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2008

活化大澳與天星涼亭

活化最後漁村
活化大澳比賽 作品滿創意

文章日期:2008年8月2日
【明報專訊】IFC、擎天半島、君臨天下……看處處高聳入雲的大廈,還記得香港開埠初期是條小漁村嗎?走遍這顆東方之珠,最後一點淳樸的漁村面貌恐怕只能在大澳找到。在那裏,在水中築起的棚屋、在宋代發韌的鹽田、「囉差」及英兵皆曾駐守的大澳警署等等,一直保存至今。
發展局昨展出逾百份來自專業團體及公開組別的「活化大澳設計比賽」作品,當中不乏有趣建議,例如把警署變成警隊博物館、主題餐廳、海洋生態圖書館等,棚屋復修成民宿、鹽田遺址化身成體驗工作坊,更狂野的構想則包括將入住率偏低的公屋龍田改建成酒店、甚至拆樓改建成水上樂園、起摩天輪等,創意十足。
多份作品都以「保育文物」為主調,設立多個博物館及體驗坊,教導建棚屋、唱鹹水歌、自製蝦醬等,有參賽者更為旅客設計「生態文化體驗5天遊」,活化這個東方威尼斯。而恢復昔日的「橫水渡」,更是眾參賽者的「共通意念」。當局將於本月底評審各作品,下月公布比賽結果。
(1)警署變婚照影樓
除了文物保育及文化體驗,有參賽者強調要為大澳提供可行及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活動,但必須要盡量以最少的建築工程活化大澳,即既不能建大型酒店,又不能發展龐大商場,哪有什麼辦法?專業組其中一份作品獻計,提出兩個高回報商機。
首先,於少林武術學校旁的一幅空地興建骨灰龕,解決本港骨灰龕不足的難題,亦可為先人提供一個環境清幽、充滿鄉郊特色的安居之所。再者,面對如何活化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的舊大澳警署,在歷史建築、綠化 環境的結合下,參賽者靈機一觸,決定只需興建影樓,引入婚禮服務,為新人們提供懷舊兼幽雅的天然結婚相拍攝場景,配合經改善的交通配套,相信會受到港人歡迎。
(2)風力發電機「針救」大澳
強調無大基建的專業組一組參賽者,以減少影響大澳風貌為大前提,建議在大澳特定水域「下針」,即興建風力發電機、太陽能板、無線系統、手動抽水及過濾裝置合於一身的建築物,這支「針」外形如直徑約4米的大風車,以每小時平均24公里的風速計算,每小時可提供10460千瓦電量,而魚形的「曬鹹魚」太陽能板則能每小時發電3440千瓦。
「針」下更設有碳濾器、鈣濾器等過濾系統,除了可提供兩戶人家一年用電,更可為不少路燈發電。至於舊大澳警署、棚屋、鹽田、龍田等如何活化,參賽者則無提及,只強調要重用再生資源。
(3)鹽田帳幕搭戲台
在宋代,本港鹽業發展興盛,雖然這幅具千年歷史的大澳鹽田已荒廢,但不少參賽者都希望令鹽田「復活」,有公開組參賽者就建議設立「鶴佬人」(福建南來族群,從前大澳鹽工)學堂,學習製作粗鹽,並參照「大澳曬鹽公司」的鹽倉規格興建小型鹽倉,放置訪客製作的海鹽及學堂的照片。另外,有參賽者建議興建鹽田博物館,詳述本港鹽業的發展史。
不過,亦有參賽者持相反意見,決定棄置鹽田,興建一座半開放式的帳幕建築,為原居民及旅客提供公共綠化平台,節日時則能簡易地改搭成戲台,為大澳一年一度的神功戲提供場地。
(4)摩天輪成新地標
在水上樂園對岸的鹽田遺址,則興建一個摩天輪,成為大澳的新地標,而棚屋以北的用地則引入國際酒店集團所辦的度假酒店,附近會設立棚景別墅區,沿岸更會設有中華白海豚徑,而嚮往文物旅遊的旅客,則可參觀由舊大澳警署改建的文化博物館。水鄉間會以吊索橋連繫,走得累了渴了,便可到「大澳咖啡店」休息閒談。
(5)水上樂園改形象
一提起大澳,大家便會聯想到蝦醬、棚屋。有參賽者決心一改這大澳形象,要旅客一提到大澳便想起「摩天輪和水上樂園」!有公開組參賽者建議,在荒廢的鹽田旁興建水上樂園,把龍田改建為酒店及樂園的員工宿舍,內設以中華白海豚為主題的獨立泉浴別墅,讓遊客一邊浸在按摩池,一邊欣賞白海豚。
(6)大澳河蝦之鄉
除了漁村,有參賽者以「蝦之鄉」作為活化大澳的主題,除因為蝦糕、蝦乾及蝦醬等特產外,更指大澳河的河岸在設計規劃上形狀如「蝦」(右圖),「蝦腳代表連接河岸的行人木橋、蝦的頭部和觸鬚代表新大澳廣場,蝦形圖案作為大澳漁村的標誌,引人共鳴……」
在蝦之鄉,大澳河岸中部的破舊棚屋將被清拆,並興建13所棚屋度假酒店,讓旅客親身體驗棚屋居民的水上生活,而區內會興建樓高10層的觀光塔,碼頭旁會設橢圓形的大澳博物館,附近將建有公共交通交匯處。此外,參賽者建議興建新大澳廣場、商店及園林平台,讓居民能舉行大型文化節日活動和表演。
明報記者 何嘉敏
^^^^^^
皇后碼頭的涼亭想像
文章日期:2008年8月2日
【明報專訊】《中環新海濱城市設計研究》的第二階段公眾諮詢結束了。皇后碼頭 的保育議題,已不再糾纏在「留或不留」,而是「搬或不搬」。
筆者雖然是建築師,也曾多次在不同場合重申,皇后碼頭本身的建築價值其實並不高,作為碼頭的功能也不大。但香港由一個小漁港演變成亞洲大都會也只是短短一百六十多年,從文化歷史遺產的角度看,香港可以積存的實在不多。因此,對於具確實歷史意義的建築物,理應盡力保留,才可豐富我們的城市層次內涵。
過去香港為了追趕城市發展,對這方面的愚昧,已令很多歷史文物遭受不同程度的摧殘、破壞甚至被徹底抹去,彷佛我們的「認知都市歷史」就只有過去這黃金四十年。
在這種只顧眼前發展的思維下,不少人對皇后碼頭是否應原址重置持反對意見,當中不乏專業人士,甚至立法會 議員。他們普遍認為既然海已被填平,原址重置皇后碼頭只會令它變成一個「無聊的涼亭」,無濟於事,不如把它搬了算。
筆者對這種看法感到無奈。假如皇后碼頭真的可以「原址重置」,它將是個如何的「涼亭」? 先讓我說說幾個「涼亭的故事」。
1. 無聊的小涼亭——英國大憲章(Magna Carta)紀念亭

十三世紀初,英格蘭國王約翰本是歐洲最強的君主,但他在王位繼承權的軍事鬥爭中失利於法國,喪失了諾曼第的所有江山,同時又與羅馬天主教庭鬧翻,最終令他在軍、政、教方面都處於腹背受敵的境地,英格蘭的封建貴族亦對他在王室絕對權力的運用手法極度不滿。最終,一二一五年,約翰王在貴族們的挾持下,於英格蘭南部蘭尼美德(Run nymede)簽下了史上著名的《大憲章》。當中以王室同意放棄部分權力、尊重司法過程以及接受王權受法律限制這三項原則最為重要,奠定了今後英國憲法政治的基石。
《大憲章》的約法精神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及至幾百年後,美國立國後制定的《美國憲法》及《民權法》也以大憲章為藍本。為此,一九五七年美國大律師公會在七百多年前約翰王為《大憲章》蓋章的蘭尼美德,斥資豎立了一座紀念亭,以表揚及回饋英國大憲章對美國以法立國的巨大貢獻。
紀念亭的設計十分淳樸,簡單而粗獷的柱子承托起一個別致的小拱頂,正是那種名不經傳的古典式「小涼亭」。這個「小涼亭」的規模大概只有皇后碼頭的十分一,高度還不及皇后碼頭,而且是孤零零地坐落在一個綠油油的小山崗之上。放眼四周,只有草,什麼也沒有,是如假包換的 in the middle of nowhere﹗紀念亭外表毫不起眼,絕對是英式的刻意低調,絲毫不表露它是何方神聖,只顧我行我素的守候在寧靜當中。看在部分港人眼中,它只是個「無聊的涼亭」,他們大概不屑往亭內走一趟!
但對於那些對歷史文化有認知的人,他們或會探頭往拱頂內看一看,然後就會欣然發現那被刻意隱藏在拱頂內壁的一句:「《大憲章》——自由的象徵」。之後,他們必會頓悟小拱頂的內弧形天花其實暗喻整個宇宙,把大憲章的精神環抱其中!
這座「小涼亭」的建築價值一點也不高,但卻象徵一段影響深遠的歷史,和發生這歷史的所在地,只是並非所有人都懂得從這角度欣賞而已。
2. 原址重建的小涼亭——中國成都市合江亭

合江亭坐落於成都,位處府、南兩河交匯之處,因而得名。合江亭始建於唐代,一千二百多年前,這裏是船隻向東吳萬里征帆的起點,也是蜀地的一個重要稅源。因為河運貿易的興盛,這裏也是當時民間聚首飲宴、娛樂的地點,一片歌舞昇平。唐代詩聖杜甫晚年住在成都,曾賦詩描述合江亭附近「門泊東吳萬里船」的繁華景象。南宋的陸游,也曾在此以冬天盛開梅花絢爛一刻的美景,來抒發對國家壯志未酬的感慨。
合江亭在北宋時期曾經重建,可惜好景不常,它在元兵入侵時被徹底摧,直至七百多年後的一九八九年,成都市政府斥資為府、南兩河進行大規模的河岸區綠化 及優化改造,「原址重建」合江亭,還拿了個城市園景規劃設計獎。
今天,重建後的合江亭是個不折不扣的「小涼亭」,有兩個雙連的八角形仿古亭頂,這當然不是七百多年前的模樣了。從前停泊在河上的遠航船隊早已絕,今天成都市的民間娛樂亦少與河岸扯上關係。單從外形、功能、周遭環境變遷、及歷史斷層來衡量,「原址重建」合江亭都確實沒什麼強烈理據。但成都人明白,文化是不能量化的資產;沒有三國、杜甫、陸游等歷史標記,成都文化可能會被打回等同先秦蠻夷。因此,「原址重建」合江亭的唯一原因,是為了肯定自己——以形象化的方式豐富自己的文化資本,是一項對自身文化的增值手段。重建後的合江亭雖然不是古蹟,但「原址」最少可讓今天的人從亭中感受一下當年杜甫、陸游等人身處的景致,在思想中與先人溝通,感受歷史在我們城市軀殼上留下的印記和痕,憶古論今,讓歷史從書本中跳進現實。
成都人為了重拾那失掉了七百多年的歷史事,也要「重建」一件複製品出來;我們還有理由把背負「確實歷史」的文物「真蹟」從原址搬走嗎?
3. 挪威特羅姆瑟市(Troms)音樂亭

特羅姆瑟是挪威北部的一個小城市,人口還不到七萬。在市內的大會堂前,有一座細小的音樂亭,是個名副其實的「涼」亭(這裏位處北極圈內)!
在十九世紀的歐洲,音樂亭是流行的玩意。除了作為王室貴族娛賓作樂的表演台外,很多音樂亭都是公共的。當時西歐各國都埋首於工業化的進程,一般的平民百姓及勞動階層,並沒有太多的娛樂消遣。能夠在風和日麗的仲夏,與家人或朋友在公共廣場或花園就地野餐,一面把酒談歡,一面欣賞音樂亭上的免費演奏,便是很多中下階層人士享受人生安逸舒泰的好時光。音樂亭的主要功能不外是為奏樂團提供遮蔭,夏天和一些重大節日便是音樂亭蘇醒的時侯。年中其餘時間,音樂亭都只是個被投閒置散的「涼亭」,無特別用處。
除西歐各國的城市發展及物質生活的改進,很多層經為普羅大眾提供免費演奏娛樂的音樂亭都相繼被淘汰、遷拆,以至所餘無幾。特羅姆瑟市的音樂亭是其中碩果僅存的少數,它始建於一八九二年,跟其他十九世紀音樂亭的遭遇一樣,在六十年代中它也因為要讓路給城市發展而被遷拆。鑑於它的歷史價值,當時的市政府定把它保留下來並在市郊重建,但很不幸,後來被一場風暴摧了。
但畢竟歐洲人的文化根基跟香港人不一樣,一件幾乎在香港沒可能發生的事情竟然在特羅姆瑟發生了:當地的「商界」主動發起籌款,要求政府把倒塌了的音樂亭「原址重置」在大會堂前,並交由志願團體負責籌組及興建。現在音樂亭成為了特羅姆瑟市內一座引以為傲的地標,有很多公共活動在此舉行,同時也吸引不少遊客拍照留念。一座細小的音樂亭,閒時跟一般「涼亭」無異,某些港人可能會覺得它礙手礙腳,阻住地球轉!但它所能散發出來的「正能量」卻能帶給人們歡樂、掌聲、喝彩。它的實際覆蓋面遠大於體積邊界,以其平民化的方式牽動人心,團結力量,活化整個廣場,為這一塊空間注入了靈魂、焦點。
皇后碼頭跟它前面的愛丁堡廣場正正就是這樣的關係;相信不少香港人也層有此拍過結婚相,夾過Band,喧嘩過,示威過,吶喊過,通宵坐過……
挪威的商家、政客們是否都「嫌錢腥」?我們不得而知。但不爭的事實是,歐洲人在城市發展及現代人文文化進展的歷程上是早行我們一步;要走錯的,也給我們早錯一步。現在看見他們走回頭了,我們還需跟他們「先錯後回頭」嗎?
最後順帶一提,特羅姆瑟市音樂亭的建築風格不是歐式,而是充滿東方色彩、當年至潮的Chinoiserie(中國風)!
[文/解端泰 @http://www.30SGrou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