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2008

張健波:智勇雙全的記者


繁體書
平裝 520 頁
ISBN-10: 9571347817
ISBN-13: 9789571347813
出版者: 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 Jan 03, 2008
智勇雙全的記者/文﹕張健波
文章日期:2008年3月24日
【明報專訊】J:

多謝你的好介紹,台灣大學訪問17位走過戒嚴的記者所寫成的《黑夜中尋找星星》,確是一本值得向關心新聞自由的朋友推薦的好書。

在台灣戒嚴時期,政府對人民的思想控制非常嚴苛,例如,當時的總政戰部主任王昇將自由主義、存在主義、實證主義、共產主義並列為四大思想毒素。寫文章批評政府也會引火焚身,情治人員為了掌握誰寫了批評政府的文章,會安排人員到出版反對派(黨外人士)雜誌的印刷廠撿字房,影印原稿,以便識別作者字。怎麼辦?每逢星期一為明報撰寫筆陣的南方朔當年採用的方法是,每次交稿後,就在旁邊看編輯重抄一次,然後帶走原稿,不留字。

但是,有千里馬還須有伯樂。長時間在主流媒體工作的黃年說:「若非《聯合報》,恐怕無處容我。」他過去15年,為聯合報撰寫了超過4000篇社論和短評「黑白集」,敢於與當時的總統李登輝和台獨團體針鋒相對,面對台獨分子發動「退報運動」也全無懼色。若非報業主王惕吾的見識和膽識過人,黃年雖是英雄也難有用武之地。

黃年不但文字根底好,而且善用比喻,例如,他用「筷子理論」來比喻兩岸關係如一雙筷子,不能綁在一起(統一),綁在一起筷子便沒用了;也不能分開兩處(台獨),分開了也一樣沒用。筷子要有用,有些地方要合,有些地方要分,在有分有合之間,才能施展筷子的功能。

《中國時報》老闆余紀忠則用「貝殼放逐法」,將一些才華橫溢但不見容於當局的人才,暫時送出國外讀書,例如,現任中國時報總編輯王健壯廿多年前,便曾因為堅持刊登知識分子陶百川和黨外人士康寧祥的言論而惹禍,余老將他送到美國弗吉尼亞大學進修,薪水照支,連津貼也照支,讓王健壯可以一天讀書16小時,為日後更上層樓創造了更好的條件。()
張 波 謹啟

[張健波 kbcheung@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