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2007
閱讀期待﹕陳冠中。事後本土文化。
書名:事後本土文化誌
作者:陳冠中
出版:牛津/香港
K,
Hi,牛津版。漂亮。陳冠中。
我的事後文化辭典
文章日期:2007年7月10日
【明報專訊】1.事後:年輕時,大概沒有文化偏食症,只有貪玩症,這嘗嘗那試試,還要東張西望、上下求索,生怕錯過什麼。這樣的人嘗不出真味道,也學不好真工夫,卻挺適合事後替大家做簡報。
事後,就過了三十年。
2.開蒙:我是在香港開蒙的。想追憶,到底是哪些人哪些事哪些書?
3.幽徑:念中學時,還是個正常的男生,換句話說,什麼都不是。到大學,不想被廣大同學說是文藝青年,以免斷了其他好玩的路。沒想到自己會一步一步的走上這條幽徑,屢逢山窮水盡,偶遇柳暗花明。
4.同路人:在路上,有同路人,上了路,才知道人外有人。謹誌。
5.文化:這是個多義的詞,要看語境而定奪,我曾經這樣寫——文化除了建構身分認同外,至少還可以有幾個面向,一是文化作為生活方式,每個地方每一個人都是有文化的、需要文化的、活在文化中的;二是文化作為意義、道德與價值觀;三是文化作為教養、品位、禮儀與知識;四是文化作為特殊的行為活動,這些細藝現在一般被方便的歸總為文化創意產業。神奇、混雜的一體多面,寫之不盡。
6.細藝:細藝無分廟堂江湖,各自修行、各顯精彩、各領風騷,卻共譜時代精神。電影、電視、電台、音樂、報紙、雜誌、圖書、漫畫、美術、工藝、時裝、設計、收藏、廣告、建築、攝影、戲劇、戲曲、舞蹈、小說、散文、詩歌、報道、評論、學術……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雖曰文無第一,工夫總有高低。
7.本土:1977年7月《號外》雜誌登了一篇文章叫《灣仔:吾鄉、吾土、吾民》,作者是七靈。看題目我就眼中有淚,但我在瞎感動什麼?我是在九龍尖沙嘴長大的,活動範圍北至中學所在的窩打老道,南至我爸上班的港島中區,後來到薄扶林上大學,才偶然涉足灣仔。大概,當時打動我的不是灣仔,而是:人可以對自己長大的小地方這麼有感情,並且可以像七靈那麼有勇氣大聲喊出來。
8.香港:70年代,殖民地政府主辦香港節;本地流行歌手Irene Ryder唱:Kowloon, Kowloon Hong Kong, we like Hong Kong, that's the place for you;西西75年發表了小說《我城》,香港是我們的城;《號外》的英文刊名在77年初改為City,標榜自己是一份世界城市的雜誌。蕞爾小香港自我感覺良好,喧嘩生猛,敢為天下先。
9.大約在70年代:70年代本土進步青年要求自己放眼世界,認識中國,關心社會。71年到81年是我眼界大開、也是香港文化脫胎換骨的的時期,我兜兜轉轉老是回頭說這年代,以這段時間為鑑,然後才往前張望、往後追蹤。這本文集大概只有五分之一的文章不談到70年代。(關關﹕王安憶所謂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代。)
10.稿約:文章是應《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主編楊澤和《明報》世紀版策劃馬家輝(關關﹕編輯的力量﹗﹗編輯的殘酷﹗編輯的功德﹗寫字的人﹐對編輯從來愛恨交加。呵呵。)的約稿而寫的,沒有對他們的承諾,就沒有定期撰稿的壓力,也就不會寫這52篇文章。不分作52篇,我根本就不敢開動寫過去的香港文事。現在寫出來了,還是愉快的,謝謝兩位主編。
11.遺珠:到結集出書,發覺還有不得不記的題目,又補了一篇《遺珠》。53篇文章,對各種細藝仍談得很粗,遺漏必多,請見諒、指正,只希望引起興趣,大家也寫,記下香港非物質的文化遺產,我們的集體記憶。
(本文摘自陳冠中《事後本土文化誌》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