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2008

畅销书与常销书

畅销书与常销书
文匯讀書周報
2008-08-08

■倪文尖

●这一二十年来,书的装帧形式和品位的确今非昔比、鸟枪换了炮,但是,望着百胜楼里那些老版本的中文书,我相信谁都会感慨:当下中国的图书市场啊不说也罢,现在的书店里,究竟有多少书,比得上二十年前所出的这些呢?

●中国的图书市场果然是越来越有“畅销书”的概念了……但是,似乎与之同步地,书也变得很短命了,仿佛图书也成了时装,好花开一季。一旦换了季,也便“过了这村,没了这店”。

倪文尖: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著有《欲望的辩证法》,合作编选有《20世纪中国文学史论》《90年代思想文选》《新课标语文学本》等。

去新加坡之前就知道了“百胜楼”:著名的书籍集散地,因忌讳“书”“输”同音而有不妙的联想,故反其道而行地叫“百胜”之楼。到了那里发现,百胜楼还是很出乎我的预料:一是地点如此的市中心,就在狮城的“和平饭店”、历史最悠久的莱佛士大酒店的对面;二,比起新加坡处处粉刷出的靓丽来,百胜楼的外观不免有点儿朴素乃至破败;三,百胜楼却没什么大书店,有的是一家又一家规模不大、年头不短的店铺,不少书店老板甚至都已经七老八十了,而里面所卖的中文书,也往往有了二三十年的寿命,书脊磨损了,纸张也泛黄了,版权页上印的出生年月,不是“1981”也是“1989”。可是,那些书还真是好哩!这里所说的好,主要还不是书的品相,而就是书的本身、书的内容。尤其是一些比较边远出版社的书,真让人惊艳:从作者的名气到学术的含量,当然,也更令人汗颜:好像自己在1980年代如此孤陋寡闻,基本上不知道天底下有什么好书似的。

我敢说这些旧书——其实是新书,如果拿到国内来的话,一早就会抢购一空,不单是它们几元带点零头人民币的定价久违了,更重要的是它们的内在质量:你说买书买什么呢,还不是书里所写的东西!这一二十年来,书的装帧形式和品位的确今非昔比、鸟枪换了炮,但是,望着百胜楼里那些老版本的中文书,我相信谁都会感慨:当下中国的图书市场啊不说也罢,现在的书店里,究竟有多少书,比得上二十年前所出的这些呢?那时候要出本书立个言,真是难。而事实上,这样的难,也是应当,古人所谓“立言”,容易么?!

像我站在百胜楼里,就又念叨了一个关于书的老问题:畅销书与常销书。

中国的图书市场果然是越来越有“畅销书”的概念了,甚至于不少出版社就靠着几本卖得火的书,“三年不开张,开张管三年”,而为了某个作者、某本书,几个社之间打擂台、搞拍卖这样的事情,也已不是什么新闻。这显然算得上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似乎与之同步地,书也变得很短命了,仿佛图书也成了时装,好花开一季。一旦换了季,也便“过了这村,没了这店”。害得我们这些买书的,见了些可能有用、也许上当的书,买了,怕没地方放,不买,更怕以后再也见不着:假如再想买,那就不是浪费一点小钱的事了。

因为我们这里,确乎还没有建立起“常销书”的概念——忽然一阵犯迷糊,闹不清是该写成“常销书”还是“长销书”,也许吧,“常”或者“长”都是对的。这,该当不是个多难的算术题:能够经常销售,便也不断地销售,那么销售期就长,那么,销售额自然也就“长”了。问题在于,既然有这样明摆着很明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好事,为什么中国的出版社和图书市场都不买账呢?看起来,事情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了我们这些买书人的想象力!所以,本来准备好接下去的那些书生之见,我都羞于开口了。

第一,书籍是商品也是特殊的商品,书是让人读了才算个事儿的;第二,写书人还是要想着藏诸名山,慎于立言;第三,出书人不要重复出版,要出本书是本书,不能老是变戏法来赚钱;第四,卖书人要知道细水长流、静水深流,畅销书是锦上添花,常销书/长销书才是根本所在;第五,……。你说说,哪一点不是贻笑大方?

索性还是讲点见闻吧:七八年前第一次到台湾,在台北,深深地被其文化氛围熏染得折服。那天,走过了余光中笔下著名的厦门街,来到尔雅出版社尔雅书店,见了温文尔雅的老板隐地。当隐地先生带我们到一排排“尔雅丛书”跟前,不惊厥都不行!书架上,一本挨着一本,像等待检阅的豆腐块,书脊上,“001”、“002”、“003”……历历在目、清晰可数,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是已经排到了“4”字头。“真浩荡啊!”我们由衷赞叹的同时,是出版人隐地平静又满足的回应,“摆在一起的确好看,哪一本卖完了,我们就马上重印了上架。看,这一本,哦,是二十一次印刷了”。拿在他手上的,是一本白先勇的小说集,《台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