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2008

开始读书:何新:谈“玄”

K,
这是读书小组恢复后的第一次通讯:)
GG:
看你那么热切想读通赵老师的书,转何新的这篇文章给你,相对言简意赅,我更喜欢一点。你可参考。
MAYBOY


谈“玄”(最新修改稿)
何新

(关于哲学、宗教与哲学史)

如果我们承认真理是不可知的,那我们也就无法理解:为什么我们还要浪费精神而来研究哲学?

——黑格尔①

①有时我故意不提供引文出处,考考那些通人和“专家”吧。幽他一默。

[本文原只是答一位朋友的信。但改来改去,又查了点书,不觉就写成了何新哲学的论纲了。其实,写这封信,我也不过只是自说自话而已。能够真正读懂的,我不指望这世界上会超过十个人。]

(一)

我很少就哲学问题写东西。近十年来我也基本不看国内哲学刊物和哲学教授们关于哲学的学术论文。为什么?因为我知道,许多人也许著作等身,但其实连什么是哲学的门还没摸着,虽然他们可能的确读过不少关于哲学的书。②

②阅读今天说英语国家里的许多哲学杂志,就会发现许多(如果不是大多数)论文是由非常缺乏才智的人写成的。不幸的是,这些人很少知道和更少关心十九世纪后期以前的哲学史。他们只迷恋于现代语言学(分析)的语法。(E·Steinkrans《黑格尔哲学新论》,商务,1990)近十几年来,维也纳的语言分析学派成为当代哲学的主流思潮。这个学派实际是一种新的形式主义独断论。

他们也许做的是学问,但学问绝不等于哲学。领悟哲学需要“慧根”,正如领悟禅理需要“根性。”真正的哲学不仅是一种经验的知识,也是一种灵性的感悟和创造。哲学不是每个时代都能产生的。因此黑格尔说:米纳发的猫头鹰(智慧之鹰)只有在黄昏降临时才会起飞。③

③米纳发,希腊神话的智慧女神。克劳斯·杜辛说:如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按《哲学史讲演录》所说明的,始初的、非模仿的哲学,几乎总是出现在一个时代的终结,并且总是以悲观的态度看待时代(Grau in Grslt malt)。在黑格尔看来,哲学产生的历史前提,并非只是由于一个民族达到了充分的高度教养的情况,而且还因为这个民族此前那种和谐一致的结构发生了“断裂”。这样一个民族的生活,就不再同它的基本历史原则保持普遍的一致了。哲学就产生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哲学不能消除现实世界中的那种“断裂”,它无宁是在寻找纯粹思想领域中的和解。

读了大作,知道您已读了不少东西,也在认真思考关于哲学的问题。这已很不容易。但请恕我直言,我的感觉是,您还应该认真读读古典大师们的原著,包括康德、黑格尔、笛卡尔、帕斯卡、亚里士多德等。

您关于西方哲学史的说法似过于汗漫笼统。黑格尔说,历史中的哲学体系,虽然表面上是偶然发生的,但实际上自有其内在的逻辑链条。因为哲学史,乃是理性的思维产生的理性体系的序列。④关于西方哲学史,愚意请您注意以下几大环节:

④《精神现象学·序言》:“我把不同的哲学体系理解为同一真理的前进发展。”“它们的流动性成为有所统一体的环节,在这种有机统一体中,不但不互相排斥,而且彼此都同样是必要的。”

(1)希腊哲学虽以本体论为主。但苏格拉底侧重的主要已不是本体论,而是存在主义所谓“人本学”。他是西方认识论(“认知你自己”)和伦理学的教父。柏拉图也是如此。而且,古典逻辑的真正原创者乃是柏拉图,而非人们常说的是亚里士多德。

但是亚里士多德是希腊学术的一位伟大综合者。他的哲学中包括了一切近代哲学和科学问题的原型。⑤

⑤国内学者关于希腊哲学有一部尚未完成的杰作,即涅子嵩等四人合著的《希腊哲学史》。

中国的孔子、墨子、荀子、董仲舒、朱熹也都是前几代学术的伟大综合者。但是中国思想史上却的确没有一位可以和亚里士多德相比侔的人物。⑥亚氏所提出的许多问题今天仍然是问题。包括在人文学术如政治学上。

⑥墨子及其学派就其对科学与技术的爱好,与亚氏有所相似。但在广博和清晰性上都不如亚氏。

例如关于“三权分立”的理论,鼓吹此一理论的中国当代自由主义者都把它当成先进的“民主宪制”(共和)理论,以为它源于法启蒙哲学中的卢梭和孟德斯鸠。很少有人知道这一理论原型,实际来自两千年前亚氏的《政治学》中。

伟大的哲学体系是很难超越的。就象那位首登珠峰的登山家关于珠穆朗玛峰的名言:“它在那里”——而且将永在。

(2)正是希腊认识论和伦理学,提供了向新柏拉图主义的过渡,柏拉图主义中涵有神秘主义(“迷狂”,一个不确切的译词)因素。所以新柏主义(特别应注意其中的诺斯替一派)在中古哲学中乃与基督教神学相汇合。

(3)中世纪经院哲学并不是西方哲学史的一个空白,而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过渡阶段。正如南北朝隋唐佛哲学不是中国哲学史的空白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过渡阶段一样。⑦(只是现代人文学者至今啃不动,更消化不了它。)在中古宗教哲学中,神学、认识论(包括逻辑)、伦理学,都在作研究,而且有发展。

⑦已故大德吕澂先生说:“中国佛家义学到了唐代贤首的融通,又经过清源圭山年两家的推阐,已算达到了顶峰。此后就没有什么大的进步。从五代到北宋,禅宗的思想个别地方虽有某些发展,但就总体而言,则无特别之处,也无具有组织体系的著作。佛学传来中国,原是在玄学基础上接受并发展起来的,以后双方分了开来;到了禅学的后期,却又重新归到与玄学结合的方面。中国的儒道传统思想本来是由玄学沟通的,禅学趋向于玄学,因而它也有沟通儒道的意义。”

(4)文艺复兴重新提出人的问题(所谓重新发现“人”),导致人本主义的新文化潮流(人文主义)。其基本取向是反经院哲学的。由此导向对认识和方法问题的反思,首先是对“方法”即逻辑学的反思(培根、笛卡尔、洛克等,包括提出“归纳主义。”)

(5)但是,由休漠到康德,以怀疑主义终结了这种反思。康德系统总结了培根以来的认识论和逻辑研究(包括唯理论与经验论)。

我读过很多当代学者关于康德的书。但是,我认为当代中国学者中可能只有一个人是真正读懂了康德并作出接近其原义的诠释,此即已故的齐良骥先生。可惜他的书《康德的知识学》还未写完就去世了。⑧

⑧齐著《康德的知识学》,商务2000年出版。(恰恰是重要的部分,第三编,关于“理性”没有写成。)

其他关于康德的著作多数充满误解或想当然的谬说。⑨

⑨也就是说,他们所解释的康德主义,并不是康德自己的主义。而只是他们所理解或所认为的“康德主义”。

(6)在康德之后,黑格尔将逻辑学和认识论重新导向本体主义。而费尔巴哈又将黑格尔的本体主义导向“人本学”,其后叔本华和尼采则将主体意志论赋予哲学。哲学向主体性的转变,演生出“现象学”(胡塞尔)和存在主义(克尔凯郭尔)。从而主观性和非理性遂成为19—20世纪现代哲学和艺术的基本特征(所谓“诗化”了?)。

(7)古典逻辑学的中心是客观真理的问题。(因此形式逻辑定律也都曾被解释为本体论规律。)

到19世纪,后康德主义出现,认为客观真理并不存在,即使存在也不可能被认知;认识论主流转向于对真理问题的怀疑主义。

于是由认识“真”的问题,转向解析语意形式的问题,这就是语言哲学的发生。语言哲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彻底摒除关于客观真理的可能性。(包括詹姆士的实用主义,也是如此。)⑩解析语言何以不能真,以及在不真之境下如何仍能有效。

⑩詹姆士有一句名言:“真理是权宜的思想。”认为所谓“真理”,只是眼前有用的观点。

(9)对于寻求客观本体性真理的摒弃,自康德以来就有一个著名的口号:摒弃形而上学!①

①最早是牛顿提出这个口号“物理学,要小心形而上学。”而后康德从认识论和逻辑上论证了它。

恩格斯在其《反杜林论》中误解黑格尔关于“形而上学”的概念,说“形而上学是一种反对发展论的宇宙观。”后来斯大林进一步误释了它,提出所谓“哲学上的两军对战”和“阶级性。”通过德波林、尤金和艾思奇,这种误释又影响了毛泽东。②

②毛的《矛盾论》是现代哲学中的重要著作。但是他对于“形而上学”的理解是错的。

1981年我曾与《辞海》编者(哲学编辑)就这个问题在《学术研究》杂志上作过两轮论战。而新版《辞海》也已修正了对“形而上学”这个概念的这种误释。③但是,这种误释却影响了现代中国哲学几十年,使许多中国学者一直不懂所谓“形而上学”一词的真正意义。

③见《何新集》。

(8)如果读哲学史的话,我建议您读一读怀特和文德尔班(新康德主义)的西方哲学史(商务版),不要只读罗素那本。

罗素哲学史是一部破烂、灌水的杂烩。我之所以说此书是灌水的书,是因为人们读这本书后所能得到的印象是:在罗素以前历史上的哲学家只有一系列逻辑谬误。④也就是说,除了罗素主义自身之外,在罗素之前,历史上根本没有存在过真正有意义的哲学。

④“他们宣称传统哲学只是一些伪问题而已。”(石里克)但是,我想到黑格尔的一段话:一种新的哲学出现了。这哲学断言所有的别的哲学都是毫无价值的。诚然,每一个哲学出现时,都自詡为:有了它,前此一切哲学不仅是被驳倒了,而且它们的缺点也被补救了,正确的哲学最后被发现了。但根据以前的许多经验,倒足以表明新约里的另一些话同样地可以用来说这样的哲学,——使徒彼得对安那尼亚说:“看吧!将要抬你出去的人的脚,已经站在门口。”

怀特书出的早,已不易找。文德尔班是新康德主义的大家,所著《哲学史教程》(上/下)值得一看。但我认为迄今最好的西方哲学史还是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4卷)。(但是很不好懂。可先看其论苏格拉底,何等精彩!)

(10)希腊哲学三杰是苏、柏、亚。三人有师徒相承关系。苏在政治上是反民主派,所以他被民主派以多数表决的形式处死了。苏氏以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腊哲学的这三位公认圣人其实都是希腊民主制的批判者。⑤这是耐人寻味的。

⑤亚氏有一句名言:“多头是有害的,让一个人去统治吧!”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西方共产主义的理论渊源之一。⑥他最早发现了社会中的“阶级斗争”,并且主张限制私有财产。(他说一切城邦都分裂为对立的两部:一部一无所有,一部拥有一切。两部互相把对方看作寇仇。)柏拉图认为“民主”必然导致“暴民政治”,正如另一个极端寡头专制同样应当被摒弄。

⑥柏拉图《法律篇》(739C—739D):真正最美好和最幸福的社会,大概是没有“私人”利益的社会,在那里,甚至妻子儿女也是“共有的”,而且从未听到“我自己的”这句话(739c)

但是反对民主并不意味着就是拥护专制。柏拉图认为,理想的政治是以法制作为最高权威的混合政体(其实,现代的美国和欧洲,其政体根据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分类,都是混合政体而不是民主政体。正如他们的市场经济并不是斯密式的自由经济而是混合经济一样)。

正是柏拉图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社会”的“纺锤形”(两小中大)稳定的理想(即一个中产阶级人数最多而两极对立较弱的社会,才是稳定的社会)。

柏拉图的思想在中国从来没有得到真正的研究和理解。因此,在中国的西哲史教科书中,这位伟大哲学家一直被指责成“反动的奴隶主思想家。”

当时希腊的民主派在学术上属于无耻的“诡辩学派”(智者派),这一点与现代那些乐于饶舌言之无物的“自由民主派”很相象。我这种说法很可能被那些浅学无知的中国自由主义学者们大骂。但这却是历史中铁一般的事实。⑦

⑦在中国,我是最早研究顾准的人。1981年我就撰文赞扬顾著《希腊城邦制》。该书当时刚出版。但后来更深入的研究使我知道,顾著对希腊城邦民主有许多理想化的误读和误解。实在谈不上高明。

在读哲学书时,不要以为后人比前人先进。实际是,苏格拉底、柏拉图时代提出的多数哲学问题,今天仍然是解决不了的问题。哲学著作之不朽,意义即在此。

(二)

哲学与宗教有一共同的根本性问题,即所谓“终极问题”,也就是关于人生究竟是什么的问题。这个问题之所以存在,根源在于人生本身的虚幻性。

但是,对世俗之人来说,正活得有滋有味,这种虚幻性被认为是不可理解的。也许只有一些过来人,以至每个人到面临死亡时才会对此有所顿悟。

一位佛师曾说:佛说法四十九年,所为何事?就是要为人类解决一个最大的根本问题,即所谓“了生死”的问题。

人必有死,死究竟是终结还是非终结?这是宗教问题,也是哲学问题。宗教以对神(无限者)的信念和皈依解脱掉这个问题。而哲学则始终困扰在这个问题中。

由生死问题及人生虚幻与真实的问题;进一步也就是整个存在世界究竟是真实或虚幻的问题。康德称之为“现象”与“实在”的问题,在中国中古佛学中则是所谓“色”(现象界曰色)、“空”(虚幻曰空),以及关于何为“真如”(即本体、实在、本源)的问题。①

①形上问题在中国学术中,自孔子以来的儒学都不看重。因为儒者主要关注的是民生、政治和伦理。但在中古(魏晋)玄学和佛哲学中,对形上问题则作过深刻的思辩。

再由此而可以提出人的智慧和知识究竟是否可能认识“真如”的问题。因为人在本质上对于客体的介入手段是有限的,即只能通过感觉、感受、思维及语言(眼耳鼻舌身意言)介入于客体。

为什么认知问题最终总是会归结到语言问题?因为思维是意识的间接活动,它必须借助符号系统(语言)。因之,语言既是人的认识工具也是表述工具。因为人发明的语言符号(包括概念)系统,亦即古代名家及墨、荀所言的“名”的系统,既是推理工具也是传达(表述)推理的工具。

比如我现在向你传递信息,也必须使用一系列“名”的符号。借用佛语,这个问题就是所谓“诠”(诠释)与“遮”(遮蔽)的问题。②(中国古代学术中所谓“训诂学”,就是阅读古典文献时破其“遮”的一种“诠”。禅宗之所以自居教外,单传心印,不立语言文字,也是为了破除遮诠之障。)

②诠与遮的问题,根源在于指号(语言)的内在矛盾,即借指与所指的矛盾。当我说“哲学家”这个指号(词)时,它:(1)指现实中的哲学家(人物),(2)指“哲学家”这个语词。前者是“所指”,后者是“借指”。这两者混而难分。悖论就是这样发生的。

例如,“哲学家”这个指号并不属于“哲学家”(这个人群)。但在语言形式上,此即意味着“哲学家”(指号)不是“哲学家”(人)。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以“哲学家”(指号)描述哲学家(人),因为“哲学家”(人),就是“哲学家”(指号)。令M是指号“哲学家”,N是作为“哲学家”的人;则NM,当且仅当N-M。(哲学家是“哲学家”,当且仅当哲学家不是“哲学家”。)

(三)

然而,一诠必生一遮,诠生遮生,随诠随遮。所以天下事,不说还明白,愈说反而糊涂。“诠”,就是语言符号。凡“诠”必有“遮”。因为语言符号工具本身就是“遮”,因此中古佛学称语言指号为“假名。”

假名它不是实体,却被用以象征本体,并且人必须、也只能通过它而表述本体。而人类的语言却有来自自身形式同时又是具有根本性的模糊不确定性。(中国古名家所谓“白马非马”的悖论,以及希腊的“说谎者悖论”,正是揭示了基于语言指号的这种模糊性。)

弗雷格、罗素、怀特海等试图构造一种纯粹的形式语言,也就是试图建立一种彻底无遮的指号系统。结果哥德尔证明了其绝不可能。①(孔子著《易系辞》已讨论过言与意的关系,提出:“词不尽言,言不尽意”,故“立象尽意。”庄子则主张:“得意忘言。”都与指号与意义的矛盾有关。王弼解《易》也主张:“得意则忘言”,“得言则忘象。”)②

①哥德尔的不完全定理与康德的二律背反论证有异曲同工之妙。康德证明在超离经验的基础上,纯形式的理性演绎只会导致对立争论的恶性循环(二律背反)。哥德尔则证明,一个形式公理系统自身的完全性(统一性),不能通过系统内的自我演绎实现。

②参看王弼《周易略例·明象》。

维特根斯坦根也意识到这个“诠”与“遮”的问题,所以他断言“诠”只是语言游戏。而主张摒弃对不可言说者的讨论。“对可言说者言说,对不可言说者沉默。”(但这句话本身就具有很复杂的歧义结构。)③

③这句话中的“者”有三重歧义:(1)指所言说对象,人。(2)指所言说内容,物。(3)兼指二者。

哥德尔定律证明了纯数理语言形式自身的自反(矛盾)性及所谓“不完全”(不统一)性。这样就意味着确认了人的理性认识和表述工具本身是有问题的,因此要作到完全透彻的无矛盾认知是不可能的——而这正是老康德主义的结论。

(四)

然而,现代西方哲学家和中国哲学家迄今都不知道,其实在中国中古佛哲学关于“遮”与“诠”以及“真如”与“般若”的讨论中,早已实质地蕴涵了现代哲学的这些理论。①

①南北朝时僧肇(373—414)言:“夫玄迹之兴,异途之所由生也。而言有所不言,迹有所不迹。是以善言言者求言所不能言,善迹迹者寻迹所不能迹。至理虚玄,拟心已差,况乃有言?恐所示转远,庶通心君子有以相其言于文外耳!”

中古中国佛学的“般若学”就是认识论。所以,万法皆本一源,万法皆归一源。(康德哲学的最终结论是限制理性的滥用而回归于信仰,在这一点上与中古佛哲学的辨智论亦相通。)因此,哲学与佛学的最高境界不是“别”(分别),而是“通”(汇通)。②

②孔子曰:圣者,通也。《尚书大传》郑注:“心明曰圣,圣者,通也。”通者,智也。所谓内圣外王,王者,威也,敬也。所谓内圣外王的真义,即:内通,外敬,内智,外威。

佛说中有所谓“金刚九喻”。其中之七、八、九喻曰:“观过去如梦”,“观现在如电”,“观未来如云”。梦、电、云,无非都是“空”的喻象。因此最高的“般若”境界实本于空。③

③吕澂先生说:般若的基本原理“性空”,与道家言“无”相印合。般若学说的“无相”、“无生”,相似于道家的“无名”、“无为。”

黑格尔说:“古代哲学家曾把空虚理解为推动者;他们诚然已经知道推动者是否定的东西,但还没有了解它就是自身(SeIbst)。

必须悟得般若及真如之本体是空,才能得大智慧,也才会有大勇敢。大智慧,就是看得破。大勇敢,就是“菩萨行。”所谓“以出世精神,作入世事业。”所谓“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所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大乘的真境界实在于此!

惟能入世,才会有智;惟能出世,才会有勇。(谭嗣同所著融合儒佛的《仁学》,精义亦在于此。)所以《西游记》中全智全勇的猴子名叫“悟——空”。整个《西游记》本身,其实正是以明季佛理调侃人生设喻的一个象征主义大寓言。

悟得如此,可以少却许多闲气和争论。须知一诠就是一错(必有“遮”)。所以只能随“诠”随“扫”,随遮随破;哪里有什么“绝对”?(须知汉语中的“绝对”一词本身也是来自佛语。)④

④中古佛学在语言上对当代的影响举不胜举。甚至“阶级”一词,本初也是佛语。谢灵运“辨宗论”:“寂静微妙,不容阶级。积学无限,何为自绝?”

(五)

佛教小乘教义主求业力,大乘教义则主求般若。①何谓般若?般若就是达到融通而超越的终极理性,即所谓“大智慧”。②

①然《法华经》则以为:大乘不在小乘之外,而是包摄了小乘。二乘只是方便,大乘才是究竟。与《摄大乘论》以大、小乘之义相对立不同。

②吕澂先生说:“般若是知照性空之理的大智。”

佛学常讲圆满,世人也好讲圆满。然而有谁懂得佛学所谓“圆满”既是自体圆满(菩提达摩所谓“理事兼融,苦乐无滞”),既包括形式与实体的自我完备性,也包括理论(达摩谓之“理入”)与实践(达摩谓之“行入”)的自完性?

又及:有人以为现代计算机的逻辑语言来自罗素的数理逻辑,因此计算机的成就也就是罗素的成就,这是误解。这种想法的荒谬正与认为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成就,是由于现代经济学家的成就同样地出于误解。

计算机逻辑使用的是二值代数和多值代数又称布尔代数,并不是罗素与怀特海合著“数学原理”及其提出的“逻辑类型论。”罗素的数理逻辑与计算机逻辑并无多大关系。计算机逻辑借用了《数学原理》的某些符号。而这些符号的创制者也不是罗素,而是与他合作的数学家怀特海。

由于罗素自身和他的弟子善于吹嘘(演说),罗素的成就被其膜拜者无限地放大了。③

③数学家希尔伯特的数理逻辑,即形式主义的递归逻辑,在计算机逻辑的应用意义上其贡献远远大于罗素,但一般人却很少知道他。

又:《楞伽经》讲人习禅有四境界:

(1)愚夫行,有人无我(盲从他人)

(2)观察行,有法无我(教条主义)

(3)攀缘行,诸法实相(求法于外)

(4)如来禅,自觉智境(见佛于心)

这四境界其实反映颇普遍的认知规律,并不仅习禅如此。

但或有人云,我一生来即已在第四境界;那才真是“野狐谈禅”——“狐”(胡)说了。

(半通不通者常乐把“野狐禅”三字挂在口边骂 人,似乎别有深奥。其实何尝会得真意?说破它,这里也是第一遭了。不过只是一个歇后语而已。一笑!)

(03年6月17日第五镐)

附录1:苏格拉底、柏拉图关于词(名)与概念的形成论(《克拉底鲁篇》)

谈论事物和给它们命名是一种活动,我们刚才说过的因而也适用于命名。如果我们要给事物命名,我们必须不是按照主观想象而是“按照客体性质许可的并用性质容许的工具”给它们命名。给事物命名的手段或工具当然就是名称本身。“我们可以说一个名称是我们用以相互告诉实际的事物并区分它们的工具”(388b—c)这些工具是“社会习俗”制造的。我们可以说,它们是“立法者”——社会习俗创立者——的产品。说任何人可以任意地给事物命名是不正确的(386d—389a)。(因此,到此为止的结论是:因为语言的功能是对各种事物认识的精确交流,所以“社会习俗”的语汇只有当它提供符合于各种命名的事物之间真正异同的名称时才会令人满意。)

那么,确立习俗的专家在确定名称时有些什么想法呢?我们可以通过考虑木匠为织布工制造一只“梭子”时工作的方式找到答案。他“密切注视着”预定“梭子”在纺织中要做的工作——它的功能。如果他的一个制作在制作时坏了,他当然重新制造一个,而在制作过程中,他不是“把目光集中”那毁坏和断裂的“梭子”上,而是“把目光集中”在他曾在制造那个坏掉的梭子时所期望的“形式”上(389b)。正是木匠在制作所有那些不同的木制“梭子”中保存在他心目中的这个梭子“模型”,才最应该得到“恰好的梭子”——“就是这种梭子”——的名称(389b)。

功能与目的=原型。原型=Iden。

这里有三点要掌握:(1)木匠不能随自己喜欢的任何形状为织布工制造工具;“梭子”的形状或形式不依任何人的想象转移,而是由预定它要做的工作决定的;(2)严格地讲,照一般的说,木匠要制造一个梭子,他所做的,就是把“天然的”或“真正的”梭子的形式,放进他正在加工的木料;①(3)虽然梭子的形状多少是固的,但是木匠按照织不同的布所需的工具,用不同的材料再造它。

①“形式”只是制造者的制件必须遵照的一种“型”,而它的独立性仅仅意味着,梭子的结构是由其功能决定的,不以任何的主观之想为转移。

尽管希腊词的语音和“野蛮人”对应词的语音可能迥然不同,但是如果每个词充分履行一个名词的功能,它们就都是真实的名称的原因。(概念与词的不同)]



附录2一封来信

何新先生:

读了您的文章,心中有千言万语。交流的渴望热涌欲出。然先生所论广泛,在下不敢乱言。今就先生的理论根基部分--哲学(佛学),简抒己见。"简抒",非不尊,实尊至矣,恐耽误先生时间耳。若读此文,先生有兴,必畅所欲言。

先生"思考(二)"中一文:"谈谈"玄"--关于哲学、宗教与哲学史"称"能够真正读懂的,我不指望这世界上会超过十个人。"知先生有感而发,就此论之。

1、哲学与宗教。

哲学与宗教是完全相通的。哲学发展完备了,就与佛教大乘相当。我们目前的哲学,极不完备。佛教称"一乘法"、"不二法门",实是思想的必经之路。在这条路上,释迦牟尼当第一人,其弟子众多成材,同属一流。

老子次之,庄子未解老子真意,为"养生全年说",老子没有传人(大胆以为先生对老子的理解不够。如"绝圣弃知",非不用也,实不"宣扬"也;因为,"圣知"并非运用的结果,而是"宣扬"的结果。老子的根本思想"无为无不为"先生也未解透;实是:"无为"是心,"无不为"是果,此心可成一切果;俗语解:平常心成就大事。)。

第三位当恩格斯,为什么不是马克思呢?严格说,恩格斯是哲学家,马克思是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家,马克思直接运用恩格斯的哲学观点来分析社会,实是运用思想的过程,而非"关于思想的思想",比如:"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恩格斯的问题不是马克思的问题。(康德可能更甚于恩格斯,但我认为恩格斯的哲学观点为了服务于马克思的社会学,并没有尽情表述;理由是:当我把恩格斯的观点更进一步时,我发现,恩格斯的话以"两头话"的形式仍然保持着正确性。另外,由于国内急需学术偶像,我目前认为马恩哲学最胜此任,其学术内容,能全不弃。)

虽然哲学和宗教在"思想"上是相通的,但是其社会意义完全不同。鄙人认为,当务之急:透彻佛学,发展哲学。(鄙人以"挖掘文化遗产、发展实践论为社会道路")中国5千年文化延续产生的文化氛围,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复兴道路最大的相对优势和最根本的核心竞争力。

2、关于佛学。

可以粗略的说:佛学是思考世界的关于世界的学说,而不是关于哲学(仿佛看哲学书就能够成为哲学家)、佛经的学说,"指月之手"的故事恰当的说明了这一点。

鄙人的一生,思考世界,先以《六祖檀经》《金刚经》《道德经》为航标,后以《成唯识论》为航标,不断思想、不断印证,看佛经是解惑的过程,思想是发展和找到疑惑的过程。

佛学不仅仅是思想的过程,而且是修行的过程。

简言,佛学分俗缔和圣缔。俗缔阐述"关于世界的规律"(《六祖檀经》),圣缔阐述"关于世界的来源"(《成唯识论》)(俗缔告诉我们麻将应该怎么打,圣缔决定谁会赢)。俗缔和圣缔有自然过度的特性。普通理性思维永远也到不了圣缔的大门,(故说"不可思议")。

3、关于先生文中的观点。

先生文中,观点甚为精辟,惟恐无人懂,被视为异端,欲言又止。

先生言"在读哲学书时,不要以为后人比前人先进。"这话不和于"历史辩证法",但是对的。这暴露出历史辩证法和哲学研究常见的一个深刻问题:就是作为理论的陈述,主语不名,"我"、"我们"混淆;"人"、"人们"不分。这是个大问题,因为这些概念具有质的不同。历史辩证法的陈述应该为:后人的整体认识比前人的整体认识先进。

先生言世界虚幻。然。但先生没有进一步的阐述。我有一朋友号"海市蜃楼",我问他:"世界是虚幻的,那真实的是什么?如果你说不出来,你以后就不要叫海市蜃楼,你要知道,佛学是建立在真实之上的学说,而非建立在虚幻之上的学说,如果你认识不到世界的虚幻性,你就应该先认识世界的真实性。"我知道先生乃是不言,而非不明。

对于"了生死",不是佛的本意。佛的本意是"不昧因果",或者说不为生死主宰、摆布。其实,"生死"本是世界中的概念,能够认识到世界虚幻的人,哪里有什么"生死"可了。如迷于此,即生"我执""寿者相"。

本文若能见先生面,实学生万幸。

YZR

2003.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