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新出炉,编后记,为我们的《天涯热风》,忍不住放上来。是未完稿。今夜写到这里啦。
《天涯热风》编后记(草)
伴随着海南大特区成立二十周年,中新社海南分社也迈进双十年华。社里决定要编辑一册作品选集,这也是海南分社二十年来的第一本作品集。我这在海南分社成长起来的记者,有幸领命责任编辑这饱含了几代人心血的集子。
初闻之,颇蕴藉--惊觉自己的人生和这个心爱的机构,已经“并轨”了那么久!自问,是什么让自己对她如此“长情”?
再思索,很忐忑--二十年,几代人,万余篇,數百萬字,同事们对这片热土如此鄂鄂情深!如何选,怎样编,才能够对得起大家的笔耕岁月?
在推开通向过往二十年岁月的大门前,实在是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两个问题。然而,第一次追寻关于“我们”的答案,实在比任何一次采访都让我期待。
这是一个“重走长征路”的过程:从2008年春节开始,乘着“时光穿梭机”,我在历史与现实间奔突。时常从历史里抬起头,吁口气,望椰风海韵,问今夕何夕?
一年十二本,二十年二百四十本,逐年逐月逐日翻开一册册发黄发脆的《中国新闻》,抚摸曾经每日厮磨的发稿、采用登记册,随着同事们的足迹笔迹,重走中国改革开放的二十年,重走海南特区从无到有的二十年,重走中新社人与热岛痴恋的二十年。
“原来建省时是这样设计的!”“那时候曾经如此!”“我们在坚持什么?”“未来到底走向哪里?”回溯走过的岁月,一个省,一个分社,如同一个人,会感慨万千,会扪心自问。
历史,其实就是人们的“信念”在岁月里的“铺排”;“记者”,其实就是为岁月留痕的现代“史官”。能否为岁月如实留痕,同样考验一个记者、一个机构的“信念”。
触摸同事们二十年万余篇数百万字的“留痕”,很欣慰“我们”始终清醒地扮演着“记者”这个角色,忠实地记录着大特区的风风雨雨,更录下了那些对“信念”的坚持与执着。
就这样,我找到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
这也是一堂“新闻学高级研修”课程:如何全方位向海外“讲述”一个绿岛一片蓝海的故事,如何精准梳理繁杂的新闻现象,如何追寻表象背后的事实,如何透过“笔力”展示机构的价值取向,如何在重大事件报道中发出独特的声音,如何在日常采访里体现人文精神……对新闻现场“第一手”的记录,尊重客观事实的“新闻人”精神,或严谨、或亲切的“入耳又入心”的写作手法,同事们一字一句回答着我的疑问。忽然惊觉,正在编辑的其实是一本与历史脉搏同步的、鲜活的“新闻学”教材。
为了精准地体现“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之理念,我们选择编年体为本书的体例,以年月日为“经”,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为纬,精选每年度较有代表性事件的“记录”,希望透过这些已经沉淀到岁月里的字句,追忆这偏于一隅的小海岛大特区走过的岁岁年年,触摸那山那水那人曾经有过的梦想与心跳。
因为,“我们”,不想忘,忘不了。我对第二个问题也有了答案。
因为资历太浅学养不够,尽管有了上述的编辑思想,面对同事们的作品,我还是战战兢兢,知道无论怎样,都很难编出一个全面而精准的版本。然,如同一个人,书也有自己的生命。文稿编选完毕,惊讶地发现,几代同事的文字,同声一脉,首尾相望。
开篇《夜访姚文绪》写于一九八六年,是创社社长何达在闻名遐迩的“汽车事件”之后,只身前往热岛探寻真相的力作。
这一年,何达还在香港《快报》上撰写《述评:海南岛何日腾飞――琼岛经济开发刍议(上、下篇)》。他写到:几十年坎坷的历史说明,海南岛的经济开发,首先需要有个符合客观实际,符合海南岛经济规律的指导方针。海南岛是中国这个大棋盘上的一个棋子,考虑海南的开发,不能离开中国的大局,不能只有小宏观没有大宏观,更不能盲目攀比,独闯蹊径,否则难免欲速而不达。
收关《罗保铭:海南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大局中重要棋子》,于二00八年八月十九日从香港发出。海南省长罗保铭在二00八年海南(香港)经贸活动周开幕致辞中说:“海南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大局中重要棋子,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有推进海南大开发大开放的战略意图。海南再次迎来了大开发大开放的难得的历史机遇。”
从“一个棋子”到“重要棋子”,“我们”中新社人不离不弃,陪着海南风雨兼程一路走了过来。
2008年9月12日 中秋前夜草拟于云南抚仙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