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2008

张大春:别用汉字写西方小说


張大春:別用漢字寫西方小說
臺灣作家攜新書《聆聽父親》來訪,與余華等內地作家對話
 刊發時間:2008-03-31 14:10:33 新京報   [字體:大 中 小]

昨天,臺灣作家張大春(右一)在中國社科院與內地作家座談。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本報訊 (記者張璐詩)3月28
、29日兩天,臺灣作家張大春分別做客北京師範大學與中國社科院,兩次發言均指出中國文壇現狀是在“用漢字寫作西方小說”。與會作家李銳建議文學理論界重視張大春的批評,而余華、阿城則提出了不同的觀點。

  張大春最近因在內地出版《聆聽父親》而造訪北京,該書令讀者感到難以在家傳、小說、歷史、散文等分類間找到確切的位置。作家表示樂於視之為“對寫作領域的開拓”。張大春在演講中透露,已經“放棄創作自己的作品,而是重新像小學生那樣一個字一個字地去認,重回到被視為‘醬缸’的史傳、民間筆記小說、說部藝術裏去‘醃’著”。

  張大春表示,自己的“回頭”基於對臺灣文壇環境的不滿:“當作者在自己的創作中沒看到有後殖民、解構主義、女性這些smart judging(聰明判論)時,他們比讀者還不安。要透過輸入、編織、重造的語言來給文學貼標籤,這已深入了所有寫作者的習慣”。張大春認為,不僅應當從作家身上拔掉,也應當從批評家身上拔掉這種標籤。  (關關:小女子總覺得的,好的文字是“天心”的流露,編排不來的。“讀多了,就自然而然開始寫”,初識倪匡大師,他也怎麼說。我的爹地則說:趁著想寫,快寫!)
■ 與會內地作家

  李銳:別惦記“中國的卡夫卡”  大家不要老想著做“中國的博爾赫斯”、“中國的卡夫卡”。余華等作家曾高舉先鋒大旗,後來改變路子,評論界立即做出批評,覺得這些人惹出了一場“車禍”,可誰也不想負責任。但事實上那是余華他們對當時語言文學環境的一次叛逃。作家不論寫得多麼“形而上”,倘若不是植根於人間煙火上的,都是“副本”。

  余華:傳統一直在往前走
  不一定非要把現代性與傳統對立起來。中國不存在現代性,永遠都是傳統在往前走,傳統是未完成的。他認為,無論是張大春那樣的先鋒,還是格非、蘇童、莫言的“車禍”,都可以理解為是傳統在往前走。

  阿城:我不會焦慮
  《佛經》引進得太久,我們都以為是自己的一部分了;《聖經》的中文譯本很樸素,其實反映出了白話文的探索;還有後來的五四運動。這樣歷史地來看,我不會焦慮。需要警惕地反倒是“民粹”傾向。

  采寫/本報記者 張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