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是了,不過是讀。
昨夜與肥仔通話,語氣間明顯多了“頑主”腔。
讀,也會留痕,在心間。春風細雨潤物無聲,真好。
——蔡元培那幾篇讀了?
——讀了。
——寫了?
——想想再寫。
——快讀,快寫。今后回頭看,很有趣的,你的閱讀的十四歲。
——嗯……
哎呀,MA的借書證也在肥仔那兒,我們倆一次可以借六本吶。不過,肥仔說,呆在圖書館看,更好。
從此,小子知道一種泡——泡圖書館。
從此,我家多養一條蟲——書蟲:))
練乙錚:儒家馬列作為GPS
文章日期:2008年4月12日
【明報專訊】陶淵明失意官場,選擇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歸園田居;練乙錚官場不如意,則選擇了乘桴浮於海,揚帆三載。
一千多天航行近一萬海里,有時只見大海灰茫一片,猶如身處政海不知失落何處,靠的是一只GPS(全球定位系統)尋回定位。去國歸航,練乙錚回巢《信報》每天執筆評時局、論政事,這是當下人生GPS對他的導向:「儒家、馬克思、及天主教思想一直影響我,說要發揮影響力和將我看到的真理傳播。」自小沉醉於閱讀的練乙錚博覽群書,思想路向從書本得到很大的啟迪。
練乙錚曾經執過教鞭、擔任過《信報》總編輯兼主筆,九八至○四年間任政府中央政策組 全職顧問,其間曾因與政府路線不同而被「投閒置散」,最後更被要求提早離職;這時他想起《論語》中孔子有云「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即如果理想不能實現,倒不如放洋遠去。於是,他放下一切赴英習航海知識,並購下一條帆船遨遊大海;離港期間,他寫了當董建華政策顧問六年中所見、所聞、所思,輯錄成書《浮桴記》。
《國家與革命》仍非常好
練乙錚的閱讀經歷由小學開始,「小學高年班時,在一個天主堂內做輔祭,不知何解輔祭房內有一個小櫃,放了很多西方名著如《金銀島》、《三劍俠》,另外亦有偵探類書籍,雖然那時我的英文程度不太好,看得很吃力,但一本一本的看,最後竟然完成整個櫃的書。」他相信自己的閱讀能力,是由那時開始訓練出來。
上了初中,他更看書看上癮。當年大會堂公共圖書館限制每人只有兩張借書證,即只可借兩本書,於是練乙錚想出一個辦法:「我家共有六人,當六人全部都申請借書證,那便可以有十二張證借十二本書!」就這樣,他每次考完試後都溜到圖書館,借十二本書返家「匿藏」閱讀,直至開學為止。
中學時期雖然他較多看英文名著,但由於一位親戚帶動,令他接觸不少中國經典著作;「我有一位舅公,他是民國初年的讀書人,家中藏有很多中國巨著如《水滸傳》、《西遊記》,以及一些政治性較強的書,如易君左的《祖國江山戀》。」
七十年代留美國攻讀大學的練乙錚,遇上校園的反越浪潮及留學生的保衛釣魚台運動,從而開始接觸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並一度迷上社會主義,憧憬如何達至理想社會:「當時很多同學都參加保釣運動,並分成左派及右派;我是屬於左派,所以開始看馬列主義的書,亦看了不少中國共產黨歷史的書。」屬國粹派他印象最深刻的馬列著作,包括《共產黨宣言》、《反杜林論》、恩格斯的《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及列寧的《國家與革命》;他特別指出:「回想起來,《國家與革命》是非常好的一本書。」
在愛國思潮推動下,練乙錚大學畢業後回港到一所中文中學任教,並自資出版雜誌,向學生宣揚愛國思想,同時亦積極參與學運,與司徒華、程翔、張文光等人結緣;但這種熱血隨「四人幫」事件及中國經濟崩潰而冷卻,看透馬克思經濟部分的死胡同,他決定返美國修讀經濟,希望從西方經濟學中尋找到另一出路;而對他最大影響的是經濟學者Kenneth Ewart,除了數理經濟學理論,對練乙錚影響深遠的,是Kenneth Ewart用經濟學分析方法研究民主是什麼。
向曾特首推介余英時
由早年的東西方小說、詩詞、文學經典,至馬列毛著作,再到自由經濟學書籍,練乙錚閱書範圍很廣,而當他晉身政府擔任中策組顧問後,便想重拾中國古籍:「入政府後大概兩三年,即約二千年開始,我再看四書五經、諸子百家,因為想了解中國政策如何?中央政策組做事如何?古代政策如何形成?所以就看了《鹽鐵論》,發現古代政策辯論是如此開放,即使是帝制,讀書人都可以與宰相、御史大夫平起平坐討論……之後再看有關中國治道的書,儒家整套道理都是講管治;當然它是從修身出發,但目的是管治。」
《浮桴記》中練乙錚建議當時的特首董建華多看儒家書籍,尤其關於「治道」,文中提及董生對治術權術掌握較少,所以傷害較大;若是要向今天的特首曾蔭權提建議,練乙錚同樣點上儒家書籍:「我覺得一個中國人,在中國政治傳統內做事,都應該看儒家的書……儒家思想內提到管理的科學;其實,香港任何一位涉及政治或管治的人都應該知道中國一套管治傳統如何。余英時教授寫的《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及《士與中國文化》都值得推薦;《士與中國文化》提到中國的士,即知識分子,在儒家傳統下應如何對待傳統學術與管治。」他說這是一套用以解決管治問題的方法,知識分子要有一種心態:「他們的意識要很清楚,雖然我是平民出身,你是皇帝,但我與你的關係亦師亦友,而且我是政治主體而你不是,你只是皇帝而已,我只是通過你達到管治理想。」練乙錚強調知識分子要用政治主體心態,以得君行道方法介入政治。入世續航行
離開了中央政策組揚帆而去,往往在大海中只看到的,只有距離水平線七海里範圍內的海水,練乙錚形容「在這情下,一個人很靜,周邊什麼也沒有,只有船在動,風平浪靜,很舒服。」寧靜中他閱讀了不少關於航海的書,第一本是Sailing Alone Aroun d the World,作者獨自駕船環遊全世界,算是單人駕帆船出海開山祖帆船,遇上大海浪或海盜都要獨自面對,難免要有「視死如歸」的精神。
政海與大海會否很相似,灰茫一片找不到方向?「會的,」練乙錚說:「有時覺得會失落了,在海上你發覺不知去了哪裏,於是按GPS,出了緯度經度,就安心了。」大海航行需要GPS,政海航行又如何出方向呢?中策組是否應擔此GPS的角色呢? 練乙錚相信要兩方面結合:「一方面自己要有理念,知道自己方向,亦不停要考慮民眾需要及利益,兩個相結合就可以找出方向。」
度過了三年隱世生活,去年底又重投傳媒行業,寫的是入世評論,練乙錚的GPS究竟如何?「有些東西是擺脫不到的,自小儒家思想、馬克思思想,甚至早年是天主教徒時的思想都影響我,指要入世,我們是地上的鹽,要發揮影響力,你看到的真理要傳播開去。這三個因素對我來說實際上未斷過,並一直推動我前進,即使我有時離開崗位,都會問自己應否返回頭?不時都有這個矛盾。」
Xtra.Info
此訪問摘自香港電台 電視節目《閱讀解碼》,於今周六晚上七時,無電視翡翠台播出。港台網上直播及可供重溫:http://tv.rthk.org.hk
[文/王祿霞 香港電台節目《閱讀解碼》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