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2007

香港探險家“救”了座海南黎村


七月十一日,昌江王下鄉洪水村,來自香港的電視導演王永森和他的搭檔在拍攝洪水村村民們的日常生活。宋國強 攝
香港探險家“救”了座海南黎村
    作者 瓊芬
  “沒見過這樣的村子,保存如此完好,太特別了,這簡直是一座黎族民俗文化的活博物館!”十一日, 美國伍德伯裏大學建築與藝術系的教授Ildiko•Choy,面對著海南昌江黎族自治縣王下鄉洪水村近百間“金”字形茅草屋連連驚歎。
  “村民建造茅草屋的所有材料都是就地取材,包括竹子、泥土、稻草等,房子結構也很特別,村子雖小,但房子很獨特,希望能把它們保存下來,讓黎族的後代看。”Choy教授說。
  據《海南日報》報導, 十一日記者隨Choy乘車兩小時到達洪水村。這是一個蒼翠欲滴的椰樹下,密密麻麻的“金”字形茅草屋簇擁成的小村子,數隻小狗和小豬四處溜達,村子顯得十分靜謐。
  洪水村屬海南典型的黎族村莊,現有一百五十三戶六百五十八人。該村地處偏遠,山巒阻隔,交通十分不便,遇上下雨天道路往往被沖毀,車輛無法通行,近百間“金”字形黎族傳統茅草屋保存完好。
  為改善村民居住條件,二00六年海南昌江縣曾將洪水村列入民房改造計畫,準備將該村茅草屋全部改建成平頂房或瓦房。
  八0年代初曾來過洪水村的(香港)中國探險協會負責人黃效文,是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百年來惟一的中國探險家。他獲悉洪水村民房改造計畫後十分焦急,立即向海南省有關部門反映情況,建議立即停止茅草房拆遷工作,並將其視作黎族民俗文化遺產進行保護。
  “我們起初也不知道茅草屋是民俗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幸虧省裏面的暫停通知來得及時。”昌江縣委辦負責人說。
  十一日,Choy教授攤開兩張手繪規劃圖介紹,他們希望能在洪水村茅草屋所在地建立一座黎族民俗文化博物館,用於記錄黎族群眾生產、生活情況,同時展示黎族群眾用過的砍刀、簍子、牛皮凳等原汁原味的東西。博物館將由(香港)中國探險協會創建,目前創建工作正處於調研和規劃階段,其經費將由該協會籌措。
  (香港)中國探險協會是一家非贏利性公益事業機構,其宗旨是在中國邊遠民族地區進行文化和自然保護,具有保護、研究、教育和探險等功能。目前該協會已在西藏、新疆、雲南等地成功開展野生動物和民俗文化保護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