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2011

發展核電宜停看聽 調整規劃趨吉避凶

文章日期:2011年3月17日
【明報專訊】日本9級地震和特大海嘯觸發的核電危機,從昨日要出動自衛隊直升機以投擲水彈方式,意圖冷卻反應堆,顯示這次核災難,日本當局已經束手無策,情使人憂慮。此際傳來總理溫家寶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消息,就內地核電安全和發展,作出4點決定,我們認為,這次會議,會否扭轉中國核電發展的戰略部署,尚待觀察,但是在近年內地就興建核電站的大幹快上勢頭,若能夠趁日本核災難,停一停、看一看,再定行止,是理性而負責任的做法。
近年各地爭建核電站
一頭熱有大幹快上之勢
日本福島的核電站事故猝發,正值「兩會」期間,當時中國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力軍在記者會回答提問時表示,中國會在核電發展戰略上和發展規劃上,適當汲取日本方面的教訓;他強調日本因地震而發生的核泄漏事件,不會改變中國發展核電的決心和安排。
張力軍副部長回答有關問題時,日本核災難為何發生、屬於什麼性質、可如何防範等,完全空白,所以他的表態只屬制式反應,未經深思熟慮。
昨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的4點決定,並無張力軍的豪言壯語,而是眼於中國核設施的安全,立即組織進行全面安全檢查,另外,我們認為,會議決定的第4點最值得注意──「嚴格審批新上核電項目。抓緊編製核安全規劃,調整完善核電發展中長期規劃,核安全計劃批准前,暫停審批核電項目包括開展前期工作的項目」。
關於立即組織對中國核設施、特別是對核電站進行全面安全檢查,十分恰當而適切。就以與香港相距約50公里的大亞灣核電站為例,採用的技術與發生事故的福島核電站,同屬第二代核電站類別,而且大亞灣核電站已經投產約18年,此際做一次全面體檢,不但是回應日本核災難的安定民心舉措,實際上也有此需要。例如福島核電站主要是電動供水冷卻系統失靈,導致反應堆過熱而出事,若中國趁此機會,設計出一套優化冷卻系統,徹底消弭隱患,不但增加了安全系數,更是核電技術取得突破的契機。
全面安全之後,有關結果和應對處理,我們認為當局要公告周知,讓民知道核電站的確實情,並了解確保核電安全的措施,使民安心。關於大亞灣核電站全面安全檢查的結果,作為有份參與的本港一方,應該留意進展,並要求取得檢查報告,然後公布。核電知識和技術深奧難懂,若有事故發生,往往是謠言的溫,要使民放心、安心,盡量披露資料、增加透明度是防止恐慌的最好做法。
國務院常務會議除了眼現有核設施安全,從新華社的報道看來,「調整完善核電發展中長期規劃」的提法,究何所指,值得關注和討論。中國的《國家核電發展專題規劃(2005─2020年)》,訂出目標,期內要把核電佔全部電力裝機容量比重,由原有不到2%提高到4%,而在2009年,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孫勤更加碼,表示「到2020年核電裝機容量佔5%左右比較合適」。自從中國在能源戰略部署提高核電所佔份額之後,許多省市紛紛提出核電專案,要求興建核電站。
到2020年,中國核電裝機容量由目前908萬千瓦擴大到最少7000萬千瓦,即是增加超過6倍,這個增幅要興建多少座核電站,官方未見透露具體數字,不過,去年美國為了重新興建核電站,華裔能源部長朱棣文曾經借中國「過橋」,表示「目前全球建造的核反應堆有56座,中國有21座,6座在韓國,印度有5座」,朱棣文的數字有多真確,尚待驗證,但是核電在中國能源佈局興起後,各地一頭熱、一窩蜂地爭取核電立項,大有大幹快上之勢,卻是事實,以廣東省來說,按已知規劃,到2015年會有4座核電站投產,另外廣東陸豐核電站也在規劃中,連大亞灣核電站,未來10年,廣東會有6座核電站,數量之多,增速之快,使人關注核電站的質量。
中國新建設的核電站,雖云採用較先進的第三代技術,但是核電安全問題,宛如宗教信仰,信者恒信,不信若恒不信,事實上,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前,也被認為是安全的,加上信譽甚佳的日本管理,理應可以使人安心,但是一場意料之外的特大地震和海嘯,一切安全設施、設計卻是那容易不堪一擊,又有誰想得到?
核電站數量急增
安全人手數量不足
我們並非說中國應該叫停全部核電計劃,只是希望當局借今次日本核災難,暫時停一停、想一想。就以現行內地核電站的發展速度,是否有足夠人手管理也成問題。去年中,國際原子能機構(IEAE)也指出,「中國核安全檢查員人手不夠,現有的培訓力量跟不上核電站的發展速度」,關於核電站安全,人的因素十分重要,催谷上馬使人對管理質素憂慮,顯而易見。
核電並非只是生活成本、或是能源調配的問題,它是一把雙刃劍,可以提供乾淨能源,但是若發生事故而不受控制,則它的遺禍卻是巨大而深遠的。中國已規劃的核電發展,只佔總體電力裝機容量4-5%,並不具決定性份額,過去30多年,中國在核電份額更少的情下,經濟照樣起飛,現在是否需要核電站遍地開花,宜重新檢視其戰略需要。總之,核電的取捨,應該超逾經濟發展,要從子孫萬代福祉的高度來體待。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