或換季添衣﹐或逢年辦貨﹐或無事遛噠。累了﹐三塊錢泡一壺紅茶奶﹐或現磨本地咖啡﹐或新鮮切片檸檬茶﹐吃現烤土點心﹐發呆﹐亂想﹐胡拍﹐感覺﹐忒好。
肥崽五六歲前﹐所有的新衣﹑玩具都是從那些小店淘來的﹔偶爾會遇到專門賣泊來品的小攤﹐異國異國的味道﹐就把小女子拖住了。
之後﹐去菲律賓采訪﹐哎呀﹐才明白海口為何稱老街為“南洋街”﹐騎樓呵﹐小店鋪呵﹐ 甚至風吹過落下的種子﹐在屋頂上斜斜地長出﹐教人覺得﹐時空當真是可以﹐漂移的。
夜幕降臨﹐那些水磨調調的瓊劇﹐仿佛長在空氣里﹐才子佳人和現世之間﹐誰說沒有通道吶﹖

  觸摸海南﹕“海口老街”南洋風貌今猶在
  文﹕黃英劍
  在海口市區東北部、海甸河畔,有一片“海口老街”,當地人亦稱之為“南洋街”。
  包括得勝沙路、新華北路、中山路、博愛路、解放路、長堤路的這片老街,兩側都是一幢幢始建於十九世紀末的南洋風格柱廊式騎樓。
  海口騎樓老街的形成,跟海口的港口開放通商史大有聯繫。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宣佈廢除海禁,開海貿易。瓊州(海口)從此海運四通八達;至咸豐八年(西元1858年)清政府與英法政府分別簽訂《天津條約》,瓊州(海口)即被辟為通商口岸,稱瓊州口。
  從此,瓊籍人士熱衷於下南洋謀生,外國人則可以在瓊州自由往來。
  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一批瓊籍歸國華僑華人,或者因為“衣錦榮歸”或“落葉歸根”,回到海口後紛紛效防南洋建築風格的特色,建成一幢幢柱廊騎樓式的建築,用於商用和居住。
  這種建築特色,非常適合海南陽光照射強、瞬間即來暴雨的自然條件,利於人們遮陽擋雨。由於毗臨港口,這些騎樓所形成的街道,一直是海口最繁華熱鬧的商貿街區。
  舊時的得勝沙街是洋行,茶樓、旅館、貨棧、戲院的聚集地,繁華一時。
  街上還有間冼太夫人紀念館(俗稱“冼夫人廟”),為紀念在南北朝時期對治理海南有卓越貢獻、為安定團結統一的開創大好局面的冼夫人(西元522-602)而建,這是目前瓊島50多家冼夫人廟之一。據傳這裏古時稱外沙,清道光二十九年(西元1850年)把總黃開廣將入侵海口的海寇戰勝於此。“得勝,即取得勝利”,因此外沙改名為“得勝沙”。
  如今這裏被改為服裝批發零售步行街,街道兩旁大多是服裝批發零售店,是海口本地老少換季添衣的好去處。
  街上間中偶見旅館、茶樓,街道上還有不少攤檔,擺賣各種各樣本地的傳統的小吃……
  海口市政府1998年投資600萬,對得勝沙老街進行門面裝飾改造,修舊如舊將騎樓街南洋格調更加張揚,不過樓內仍是破舊的。
  緊挨得勝沙街,殘舊的新華北路、中山路等幾條老街,騎樓雖為南洋風格特色,但牆上的雕刻卻出現了中國民間吉祥圖案。
  新華北路有傳統的裁縫店、各類平民服裝鞋店,還有茶樓、小食店。一家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風格的“解放電影院”,仍以手筆楷體寫就的宣傳板在招攬顧客。街邊,偶見擺放著人物素描、“代寫書聯、畫像”、“畫像請上二樓”的廣告,昭示著樓房主人家的生意行當。
  中山路五金燈飾一條街,騎樓與鱗次櫛比的霓虹廣告輝映……樓房的主人既是居民,也是商人。
  博愛路老街,行人、車輛日夜流淌,非常熱鬧。一個個小店銷售家電、小商品、紡織品、服裝面料、幹鮮花店、文具、禮品,本土文化“質地”細膩,生活氣息濃郁。
  貫穿博愛路的東、西門市場,東門為人來往的菜肉市場,西門則是古玩一條街,大大小小古玩攤檔沿街而擺……劇團正在街底搭建戲台,看來當晚有瓊劇表演。仿佛魯迅的《社戲》裏的畫面,附近的居民早早從自家搬來椅凳佔據位置,期待著中意的角兒粉墨登場……
  今年,海口榮膺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稱號。這其中最大一個因素就是有海口南洋騎樓建築群。
  據悉,為加大對轄區內文化遺跡、遺產和歷史街區等的保護力度,海口已提出未來五年立法規劃:立法保護歷史街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