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 all:
又有一個關于台南成功大學思沙龍的link. 這篇寫得精準些﹐有些“粉絲味兒”。呵呵。
首場成大思沙龍講座 在成大熱情引爆 校長賴明詔寄望思沙龍進駐成大 讓新的思維進入校園
http://www.ncku.edu.tw/~nckunews/MainFrame/NewsPaper/ViewNewsPaper.php?news_index=4551
感謝提供了這個Link的博客﹕http://www.elilau.com/
【台南訊】首場成大思沙龍講座在成大熱情引爆,有五百個座位的成杏廳幾乎被熱情的學生擠爆了。首先龍應台教授、馬家輝教授以及校長賴明詔、教務長湯銘哲為成大思沙龍講座揭幕,緊接著與成大師生一同觀賞紀錄片「流金歲月」,在馬家輝引領下一起翻閱香港殖民時期及回歸中共的艱辛歷程、深入發掘「你所不知道的香港」,並引發熱烈討論。校長賴明詔則期待思沙龍進駐成大,讓新的思維進入校園,為未來教育開啟新的一頁。
賴明詔校長指出,思沙龍代表社會的新思維,代表一股文化的脈動,讓學生重新思考自己的作為,思考未來想做什麼樣的人。成大畢業生是企業界最愛,然而光企業界最愛仍是不夠的,成大要培養未來的領導人才,培養學生具有人文素養、跨領域知識、有國際觀,及具備好的品格。之前,遇到許多在企業上相當有成就的成大人,他們皆認為目前成大最重要的是提昇人文教育,培養學生人文關懷及國際觀,這正是成大積極推動的教育工作,達到人文與科技並重,今天引進思沙龍的新概念,讓新的思維進入校園,期為未來教育開啟新的一頁。
龍應台教授說,今天是帶著很深的溫暖與感激回到成大,成大對我的意義特別不一樣。她強調,思沙龍的特點就是完全由學生自己決定問題、處理議題、以及完成手冊的編製等等,這是一個「從做中學」的過程,過程中學生可以學習到處理事情的能力。現今台灣的教育權與全球化的參與權與社會權有相當程度被剝奪的,比較沒有機會能養成全球觀,而思沙龍希望可以從台北走向校園,學生則要自己把下一扇窗打開。
龍應台教授也說,不要怪現在二十歲的學生是草莓族,我不相信這個東西存在,他們完全是我們這一代成人造成的,重要的關鍵在於你到底給了他多少機會,對他提出多大的刺激,我的經驗是你認為他會長多高就有多高,你認為他有多矮他就有多矮,說他們是草莓族可能是我們自己太狹隘。做為師長們能夠做的不可能是把知識放到學生的腦中,我們能做的是幫忙打開一扇一扇的窗,讓學生自己探出去。在此,期望成大的思沙龍能夠成功,並成為台灣地區的文化支點、文化窗口。
馬家輝教授在"你所不知道的香港"的演講中提出,要了解香港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左派、本土與右派三條線的互動是很耐人尋味的,左派這一條線是指向北京政權認同與支持的政治力量,60年代的抗暴,從左派的角度來看,反英抗暴的暴是指英國人的暴力管制,故反英抗暴之後香港有了一波的改革。另外一條線,則是右派即台灣這條線,台灣這條線在香港發生很微妙的影響,它對文化、政治的影響一直都存在的,且持續發揮其作用。而這三條線架構出較完整的香港發展的脈絡,而三者間不斷的逼迫英國政府做回應與改變。
然而,香港一百年的發展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盡,個人認為可從比較有趣的說法來看,香港從1949年之後五十年的發展,可用四次"表錯情"來概括。第一次的表錯情,在1945年,即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是英國的表錯情。英國政府以為當時抗戰勝利後蔣介石會收回香港,進行立法及行政全面改選計畫,最後蔣介石並沒有要收回香港,香港又回到原點,這在當時曾引起一些期待,實則沒有產生具體作用。
第二次表錯情是1967年左右,在大陸文革與香港暴動時期,當時是香港左派表錯情。當時香港左派以為北京政府支持香港進行文革,甚至認為有可能在70年代來臨前香港便被迫還給中共,最後中共總理周恩來堅持不收回香港平息爭端。不過,因1967年香港暴動後,香港政府開始微幅推行改革及政治運作方式吸收本土人士、大量建立公共房屋、並推行義務教育,在這一次表錯情獲得香港政府一些些正面回應。
第三次表錯情則是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文合法化運動及反貪污運動時期,香港受到台灣政治文化的影響,如錢穆、余英時..等人在香港推動成立中文大學所產生的影響。香港新一代年輕人以為有言論自由,人民可以行使投票,但最後民主普選還是落空,第三個表錯情的惡夢到現在仍然延續著。
第四次表錯情則是在董建華上台後,提出華人當家做主,然而最後的結果卻是破壞了之前建立的優秀的公務員系統。而後則違反了市場定律,其間所推動的八萬五政策,讓人人有屋,則違反了香港人地產經濟為主的市場經濟結構,使整個經濟受到很大的撞擊。
同時,香港政府忽視過去十年香港有四個族群的加入,分別是目前20~30歲的新生代,他們似乎已經不稀罕民主,覺得就算一人一票也解決不了環保問題、文化保育問題、身份認同問題;二是大量來自南邊的人口,他們對於中國的感覺與期待又不同於香港本地人;三是香港的中產階級,在香港時間短,幾乎要把香港淘空;四則是香港低階層的人,他們實質收入降低,福利也沒有提高。
馬家輝認為,四個表錯情下來,加上四個群體的變化所產生的問題,一直在香港延燒,經濟的問題可以慢慢復原改變,而對於民主制度追求則難以回復。
此外,70年代以降,台灣的文化訊息透過大眾文化傳遞到香港,鄧麗君、林沖等人在香港紅極一時。另外一路的台灣文化,則白先勇、李敖、董橋等人的影響,也在香港掀起了一波文化政治。 (關關﹕那個時代﹐內地受台灣文化影響的進程﹐大體差不多也是如此。Mayboy屬于不聽鄧麗君睡不著的人。呵呵。小女子﹐則因了白先勇墮入一輩子的昆曲旖夢。還有﹐董橋﹐至今仰慕不已。)
座談中,龍應台教授請馬家輝教授分享做為一個僑生的台灣經驗。馬家輝表示自己是少年老成,當時跟僑生反而是有隔閡,倒是常跟李敖、王榮文等人一起。但是,當時也的確感受到許多來自台灣同學的溫暖,如台灣的掌聲"愛的鼓勵"就讓他印象深刻,又如端午節就會有同學送粽子、中秋節就會有月餅等等,台灣學生直率的付出感情,感覺特別溫馨。 (關關﹕莫非島上的人都是如此﹖小女子逢年過節﹐常常就在家門口看到一兜“土產”﹐不只是粽子吶。有時﹐好多天都不知道是誰送的。是很溫暖﹐呵呵。)
另外,龍應台教授也提出右派對於香港文化的影響,中華民國的文化在香港起了何種作用?就教馬家輝教授。馬家輝教授表示,香港面對的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是鎖國狀態,沒有東西能給予香港學習,而中華民國的詩人、學者、作家則充分給予香港養分。當時中華民國的文化在香港是有組織的推動,這可分黑白二道來說,白是指國民黨給錢開書店,透過書店的出版品,形成文化的力量;黑則是香港的黑社會亦幫國民收集情報,如此黑白二邊的推動讓中華民國的文化在香港起了很大的影響作用。
會場學生發言相當踴躍,提出的問題包括為何香港對政治如此的熱衷?香港爭取民主與台灣的民主環境有何差異?香港如何培養民主素養?民主凝聚共識的過程中面臨何種問題?等等。
馬家輝回答,有人說香港人是政治冷感或人情冷感,並且還高度現實主義,實際上,香港的個人平均捐款為全球第一,香港人總是把時間用在刀口上,使用一些較戲劇性、娛樂性、誇張性的方法,才能吸引香港人的熱情。(關關﹕原來如此。)
至於培養民主素養教育絕對是最重要的,讓香港人多了解香港與北京的交往關係,透過國情教育建立兩邊的信心。然而,他也指出,政治力量的主動權仍舊是在北京。
另外,有一位學生針對身邊有很多朋友,對台灣民主失去信心,憂心現在亂象,覺得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就好,因此大學畢業之後,只想當一位工程師養活自己就好,面對這樣的現況,現在的大學生到底能改變什麼?龍應台回應指出,大學生對於自己未來出路的考量,原本就會有這樣的想法,在我大學的時代,有很大的抱負與自我期許,總是希望創造時代,目的就是要讓未來的30年後的大學生不用再背負時代的包袱。但是,讓現在的大學生輕鬆的面對人生不等於可以成為完全育樂取向,現在的大學生可以沒有過度的歷史包袱,但必須是有獨立的、有挫折力的、有思想的人,而非渾渾噩噩的享樂族。
成大思沙龍活動總監、材料系二年級陳寶升表示,做為學生的身分,單只有讀書是不夠的,要有國際觀,要能練就獨立思考的能力、並具有批判性思維,且相信改變世界靠觀念,凡事去思考、去質疑,看世界的角度就會開始改變,成就思想即是改變現狀的具體行動,亦是成大思沙龍團隊奮鬥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