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3/2010

a link:海南文人发声:没有本土文化保护哪来休闲文化

Hi,?????

a link:犹他州归来议国际旅游岛

Eileen九十岁了

張愛玲未刊的一篇稿
文章日期:2010年9月3日
【明報專訊】張愛玲生前,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其全集十六卷。她身後又有別人所編《同學少年都不賤》(二○○四年二月)、《沈香》(二○○五年九月)和《重訪邊城》(二○○八年九月)印行,分列《張愛玲全集》第十七、十八和十九卷,增收《四十而不惑》、《一九八八至--?》、《有幾句話同讀者說》、《〈太太萬歲〉題記》、《〈亦報〉的好文章》、《信》、《回顧〈傾城之戀〉》、《對現代中文的一點小意見》、《憶〈西風〉》、《重訪邊城》、《天地人》等十一篇散文。
《同學少年都不賤》另收「譯作四種」,有兩種是《愛默森的生平與著作》、《梭羅的生平與著作》,原載林以亮編《美國詩選》(今日世界出版社一九六一年出版)。該書體如編者序所言:「在每位詩人的譯詩之前,總有一篇極詳盡的文章,介紹這位詩人的生平和著作,也等於是一篇小傳和介紹。」在目錄中,文章與譯詩是分列的。在正文中,《愛默森的生平和著作》和《梭羅的生平和著作》署「張愛玲」,後面的詩歌另署「張愛玲譯」。
復查《愛默森的生平和著作》及《梭羅的生平和著作》二文內容,只是介紹愛默森、梭羅的生平和著作,並無一語解說她所翻譯的詩作,甚至沒有提到這些作品的名字,可知兩篇文章與翻譯的詩作之間並無直接聯繫。《美國詩選》一書有些介紹文章與譯詩非出自同一人之手,如余光中作《克瑞因的生平和作品》、《佛洛斯特的生平和作品》、《桑德堡的生平和作品》、《蒂絲黛兒的生平和作品》,克瑞因的詩系邢光祖譯,佛洛斯特的詩系梁實秋、余光中、夏菁、林以亮譯,桑德堡的詩系邢光祖譯,蒂絲黛兒的詩系余光中、林以亮譯,林以亮作《艾肯的生平和著作》,艾肯的詩系林以亮、余光中譯,這更說明介紹文章與譯詩並非不可分割。
《同學少年都不賤》目錄及正文中,將原來《美國詩選》中分別排列的文章與譯作混為一體,張愛玲所寫文章遂被誤認為譯作了。
我編簡體字版《張愛玲全集》,即將《愛默森的生平和著作》和《梭羅的生平和著作》二文收入散文卷,而張愛玲所譯愛默森和梭羅的詩則擬收入翻譯卷。散文卷還增收了《汪宏聲〈記張愛玲〉書後》(載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上海《語林》第一卷第一期,原無題)、《致〈力報〉編者》(載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上海《春秋》第二年第二期,原無題)、《不得不說的廢話》(載一九四五年一月《語林》第一卷第二期)、《秘密》(載一九四五年四月一日上海《小報》)、《丈人的心》(載一九四五年四月三日上海《小報》)、《吉利》(載一九四五年四月上海《雜誌》第十五卷第一期)、《人間小劄》(載一九七八年四月十一日臺北《中國時報.人間》)和《編輯之癢》(載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臺北《聯合報》副刊)等八篇散文。
以後陳子善又發現了張愛玲的《炎櫻衣譜》(載一九四五年四月六日、七日、八日、九日上海《力報》)。
張愛玲《〈張看〉自序》中有段話:「因此我同意唐教授將這些材料寄出去,刊物由他決定。一方面我寫了一段簡短的前言,說明這兩篇小說未完的原因,《幼獅文藝》登在《連環套》前面。《文季》刊出《創世紀》後也沒有寄一本給我,最近才看到,前面也有刪節了的這篇前言。」所云「前言」向未收入集中。另外陳子善著《這些人,這些事:在文學史視野下》中影印了張愛玲《〈草爐餅〉後記》手,也是一篇集外文。我因此給皇冠編輯金文蕙寫信,請她查一下兩篇文章的出處。金小姐不僅找到了《〈連環套〉〈創世紀〉前言》(載一九七四年六月號《幼獅文藝》,原無題)、《〈草爐餅〉後記》(載一九九○年一月二十日《聯合報》副刊),還發現了一篇《把我包括在外》(載一九七九年二月二十六日《聯合報》副刊)。另外一九八三年十二月號《皇冠》發表的《惘然記》還有一篇「前言」,收入書中時被刪掉了。這些分別增收進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二○一○年四月出版的《張愛玲典藏》之第十一卷《華麗緣》、第十二卷《惘然記》和第十三卷《對照記》。
前不久我去香港拜訪宋以朗時,得閱張愛玲手稿若干。其中有這樣一篇文章:
後記
洛杉磯時報有個副刊題名View(觀賞),兼收社交時裝占星,以及婦女問題信箱,書評與連環圖畫。一九九四年五月改名Life and Style(生活與時尚),將流行名詞Life style(生活作風,一般專指豪華或放浪的生活作風)一分為二,既渾成又俏皮。又新辟一個笑話專欄Laugh lines,要讀者聽見什麼笑話就寄給他們。我不是訂戶,只隔幾天買份報,所以不太確定副刊改名的日期,反正大概是五月。
在這以前一年,一九九三年三月號的皇冠登載我這篇《笑紋》,文內說笑話專欄可以叫Laugh lines。現在洛杉磯華人多,不是不可能有皇冠讀者向這美西第一大報建議採用這名稱。當然也無法指控他們抄襲,只能相信純屬巧合。倒是我需要聲明我不是剽竊。
順便再提一聲,這裏的五篇散文前三篇是一九四四年的作品。頭兩篇是我將《傾城之戀》小說改編為舞臺劇,上演時寫的。
我還看到一封張愛玲給皇冠編輯方麗婉小姐的信,無寫作時間,唯云「祝暑祺」,所談的是《對照記》單行本勘誤問題。《對照記》一九九四年六月在臺灣出版,七月在香港出版,信中云「萬一港版還沒付印」,估計寫在當年六七月間。然查港版一印錯如台版,或許未及改正。信中又云「卷尾還要再加上附寄來的《後記》」,即指此文。但《對照記》以後各版不見收錄,此文亦未發表。
《對照記》包括《對照記》和《散文六帙》兩部分。「六帙」依次為:《羅蘭觀感》,《被窩》,《關於〈傾城之戀〉的老實話》,《「嗄?」?》,《草爐餅》,《笑紋》。上面那篇後記應該是《笑紋》的,故云「這裏的五篇散文」,《笑紋》不計算在內。類似情況有《張看》一書卷末《附記》,上來說「以上兩篇『少作』近來又陸續出土了」,實為該書末尾兩篇《論寫作》和《天才夢》的附記,目錄裏沒有列出。
《後記》中說「前三篇是一九四四年的作品」,指《羅蘭觀感》、《被窩》和《關於〈傾城之戀〉的老實話》;「頭兩篇是我將《傾城之戀》小說改編為舞臺劇,上演時寫的」,卻與「六帙」排列順序不合。這說的是《羅蘭觀感》和《關於〈傾城之戀〉的老實話》,而《被窩》與該話劇無甚關係。按照張愛玲的意思,似乎《被窩》和《關於〈傾城之戀〉的老實話》應該調換一下位置。
[文/止 庵 編輯:陳嘉文 電郵:mpcentury@mingpao.com]
張愛玲紀念月序幕﹕《易經》揭開
文章日期:2010年9月3日
【明報專訊】九月,為張愛玲九十週年冥壽及逝世十五週年紀念月。張愛玲英文自傳體小說下部The Book of Change的面世揭開了紀念月序幕。皇冠出版社將於9月17在港推出中文翻譯版《雷峰塔》和《易經》,台版則將於9月6日在台灣上市。
「長篇遺作這是最後一本了,剩下可以出版的最多也只有書信了。」張愛玲文學遺產執行人宋以朗表示,張愛玲的英文自傳體小說從4歲寫到22歲,全書從她幼年走筆至太平洋戰爭爆發期間,原文達800多頁,因太長拆分成兩本書。四月面世的上半部The Fall of the Pagoda 講述上海童年家庭故事,與《私語》、《小團圓》等有重複之處;下半部The Book of Change(中文譯名《易經》),講述描寫香港求學經歷,與《燼餘錄》、《對照記》有重複。
由香港大學 出版社推出的The Book of Change以大篇幅描述女主角Lute在香港一間名為維多利亞大學的生活,以及戰火圍城時的經歷和心路,當中描繪女主角從上海來到香港,香港淪陷又想辦法買船票返回上海的經歷。內容和張愛玲描述戰時港大的散文《燼餘錄》,及自傳小說《小團圓》中的戰時大學氛圍的篇章極度相似,充滿張愛玲大學時代的影子,具有自傳色彩。
張愛玲於1939年入讀港大文學院,香港淪陷被逼輟學返回上海,但該兩年多的香港經驗帶來的衝擊及啟發,卻是她綻放一生光華的重要階段。相信The Book of Change將對張學研究者及張迷,提供了張愛玲在香港求學時期的珍貴參考材料。
除了遺作出土,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將於9月17日至19日在堅道葵里畫廊舉辦「發現張愛玲」展覽,展現張愛玲的香港情。「張迷」可一睹「祖師奶奶」未曝光的英文小說十八頁原稿、《異鄉記》、《雷鋒塔》、《易經》等作品手稿,還有張與一生摯友宋淇夫婦的往來書信手稿、照片、私人物品等。屆時,宋以朗還將親自主持五場展品導賞。查詢電話為2219 4012。
此外,浸會大學的繪畫展、手稿及書信展、電影工作坊、國際學術研討會、主題紀念舞台演出等圍繞張愛玲展開的活動亦將紛至沓來。九、十月份,上海和北京都將舉辦系列研討及紀念活動。
[文 / 趙桐]
香港浸會大學「張愛玲誕辰九十周年紀念活動」
文章日期:2010年9月3日
【明報專訊】張愛玲繪畫展
2010年9月27日至10月17日
香港浸會大學 林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公開展覽
張愛玲手稿及書信展
2010年9月27日至10月17日
香港浸會大學區樹洪紀念圖書館
張愛玲電影工作坊
2010年9月27日至9月29日
9月27日:李歐梵教授主持《太太萬歲》
9月28日:羅卡主持《情場如戰場》
9月29日:卓伯棠教授《南北一家親》
地點:NAB109(浸大校園)
查詢:3411 7395
報名截止日期:2010年9月15日
張愛玲誕辰九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0年9月29日至9月30日
地點﹕浸大逸夫校園逸夫行政樓五樓
聯絡﹕3411 5107
張愛玲主題紀念舞台演出﹕《情場如戰場》
演出日期:2010年9月22日至10月10日
演出地點:上環文娛中心
活動網頁:http://net3.hkbu.edu.hk

8/29/2010

“空降东方拯救盟军战俘65周年”图片展海南开幕

青年思想者的读书建议

青年思想者建议重读毛泽东著作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
香港中通社博鳌8月29日电(朱文)正在海南博鳌举办的中国青年思想者沙龙上,上海国资杂志社编辑部主任萧武和《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社副主编李云雷分别阐述了他们重读毛泽东著作后做出的思考,引发了与会者的讨论,学者们纷纷提出应该重读毛泽东著作,从中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
萧武以《毛泽东与传统》为题阐述了毛泽东与中国传统的关系。他说,“谈论毛泽东与传统的关系,首先需要分为不同的历史阶段来看,其次要看不同的层次。”随后,他分六个阶段阐述了毛泽东不同时期的思想活动,指出“中国传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支配性的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并提出“以毛为主,以儒为辅”的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
李云雷在分享了他重读《毛泽东选集》后的体会,如:从《论持久战》中学到毛泽东的“问题与方法”、从“老三篇”(《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中看到毛泽东建立的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价值观体系以及《论人民民主专政》中体现出来的理想与现实的问题。
学者们就“重读毛泽东著作以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柏峰说,在当时的时代,“毛选就是以文学形式表现出来的法律”,毛泽东时代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就是毛泽东的思想与群众运动的制衡。
香港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博士潘家恩指出,应该向台湾“左翼”吸收西方普世价值的方法学习,在重读毛泽东的时候吸取其他的东西,并做到为现实服务。
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助理研究员罗小茗在评议时指出,重读毛泽东著作有一定的必要性,但重读应该建立在考证、研究、比较的基础上,明确目的的有效的方法,跳出固有的模式重读,以期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中国青年思想者沙龙由《天涯》杂志社和上海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合办,参与人员为出生于1960年代末以后的学术新人,专业背景涵盖人文、社科诸领域。今年为第一届,在博鳌举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大学、香港岭南大学等11所高校的教授、在读博士后、及当代作家、《文艺理论与批评》、《天涯》等杂志编辑人员参加,40余名青年学者各抒己见,讨论当代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及走向。(完)海南分社朱文采 关向东签发
青年思想者建议重读毛泽东著作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