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讀畢鄭培凱教授是文,如果我是城大莘莘學子,定會深深鞠躬,曰:謝謝教授如此重視我的課!!
大師教通識
文章日期:2008年9月6日
【明報專訊】在安排大學文化通識講座的時候,我總是絞盡腦汁,運用各種關係,像賣保險一樣,說服一些大學者接受邀請,來學校給大一的同學講課。有朋友就說了,大一的學生,尤其是中國制式教育下只懂得考試的大學「新鮮人」,什麼都不懂,你請大師來講課,不是浪費學術資源,浪費師生雙方的時間嗎?教這些新新世代的新鮮人,只要找幾個助教,或是隨便聘幾個兼任老師,用最粗淺的招式,耍一趟三腳貓太極拳,簡單易學,省錢省事,不就皆大歡喜了嗎?
我說,不然,不然。新鮮人剛進大學,雖然兩眼一抹黑,不知道學術殿堂的奧秘,只以為上大學是去搬一塊敲門磚,好用來敲開將來的職場大門,他們的心靈並非完全封閉。假如我們作老師的,不安排開放的學術環境,不打開學術殿堂的大門,不讓同學了解其中有「宗廟之美,百官之富」,不引導他們登堂入室,是我們為師者對不起學術,對不起文化,對不起這些「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新鮮人。隨隨便便找一些半桶水來教通識,教入門課程,教大一物理,教生物學入門,教中國通史,教西方文學導論,其實是對學術最大的褻瀆,是對教育最大的侮辱。
我在耶魯大學讀書的時候,每一科系的大一入門課,都請出該系最大牌、最有學術地位的資深教授,親自登壇開講,為的是吸引新鮮人進入這個學術領域。那真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每一個院系學門都祭出好幾位大師,耍起十八般武藝,煞是好看,讓新鮮人心花怒放,激起同學的向學心。廣為接觸高人指點之後,新鮮人也逐漸認識了自己的性向,決定自己的人生道路。後來到哈佛進修,看到的情也一樣,使我深信,美國高等教育的優越,遠超過中國學術界的閉門造車。
這個親身體會的經歷,影響了我的教學設計與課程規劃的方向。我在城市大學安排文化藝術講座,堅持了10年以上,一向秉持雙管齊下的策略:一方面從通識教育的角度,拓展同學的文化關懷與知識面;另方面則提供學術研究的前沿發現,讓同學了解學術文化的新知與探索的方向。邀請的專家都是一時之選,都是在不同學術領域有突出創見的學者。由於他們掌握了整個知識領域的全局,在學術鑽研上又有獨到見地,這些講座才能不落俗套,深入淺出,引導同學們認識某一課題研究的意義,聯繫起文化認知的重要。
這樣的講座,要求實際從事特殊研究工作的專家,像話家常一樣,把他們融會貫通的知識,講解給同學們聽,讓新鮮人產生興趣,拓展自己的文化視野。要達到這個目的,首要的條件是,大學者願意降尊紆貴,願意放下身段,給初學者一個入門的機會。其次,同學要有開闊的胸懷,對自己不認識的知識領域有認知的興趣。兩相結合,則文化藝術講座就能為青年學子打開一扇一扇新知的視窗,看到知識的天穹是多麼遼闊,文化修養的樂趣則如光風霽月,給人帶來無限的歡愉。
大學新鮮人其實並不清楚他們的學術性向與未來志向,還有待發掘、鼓勵與提攜,讓他們找到自己的潛能。大學應該提供最優秀、最精彩的專業入門課與文化藝術講座,請最頂尖的學者、最傑出的藝術家來校,向同學展示每一個領域的精彩面貌。這才是通識教育的基本精神,也是每一門專業學術領域的入門之道。
[鄭培凱 學者.詩人.著有《真理愈辯愈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