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2008

理解能力与“三流作家”

三流作家?
文章日期:2008年10月18日
【明報專訊】諾貝爾文學獎頒發,內地一位姓葉的中坑作家——好像又是中國作協的乜乜物物所謂高官——不屑地說,今年的得獎者只是「三流作家」,諾獎全由一群六十多歲的瑞典老人把持,沒什麼價值。

聽此狂言,真是悲喜交集。

喜者在於,說別人「三流」,必然意味自己有能力分辨什麼叫做一流,也必然表示自己有邁向一流的遠大志向。 中國作家有此眼光與豪情,不再只顧鼠肚雞腸爭取官方保障的長期飯票,不再只懂哈腰鞠躬地寫「縱做鬼,也幸福」的屁詩,豈不值得文學愛好者高興雀躍?

悲者在於,某些中國作家對於國際獎項的運作細節顯然有欠了解,這麼多年了,中國人談論了這麼久的諾貝爾獎了,竟仍以為獎項評審只由一群瑞典「高齡老人」操控決定,未免過於無知。

諾獎從提名到評審,其實不知道經過多少回深入研究、報告、討論,對於獲提名者的全部作品,委員會例必委託各國專家花上至少一年時間——而不僅是遠來坐下開兩個鐘頭口水會——撰寫厚達數百頁的詳盡分析,因此,能夠放在桌上供「高齡老人」考慮投票的那張決選名單,絕非兒戲之作;所謂「三流」,若能上榜,確屬僥倖中之僥倖。

更何,當藝術創作跨過了某個門閥,還有需要分什麼一流二流三流嗎?都是好作家,都是好作品,但各自代表了不同的人文價值和文字形式,有時候天壤之別得有如蘋果和橘子,再無高下之分了,有的,只是價值和形式的取向差異,由此在不同的歷史時段下,獲得諾獎委員會給予不一樣的重視。

回頭看,可知諾貝爾文學獎大概每十年即有價值取向上的微妙轉變,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重視的是作家對於專權政體的反抗與鬥爭;稍後,注重的是作家對於種族分隔和性別異同的反省;再後來,較多看重的議題是流離、身分、語言、文化……諾貝爾獎的「與時俱進」速度,往往反映潮流氣候。

諾貝爾文學獎不是馬拉松比賽,不會區分作家的第一第二第三。它是一個符號、一個榮譽、一個定位,箇中複雜,可能不是某些頭腦簡單的作家所能理解。
[馬家輝 http://www.makafai.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