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2008

網絡「熱」新聞時代

網絡「熱」新聞時代
文章日期:2008年4月3日

【明報專訊】美國「卓越新聞項目組織」(Project for Excellence in Journalism)最近公布一份年度新聞趨勢展望報告,提出如今的新聞——包括報紙、網站和電子媒體播報不再是一件簡單的新聞成品,更像是一項需要不斷更新的服務。媒體從業者還必須不間斷地更新資訊,根據讀者的實際需求調整報道內容,引導讀者學會如何自由篩選和運用信息。換言之,媒體的職能,單是會講故事和設置新聞議程已經不足夠。
於是,不斷刷新報道頻率,重兵投入網站做「熱」新聞幾乎已成了傳統媒體的共識。相比傳統媒體的固定出版周期,網站不但可以隨時播報突發新聞,還可以與隨時可能強力介入的「公關」打時間差。廣州各家日報,電子報上傳的時間愈來愈早,從最初的早上六七點提前到凌晨兩點至三四點,誰家的報道在網絡上被網友轉載、評論得愈多,對其媒體品牌的宣傳愈有利;至於網絡上提供視屏新聞報道,目前仍然處於嘗試階段。
當然,身處網絡信息時代,一味地求新求全,讀者也容易產生信息過載的困惑。所幸隨移動電話的普及,信息發布平台的門檻更是看低。個人既可以是新聞內容的消費者,也可以隨時發布新聞資訊,成為積極主動參與新聞進程的分享主義者。譬如最近西藏事件中,不少網友,就通過發送手機短信在微博客飯否(Fanfou.com)發出第一時間的現場播報。
媒體從業者愈來愈像是一個搜索引擎,為讀者提供擬人化的Google索引服務。當然,人腦的計算與信息存儲不能跟服務器類比,因此利用web2.0服務整合各類有效信息就很有必要。
就以我自己為例,每次上網有幾項程序性工作:首先瀏覽新浪、網易等門戶網站的新聞條目,國內沒有「負責報道一切」的主流全國性日報,這些「負責收羅一切」的新聞門戶網站就試圖充當新聞議題的設置者;接登陸Google Reader等RSS閱讀器以及微博客Twitter.com,檢索訂閱目錄裏兩百多個blog用戶所關注的熱門話題,查看個人郵箱每天接收到的四五個專題郵件討論列表,這類特定用戶之間的內部信息交換和討論更真實、直接和隱秘,提供了公開討論難於展開的信息或觀點;接下來,我就可以考慮撰寫blog文章或整理Del.icio.us網絡書籤,與更多網友在網絡上分享我當日的新聞評論候選題。
我相信,更多的新聞信息傳播或公開討論,可能在這樣的公開、協作網絡應用中展開。
[鄧志新 廣州南方都市報評論部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