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008

上海的不是与是

上海不是
文章日期:2008年10月13日
【明報專訊】當局者迷,這個詞不只在觀山或對弈時適用,拿來形容上海,也是一樣的有效。身為上海土生土長的一代,審視的距離相較於父輩移民,自然是有了很大改善,但我仍然不能用一個肯定的句式,告訴你上海是怎樣一座城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樣的社交措辭,即使我好意思講,你也聽膩了。
或者我只能像考試時臨場賣弄小聰明,對選擇題拿不定主意,就先用上一輪排除法,告訴你上海不是什麼。
譬如說,上海不是只有浦東浦西,外灘不是只有三號、八號、十八號,十里洋場不是長恨歌,石庫門也不是新天地,上海女人不是勇奪選美季軍的王琦瑤,也不是裹在旗袍裏扭身段進出小弄堂買餛飩的張曼玉,城隍廟不只有小籠包,南京西路不光恒隆或中信泰富,衡山路不都是酒吧,行道樹不只有洋梧桐,海派既不是鴛蝴派也非新感覺派,東方夢巴黎不再輕靡如夢也不很巴黎,然而一場新雨過後,緩緩行走在濕潤油黑的柏油路上,放眼四望,路人卻都是風景。
躺在六樓露台的長椅上,邊聽遠處傳來的風笛邊吃鹽水花生,這樣渺茫而愜意的享受或許不再,然而每逢陽光明媚的冬日,公寓陽台上伸出一隻粗藤拍子,輕輕拍打晾曬的棉被;一到傍晚放學,黃昏中的弄堂口聚集起一群十幾歲的孩子,玩他們自製的遊戲;秋風乍起的季節,巷陌街邊混雜桂花樹和糖炒栗子的香氣;又到炊煙升起,郵差騎墨綠色自行車流麗轉過大街小巷——總提醒人們,上海這座城市特有的民生悠悠,並沒有隨現代化進程散去,隔了幾十年的辛苦路,到底還是新鮮熱辣地又回來了。
或許,這才是上海這座城市最為根深蒂固的風情,比十里洋場的衣香鬢影更長久,比上山下鄉傷痕反思更深遠,比瑞麗百麗蘭蔻星巴克更有味道。
上海人,曾為出版社編輯,現在文化公司任策劃。
[文‧闕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