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2008

a link:閱讀時光:聂华苓《三生影像》



83岁著名华裔作家聂华苓回忆录《三生影像》出版 近三百张旧照首次公开。

近日,旅美女作家聂华苓女士的回忆录《三生影像》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全书以旧作《三生三世》为底本,增加大幅内容,编排也全面改动,并收录280多张珍贵的人物照片,每张照片均配有详细注解,更全面更生动地展现了聂华苓女士“仿佛活了三辈子”的传奇经历。

聂华苓的生命影像就是时代备忘录,记录的不是经历,而是一个时代。

  以生命轨迹为脉络

聂华苓的名字和传奇相连。一个八旬的老人,一生可以很平淡安稳,也可以惊心动魄。聂华苓是后者。

从1925年在汉口出生,聂华苓就开始了传奇的旅程。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美国,她辗转三地。“我是一棵树,根在中国大陆,干在中国台湾,枝叶在爱荷华。”她说。命运之刀截开了这棵大树的根、干和枝叶,将聂华苓的人生分成了三个部分。中国大陆时期的求学生涯,中国台湾时期因《自由中国》杂志受到迫害,美国时期的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则使她后半生收获了更为丰厚的人生。

《三生影像》一书按照这清晰的生命轨迹分为三个部分:“故园(1925~1949)”、“绿岛小夜曲(1949~1964)”、“红楼情事(1964~1991)”。 “故园”讲述了作者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新旧交替的冲击,频繁战乱的逃亡,好问又迷惑的童年,热情洋溢的求学生涯。“绿岛小夜曲”则围绕《自由中国》的知识分子,如雷震、殷海光、胡适、戴杜衡等人展开,他们针砭时弊,不畏强权,虽然是聂华苓最黯淡的人生阶段,但也是她成长最快的时期。她思考,创作,与众人交流,感受他人的风骨和人格,为日后遍邀全球各地的作家,埋下了理想和信念的种子。“红楼情事”则记录了作者最快乐的日子,遇到真正懂自己爱自己的人,并与之一起帮助来自世界各地的出色作家,为他们提供面对面交流思想的机会。

一个八旬老人的丰富回忆,绝不仅仅是一个作家的历史,一个普通女人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的历史,铭记着现代中国的沧桑巨变。

三百张照片首次公开

1972年,聂华苓和丈夫出版英译毛泽东诗词,成为了第一位将毛泽东诗词推介给世界的人。而国际写作计划则是聂华苓为华人文学献出的厚礼。国际写作计划是聂华苓女士与丈夫——美国诗人保罗·安格尔(Paul Angle)于1967年创办的文学组织,前身是安格尔主持的“作家工作坊”,先后接待过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法国、日本、德国、韩国、印度、伊朗、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土耳其、波兰、阿根廷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位作家。每年9月~12月,“国际写作计划”都会邀请世界各国作家到这里从事写作,研讨文学问题,许多作家在此度过了令他们永生难忘的愉快时光,也是在这里,海峡两岸的作家首次实现了面对面的思想交流。对于很多中国作家来说,聂华苓在爱荷华的家成为了他们走向世界的一个港口。

在《三生影像》中,有近三百张首次公开的人物照片。每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尤其是那些我们非常熟悉的作家:穿着奇大的特质皮鞋的夏衍、刚刚平反的艾青、中美建交后第一位来美国的中国作家萧乾、大声讲“我喜欢Paul”的丁玲、在监狱里理直气壮的陈映真、羞涩的王安忆、爽朗大笑的王蒙……这些照片为聂华苓传奇的一生添加了最好的注脚。

翻译毛诗不为政治只为乐趣

广州日报:您是将毛诗翻译为英文的第一人,当初您是怎么想起来翻译毛诗的?

聂华苓:其实,翻译毛诗我是一点政治意识也没有,翻译完全是出自一个“人”的立场,是因为毛泽东的诗写得很好,尤其是哀悼杨开慧的诗作非常好。我和Paul都是作家,我翻译出来后他一看果真很好。翻译这些毛诗其实就是我们夫妻两人的乐趣。没想到翻着翻着这事就传出去了,有出版社找上门来要给我出版。没多久,法文版也出来了。翻译毛诗,我不为钱,也不为政治,全为乐趣。

广州日报: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在您的主持下邀请了很多中国当代作家,促进了中国作家和世界的交流,能否谈谈缘起?

聂华苓: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是1967年开始的,我的丈夫Paul Angel任工作坊的主人。1978年,我们夫妇和两个女儿一起回国时拜访了夏衍先生、曹禺、冰心等名家。当时就想如果能邀请中国作家去爱荷华就好了。他们都很赞成,希望中国的作家能和外界有接触。但在当时,中美还没有建交,他们也无能为力。1979年,中美建交。有一天我和Paul在家里的阳台上喝咖啡,聊起来干脆把港、澳、台、在美华裔四地的作家聚在一起办一个“中国周末”,Paul一听说太好了。

于是,通过中国作协邀请到了萧乾先生,他早年留学英国,二战时又做过盟军记者,来美国交流正合适。于是有了“中国周末”,在爱荷华聚集了自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大陆、美国的二三十位作家。

广州日报: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帕慕克当年也参加过您和Paul先生主持的国际写作计划,您对他的印象如何?

聂华苓:那是1985年,帕慕克来爱荷华大学参加国际写作计划,当时他30岁出头,只出过两本书。他的性格不是很外向的,经常白天睡觉,晚上写作,所以跟他见面不是很容易的。参与计划的作家是经过挑选的,他们之所以在日后能写出很好的作品,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有某种潜质的,帕慕克也是一样。

作家工作坊面临经费问题

广州日报:如今,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还在继续进行吗?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聂华苓:我1988年63岁的时候就退休了。现在主持作家工作坊的是Christopher Merrill,他是非小说类文学作家。现在工作坊好几年都没有中国作家了。当时我主持时主要是对中国作家、中国文学有兴趣。现在面临的主要困难是资金和经费。

如今,作家需要自筹经费。很多作家是由本国的基金会出钱。今年邀请的作家是北大外文系副教授胡旭东,是国务院邀请的,希望这种联系不要断。

对中国发展叹为观止

广州日报:读您的书《鹿园情事》,您和您的先生paul angel的感情故事非常动人,在他1991年突然离去后,这17年您是怎么走过来的?

聂华苓:呵呵,这是属于女人之间的问题了。是的,我们的感情非常好。我和Paul结合时都是第二次婚姻,两人都经历了人情、世故,都成熟了,不再是吵吵闹闹的小夫妻。而且,我们都是搞写作的,对人都有兴趣,所以才能共同创办写作计划。1991年,波兰颁发给我们国际文化贡献奖,我们从芝加哥转机去华沙领奖,在机场他走着走着就倒下了。Paul走后,我像死掉一样,几年里什么事都不能做。后来我开始整理他的稿件和文件,收集和编辑了他童年时期的回忆录。

广州日报:您和学者李欧梵先生还曾有过亲属关系?

聂华苓:是的。他和我的女儿蓝蓝结婚前就是我的朋友。但婚姻不是很简单的关系。他们在一起十年,但离婚后我们仍然是朋友。即使他们婚姻中时,我和李欧梵也是朋友关系。

广州日报:从1978年至今,您已经数次回国,每次回来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聂华苓:能感觉到中国在变。出了机场,一路上的建筑令人叹为观止,我很惊讶也很高兴。中国现在经济上的气派在美国是看不到的,在欧洲也是看不到的,这是很好的现象。

聂华苓小传

1925年,聂华苓出生在汉口一个军官家庭,大学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她24岁时随家人到台湾,作为一名活跃的年轻作者加入胡适、雷震创办的《自由中国》杂志,成为杂志社最年轻、唯一的女性成员。从1949年到1960年,她担任《自由中国》文艺栏编辑达11年之久。1960年,《自由中国》杂志被封,聂华苓受到人生中的重大挫折,她从一个青年作家变成了政治流亡者,直到美国诗人保罗·安格尔在台湾邂逅聂华苓,两人坠入爱河,1964年39岁的聂华苓赴美。在美国爱荷华大学,聂华苓和丈夫共同创办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作家访问,促进了各地作家间的交流,成为文学界的佳话。

晚年聂华苓:最忆是PARTY?

□ 杨小洲

这几年内地出版关于雷震的读本,大约只见到范泓《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一种,其余皆为短文论述或回忆,较为零散。不过这些零散文字多能反映出雷震、雷震案及台湾地区《自由中国》杂志与胡适的关系等等,联系起来便可看出雷震的人生与个性发展,因此读聂华苓回忆录《三生影像》,最关心还是书中第二部《绿岛小夜曲》,记录1949年到1964年作者在雷震该杂志编辑部“管文稿”的往事。作者经历从杂志初创到停刊的全部过程,故而这部分文字在对雷震与雷震案的细节描述,显得尤为重要。当时杂志由雷震实际主持,编委会有十余人,“刺痛国民党当局的多半是社论,还有短评和读者投书。1954年一篇《抢救教育危机》致雷震被开除国民党,及至蒋介石连任,该杂志批评他和国民党违宪,到1956年蒋介石七秩大寿时,又出版“祝寿专号”,批评违宪的国防组织与特务机构,轰动台岛,“雷震的党籍、官爵、人事关系,一层层像剥笋子一样,全给剥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笋心了,孤立在寒湿的海岛上。真正的雷震挺出来了:诚,真,憨,厚,还加上个倔。”叙述的这个过程与人物,及雷震的九封信,令人读后击节赞叹低回不已。

不过作者似乎对这段往事不大重视,记述颇为简略。其实作者一生,最值得喝彩的部分当以在该杂志的15年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游历内地期间拜访沈从文、丁玲、艾青等人的故事。然而书中这些述人记事篇幅较少,尽管有《雷震与胡适》一篇,但也还是语言匆忙。而大量文字堆积的个人家庭琐事、爱情婚姻、子女生活等等,皆属私生活。

是书由《故园》、《绿岛小夜曲》、《红楼情事》三部分组成,约42万字,收照片284幅。《故园》记录1925年至1949年作者早年家庭故事与青年时代求学生涯,离别家园、流浪、逃亡都难掩青春风华,也是堪以回首的往事流连所在。《绿岛小夜曲》一章写得沉重,除上述关于雷震与雷震案的经历,还有《爱情,鲜花,梦想的庄园——殷海光》一篇写得生动,最能见出殷海光的刚直性情。《红楼情事》颇芜杂,文字占去全书一半,看出作者的兴趣多喜交际,而从台湾到“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正投作者所好。所谓“三生影像”大约即此“人生三章”而定。此章以《那条小船》一组文章记述人物,作者为艾青、丁玲、杨逵、陈映真、茹志鹃、王安忆、郭衣洞(柏杨)、沈从文皆写有文章。而按照书后附录的《中文作家》所记“国际写作计划”与“作家工作坊”的作家名单,尚有王蒙、吴祖光、余光中、白先勇、汪曾祺、潘耀明、谌容、阿城、白桦、痖弦、水晶、古苍梧、郑愁予、北岛、徐迟、古华、张大春、张贤亮、高信疆、残雪、苏童等共101人,这样的规模很是惊人,文字话当年加上照片详细记录,让读者看到二十多岁的王安忆相貌与今日打工妹无异,大有不堪回首之叹。

但说来不免吊诡,因聂华苓之名多与“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联系在一起,这段工作与生活在别人眼里亦当最富情趣。但从记述的情节来看,那其实只是颇热闹的一个作家聚会,交游调笑饮酒歌舞,作者或许将此视作生平盛事,成了晚年回首往事时无悔今生的自我欣赏。

此书文字风格过于抒情,柔婉至甜,譬如“蓝蓝的第二次婚姻留给我一个朋友李欧梵。”使人惊叹婚姻可以预留的怪异。(许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