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小才子今日繼續追問關于南海話題﹐斯文中開始見犀利。考古隊長來信稱﹕很有水准。對小才子是激勵。
不過﹐評論怎樣才能直搗黃龍吶﹖還得再練。
我們是島上唯一繼續追問背後的媒體了﹐有點孤獨的。
我們前夜與是次海底考古隊副隊長聊到深夜一點多﹐文保人對文化的激情﹐還是感染了我們的才子﹑才女們。
轄南海之海洋大省為何沒座"南海博物館"?!
2007年05月12日 12:27
http://www.hi.chinanews.com.cn/hnnew/2007-05-12/80125.html
近日西沙考古隊對“華光礁一號”沉船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出水珍貴文物近萬件,其中部分文物通過媒體公開展示。然此次展示,能親眼看到出水文物的畢竟少數,眾多對水下文物好奇,乃至對海洋文化充滿興趣的人們卻沒這等“眼福”。這些水下文物如何保管陳列,何時真正向公眾展示開放成為人們關心的一個話題。
不知道生活在海南的人們,是否都知道海南是全國唯一有海洋管轄權的省份,我們的陸地面積只有3.4萬平方公里,可是我們確擁有20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面積——它是浩瀚的南海。從這個角度言,海南是中國管轄國土面積最大的省份,翠綠和湛藍是我們的標誌。
而讓人頗為不解的是,轄南海之海洋大省,為何迄今沒座“南海博物館”?!人們竟然無從瞭解祖先牧海踏波的壯舉,更惶論瞭解遼闊的南海“海上絲綢之路”上,沉澱著怎樣溫暖的歷史。
都在追尋海南文化,海南文化最本質的特色是什麼?作為海洋大省,筆者認為海洋文化才算是海南最本質的、最能體現其獨特魅力的文化。
海南島四周環海,島上沿海居民世代出海捕魚為生。海南島乃至南海海域,千百年來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路段。伴隨著大量的航海活動,中國古代有相當多的船舶及其物品沉沒海洋,形成了無以計數的水下文化遺產。這些遺物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線狀分佈的一處處遺珍,是中國與周邊國家、民族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
據史料記載,從漢代開始,海南就和周邊國家和地區開始民間貿易。至清代以來,海南文化在同國外文化思潮的撞擊和融合過程中,逐步吸收以南洋文化為主的外來文化,形成了富有開放性和相容性的中國熱帶海島文化的獨特形態。
如何更好地展現海南這些特有的海洋文化,最直接、最好的做法就是一座“南海博物館”,讓珍貴的水下文物、打撈上岸沉船以及其他富有文化地域特色海產品得以展示,向後人講述祖先們航海的真實故事,讓外界人們都能領略南海海洋文化的神奇魅力。這不僅豐富和延伸海島文化,同時也是見證中國“海上絲綢之路”與周邊國家文化、商貿交流的一大重要載體。
建立“南海博物館”,有著200萬平方公里海域管轄權的海南,義不容辭。
然而,據瞭解,對於在哪里建、如何建“南海海洋博物館”,各級政府部門的意識尚很模糊。有人認為新增一座“南海博物館”,不過是出水文物多個擺放陳列的地方而已;認為這是投入不產出的事情,只會加大財政支出,不值得過於重視。可見,“南海洋博物館”,目前還停留在認識的層面,如何行動起來加大投入,建成一個深受人們喜愛的“南海博物館”,還是未知數。
其實上,博物館是世界上各國都相當重視的展示民族文化的所在,國際上也有相當多的建設博物館的模式。
“南海博物館”如果建得好,同樣會像香港博物館那樣讓人感受到歷史的生動與溫暖﹐如果採用現代展示技術,建設一個全新的互動式博物館,不但可以讓海南本地人對周遭的湛藍海域,有真切溫暖的感受,它也會是一個讓遊人流傳忘返的文化旅遊景區。
都說“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傳統的,就越是永恆的”,換言之,越是本質特色的,越能發揚光大。作為海洋大省,如果捨本逐末,對本地特有的海洋文化視而不見,海南文化,還談什麼呢?
作者:楚劍
小才子今日繼續追問關于南海話題﹐斯文中開始見犀利。考古隊長來信稱﹕很有水准。對小才子是激勵。
不過﹐評論怎樣才能直搗黃龍吶﹖還得再練。
我們是島上唯一繼續追問背後的媒體了﹐有點孤獨的。
我們前夜與是次海底考古隊副隊長聊到深夜一點多﹐文保人對文化的激情﹐還是感染了我們的才子﹑才女們。
轄南海之海洋大省為何沒座"南海博物館"?!
2007年05月12日 12:27
http://www.hi.chinanews.com.cn/hnnew/2007-05-12/80125.html
近日西沙考古隊對“華光礁一號”沉船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出水珍貴文物近萬件,其中部分文物通過媒體公開展示。然此次展示,能親眼看到出水文物的畢竟少數,眾多對水下文物好奇,乃至對海洋文化充滿興趣的人們卻沒這等“眼福”。這些水下文物如何保管陳列,何時真正向公眾展示開放成為人們關心的一個話題。
不知道生活在海南的人們,是否都知道海南是全國唯一有海洋管轄權的省份,我們的陸地面積只有3.4萬平方公里,可是我們確擁有20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面積——它是浩瀚的南海。從這個角度言,海南是中國管轄國土面積最大的省份,翠綠和湛藍是我們的標誌。
而讓人頗為不解的是,轄南海之海洋大省,為何迄今沒座“南海博物館”?!人們竟然無從瞭解祖先牧海踏波的壯舉,更惶論瞭解遼闊的南海“海上絲綢之路”上,沉澱著怎樣溫暖的歷史。
都在追尋海南文化,海南文化最本質的特色是什麼?作為海洋大省,筆者認為海洋文化才算是海南最本質的、最能體現其獨特魅力的文化。
海南島四周環海,島上沿海居民世代出海捕魚為生。海南島乃至南海海域,千百年來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路段。伴隨著大量的航海活動,中國古代有相當多的船舶及其物品沉沒海洋,形成了無以計數的水下文化遺產。這些遺物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線狀分佈的一處處遺珍,是中國與周邊國家、民族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
據史料記載,從漢代開始,海南就和周邊國家和地區開始民間貿易。至清代以來,海南文化在同國外文化思潮的撞擊和融合過程中,逐步吸收以南洋文化為主的外來文化,形成了富有開放性和相容性的中國熱帶海島文化的獨特形態。
如何更好地展現海南這些特有的海洋文化,最直接、最好的做法就是一座“南海博物館”,讓珍貴的水下文物、打撈上岸沉船以及其他富有文化地域特色海產品得以展示,向後人講述祖先們航海的真實故事,讓外界人們都能領略南海海洋文化的神奇魅力。這不僅豐富和延伸海島文化,同時也是見證中國“海上絲綢之路”與周邊國家文化、商貿交流的一大重要載體。
建立“南海博物館”,有著200萬平方公里海域管轄權的海南,義不容辭。
然而,據瞭解,對於在哪里建、如何建“南海海洋博物館”,各級政府部門的意識尚很模糊。有人認為新增一座“南海博物館”,不過是出水文物多個擺放陳列的地方而已;認為這是投入不產出的事情,只會加大財政支出,不值得過於重視。可見,“南海洋博物館”,目前還停留在認識的層面,如何行動起來加大投入,建成一個深受人們喜愛的“南海博物館”,還是未知數。
其實上,博物館是世界上各國都相當重視的展示民族文化的所在,國際上也有相當多的建設博物館的模式。
“南海博物館”如果建得好,同樣會像香港博物館那樣讓人感受到歷史的生動與溫暖﹐如果採用現代展示技術,建設一個全新的互動式博物館,不但可以讓海南本地人對周遭的湛藍海域,有真切溫暖的感受,它也會是一個讓遊人流傳忘返的文化旅遊景區。
都說“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傳統的,就越是永恆的”,換言之,越是本質特色的,越能發揚光大。作為海洋大省,如果捨本逐末,對本地特有的海洋文化視而不見,海南文化,還談什麼呢?
作者:楚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