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2008

鄭依依寫韓少功

K,
呵,韓主席去了浸會大學做住校作家。
最后一次見他,是在今年兩會,衛頭去他的組聽會。白發的韓,好像比前些年發福了,沒有言語,一直淺笑。
在島上,其實是見不到韓的。他,已經把海南“放鴿子”了,還有他的搭檔蔣子丹。作協主席,今日今時,這頭銜還是有點荒謬。我想,韓也是這樣直面的。

韓少功 誠實主義
文章日期:2008年4月10日

【明報專訊】到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擔任駐校作家之前,中國著名作家韓少功正手一部關於文革 的小說。是牽念了七八年的要寫的題材,可是一直沒下決心,直到如今有所累積,也從手段上重新思考,開手動筆。
文革,正是他那一代作家的生活資源。讓韓少功不以為然的是,許多文革書寫非黑即白善惡分明的觀念,遮閉了深刻的反思。
「誠實主義」,是韓少功最近提出的「最大的主義」,叫人直面灰暗角落中的善惡拉扯,當中,包括自我的位置。
關於這部「孩子還未出生的」文革小說,韓少功原是不想多談的——經過多年思考,他依然覺得還未把握成熟,「像買了菜,可是要紅燒?或清蒸?還未想透」。可見他深思之認真。
不過親厚的作家,願意談到他在文革的真切體會。
典型迫害 非典型批判
韓少功的父親是知識分子,在國民黨和共產黨中都曾幾進幾出,當過官、經過商,文革時為免害了家人,投水自盡。韓少功後來將此事寫成《鞋癖》。
在那政治上有階級的年頭,人們被分成可依靠的、可團結的、可爭取的、要排斥的、要打擊的階層等,靠攏分化,向來是統戰的階段性策略。
「我家是典型的文革被迫害致死。」開首韓父沒成為第一批的迫害目標,「可能第五批就是他了」,此中間,人在求取自身安全利益的最大化,心理行為慢慢扭曲,至終,真心認為自己是罪人。韓少功思索的,是各方面促使如此想法慢慢凝煉而成的過程。
那是關乎政治利益的爭奪,文化革命往往只是花俏的口號,真正的原因往往擺不上面。韓少功還記得當時一基層單位的幹部,在小鄉鎮當最高的官,造反浪潮一到,他即吃了大虧;後來被調到北京大部門上當小官,目標即不再集中於他身上,情大有逆轉。由是,把文革中受迫害者或逼害者神化或妖魔化,也都妨礙了解文革。
「妖化或神化,都不是人間的東西,不能了解特定環境下人的行為。作為兒子,我可以把父親塑造成完美的受害者,受難的耶穌,可是,我也知道父親早期也批判別人,調門也很高。其實人在環境,會自然進入角色的。」對於文革書寫只一面倒的批判,韓少功認為只是繞開了難點,應該坦誠地面對當中可能的人性之惡,「讓讀者嚇一跳,『我可能也成為那種人!』」才是真正深入的批判。
文革巨浪把人性逼而出,也實際改變了一代人的生活,韓少功的轉變在湖南羅汨縣插隊六年的知青歲月開始。八年前,韓少功開始半年在海南城市、半年在湖南鄉下的生活方式,當在城市裏的人際交往繁囂至煩時,他就搬回羅汨,過一點寧靜而孤獨的生活。兩年前的長篇散文《山南水北》記錄的便是「開門見山,跨步踏進雲中」的歲月體會。書也獲得了魯迅文學獎,而作家則成為第五屆「華語文學傳媒盛典」的年度傑出作家。
走進山鄉,是因為韓少功在愈趨同質化的城市裏發現,即使文化人的生活也益發相似了,可是在交通燈和霓虹燈的掩蓋下,人們為工資是否增加了一千元而犧牲生命中最基本的「陽光、空氣、水」等元素,面對準確時間表的巨大精神壓力 。韓少功認為,即使無力扭轉這城市的生活形式,身為作家本質便應質疑甚至挑戰其合理性,於是在湖南的一個水庫下置了房子,遺世隱居,看書寫作下田,享受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並舉。串門子的鄰里少了,偶爾還會懷念起與人打交道的美好時光。
而久作了城裏人、原是科學主義者的他,也在與農民交往的文化雜交的優勢,豐富了思想。
農村裏還保留山神的觀念。農民進山前要燒香祭神,三天不說粗話,甚至不能跟妻子歡好,種種人們以為已經消失的對山的禁忌習俗,源於對環境的敬畏,叫韓少功思索傳統文化於人的心理作用。尤其在他身歷其中,體會更深。
山鄉體驗:性相近而習相遠
一天下雨,韓少功家窗外突然眼前一亮,腳下一麻,屋子裏漸漸瀰漫起焦灼的氣味,電腦屏幕黑掉,傳真機冒煙,電話失聲,電視機沒了圖像,電熱水爐開不動,家裏五件電器報銷。原來,打雷打到他家了,門牆帶電,雷也抽擊了窗前的他一雙赤腳!
他才領會到鄉下人對「雷公」的恐懼與信仰。漸漸他想安裝避雷針,才發現其價之高昂,「農村人之『不科學』,是因為他們享受不了科學。」一步一步經歷農民的生活難處,韓少功體會對「農村落後愚昧」的價值判斷,並不必然,而在特定環境下自有其合理性。
「即如西藏的宗教觀念之強大興盛,究其環境,往往幾百公里不見人,牛、羊、人病倒了,怎麼辦?藏人故需要有『神』來支撐自己。」
而在宗教力量較薄弱的漢族地區,至今仍崇尚巫醫結合,醫者治理病者身體,巫為病人調節心理,其實更為彼此促進的雙管治療,「就像老師在考試前讓學生大喊三聲『我會考滿分』,不只是吹牛皮,而是鼓勵學生的心理暗示。」對於多元的文化現象,韓少功總寄以了解與同情。
「在印度,有一次我翻譯孔子的『性相近而習相遠』為:People are similar in nature, but different in culture。Nature就是人性,Culture 為文化,這兩個坐標:縱橫交錯,構成每個人的定位,使彼此既相遠又相近。」
不過,在全球趨同的擔憂下,韓少功對於多元文化的前途,還是樂觀的。「麥當勞曾經一度成為內地老少俱愛的速食店,最近卻關掉不少,人們都覺得還是從前的食物比較好吃。不要以為文化會輕易消失。譬如民謠,農村裏平常都沒人唱了,可是特別事件,譬如喪禮,又會響起一片民歌之聲。」親身投入農村的生活,韓少功體會到文化溫軟強韌的生命力,不卑不亢地說。
About作家.....
韓少功出生於湖南長沙,1968年初中畢業後在汨羅縣插隊,1974年調汨羅縣文化館工作,1982年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中文系。1988年調到海南省,任《海南紀實》雜誌主編。1995年任《天涯》雜誌社長。1996年任海南省作家協會主席。
主要小說作品:
《馬橋詞典》(1996年,作家出版社)
《暗示》(2002年,人民文學出版社)
《爸爸爸》(2005年,台灣正中出版社)
應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之邀,韓少功於港任駐校作家,並將參與兩項公開講座,包括:
(一)「尋根、歷史和文學」
主持:鍾玲 主講:韓少功
時間︰4月19日(星期六)下午3:30至5:00
地點︰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演講廳
(二)「小說,非小說」
主持:黃子平 主講:韓少功
時間︰4月22日(星期二)下午4:30至6:00
地點︰香港浸會大學邵逸夫 大樓9樓RRS 905室
[文/鄭依依、攝/秦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