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4/2008
alink:索尔仁尼琴去世 俄罗斯的良心永存
維基百科:索尔仁尼琴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9A%E5%8E%86%E5%B1%B1%E5%A4%A7%C2%B7%E7%B4%A2%E5%B0%94%E4%BB%81%E5%B0%BC%E7%90%B4
索尔仁尼琴病逝 俄罗斯的良心永存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8-08-04 发表评论>>
作者:陶短房
据俄罗斯国际文传通讯社报道,8月3日晚,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俄罗斯作家索尔仁尼琴病逝 俄罗斯的良心永存
据俄罗斯国际文传通讯社报道,8月3日晚,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俄罗斯作家索尔仁尼琴因中风在莫斯科去世,享年89岁。
也许索尔仁尼琴是战后俄罗斯历史上最知名、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位作家。作为一个作家,可谓“成也劳改营,败也劳改营”,一部处女作《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让他获得赫鲁晓夫的青睐,以一个曾经的“有罪之身”加入苏联作协,也让他在几年后遭批判、遭开除;对苏联劳改制度的揭露让他在197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令他在4年后被驱逐出苏联,直到1989年才被允许回国,1994年重新踏上莫斯科土地时,不但20年大好光阴悄然长逝,甚至前苏联也已无可奈何花落去。他在流亡期间的长篇巨制《古拉格群岛》令他名声大噪,被一些人誉为“俄罗斯的良心”,却也因此被某些怀念前苏联的人士抨击,认为他夸大了前苏联的阴暗面,甚至有人将前苏联的解体归咎于他,认为正是由于《古拉格群岛》颠覆了前苏联的道德基础,才导致人心瓦解,不可收拾。
然而谁都不能否认一个事实,即索尔仁尼琴是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勤勉的作家。从处女作到人生的最后几部作品,几乎每一部都历经褒贬荣辱,但几无一部脱离现实,向壁虚构,而都是作者本人对现实、对社会的理解、感悟和描述——尽管这种理解、感悟和描述不可能都是客观的、正确的,但谁也无法否认,那正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声音。
历经人生磨难,以一个小城市普通教员身份从事创作的索尔仁尼琴自然不会想到,自己的作品、包括自己本人,后半生将会经历比前半生更多的大起大落,不论是受到赫鲁晓夫接见、追捧,被萨特推崇,被诺贝尔奖挑选,还是被斥为“苏联作家的叛徒”,被批判、被驱逐出境,都是作为作家的他所不能预料、也不会预期的,如果说,作为一枝笔,索尔仁尼琴理应为其所写的每一个字负责的话,他并不能为这些别人强加的褒贬荣辱负责,人们争议他的作品,争议他的思想,都是无可厚非的,但对其荣辱的争议却是不必要的,因为那原本与作家无关。
将苏联解体的责任归咎于《古拉格群岛》一言丧邦,自然更无道理。固然,《古拉格群岛》的问世引起了轩然大波,令苏联的道德光环褪色,但前苏联解体最主要的原因,却是政治、经济、民族政策的失误,和各种错综复杂矛盾的总爆发,作为一个来自民间、很早就被迫离开俄罗斯大地的普通作家,索尔仁尼琴显然不能为诸如冷战、经济结构畸形和民族矛盾尖锐等问题负责,他本人甚至也并未料及,一个在《古拉格群岛》中被描绘得无比强大的国家,竟然在他有生之年便灰飞烟灭。
他是一个思想者,尽管他的思想充满着矛盾和争议;他是一个勤奋的笔耕者,尽管他的成果给他带来截然不同的声音和评价;他更是一个天生的反对者,在美国客居时,他就曾尖锐批评西方的自由主义和实用主义,前苏联解体后,他又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叶利钦。然而不应讳言,和早年作品不同,他生命最后10年,这些声音虽不断发出,影响力却远不如前,个中原因,恐怕主要还在他自己:长期的流亡生涯虽不妨碍他思考、笔耕、批评,却让他远离了社会的土壤,令他的思考、批评源泉渐渐枯竭,正如和他同病相怜的波兰作家康布罗维奇所言,索尔仁尼琴“浪费了一个作家的宝贵创作生命”。
2007年6月12日,俄罗斯前总统普京在大克里姆林宫格奥尔基厅向索尔仁尼琴颁发2006年度俄罗斯国家奖“人文领域最高成就奖”,这是俄罗斯在沉默多年后,对一个争议作家的承认,想必评奖委员们明白,索尔仁尼琴的争议,更多应属于那个特殊的时代,作为一个作家,一个俄罗斯人,他理应在俄罗斯文学史卷上镌刻自己大写的姓名。
因中风在莫斯科去世,享年89岁。
也许索尔仁尼琴是战后俄罗斯历史上最知名、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位作家。作为一个作家,可谓“成也劳改营,败也劳改营”,一部处女作《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让他获得赫鲁晓夫的青睐,以一个曾经的“有罪之身”加入苏联作协,也让他在几年后遭批判、遭开除;对苏联劳改制度的揭露让他在197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令他在4年后被驱逐出苏联,直到1989年才被允许回国,1994年重新踏上莫斯科土地时,不但20年大好光阴悄然长逝,甚至前苏联也已无可奈何花落去。他在流亡期间的长篇巨制《古拉格群岛》令他名声大噪,被一些人誉为“俄罗斯的良心”,却也因此被某些怀念前苏联的人士抨击,认为他夸大了前苏联的阴暗面,甚至有人将前苏联的解体归咎于他,认为正是由于《古拉格群岛》颠覆了前苏联的道德基础,才导致人心瓦解,不可收拾。
然而谁都不能否认一个事实,即索尔仁尼琴是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勤勉的作家。从处女作到人生的最后几部作品,几乎每一部都历经褒贬荣辱,但几无一部脱离现实,向壁虚构,而都是作者本人对现实、对社会的理解、感悟和描述——尽管这种理解、感悟和描述不可能都是客观的、正确的,但谁也无法否认,那正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声音。
历经人生磨难,以一个小城市普通教员身份从事创作的索尔仁尼琴自然不会想到,自己的作品、包括自己本人,后半生将会经历比前半生更多的大起大落,不论是受到赫鲁晓夫接见、追捧,被萨特推崇,被诺贝尔奖挑选,还是被斥为“苏联作家的叛徒”,被批判、被驱逐出境,都是作为作家的他所不能预料、也不会预期的,如果说,作为一枝笔,索尔仁尼琴理应为其所写的每一个字负责的话,他并不能为这些别人强加的褒贬荣辱负责,人们争议他的作品,争议他的思想,都是无可厚非的,但对其荣辱的争议却是不必要的,因为那原本与作家无关。
将苏联解体的责任归咎于《古拉格群岛》一言丧邦,自然更无道理。固然,《古拉格群岛》的问世引起了轩然大波,令苏联的道德光环褪色,但前苏联解体最主要的原因,却是政治、经济、民族政策的失误,和各种错综复杂矛盾的总爆发,作为一个来自民间、很早就被迫离开俄罗斯大地的普通作家,索尔仁尼琴显然不能为诸如冷战、经济结构畸形和民族矛盾尖锐等问题负责,他本人甚至也并未料及,一个在《古拉格群岛》中被描绘得无比强大的国家,竟然在他有生之年便灰飞烟灭。
他是一个思想者,尽管他的思想充满着矛盾和争议;他是一个勤奋的笔耕者,尽管他的成果给他带来截然不同的声音和评价;他更是一个天生的反对者,在美国客居时,他就曾尖锐批评西方的自由主义和实用主义,前苏联解体后,他又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叶利钦。然而不应讳言,和早年作品不同,他生命最后10年,这些声音虽不断发出,影响力却远不如前,个中原因,恐怕主要还在他自己:长期的流亡生涯虽不妨碍他思考、笔耕、批评,却让他远离了社会的土壤,令他的思考、批评源泉渐渐枯竭,正如和他同病相怜的波兰作家康布罗维奇所言,索尔仁尼琴“浪费了一个作家的宝贵创作生命”。
2007年6月12日,俄罗斯前总统普京在大克里姆林宫格奥尔基厅向索尔仁尼琴颁发2006年度俄罗斯国家奖“人文领域最高成就奖”,这是俄罗斯在沉默多年后,对一个争议作家的承认,想必评奖委员们明白,索尔仁尼琴的争议,更多应属于那个特殊的时代,作为一个作家,一个俄罗斯人,他理应在俄罗斯文学史卷上镌刻自己大写的姓名。
×××××
索尔仁尼琴 新华社发
□晚报记者 王兴栋
8月3日晚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俄罗斯著名作家索尔仁尼琴因心脏衰竭在莫斯科逝世,享年89岁。索尔仁尼琴因长篇小说《古拉格群岛》而闻名于世,但被驱逐出境,直到1994年才重新回到俄罗斯。2007年,时任俄罗斯总统普京来到索尔仁尼琴的家中,将文化教育领域杰出贡献国家奖颁给他。
劳改 创作 流亡 回归
索尔仁尼琴1918年12月11日出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二战期间曾在前线服役,在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他因故被关进劳改营,自此开始小说创作。1962年发表描写劳改营生活的小说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此书在赫鲁晓夫当政时期大量发行,因而出名,同年被吸收为前苏联作家协会会员。1969年因在国外发表“反苏”作品被开除出前苏联作家协会。1970年参加前苏联物理学家萨哈罗夫发起的“人权委员会”,并成为“持不同政见者”的代表人物之一,同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但他最著名的作品、长篇小说《古拉格群岛》出版于1973年。
1974年2月13日,索尔仁尼琴被前苏联当局驱逐出境,开始长达20年的海外流亡生活。先是到当时的联邦德国,但很快就来到美国。1976年,索尔仁尼琴定居在美国维蒙特州的卡文迪什小镇,自此以后很少离开这里,集中精力进行创作,他称在这里生活的18年是自己一生中最高产的时期。
1990年,时任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恢复了索尔仁尼琴的国籍,1991年对他进行的叛国罪起诉也被撤诉。1994年5月27日,索尔仁尼琴从美国回到俄罗斯,在莫斯科定居至今。
批评西方文化虚弱堕落
索尔仁尼琴在西方获得了巨大声誉,但他对西方同样持批评态度,在他看来,西方文化本身是虚弱而堕落的。同时,索尔仁尼琴还坚持认为俄罗斯文化与西方文化并不相同,俄罗斯文化有其主体性。
1978年,索尔仁尼琴在哈佛大学发表著名演讲,他并不认为西方式的自由民主有着普世价值。当时有很多人认为,西方的自由民主体制应该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典范,对此索尔仁尼琴不以为然,他还警告说如果西方社会认为一些国家采用西方民主制的失败不在于民主制本身而在于这些国家有着邪恶的政府或者是出于他们本身的野蛮性,这肯定是错误的。因此,索尔仁尼琴认为俄罗斯不能简单照搬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需要一个适应其历史和传统的制度。
严厉批判叶利钦
1994年,索尔仁尼琴回到俄罗斯之后,对现状并不满意,一方面他对于绝大多数俄罗斯人没有读过他的作品感到愤怒和失望。另一方面,他对于当时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相当蔑视,他认为叶利钦把俄罗斯经济搞垮了,而且叶利钦对于北约东扩无能为力并在经济上过于依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此外叶利钦容忍寡头攫取国家财富扩大影响力也让他十分不满。
对于叶利钦的统治,索尔仁尼琴认为这是俄罗斯历史上三大混乱时期之一,因此当叶利钦授予索尔仁尼琴俄罗斯最高荣誉勋章时,后者拒绝接受。2000年,叶利钦下台,当时索尔仁尼琴认为应该起诉他。
正因为如此,索尔仁尼琴在叶利钦当政时期并没有受到很大重视,他也逐渐淡出公众视线。
和普京不谋而合
2000年,普京正式接任俄罗斯总统之后,他和索尔仁尼琴的关系一开始也并不好。2002年,索尔仁尼琴批评普京在打击寡头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够。不过,两人的关系逐渐融洽起来,这主要是因为两人的观点在很多方面相同。一方面,普京赞同索尔仁尼琴对西方的批评;另一方面,索尔仁尼琴的民族主义观点以及有关俄罗斯文化自立于西方的观点也深获普京首肯。
在民主制度方面,索尔仁尼琴和普京一样也认为俄罗斯将会循着自己的道路走向适合于自己的民主,2005年6月在接受国家电视台采访时索尔仁尼琴说俄罗斯在前苏联解体之后失去了15年,原因在于急于建立西方式的自由民主社会。“我们需要变得更好,因此我们也需要走得更慢一些。”索尔仁尼琴说。
正因为如此,2007年6月12日,时任俄罗斯总统普京来到索尔仁尼琴的家中,将文化教育领域杰出贡献国家奖颁给他。
×××××
俄文學家索忍尼辛心臟衰竭辭世 享年八十九
2008-08-04 今日晚報 【中央社】
俄羅斯「伊塔塔斯社」今天引述俄羅斯作家、異議人士索忍尼辛兒子史提潘的話報導指出,索忍尼辛三日深夜因心臟衰竭辭世,享年八十九歲。
根據伊塔塔斯新聞社,這位諾貝爾獎得主,是在今天深夜十一時四十五分(台灣時間四日凌晨三時四十五分)因心臟衰竭與世長辭。
索忍尼辛一九七零年以描述蘇聯勞改營裡磨難實況的作品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一九七四年被蘇聯放逐,其後成為冷戰時期的象徵人物。
他在名著「伊凡生命中之一日」(One day in thelife of Ivan Denisovich)、「地獄第一層」(Thefirst Circle)、「古拉格群島」(The GulagArchipelago)中,深刻刻畫古拉格勞改營的悲慘生活。
離開蘇聯後,他先後居住於德國、瑞士與美國,一九九四年回到俄羅斯。
回國後,索忍尼辛對西方與後蘇聯時期的俄羅斯社會進化多所批評,呼籲回歸傳統道德價值。
去年六月,當時的俄羅斯總統蒲亭頒發索忍尼辛俄羅斯最高榮譽「國家獎」,在克里姆林宮舉辦盛大典禮,讚揚他對「祖國」的貢獻。
由於索忍尼辛不克出席,由夫人納塔雅代領。
索忍尼辛當時透過錄影方式發表得獎感言說,他對於「作品能獲得俄羅斯國家獎的注意」感到「受寵若驚」,「在我生命走到盡頭之前,我盼望這些我收集並呈現給讀者的歷史材料…能進入同胞的意識與記憶之中」。
「我們痛苦的國家經驗可以在社會動盪可能再度來襲之時幫助我們,也會告誡我們,並避免我們從事破壞性的失敗作為。」
二零零二年開始發行的索忍尼辛全集,收錄索忍尼辛已出版與未發表過的作品,最後一卷將於二零一零年發行。索忍尼辛夫人當時表示,她不期待索忍尼辛能夠活到最後一卷出版的時候。
*****
俄羅斯文豪索忍尼辛:古拉格勞改營的但丁
2008-08-04 今日晚報 【中央社】
今天以八十九高齡辭世的俄羅斯文豪索忍尼辛,是一位與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同樣具有崇高道德影響力的人物,一個世代以來,將同胞渴望美好未來的希望化為具體文字,成功破壞蘇聯政權的道德基礎,間接帶動蘇聯崩解。
一九一八年十月革命過後兩個月出生的索忍尼辛,以果戈里及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傳統先知定位自己,一生孜孜不倦地致力為俄羅斯良心發聲,反對蘇聯極權壓迫與後共產時代的俄羅斯黑手黨、以及麥當勞式的物質主義。
除此之外,他以自我投射的角色回憶古拉格,以俄羅斯詩人喬科夫卡亞的話來說,他成了「從地底帶來活生生文字的但丁再世」。
××××
盛讚俄國良心 法總統沙柯吉緬懷索忍尼辛
2008-08-04 今日晚報 【中央社】
法國總統沙柯吉今天向甫去世的俄國文學家索忍尼辛致意,讚揚他是「二十世紀俄羅斯最偉大的良心之一」。索忍尼辛昨天晚間與世長辭,享年八十九歲。
沙柯吉發表聲明說:「在俄羅斯革命結束後一年出生,長時期活在蘇維埃恐怖統治中,他是﹃異議﹄的化身。」
「索忍尼辛讓世界一窺蘇維埃體制的真面目,他的遭遇與經歷打動全球人心。」
「他堅拒為了大力痛批統治者暴行而離開祖國,反而甘冒生命危險寫下名著「癌症病房」(Cancer Ward)及之後的「古拉格群島」(The Gulag Archipelago),刻劃對抗政治迫害淋漓盡致。」
「他的不屈不撓、個人理想以及長年多舛的一生,使得索忍尼幸繼杜斯妥也夫斯基之後,成為一代傳奇人物。他足堪榮登世界偉人殿堂,我深深緬懷他遺留人世的名聲。」
索忍尼辛生於布爾什維克掌權、蘇聯發生內亂之後,一九四五年被判勞改八年,後來戰勝癌症與國家安全委員會(KGB)的暗殺企圖,二十年的流放生活中自我選擇與外界隔離,晚年以他在後蘇聯俄羅斯看到的道德淪喪書寫痛苦的故事。
青少年時期的索忍尼辛虔誠信奉列寧主義,甚至到他赴前線當砲兵軍官時,都還曾在給妻子的信中說:「我會很高興地把生命奉獻給列寧。」不久後,他就因為在給同僚的信中批評史達林被捕。
一九四五年,一切都變了。他被發放到位於莫斯科附近的勞改營,以古拉格標準看來,這裡的條件相對來說還算可以忍受,但他故意換成哈薩克勞改營痛苦的勞動,並分攤普通囚犯的工作量,這種典型的自我苦行,差點讓他送命。
一九五三年二月,史達林死前幾個月,折磨得不成人形的索忍尼辛獲釋,花了三年時間自我精神放逐,一度罹患癌症而後痊癒,後來屈就利珊一所學校教書;一九六一年,他以「伊凡生命中之一日」一書崛起文壇。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很難打從心底欣賞索忍尼辛披露勞改營世界帶來的爆炸性衝擊,他的友人就曾對著此書手稿哭泣說,「世界上有三顆原子彈,甘迺迪有一顆,赫魯雪夫有另一顆,而你擁有第三顆」。
「伊凡生命中之一日」在俄羅斯「新世界」雜誌刊登後,兩刷八十五萬本一推出隨即售罄,後來的估計顯示,如果蘇聯允許民眾買書,約有八百五十萬人會購買此書。
蘇聯當局當時不知該如何處置索忍尼辛,一九七一年,索忍尼辛突然「中暑」,後來根據參與者表示,那是因為索忍尼辛在一間擁擠商店被偷偷注射蓖麻毒素,意圖致他於死而起。
一九七四年KGB終於決定流放索忍尼辛,他待在瑞士兩年後,移居美國佛蒙特州偏遠村莊,撰寫以俄國革命前的事件為基礎的虛構小說「紅輪」(Red Wheel)。
世界開始發現另一個索忍尼辛,一個強烈抨擊西式作風與制度、呼籲以基督價值重整道德的人,這讓他在東西方都漸漸失去朋友,最後只能隱世過活。
索忍尼辛一九九四年的衣錦榮歸,預告著「反高潮」的結局,新建立的俄羅斯對他來說,就像過去的美國一樣疏離,他在俄羅斯「ORF」電視台節目中固定與觀眾分享這個觀點,直到這段節目後來被電視台抽掉為止。
他的著作銷售量就像蘇聯崩解一樣地快速下滑,一九九八年短篇作品集「崩解的俄羅斯」出版一刷僅賣出五千本。
索忍尼辛之後繼續在俄羅斯各地旅遊,對小眾演講,偶爾會出現在電視節目,但由於觀眾驟減,多數時間淡出國家舞台。
書店裡也越來越難找到他的書,對富裕的「新俄羅斯人」子女來說,索忍尼辛的世界就像哥德與拉辛一樣遙遠。
*****
俄羅斯良心索贊尼辛病逝
文章日期:2008年8月5日
【明報專訊】197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俄羅斯文壇良心」索贊尼辛(Alexander Solzhenitsyn)周日在莫斯科家中因心臟衰竭病逝,終年89歲。
索贊尼辛的兒子昨表示,索氏近年身體虛弱。俄國總統梅德韋杰夫(Dmitry Medvedev)及總理普京(Vladimir Putin)都向其家人表示深切慰問,梅氏讚他是20世紀其中一位最偉大的思想家、作家及人道主義者,前蘇聯領袖戈爾巴喬夫(Mikhail Gorbachev)稱,索氏透過寫作影響百萬計讀者,批判了斯大林主義。
批判斯大林主義贏讚譽
索贊尼辛1970年憑長篇小說《第一圈》(The First Circle)奪得諾貝爾文學獎,書中鉅細無遺地揭示蘇聯勞改營的慘及斯大林的黑暗統治,令他贏得「俄羅斯文壇良心」美譽。他曾說﹕「一字真言勝過全世界。」
索贊尼辛1918年11月12日生於高加索,大學修讀數理系,二戰時曾服兵役,曾支持共產主義。1945年,他與朋友通信,批評當權者斯大林,被秘密警察得悉,結果判入勞改營8年,直至1953年斯大林死前才獲釋。
斯大林鐵腕時代結束後,赫魯曉夫(Nikita Khrushchev)上台,開始「批斯」,調整前朝路線(修正主義)。1962年,在官方允許下,索氏發表蘇聯文學史上首部描繪斯大林時代勞改營的中篇小說《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One Day in the Life of Ivan Denisovich),震驚文壇,85萬本書迅即售罄。
但隨赫氏1964年被拉下馬,索氏的書全被禁止出版,俄國讀者只能閱讀其地下印刷新作品。索氏根據227名勞改營前囚犯的描述,在1973年出版《古拉格群島》(The Gulag Archipelago)一書,惟手稿後來被當局發現,令他在1974年被逐出境,流亡西方。
「他活得雖苦但開心」
索氏是唯一一位能登上西方最佳銷量榜的俄國作家,共售出3000萬本書,更被翻譯成逾30種語言。為紀念自己1945年首次被捕,每年2月9日,索氏都會吃勞改餐——23安士麵包、一碗以菜及肉煮成的清湯及一杓燕麥。隨蘇聯1991年瓦解,索氏1994年回國,前總統普京去年特地前往索氏家中,頒發最高榮譽的國家獎給他,說:「我特別感謝你對俄羅斯的貢獻。」
索氏基金發言人說,索氏遺體會於今天在莫斯科的俄羅斯科學院供瞻仰,明天下葬。索氏遺孀表示,索氏「一直想在夏天死去,現在真在夏天死去;他想死在家中,現在真的死在家中。他活得雖苦但開心」。老一輩的俄人昨得悉索氏死訊,俱表悲傷,但在蘇聯解體後成長的年輕人卻無動於中,這位諾獎得主對於他們,只是一個陌生的名字。莫斯科一名年輕女子瑪莎受訪道﹕「我不知道索贊尼辛是誰。」
*****
敢言知識分子批評西方民主
文章日期:2008年8月5日
【明報專訊】索贊尼辛及沙卡洛夫(Andrei Sakharov)都是冷戰時代蘇聯知識分子對抗共產主義的象徵,但兩人在西方的地位卻有高低之別。沙氏50年代起力倡人權自由,獲西方讚譽,於1974年贏得諾貝爾和平獎,歐洲議會1985年更以他的名義成立沙卡洛夫獎,表揚世界各地的爭取人權者。但索氏跟西方的關係卻遠為複雜;隨倒共的政治價值消失,西方更視他為「過氣人物」。
拒領葉利欽榮譽獎章
西方喜歡的是揭露蘇聯黑暗的索氏。索氏1974年流亡西方,卻叫西方開始認識到他的另一面。他在西方不改敢言作風,對西方資本主義及民主模式諸多批評。他1978年在哈佛發表演說,抨擊西方精神墮落及物質主義,更揚言不認同蘇聯參考美國民主模式作改革,還教訓西方必須根據基督教價值,重振道德,這些言論都不中聽。美國總統列根1982年曾邀他午餐,但他拒絕,還稱沒空作「象徵式姿態」。
蘇聯瓦解後,他1994年回國,表明會繼續「揭示俄羅斯全盤真相,直至他們像以前一樣要我閉嘴為止」。葉利欽上台後推動市場改革,備受西方推崇,索氏卻猛轟葉利欽「正容許俄國被摧」,批評他令俄國經濟崩潰,叫俄國臣服於西方。他更認為葉利欽時代是「俄國史上三大困難時期之一」。葉利欽向他頒發最高榮譽獎章時,他更拒絕領獎。
他跟普京卻志同道合。他跟普京一樣認為俄國應走自己的路,多次呼籲俄國勿不加思索模仿西方民主制度,還肯定普京的管治,他去年更讚揚普京﹕「普京繼承的是一個破爛的國家,他開始令俄國慢慢走上復興之路。」西方輿論則質疑他為普京的「專制統治」護航,「失卻當年道德勇氣」。他則於05年公開稱,「言論自由和傳媒自由在這裏(俄國)存在,但這只是民主的一部分」。
索氏歸國後變成邊緣人物,他有次在國營電視台猛批物質主義,最後連電視台也忍受不了,拔掉電源;有評論形容,對其作品的需求,就像前蘇聯般突然消失,他1998年出版《Russia in Collaspe》便只印行了5000本。他的書亦很難在俄國書店找到,不少年輕俄國人根本不認識他是誰;索氏反對烏克蘭獨立,亦令親西方的烏克蘭對他熱情減退。
*****
良知永存......
文章日期:2008年8月5日
【明報專訊】(西方文明危機)——1978年哈佛大學演講
西方人掌握了甚強的運用、詮釋甚至鑽法律罅的能力,
儘管法律已變得複雜到非一般人在沒有專家協助下所能理解。
(但)現在是西方更大力捍衛「人類責任」而不僅是人權的時候。
不負責和破壞性的自由,被賦予到無邊際的範疇。
面對人類腐化墮落,例如電影充斥的色情、犯罪及恐怖等,
西方社會似乎無力抵抗。
一味以法律組織的生活方式,已證明無力保護自己免受邪惡蠶食。
(後共產主義的俄羅斯)——1994年在海參威演講
我從沒懷疑共產主義會倒下,
但我經常擔心俄羅斯如何走出共產主義及所付出的代價。
我知我返到的,是一個破落、泄氣、疲憊的俄羅斯。
俄羅斯已面目全非,正嘗試尋回自己。
【普京的俄羅斯】——2007年最後的電視訪問
最大成就是重振俄國在世界的影響力。
但道德上我們離我們所需的太遠了,
這不能透過國家、藉由議會制主義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