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這是小才子今兒的新出手﹐練習把新聞背後的原因找出來。綠島各大網轉發了﹐還有後續。
對了﹐節日前天窗關于《“香蕉事件”答謝晚宴答謝誰﹖》﹐網上跟帖已經逾千條。
“華光礁一號”只是一艘古沉船嗎?
有800多年歷史的南宋古沉船“華光礁一號”近日經西沙考古工作隊開展搶救性發掘,出水文物近萬件。消息出來後,各媒體紛紛予以重點報導。
從媒體報導的情況看,各大媒體均把重點放了在此次發掘出水了多少文物,有哪些珍貴的寶貝、有哪些價值大的文物。從網友的對消息點擊率和回貼率情況來看,這確實迎合了眾讀者的“興奮點”和關注度。
然而,這難道僅僅是一艘藏有寶貝的古沉船嗎?
人們是否意識到:“華光礁一號” ,正在用一己之力,呼喚國人的海洋國土意識!海洋國土的“保護意識”!!尤其是水下文物的“保護意識”!!!
這搜迄今為止發掘的第一艘“遠海”南宋古沉船,是我們的最祖先與南海搏擊的歷史明證,對“海上絲綢之路”世界遺產申報的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出水的文物,更不僅僅是收藏方面的價值,他們是我們的祖先自唐宋以降,與外海各國進行商貿往來的見證;是歷史上中國與南中國海沿海各國友好相處的見證。
筆者注意到,官方對是次“華光礁一號”沉船遺址的發掘,採用了“搶救性發掘”一詞。
何謂搶救?正如我們的國歌所唱:“已經到了危急的時候” 。
據介紹,“華光礁一號” 考古發掘並非首次,早在1998年國家博物館和海南省文物部門就曾做過初步的試掘工作。當時之所以進行試掘,因為1996年華光礁Ⅰ號沉船遺址被我國漁民發現後,多次遭到非法盜掘,沉船遺址破壞嚴重。
面對古沉船背後文物經濟價值,一些不法分子趨之若騖。據傳如今非法盜掘水下文物,從商人出資、“漁民”打撈、文物交接、異地出售等一系列動作,幾乎形成盜掘網路。非法盜掘現象不可小覷,須引起重視。
據悉,如今對南海水下文物保護,尤其在海上監管、搶救發掘等方面資金和人力的投入存在不足。這反映政府部門的對海洋文化保護的認識和重視不夠。
因此,建議國家、省市有關部門加大人力和財力投入,加強對南海水下文物的保護,除了及時對下水文物的進行搶救發掘;更應採取得力措施嚴禁水文物遭盜掘和破壞;建立水下文物博物館讓打撈的沉船向世人展示等等,使南海水下文物得以實現其重要的歷史價值。
作者:楚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