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見過張愛玲
文章日期:2007年6月3日
【明報專訊】原來有這麼多人見過張愛玲。
楊牧在《譯書》書裏是如此記述:四十多年前,在加州柏克萊,第一次見到張氏女子。「那時張愛玲大概也才四十多歲,但幾乎所有她到今天還有人讀的小說都已經寫好了。張穿著很樸素,記憶裏總是那樣安靜端莊坐在那裏,不和人家搶話講,只專心聽,點頭,好像沒有太多表情,雖然偶爾臉上也露出同意,欣然的笑容」。
當有人提及她的作品,張愛玲都是「支吾不願談,無心深入的樣子」;甚而有人不懷好意地談及胡蘭成和《今生今世》,「她把頭轉到一邊,面無表情」。
這就是了。這就是我們想像中的張愛玲。胡蘭成不是早就說過嗎,她不會討好你,你欲討好她,也是休想。連討好都難,何自道前夫壞話?好事壞事,都是自己的事,張愛玲把一切放置於自己腦海的私密花園,別人不得其門而入;在其「面無表情」底下,或許另有一幅鄙夷的表情,只是鄙夷的程度令她根本不屑讓對方看見。
* * *
去年曾聽李歐梵教授憶述張愛玲,亦是驚訝,呀,原來他也見過她。
李教授說當時仍是研究生,被前輩指派往接張愛玲到會場出席研討會,一路上,談了許多,張氏女子自認沒把范柳原寫得好,但白流蘇已寫得不錯;她也期盼李歐梵以後「長大成人」,可以接力寫出一個精彩的范柳原。
此之所以李歐梵於1997年寫了小說《范柳原懺情錄》,原來是還願,背後隱藏了他和張愛玲之間的緣分。
去年邊聽李教授憶述此事,邊在心裏暗羨,真好,見過張愛玲,真好。
* * *
但當然也不一定。好不容易見到一面,萬一說錯話,或在她面前出了一個小小的洋相,破壞了長久等待和期盼中的一切美好,豈不懊惱?有些人,畢竟站遠一點欣賞,美得比較持久。
所以在照片中的張愛玲最耐看。畫筆下的亦是。這照片攝於去年聚會,在一間酒樓,依照張愛玲所撰食譜定菜,企圖「原味重現」。王安憶在,蘇偉貞在,都在菜單上簽名留念。
那幾道菜弄得極差,如果張愛玲在,恐必亦是「把頭轉到一邊,面無表情」。
【明報專訊】原來有這麼多人見過張愛玲。
楊牧在《譯書》書裏是如此記述:四十多年前,在加州柏克萊,第一次見到張氏女子。「那時張愛玲大概也才四十多歲,但幾乎所有她到今天還有人讀的小說都已經寫好了。張穿著很樸素,記憶裏總是那樣安靜端莊坐在那裏,不和人家搶話講,只專心聽,點頭,好像沒有太多表情,雖然偶爾臉上也露出同意,欣然的笑容」。
當有人提及她的作品,張愛玲都是「支吾不願談,無心深入的樣子」;甚而有人不懷好意地談及胡蘭成和《今生今世》,「她把頭轉到一邊,面無表情」。
這就是了。這就是我們想像中的張愛玲。胡蘭成不是早就說過嗎,她不會討好你,你欲討好她,也是休想。連討好都難,何自道前夫壞話?好事壞事,都是自己的事,張愛玲把一切放置於自己腦海的私密花園,別人不得其門而入;在其「面無表情」底下,或許另有一幅鄙夷的表情,只是鄙夷的程度令她根本不屑讓對方看見。
* * *
去年曾聽李歐梵教授憶述張愛玲,亦是驚訝,呀,原來他也見過她。
李教授說當時仍是研究生,被前輩指派往接張愛玲到會場出席研討會,一路上,談了許多,張氏女子自認沒把范柳原寫得好,但白流蘇已寫得不錯;她也期盼李歐梵以後「長大成人」,可以接力寫出一個精彩的范柳原。
此之所以李歐梵於1997年寫了小說《范柳原懺情錄》,原來是還願,背後隱藏了他和張愛玲之間的緣分。
去年邊聽李教授憶述此事,邊在心裏暗羨,真好,見過張愛玲,真好。
* * *
但當然也不一定。好不容易見到一面,萬一說錯話,或在她面前出了一個小小的洋相,破壞了長久等待和期盼中的一切美好,豈不懊惱?有些人,畢竟站遠一點欣賞,美得比較持久。
所以在照片中的張愛玲最耐看。畫筆下的亦是。這照片攝於去年聚會,在一間酒樓,依照張愛玲所撰食譜定菜,企圖「原味重現」。王安憶在,蘇偉貞在,都在菜單上簽名留念。
那幾道菜弄得極差,如果張愛玲在,恐必亦是「把頭轉到一邊,面無表情」。
馬家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