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7/2007
本土。“快樂男聲”。陳楚生。受追捧。
中新社海口七月七日電題:天涯熱風﹕本土“快樂男聲”受追捧
作者王曉東
“陳楚生晉級了沒有?”六日晚,湖南衛視“快樂男聲”全國三強決賽尚未結束,友人來電急切問詢。
是晚,以創作型情歌歌手形象參賽的陳楚生,彈著吉他演繹了一曲自己詞曲原創的古典情歌《她們》,第一個成為晉級“快男”三甲者。今日,此間紙媒、網路上滿眼都是陳楚生晉級的新聞。
湖南衛視“快樂男聲”是一擋全國選秀節目,海選青春歌手已整整兩個月零一周,六日晚進行全國三強決賽。
海南本土男生陳楚生,一九八一年出生在三亞立才農場,生就一副很海南仔的模樣,說一口很海南腔的“普通話”,他是海南唯一參賽的“快男”。
他是海南建省以來,第一個通過“海選”走入全國觀眾視野的本土人士。他的海南特質,吸引海南歌迷組成了粉絲圈——“花生圈”。
二00七年這個夏天,陳楚生這個土生土長的海南男孩,用他的音樂夢想引發了海南島的全民瘋狂。
海南從來都是娛樂圈大小明星進行宣傳的最後一站,而海南也少有本土明星。未知是否壓抑的太久,當一個海南人在一場選秀中嶄露頭角時,海南人的熱情一下子被激發了出來。
現時,在海口的公車上、商場裏都在播放陳楚生的原創歌曲,大街上“花生”們派發傳單拉票,學校裏同學們通過QQ集體投票……
記者的一位男性友人,已而立之年,偶然聽到陳楚生的歌聲,驚為天人,即刻成為一粒“花生”,不但場場不落追看比賽,還動員親友投票。
友人之子就讀海南中學,據稱校園裏到處都貼有陳楚生的宣傳畫,拉票宣言更是擲地有聲:“是海南人就支持陳楚生!”
上月三十日,陳楚生在海口舉辦“歌迷見面會”,六萬“花生”冒雨雲集,場面爆棚。
海南媒體自五月初始以各種形式關注陳楚生,連篇累贖地報導、製作音樂合輯供網友聆聽下載。近日,更有一新聞網站推出陳楚生衝刺“快男”冠軍的新聞專題時時跟近,被同行笑稱為“花生網”。
記者問及為何如此癡狂,一名女“花生”說,“小弟”是一個從海南走出去的音樂人,他就像我的一個夢,一個夢中曾經最渴望的自己,一個在現實中的自己無法做到的自己。
今天,陳楚生在“快男”比賽中前進的每一步都令海南人歡欣鼓舞,海南的年輕人更是為其瘋狂,誓要捧出一個“本土出品”的大明星。(完)
救起男人的女人們
南海水井坍塌事故:救起男人的女人們
中新海南網7月6日電(記者 關向東)海南南海農場一區四隊水井坍塌事故中,八名落井的青壯年得以在第一時間獲救,源于隊裏女人們及時有效的施救。
今日,海南天然橡膠產業南海分公司馮副經理與記者連線,講述了水井坍塌發生後最初二十分鐘,一區四隊老老少少,特別是二、三十位女人們,奮不顧身救親人的故事。
馮經理介紹說,南海農場一區四隊二十多戶人家,四日當天一家出一位青壯年,以做公益的方式清理連隊的公共水井。
午後,水井清淤完畢還原泵水系統。兩位職工在井下接應,另九人站在橫貫井口的丁字架,用繩索拉著水泵和不銹鋼水管輸往井下。二時二十分,水泥橫樑突然斷裂,所有人員全部落井,預製板隨之砸下水井。其中三人當場死亡,另有四人重傷,四人輕傷。
當時,站在井邊未有墜井的一位職工,飛跑回隊裏報告,主管主任即刻敲響了鐘聲。
聞訊,村中男女老少,尤其是二、三十位有親人參與清淤的婦女,情急之中紛紛奔向事故現場。
據馮經理介紹,通常水井清淤要抽幹井中之水。但抽幹的井水,會以每小時一點五米的速度回升。當時,幾位重傷者臥在井底,如不及時救出,即會有人溺亡。
他回顧說,當農場公安接警從十二公里外二十分鐘趕到出事地點時,女人們已經七手八腳將八位生者救出了。
其中,一位被救起的重傷職工對妻子說:不要走啊,還有人在井底。
四日當天,恰是一號低氣壓海南登陸,大雨將一區四隊通往場部唯一的土路,泡得鬆軟。
當時,定安縣城來的救護車,進不了隊;武警的車輛,也打滑在中途。南海農場兩部四驅車,成了擺渡車:女人們七手八腳,將傷者抬上車運出來;載著救助人員和器材,車輛又開向事故現場。
南海農場場部顏司機告訴記者:從出事開始,二十四小時內,僅他駕駛的這部車農夫車已經進出現場十多次。
據介紹,為了當夜仍躺在井底、泡在水中的兩位遇難兄弟,南海農場派出一名副場長,連夜進瓊海加積調運抽水泵及大型鋼絲管鉗。
五日晨,抽水之後,農場的五位職工下井,搬開壓在遇難者身上的大石,終於讓兄弟全屍出水安葬。
據場部介紹,遇難的三位職工,年齡均在四十出頭,身後都留下了妻兒,除了黎姓職工的十七歲兒子在深圳打工,周姓職工的一兒一女分別是三歲、四歲,莫姓職工的一兒一女為三歲、六歲。
頓失親人的女人、孩子,原本寧靜幸福的生活霎時黯然,未來時日他們將如何度過?訪問之時,記者感同身受。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南海農場水井坍塌,是一場難以預計的意外事故。事故發生之後人們自發的救助,則是一場人間真情溫暖的流露。但願,這溫情能夠在未來,扶持著痛失至愛的女人們。(完)
中新海南網7月6日電(記者 關向東)海南南海農場一區四隊水井坍塌事故中,八名落井的青壯年得以在第一時間獲救,源于隊裏女人們及時有效的施救。
今日,海南天然橡膠產業南海分公司馮副經理與記者連線,講述了水井坍塌發生後最初二十分鐘,一區四隊老老少少,特別是二、三十位女人們,奮不顧身救親人的故事。
馮經理介紹說,南海農場一區四隊二十多戶人家,四日當天一家出一位青壯年,以做公益的方式清理連隊的公共水井。
午後,水井清淤完畢還原泵水系統。兩位職工在井下接應,另九人站在橫貫井口的丁字架,用繩索拉著水泵和不銹鋼水管輸往井下。二時二十分,水泥橫樑突然斷裂,所有人員全部落井,預製板隨之砸下水井。其中三人當場死亡,另有四人重傷,四人輕傷。
當時,站在井邊未有墜井的一位職工,飛跑回隊裏報告,主管主任即刻敲響了鐘聲。
聞訊,村中男女老少,尤其是二、三十位有親人參與清淤的婦女,情急之中紛紛奔向事故現場。
據馮經理介紹,通常水井清淤要抽幹井中之水。但抽幹的井水,會以每小時一點五米的速度回升。當時,幾位重傷者臥在井底,如不及時救出,即會有人溺亡。
他回顧說,當農場公安接警從十二公里外二十分鐘趕到出事地點時,女人們已經七手八腳將八位生者救出了。
其中,一位被救起的重傷職工對妻子說:不要走啊,還有人在井底。
四日當天,恰是一號低氣壓海南登陸,大雨將一區四隊通往場部唯一的土路,泡得鬆軟。
當時,定安縣城來的救護車,進不了隊;武警的車輛,也打滑在中途。南海農場兩部四驅車,成了擺渡車:女人們七手八腳,將傷者抬上車運出來;載著救助人員和器材,車輛又開向事故現場。
南海農場場部顏司機告訴記者:從出事開始,二十四小時內,僅他駕駛的這部車農夫車已經進出現場十多次。
據介紹,為了當夜仍躺在井底、泡在水中的兩位遇難兄弟,南海農場派出一名副場長,連夜進瓊海加積調運抽水泵及大型鋼絲管鉗。
五日晨,抽水之後,農場的五位職工下井,搬開壓在遇難者身上的大石,終於讓兄弟全屍出水安葬。
據場部介紹,遇難的三位職工,年齡均在四十出頭,身後都留下了妻兒,除了黎姓職工的十七歲兒子在深圳打工,周姓職工的一兒一女分別是三歲、四歲,莫姓職工的一兒一女為三歲、六歲。
頓失親人的女人、孩子,原本寧靜幸福的生活霎時黯然,未來時日他們將如何度過?訪問之時,記者感同身受。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南海農場水井坍塌,是一場難以預計的意外事故。事故發生之後人們自發的救助,則是一場人間真情溫暖的流露。但願,這溫情能夠在未來,扶持著痛失至愛的女人們。(完)
擔當。時代。吳小莉訪范徐麗泰。
時代變幻,我的回答
專訪范徐麗泰
採訪、文/吳小莉
文章日期:2007年7月7日
【明報專訊】范太,港人對她極為熟悉,從學校職員到港英時期立法局議員,再到臨時立法會主席,港人看她從作風犀利的強人,一路走得愈來愈柔軟平和。
從捐腎救女,到丈夫離世翌日,她一身黑衣主持立法會。她的工作和家庭,總有許多港人熟悉又不曾參透的故事。
這是第二次訪問她,上次是她參加立法會議員直選時。回歸十年,她談及當年是如何受港英政府賞識,以一介平民進入立法局,又如何受到彭定康的冷待,退出政壇。之後中方邀請她加入特區籌委會的工作。她坦言,從立法局到特區籌委會,她曾經經歷過會不會被人稱為「轉」的掙扎。在訪談結束時,她還談到了丈夫離世後,那內心自我封閉的18個月。
范徐麗泰,一個嘗試在時代變遷中找尋座標,全力以赴,兼顧事業生活的女性。
吳:吳小莉 范:范徐麗泰
吳:你帶我看這個大樓時說,你在這裏工作了將近20年,前面9年是在立法局,後面的10年是在立法會,這兩個時代有什麼不同?
范:雖然港英政府對立法局是非常尊重的,立法局說要做的事,他們都會去執行,可是實際上,是沒有什麼憲制地位的,可是現在,《基本法》裏很清楚地說出立法會的職權,我們是一個堂堂正正的立法機關,現在所有議員,拿夠了票,才能進這個立法會,所以他有言論的自由。
吳:你覺得有沒有結下一些「私人恩怨」,比如因為請某些議員離開,不讓他發言?
范:我覺得沒有,比如說有議員第一次給我請離開的時候,他心裏邊一定不會開心,一定會覺得這個主席很針對他,可是時間長了,他會看到我對其他議員也採同樣態度,就會明白了,不需要解釋。
吳:你覺得過去10年香港立法會的作用和在社會的地位有什麼變化?
范:過去10年,認為立法會做得非常好所佔的人數,一般徘徊在20%到35%之間,認為立法會還可以的,大概在20%左右,餘下約30%則認為我們做得不好。我們民意最高的時候是在第二屆,當時有一個所謂八黨聯盟,面對當時很差的經濟情,不讓政府加價,不讓政府再多請高級公務員,這也是省錢嘛,那個時候名望就提高了。然後當立法會流會多了,在應該開會的時候,不夠人開會,或許有個別議員的表現,不像一般市民心目中的立法會的議員,名望又會跌下來。
我的話,新港督聽不進耳
吳:你生命中,很重要的一個轉折就是從一個普通的教職人員成為一個立法局議員。港督(按:尤德)來找你時感到意外嗎?你之前跟這位港督交往多嗎?
范:我見過他兩次。有一次是在一個官員的就職會上,第二次就是他請我到他的住所吃飯,也不是我一個人,很多人都在那。大家討論怎麼樣培養年輕人,很多人很多想法,我就說,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暑期安排他們到公司裏面做暑期工,學習學習,錢不要緊,多少薪酬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令他們了解到工作情、環境,跟學校、家裏都是不同的,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建議。我從來沒有想過他們會委任我進立法局。
吳:1992年當彭定康來了以後呢,你覺得理念不合,掛冠求去?
范:其實當時他告訴我不需要我再做行政局議員。當時我是兩局議員,我也同時交了一封辭函,辭去立法局議員的工作。為什麼我這樣決心呢?一個是,其實我跟彭定康在英國見過一次面。我的丈夫在英國開會,我跟過去,外交部就問我要不要見見這個新港督,他當時還未來香港。我於是去見他。他最感興趣的是政治上怎麼和中國打交道,我最有興趣的則是香港的通貨膨脹和保安問題。他關心的事情我沒什麼建議可給他,我也不知道怎麼打交道才是最好的辦法,回來之後我們開過兩次行政局會議,我發覺我講話的時候,他以身體的語言表示不大聽得進,他不同意我的看法。後來他決定了要將行政立法兩局分開,同時是行政局的議員就不用你在行政局,單單做立法局。我就覺得這個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我既然跟他的想法不同,他最關心的是政治,也希望很快地推進香港的民主進度,所以我就不幹了。
不接受委任,我會後悔
吳:沒有多久,中國政府希望成立特區籌委會,也就邀請你,你就決定出山了。那時候是怎麼考量的?
范:當時因為中英的爭已經是白熱化了,彭定康一意孤行,要實踐他的政改方案,本來香港已有個直通車,是平穩過渡的,這樣子鬧下去,平穩過渡就有了危機。雖然我退了下來,可是香港市民對我的看法還是很正面的,如果我不幹的話,我就明哲保身,大家對我會留一個好印象。不然,別人看你就是你本來接受英國人的委任做立法局議員,那你應該是親英的,現在你去接受人大的委任做預委會的委員那不就變了親中了嗎,這個叫轉了,大家覺得你這個人是為民還是為利呢?我知道有這個情,所以我在想應不應該接受,很矛盾。假如接受,老實說是沒什麼好處的,只是辛苦一點,而且給人家的機會高了,我唯一可以做得到的就是將我所知道的香港人擔心的事情,如實地反映,爭取一個最好的結果,讓我們將來平穩過渡,得到好的保證。(關關﹕是啊﹐人生最難之一﹐就是在“小我”與“大我”之間抉擇。放下了﹐才拿得起。拿得起了﹐才放得下。這扇門﹐或許﹐一生也摸不到﹐摸到了﹐或許﹐一生也打不開。什么叫風景這邊獨好吶﹖生命﹐無貴賤之分﹔人生﹐還是分層次的。這樣想﹐對麼﹖)
我的丈夫問了我一句話,他說今天你不接受委任,將來香港搞得亂糟糟你會不會後悔,我覺得很難答覆——因為我是會後悔的。後來想一想,人生在世,應該要做的就要去做,不要想個人利益了,最多就是給人家算了。如果我盡了力,將來香港也是亂糟糟的,我只不過是不成功而已,但我擔負起責任。那麼所以我決定接受這個委任。吳:但是你後來也的確被人了,那時候心情怎麼樣?
范:很不高興啊,開頭很想跟人家解釋不是這麼一回事,後來發覺完全沒用。後來我的女兒病了,我的人生觀有了很大的改變,我以前就認為健康是必然的,一個家庭開開心心也是應該的嘛,本來就應該這樣子,可是我發現原來生死是一線之間,我覺得其實對我來說最重要的還是我的家庭,我的丈夫,我的兒女,所以其他一切不再重要。退出立法會?——再難有新創建
吳:你還會參選下一次立法會選舉嗎?有一個說法是你已經在立法會待了比較長的時間,應該讓新血進入。你是不是覺得也應差不多了?
范:是,我的確有這個想法,不過我還沒有做最後的決定。很多人已經在這個立法會很多年了,我們的平均年齡一路上升,所以如果有機會,讓一些年輕人進入立法會,會是好事。我們想的事情其實已經是差不多了,新的創建應已不多了,尤其我這個位子,到明年我就做了11年的立法會主席,我覺得可能也是這個時候要有一個新主席,有一套新作風,當然還是會公平公正的。到今天,應該要做的事情也做得七七八八,不過我有的助選團就不同意,覺得我應該繼續下去,至少再多做一屆,所以現在還是不能決定。
吳:有人說曾憲梓表示已經要退下人大常委的工作,他也提到其實你德高望重是很適合接任的人選,如果有機會在不同的崗位上貢獻自己的心力,你怎麼自我期許?
范:暫時來說,這個課題我還沒有真正地去想,首先我要選到第十一屆的人大代表,才可以想這個,我這個人就是做什麼事情都是一步一步,還沒有走出這一步,我不想下一步應該怎麼樣,所以這個應該是到了明年1月份,如果我當選繼續做人大代表,我才考慮這個問題。不過其實也有一個問題,做人大常委跟做立法會的主席,我自己覺得角色上可能有衝突。人大常委會曾就普選作了決定,決定公布了之後,我們立法會的泛民主派議員們,要求辯論這個決定,結果我裁決了,將議案退回給他們。如果當時我的身分不單單是人大代表,而是人大常委,而我這個人大常委又參與了這個決定,那我覺得就不能夠做這個裁決,因為你這個角色,是有份決定這件事情。所以有了這個經驗,我覺得魚與熊掌是不能同時擁有的,那麼這也會是將來的一個問題。
走出喪夫之痛
吳:你的夫君過世了,但是我們也看到你很堅強地在公眾面前出現,那時候心裏起伏還是不是很大的?
范:起伏是很大的,而且大得我自己都不知道,可能有一種心理狀態,就是將這東西壓下去。他去世了之後,我回到香港,還是繼續主持立法會會議。當然很多人都說我很堅強,我自己卻不覺得。我自己知道,如果我那天不主持會議,而在家看他的照片,我會更辛苦、更難過,所以,不如我用工作將想他的時間減少。工作是一個逃避,一個非常好的逃避,我一直是這樣的。在他走了之後大概年半的時間,我什麼都提不起勁,你們當然看不到,因為我主持會議有的事情就必須要做的,可是我回到家裏,銀行的月結單我都放在那,以前我不是這樣,每一張銀行月結單我都會去看看,然後將月結單放進檔案,都弄得清清楚楚的,而在那段差不多18個月的時間,我什麼都沒幹,回到家裏就在那看電視,然後就睡覺,話也不多。
後來,我開始覺得這樣不是辦法,就慢慢將我累積在一旁的東西慢慢清理,後來大概兩年多之後,有一天我的女兒告訴我,你現在正常了,前幾年你不大正常。他們都看到,可是我自己不知道,可能就是這種感情給壓了下去。
吳:時至今日你覺得你走出來了嗎?
范:我現在走出來了,很坦然,我依舊很惦念他,在這裏有他的照片,在家裏有他的照片,我沒有宗教信仰,可是我每天都給他上香,在他去世之後,他的一個妹妹從外國回來,送了一本心經給我,那個時候我天天早上念一次,晚上念一次,現在也是這樣,我覺得念它對我的心態很好,能夠平靜下來。
本文摘自鳳凰衛視中文台節目《答問神州》訪問內容;訪問將於今周六下午5時45分至6時10分播映。
[採訪、文/吳小莉 鳳凰衛視中文台節目主持人]
專訪范徐麗泰
採訪、文/吳小莉
文章日期:2007年7月7日
【明報專訊】范太,港人對她極為熟悉,從學校職員到港英時期立法局議員,再到臨時立法會主席,港人看她從作風犀利的強人,一路走得愈來愈柔軟平和。
從捐腎救女,到丈夫離世翌日,她一身黑衣主持立法會。她的工作和家庭,總有許多港人熟悉又不曾參透的故事。
這是第二次訪問她,上次是她參加立法會議員直選時。回歸十年,她談及當年是如何受港英政府賞識,以一介平民進入立法局,又如何受到彭定康的冷待,退出政壇。之後中方邀請她加入特區籌委會的工作。她坦言,從立法局到特區籌委會,她曾經經歷過會不會被人稱為「轉」的掙扎。在訪談結束時,她還談到了丈夫離世後,那內心自我封閉的18個月。
范徐麗泰,一個嘗試在時代變遷中找尋座標,全力以赴,兼顧事業生活的女性。
吳:吳小莉 范:范徐麗泰
吳:你帶我看這個大樓時說,你在這裏工作了將近20年,前面9年是在立法局,後面的10年是在立法會,這兩個時代有什麼不同?
范:雖然港英政府對立法局是非常尊重的,立法局說要做的事,他們都會去執行,可是實際上,是沒有什麼憲制地位的,可是現在,《基本法》裏很清楚地說出立法會的職權,我們是一個堂堂正正的立法機關,現在所有議員,拿夠了票,才能進這個立法會,所以他有言論的自由。
吳:你覺得有沒有結下一些「私人恩怨」,比如因為請某些議員離開,不讓他發言?
范:我覺得沒有,比如說有議員第一次給我請離開的時候,他心裏邊一定不會開心,一定會覺得這個主席很針對他,可是時間長了,他會看到我對其他議員也採同樣態度,就會明白了,不需要解釋。
吳:你覺得過去10年香港立法會的作用和在社會的地位有什麼變化?
范:過去10年,認為立法會做得非常好所佔的人數,一般徘徊在20%到35%之間,認為立法會還可以的,大概在20%左右,餘下約30%則認為我們做得不好。我們民意最高的時候是在第二屆,當時有一個所謂八黨聯盟,面對當時很差的經濟情,不讓政府加價,不讓政府再多請高級公務員,這也是省錢嘛,那個時候名望就提高了。然後當立法會流會多了,在應該開會的時候,不夠人開會,或許有個別議員的表現,不像一般市民心目中的立法會的議員,名望又會跌下來。
我的話,新港督聽不進耳
吳:你生命中,很重要的一個轉折就是從一個普通的教職人員成為一個立法局議員。港督(按:尤德)來找你時感到意外嗎?你之前跟這位港督交往多嗎?
范:我見過他兩次。有一次是在一個官員的就職會上,第二次就是他請我到他的住所吃飯,也不是我一個人,很多人都在那。大家討論怎麼樣培養年輕人,很多人很多想法,我就說,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暑期安排他們到公司裏面做暑期工,學習學習,錢不要緊,多少薪酬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令他們了解到工作情、環境,跟學校、家裏都是不同的,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建議。我從來沒有想過他們會委任我進立法局。
吳:1992年當彭定康來了以後呢,你覺得理念不合,掛冠求去?
范:其實當時他告訴我不需要我再做行政局議員。當時我是兩局議員,我也同時交了一封辭函,辭去立法局議員的工作。為什麼我這樣決心呢?一個是,其實我跟彭定康在英國見過一次面。我的丈夫在英國開會,我跟過去,外交部就問我要不要見見這個新港督,他當時還未來香港。我於是去見他。他最感興趣的是政治上怎麼和中國打交道,我最有興趣的則是香港的通貨膨脹和保安問題。他關心的事情我沒什麼建議可給他,我也不知道怎麼打交道才是最好的辦法,回來之後我們開過兩次行政局會議,我發覺我講話的時候,他以身體的語言表示不大聽得進,他不同意我的看法。後來他決定了要將行政立法兩局分開,同時是行政局的議員就不用你在行政局,單單做立法局。我就覺得這個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我既然跟他的想法不同,他最關心的是政治,也希望很快地推進香港的民主進度,所以我就不幹了。
不接受委任,我會後悔
吳:沒有多久,中國政府希望成立特區籌委會,也就邀請你,你就決定出山了。那時候是怎麼考量的?
范:當時因為中英的爭已經是白熱化了,彭定康一意孤行,要實踐他的政改方案,本來香港已有個直通車,是平穩過渡的,這樣子鬧下去,平穩過渡就有了危機。雖然我退了下來,可是香港市民對我的看法還是很正面的,如果我不幹的話,我就明哲保身,大家對我會留一個好印象。不然,別人看你就是你本來接受英國人的委任做立法局議員,那你應該是親英的,現在你去接受人大的委任做預委會的委員那不就變了親中了嗎,這個叫轉了,大家覺得你這個人是為民還是為利呢?我知道有這個情,所以我在想應不應該接受,很矛盾。假如接受,老實說是沒什麼好處的,只是辛苦一點,而且給人家的機會高了,我唯一可以做得到的就是將我所知道的香港人擔心的事情,如實地反映,爭取一個最好的結果,讓我們將來平穩過渡,得到好的保證。(關關﹕是啊﹐人生最難之一﹐就是在“小我”與“大我”之間抉擇。放下了﹐才拿得起。拿得起了﹐才放得下。這扇門﹐或許﹐一生也摸不到﹐摸到了﹐或許﹐一生也打不開。什么叫風景這邊獨好吶﹖生命﹐無貴賤之分﹔人生﹐還是分層次的。這樣想﹐對麼﹖)
我的丈夫問了我一句話,他說今天你不接受委任,將來香港搞得亂糟糟你會不會後悔,我覺得很難答覆——因為我是會後悔的。後來想一想,人生在世,應該要做的就要去做,不要想個人利益了,最多就是給人家算了。如果我盡了力,將來香港也是亂糟糟的,我只不過是不成功而已,但我擔負起責任。那麼所以我決定接受這個委任。吳:但是你後來也的確被人了,那時候心情怎麼樣?
范:很不高興啊,開頭很想跟人家解釋不是這麼一回事,後來發覺完全沒用。後來我的女兒病了,我的人生觀有了很大的改變,我以前就認為健康是必然的,一個家庭開開心心也是應該的嘛,本來就應該這樣子,可是我發現原來生死是一線之間,我覺得其實對我來說最重要的還是我的家庭,我的丈夫,我的兒女,所以其他一切不再重要。退出立法會?——再難有新創建
吳:你還會參選下一次立法會選舉嗎?有一個說法是你已經在立法會待了比較長的時間,應該讓新血進入。你是不是覺得也應差不多了?
范:是,我的確有這個想法,不過我還沒有做最後的決定。很多人已經在這個立法會很多年了,我們的平均年齡一路上升,所以如果有機會,讓一些年輕人進入立法會,會是好事。我們想的事情其實已經是差不多了,新的創建應已不多了,尤其我這個位子,到明年我就做了11年的立法會主席,我覺得可能也是這個時候要有一個新主席,有一套新作風,當然還是會公平公正的。到今天,應該要做的事情也做得七七八八,不過我有的助選團就不同意,覺得我應該繼續下去,至少再多做一屆,所以現在還是不能決定。
吳:有人說曾憲梓表示已經要退下人大常委的工作,他也提到其實你德高望重是很適合接任的人選,如果有機會在不同的崗位上貢獻自己的心力,你怎麼自我期許?
范:暫時來說,這個課題我還沒有真正地去想,首先我要選到第十一屆的人大代表,才可以想這個,我這個人就是做什麼事情都是一步一步,還沒有走出這一步,我不想下一步應該怎麼樣,所以這個應該是到了明年1月份,如果我當選繼續做人大代表,我才考慮這個問題。不過其實也有一個問題,做人大常委跟做立法會的主席,我自己覺得角色上可能有衝突。人大常委會曾就普選作了決定,決定公布了之後,我們立法會的泛民主派議員們,要求辯論這個決定,結果我裁決了,將議案退回給他們。如果當時我的身分不單單是人大代表,而是人大常委,而我這個人大常委又參與了這個決定,那我覺得就不能夠做這個裁決,因為你這個角色,是有份決定這件事情。所以有了這個經驗,我覺得魚與熊掌是不能同時擁有的,那麼這也會是將來的一個問題。
走出喪夫之痛
吳:你的夫君過世了,但是我們也看到你很堅強地在公眾面前出現,那時候心裏起伏還是不是很大的?
范:起伏是很大的,而且大得我自己都不知道,可能有一種心理狀態,就是將這東西壓下去。他去世了之後,我回到香港,還是繼續主持立法會會議。當然很多人都說我很堅強,我自己卻不覺得。我自己知道,如果我那天不主持會議,而在家看他的照片,我會更辛苦、更難過,所以,不如我用工作將想他的時間減少。工作是一個逃避,一個非常好的逃避,我一直是這樣的。在他走了之後大概年半的時間,我什麼都提不起勁,你們當然看不到,因為我主持會議有的事情就必須要做的,可是我回到家裏,銀行的月結單我都放在那,以前我不是這樣,每一張銀行月結單我都會去看看,然後將月結單放進檔案,都弄得清清楚楚的,而在那段差不多18個月的時間,我什麼都沒幹,回到家裏就在那看電視,然後就睡覺,話也不多。
後來,我開始覺得這樣不是辦法,就慢慢將我累積在一旁的東西慢慢清理,後來大概兩年多之後,有一天我的女兒告訴我,你現在正常了,前幾年你不大正常。他們都看到,可是我自己不知道,可能就是這種感情給壓了下去。
吳:時至今日你覺得你走出來了嗎?
范:我現在走出來了,很坦然,我依舊很惦念他,在這裏有他的照片,在家裏有他的照片,我沒有宗教信仰,可是我每天都給他上香,在他去世之後,他的一個妹妹從外國回來,送了一本心經給我,那個時候我天天早上念一次,晚上念一次,現在也是這樣,我覺得念它對我的心態很好,能夠平靜下來。
本文摘自鳳凰衛視中文台節目《答問神州》訪問內容;訪問將於今周六下午5時45分至6時10分播映。
[採訪、文/吳小莉 鳳凰衛視中文台節目主持人]
聽聽歌兒﹕本土男生。陳楚生。《她們》。
K,
海南本土男生陳楚生﹐長就一副很海南的模樣。今晚﹐海南的年輕人﹐狂歡﹐因為陳在湖南衛視快樂男生決賽中﹐首個進入前三名。他的粉絲圈﹐叫做“花生圈”。這大約是海南建省以來﹐第一個通過“海選”走入全國觀眾視野的本土人士。
肥仔告訴小女子﹐學校里都貼著陳的宣傳畫兒﹐稱“是海南人﹐就支持陳楚生”。因為﹐他的長得很“村”﹐說海南普通話﹐一字一句彈著吉他唱慢歌﹐而且都是自己詞曲的歌兒﹐所以﹐海南的“大家”就“頂他”。
聽來﹐這情結好像很熟悉﹐是吧。知道嗎﹖快男決賽的片尾曲﹐竟然是張雨生的《大海》。
今晚﹐陳的決賽歌曲﹐是他自己詞曲原創的《她們》。聽聽吧﹐好聽。
陳是創作型歌手﹐作詞作曲﹐古典﹐情歌﹐哀婉﹐歌喉輕輕敲人心。
http://sunnyol.com/html/08/t-7208.html
時光﹐莫非﹐真的會穿梭的嗎﹖這感覺﹐很歲月﹐很體己……
她們
詞曲唱:陳楚生
http://www.xuan2.com/t/4113/130704.htm
我家陽臺有一盆花
在慢慢地枯萎
那甘露落在白色的花瓣
像是她的眼淚
我問花兒為什麼哭泣
是否感到有一點孤寂
這個城市實在是擁擠
花兒請你也別太在意
這城市生長著許多花
很嬌豔也很驕傲
她們擁有七彩的衣裳
她們唱歌盡情地跳舞
我愛她們燦爛的笑容
在陽光下面瞬間地開啟
總是幻想能夠在一起
卻總是害怕帶刺的身體
花兒請你不要再哭泣
我想我能給你安慰
你那沒有顏色的花蕾
盛開時候一樣美麗
花兒請你不要再哭泣
我想我能讓你依偎
這世間沒有永恆的美麗
花兒你也別太在意
Hu~~~~Hu~~~~
這城市生長著許多花
很嬌豔也很驕傲
她們擁有七彩的衣裳
她們唱歌盡情地跳舞
我愛她們燦爛的笑容
在陽光下面瞬間地開啟
總是幻想能夠在一起
卻總是害怕帶刺的身體
花兒請你不要再哭泣
我想我能給你安慰
這世間沒有永恆的美麗
花兒你也別太在意
花兒請你不要再哭泣
我想我能讓你依偎
這世間沒有永恆的美麗
花兒你也別太在意
花兒你也別太在意
你盛開時候一樣美麗
******
故鄉
http://sunnyol.com/html/09/t-7209.html
詞曲歌﹕陳楚生
天邊夕陽再次映上我的臉龐
再次映著我那不安的心
這是什麼地方依然是如此的荒涼
那無盡的旅程如此漫長
我是永遠向著遠方獨行的浪子
你是茫茫人海之中我的女人
在異鄉的路上每一個寒冷的夜晚
這思念它如刀讓我傷痛
總是在夢裏我看到你無助的雙眼
我的心又一次被喚醒
我站在這裏想起和你曾經離別情景
你站在人群中間那麼孤單
那是你破碎的心
我的心卻那麼狂野
你在我的心裏永遠是故鄉
你總為我獨自守候沉默等待
在異鄉的路上每一個寒冷的夜晚
這思念它如刀讓我傷痛
總是在夢裏我看到你無助的雙眼
我的心又一次被喚醒
我站在這裏想起和你曾經離別情景
你站在人群中間那麼孤單
那是你破碎的心
我的心卻那麼狂野
總是在夢裏我看到你無助的雙眼
我的心又一次被喚醒
總是在夢裏看到自己走在歸鄉路上
你站在夕陽下麵容顏嬌豔
那是你衣裙漫飛
那是你溫柔如水
******
尋找
詞曲歌﹕陳楚生
http://sunnyol.com/html/08/t-7208.html
踏著落葉追尋著我的夢想
廢氣和塵埃迷漫著整座城市
是誰在輕輕哼著那首不老的歌
空氣的節奏又回到原始邊緣
留不住落葉落下的這個季節
再遮掩不住我身邊你冰冷的臉
想借著這風再回到我的故鄉
因為那裏還有我愛的姑娘
我像是無助的孩子
在鋼筋水泥的森林
尋找一種叫幸福
兩個人的孤獨
我像是墜落的天使
痛苦的追逐
即使換不來幸福
也無怨無悔
7/06/2007
龍口粉絲:想一想香港。無線翡翠台。
来信照登﹕
同學們:
龍老師的片子今天晚上1900 就播出了,在無線翡翠台。來不及看的話可在網上重温www.rthk.org.hk
節目名稱是:想一想香港http://www.rthk.org.hk/rthk/tv/rethinkinghk/20070706.html
看後,有什麽感想,請在網頁的討論區留言,或電郵給我。謝謝。
T
同學們:
龍老師的片子今天晚上1900 就播出了,在無線翡翠台。來不及看的話可在網上重温www.rthk.org.hk
節目名稱是:想一想香港http://www.rthk.org.hk/rthk/tv/rethinkinghk/20070706.html
看後,有什麽感想,請在網頁的討論區留言,或電郵給我。謝謝。
T
耿兄。LIli。臺北。胡適紀念館。
http://hi.baidu.com/lili0898
中新社臺北七月六日電 題:臺北胡適紀念館遊記
中新社記者 王辛莉 耿軍
在中國近代史上,胡適是一位自有其地位的人物。
位於臺北“中央研究院”的胡適紀念館,每逢週三和週六開放,為慕名者提供一個實地感知的機緣。
胡適紀念館由故居、陳列室和墓園三部分組成。坐落“中研院”內的故居,一層平房,白牆藍窗,室內陳設保持胡適在世時的原貌。與故居相鄰的陳列室,系一九六四年其美國友人吏帶先生捐建,共展出胡適的情感世界、學術文化成就、胡適與近代中國、胡適與雷震四部分,及部分生前使用物品、文稿、信劄等。墓園位於與研究院一條馬路相隔的青山坡上,與故居遙遙相望。
推開故居大門,客廳裏赭紅色書櫃、卡其布沙發,陽臺上的老式滕椅……一一映入眼簾。與客廳一屏相隔的餐桌上放著碗勺,旁有字牌:胡適的早餐:一碗稀飯,一片麵包,一碟菜,一杯橘子水,一杯咖啡。一如胡適的為人,清淡求真,中洋相容。
故居最多的是書籍,每一面可利用的牆壁,幾乎都為書所占。紀念館工作人員莊茹蘭小姐告訴記者,胡適在北大的藏書有百多箱,但來台時匆匆僅帶出二十餘本,其中有《乾隆甲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杜甫詩》和《水經注》等,故居書籍,多是胡適來台後購置、搜集或朋友贈送。
胡適藏書,中外古今,文學、哲學、藝術、宗教等無一不涉。書房和臥室的書是他經常翻閱的。書房裏,一排古典書籍,泛出黃色,帖著標籤,恍覺老先生已離又未離。數本一九二五年出版的《北大研究所國學門週刊》外觀較新。
胡適心系北大。一九一八年,二十七歲始在北大任教,開展白話文運動,研究古典小說,批判舊禮教。四十一歲擔任北大文學院長,創辦《獨立評論》;五十六歲出任北大校長。陳列室收藏胡適六十八歲生日錄影,他在致辭中表露了對北大的追憶和展望之情。
胡適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啟蒙者群體中的一員。學者周質平在紀念館簡介手冊撰文稱,胡適的精神即為自由與理性,他的一生終極關懷是中國文化的重建和再造。陳列室的一圖一文一物,印證了胡適為這一理想,如何踐行“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的諾言。
“為何不重印胡適《嘗試集》手稿本?”一位年近六旬的訪客向陳列室工作人員詢問。《嘗試集》是胡適最早用白話寫詩的集子。這位陳姓臺北市民說,他初中讀《胡適文存》,後來看《自由中國》。念台大一年級時,胡適去世,他特地前去瞻仰。他敬重胡適“開風氣之先”及“一生與太太不離不棄”。幾十年來,他每年多次來紀念館參觀,並把胡適的出版紀念物帶給在美國的兒子。
胡適喜歡白色。墓園以白色鵝卵石鋪面,四周是白色正方形廊簷,正面圍牆上懸掛一塊白色大理石,上面雕刻著蔣介石先生親筆“智德兼隆”四個金字。兩棵長青松柏佇立墓園前兩側,中間一花台,雛菊蔥蘢,聊作祭奠。
沒有宗教信仰,他的墓園顯得簡樸純粹。而有太太和兩個兒子相伴,他的墓園卻是溫暖祥和。
胡適,一八九一年生於上海,三至四歲隨母來臺灣探父,曾住台南和台東,五歲回祖籍安徽績溪讀私塾,二十歲留學美國,一九一七年學成歸國,後又數次去國遊學,直至一九五八年,回台擔任“中央研究院”院長。一九六二年二月二十四日,在家中招待朋友時突發心臟病逝世。終年七十二歲。
胡適的墓誌銘亦簡白:這個為學術和文化進步,為思想和言論自由,為民族的尊榮,為人類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敝精勞神以致身死的人,現在在這裏安息了……形骸終會化滅,陵穀也會變易,但現在墓中這位哲人所給予世界的光明,將永遠存在。 (完)
你知道與不知道的梁文道
转贴:你知道與不知道的梁文道
http://blog.phoenixtv.com/index.php/uid_191653_action_viewspace_itemid_837356
2007-05-28 15:39:00
晚上10點45分,我坐在酒店大堂等候隨時會出現的梁文道。早在一個月前獲知他將來馬的時候,我就決定要訪問他了,可是我後來並沒有被指派去訪問他。就在他抵達吉隆玻當天,我抱著一絲希望,自作主張的在傍晚時分聯絡了接他飛機的負責人,請他幫我詢問梁是否可以在吃完飯回酒店之後,讓我和他聊一聊。晚上9點多,負責人來電說梁樂意和我見面,並叫我到酒店去等候。
接近11點,梁出現在門口,還有詩人葉輝與他一起。我趨前和他打招呼,他連忙說抱歉讓我久等。我嗅到了他身上散發的酒味。接著他走進大堂,四周觀望,然後輕聲說∶“都有冷氣呢,那可就不能吸煙了。”我聽了會心一笑,連忙告訴他房間是可以抽煙的,然後因預料到我們接下來一定能躲在可以抽煙的房間慢慢細談而高興。
正如我所料,領了房間鑰匙我就隨著梁一起走了。進到房間我先打電話叫人送咖啡上來,他洗了一把臉後開始坐下來卷煙草,我則直接抽現成的煙。我是來找他聊天的,採訪只不過是一個更好交代的名堂而已。
有人說梁具有老派文人的特質,因為他不但卷煙草,還用稿紙寫文章,名符其實的爬格子。那樣的形象似乎讓人投入了些許浪漫的聯想,浮現起過去文人握住一支墨水鋼筆,俯身在書桌上把文字滲透在微黃稿紙上的畫面。可梁很快就打破了這個遐想,他說∶“我只是不會打字!”
說畢,我和他哈哈大笑。
這個在電視上主持〈網羅天下〉,帶領觀眾遨遊網路世界的文化人,原來是因為沒有掌握打字的技術才選擇最原始的書寫方式。你或許以為這和梁的工作及身份不符,可這不是他惟一和“現代社會”產生矛盾的行為。
梁不穿耐克鞋,不吃麥當勞,不喝三合一咖啡,看起來似乎在對抗資本主義體系的同時,也堅持品味的選擇。他從不掩飾自己是個左派,但他也坦言自己的某些生活享受似乎更貼近資本主義。現在的時尚趨勢是“垮界”,作家可以出唱片,廚師可以出書,但左派可不能一隻腳叉到右派去,搞工運的人沒有理由倒過頭來支持資方。梁的生活選擇,有時候跨來跨去,有時候堅守一片貼了特定標籤的山頭,不知他可活得自在?
“我當然不能很自在地做回自己。左派是很寬的東西,你如何定義呢?最近美國做了一個調查,發現最熱心做慈善的是最保守最右的福音派那幫人,而捐錢最少的就是左派。哈哈哈!”
笑一輪後,他開始解釋自己的消費原則。
“左派總是覺得應該看大的社會結構問題,結果很多日常小細節反而不堅持了,反而做錯了。良心消費永遠是一個發現的過程,我儘量不放棄細節,比如我不吃魚翅,有一些東西我不買,或者思考要怎樣買,又比如去旅行,我會想著要怎樣才能減少對當地的破壞。我會考慮很多,我不認為我們要改變世界和社會,就可以忽略這些細節。”
我沒有朋友
梁有很多身份,這當中,他強調過要做一個“公共知識份子”。他走進民間,貼近社會,是少數能突顯文化人氣質的同時,也親近草根的知識份子。德士司機載他的時候認出了他,會稱呼他一聲“梁生”,然後就直接問他對某某課題的看法。梁和任何人都很快的熟絡起來,每次他下了德士以後,感覺就像做完了一個節目。他沒有防線,任何人都可以輕易走近他。這樣的人,應該是朋友滿天下。
“我沒有朋友。”他的回應讓我錯鄂一陣子,然後忍不住“幹”了一聲,叫他別“扮高深”。
“真的。我覺得我有點像胡適。每個人都說胡適是他的朋友,但你會發現他跟誰都沒有太密切。”
“我是一個友善的人,也喜歡和人聊天,但我的生活非常分散,也很忙碌,沒有時間去經營可以一起吃吃喝喝的那種友情。”他說他只有同志,大家可能相隔很遠不常見面,可彼此都在為了共同的理想在做事,那樣的關係讓他滿足。
至於他所貼近的草根,他雖然天天接觸,但梁並不覺得自己因此就是他們的朋友。他選擇住在靠近他們的地區,每天到他們吃飯的地方用餐,到他們去的菜市場買菜,他認識那裏的清潔工人、餐廳老闆、服務員,連開垃圾車的阿叔見了他也會熱情的打招呼。
“我喜歡貼近他們,但我能不能因此說他們就是我的朋友呢?顯然是不能的。”
在草根階層的環境裏,梁發現其實自己和他們真的活在一個很不同的世界裏。作為一個“公共知識份子”,梁以為自己所寫的所講的,別人都明白,他也以為自己在為草根階級說話,在關心他們,他處在一種理所當然的認知裏,而事實上草根階級所想的根本就不是那麽一回事。
“我常感到無力感,但這種無力感對我很重要,因為他們刺破了我身邊的小氣泡。知識份子存有那樣的幻覺是很危險的,就像公認擁有最多知識份子的紐約,世界各地的人都湧入紐約,紐約人就以為自己認識了全世界,其實他從頭到尾都只是呆在一個城市而已。”
“我接觸的草根階群,給我帶來的最大教訓,就是刺破了這些幻覺。”
我以為我那麽忙是為了這個世界
也許是深夜了,也許是室內燈光昏暗,梁原來很激昂的情緒,在提到了幻覺的危險之後,慢慢低沉下來,並連帶說了更多像是自我問話的感慨。
“我不只是文化人,我也是一個傳媒電視人,這樣的人更容易有幻覺,因為你每天都在趕新聞、追新聞,你覺得自己趕的追的說的想的,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我們的任務就是把真實的世界告訴觀眾。但你看看我們的生活,我還好一點,我的同事們一天到晚泡在新聞室裏,他們根本就不接觸世界,那種情形就好像一個成天躲在房間裏上網的人告訴你他在網路裏認識世界一樣。”
“我這麽的忙,每天要看書看報看雜誌,跟不同的人開會聊天,搞很多活動,然後我覺得自己好像在為世界做點甚麽,但我真的在世界之中嗎?我真的能瞭解一個早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嗎?他們如何擠公車回家,下班要帶生病的孩子去看醫生,媽媽年紀大了摔跤要照顧,在公司和同事吵架了┅┅我都瞭解嗎?我很懷疑。”
“我的忙碌使我跟世界隔開了。我本來以為我這麽忙是為了這個世界。”
這個每天吸取大量知識,然後又每天吐出更多資訊與知識給大家的36歲男人,長期不夠睡。他聲稱香港文化圈裏有很多人都在比賽看誰睡得少,有人覺得陶傑的臉看起來最疲倦,梁大聲叫道∶“他睡最多了,怎麽和我比。”
這麽忙碌,必然有他熱愛的東西或信念在支撐著,我希望梁不會連自己熱愛的東西都開始懷疑。
“我最近也一直在想這個問題。嗯,我熱愛真理,我想知道更多的知識,想辯論,為了找到或發現更真實的東西。真理使我相信世界應該是更公正的,你可以說我愛正義。但這種正義,是活生生的人的正義,不是一個抽象的理念,知識份子最嚴重的一個問題是,他會愛上一個抽象的觀念。”
我看女人覺得很憐惜
在更晚的時分,我告訴梁說,當同事知道我要採訪他的時候,我將會與他聊甚麽。我回答說∶“要和他談女人。”結果大家都呵呵笑了,因為我們都有一個同感,覺得梁一談起女人就眉飛色舞。他聽了之後一直笑,也沒有反駁。
“我當年沒有做神父,理由就是為了女人。那時候太年輕,也幼稚。我總是看見不同女人身上的優點,現在我對女人的觀念正在改變。”
“日本美學有一個概念,叫‘物哀’,意思是為一件物品感到哀傷,因為所有的‘物’都不可以久留,都不會永恆。這東西最明顯體現在花的身上。花之所以美,是因為它會謝,花謝了就讓人感到可惜,讓人特別憐惜它。”
梁現在對女人的看法,就是像花一樣。他有很多美麗的女同事,當他看著她們的時候,就會聯想到她們有一天會變老,就覺得很憐惜她們。
“我現在對男女的區分越來越淡薄了,不知道哪一天,可能很快,我就不需要那種我曾經嚮往過的感情生活了。”
梁其實最嚮往在未來可以進到修道院,或一個隱居的狀態,過著非常有紀律的生活,在簡樸的生活當中靈修和讀書,與世隔絕。
“我覺得正因為那樣的生活和我現在的狀態差太遠,所以才那麽嚮往。但這個願望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有了。”
我沒有問梁,他不是擔心自己與世界隔開嗎?卻嚮往與世隔絕的生活狀態?也許有一天他真的做了神父(一個左派神父?),那時候我會很好奇他會如何的傳道。
離開梁的房間已經淩晨了,而他還得繼續爬格子。過了兩天我再見他的時候,他說已經把我和其他人送給他的書給看完了,這當中他還要演講、拜訪各個單位、吃飯、應酬、寫稿。我想,我不會質疑他是香港文化圈中睡最少的人了。 (快樂星期天•文∶林悅•)
http://blog.phoenixtv.com/index.php/uid_191653_action_viewspace_itemid_837356
2007-05-28 15:39:00
晚上10點45分,我坐在酒店大堂等候隨時會出現的梁文道。早在一個月前獲知他將來馬的時候,我就決定要訪問他了,可是我後來並沒有被指派去訪問他。就在他抵達吉隆玻當天,我抱著一絲希望,自作主張的在傍晚時分聯絡了接他飛機的負責人,請他幫我詢問梁是否可以在吃完飯回酒店之後,讓我和他聊一聊。晚上9點多,負責人來電說梁樂意和我見面,並叫我到酒店去等候。
接近11點,梁出現在門口,還有詩人葉輝與他一起。我趨前和他打招呼,他連忙說抱歉讓我久等。我嗅到了他身上散發的酒味。接著他走進大堂,四周觀望,然後輕聲說∶“都有冷氣呢,那可就不能吸煙了。”我聽了會心一笑,連忙告訴他房間是可以抽煙的,然後因預料到我們接下來一定能躲在可以抽煙的房間慢慢細談而高興。
正如我所料,領了房間鑰匙我就隨著梁一起走了。進到房間我先打電話叫人送咖啡上來,他洗了一把臉後開始坐下來卷煙草,我則直接抽現成的煙。我是來找他聊天的,採訪只不過是一個更好交代的名堂而已。
有人說梁具有老派文人的特質,因為他不但卷煙草,還用稿紙寫文章,名符其實的爬格子。那樣的形象似乎讓人投入了些許浪漫的聯想,浮現起過去文人握住一支墨水鋼筆,俯身在書桌上把文字滲透在微黃稿紙上的畫面。可梁很快就打破了這個遐想,他說∶“我只是不會打字!”
說畢,我和他哈哈大笑。
這個在電視上主持〈網羅天下〉,帶領觀眾遨遊網路世界的文化人,原來是因為沒有掌握打字的技術才選擇最原始的書寫方式。你或許以為這和梁的工作及身份不符,可這不是他惟一和“現代社會”產生矛盾的行為。
梁不穿耐克鞋,不吃麥當勞,不喝三合一咖啡,看起來似乎在對抗資本主義體系的同時,也堅持品味的選擇。他從不掩飾自己是個左派,但他也坦言自己的某些生活享受似乎更貼近資本主義。現在的時尚趨勢是“垮界”,作家可以出唱片,廚師可以出書,但左派可不能一隻腳叉到右派去,搞工運的人沒有理由倒過頭來支持資方。梁的生活選擇,有時候跨來跨去,有時候堅守一片貼了特定標籤的山頭,不知他可活得自在?
“我當然不能很自在地做回自己。左派是很寬的東西,你如何定義呢?最近美國做了一個調查,發現最熱心做慈善的是最保守最右的福音派那幫人,而捐錢最少的就是左派。哈哈哈!”
笑一輪後,他開始解釋自己的消費原則。
“左派總是覺得應該看大的社會結構問題,結果很多日常小細節反而不堅持了,反而做錯了。良心消費永遠是一個發現的過程,我儘量不放棄細節,比如我不吃魚翅,有一些東西我不買,或者思考要怎樣買,又比如去旅行,我會想著要怎樣才能減少對當地的破壞。我會考慮很多,我不認為我們要改變世界和社會,就可以忽略這些細節。”
我沒有朋友
梁有很多身份,這當中,他強調過要做一個“公共知識份子”。他走進民間,貼近社會,是少數能突顯文化人氣質的同時,也親近草根的知識份子。德士司機載他的時候認出了他,會稱呼他一聲“梁生”,然後就直接問他對某某課題的看法。梁和任何人都很快的熟絡起來,每次他下了德士以後,感覺就像做完了一個節目。他沒有防線,任何人都可以輕易走近他。這樣的人,應該是朋友滿天下。
“我沒有朋友。”他的回應讓我錯鄂一陣子,然後忍不住“幹”了一聲,叫他別“扮高深”。
“真的。我覺得我有點像胡適。每個人都說胡適是他的朋友,但你會發現他跟誰都沒有太密切。”
“我是一個友善的人,也喜歡和人聊天,但我的生活非常分散,也很忙碌,沒有時間去經營可以一起吃吃喝喝的那種友情。”他說他只有同志,大家可能相隔很遠不常見面,可彼此都在為了共同的理想在做事,那樣的關係讓他滿足。
至於他所貼近的草根,他雖然天天接觸,但梁並不覺得自己因此就是他們的朋友。他選擇住在靠近他們的地區,每天到他們吃飯的地方用餐,到他們去的菜市場買菜,他認識那裏的清潔工人、餐廳老闆、服務員,連開垃圾車的阿叔見了他也會熱情的打招呼。
“我喜歡貼近他們,但我能不能因此說他們就是我的朋友呢?顯然是不能的。”
在草根階層的環境裏,梁發現其實自己和他們真的活在一個很不同的世界裏。作為一個“公共知識份子”,梁以為自己所寫的所講的,別人都明白,他也以為自己在為草根階級說話,在關心他們,他處在一種理所當然的認知裏,而事實上草根階級所想的根本就不是那麽一回事。
“我常感到無力感,但這種無力感對我很重要,因為他們刺破了我身邊的小氣泡。知識份子存有那樣的幻覺是很危險的,就像公認擁有最多知識份子的紐約,世界各地的人都湧入紐約,紐約人就以為自己認識了全世界,其實他從頭到尾都只是呆在一個城市而已。”
“我接觸的草根階群,給我帶來的最大教訓,就是刺破了這些幻覺。”
我以為我那麽忙是為了這個世界
也許是深夜了,也許是室內燈光昏暗,梁原來很激昂的情緒,在提到了幻覺的危險之後,慢慢低沉下來,並連帶說了更多像是自我問話的感慨。
“我不只是文化人,我也是一個傳媒電視人,這樣的人更容易有幻覺,因為你每天都在趕新聞、追新聞,你覺得自己趕的追的說的想的,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我們的任務就是把真實的世界告訴觀眾。但你看看我們的生活,我還好一點,我的同事們一天到晚泡在新聞室裏,他們根本就不接觸世界,那種情形就好像一個成天躲在房間裏上網的人告訴你他在網路裏認識世界一樣。”
“我這麽的忙,每天要看書看報看雜誌,跟不同的人開會聊天,搞很多活動,然後我覺得自己好像在為世界做點甚麽,但我真的在世界之中嗎?我真的能瞭解一個早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嗎?他們如何擠公車回家,下班要帶生病的孩子去看醫生,媽媽年紀大了摔跤要照顧,在公司和同事吵架了┅┅我都瞭解嗎?我很懷疑。”
“我的忙碌使我跟世界隔開了。我本來以為我這麽忙是為了這個世界。”
這個每天吸取大量知識,然後又每天吐出更多資訊與知識給大家的36歲男人,長期不夠睡。他聲稱香港文化圈裏有很多人都在比賽看誰睡得少,有人覺得陶傑的臉看起來最疲倦,梁大聲叫道∶“他睡最多了,怎麽和我比。”
這麽忙碌,必然有他熱愛的東西或信念在支撐著,我希望梁不會連自己熱愛的東西都開始懷疑。
“我最近也一直在想這個問題。嗯,我熱愛真理,我想知道更多的知識,想辯論,為了找到或發現更真實的東西。真理使我相信世界應該是更公正的,你可以說我愛正義。但這種正義,是活生生的人的正義,不是一個抽象的理念,知識份子最嚴重的一個問題是,他會愛上一個抽象的觀念。”
我看女人覺得很憐惜
在更晚的時分,我告訴梁說,當同事知道我要採訪他的時候,我將會與他聊甚麽。我回答說∶“要和他談女人。”結果大家都呵呵笑了,因為我們都有一個同感,覺得梁一談起女人就眉飛色舞。他聽了之後一直笑,也沒有反駁。
“我當年沒有做神父,理由就是為了女人。那時候太年輕,也幼稚。我總是看見不同女人身上的優點,現在我對女人的觀念正在改變。”
“日本美學有一個概念,叫‘物哀’,意思是為一件物品感到哀傷,因為所有的‘物’都不可以久留,都不會永恆。這東西最明顯體現在花的身上。花之所以美,是因為它會謝,花謝了就讓人感到可惜,讓人特別憐惜它。”
梁現在對女人的看法,就是像花一樣。他有很多美麗的女同事,當他看著她們的時候,就會聯想到她們有一天會變老,就覺得很憐惜她們。
“我現在對男女的區分越來越淡薄了,不知道哪一天,可能很快,我就不需要那種我曾經嚮往過的感情生活了。”
梁其實最嚮往在未來可以進到修道院,或一個隱居的狀態,過著非常有紀律的生活,在簡樸的生活當中靈修和讀書,與世隔絕。
“我覺得正因為那樣的生活和我現在的狀態差太遠,所以才那麽嚮往。但這個願望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有了。”
我沒有問梁,他不是擔心自己與世界隔開嗎?卻嚮往與世隔絕的生活狀態?也許有一天他真的做了神父(一個左派神父?),那時候我會很好奇他會如何的傳道。
離開梁的房間已經淩晨了,而他還得繼續爬格子。過了兩天我再見他的時候,他說已經把我和其他人送給他的書給看完了,這當中他還要演講、拜訪各個單位、吃飯、應酬、寫稿。我想,我不會質疑他是香港文化圈中睡最少的人了。 (快樂星期天•文∶林悅•)
龍口粉絲﹕薄扶林
薄扶林
文章日期:2007年7月6日
【明報專訊】是一株龍眼樹。樹皮粗獷,紋路深鑿,樹身暴筋虯,顯然是株百年老樹。樹幹上纏很多個東歪西倒的信箱,用生了鏽的鐵絲或一截電線草草綁,塗了手寫的號碼「47陳」、「58朱」……
緊緊貼老樹的,竟然是一座鐵皮屋,範圍很小,卻是兩層樓,所以基本上是個方形大鐵桶,可是主人一絲不苟地把它漆成藍色,看起來就像個藝術家絞盡心力的前衛作品:一座藍色的鐵屋密實依靠一株潑墨色的龍眼樹,幾乎長成一體。
裏頭住人嗎?
我敲門,一陣窸窸挲挲,最裏面一層木門打開了,她就隔紗窗門,小心地探頭看。紗窗破了一個洞,剛好襯出她額頭上的白髮和皺紋。
看見我,她張開嘴笑了。問她幾歲,她搖頭,「太老了,不記得了。」問她「這鐵皮屋哪時建的」,她笑得一派天真,「太老了,不記得了。」我退後一步,看見門上塗「1954」——「是這年建的嗎?」她笑,「太老了,不記得了。」幫她拍了好幾張照片;臨去時,她說,她也想要一張,我說,一定給你送來。
坡勢陡峭,鐵皮屋和水泥矮房參差層疊。百日紅開在牆角,花貓躺在石階上,廢棄的園子裏牽牛花怒放,粉蝶就鬧了開來。太陽對準僅容一人行走的窄巷射出一道曲折的光線,夾在斑駁的屋影裏。
山村簡陋,可是溝渠乾淨。小徑無路,可是石階齊整。屋宇狹隘,然而顏色繽紛。漆成水藍、粉紅、鵝黃、雪白的小屋,錯落有致。放學時刻,孩童的嘻戲聲、跳躍聲在巷弄間響起。成人在小店門口大口喝茶、大聲「傾蓋」。雜貨店的老闆在和老顧客說笑。十幾個男人在「居民業餘遊樂社」裏打牌,一個人興地從屋裏拿出一張黑白照片攤開在桌上,說:「你看,這是一九四六年的薄扶林村。」
一九四六年嗎?但是我來看薄扶林村,是為了一個更早的日期喔。
文史專家說,薄扶林村的村史要從康熙年間的三藩之亂說起,兩千多人逃避戰亂而來到這裏,成為香港島上的「原住民」。三藩之亂,從一六七三年開始動盪了八年,但是,在這個八年之前連續二十幾年,滿清雷霆掃蕩晚明勢力,廣東沒有平靜過。一六五○年,廣東南雄在城破之後已經「家家燕子巢空林,伏屍如山莽充斥」,廣州更是萬劫不復。被清軍圍城將近十個月之後,尚可喜的軍隊破城而入,開始了「廣州大屠殺」。有一種估計是,在十二天之內,七十萬廣州市民被殺。
這種數字,我必須轉化成現代比擬才能感受到它的真實性:一九九四年的非洲盧旺達種族大屠殺,在三個月內八十萬人被害。
荷蘭使臣約翰.紐霍夫描述他所看見的廣州:「韃靼全軍入城之後,全城頓時是一片淒慘景象,每個士兵開始破壞,搶走一切可以到手的東西;婦女、兒童和老人哭聲震天。 從十一月廿六日到十二月十五日,各處街道所聽到的,全是拷打、殺戮反叛蠻子的聲音;全城到處是哀號、屠殺、劫掠;凡有足夠財力者,都不惜代價以贖命,然後逃脫這些慘無人道的屠夫之手。」
三百五十年前來到薄扶林山村的兩千人,是不是就是那「不惜代價以贖命,然後逃脫」的南粵人?他們從南雄和廣州扶老攜幼,跋山涉水,尋找一個距離屠殺現場最遠、距離恐怖政權最遠的孤島,在孤島的樹林和海面上,瞥見很多鳧鳥棲息,因此稱這山凹處為薄鳧林,並且決定從此以後,這裏就是以後一代一代孩子們的故鄉?
我沒想到,薄扶林村,在什麼都以「拆」為目標的香港,三百五十年後,竟然還好端端地立在這山凹處,花貓伸個懶腰,百日紅搖微風,忘了年齡的老媽媽笑跟我揮手道別;山村裏,聽得見孩子們跑步回家的趴趴足音。
這樣稀罕的活的古蹟,落在不知歷史為何物的官員手中,會怎麼樣?
[文/龍應台]
文章日期:2007年7月6日
【明報專訊】是一株龍眼樹。樹皮粗獷,紋路深鑿,樹身暴筋虯,顯然是株百年老樹。樹幹上纏很多個東歪西倒的信箱,用生了鏽的鐵絲或一截電線草草綁,塗了手寫的號碼「47陳」、「58朱」……
緊緊貼老樹的,竟然是一座鐵皮屋,範圍很小,卻是兩層樓,所以基本上是個方形大鐵桶,可是主人一絲不苟地把它漆成藍色,看起來就像個藝術家絞盡心力的前衛作品:一座藍色的鐵屋密實依靠一株潑墨色的龍眼樹,幾乎長成一體。
裏頭住人嗎?
我敲門,一陣窸窸挲挲,最裏面一層木門打開了,她就隔紗窗門,小心地探頭看。紗窗破了一個洞,剛好襯出她額頭上的白髮和皺紋。
看見我,她張開嘴笑了。問她幾歲,她搖頭,「太老了,不記得了。」問她「這鐵皮屋哪時建的」,她笑得一派天真,「太老了,不記得了。」我退後一步,看見門上塗「1954」——「是這年建的嗎?」她笑,「太老了,不記得了。」幫她拍了好幾張照片;臨去時,她說,她也想要一張,我說,一定給你送來。
坡勢陡峭,鐵皮屋和水泥矮房參差層疊。百日紅開在牆角,花貓躺在石階上,廢棄的園子裏牽牛花怒放,粉蝶就鬧了開來。太陽對準僅容一人行走的窄巷射出一道曲折的光線,夾在斑駁的屋影裏。
山村簡陋,可是溝渠乾淨。小徑無路,可是石階齊整。屋宇狹隘,然而顏色繽紛。漆成水藍、粉紅、鵝黃、雪白的小屋,錯落有致。放學時刻,孩童的嘻戲聲、跳躍聲在巷弄間響起。成人在小店門口大口喝茶、大聲「傾蓋」。雜貨店的老闆在和老顧客說笑。十幾個男人在「居民業餘遊樂社」裏打牌,一個人興地從屋裏拿出一張黑白照片攤開在桌上,說:「你看,這是一九四六年的薄扶林村。」
一九四六年嗎?但是我來看薄扶林村,是為了一個更早的日期喔。
文史專家說,薄扶林村的村史要從康熙年間的三藩之亂說起,兩千多人逃避戰亂而來到這裏,成為香港島上的「原住民」。三藩之亂,從一六七三年開始動盪了八年,但是,在這個八年之前連續二十幾年,滿清雷霆掃蕩晚明勢力,廣東沒有平靜過。一六五○年,廣東南雄在城破之後已經「家家燕子巢空林,伏屍如山莽充斥」,廣州更是萬劫不復。被清軍圍城將近十個月之後,尚可喜的軍隊破城而入,開始了「廣州大屠殺」。有一種估計是,在十二天之內,七十萬廣州市民被殺。
這種數字,我必須轉化成現代比擬才能感受到它的真實性:一九九四年的非洲盧旺達種族大屠殺,在三個月內八十萬人被害。
荷蘭使臣約翰.紐霍夫描述他所看見的廣州:「韃靼全軍入城之後,全城頓時是一片淒慘景象,每個士兵開始破壞,搶走一切可以到手的東西;婦女、兒童和老人哭聲震天。 從十一月廿六日到十二月十五日,各處街道所聽到的,全是拷打、殺戮反叛蠻子的聲音;全城到處是哀號、屠殺、劫掠;凡有足夠財力者,都不惜代價以贖命,然後逃脫這些慘無人道的屠夫之手。」
三百五十年前來到薄扶林山村的兩千人,是不是就是那「不惜代價以贖命,然後逃脫」的南粵人?他們從南雄和廣州扶老攜幼,跋山涉水,尋找一個距離屠殺現場最遠、距離恐怖政權最遠的孤島,在孤島的樹林和海面上,瞥見很多鳧鳥棲息,因此稱這山凹處為薄鳧林,並且決定從此以後,這裏就是以後一代一代孩子們的故鄉?
我沒想到,薄扶林村,在什麼都以「拆」為目標的香港,三百五十年後,竟然還好端端地立在這山凹處,花貓伸個懶腰,百日紅搖微風,忘了年齡的老媽媽笑跟我揮手道別;山村裏,聽得見孩子們跑步回家的趴趴足音。
這樣稀罕的活的古蹟,落在不知歷史為何物的官員手中,會怎麼樣?
[文/龍應台]
科學態度。保護。天然林。
K,
其實﹐本周一直在調度這次環保世紀行的報道﹐兩位小才子﹐兩路人馬﹐本部也有配合評論。然﹐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遇到台風掃蕩海島﹐遇到南海水井生命的流逝……人生無常﹐大約就是如此吧。
哈姆雷特的To be, or not to be.當下很真切。很困擾。
可是﹐我們還是活在陽光下﹐是麼﹖那些樹們﹐那片林子﹐還是我們的心愛。
請用科學的態度保護天然林!
http://www.hi.chinanews.com.cn/hnnew/2007-07-06/85102.html
2007年07月06日 07:45
目前海南省正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及《海南省林地管理條例》執法檢查暨2007海南省天然林環保世紀行活動。從2日起,由省人大代表、林業廳、農墾總局以及新聞媒體負責人員組成的執法檢查組兵分三路,分赴三亞、瓊海、儋州等12個市縣進行執法檢查。
之前據省林業部門估計,全省已有100多萬畝天然林和天然次生林被砍,許多地方25度坡地以上的天然林和天然次生林幾乎被砍光。而這兩天媒體通過檢查陸續披露不少市縣、鄉鎮自然保區遭砍伐嚴重,自然保護區顯得徒有其名。可以說,海南天然林已遭到嚴重破壞,要採取措施制止砍伐行為,有效保護天然林,這是此次執法檢查的背景和一大出發點。
然而,我們要問的是,此次天然林執法檢查活動僅僅是一次聲勢浩大的發現執法問題、提出行政處罰方案、加大執法力度的過程嗎?法固然重要,但是,法是一切嗎?問題的根本到底在哪里?
愛護我們的綠島,除了“法”與“罰”,這種“尚武”的方法;有沒有更貼心的,更加“尚文”的方法呢?
筆者認為,保護天然林,建設生態省、綠色島,不能演化又一場形式主義的“運動”,我們應當在科學的基礎上,以科學的態度,著眼于長遠的海島森林保護。要考量的是,此次活動是否有意識地列入維繫海島自然森林生態迴圈、生態平衡的整體規劃與佈局之中?
滄海桑田,我們的綠色之島從誕生之日起,作為一個獨立的地理單元,脆弱但是堅強,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我平衡的機制。科學上言,就是自我平衡的“模型”。
作為海島公民,我們瞭解這個“模型”嗎?我們知道它的生態自我平衡點,到底在哪里嗎?保護的概念到底有哪些?對於天然林,不砍不伐,就是保護嗎?這個島嶼的水土涵養與天然林之間的關係,有沒有科學的、量化的描述?
據報導,國際上關於天然林地保護理論很多,在美國最大的國家森林公園黃石公園,自然的山火是不施救的。因為,當地人認為山火是自然平衡的一種有效方式,也是“適者生存”法則的鐵血實踐。它們相信,“堅強”的種子,才能浴火重生;而過火後的土壤,會有驚人的能量轉化;當陽光、土壤、種子再一次結合之後,新的森林生態,更加生機勃勃。反倒是,如果因為施救保護了天然林地的“老弱病殘”,整個天然林的品質會下降。
據悉,此次執法檢查活動是堅持生態省發展戰略的客觀需要,是在充分考慮建設生態省和綠色之島的前提下進行的。既如此,筆者認為此次活動除了對自然保護區、天然林區保護管理情況、查處違法毀林案件的情況進行檢查之外,更應該詳細瞭解島內天然林與其他經濟林的比例、分佈情況;對建設生態省、建設綠色島而言,要明確如何進一步科學規範地保護和發展天然林和次天然林;瞭解建設綠色之島的目標,從當前實際情況來看是否可行?等等。
從此次執法檢查活動上看,由於“時間短,要檢查的地點又多”,一路下來難免顯得走馬觀花,看過則已,僅限於瞭解這裏的天然林被破壞多少,那裏的天然林有多少沒被破壞。與此同時,對當地情況檢查,往往過於強調禁止砍伐,對砍伐行為要求懲罰等等。
此外,如今保護天然林和次天然林,是為了防風固沙、水土保持等作用,以達到保護整個生態自然環境。因此禁止砍伐天然林、保護和發展天然固然不會錯,然而對於許多林區村民和企業賴以生存的橡膠、芒果等經濟林,該限制種植,還是鼓勵發展?如何實現在發展的天然林同時,讓林區的百姓能夠改善生活?這些都需要從整個自然生態迴圈的角度去考慮。總之,為了建設生態省、建設綠色島,有效保護天然林,不僅僅在於禁止砍伐。
作者:楚劍、曉觀
其實﹐本周一直在調度這次環保世紀行的報道﹐兩位小才子﹐兩路人馬﹐本部也有配合評論。然﹐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遇到台風掃蕩海島﹐遇到南海水井生命的流逝……人生無常﹐大約就是如此吧。
哈姆雷特的To be, or not to be.當下很真切。很困擾。
可是﹐我們還是活在陽光下﹐是麼﹖那些樹們﹐那片林子﹐還是我們的心愛。
請用科學的態度保護天然林!
http://www.hi.chinanews.com.cn/hnnew/2007-07-06/85102.html
2007年07月06日 07:45
目前海南省正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及《海南省林地管理條例》執法檢查暨2007海南省天然林環保世紀行活動。從2日起,由省人大代表、林業廳、農墾總局以及新聞媒體負責人員組成的執法檢查組兵分三路,分赴三亞、瓊海、儋州等12個市縣進行執法檢查。
之前據省林業部門估計,全省已有100多萬畝天然林和天然次生林被砍,許多地方25度坡地以上的天然林和天然次生林幾乎被砍光。而這兩天媒體通過檢查陸續披露不少市縣、鄉鎮自然保區遭砍伐嚴重,自然保護區顯得徒有其名。可以說,海南天然林已遭到嚴重破壞,要採取措施制止砍伐行為,有效保護天然林,這是此次執法檢查的背景和一大出發點。
然而,我們要問的是,此次天然林執法檢查活動僅僅是一次聲勢浩大的發現執法問題、提出行政處罰方案、加大執法力度的過程嗎?法固然重要,但是,法是一切嗎?問題的根本到底在哪里?
愛護我們的綠島,除了“法”與“罰”,這種“尚武”的方法;有沒有更貼心的,更加“尚文”的方法呢?
筆者認為,保護天然林,建設生態省、綠色島,不能演化又一場形式主義的“運動”,我們應當在科學的基礎上,以科學的態度,著眼于長遠的海島森林保護。要考量的是,此次活動是否有意識地列入維繫海島自然森林生態迴圈、生態平衡的整體規劃與佈局之中?
滄海桑田,我們的綠色之島從誕生之日起,作為一個獨立的地理單元,脆弱但是堅強,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我平衡的機制。科學上言,就是自我平衡的“模型”。
作為海島公民,我們瞭解這個“模型”嗎?我們知道它的生態自我平衡點,到底在哪里嗎?保護的概念到底有哪些?對於天然林,不砍不伐,就是保護嗎?這個島嶼的水土涵養與天然林之間的關係,有沒有科學的、量化的描述?
據報導,國際上關於天然林地保護理論很多,在美國最大的國家森林公園黃石公園,自然的山火是不施救的。因為,當地人認為山火是自然平衡的一種有效方式,也是“適者生存”法則的鐵血實踐。它們相信,“堅強”的種子,才能浴火重生;而過火後的土壤,會有驚人的能量轉化;當陽光、土壤、種子再一次結合之後,新的森林生態,更加生機勃勃。反倒是,如果因為施救保護了天然林地的“老弱病殘”,整個天然林的品質會下降。
據悉,此次執法檢查活動是堅持生態省發展戰略的客觀需要,是在充分考慮建設生態省和綠色之島的前提下進行的。既如此,筆者認為此次活動除了對自然保護區、天然林區保護管理情況、查處違法毀林案件的情況進行檢查之外,更應該詳細瞭解島內天然林與其他經濟林的比例、分佈情況;對建設生態省、建設綠色島而言,要明確如何進一步科學規範地保護和發展天然林和次天然林;瞭解建設綠色之島的目標,從當前實際情況來看是否可行?等等。
從此次執法檢查活動上看,由於“時間短,要檢查的地點又多”,一路下來難免顯得走馬觀花,看過則已,僅限於瞭解這裏的天然林被破壞多少,那裏的天然林有多少沒被破壞。與此同時,對當地情況檢查,往往過於強調禁止砍伐,對砍伐行為要求懲罰等等。
此外,如今保護天然林和次天然林,是為了防風固沙、水土保持等作用,以達到保護整個生態自然環境。因此禁止砍伐天然林、保護和發展天然固然不會錯,然而對於許多林區村民和企業賴以生存的橡膠、芒果等經濟林,該限制種植,還是鼓勵發展?如何實現在發展的天然林同時,讓林區的百姓能夠改善生活?這些都需要從整個自然生態迴圈的角度去考慮。總之,為了建設生態省、建設綠色島,有效保護天然林,不僅僅在於禁止砍伐。
作者:楚劍、曉觀
7/05/2007
戛然而止。生命。生活。美好。哀傷。
中新社海口七月五日電 題:為了生活更美好卻戛然而止的生命
——海南南海農場水井坍塌事故三人遇難記
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
海南南海農場水井坍塌事故中,又有兩名落水遇難者遺體,今晨十時四十分打撈出水;三位遇難者追悼會今日下午在南海農場醫院舉行,遺體隨後下葬。
據悉,三位遇難者黎春華、周振華、莫文紅,均是四十歲左右的青壯年,他們是海南農墾南海農場職工,于四日下午二時四十分農場一區四隊公共水井坍塌事故中,落井遇難。同日,還有四人重傷,四人輕傷,被送往海口農墾醫院、瓊海加積醫院和南海農場醫院,目前無生命危險。
海南農墾總局副局長郭欽宜,五日上午前往現場指揮打撈,向遇難者家屬送去慰問金,安排當天起向事故所在連隊運送飲用水,並考慮在當地挖掘新的飲用水水井。
郭對記者說,海南省安全監督局已確定本次事故為意外安全事故,海南農墾總局將全力醫治受傷職工,撫恤遇難者家屬。他同時表示,農墾職工存在著安全意識不太強的問題。
國營南海農場成立於一九五八年,位於定安縣境內,是一個橡膠專業生產農場。
七月四日,農場一區四隊十幾名職工,乘一號低氣壓通告日不用割膠,決定清理已經渾濁的連隊公共水井。
該水井修建於一九八八年,直徑約四米,水深約十米。平時井口以丁字型鋼筋水泥架,托住水泥預製板井蓋,保護飲用水的潔淨。
是日午後,水井清淤完畢還原泵水系統。兩位職工在井下接應,另九人站在橫貫井口的丁字架,用繩索拉著水泵和不銹鋼水管輸往井下。下午二時四十分,水泥橫樑突然斷裂,所有人員全部落井,預製板隨之砸下水井。
南海農場公安人員接警後下午三時趕往現場,定安縣公安局、武警海南總隊海口市支隊、定安縣中隊亦現場實施救援。至下午五時許,八名傷患被陸續救上來,黎姓職工證實已死亡;莫、周兩位職工被預製板壓住,難以施救。
據南海農場王副場長介紹,農場連夜抽調大型水泵。今晨七時開始抽水,並借調挖土機現場工作,由定安縣消防官兵展開作業,並于十時四十分將最後兩位遇難者遺體打撈出水。
記者現場所見,南海農場一區四隊以橡膠生產為主,也種植香蕉、胡椒等經濟作物。農場職工居所是在集體建設的聯排平房宿舍,本是一個安寧的農業生產單位。
在宿舍區,建場時即落戶的一位阿婆,哀傷地感謝記者前往探訪,她說:幾十年了,從未出現過這樣的事故,出事的人都是家中的頂樑柱啊。
颱風過後的天空格外晴朗,隊裏一片寧寂,人們都去南海醫院參加追悼會了。
一場為了讓生活更加美好的勞動,卻令美好的生命戛然而止,人們會從中悟出什麼呢?
some link.
http://www.hicns.net/hnnew/2007-07-03/84892.html
http://www.hicns.net/hnnew/2007-07-04/84985.html
http://www.hicns.net/hnnew/2007-07-04/84985.html
7/04/2007
饕餮時間。舊文。蔣家菜。
香江漫話:蔣介石侄孫女灣仔開間“蔣家菜”
中新社香港二00六年一月二十日電
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
約訪蔣介石的侄孫女兒蔣孝玉(Helen),源于朋友一再推介她在灣仔新張的“蔣家菜”(Helen Chiang''s Kitchen),據說頗有臺北士林官邸老蔣時代的風味。
一通電話過去,聽到的聲音清脆出乎意料;來到位於灣仔群策大廈的“蔣家菜”,見到的更是一個“活潑”的Helen:她著黑衣,個不高,膚色好,飾著紅寶石耳墜和戒指,頸間用紅絲繩吊著時款手機。她未語先笑,眼波生動,依稀透著當年美態,完全不似六十多歲,言談舉止乃是大家閨秀的模樣。
餐廳大約五百平方米,一派蘇南廳堂裝飾。大堂一角,懸掛了一溜蘇南鏤空格窗式鏡框,細看全是矜貴老照片。
其中一幅特別引人注目,那是蔣介石於一九四九年下野後,難得與家人團聚拍下的一張“闔家歡”:他身前一個秀髮上結著蝴蝶結的小女孩,就是如今“蔣家菜”的店主Helen。而另一張Helen二十一歲出閣,下嫁“蔣家軍”空軍飛行員時的婚紗照,完全是眉眼含笑妙齡江南女,更給人以無限滄桑之感。
就在這樣一排老照片的俯視下,記者好奇地探尋著當年中國第一家族──蔣家,爲何會有閨秀以料理美食聞名港九?這間菜館又到底如何展示蔣家官式菜?
Helen一九三九年在浙江奉化出生後九個月,即與父母隨叔父蔣經國一家遷往江西贛州,之後又轉返奉化溪口。兩家人多年朝夕相處,每日進餐全乃江南菜。
一九四九年,Helen隨蔣家遷往臺灣,每逢佳節或兩老生日,都會回士林官邸參加家宴:中國節大多是中餐;耶誕節則會開西餐。
“記得,官邸的中式宴席一般都有雞、魚,還有魚翅和海參。有兩樣東西一定少不了,那就是醃冬瓜和醃竹筍,那是叔公蔣介石的偏好,屬於寧波小菜”,Helen回憶說,“其實,官邸的菜式,材料不一定很矜貴,但做工都會很考究,一定要吃出菜的原味,多依照叔婆宋美齡的上海口味料理。”
“我則是一個特愛好美食的人,品嘗得多了也就把菜的樣式、味道都記在腦裏了。年輕時真是兩手不沾陽春水,可結婚後先生對我唯一的要求,就是每日煮兩餐。這一煮就是十八年,也就練出了一些手藝,連小叔叔蔣緯國都時常來換口味,鹵鴿、鶏、牛腱子都是他喜歡的,也是現在餐廳裏的招牌菜”,Helen如此解釋著她的入行之由。
一九八八年,經歷了離婚、投資電影、做地産仲介、開軍車修理場等一系列人生轉折後,Helen選擇定居香港安渡晚年,當時住在新界錦繡花園。
不料,Helen的手藝總是吸引一些同好捧場,每週在家中開宴四次都難以滿足。之後,Helen就在香港私房菜“鼻祖”劉健威的鼓動下,在中環鴨巴町街開了第一個“蔣家菜”私房菜,去捧場的都是城中名人。之後,“蔣家菜”移師銅鑼灣闊大門面開出餐館;去年,又因爲鋪租原因遷來灣仔群策大廈。
Helen告訴記者,叔公是一個不崇尚奢侈的人,因此“蔣家菜”的一個特點是,材料都是家常的,但是做功精細,講究原味,比如脆鱔、熏魚、鹵鴨腎、油爆蝦、涼拌蕫蒿,多是上海菜“粗菜精做”的典型。因為蔣家在臺灣很久,也引了一些臺灣菜式入饌,像是鹽酥蝦、咖啡花枝沙拉、紅蟳米糕。
是日,Helen為記者表演了五道菜式:新潮的“黃金大蝦”,乃以咸鴨蛋黃裹了大蝦過油,外香內韌,入口鮮香;“發財團圓”傳統的江南紅燜元蹄圍以髮菜,用冰糖染的色紅得透亮;“年年有餘”,乃金華火腿蒸黃魚,看著就清淡;“火鍋全家福”,則是江南傳統火鍋,蛋角、魚丸樣樣透著江南味。
最後一款“八寶鴨”,據說要用兩天時間炮製:先將糯米與八寶配料過火炒熟,然後縫入鴨肚,置冰箱內冷凍一夜成型;次日,上火足料煨滿三個鐘,方才趁熱上桌,聞之已然生津。
Helen一再告訴記者,自己不是興起“玩票”,而是在認真地在打理這間餐廳,希望更多的人能夠欣賞到她的手藝。 (完)
中新社香港二00六年一月二十日電
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
約訪蔣介石的侄孫女兒蔣孝玉(Helen),源于朋友一再推介她在灣仔新張的“蔣家菜”(Helen Chiang''s Kitchen),據說頗有臺北士林官邸老蔣時代的風味。
一通電話過去,聽到的聲音清脆出乎意料;來到位於灣仔群策大廈的“蔣家菜”,見到的更是一個“活潑”的Helen:她著黑衣,個不高,膚色好,飾著紅寶石耳墜和戒指,頸間用紅絲繩吊著時款手機。她未語先笑,眼波生動,依稀透著當年美態,完全不似六十多歲,言談舉止乃是大家閨秀的模樣。
餐廳大約五百平方米,一派蘇南廳堂裝飾。大堂一角,懸掛了一溜蘇南鏤空格窗式鏡框,細看全是矜貴老照片。
其中一幅特別引人注目,那是蔣介石於一九四九年下野後,難得與家人團聚拍下的一張“闔家歡”:他身前一個秀髮上結著蝴蝶結的小女孩,就是如今“蔣家菜”的店主Helen。而另一張Helen二十一歲出閣,下嫁“蔣家軍”空軍飛行員時的婚紗照,完全是眉眼含笑妙齡江南女,更給人以無限滄桑之感。
就在這樣一排老照片的俯視下,記者好奇地探尋著當年中國第一家族──蔣家,爲何會有閨秀以料理美食聞名港九?這間菜館又到底如何展示蔣家官式菜?
Helen一九三九年在浙江奉化出生後九個月,即與父母隨叔父蔣經國一家遷往江西贛州,之後又轉返奉化溪口。兩家人多年朝夕相處,每日進餐全乃江南菜。
一九四九年,Helen隨蔣家遷往臺灣,每逢佳節或兩老生日,都會回士林官邸參加家宴:中國節大多是中餐;耶誕節則會開西餐。
“記得,官邸的中式宴席一般都有雞、魚,還有魚翅和海參。有兩樣東西一定少不了,那就是醃冬瓜和醃竹筍,那是叔公蔣介石的偏好,屬於寧波小菜”,Helen回憶說,“其實,官邸的菜式,材料不一定很矜貴,但做工都會很考究,一定要吃出菜的原味,多依照叔婆宋美齡的上海口味料理。”
“我則是一個特愛好美食的人,品嘗得多了也就把菜的樣式、味道都記在腦裏了。年輕時真是兩手不沾陽春水,可結婚後先生對我唯一的要求,就是每日煮兩餐。這一煮就是十八年,也就練出了一些手藝,連小叔叔蔣緯國都時常來換口味,鹵鴿、鶏、牛腱子都是他喜歡的,也是現在餐廳裏的招牌菜”,Helen如此解釋著她的入行之由。
一九八八年,經歷了離婚、投資電影、做地産仲介、開軍車修理場等一系列人生轉折後,Helen選擇定居香港安渡晚年,當時住在新界錦繡花園。
不料,Helen的手藝總是吸引一些同好捧場,每週在家中開宴四次都難以滿足。之後,Helen就在香港私房菜“鼻祖”劉健威的鼓動下,在中環鴨巴町街開了第一個“蔣家菜”私房菜,去捧場的都是城中名人。之後,“蔣家菜”移師銅鑼灣闊大門面開出餐館;去年,又因爲鋪租原因遷來灣仔群策大廈。
Helen告訴記者,叔公是一個不崇尚奢侈的人,因此“蔣家菜”的一個特點是,材料都是家常的,但是做功精細,講究原味,比如脆鱔、熏魚、鹵鴨腎、油爆蝦、涼拌蕫蒿,多是上海菜“粗菜精做”的典型。因為蔣家在臺灣很久,也引了一些臺灣菜式入饌,像是鹽酥蝦、咖啡花枝沙拉、紅蟳米糕。
是日,Helen為記者表演了五道菜式:新潮的“黃金大蝦”,乃以咸鴨蛋黃裹了大蝦過油,外香內韌,入口鮮香;“發財團圓”傳統的江南紅燜元蹄圍以髮菜,用冰糖染的色紅得透亮;“年年有餘”,乃金華火腿蒸黃魚,看著就清淡;“火鍋全家福”,則是江南傳統火鍋,蛋角、魚丸樣樣透著江南味。
最後一款“八寶鴨”,據說要用兩天時間炮製:先將糯米與八寶配料過火炒熟,然後縫入鴨肚,置冰箱內冷凍一夜成型;次日,上火足料煨滿三個鐘,方才趁熱上桌,聞之已然生津。
Helen一再告訴記者,自己不是興起“玩票”,而是在認真地在打理這間餐廳,希望更多的人能夠欣賞到她的手藝。 (完)
7/03/2007
臺灣高考探秘。闈場。耿軍。LILI.
這是臺大的圖書館嗎﹖與北大歷史系的小紅樓品位很接近的。不知﹐是不是可以讀得“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K,
小女子的同事﹐總社港台部主任耿軍兄﹐帶著LILI在臺北走進了臺灣大學,探密“入闈”的“師傅們”。怎么想得出的采訪點子﹐小女子很是佩服。
認識耿大哥總有十多年了﹐每一次短暫聚會﹐或參加培訓﹐或一同采訪﹐或是在耿兄指點下游歷﹐感覺總是“聽君一席言勝讀十年書”。耿大哥﹐為人﹐為文之范兒﹐小女子怎么也學不來的。
八0年代末九0年代初﹐耿在總社專稿部﹐以魯牛為筆名﹐給明報寫專欄。據說﹐一字一港元﹐這在當時大約是較高的稿酬吧。只記得耿兄聊天說﹐與金庸大師關係蠻密﹐據說當時的香港分社社長王謹希女士﹐要請耿兄引見認識金大俠吶。
小女子﹐最感謝耿兄的是﹐九五年入京為宏觀調控如何影響海南進行深度調查。耿帶著去建設部﹐見房地產司的美女謝司長﹐又去國家計委面見時任主任陳錦華。一雙圓口黑面布鞋﹐說話斯文幽默﹐問題總是直指事件最深處。這些感受﹐大約也是小女子在一個機構﹐留連了十八年的原因吧。總覺得﹐前面有高手﹐學無止境。
世紀交界﹐小女子獲派前往港分業務交流。收工後﹐與干哥潘﹐搭檔往澳門。時﹐耿兄是澳門分社首席﹐參加了澳門回歸全程報道。他引小女子與干哥看回歸紀念館﹐講的是回歸當日的內幕﹐甚至還有八掛。帶著周游澳門﹐講的是葡京的監控設施下的離奇故事﹐游沊仔島串的是小街巷﹐看澳門從人到神的華洋雜處。當然﹐還有盛產美女之家的新出爐蛋闥﹑還有黑沙灘。耿兄﹐最教小女子佩服的﹐是搜集和梳理資料的“老派”﹐他的澳門剪報﹐就恰如一個小圖書館﹐且分類體例之規范﹐正如小女子當年在南大所學之圖書館學。
再見﹐竟然是兩年後﹐邂逅在越南北部小城海防街頭。耿兄是作為評委﹐參加當年國內媒體國際新聞評選﹐之後由陸路入越南﹔小女子則是乘獅子星號郵輪﹐從海南進北部灣﹐從海路至下龍灣。那夜﹐幾個人在濕潤的後殖民小城﹐聽K,喝形式主義的滴漏COFFEE,穿越法國人布局的小街﹐梧桐樹陰里吹風聊天。
有趣的是﹐越南盛產紅木藝朮品﹐耿兄與小女子﹐次日在河內小巷雕刻人家又遇﹐各請了喜歡的奔馬。不過﹐之後﹐耿兄說﹐北京的氣候太干﹐冬日深夜聽紅木叭叭裂﹐很心痛﹔小女子﹐則在濕潤的海南島﹐養著我的三匹飛馬﹐越養越精神。一方水土﹐何止是養一方人﹖是吧。
在港期間﹐耿兄入台島駐島采訪後經港返京。那日﹐小女子有機會帶“對的人去對的地方”﹐午餐去蔣公侄孫女兒蔣孝玉﹐在灣仔開的“蔣家菜”。是日﹐耿兄早餐是在台北士林官邸﹐用招牌“蔣夫人早餐”﹐午間小女子又引他進了“蔣家菜”﹐聽聽蔣家人的落漠故事﹐看很私家的老照片。耿建議Halen把蔣家菜﹐直接開到南京總統府里。這兩年﹐Halen,真的在努力吶。可惜﹐因為灣仔鋪租太貴﹐那“蔣家菜”去年年中關張了。Halen倒時不時打電話來﹐把小女子認作了干女兒。
希望﹐有一天﹐跟了耿大哥走趟臺島﹐練眼神﹐學手藝。當然﹐龍老師。
中新社臺北七月三日電 題:臺灣高考探秘
中新社記者 耿軍 王辛莉
“十二天不見天日的生活終於結束了!”
七月三日中午十一時五十分,記者走進位於臺灣大學校園內的舟山路二百三十七號的“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基金會”大樓,隨著一聲鈴響,大堂左側鎖閉了十二天的兩扇大門徐徐開啟,大門上方石碑刻有兩個大字“闈場”。一群手拉行李箱、手提行李袋的人們急匆匆地奔出大門,高喊著:“回家啦!”
隨著這六十一位男女走出“闈場”,為期三天的臺灣“大學指定科目考試”終告結束。
記者好奇地探視“闈場”,只能看到一排通往地下的臺階。
狀似地下指揮所的“闈場”是外人不得入內的“機密重地”。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洪冬桂副主任告訴記者:“這棟大樓設計之初就特別考慮到要設置‘闈場’,作為封閉與考題試卷相關人員所用。”
“臺灣大學入學考試的出題,採用的是闈外出題”,洪冬桂副主任介紹說:“每科試題的出題人由我們考試中心聘請,由一位召集人和四五位大學教授所組成,出題時間長達半年,每人都要簽署保密協定。考試前十幾天,我們要再聘請一些高中教師和已被大學提前錄取的優秀高中學生隨印刷試卷的工人一起進入闈場被封閉起來,直到考試結束,他們才能走出闈場回家。”
“今年入闈多少人?”記者問。“共六十一人。其中有四位高中教師、四位已被台大錄取的高中學生。還有負責的‘闈長’和中心的工作人員。這十二天,他們吃住都在闈場內,闈場實行嚴密封鎖,只進不出。為了避免試題外泄在闈場內裝置了大量組斷器,干擾無線電波收發,今年特別新購了手持偵測器,檢查入闈者的行李內是否攜帶手機等通訊器。 闈場內還設有二十四小時全天監視錄影,闈內人員的一舉一動全都被存錄,為的是將防泄題工作做到滴水不漏。”
問及闈場內的工作內容,洪副主任介紹:“高中教師要在闈場內對教授們出的考題進行審題,檢驗是否符合中學的教學,如有意見,以書面形式寫出遞交中心的處長,再由處長轉交出題教授。試題初定後,由入闈的高中學生試考,測試一下難易程度,以做調整。試題確定後,闈場內開始進行試題的拼排版、印刷、裝箱。”
記者問:“闈場內人員有津貼嗎?”“有。每人每天三千元新臺幣。教師每人要寫一份試題分析報告,酬金一萬元新臺幣。”
臺灣的高考既封閉又透明。“封閉”在考前,“透明”在考後。今年臺灣的高考共三天,每天的考試結束後,考試中心立即在自己的網站上公佈考題,滿足教師、家長、學生的需求,並供社會人士品評。全部科目考完後,被封閉入闈的教師和學生要立即見記者,通過媒體向社會彙報他們的體會,並回答社會上所關心的問題。
記者採訪了入闈協助國文審題的臺北第一女子中學的陳麗明老師。她說:“今年試題取材廣泛而周全,古典與現代兼顧,考題總字數為六千九百六十一字,比去年的七千四百六十二字少五百字,題目更為簡潔。今年文言文和語體文的比例為六十七比三十三,與去年相同。二00二年的考題文言文比例曾高達百分之七十七。整體而言,考題趨於平實。 今年我們把《西遊記》入題是考慮到,現在許多年輕人都瞭解《哈利波特》,他們也可以通過中國四大奇書之一的《西遊記》領略到更神奇的神幻天地。”
臺灣有人評說今年歷史考題的臺灣史比率偏低,記者就此訪問了入闈審題的北一女中歷史老師陳惠珠。她說:“目前高中歷史課,臺灣史只占高一兩冊的五分之一,今年歷史科考題的配分,中國史占四十二分、世界史四十分,臺灣史十八分,占分比率是合理的。”
記者從考試中心索取了一套今年的臺灣高考試題。其中“國文考科”試卷的第一部分是“選擇題”,其第十一題印的是一幅大陸著名畫家潘天壽的畫作《誠齋詩意圖》,考題說:“一九五九年,潘天壽畫了一幅‘誠齋詩意’。誠齋是南宋詩人楊萬里的別號”,請從列出的楊萬里四首“七絕”中,選出符合畫境的那一首。
試卷第二部分的文言文翻譯占十八分,是翻譯李斯寫的《諫逐客書》的一段。擔任搶“救國文教育聯盟”總召集人的臺灣詩人余光中為此題叫好,他說:“今年翻譯《諫逐客書》,‘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等名句剛好借古諷今,要執政者廣納人才,不要太本土化,命題教授,值得喝彩。”(完)
饕餮時間﹕海盜大餐。銅鑼灣。
K,
中國有個“土豆網”﹐我們的技朮Babycare 吳﹐今天教小女子上去玩兒。好玩兒。
這是﹐higuanguan的處女秀。捧場呵。
回綠島前夕﹐與Mayboy﹑小博士和洪爺﹐帶著肥仔去銅鑼灣的一家海盜餐廳。
一艘艘海盜船﹐好像特別為情侶設計的﹐適合近距離“喂飯”。呵呵。
不過﹐就見到兩位大男人﹐擠手擠腳曖昧地坐在船艙里﹐怪怪的。
那天﹐笑啊﹐笑。
馬家輝。再談去殖。傳統左派。
回歸10年但尚仍欠交的去殖功課
文章日期:2007年7月3日
【明報專訊】鬧哄哄的「回歸10周年」總算過去了。
這陣子,有人歡呼慶祝,卻亦有人上街吶喊,各有所求,各有行動,充分顯示了香港的多元與包容。而不管是吶喊抑或歡呼,這陣子,相信所有香港人都能透過電視、電台、報刊、書籍等傳播平台上了一節分量不輕的「歷史課」,因為,這陣子的傳播焦點正在於追溯歷史,從英佔到回歸,從民生到政治,從宏觀到個人,各式各樣的「香港故事」都是話題,歷史成為最搶手的「消費商品」,我們吃了一頓豐盛美味的「歷史自助餐」。
然而,話說回來,細心的人必可發現,在這排「歷史貨架」上終究欠了一樣貨色,在這頓「歷史大餐」裏畢竟缺了一道菜餚,那就是,傳統左派的聲音,「愛國人士」的故事,亦即,我們無從認真地、深入地、具體地了解他們如何度過殖民時期的歲月以及走過回歸之後的日子,我們遂亦無從認識、掌握、探究他們的處境變遷和心境變化。在回歸慶賀的大日子裏,正如10年前在迎接回歸的好時日中,他們竟然接近「集體失語」,如斯景,足在知識層面構成一個頗具現實意義的推理問題。
本欄上周論及「去殖」、「保殖」、「增殖」等歷史細節,其實已稍觸及這問題的核心關鍵。在所有後殖社會裏,在主權完成獨立的巨變過程中,所有曾受殖民壓迫的政治社群例必大規模地重寫歷史,替自己平反,還一己公道。但在香港的殖民個案裏,由於主權只是「回歸」而非獨立,本土左派先是受制於北京的政治取態,再而受累於董建華治港的施政無能,一直難以找到去殖敘述、重寫歷史的力點。
怎寫得下手呢?如果一味控訴港英殖民者的暴政,那麼,如何理解為什麼偉大的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不早點派遣「王師」來「解放」香港同胞呢?如果如實指出曾有一段很長的日子,中國的人民比殖民地的同胞更「水深火熱」一百倍,那麼,如何說服聽眾相信自己不曾對中央劣政愚忠助虐,又如何解釋自己沒有替中國社會的進步富強作出過像樣的爭取努力?更重要的或是,若在重寫的歷史中過於強調「本土抗爭」的歷史作用,豈不容易突出了香港社會的「主體性」,等同肯定泛民陣營以至其他民間力量的當下抗爭價值?豈不容易有違北京中央向來高舉的「一國」先行概念,引爆「無謂」的政治辯論?
本土左派對於自身的歷史失語,絕非毫不在乎,至少曾鈺成在一本書(周奕著,《香港左派鬥爭史》,2002利文出版)的序言裏提過這樣的抱怨﹕「香港人對於各派的歷史似乎了解得不很確切,今天能夠娓娓而談的,無非是70年代以後的經濟起飛,同樣地人們享受到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生活的提高、福利的增加、政治生活日益趨向民主化。今天談到《獅子山下》的故事,不少前輩無限唏噓地講述當年生活的困苦,然而再前往推,又有多少人知道當時的勞動人民的困苦情?香港有股輿論力量老是為香港愛國同胞抹黑,但是如果人們能夠多花一點心思,細心研究、推敲,亦不會把歪曲歷史的論調簡單地照單全收。」
然而,更值得注意的其實是該書的另一篇序言,作者蔡渭衡,於上世紀60年代為「華革會」秘書、「鬥委會」成員,曾被關進集中營18個月,他雖亦埋怨歷史之不公,但也直道歷史之真相﹕「當年的『六七暴動』是國內『文革』的翻版,香港的左派受極左路線影響也在這裏搞『文革』,結果為香港惹來一場大禍。當年義憤填膺地參加過這場鬥爭的人,他們是最大的受害者,卻是有口難言,因為這次席捲全港的風暴的確為香港帶來了嚴重的災難後果。首先是他們身受其害,卻也連累了同胞受苦,說起來很難得到不知前因後果的人之認同,反而引起爭論,影響到香港社會的平和。因此,當年不堪受港英殖民統治壓迫而起來投身這場鬥爭的廣大愛國同胞,默默地成為這場災難的代罪羔羊。這是很不公平的,以今論古,脫離當時的真實歷史背景而下斷論,所以會混淆是非,這不僅抹煞了同胞愛國愛港之心,更重要的是掩蓋了港英殖民統治的黑暗。」
正因背景複雜、處境尷尬,香港的傳統左派難以像其他殖民地的受壓迫者般在脫離殖民前後成為「去殖引擎」,推動歷史重寫,回溯災難經驗,把殖民者筆下的黑暗轉化為亮白,把壓迫者筆外的遺忘重現為清晰。左派的香港故事,不是完全沒說,只是說得太零碎、太寥落、太溫吞,欲言又止,語焉不詳,——即連做了高官的曾德成,本身明明是殖民暴政下的受苦者,當記者會上有人問及此事,他仍只願用一句「香港人很務實,向前看」來迴避閃躲,不敢拍胸脯用自己的愛國苦經驗來突顯自己於年輕時已有的承擔精神。
「有口難言」的現象是不應該繼續存在的,本土左派所曾遭受的孤立與排斥、欺凌與打壓、迫害與屈辱理該受到公道的呈現與平反,而這不僅為了「愛國人士」,也是為了香港社會的整體利益。為什麼?唯有經由公道的呈現與平反,傳統左派才不會永遠覺得香港社會始終「欠」了他們,才不會只能在「圍內」的鐵幕門牆內取得體貼的溫暖。也唯有在得到比較公允的歷史定論之後,本土左派才會對香港產生休戚與共的「共同體」感覺,才會拒絕把殖民時代的不公不義的專斷政治體制複製於今天的後殖民香港。歷史的壓抑就是情緒的壓抑,傳統左派的種種非理性焦慮與抗拒皆由此而起,這是疾病的隱喻,亦必須經由「治療式」的歷史重述始能紓解情緒,化戾氣為祥和。
此事當然不易,欲達成目標,香港社會和傳統左派皆須誠實面對過去。沒有清晰的過去,便沒有光明的遠景,回歸10年了,香港人尚未交出重寫歷史的去殖功課,香港人,真懶惰;本土左派,真懶惰。
馬家輝--資深傳媒人
文章日期:2007年7月3日
【明報專訊】鬧哄哄的「回歸10周年」總算過去了。
這陣子,有人歡呼慶祝,卻亦有人上街吶喊,各有所求,各有行動,充分顯示了香港的多元與包容。而不管是吶喊抑或歡呼,這陣子,相信所有香港人都能透過電視、電台、報刊、書籍等傳播平台上了一節分量不輕的「歷史課」,因為,這陣子的傳播焦點正在於追溯歷史,從英佔到回歸,從民生到政治,從宏觀到個人,各式各樣的「香港故事」都是話題,歷史成為最搶手的「消費商品」,我們吃了一頓豐盛美味的「歷史自助餐」。
然而,話說回來,細心的人必可發現,在這排「歷史貨架」上終究欠了一樣貨色,在這頓「歷史大餐」裏畢竟缺了一道菜餚,那就是,傳統左派的聲音,「愛國人士」的故事,亦即,我們無從認真地、深入地、具體地了解他們如何度過殖民時期的歲月以及走過回歸之後的日子,我們遂亦無從認識、掌握、探究他們的處境變遷和心境變化。在回歸慶賀的大日子裏,正如10年前在迎接回歸的好時日中,他們竟然接近「集體失語」,如斯景,足在知識層面構成一個頗具現實意義的推理問題。
本欄上周論及「去殖」、「保殖」、「增殖」等歷史細節,其實已稍觸及這問題的核心關鍵。在所有後殖社會裏,在主權完成獨立的巨變過程中,所有曾受殖民壓迫的政治社群例必大規模地重寫歷史,替自己平反,還一己公道。但在香港的殖民個案裏,由於主權只是「回歸」而非獨立,本土左派先是受制於北京的政治取態,再而受累於董建華治港的施政無能,一直難以找到去殖敘述、重寫歷史的力點。
怎寫得下手呢?如果一味控訴港英殖民者的暴政,那麼,如何理解為什麼偉大的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不早點派遣「王師」來「解放」香港同胞呢?如果如實指出曾有一段很長的日子,中國的人民比殖民地的同胞更「水深火熱」一百倍,那麼,如何說服聽眾相信自己不曾對中央劣政愚忠助虐,又如何解釋自己沒有替中國社會的進步富強作出過像樣的爭取努力?更重要的或是,若在重寫的歷史中過於強調「本土抗爭」的歷史作用,豈不容易突出了香港社會的「主體性」,等同肯定泛民陣營以至其他民間力量的當下抗爭價值?豈不容易有違北京中央向來高舉的「一國」先行概念,引爆「無謂」的政治辯論?
本土左派對於自身的歷史失語,絕非毫不在乎,至少曾鈺成在一本書(周奕著,《香港左派鬥爭史》,2002利文出版)的序言裏提過這樣的抱怨﹕「香港人對於各派的歷史似乎了解得不很確切,今天能夠娓娓而談的,無非是70年代以後的經濟起飛,同樣地人們享受到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生活的提高、福利的增加、政治生活日益趨向民主化。今天談到《獅子山下》的故事,不少前輩無限唏噓地講述當年生活的困苦,然而再前往推,又有多少人知道當時的勞動人民的困苦情?香港有股輿論力量老是為香港愛國同胞抹黑,但是如果人們能夠多花一點心思,細心研究、推敲,亦不會把歪曲歷史的論調簡單地照單全收。」
然而,更值得注意的其實是該書的另一篇序言,作者蔡渭衡,於上世紀60年代為「華革會」秘書、「鬥委會」成員,曾被關進集中營18個月,他雖亦埋怨歷史之不公,但也直道歷史之真相﹕「當年的『六七暴動』是國內『文革』的翻版,香港的左派受極左路線影響也在這裏搞『文革』,結果為香港惹來一場大禍。當年義憤填膺地參加過這場鬥爭的人,他們是最大的受害者,卻是有口難言,因為這次席捲全港的風暴的確為香港帶來了嚴重的災難後果。首先是他們身受其害,卻也連累了同胞受苦,說起來很難得到不知前因後果的人之認同,反而引起爭論,影響到香港社會的平和。因此,當年不堪受港英殖民統治壓迫而起來投身這場鬥爭的廣大愛國同胞,默默地成為這場災難的代罪羔羊。這是很不公平的,以今論古,脫離當時的真實歷史背景而下斷論,所以會混淆是非,這不僅抹煞了同胞愛國愛港之心,更重要的是掩蓋了港英殖民統治的黑暗。」
正因背景複雜、處境尷尬,香港的傳統左派難以像其他殖民地的受壓迫者般在脫離殖民前後成為「去殖引擎」,推動歷史重寫,回溯災難經驗,把殖民者筆下的黑暗轉化為亮白,把壓迫者筆外的遺忘重現為清晰。左派的香港故事,不是完全沒說,只是說得太零碎、太寥落、太溫吞,欲言又止,語焉不詳,——即連做了高官的曾德成,本身明明是殖民暴政下的受苦者,當記者會上有人問及此事,他仍只願用一句「香港人很務實,向前看」來迴避閃躲,不敢拍胸脯用自己的愛國苦經驗來突顯自己於年輕時已有的承擔精神。
「有口難言」的現象是不應該繼續存在的,本土左派所曾遭受的孤立與排斥、欺凌與打壓、迫害與屈辱理該受到公道的呈現與平反,而這不僅為了「愛國人士」,也是為了香港社會的整體利益。為什麼?唯有經由公道的呈現與平反,傳統左派才不會永遠覺得香港社會始終「欠」了他們,才不會只能在「圍內」的鐵幕門牆內取得體貼的溫暖。也唯有在得到比較公允的歷史定論之後,本土左派才會對香港產生休戚與共的「共同體」感覺,才會拒絕把殖民時代的不公不義的專斷政治體制複製於今天的後殖民香港。歷史的壓抑就是情緒的壓抑,傳統左派的種種非理性焦慮與抗拒皆由此而起,這是疾病的隱喻,亦必須經由「治療式」的歷史重述始能紓解情緒,化戾氣為祥和。
此事當然不易,欲達成目標,香港社會和傳統左派皆須誠實面對過去。沒有清晰的過去,便沒有光明的遠景,回歸10年了,香港人尚未交出重寫歷史的去殖功課,香港人,真懶惰;本土左派,真懶惰。
馬家輝--資深傳媒人
7/02/2007
Sherton Haikou.The seashore night.
Books back from H.K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