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
skip to sidebar
3/25/2008
馬家輝:一個政治惡棍所遺留的暗影與傷痕
Find more videos like this on www.truveo.com.
一個政治惡棍所遺留的暗影與傷痕
——替「陳水扁時代」算算帳
/文﹕馬家輝
文章日期:2008年3月25日
【明報專訊】李登輝確是老奸巨猾極了。
總統大選前夕,他現身接受訪問,聲稱「手上的一票會投給謝長廷」,而在此前數天,他亦曾在公開場合裏狠言,國民黨一旦回朝執政,代表台灣民主倒退20年。這是他的個人表態,可是,由其一手創立並且仍由其在背後主導的「台聯」卻有多個中堅骨幹出面替馬英九撐場助選,我們難以想像,若無李登輝的暗中首肯,他們夠膽這樣有此言行。
因此,李登輝之挺謝,只是一種政治表演,面子給了民進黨,裏子給了國民黨,像買大小一樣,兩邊全押,除非圍骰,否則必勝,而他最渴望的必是民進黨下台跟台聯一樣成為在野勢力,那就有機會再度合流,以台灣之名,行政鬥之實。一如8年前他精心挑撥了連宋分裂,當時他是國民黨主席,但實質上支持的卻是陳水扁。
實事求是看藍綠票數變化
是的,8年前,那是所謂「台灣人出頭天」的一場政治大戰,感謝李登輝,陳水扁在連戰和宋楚瑜的相爭裏漁人得利、出線執政,但得票率僅有39.3%,猶遜於謝長廷今天之41.55%;相對地,連蕭配取得了23.6%,宋張配獲得36.84%,泛藍陣營合共得到60.44%,略高於馬英九今天所擁的58.45%。更重要的是,今天的投票率僅有76.33%,回落至12年前的選舉水平,遠低於8年前的82.69%,跑掉了83萬張選票。這幾組數字,其實頗具解讀意義。
首先值得注意的當然是馬英九的高得票率。
有台灣媒體捧馬英九為「史上最受歡迎的總統」,因為他的得票總數最高。若看每組候選人的單一數字,這結論勉強成立,但這屆的有效票數比8年前自然成長了40多萬,馬英九卻只比8年前的泛藍總票數多取了7萬票,不太符合他的人氣比例,假使當年國民黨不搞分裂而連宋能配,就得票率而言,連戰才是「史上最受歡迎的總統」。拿起顯微鏡細看,小馬哥其實沒能替國民黨開拓什麼新票源,他只是替國民黨挽回了8年前的舊山河,把舊版圖重新穩住。
倒過來說就是﹕儘管歷經陳水扁亂政8年,中間又經過了兩顆子彈的瞞騙欺詐,但就投票取向而言,綠營人士其實並沒有什麼所謂「大覺醒」,故謝長廷仍在得票率上有所斬獲,甚至比8年前的陳水扁還多拿了40萬張選票,只不過,藍營人馬確實重新歸隊了;馬英九之最大功勞,或許在於能夠透過言行和形象令泛藍陣營因信任而齊心、因齊心而合作,眾志成城,重奪昔曾被國民黨壟斷了數十年的總統府。
低投票率是另一組值得玩味的數字。
投票率為什麼比8年前下降了6個百分點,以及到底是誰不去投票,有待政治學者進一步調查分析,但就常識性的觀察而論,我們有理由推測那失去的80多萬票來自泛綠陣營和所謂「中間選民」。這類人士在國民黨高壓年代成長,心理上厭棄黑金與獨裁,政治上不統不獨以維現狀,昔日一來對連宋配沒有信心,二來受兩顆子彈的悲情催化,把票交給了民進黨,經歷教訓之後,覺悟了、愧疚了,這回選擇了遠離投票箱,既是對民進黨的有力懲罰,亦是對國民黨回魂執政的無聲抵制。
無論如何,不管得票數多寡,也不管投票率高低,贏的就是贏了,輸的就是輸了,成王敗寇,總統府到了5月必將換主,陳水扁唯有下台滾蛋。亂政8年,假如替陳水扁算一盤總帳,先不談他在經濟決策上的得失成敗,僅就政治而言,他已在3個層次上構成了罪不可恕的大破壞。
首先,陳水扁沒能借執政之勢提升民進黨的治台能力,破壞了台灣獲得健康的「兩黨平衡」的黃金機會。
民主政治之兩黨平衡,絕不是只有兩個大黨參與選舉即可成事。良性的兩黨平衡,必須兩個黨在治台能力上勢均力敵,人民始能擁有真正的選擇空間,如果管治人才高度集中於某一個黨,對手便注定永遠只能在野、只配在野,令民主輪替失去了實質意義。國民黨獨大多年,幾乎壟斷了所有政經人才,是令兩黨失去平衡的罪魁禍首,但陳水扁上台8年而亂用人、用亂人,使得民進黨員沒法好好學習治台,總是難辭其咎。國民黨於8年前敗陣後,進行了效果彰明的黨內改造工程,值得肯定,假如阿扁亦能以總統之尊而推動政黨改造,不僅今天的謝長廷可能不會敗陣,長遠而言,更能造福台灣,替福爾摩莎的民主遊戲立下穩固根基,承福者豈止於民進黨。
其次,陳水扁令知識分子不再信任民主政治,破壞了知識階層的政治參與熱情。
福爾摩莎的知識人向來高度投入政治,但這次選舉,若把藍綠陣營的支持者名單攤開,可以發現兩邊都沒法再像昔日般大規模動員知識分子。或因陳水扁的兩顆子彈惡戲對他們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創傷,也因為陳水扁以曲學阿世的杜正勝出任教育部長而令他們大倒胃口,許多知識人今年選擇了不參與、不討論、不表態,從「學術自主」的角度看,這未必是壞事,但從「知識介入」的立場出發,卻肯定是壞事,當知識分子對民主遊戲產生了犬儒、冷漠、懷疑,民主制度便易失去了最關鍵的守護力量,長遠而言,讓獨裁政治多了幾分重臨人間的可能性。
最後,陳水扁為「本土化」灌注了仇恨因子,破壞了本土能量的凝聚力場。
民進黨執政以來,在教育、文化、社會政策上大力推動本土化,但其所謂「本土化」幾近於「鎖國」的代名詞,「以台灣為本」幾乎變成「以台灣為一切」,而在政策的設計和施行上,又往往以兩岸仇恨、族群對立作為情緒基石,令福爾摩莎子民不但沒法在驕人的政治和經濟成就上團結向前,反而不斷在你斫我殺的情緒漩渦裏自我消耗,長遠而言,這是比兩顆子彈謊言更具殺傷力的政治惡行。
選舉前數天,謝長廷在政見辯論會上說過,「選舉之後,陳水扁時代就結束了」。在政治權位上,或許如此,然而在政治倫理上,陳水扁時代所遺留的陰影與傷痕將久久難除,實沒這麼容易宣布「結束」。更何,世上有一種東西叫做「歷史」,在福爾摩莎的政治史冊上,水扁8年之亂,將是這個關鍵時代的一攤歪邪墨漬,後人重讀,必仍感受到陣陣惡臭與傷痛。羅大佑不是有一首歌叫做《綠色恐怖分子》嗎?歌內有一段這樣的念白﹕
「你是綠色和平中的恐怖分子 已經進入For謀殺的歷史
假藉綠色和平變成恐怖分子 南台灣的水蓮槍擊騙子
讓你擋子彈真不好意思 原來我們是白癡
我們不是沒有用的腦袋瓜子 得要教育我們下一輩子
我們將要永遠歌頌你的故事 南台灣的水蓮槍擊騙子
南台灣的水蓮槍擊騙子 Formosa的民主自由歷史」
我們相信歷史。不相信歷史的人,不配擁有美好的明天,卻常擁有黑暗的過去;陳水扁總算下台了,而他的黑暗過去,一定會有人予以清算。
馬家輝
資深傳媒人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網誌封存
►
2016
(1)
►
07/31
(1)
►
2012
(12)
►
03/18
(3)
►
03/11
(4)
►
02/19
(2)
►
02/12
(1)
►
01/22
(2)
►
2011
(92)
►
10/23
(4)
►
09/18
(2)
►
09/11
(1)
►
08/21
(1)
►
06/19
(2)
►
06/05
(3)
►
05/22
(1)
►
05/01
(3)
►
04/24
(4)
►
04/17
(3)
►
04/10
(1)
►
04/03
(1)
►
03/27
(7)
►
03/20
(6)
►
03/13
(14)
►
03/06
(8)
►
02/27
(6)
►
02/20
(1)
►
02/13
(1)
►
02/06
(8)
►
01/16
(1)
►
01/02
(14)
►
2010
(411)
►
12/26
(21)
►
12/19
(12)
►
12/12
(11)
►
12/05
(13)
►
11/28
(13)
►
11/21
(4)
►
11/14
(5)
►
11/07
(3)
►
10/31
(8)
►
10/24
(16)
►
10/10
(2)
►
10/03
(5)
►
09/26
(5)
►
09/19
(8)
►
09/12
(5)
►
09/05
(13)
►
08/29
(5)
►
08/22
(10)
►
08/15
(3)
►
08/08
(8)
►
08/01
(9)
►
07/25
(8)
►
07/18
(3)
►
07/11
(1)
►
06/27
(2)
►
06/20
(8)
►
06/13
(9)
►
06/06
(15)
►
05/30
(6)
►
05/23
(8)
►
05/16
(2)
►
05/09
(5)
►
05/02
(10)
►
04/25
(7)
►
04/18
(7)
►
04/11
(7)
►
04/04
(2)
►
03/21
(7)
►
03/14
(13)
►
03/07
(3)
►
02/28
(12)
►
02/21
(19)
►
02/14
(13)
►
02/07
(12)
►
01/31
(14)
►
01/24
(4)
►
01/17
(9)
►
01/10
(18)
►
01/03
(8)
►
2009
(660)
►
12/27
(8)
►
12/20
(3)
►
12/13
(10)
►
12/06
(13)
►
11/29
(12)
►
11/22
(1)
►
11/15
(9)
►
11/08
(16)
►
11/01
(20)
►
10/25
(11)
►
10/18
(8)
►
10/11
(15)
►
10/04
(13)
►
09/27
(1)
►
09/13
(3)
►
09/06
(12)
►
08/30
(8)
►
08/23
(11)
►
08/16
(14)
►
08/09
(10)
►
08/02
(19)
►
07/26
(22)
►
07/19
(10)
►
07/12
(10)
►
07/05
(17)
►
06/28
(14)
►
06/21
(19)
►
06/14
(19)
►
06/07
(8)
►
05/31
(8)
►
05/24
(9)
►
05/17
(7)
►
05/10
(15)
►
05/03
(11)
►
04/26
(13)
►
04/19
(22)
►
04/12
(13)
►
04/05
(17)
►
03/29
(14)
►
03/22
(20)
►
03/15
(22)
►
03/08
(25)
►
03/01
(15)
►
02/22
(7)
►
02/15
(20)
►
02/08
(21)
►
02/01
(14)
►
01/25
(12)
►
01/18
(2)
►
01/11
(18)
►
01/04
(19)
▼
2008
(1189)
►
12/28
(26)
►
12/21
(24)
►
12/14
(28)
►
12/07
(23)
►
11/30
(5)
►
11/23
(21)
►
11/16
(20)
►
11/09
(11)
►
11/02
(22)
►
10/26
(26)
►
10/19
(25)
►
10/12
(40)
►
10/05
(24)
►
09/28
(6)
►
09/21
(32)
►
09/14
(35)
►
09/07
(18)
►
08/31
(27)
►
08/24
(26)
►
08/17
(9)
►
08/10
(29)
►
08/03
(31)
►
07/27
(27)
►
07/20
(27)
►
07/13
(40)
►
07/06
(33)
►
06/29
(28)
►
06/22
(23)
►
06/15
(25)
►
06/08
(16)
►
06/01
(24)
►
05/25
(39)
►
05/18
(44)
►
05/11
(11)
►
05/04
(18)
►
04/27
(19)
►
04/20
(25)
►
04/13
(13)
►
04/06
(18)
►
03/30
(28)
▼
03/23
(19)
龍口粉絲:「廢票聯盟主席」
博鰲留客村“海南僑鄉第一宅”
村姑自戀
赖声川北京搬演《暗恋桃花源》
又到電影節
與Catherine的洲際通訊
人生的K
人生無勝負
造物笑話一則
聽聽歌兒:《美麗的姑娘》
閱讀時光:鹿橋《未央歌》
a link. 我們的總編輯帥吧!
馬家輝:一個政治惡棍所遺留的暗影與傷痕
關于時空差異的幾組對話
張健波:智勇雙全的記者
在北京惦念西藏的人們
南方朔:民進黨何去?國民黨何從?
郑教授请人品茶
馬英九勝選講話
►
03/16
(16)
►
03/09
(10)
►
03/02
(6)
►
02/24
(24)
►
02/17
(25)
►
02/10
(22)
►
02/03
(22)
►
01/27
(21)
►
01/20
(16)
►
01/13
(29)
►
01/06
(13)
►
2007
(1125)
►
12/30
(26)
►
12/23
(27)
►
12/16
(26)
►
12/09
(22)
►
12/02
(27)
►
11/25
(35)
►
11/18
(31)
►
11/11
(42)
►
11/04
(48)
►
10/28
(33)
►
10/21
(39)
►
10/14
(21)
►
10/07
(24)
►
09/30
(30)
►
09/23
(31)
►
09/16
(41)
►
09/09
(38)
►
09/02
(33)
►
08/26
(32)
►
08/19
(23)
►
08/12
(22)
►
08/05
(7)
►
07/29
(27)
►
07/22
(32)
►
07/15
(30)
►
07/08
(26)
►
07/01
(29)
►
06/24
(23)
►
06/17
(16)
►
06/10
(17)
►
06/03
(25)
►
05/27
(17)
►
05/20
(6)
►
05/13
(18)
►
05/06
(19)
►
04/29
(13)
►
04/22
(9)
►
04/15
(12)
►
04/08
(14)
►
04/01
(14)
►
03/25
(11)
►
03/18
(14)
►
03/11
(13)
►
03/04
(11)
►
02/25
(11)
►
02/18
(13)
►
02/11
(10)
►
02/04
(2)
►
01/28
(2)
►
01/21
(6)
►
01/14
(11)
►
01/07
(16)
►
2006
(78)
►
12/31
(6)
►
12/17
(18)
►
12/10
(16)
►
12/03
(10)
►
11/26
(13)
►
11/19
(15)
關於我
關關
一個沉溺于字間人間旅行的女子;一個從不知生命可以如此柔韌的女子;一個終于明白愛是在乎你超過我自己的女子;一個從順從命運擺布里找到了樂子的女子;一個體味到甜蜜的憂愁可遇不可求的女子;一個終被文字識破后有點惶恐也蠻欣慰的女子;一個從日食前稍縱即逝的彩虹讀懂了電光火石海水中分的女子;一個被理性與感性拉扯不清的女子;一個對無法掌控的身體不知所措的女子;一個被隱秘的友情“羈押”無以抗拒的女子;一個渴望隱遁又舍不下牽牽連連的女子;一個在海嘯里載浮載沉,不分不清是眩暈還是陶醉的女子;一個在親水的鄉間,靜靜體會與親愛的人肌膚相親帶來生的歡愉的女子;一個在顛沛的人生里,終於想學著放下,隨處安頓自己的女子;一個終於想學著對“變”說“不怕”的女子;一個終於開始捧讀Bible,驚覺命中的一切早已“內置”,你不過是“開啟者”罷了的女子;一個終於來到“困擾”年齡的門檻,渴望被曾經來過的人兒“打撈”的女子;一個從另一個大島承了先祖精氣神,人生豁然開朗淡定再有期盼的女子…………
查看我的完整個人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