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6/2008
林青霞為汪曼玲寫序
這次,我來寫你
文章日期:2008年7月26日
【明報專訊】「喂!請問你是林青霞嗎?我是《星報》記者汪曼玲,可以跟你聊一聊嗎?」
高中剛畢業,生性害羞又不善言辭的我,正不知所措,想找個理由掛電話,對方已經跟我聊上了。你一言,我一語,不知不覺說了好長一段時間。不記得在電話裏跟她說了些什麼,感覺就是很輕鬆、很自在、很高興。
第一通記者電話
那是一九七三年的夏天,第一次離開家門,第一次坐飛機由台灣來香港,宣傳我的第一部電影《窗外》。這通電話也是我生平接到的第一通記者電話,卻像是兩個朋友在聊天。
阿汪就是有這個本事。
到港的第二天,我們被安排到虎豹別墅拍照,一大堆男記者群中夾兩位年輕漂亮的女記者,一位叫李小珍,另一位就是汪曼玲,他們的年齡比我大不了多少,汪曼玲小小的個兒,兩隻水汪汪的大眼睛,可愛又美麗。那些粗黑高大的男記者們常常拿她們開玩笑,吃她們豆腐,她小圓臉上浮現小酒渦,一點也不介意。因為有前一晚的交談,見了她特別有親切感。這一次的香港五日遊,我感覺所有香港記者都對我很友善,臨別很是依依不捨。但是讓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這名女記者。
《窗外》在香港的票房紀錄是六十五萬元港幣,當時是相當賣座的台灣文藝愛情片,我也因此而一夜成名。
回到台灣拍了劉家昌導演的《雲飄飄》,票房新台幣四百萬,也破了票房紀錄,從此我就忙得不可開交,也不記得什麼香港女記者了。
一九七八年,港台 組織一個團體到泰國義演,那一次聲勢浩大,有剛上過《醉拳》當時得令的成龍,有徐楓、秦漢、秦祥林、林伊娃。汪曼玲是隨團記者,一路上說說笑笑很是開心。有一天我們整團到芭堤雅海灘玩,我裏面穿著紅色比堅尼,外面套大紅襯衫配大紅短褲,只因為怕她拍照不肯脫下襯衫和短褲,我穿著衣服騎水上電單車,上空中氣球,一個人被吊在高高的天空上一點也不怕。那時候膽子真大。記得成龍由氣球上掉了下來,大家很緊張,因為他不會游泳,很多人搶去救他。我自以為是游泳健將,也準備脫了襯衫跟去湊熱鬧。我跟阿汪說:「我要脫襯衫了,你不要拍我啊!」阿汪穿著小短褲,手裏拿小照相機,小胖手指我:「只要你脫,我就一定拍。」我只好作罷。
回到台灣又繼續我昏天黑地的拍戲生涯,那時候台灣電影圈黑社會當道。一九八四年導演林嶺東找我來港拍《君子好逑》,我就乘機接拍香港電影。從此就結束了台灣的電影事業。
我們的緣分也上了岸。
來到香港之後,在許多的記者招待會、電影開鏡典禮、殺青酒,都會見到她,在記者行業多年,她變得更精靈更洗練更實際,幾乎成了記者頭兒,印象裏大多數有記者在的場合,她總是站在最中間的位置,也經常負責發問。還是那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卻變得更成熟,更銳利,透過近視眼鏡的玻璃鏡片,就像是兩顆小探照燈似的到處掃射,若它停留在你的身上,你應該高興,那表示你有價值。她也從不掩飾她那實際的一面,表裏合一正是她可愛之處。我是個很保護自己的人,很難交到知心朋友,尤其是記者,但是我喜歡她的真而爽。在這段香港拍片的日子,我們成了朋友,閒時經常相約吃飯聊天,有時她也到我的小公寓,一聊就是半夜。
一九九二年《東方不敗》上演以後,我的片酬很高,片約不斷。一心想愛惜羽毛,選好戲接。她比較識實務,她說以我三十八歲高齡,賺多少是多少,賺夠了就可以上岸。於是我聽她勸告,那年就賺進了數千萬上岸金。
那兩年非常辛苦,部部都是古裝武俠片,戴假髮,拉高眉眼,穿上一層層的古裝戲服,打打殺殺,夏天熱得要命,冬天冷得要死。她幫我接戲、推戲、排期,兩人忙得不亦樂乎,最後終於上岸了。我們倆的緣分也上了岸。
十四年後,交稿
十四年沒跟她坐在一起,再次見到她,她愈加沉穩幹練了。
在《明報周刊》的汪曼玲訪談錄,看到許多她訪問的人物,幾乎每一個人都能突顯出自己的個性,很喜歡看她寫劉曉慶,相信也只有她有這本事,讓劉說出自己出入監獄的心路歷程,以及在人生中大起大跌的感想,和在監獄裏悟出的道理。她寫出了劉家昌的隨性、任性和蠻不在乎。劉家昌也沒把她當外人看。她在凌波、金漢互道長短的言談間,寫出她們鰜鰈情深的一面,她也道出沈澱霞和女兒鄭欣宜動人的母女情。
她謙虛的說:「我只不過是把他們所說的話寫出來罷了。」我想她必定是把談話內容先消化了之後再組織起來呈獻給讀者,文章平實易讀。讀者彷彿是在分享朋友的生活點滴,和對人生的體驗。能做到這點也是多年來記者生涯所累積的功力。
二○○八年六月
「喂!青霞,肯不肯接受我的訪問?」
「阿汪!寫了這麼多年你還寫我啊?讓我來寫寫你吧!」
「那好!月底交稿!」
關於汪曼玲
香港30年資深記者。
看盡星光璀璨,星沉影寂。
娛樂圈,猶如人生戲中戲。
別人的故事,一切盡付笑談中。
關於此書
○五年九月,汪曼玲在《明報周刊》開始撰寫專欄,三年內共訪問藝人名人約一百五十人,今次結集出書,選取了其中的二十篇,包括白雪仙、呂奇、李連杰、何琍琍、劉曉慶、倪匡、朱孝天、沈殿霞及鄭欣宜等。
書名:《汪曼玲訪談錄》
作者:汪曼玲
出版:明報/香港
[文/林青霞]
7/25/2008
一篇未有发出的陈氏专访
K,
这是一篇未有发出的专访,因为陈不希望过早公开报道他退休后的写作计划。关于其对互联网文学的观察,我再单整一篇吧。今日下午,他以小说创作为题,与海南作家圈交流,吴青和沈龙朱也全程在场。今天太累了,大滴大滴落汗,人晕乎乎的,可能睡得太少了,只好晚点再补笔记。
曾以小说《飘逝的花头巾》成为八十年代伤痕文学代表人物之一的陈建功,现在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他前来参加《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风采展》海南巡展开幕典。
在海口寰岛泰德国际大酒店,甫抵海南的陈建功留着灰白的板寸,摇着一把录有《滕王阁序》的金色折扇,和记者聊起他的创作近况和计划,以及对风起云涌网络文学的看法。
新作将以祖籍北海的家族为背景
谈及创作近况,陈建功说:如今担任作中国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主要工作是推动文学创作的繁荣,相对而言创作的时间少了。近期,在为《北京晚报》写专栏,讲述二00八北京奥运背景下发生的真实故事,观察奥运带来的文化撞击、思考与延展。
他说,退休后想以家族历史为背景进行创作:"我的祖父陈寿卿是当年是南洋归来的商人,是北海东华公司创办者之一,创办了北海电厂,因颇有人望曾任北海商会主席。当年日本攻陷北海时,家住法国医院边的祖父,动员医院敞开大门救助了不少难民。如今,这个家族的子孙,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及香港等地。我觉我们家族的故事,暗合着中国百年的变迁。"
一九四九年出生的陈建功,一九五七年随父母迁居北京,其父陈朝宝,经济学者,曾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教授。陈一九六八年年在中国人民大学附中高中毕业后,到京西煤矿当了十年采掘工人,其间开始文学创作。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后,考入北京大学文学专业继续学业,其创作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法、日、韩、越、捷、孟加拉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期望网络文学新秀丰富生活阅历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纂出版的《中华文学通史•当代文学编》称陈氏:"那刻画人物的艺术雕刀,常能有力地突入性格的深处,开掘出性格的、社会的、人生的底蕴。它的叙事手腕,融合了古典小说特别是宋元话本的优秀传统和五四以来新格式的短篇小说的意识经验,显示了高强的艺术控驭力。他的文学语言,在老舍京味语言的基础上,博采新时代、新时期北京民众的口语,熔铸成既有旧京韵味又有城市新风的现代京白,很富有艺术表现力。"
陈建功每天上网一个多小时,谈及如何看待风起云涌的网络对文学书写和阅读的影响,他说:我认为传媒的发展有助于文字表达的丰富,载体方式的不同必然引起表达方式的不同。
他笑言,古汉语之所以"之乎者也"很简洁,实在是因为古人刻一片书简不容易。随着纸质媒体的风行,书写和阅读变得比较大众化,在出版物过剩的日本,前些年还提出了"出版崩溃论"。如今,刚刚从电视的视觉冲击替代部分阅读的时代走过,我们已经不等不面对网络时代了。
他认为,网络时代书写的随意性,降低了人们书写与阅读的门槛,便于人们的情感发泄。然而,网络上也出现了不少粗制滥造的"作品",让他为网络文学危难的前景担忧。
陈建功说,文学创作并非高不可攀,他期望年轻的网络文学创作者丰富生活阅历,加深情感资源的积累,同时注重写作技巧的训练,不要关在语言技巧的"金丝笼"里孤芳自赏,他说:"只是在三里屯'泡吧',是'泡'不出优秀的作家的。"
这是一篇未有发出的专访,因为陈不希望过早公开报道他退休后的写作计划。关于其对互联网文学的观察,我再单整一篇吧。今日下午,他以小说创作为题,与海南作家圈交流,吴青和沈龙朱也全程在场。今天太累了,大滴大滴落汗,人晕乎乎的,可能睡得太少了,只好晚点再补笔记。
曾以小说《飘逝的花头巾》成为八十年代伤痕文学代表人物之一的陈建功,现在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他前来参加《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风采展》海南巡展开幕典。
在海口寰岛泰德国际大酒店,甫抵海南的陈建功留着灰白的板寸,摇着一把录有《滕王阁序》的金色折扇,和记者聊起他的创作近况和计划,以及对风起云涌网络文学的看法。
新作将以祖籍北海的家族为背景
谈及创作近况,陈建功说:如今担任作中国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主要工作是推动文学创作的繁荣,相对而言创作的时间少了。近期,在为《北京晚报》写专栏,讲述二00八北京奥运背景下发生的真实故事,观察奥运带来的文化撞击、思考与延展。
他说,退休后想以家族历史为背景进行创作:"我的祖父陈寿卿是当年是南洋归来的商人,是北海东华公司创办者之一,创办了北海电厂,因颇有人望曾任北海商会主席。当年日本攻陷北海时,家住法国医院边的祖父,动员医院敞开大门救助了不少难民。如今,这个家族的子孙,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及香港等地。我觉我们家族的故事,暗合着中国百年的变迁。"
一九四九年出生的陈建功,一九五七年随父母迁居北京,其父陈朝宝,经济学者,曾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教授。陈一九六八年年在中国人民大学附中高中毕业后,到京西煤矿当了十年采掘工人,其间开始文学创作。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后,考入北京大学文学专业继续学业,其创作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法、日、韩、越、捷、孟加拉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期望网络文学新秀丰富生活阅历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纂出版的《中华文学通史•当代文学编》称陈氏:"那刻画人物的艺术雕刀,常能有力地突入性格的深处,开掘出性格的、社会的、人生的底蕴。它的叙事手腕,融合了古典小说特别是宋元话本的优秀传统和五四以来新格式的短篇小说的意识经验,显示了高强的艺术控驭力。他的文学语言,在老舍京味语言的基础上,博采新时代、新时期北京民众的口语,熔铸成既有旧京韵味又有城市新风的现代京白,很富有艺术表现力。"
陈建功每天上网一个多小时,谈及如何看待风起云涌的网络对文学书写和阅读的影响,他说:我认为传媒的发展有助于文字表达的丰富,载体方式的不同必然引起表达方式的不同。
他笑言,古汉语之所以"之乎者也"很简洁,实在是因为古人刻一片书简不容易。随着纸质媒体的风行,书写和阅读变得比较大众化,在出版物过剩的日本,前些年还提出了"出版崩溃论"。如今,刚刚从电视的视觉冲击替代部分阅读的时代走过,我们已经不等不面对网络时代了。
他认为,网络时代书写的随意性,降低了人们书写与阅读的门槛,便于人们的情感发泄。然而,网络上也出现了不少粗制滥造的"作品",让他为网络文学危难的前景担忧。
陈建功说,文学创作并非高不可攀,他期望年轻的网络文学创作者丰富生活阅历,加深情感资源的积累,同时注重写作技巧的训练,不要关在语言技巧的"金丝笼"里孤芳自赏,他说:"只是在三里屯'泡吧',是'泡'不出优秀的作家的。"
现代文学馆将推出"港澳台及海外华文作家文库"
陈建功:中国现代文学馆新馆年底将推出"港澳台及海外华文作家文库"
中新社海口七月二十五日电 (关向东 叶霖嘉)前来海南出席《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风采展》的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陈建功向记者透露,中国现代文学馆二期一万四千平方米新馆明年年底前开馆,将专门设立“港澳台及海外华文作家文库”,更充分地体现海外华文作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贡献。
陈建功介绍说,凡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的有代表性的文学现象、潮流以及作家的手稿、版本等都在现代文学馆征集收藏之列。目前,文学馆所收藏的包括港、澳和台湾以及海外华文作品在内的有关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的藏品,已有三十余万件。他说,文学馆办展览固然要有价值取舍,比如对主张爱国统一、民族团结、有益于世道人心,有助于民族情感的提升和有艺术品位的作家作品当然要格外推重。但就收藏和研究来说,是没有禁区的。
陈建功介绍说,成立于一九八五年的“中国现代文学馆”是国家投资建设的重点文化工程。文学馆新馆的建成和二期工程的进行,体现着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也已经成为“国家的名片”。文学馆两期建设共投资近二点七亿元人民币,不仅是两岸三地及海外唯一的“中国现代文学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学博物馆。
陈建功说,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构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宝库不可或缺的部分,希望海外作家们把自己珍藏的手稿、版本以及与文学有关的照片、录影资料捐赠给文学馆,让两岸三地及海外文学爱好者和研究人员共享。
近年港澳台及海外华文作家向文学馆捐赠日趋踊跃,比如台湾的柏杨先生,一次捐赠五十六箱上万件手稿、书籍及藏品,其中包括在狱中穿过的囚衣、和狱友们一起手抄的《中国人史纲》等。由台湾移居加拿大的诗人洛夫捐赠了其长诗代表作《漂木》的手稿,他说,“我是一块漂木,《漂木》手稿捐赠文学馆,使我觉得自己找到了根。”武侠小说作家梁羽生也捐出了八百八十二件手稿、书信、版本等珍贵藏品。
陈建功介绍,许多著名的海外华文作家手稿、版本、录影等资料的捐赠正在联系之中。可喜的是,有一批热心的海外及港澳台华文作家,也在协助文学馆促成海外作家珍贵藏品的来归,陈建功说,应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敬意。
据悉,对作家整批捐赠的藏书等文学资料,现代文学馆建立了以其姓名命名的文库,其中港澳和台湾及海外华文作家的文库已有李辉英文库、林海音文库、卜少夫文库、周仲铮文库、梁凤仪文库、朱秀娟文库、柏杨文库等。二期开馆后,随着捐赠的增加,还将有新的华文作家文库陆续设立。(完)
中新社海口七月二十五日电 (关向东 叶霖嘉)前来海南出席《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风采展》的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陈建功向记者透露,中国现代文学馆二期一万四千平方米新馆明年年底前开馆,将专门设立“港澳台及海外华文作家文库”,更充分地体现海外华文作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贡献。
陈建功介绍说,凡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的有代表性的文学现象、潮流以及作家的手稿、版本等都在现代文学馆征集收藏之列。目前,文学馆所收藏的包括港、澳和台湾以及海外华文作品在内的有关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的藏品,已有三十余万件。他说,文学馆办展览固然要有价值取舍,比如对主张爱国统一、民族团结、有益于世道人心,有助于民族情感的提升和有艺术品位的作家作品当然要格外推重。但就收藏和研究来说,是没有禁区的。
陈建功介绍说,成立于一九八五年的“中国现代文学馆”是国家投资建设的重点文化工程。文学馆新馆的建成和二期工程的进行,体现着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也已经成为“国家的名片”。文学馆两期建设共投资近二点七亿元人民币,不仅是两岸三地及海外唯一的“中国现代文学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学博物馆。
陈建功说,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构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宝库不可或缺的部分,希望海外作家们把自己珍藏的手稿、版本以及与文学有关的照片、录影资料捐赠给文学馆,让两岸三地及海外文学爱好者和研究人员共享。
近年港澳台及海外华文作家向文学馆捐赠日趋踊跃,比如台湾的柏杨先生,一次捐赠五十六箱上万件手稿、书籍及藏品,其中包括在狱中穿过的囚衣、和狱友们一起手抄的《中国人史纲》等。由台湾移居加拿大的诗人洛夫捐赠了其长诗代表作《漂木》的手稿,他说,“我是一块漂木,《漂木》手稿捐赠文学馆,使我觉得自己找到了根。”武侠小说作家梁羽生也捐出了八百八十二件手稿、书信、版本等珍贵藏品。
陈建功介绍,许多著名的海外华文作家手稿、版本、录影等资料的捐赠正在联系之中。可喜的是,有一批热心的海外及港澳台华文作家,也在协助文学馆促成海外作家珍贵藏品的来归,陈建功说,应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敬意。
据悉,对作家整批捐赠的藏书等文学资料,现代文学馆建立了以其姓名命名的文库,其中港澳和台湾及海外华文作家的文库已有李辉英文库、林海音文库、卜少夫文库、周仲铮文库、梁凤仪文库、朱秀娟文库、柏杨文库等。二期开馆后,随着捐赠的增加,还将有新的华文作家文库陆续设立。(完)
7/24/2008
阿宽遇到难题了
軟硬男人
文章日期:2008年7月24日
【明報專訊】女人大部分時間喜歡心腸軟的男人。這種男人多半脾氣大,性格很直。
最難搞但也是最成功的男人都是硬心腸的,口硬心硬的還可以提防,最可怕是口軟心硬的。表面是個好好先生,人人以為他什麼事都易話為,內裏原來心腸硬,狠心到極點。
女人不介意男人在事業上狠心一點,對朋友也不是問題。
心軟的男人總是被女人埋怨:「他呀,沒什麼缺點,就是心腸軟,朋友明明欠錢不還,再來求他,他又再借。真不明白為何不可以狠下心腸?」
另一種情女人要男人心硬的,是撇下舊愛時。「有無搞錯?她哭了你就不知所措?什麼?她說要死?她會死嗎?她在嚇你,知道你怕她死,就不敢分手;你不怕,她就不會死,你明不明白?我先死給你看!」
女人很想她的男人放棄舊愛心腸可以硬一點,這時候她不會想到有朝一日她也會成為他的舊愛。如果他是一個可以對舊愛毫不眷戀的男人,日後他會怎樣對待她?
在愛情方面,女人總是急功近利,而且堅信自己與別不同,男人對自己與對世上其他女人不一樣。
當發覺是一樣時,已經太遲。
每個女人都是自戀的,每個男人都覺得自己心軟。
凡事狠下心腸的男人很少,總有一些人一些事,或少至一兩次,他自覺不夠狠。
一個男人眼中心狠手辣的惡男,仍是會在卡拉OK用悽怨的聲音唱《心太軟》,就如水性楊花的女人愛唱《容易受傷的女人》一樣。
[阿寬 ahhfoon@yahoo.com]
文章日期:2008年7月24日
【明報專訊】女人大部分時間喜歡心腸軟的男人。這種男人多半脾氣大,性格很直。
最難搞但也是最成功的男人都是硬心腸的,口硬心硬的還可以提防,最可怕是口軟心硬的。表面是個好好先生,人人以為他什麼事都易話為,內裏原來心腸硬,狠心到極點。
女人不介意男人在事業上狠心一點,對朋友也不是問題。
心軟的男人總是被女人埋怨:「他呀,沒什麼缺點,就是心腸軟,朋友明明欠錢不還,再來求他,他又再借。真不明白為何不可以狠下心腸?」
另一種情女人要男人心硬的,是撇下舊愛時。「有無搞錯?她哭了你就不知所措?什麼?她說要死?她會死嗎?她在嚇你,知道你怕她死,就不敢分手;你不怕,她就不會死,你明不明白?我先死給你看!」
女人很想她的男人放棄舊愛心腸可以硬一點,這時候她不會想到有朝一日她也會成為他的舊愛。如果他是一個可以對舊愛毫不眷戀的男人,日後他會怎樣對待她?
在愛情方面,女人總是急功近利,而且堅信自己與別不同,男人對自己與對世上其他女人不一樣。
當發覺是一樣時,已經太遲。
每個女人都是自戀的,每個男人都覺得自己心軟。
凡事狠下心腸的男人很少,總有一些人一些事,或少至一兩次,他自覺不夠狠。
一個男人眼中心狠手辣的惡男,仍是會在卡拉OK用悽怨的聲音唱《心太軟》,就如水性楊花的女人愛唱《容易受傷的女人》一樣。
[阿寬 ahhfoon@yahoo.com]
鄧志新:期待互聯網的開放與自由
期待互聯網的開放與自由
文章日期:2008年7月24日
【明報專訊】「Obama Is From Google, McCain Is From AT&T on Digital-Age Rules」(數字時代統治下,巴馬代表Google,麥凱恩代表AT&T),美國財經媒體Bloomberg最近刊文評點兩位總統候選人的信息科技政策,以兩個時代的標杆企業加以標簽化描畫,倒也恰如其分。
巴馬年輕清新,手持黑莓象徵希望「改變」的一代,他的競選活動依靠互聯網的廣泛動員而聲勢浩大,而他的對手麥凱恩年過七十,則是離開助手就無法使用電腦的守舊一派,仍然信奉自由市場萬歲。巴馬吸納了克林頓政府的幕僚和經驗,倡議首設Chief Technology Officer(首席技術長官),希望利用互聯網拓展教育和經濟機會,如財政補貼幫助鄉村和低收入家庭接入高速互聯網,改變貧困問題,以及鄉村被孤立的狀,麥凱恩則認為互聯網是推動經濟增長與繁榮的引擎,政府不會對此徵稅,鼓勵利用市場機制創新造福社會,不論兩位總統候選人的各自政策主張是左還是右,激進抑或保守,兩人相通之處,都認為應該借助互聯網建立自由而開放的平台,改善政府施政的透明度。這些關於互聯網的政策主張都是具體而清晰的,完全不同於中國當下宣傳正盛的「互聯網政治」。
國家領導人胡錦濤上個月視察《人民日報》報館時,調要重視網絡民意,加主流媒體建設和新興媒體建設,形成輿論引導新格局。很快我們看到媒體紛紛報道首位實名上網的湖南株洲市紀委書記開闢網絡反腐戰場這樣的案例,有評論宣稱網絡正在推動中國政治民主化的進程,改變中國政府的執政方式和理念。
當然,誰也不會那天真地相信羅馬是一天可以建成,只要信息的自由流通、權力制衡的角色缺席一天,無論怎樣的民主口號都只是幻象。
隨運開幕日的逼近,內地網絡上的討論氣氛變得壓抑,網絡鏈接失效的次數也頻繁起來,就連登錄交友網站Facebook也不能例外。只能猜想,隨Facebook網站推出中文界面,中文註冊用戶增多,各類活躍的話題抗議小組也陸續設立,網絡防火隔離牆被誘發的機會也多了。
其實面對現狀,也不需要過於悲觀,汶川大地震中,中國年輕的網民們已經表現出勇於表達自我,積極參與公事務的一面。「如果人民在引導,領袖者就會跟從!」這是民間組織Avaaz.org(全球採取行動)的一個宣傳口號,鼓勵公通過電郵、在線投票、簽名或寫信等聯合方式,向決策者、工商企業和媒體就全球性貧困、氣候變化、人權和全球安全等重要全球議題表達出清晰的意見——
「誰在為你代言。
那就是我!」
[鄧志新 內地媒體從業者]
文章日期:2008年7月24日
【明報專訊】「Obama Is From Google, McCain Is From AT&T on Digital-Age Rules」(數字時代統治下,巴馬代表Google,麥凱恩代表AT&T),美國財經媒體Bloomberg最近刊文評點兩位總統候選人的信息科技政策,以兩個時代的標杆企業加以標簽化描畫,倒也恰如其分。
巴馬年輕清新,手持黑莓象徵希望「改變」的一代,他的競選活動依靠互聯網的廣泛動員而聲勢浩大,而他的對手麥凱恩年過七十,則是離開助手就無法使用電腦的守舊一派,仍然信奉自由市場萬歲。巴馬吸納了克林頓政府的幕僚和經驗,倡議首設Chief Technology Officer(首席技術長官),希望利用互聯網拓展教育和經濟機會,如財政補貼幫助鄉村和低收入家庭接入高速互聯網,改變貧困問題,以及鄉村被孤立的狀,麥凱恩則認為互聯網是推動經濟增長與繁榮的引擎,政府不會對此徵稅,鼓勵利用市場機制創新造福社會,不論兩位總統候選人的各自政策主張是左還是右,激進抑或保守,兩人相通之處,都認為應該借助互聯網建立自由而開放的平台,改善政府施政的透明度。這些關於互聯網的政策主張都是具體而清晰的,完全不同於中國當下宣傳正盛的「互聯網政治」。
國家領導人胡錦濤上個月視察《人民日報》報館時,調要重視網絡民意,加主流媒體建設和新興媒體建設,形成輿論引導新格局。很快我們看到媒體紛紛報道首位實名上網的湖南株洲市紀委書記開闢網絡反腐戰場這樣的案例,有評論宣稱網絡正在推動中國政治民主化的進程,改變中國政府的執政方式和理念。
當然,誰也不會那天真地相信羅馬是一天可以建成,只要信息的自由流通、權力制衡的角色缺席一天,無論怎樣的民主口號都只是幻象。
隨運開幕日的逼近,內地網絡上的討論氣氛變得壓抑,網絡鏈接失效的次數也頻繁起來,就連登錄交友網站Facebook也不能例外。只能猜想,隨Facebook網站推出中文界面,中文註冊用戶增多,各類活躍的話題抗議小組也陸續設立,網絡防火隔離牆被誘發的機會也多了。
其實面對現狀,也不需要過於悲觀,汶川大地震中,中國年輕的網民們已經表現出勇於表達自我,積極參與公事務的一面。「如果人民在引導,領袖者就會跟從!」這是民間組織Avaaz.org(全球採取行動)的一個宣傳口號,鼓勵公通過電郵、在線投票、簽名或寫信等聯合方式,向決策者、工商企業和媒體就全球性貧困、氣候變化、人權和全球安全等重要全球議題表達出清晰的意見——
「誰在為你代言。
那就是我!」
[鄧志新 內地媒體從業者]
林譯村上:“○”分
K,
其實林先生大可不必如此郁悶吖。從朱生豪到梁實秋到卞之琳,三個莎士比亞一直都如此“打架”呢。
直譯或者意譯,恰如“TO BE OR NOT TO BEE”,原本就是你死我活的。
真的動氣,倒教人看了笑話。
不過,小女子倒是更喜歡卞譯,更“人”些吖。
印度的泰戈爾,也是譯者多多,那年,小女子編《東南亞踏歌行》,請了老先生幫忙,非冰心譯本不選。其實,鄭振鐸譯的散文也不錯,就是口感不如冰心的“清爽”。純屬個人閱讀愛好吧。
林譯村上:“○”分
文章日期:2008年7月24日
【明報專訊】編按:村上春樹作品之內地中譯者林少華,今年書展來港與台灣版譯者賴明珠對談村上熱潮。面對坐擁歷史地位、保留句子面目的村上譯者,林少華的文筆可是更自信,有評論人更視之為張狂——一日本名教授給予林的翻譯「○」分,林少華與之筆辯,在他來港以前,可先讀讀他的「自辯」。
非我瞎吹,自上學以來,無論考試還是作業,從未得過「○」分,未嘗過「鴨蛋」是何滋味。不料在當老師給人打分打了二三十年之後,陡然被人打了一個大大的「○」分,完美得宛如八月十五中天皓月。說白了,一個圓滾滾的大「鴨蛋」。令人不得不嚴肅對待的是,給我打這「○」分的,既非評價教學效果的調皮學生,又不是喜歡惡作劇的「憤青」網友,而是一位日本教授、一位頗有名氣的日本教授——東京大學文學部中文系教授、日本學術會議會員藤井省三先生。打分物件也不是當年要提日語教授時考的我所不擅長的英語——即使那次也得了58分——而是我自鳴得意的領域:翻譯,且是村上作品的翻譯。自「林家舖子」開張以來,如此沉重的、決絕的打擊還是頭一遭。
換個自尋開心的說法,不知幸與不幸,這頭一遭得的「鴨蛋」居然是「日本造」,made in Japan。人所共知,made in Japan不同於made in China,向以品質優良聞名於世。問題是,一如藤井教授所熟悉的魯迅先生所說,再完美的蒼蠅終究是蒼蠅,再優良的「鴨蛋」也終究是「鴨蛋」。而且,愈是「品質優良」我愈覺得不爽。我本是凡夫俗子,不可能為得了「鴨蛋」而手舞足蹈神清氣爽。尤覺不爽的是,我不曉得該不該將這個「鴨蛋」、這個「○」分主動公諸於世。「○」分來自藤井教授所著《村上春樹心目中的中國》,書已於7月25日公開出版。因此,我這裏所說的公諸於世,是指要不要由我自己告訴中國讀者朋友。不告訴吧,有負藤井教授一番苦心,畢竟此書乃學術性著作,傳播範圍原本有限,加之中國懂日語的人有限,接觸到的就更有限了。告訴吧,忽一下子上報上刊上網,街談巷議,盡人皆知,半世英名從此休矣!
如此徬徨數日,最後決定廣而告之。大丈夫為人行世,自當光風霽月水落石出,豈可畏首畏尾患得患失!只是,倘有自辯之嫌,還望海涵才好。
不言而喻,打「○」分自有打「○」分的理由。作為知名學者,藤井教授更是如此,且容我擇其大端舉出兩點。
過失一:審美忠實
其一,審美忠實之過。愚意以為,作為文學翻譯,較之詞句等表層結構的對應,更應注意審美愉悅等深層結構的忠實。藤井教授則持相反的觀點。他認為村上作品用的是「口語體」,唯有最大限度傳達這一文體或風格的翻譯才是「良質」翻譯。而林譯用的卻是「文語體、書面語體」。作為顯例,他把我從《挪威的森林》中舉過的例子反其意而用之:
林譯內地版:玲子……緩緩彈起巴赫的賦格曲。細微之處她刻意求工,或悠揚婉轉,或神采飛揚,或一擲千鈞,或愁腸百結。
葉蕙譯香港版:玲子……慢慢彈起巴哈的賦格曲來。細膩的部分故意慢慢彈、或快快彈、或粗野地彈、或感傷地彈……。
賴明珠譯台灣版:玲子姐……慢慢地彈起巴哈的賦格曲。細微的地方刻意或慢慢地彈、或快速地彈、或盡情揮灑地彈、或敏感用情地彈……。
藤井點評:確如賴明珠所稱,賴譯「不化妝,保留本來面目」。較之林譯自不待言,即使同葉譯相比,也可以說幾近完美。比之賴譯和葉譯,不可否認,林譯的「審美忠實」反而顯得濃妝豔抹(厚化妝)。
相對於「愁腸百結」、「感傷」以及「敏感用情」,村上原文用的是來自Sentimental的「外來語」。敝人日語水平自然比不上藤井教授,但旅日五載,日常生活中從未聽見哪位日本人忽然冒出這麼一句日本味英語。恕我冒失,Sentimental用作日語未必就是「口語體」,而作為中文的「感傷」和所謂「敏感用情」也未必就不是「文語體、書面語體」。而藤井教授則據此斥林譯為「濃妝艷抹」,慨然賞賜「鴨蛋」;而另譯則「保留本來面目」,幾近完美(完璧),倘若打分,大概不低於98.5分。聲明一句,我不是在這裏害「紅眼病」,都是同胞,賴葉二位女士得一百分我更歡喜。我不過是對這打分標準有所費解罷了。我也是當老師的,也教翻譯,也打分,記憶中,打分時從不曾如此旗幟鮮明地抑此揚彼。且,類似「愁腸百結」這樣的譯法即使真的屬於「濃妝豔抹」,那也不到百分之一。而藤井批評給人的印象,彷彿三十二本拙譯村上盡皆如此——若干噸高檔化妝品就這樣被我揮霍一空。
過失二:漢語民族主義
其二,漢語民族主義(nationalism)之過。平心而論,藤井教授似乎並不否認拙譯行文的「漂亮」。但「漂亮」的結果,便是所謂「濃妝豔抹」。而其起因,則在於敝人身上的「漢語民族主義」。作為證據,一是有人指出敝人是「熱情的『愛國主義』文人」,而他認為「當之無愧」(當)。二是我自己說過「漢語(大概)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之一」,同時將「日文式翻譯腔」稱為「和臭」,暗示中國文化對於日本文化的「優勢」。藤井教授因之斷定:「成為用『世界上最美的語言』的漢語寫散文(essay)的文人恐怕才是林少華的本願,而從事日本文學、尤其現代文學的研究和翻譯,總的說來非其本意,想必他是通過『審美地』翻譯村上文學來化解這種不滿。」進而認為,敝人之所以「能夠成就包括台灣賴明珠在內全世界任何村上譯者都未能做到的單獨翻譯三十餘部村上作品的偉業」,完全因為敝人的自負——具有得到漾溢以「世界上最美的語言之一進行讀寫之審美意識的中國讀者巨大支援的自負」。不僅如此,藤井教授還獨自慧眼地指出:「這種較之林少華的自尊心更屬於不無過剩的文化民族主義的意念,有可能表現出了二十一世紀中國式村上閱讀的一端。或者中國讀者也對批判日本國家暴力性的村上文學懷有共鳴、不是作為發揚國粹文化的閱讀,而是旨在『越境』的閱讀亦未可知。」
翻譯者的自信
必須承認,藤井教授引用的我的話,我確實說過,有的還說了不止一次。但若由此上升到漢語民族主義、文化民族主義這樣的政治高度加以批駁,我以為恐不可取。我曾一再強調,一百個人翻譯村上就有一百個村上,而且每個譯者都深以為自家翻譯的村上是真正的村上——沒有這樣的自負,文學翻譯就無以成立。因此,素面朝天(化粧)也好,濃妝豔抹也好,講究詞句對應的形似也好,追求審美忠實的神似也好,作為學術問題或翻譯傾向問題都可以討論,大可不必把任何人都可能有的對於自己民族語言的一點點自豪感同民族主義直接掛。更不贊成以帶有火藥味的政治批評代替心平氣和的、持論公允的學術批評。
尤其令人遺憾和意外的是,藤井教授的批評甚至夾雜意識形態色彩。例如他將發表讚賞林譯文章的香港《文匯報》特意表述為「中國共產黨系統的報紙」,把我一開始沒對《挪威的森林》感興趣的原因歸結為「本國(中國內地)評價尚不確定」。就連我在一篇散文中提到的「文革」中「黨安排他(我)學習他從未想學的日語」也熱心解釋為「基於共產黨政策性人才配置」。說來耐人尋味,敝人基本是在張揚意識形態的背景下長大的,但我已在很大程度上擯除了意識形態視角,而藤井教授反倒念念不忘了。不妨說,我得的這個「○」分、吃的這個「鴨蛋」未嘗不多不少與此有關。
村上春樹本人也搞翻譯,是個很不錯的翻譯家,他在一篇題為《翻譯與被翻譯》的文章中這樣說道:「我想,出色的翻譯首先需要的恐怕是語言能力,但同樣需要的還有——尤其文學作品——充滿個人偏見的愛。說得極端些,只要有了這點,其他概不需要。說起我對自己作品的翻譯的首要希求,恰恰就是這點。在這個不確定的世界上,只有充滿偏見的愛才是我充滿偏見地愛的一個物件。」
那,藤井教授對拙譯的評論充滿的是什呢?
Xtra.講座.林少華、賴明珠
村上春樹的兩岸熱潮
合辦:明報讀書站、香港書展
時間:7月26日(星期六)下午4:00 至6:00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會議室404-405
主持:健吾
主講:林少華、賴明珠
登記:http://hkbookfair.hktdc.com/chi/evt_schdt/event.htm
[文/林少華]
其實林先生大可不必如此郁悶吖。從朱生豪到梁實秋到卞之琳,三個莎士比亞一直都如此“打架”呢。
直譯或者意譯,恰如“TO BE OR NOT TO BEE”,原本就是你死我活的。
真的動氣,倒教人看了笑話。
不過,小女子倒是更喜歡卞譯,更“人”些吖。
印度的泰戈爾,也是譯者多多,那年,小女子編《東南亞踏歌行》,請了老先生幫忙,非冰心譯本不選。其實,鄭振鐸譯的散文也不錯,就是口感不如冰心的“清爽”。純屬個人閱讀愛好吧。
林譯村上:“○”分
文章日期:2008年7月24日
【明報專訊】編按:村上春樹作品之內地中譯者林少華,今年書展來港與台灣版譯者賴明珠對談村上熱潮。面對坐擁歷史地位、保留句子面目的村上譯者,林少華的文筆可是更自信,有評論人更視之為張狂——一日本名教授給予林的翻譯「○」分,林少華與之筆辯,在他來港以前,可先讀讀他的「自辯」。
非我瞎吹,自上學以來,無論考試還是作業,從未得過「○」分,未嘗過「鴨蛋」是何滋味。不料在當老師給人打分打了二三十年之後,陡然被人打了一個大大的「○」分,完美得宛如八月十五中天皓月。說白了,一個圓滾滾的大「鴨蛋」。令人不得不嚴肅對待的是,給我打這「○」分的,既非評價教學效果的調皮學生,又不是喜歡惡作劇的「憤青」網友,而是一位日本教授、一位頗有名氣的日本教授——東京大學文學部中文系教授、日本學術會議會員藤井省三先生。打分物件也不是當年要提日語教授時考的我所不擅長的英語——即使那次也得了58分——而是我自鳴得意的領域:翻譯,且是村上作品的翻譯。自「林家舖子」開張以來,如此沉重的、決絕的打擊還是頭一遭。
換個自尋開心的說法,不知幸與不幸,這頭一遭得的「鴨蛋」居然是「日本造」,made in Japan。人所共知,made in Japan不同於made in China,向以品質優良聞名於世。問題是,一如藤井教授所熟悉的魯迅先生所說,再完美的蒼蠅終究是蒼蠅,再優良的「鴨蛋」也終究是「鴨蛋」。而且,愈是「品質優良」我愈覺得不爽。我本是凡夫俗子,不可能為得了「鴨蛋」而手舞足蹈神清氣爽。尤覺不爽的是,我不曉得該不該將這個「鴨蛋」、這個「○」分主動公諸於世。「○」分來自藤井教授所著《村上春樹心目中的中國》,書已於7月25日公開出版。因此,我這裏所說的公諸於世,是指要不要由我自己告訴中國讀者朋友。不告訴吧,有負藤井教授一番苦心,畢竟此書乃學術性著作,傳播範圍原本有限,加之中國懂日語的人有限,接觸到的就更有限了。告訴吧,忽一下子上報上刊上網,街談巷議,盡人皆知,半世英名從此休矣!
如此徬徨數日,最後決定廣而告之。大丈夫為人行世,自當光風霽月水落石出,豈可畏首畏尾患得患失!只是,倘有自辯之嫌,還望海涵才好。
不言而喻,打「○」分自有打「○」分的理由。作為知名學者,藤井教授更是如此,且容我擇其大端舉出兩點。
過失一:審美忠實
其一,審美忠實之過。愚意以為,作為文學翻譯,較之詞句等表層結構的對應,更應注意審美愉悅等深層結構的忠實。藤井教授則持相反的觀點。他認為村上作品用的是「口語體」,唯有最大限度傳達這一文體或風格的翻譯才是「良質」翻譯。而林譯用的卻是「文語體、書面語體」。作為顯例,他把我從《挪威的森林》中舉過的例子反其意而用之:
林譯內地版:玲子……緩緩彈起巴赫的賦格曲。細微之處她刻意求工,或悠揚婉轉,或神采飛揚,或一擲千鈞,或愁腸百結。
葉蕙譯香港版:玲子……慢慢彈起巴哈的賦格曲來。細膩的部分故意慢慢彈、或快快彈、或粗野地彈、或感傷地彈……。
賴明珠譯台灣版:玲子姐……慢慢地彈起巴哈的賦格曲。細微的地方刻意或慢慢地彈、或快速地彈、或盡情揮灑地彈、或敏感用情地彈……。
藤井點評:確如賴明珠所稱,賴譯「不化妝,保留本來面目」。較之林譯自不待言,即使同葉譯相比,也可以說幾近完美。比之賴譯和葉譯,不可否認,林譯的「審美忠實」反而顯得濃妝豔抹(厚化妝)。
相對於「愁腸百結」、「感傷」以及「敏感用情」,村上原文用的是來自Sentimental的「外來語」。敝人日語水平自然比不上藤井教授,但旅日五載,日常生活中從未聽見哪位日本人忽然冒出這麼一句日本味英語。恕我冒失,Sentimental用作日語未必就是「口語體」,而作為中文的「感傷」和所謂「敏感用情」也未必就不是「文語體、書面語體」。而藤井教授則據此斥林譯為「濃妝艷抹」,慨然賞賜「鴨蛋」;而另譯則「保留本來面目」,幾近完美(完璧),倘若打分,大概不低於98.5分。聲明一句,我不是在這裏害「紅眼病」,都是同胞,賴葉二位女士得一百分我更歡喜。我不過是對這打分標準有所費解罷了。我也是當老師的,也教翻譯,也打分,記憶中,打分時從不曾如此旗幟鮮明地抑此揚彼。且,類似「愁腸百結」這樣的譯法即使真的屬於「濃妝豔抹」,那也不到百分之一。而藤井批評給人的印象,彷彿三十二本拙譯村上盡皆如此——若干噸高檔化妝品就這樣被我揮霍一空。
過失二:漢語民族主義
其二,漢語民族主義(nationalism)之過。平心而論,藤井教授似乎並不否認拙譯行文的「漂亮」。但「漂亮」的結果,便是所謂「濃妝豔抹」。而其起因,則在於敝人身上的「漢語民族主義」。作為證據,一是有人指出敝人是「熱情的『愛國主義』文人」,而他認為「當之無愧」(當)。二是我自己說過「漢語(大概)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之一」,同時將「日文式翻譯腔」稱為「和臭」,暗示中國文化對於日本文化的「優勢」。藤井教授因之斷定:「成為用『世界上最美的語言』的漢語寫散文(essay)的文人恐怕才是林少華的本願,而從事日本文學、尤其現代文學的研究和翻譯,總的說來非其本意,想必他是通過『審美地』翻譯村上文學來化解這種不滿。」進而認為,敝人之所以「能夠成就包括台灣賴明珠在內全世界任何村上譯者都未能做到的單獨翻譯三十餘部村上作品的偉業」,完全因為敝人的自負——具有得到漾溢以「世界上最美的語言之一進行讀寫之審美意識的中國讀者巨大支援的自負」。不僅如此,藤井教授還獨自慧眼地指出:「這種較之林少華的自尊心更屬於不無過剩的文化民族主義的意念,有可能表現出了二十一世紀中國式村上閱讀的一端。或者中國讀者也對批判日本國家暴力性的村上文學懷有共鳴、不是作為發揚國粹文化的閱讀,而是旨在『越境』的閱讀亦未可知。」
翻譯者的自信
必須承認,藤井教授引用的我的話,我確實說過,有的還說了不止一次。但若由此上升到漢語民族主義、文化民族主義這樣的政治高度加以批駁,我以為恐不可取。我曾一再強調,一百個人翻譯村上就有一百個村上,而且每個譯者都深以為自家翻譯的村上是真正的村上——沒有這樣的自負,文學翻譯就無以成立。因此,素面朝天(化粧)也好,濃妝豔抹也好,講究詞句對應的形似也好,追求審美忠實的神似也好,作為學術問題或翻譯傾向問題都可以討論,大可不必把任何人都可能有的對於自己民族語言的一點點自豪感同民族主義直接掛。更不贊成以帶有火藥味的政治批評代替心平氣和的、持論公允的學術批評。
尤其令人遺憾和意外的是,藤井教授的批評甚至夾雜意識形態色彩。例如他將發表讚賞林譯文章的香港《文匯報》特意表述為「中國共產黨系統的報紙」,把我一開始沒對《挪威的森林》感興趣的原因歸結為「本國(中國內地)評價尚不確定」。就連我在一篇散文中提到的「文革」中「黨安排他(我)學習他從未想學的日語」也熱心解釋為「基於共產黨政策性人才配置」。說來耐人尋味,敝人基本是在張揚意識形態的背景下長大的,但我已在很大程度上擯除了意識形態視角,而藤井教授反倒念念不忘了。不妨說,我得的這個「○」分、吃的這個「鴨蛋」未嘗不多不少與此有關。
村上春樹本人也搞翻譯,是個很不錯的翻譯家,他在一篇題為《翻譯與被翻譯》的文章中這樣說道:「我想,出色的翻譯首先需要的恐怕是語言能力,但同樣需要的還有——尤其文學作品——充滿個人偏見的愛。說得極端些,只要有了這點,其他概不需要。說起我對自己作品的翻譯的首要希求,恰恰就是這點。在這個不確定的世界上,只有充滿偏見的愛才是我充滿偏見地愛的一個物件。」
那,藤井教授對拙譯的評論充滿的是什呢?
Xtra.講座.林少華、賴明珠
村上春樹的兩岸熱潮
合辦:明報讀書站、香港書展
時間:7月26日(星期六)下午4:00 至6:00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會議室404-405
主持:健吾
主講:林少華、賴明珠
登記:http://hkbookfair.hktdc.com/chi/evt_schdt/event.htm
[文/林少華]
博客變書,好玩。
昨日開幕的書展相當旺場,至晚上8時已有12萬人次入場,較去年首日入場人數多三成。(余俊亮攝)
博客結集 輕小說
新興書種大收旺場
文章日期:2008年7月24日
【明報專訊】近年書壇興起不少新類型書籍,當中有來自日本的「輕小說」,也有不少本地自資出版的書籍,大部分「新書」有不同目標市場,帶來新一批支持者。有出版社更透露,「博客系列」書籍的出版數量,較去年大升一倍。
「輕小說」吸引年輕漫畫迷
一向受年輕人歡迎的漫畫攤位,今年多了「輕小說」,吸引不少15至17歲青少年大量購買。有學生更在網上討論區組織12名「同好」掃貨。發起人伽藍說,近年多了很多人加入看輕小說,「我以往只看漫畫,近兩年開始迷上輕小說,書報攤亦開始有更多輕小說選擇,雖然它的圖片比漫畫少,平均一本只有3頁插圖,文字較多,但內容輕鬆、又薄」。
輕小說3年前在日本興起,再傳到台灣及香港。輕小說代理負責人葉先生表示,攤位一向也有輕小說出售,因輕小說近年在台灣大熱,種類多了,讀者亦增加。
不少人都希望將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感想與其他人分享,有經營自資出版業務的紅出版,其高級編輯陳皓翔指出,今年書展中,自資出版書籍較去年升三至四成,銷量亦有增長,「由於種類、書目都增加,吸引到更多讀者注意,部分質素相當高」。
博客書出版量增倍
近年,該出版社亦主打出版「Blogger系列」,將網上一些知名度高的博客結集成書,例如《台灣女生在香港》、《無聊學》、《這雙手雖然小》等。
陳表示,今年出版的Blogger系列書籍較去年同期增一倍,一些Blog每日都有過千人瀏覽,質素高,本身已有一班「捧場客」,一出書肯定有人支持,而部分涉及旅遊及育兒等題材,均大受讀者歡迎,遂吸納到另一群沒有「睇Blog」習慣的人購買。
×××××
像書熱賣 書展客三成
開幕首日 歌手新書售3000本
文章日期:2008年7月24日
【明報專訊】高通脹下,昨日在會展開幕的書展仍然大收旺場,截至昨晚8時(10時閉館),入場人次已高達12萬,較去年大升三成。書展「突然」旺場的原因,並非全因為港人閱讀風氣有改善,而是今年有多名被喻為「少男殺手」的年輕偶像藝人齊齊推出寫真集,吸引大批年輕「粉絲」入場掃貨,帶領整體入場人數升。有書商指出,有歌手推出的新書一天大賣三四千本,數量超逾去年最暢銷書籍7天的總銷量。
財經書銷量不及去年一半
惟另一邊廂,在今年股市大跌下,金融財經類書籍的銷量則較去年大跌。三聯門市部高級經理馮惠基表示,去年該類書籍在書展銷量是10年最高,今年經濟轉差,這類書昨日的銷量不及去年一半;而心靈書籍都是近年較暢銷的書種,但目前的銷售成績仍是一般。
不過,「偶像書」卻逆市創佳績,銷量倍增。萬華媒體負責人黃小姐表示,今年生意比預期好,以傅穎為例,寫真集連唱片一式兩款,每款售140元,不少歌迷都會一次過買齊兩款,隨書附送的200張簽名會入場證一分鐘內便派光;至於蔡卓妍(阿Sa)的書,於幾小時內亦賣出400本。她指出,大部分都是歌迷會組團到攤位「掃貨」,一次過便會買幾百本。
一連七天的書展昨開幕,排頭位的傅小姐於21日(周一)上午11時便到場排隊,昨日書展9時開幕,她即衝入場一口氣花了3500元買了25套傅穎寫真集套裝。她說,有台灣朋友託她買寫真集,明天便會將書送到台灣。
黃小姐又說,明星相亦成為「粉絲」目標,攤位內共有近百款偶像照片,當中30至40款於首日上午已經「斷貨」,其中以台灣明星最受歡迎,例如黑澀會、飛輪海等。
首日營業額 幾達去年整個展期
另一青春偶像江若琳昨日為新書舉行簽名會,她的作品《零距離》至傍晚已售出逾3000本。紅出版高級編輯陳皓翔表示,今年書展的人流和銷量都是一大突破,尤其偶像書的銷情最突出,銷量比其他種類的書籍多幾倍。他總結,偶像類新書好賣,帶挈首日營業額較去年同期上升5至10倍,差不多已達到去年整個書展期的成績,「經濟雖然不及去年,但青少年的消費力不會受到影響」。他指去年書展中,紅出版銷量最高的書是分析「九型人格」的實用類書籍,全個書展期亦只能賣出2000多本。
出版《艾粒老爺車》 及《內衣少女》的皇冠出版社,其攤位昨日排隊買書及領取簽名票的人龍太長,要出動保安維持秩序。皇冠出版社市場經理方佩詩說﹕「今年買明星書、圖文書及Blogger書較多,明星書在早上9時已有人排隊購買,簽名票不消30分鐘已派完200張,餘下的歌迷亦有買書,支持偶像。」
bravo!
想留言,妳的 guanguanjujiu blog 真的很好看,我是海外讀者,不容易買到兩岸報刊來讀,看見妳的剪報,自然更抵餓,bravo!可是妳用歪體時可否用大一點的字體?現在的小 laptop 上真的很難看清楚!
羅省讀者 DTC
*****
Dear DTC.
谢谢您的bravo!我是把这Blog当了日记,每天的阅读痕迹自然就留下啦。有朋友喜欢这种任性的分享,自然让我好开心。
为了区分转贴与自己的涂鸦,我用了斜体记录自己的日子。如果您看着字号小了,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栏的"查看"的"文字大小",再点击"较大"或"最大",可能就清晰些了。
也找了我们的小技术,教我这个技术笨蛋学习技术语言,看看能否把字号调大些。
关关
******
找到了!我真笨!謝謝关关!真羨慕妳可常穿梭文壇聚會!Dream job!
******
哈哈,俺也磨小技術成功!一系列技術代碼之后,不管你選擇怎樣的字號,俺的斜體都一樣大!!
機器真是不講人話:))
羅省讀者 DTC
*****
Dear DTC.
谢谢您的bravo!我是把这Blog当了日记,每天的阅读痕迹自然就留下啦。有朋友喜欢这种任性的分享,自然让我好开心。
为了区分转贴与自己的涂鸦,我用了斜体记录自己的日子。如果您看着字号小了,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栏的"查看"的"文字大小",再点击"较大"或"最大",可能就清晰些了。
也找了我们的小技术,教我这个技术笨蛋学习技术语言,看看能否把字号调大些。
关关
******
找到了!我真笨!謝謝关关!真羨慕妳可常穿梭文壇聚會!Dream job!
******
哈哈,俺也磨小技術成功!一系列技術代碼之后,不管你選擇怎樣的字號,俺的斜體都一樣大!!
機器真是不講人話:))
7/23/2008
与巴金、冰心、茅盾、老舍手稿厮磨
K,
并非没有天上掉下馅饼的好事吖。今早,正在咖啡面包水果医肚,同事电话来说,有一个新闻发布会,关于现代文学展,刚刚看到通知,不知姐姐可来得及去看看?
呵呵,何止是看一看?回到办公室,对同事说:呵呵,今儿告诉了姐姐我一个有趣的采访,一个也只有姐姐能访明白的活动:))
又一次相信,有些人是会一见如故的。
展览的主办方中国现代文学馆,派出了计蕾副研究馆员做展览文学支持。小女子从采访展品开始,与计蕾站在尚未布展完毕的展馆内,一聊就是几十分钟:谈两岸三地对现代文学理解的不同,因为几十年政治的隔绝造成的“各占一半”现状,谈起采访文道时,说起的“你看鲁迅,我看胡适,你看沈从文,我看梁实秋”之的“怪诞”,谈起了香港两岸三地及海外华人文化的汇集与包容,谈起了今日开幕的香港书展。
当然,要谈巴金看了日本神奈川的“近代文学馆”,回来上书“江总”,才有了现代文学馆从万寿寺慈禧的行宫,古色故乡的老四合院儿,迁往如今朗阔的新址。
她向小女子子描绘说,在现代文学馆门口的一块巨石屏风上,巴金先生告诉人们:我们有一个多么丰富的文学宝库,多少作家留下来的杰作,它们支持我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使自己变得更善良,更纯洁,对别人更有用。
“我们又添新馆了”,计蕾说,“老馆的一万四千平米,加上新馆的一万四千平米,一大六小展厅,全部藏品开放给现代文学研究人员、高校老师、研究生使用,以及文学爱好者参观。
“巴老可真是能收藏,不但自己几十年的文稿书籍悉数捐出,首批就捐出七千多本;他曾经编辑杂志、书籍作者的文稿,也都保存得好极了。”
在巴老的不遗余力的“鼓吹”下,冰心、萧乾的子女,也纷纷捐出了他们的手稿和藏书;特别是著作、期刊、版本收藏之全无人可及的唐弢先生,一下就捐出了四万多册。
计蕾讲了个故事,关于丁玲和陈明。这个小丁玲十三岁的“小丈夫”,尽管在丁玲去世后再婚,但是始终很完整地保存着丁玲的手稿和作品,花了很多时间进行整理。陈明九十多岁了,计蕾她们去看望老人家,陈还谈起关于延安“西北战地服务团”(“西战团”)时代,对丁的评价不是很公正。小女子笑言:看来是一物降一物,陈明当年宠着丁玲姐姐,之后,一定是他的“新太太”又来宠着他了。两个女子,站在一柜子故人的手稿前,看着他们在纸张上的勾勾画画,涂涂改改,会心的笑了。
“我是北师大中文系八五级的”计蕾说;“我是南京大学中文系八四级的”,放佛暗号对上了一样:)小女子一开口问手稿出处,大家就知道是“一路人”了:))
“哎,那你会唱昆曲麽?我还没看过全本《牡丹亭》。”“哎呀,我也为没有访问过巴金遗憾呢。”
有点惺惺相惜的味道吖。
听说,小女子预备去港看书展,计蕾笑了。
*****
晚上把这故事讲给MAYBOY听,人家边听边笑,然后说:“今天办公室搬家,俺给整了张书桌回宿舍。桌子不轻,和小同事两人抬下楼,倒抬不上宿舍楼了,又找了俩劳力才办成:)”
“都是书生,哈哈,没闪着腰吧”。
“没。”
“我就知道,俺说想看着湖写字,家里不能没书桌,你一定会想辄儿的,没想到这么快:))”
小女子想起,当年刚上岛,他有次给俺报馆打电话让快回家,一进门就见比小女子还高的一只大冰箱矗着,哈哈,二手的。有的用,就成!!
“哎,今晚吃了啥。”
“还不是那些。”
“等俺来了就有好吃的啦:)”
“哎,肥仔说,到云南可以买架电动车啊。我也觉得,在乡下不用动不动就开车,有电动车我骑了去买菜就好,还方便我湖边四处去转转。”
“那还不如骑单车,还锻炼身体。”
“哎呀,俺笨啊,早把咋骑单车给忘了。上次在南丫岛,肥仔想俩人骑车转转,俺努力了半天,换了三辆车都‘开不动’,只好给儿子道歉呢。”
不知,这次是不是真的能有缘住到南丫岛的度假屋:)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风采展将在海南开展
中新社海口七月二十三日电 (记者 关向东)七月二十五日至八月三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风采展》将在海南省博物馆展出,来自中国现代文学馆的一批经典馆藏,将向海南文学艺术爱好者展示二十世纪中国文坛的风云际会。
今日,记者有缘对这批展品先睹为快。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批现代文学作家的手稿展出,从作家们在手稿上的勾划删改,读者似乎可感触到作家们跳跃的思绪。
展出最多的是中国现代文学馆发起人巴金的手稿:二十年代《海行杂记》手稿、一九二八年计划写的《春梦》残稿亦即《家》的蓝本、一九五二年赴朝鲜慰问时的采访笔记本、《随想录》手稿等。
展品中还包括茅盾致巴金、冯亦代的旧体书信,写在菊花图案便签上致柯灵的短笺、关于《历史与历史剧》的手稿、评论《关于曹雪芹》的手稿;老舍剧作《茶馆》的手稿、老舍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在英国教中文的讲义;冰心《关于男人》的手稿;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林徽因与沈从文的通信等。
这批展览中还有不少“孤本”或是出版物的初版本。如巴金一九二七年在美国三藩市创办的《平等》杂志创刊号,巴金在该刊扉页上题写道:“钟时送我,收藏到现在,托济生带到北京捐赠中国现代文学馆。巴金。一九九四年四月八日。” 该展览选取中国当代文学馆馆藏资料丰富的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冰心、丁玲、萧乾、臧克家、胡风、孙犁等十位作家,展出历史图片二千多张,图书版本近千册,手稿、书信、实物二百件,还将展出艾青、萧军、姚雪垠等三位文学大师生前的书房场景,整个展览覆盖海南省博物馆四个展馆二千六百平方米。
展览期间,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陈建功、沈从文的儿子沈龙朱以及冰心的女儿吴青将举行专题讲座。
该展览由海南省委宣传部、中国现代文学馆、海南省文体厅、海南省文联主办。(完)
mkfns
刘嘉玲梁朝伟的天上人间
K,
喜歡劉嘉玲和梁朝偉的這張婚紗照,天上人間,梵音佛語,很被祝福。
一路,拉拉扯扯、跌跌撞撞、你追我趕、你棄我取,等待、忍耐、包容、認同,好像經歷了前世今生,才終于“執子之手”,小女子看著這正在上演的人間故事,眼圈紅了。
新來的小女生還在戀愛中,看著偉玲如此鋪排的婚禮,問:關姐姐,如果將來他們散了,這4000萬花的多冤,嘉玲這次的“張羅”多丟人。
小女子笑了:你看,在偉哥身邊,這天的嘉玲笑得多么開心啊。一個男子,能給喜歡他的女子,哪怕是僅僅一天的這樣的開懷,他都是個“漢子”了。女子呢,能在肯呵護你的男子身邊,哪怕一生只是如此嬌嗔一次,已夠回味一生了。
用錢,怎能衡量這“生之甜蜜”呢?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從心底里祝福他們。
7/22/2008
一组通讯:海南“发功”
K,
今日上QQ接稿件,忽然,离岛半年的Y敲门:你也上QQ?小女子即刻一个榔头敲过去:)听说你开始拍拖了?祝贺。快讲故事来听:))
午饭后回来,打开信箱,丫丫,一封呈状。快乐真是需要分享吖,我读了,也快乐,赶紧叫同事一起读,快乐立时成了好多瓣盛开的花儿:))
G:
你好, 一转眼时间就过了大半年,不知你们过得怎样,听说我一离开分社,分社就得了先进称号,唉,真不知怎么说好,呵呵,不过,衷心祝贺那是当然的。
一提到向你讲述生活感受,我的心就有点胆怯,因为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好的兄弟姐妹之情也会慢慢淡漠,担心大家相互之间的关系因此而疏远了。我挺想念海南分社的每一位兄弟姐妹,觉得那单纯、美好的、亲如家人般的关系,以后很难再遇到了。
我是从海南分社出来的人,我这段时间生活和工作上的所作所为,觉得是在代表"海南特色",现在东莞这边的同事和朋友,他们向人介绍或者提及我时,都不忘说上一句:"从海南过来的人"。当然,我有时也是这么简单明了地自我介绍,因为没法向别人说清楚为什么"我是广东人,从清远韶关那边过来的,又说是海南那过来的"云云,懒得费口舌解释。以前在海南,以'广东仔'自居;现在回来广东,以"从海南过来的人"自居。所以,想和你说说最近的一些生活感受,觉得有点像回娘家,向娘家人诉苦的意味。哈哈
都说我是个不会随意向人吐露心声的人,有什么事情都是自己一个扛着,把内心的话藏着不说出来。我觉得有时不是这样的,真正的情况是自己的生活周围遇不到一位能理解自己、有耐心倾听自己心声的人。遇不到这样的人,只有保持沉默和隐忍了。所以偶尔发封邮件给你,随便说说近况也是挺好的。
最近出了一本经济报道专刊,以灰暗格调,围绕东莞产业转移话题,采写了一系列稿件。刊首文章是我的评论稿《产业转移恐慌笼罩东莞?》,接下来我采写的新闻稿《东莞产业转移:在观望中焦虑和恐慌》作为专刊的主干稿。稿件统筹也主要是我和其他同事一起做。花了不少心机,结果刊物出来后,虽然内容方面,领导也是算满意,但也发现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发现自己汉语言的语法功底真的很差,有时觉得很羞愧。
工作压力大了起来,这段时间心难得清闲下来,所以没什么空看书了。但你教会我们养成多看书的习惯,我是会保持和发扬下去。接下来要抽时间的找一些好书看看。把现在工作对比过去,我觉得还是海南那边的好。我是真的很向往海南,有时间觉得离开海南,或许是一个错误,不应该选择离开。但理智又告诉我,还是现实一些,多努力多赚些钱。
或许他们已跟你说了,我这段时间也开始拍拖了,跟一位21岁的小女生谈恋爱,这是一件很开心很甜蜜的事情。之所以说她是个小女生,主要是觉得她什么都不懂,就懂得做人要开心快乐,不讲大道理,简单就好。跟她在一起是挺有趣的事情,她在言语上经常能蹦出简单却有道理的话来,让人无法反驳,不得不听从她的话。
以为送一朵玫瑰花,她一定会开心兴奋得不得了,谁知当我双手奉上玫瑰时,她却一脸的不悦,说:"你别拿这种破东西来哄我,花能当饭吃吗?"对哦,想一想也是有道理的。于是我建议去买面包送她,她哭笑不得:"你好意思啊!",后来详细盘问,哦,原来她喜欢的,不是玫瑰花,而是百合花!
"我们俩人是怎么认识的""怎么走在一起的"这问题被很多朋友问了N次,这当然是聊得来,还有别有的原因吗?想想也是有的,刚认识她时,天天向她讲海南旅游风情特色,那里的阳光、沙滩、椰树、海岛等等是如何的风光秀丽。说得她向往得不行,再发些海南岛的海景图给她看,羡慕得五体投地,恨此生没去海南岛。再说一下以前我对海南是如何如何的熟悉,她更是无比的好奇。好奇心有了,希望就有了。当然,至于承诺将来带她到海南旅游,就算她不说,我也会这么做的。
时间关系,有空再叙,
祝,简单、快乐!
Y
*****
Y,
真的是小才子,一个问话,就换来洋洋洒洒的感悟,真好。谢谢。
午间,让大家停下手中的活儿,听我念"海南人"来的信,小吴一直在笑着;问新来的22岁小叶,是真的不要玫瑰花么?人家说,傻瓜,"不"的意思是"我喜欢",只要没把吃饭的钱也买了花就好。那么百合花呢?你自己想是什么意思吧。
呵呵,没想到海南会"发功",帮着楚剑追女朋友:))
真是,甜蜜。年轻,真好。祝福你和你的小女生。
你的信,再一次映证了:凡是离开海南的人,一辈子都忘不掉这个神奇的岛。
曾经在海南漂过的人,好像都有一个共同的密码,那是"外面的人"读不懂的,也羡慕的。
海南,好像一个热火上的铁桶,在里面的的人被烤得焦躁,敲打着铁壁,想快点跳出去。可是,一旦离开了,你会忘不掉铁壁内的热烈、热情,也不容易跳回去了。
这大概就是人生的乐趣吧。出发、抵达、再出发,一路采撷,做成人生标本,酸甜苦辣,快乐寂寞困扰,等着老了慢慢回味。
这几天在看《聂华苓回忆录:三生影像》http://lz.book.sohu.com/serialize.php?id=10369,看着她对八十多年的人生动情的回忆,只祈祷一件事,那个会把至亲音容忘掉的"老年痴呆症",将来千万别来找我吖。
今天,也是我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日子。总社人事部批准了我的《关于前往"中国南海研究院"作访问学者的申请》,时间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学习期间停发一切工资、福利。呵呵,我把自己买出来一年!!
我先生今年5月间去了云南,担任一间香港公司在云南项目的法律顾问,地点在昆明和玉溪之间的抚仙湖,中国第二深淡水湖,很清静、美丽的一个地方。我和孩子将一起过去,写写、看看、整理自己,过过村姑生活:)这也是人家热烈邀请的噢,呵呵,有些女朋友是要当一生的。
Y,好好珍惜你的甜蜜吖,人生有缘有份,其实是很不容易的。
看到你说会保持阅读,真好,阅读的人之间,也是有密码的:)
G
潘詩韻:台北專訪朱天文
天地再寬 盡皆此
台北專訪朱天文
文章日期:2008年7月22日
【明報專訊】在台北一家飯店的小酒吧跟朱天文相約會面,她一身深藍色的連身裙子,長髮往後束,背向落地窗戶靜坐;室外的光影打在她臉上,加上周邊風景,彷彿電影裏的某個場景。她態度親切,說話慷慨,對於所有問題,都不徐不疾地娓娓道來,像跟老朋友聊天;談到寫作時,她立即眼神閃亮,但從容和善的笑態又像個小女生。
朱天文很少出門,更不常來港,上一次踏足此城是2000年出席嶺南大學中文系主辦的「張愛玲與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距今已經8年。新作《巫言》裏描述香港消費狂的狀,則源自1995年出席香港書展活動的印象。她坦言也喜歡看櫥窗,看設計,特別是生活用品,把它當作現代博物館,賞心悅目。她說,看,是女性的本能。
香港印象.讀者印象
十三年前的書展教朱天文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於座談會中認真提問的一位讀者,她記得,他叫董啟章,也就是今日香港最重要的小說家之一。「他現在一本一本寫的這麼厚,這很不得了。」所以,她自感對香港認識不深,西西和黃碧雲的作品,她都有看,只是較熟悉的還是從前一起辦過《三三集刊》的作家鍾曉陽,天地圖書最近也將她的《停車暫借問》再版發行。
朱天文是台灣以至華文世界舉足輕重的作家,但她對自己的文學名聲卻一貫淡薄,對讀者的想像和預期,更爽直說「不」,乾脆俐落,她只專心經營她的作品。「寫電影劇本、雜文等,我非常清楚我有一個溝通的對象,尤其是電影劇本,我是寫給工作人員看。因為基本上我合作的導演就是侯孝賢,大部分時間就是一個長期的討論過程,我就扮演一個回應者,在導演思考過程裏的一個回音,他發球出來有人接這個球,有時候我也會發球然後他接,不過這一定要在同一個頻率上才能發生。有時候這個討論會長達一年,在這個長期的討論過程裏,導演已經非常清楚要幹什麼和拍什麼;所以討論結束後,導演就會將他的筆記扔給我,有時候是五本,有時候是六本,於是我就把它們整理成一個文字的工作本,包括分場和一兩句對白等等,是給工作人員看的,讓大家有一個共同的依據,一個施工的藍圖,然後工作人員就根據這個執行。」不過部分劇本如《海上花》,因要變成上海話,所以對白就要寫得很清楚;至於近期剛上映的《紅氣球》則完全沒有對白,因為工作人員的溝通是法語,她只大概寫下每一場做什麼,然後完全是現場導演跟演員之間的互動,包括茱麗葉‧畢諾許。
至於小說,她坦言完全沒有讀者對象,不做任何溝通,「其實你寫的時候,你只能面對一個你觀察的課題,這個課題很像老子說的『惚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它好像是一個被禁錮住的課題,看不清楚,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裏頭的像或物叫出來,然後賦予它一個造型,一個名字。」
長篇寫作對作家的精神與體能都有一定挑戰。在這一段她形容為「坐牢」一樣的寫作日子,她每天會固定寫四五小時,然後看報紙,東玩西玩、到房子附近餵飼流浪貓。第二天,她會把前一天寫的草稿從頭到尾看一遍,把不好的地方一面修改,一面騰稿,騰到一個進度之後,她又會繼續寫下去。這時,她又會把另一個東西叫出來,又給他一個名字。到最後又重頭到尾看一遍,又再騰。
寫作《巫言》,是從卡夫卡的一句說話出發:「一個小說家是拆他生命的房子,用這磚塊蓋他小說的房子。」一個懺情的獨白體。原先她想寫的是「巫」跟「言」,「巫」是使用文字的人,也是所有創作者,可這個巫卻跟生活格格不入,他進退兩難、不合時宜,種種都像是在拆他生命的房子,小說家的房子,這是卡夫卡那句話的前半段。至於「言」,是文字,文字原先是有神聖性的,它可以通鬼神,是理解宇宙和人生的符號、鑰匙,也是權力、權柄,只是後來文字卻一直被貶值到現在完全沒有價值。小說家在這種狀態下寫出來的小說,就是那些磚塊一片一片的蓋起來的房子,也是卡夫卡所說的後半段。當兩條線並列對照,就看到中間的關聯和參照。
「新天使」:我只能記得
只是一路寫下來,整部小說寫完以後,她卻發現卡夫卡變成了班雅明筆下的「新天使」,是表現主義畫家保羅克利(Paul Klee 1879-1940)的一幅小畫Angelus Novus。「新天使」是這樣的:眼睛注視,嘴巴張開,翅膀伸展,他的頭看向未來,他的臉朝向過去,看到過去像一場一場災難,在他面前摔碎,災難的殘骸一個壓一個堆起來,愈積愈高,高入雲霄。新天使好想停下來,把碎片、死者喚醒,變成一個整體,但風暴從天上刮下,這風暴名為「進步」,所以他的臉是看過去,而他的背則對未來。「過去就是記憶,你基本上就是用記憶抵抗時間。有時間就有生老病死,是沒法抵抗的,也是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你一定會死;但是我每一件都記得,我就是沒法打贏你,也能打個平手。新天使就是這樣,他臉看向過去,表示『我記得』。」所以,《巫言》最後變成是新天使的圖像,他用「言」,就是他的「咒語」、文字,把原本禁錮的萬物,叫出來、釋放出來。
其實,《巫言》更像一個博物志,充滿了細節,不厭其煩。朱天文認為現代已經沒有什麼神聖的東西,但一切「巫物」,如最沒有人性的塑膠,卻因為人的注目、人的紀念,變為神,卻都是「巫神」。「像波赫士的《歧路花園》(The Garden Of Forking Path),到每一個歧路都是一個花園,你在裏頭都會忘記你的來路,對所有細節都有一種高度喜悅,流連忘返,使得「巫物」都是神。」
寫《荒人手記》的時候,朱天文一直上天下地還到冥界去問「生老病死」的問題,可經過八年的歷煉與整理,到《巫言》的時候,已不再問了。「我把它變成像中國畫裏的留白,是最大的悲哀跟惆悵,變成作品的底色;可在《歧路花園》裏頭,我可以不斷的離題。我就是喜歡細節,在細節裏頭我感覺到此時此刻我活,所以我就專注寫此時此刻所看到的,留白就變成是我所有細節的背景。」專注,也令她的作品充滿了高度的凝視,凝視當下,跟當代作出對話。
唐諾曾表示朱天文對自己的小說有種輕視之心,彷彿隨時可以喊停,然後一生擱筆不寫。不過,完成《巫言》後,她已決心要再寫二十年,要寫到七十歲。她注意到許多同輩作家到中年以後不再寫作,但她倒希望自己能變成「職業選手」。「我高中已經開始寫作,到了現在人過五十,你的寫作年齡已差不多三十幾年,人生已經過一半了,其實還有很多想法,人也夠成熟,卻還沒有寫。所以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有沒有靈感,而是要養成自律,以及鍛練體能,以前那有體能的問題!」
自律是要養成每天固定的寫作時間,「像打職業賽,要維持手感,做筆記,像抄經一樣。」她指一位已去世的京戲打鼓佬,即使到了九十歲,每天早上起來就是打鼓,不是為練習,是為了維持那種狀態,要「上場即中」,沒有暖身的,這就是職業。至於體能,則要夠好才能集中精神喚出心裏面的東西,否則難以面對想要說的課題,情就像潛水一樣。所以,她每天都會盡量維持運動。
聆聽菩薩低眉
今年香港書展,朱天文將主持講座,與讀者會面,題目是「站在左邊——我寫《巫言》」。左邊,指的是非社會化,在同一光譜的右邊是社會化,而「巫」就是站在最「左邊」的邊界,越過了,就會變瘋子,無法對話,無可言說;站在「巫」的那邊看社會化,看當代,很多習以為常的事情,卻覺得格格不入。結束書展活動後,她將回到她的書桌前,繼續寫作。她想要寫一些關於「時間差」這個磁場裏的短篇小說。這一次,她定言,不要讀者再等八年了。
事實上,朱天文一直很少出席公開活動,尤其是讀者活動,她說是因為自己的「弱點」。「像《巫言》裏講的『菩薩為什麼低眉』,因為當他的眼睛跟他(別人)對上的時候,我就是要負責了。」她指從前辦《三三集刊》時,她會大方的把家裏的地址電話等等都告訴讀者,也招待讀者到家裏坐,但長期下去根本負荷不了,難以全部照顧,覺得有點兒「始亂終棄」,所以她特別覺得要「慎始」,「因為當你一開始,你就要負責的。人的情感是有限的,我在這有限之下更不能亂發,像天使跟魔鬼,如果你不分的話,當一天真正的天使來的時候,就沒有什麼可以給他了。」同樣的話,她的妹妹朱天心也曾向好客的父母親朱西甯與劉慕沙提過。「只要你保持廣泛的閱讀,對世界的好奇,就不會妨礙你寫作的視野。」
「人一生的時間有限,能力有限,年輕時也許覺得自己可以做很多事,可是結果是發現你只做一件事。然後你做這件事做得非常好,一直做一直做,做到底,做到沒有人能代替你的獨特性,我覺得這是人生的責任。你有這天賦,你把它充分發揮了,我覺得這是寫小說對我的意義。」
小說的意義。生命的意義。朱天文娓娓細述。今年,在香港,我們終於可以親耳聆聽。
[文/潘詩韻]
*****
Xtra.朱天文@HK
「站在左邊——我寫《巫言》」
文章日期:2008年7月22日
【明報專訊】時間:7月24日(星期四) 下午2:30至4:00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會議室406 -407
主講:朱天文
主持:馬家輝
登記:http://hkbookfair.hktdc.com/chi/evt_schdt/event.htm
書名:《巫言》
作者:朱天文
出版:印刻/台灣
馬家輝:誰謀殺了閱讀的胃口?
誰謀殺了閱讀的胃口?
/文﹕馬家輝
——寫在第19屆香港書展開幕前夕
文章日期:2008年7月22日
【明報專訊】香港書展明天開鑼,第19屆了,愈辦愈旺場,但恐怕沒有太多香港人確切了解這個文化活動的重量與隱憂。
兩岸三地,每年大約合共出版31萬多種新書與重印書,25萬種是簡體字,在內地出版;6萬多種是繁體字,其中約有5萬種在台灣印刷,餘下的,便是made in Hong Kong了。如果僅看數量,香港彈丸之地當然沒法跟中國大陸和台灣相比,即使以城市比對城市,亦跟上海市的近兩萬種圖書出版頗有距離,可是,一旦把焦點從「數量」轉向「能量」,香港人便完全沒必要妄自菲薄,因為這個城市自有她的特色與價值,一言蔽之,在於「自由」二字。
香港書展正是自由價值的具體濃縮,這項以B2C為主的「出版展銷」活動,在貿易發展局的掌控下,每年辦得熱熱鬧鬧,入場人次高達70萬,是兩岸三地最人氣旺盛的書展,亦是兩岸三地最具持續力的書展,而更重要的是,她在主流書籍的銷售以外也夾雜了不少邊緣書、另類書、異議書,充分呈現了民間社會在言論思維上的包容與闊達。如果不是每年例牌發生幾宗「不准藝術圖冊露點」之類的荒謬執法事件簿,從某個角度看,一連七天的香港書展其實等於一個具體而微的「言論自由節」,值得香港人感到驕傲與自豪。
對了,除了展書與賣書,別忘記香港書展尚有多達三四十場的文化講座,這又是「香港能量」的另一個強勁表現。這些講座亦是深具香港社會的曖昧夾雜特色,既講文學與文化,亦談經濟與飲食,以至於男女情慾、時裝皮相、插畫動漫,俗世生活的每個面向皆不被遺棄,或如陳冠中在其文章所常強調,香港因為沒有文以載道的大傳統於頭上泰山壓頂,那便能像黑夜煙花般百彩璀璨,「人言不足畏,祖宗不足法」,總能於碰碰撞撞中讓有不同需要的人找尋到不同的滿足。這個「滿足」是眾數,是有s的,俗有俗的熙來攘往,雅有雅的寧靜致遠,新潮古典並存共置,誰都沒興趣也沒必要對誰說抱歉或感不安。
這是民間社會的生猛趣意,賣書的人可以在主題館內嗌咪搶客,讀書的人可以在會議室內細語問道,香港書展其實是一個充滿「民趣」的年度盛事。
論「雅」,今年香港書展有一個活動叫做「名作家講座系列」,特別得注意,其陣容之盛之壯,套句潮語,不能不算是「史上最強」。
且看這些名字﹕鍾曉陽、朱天文、王德威、哈金、張大春、錢文忠、劉震雲、閻連科、葉輝、許知遠、陳丹青、麥天樞。兩岸三地從未有過文化活動能把這許多各有成就的華人作家聚在一起,讓他們的文學經驗與創作思維在同一時間、同一空間有所激盪共振,香港書展辦此盛事,除因香港佔了地利之便,更因香港有自由之機,而策劃者又懂得好好運用這種自由。像哈金,這位在美國以英語寫作成名的華人作家,去過台灣,但回不了中國大陸,是次來港,應是他於1985年離開中國後首次重新踏足大陸土地,就文化政治而言,深具歷史意義。像鍾曉陽,這位在香港成長的文學女子,少年時代以《停車暫借問》問世驚世,其後續有佳作,但突然封筆達10年之久,是次重現講台,在香港書展作出10年以來的首次自述自剖,意義非比尋常。香港的大學和中學老師若真注重人文教育,香港書展便是人地相宜的最佳課堂,怎可能不鼓勵學生出席聆聽?
是的,19年了,每年書展結束,總仍有人批評這個活動像旺角茶餐廳的街坊派對,喧嘩有餘,氣質不足。面對如斯評語,如果我是香港書展的負責人,或許會作出如下回應﹕先不論批評者完全漠視書展每年舉辦了這麼多的文化講座而有失客觀,即使只看賣書銷書的俗世熱鬧,亦應考慮到,有不少父母從年終到年尾恐怕就只有這麼一回願意帶孩子往逛有書的地方,那麼,這樣的「街坊式書展」確仍有存在價值。
是的,家長們或許抱趁墟的心理而來,或許就只是唔想執輸,人去我又去,開開眼界,執執平貨,但無論如何,只要大人肯把雙腳踏進會展,被他們牽手進場的孩子即有機會近距離接觸書本。好書壞書,深書淺書,在書籍的自由花園裏,大人和孩子都應被鼓勵去探索去嗅聞,你永遠不知道將在何時何地觸碰到第一本啟蒙之書,但只要多去親近書本一次,便是多了一回窺探的可能,當緣分來時,南風輕吹,自有繁花盛放。
而若往深層裏想,更值得批評者提出的問號或是﹕為什麼孩子不喜歡閱讀?
台灣作家唐諾曾經對此有所觀察﹕「如今我們不吝嗇的給小孩一大堆書,卻沒給他們讀這些書的時間,這是太多事太多東西的壅塞童年,像他們肩頭上動不動就十斤重的大書包,像他們擁擠不堪的學校教室或補習班才藝班,小學二、三年級就開夜車念書絕不是什麼新鮮事。」
在唐諾眼中,學校課本尤為令孩子討厭閱讀之源,因為學校教育的宿命保守性和安全性是「在同一年紀但其實個個心性、興趣、才分不同的小孩中,勉強尋找出一個最基本的公約數來,這個尺度,本來就把幾乎所有精彩的、有獨特個性的、富想像力的,但也因此不穩定、帶爭議甚至說有『危險』的美麗東西給排除出去。一個人如果每天被迫和那寥寥兩本無趣的教科書相處十二個鐘頭以上,若他還掙到半小時一小時自由時間,你以為他還肯再打開另一本書來看嗎?」
教科書的劣性足以磨滅學生對閱讀的胃口,課外書再美再好,孩子們早已無福消受;可惡的教科書,它是謀殺閱讀的利劍,見血封喉,孩子們死得不明不白。
香港書展當然有需要精益求精,但更有需要全盤改革的是我們的教育制度、考試方式、教科書質素;而正因教育制度失敗如斯、考試方式守舊如斯、教科書質素墮落如斯,我們才更有理由鼓勵孩子到書展碰碰運氣、開開眼界,對不對?
明天起,一連七天,香港書展,如果你和孩子缺席,沒理由不感到內疚。
馬家輝 資深傳媒人
/文﹕馬家輝
——寫在第19屆香港書展開幕前夕
文章日期:2008年7月22日
【明報專訊】香港書展明天開鑼,第19屆了,愈辦愈旺場,但恐怕沒有太多香港人確切了解這個文化活動的重量與隱憂。
兩岸三地,每年大約合共出版31萬多種新書與重印書,25萬種是簡體字,在內地出版;6萬多種是繁體字,其中約有5萬種在台灣印刷,餘下的,便是made in Hong Kong了。如果僅看數量,香港彈丸之地當然沒法跟中國大陸和台灣相比,即使以城市比對城市,亦跟上海市的近兩萬種圖書出版頗有距離,可是,一旦把焦點從「數量」轉向「能量」,香港人便完全沒必要妄自菲薄,因為這個城市自有她的特色與價值,一言蔽之,在於「自由」二字。
香港書展正是自由價值的具體濃縮,這項以B2C為主的「出版展銷」活動,在貿易發展局的掌控下,每年辦得熱熱鬧鬧,入場人次高達70萬,是兩岸三地最人氣旺盛的書展,亦是兩岸三地最具持續力的書展,而更重要的是,她在主流書籍的銷售以外也夾雜了不少邊緣書、另類書、異議書,充分呈現了民間社會在言論思維上的包容與闊達。如果不是每年例牌發生幾宗「不准藝術圖冊露點」之類的荒謬執法事件簿,從某個角度看,一連七天的香港書展其實等於一個具體而微的「言論自由節」,值得香港人感到驕傲與自豪。
對了,除了展書與賣書,別忘記香港書展尚有多達三四十場的文化講座,這又是「香港能量」的另一個強勁表現。這些講座亦是深具香港社會的曖昧夾雜特色,既講文學與文化,亦談經濟與飲食,以至於男女情慾、時裝皮相、插畫動漫,俗世生活的每個面向皆不被遺棄,或如陳冠中在其文章所常強調,香港因為沒有文以載道的大傳統於頭上泰山壓頂,那便能像黑夜煙花般百彩璀璨,「人言不足畏,祖宗不足法」,總能於碰碰撞撞中讓有不同需要的人找尋到不同的滿足。這個「滿足」是眾數,是有s的,俗有俗的熙來攘往,雅有雅的寧靜致遠,新潮古典並存共置,誰都沒興趣也沒必要對誰說抱歉或感不安。
這是民間社會的生猛趣意,賣書的人可以在主題館內嗌咪搶客,讀書的人可以在會議室內細語問道,香港書展其實是一個充滿「民趣」的年度盛事。
論「雅」,今年香港書展有一個活動叫做「名作家講座系列」,特別得注意,其陣容之盛之壯,套句潮語,不能不算是「史上最強」。
且看這些名字﹕鍾曉陽、朱天文、王德威、哈金、張大春、錢文忠、劉震雲、閻連科、葉輝、許知遠、陳丹青、麥天樞。兩岸三地從未有過文化活動能把這許多各有成就的華人作家聚在一起,讓他們的文學經驗與創作思維在同一時間、同一空間有所激盪共振,香港書展辦此盛事,除因香港佔了地利之便,更因香港有自由之機,而策劃者又懂得好好運用這種自由。像哈金,這位在美國以英語寫作成名的華人作家,去過台灣,但回不了中國大陸,是次來港,應是他於1985年離開中國後首次重新踏足大陸土地,就文化政治而言,深具歷史意義。像鍾曉陽,這位在香港成長的文學女子,少年時代以《停車暫借問》問世驚世,其後續有佳作,但突然封筆達10年之久,是次重現講台,在香港書展作出10年以來的首次自述自剖,意義非比尋常。香港的大學和中學老師若真注重人文教育,香港書展便是人地相宜的最佳課堂,怎可能不鼓勵學生出席聆聽?
是的,19年了,每年書展結束,總仍有人批評這個活動像旺角茶餐廳的街坊派對,喧嘩有餘,氣質不足。面對如斯評語,如果我是香港書展的負責人,或許會作出如下回應﹕先不論批評者完全漠視書展每年舉辦了這麼多的文化講座而有失客觀,即使只看賣書銷書的俗世熱鬧,亦應考慮到,有不少父母從年終到年尾恐怕就只有這麼一回願意帶孩子往逛有書的地方,那麼,這樣的「街坊式書展」確仍有存在價值。
是的,家長們或許抱趁墟的心理而來,或許就只是唔想執輸,人去我又去,開開眼界,執執平貨,但無論如何,只要大人肯把雙腳踏進會展,被他們牽手進場的孩子即有機會近距離接觸書本。好書壞書,深書淺書,在書籍的自由花園裏,大人和孩子都應被鼓勵去探索去嗅聞,你永遠不知道將在何時何地觸碰到第一本啟蒙之書,但只要多去親近書本一次,便是多了一回窺探的可能,當緣分來時,南風輕吹,自有繁花盛放。
而若往深層裏想,更值得批評者提出的問號或是﹕為什麼孩子不喜歡閱讀?
台灣作家唐諾曾經對此有所觀察﹕「如今我們不吝嗇的給小孩一大堆書,卻沒給他們讀這些書的時間,這是太多事太多東西的壅塞童年,像他們肩頭上動不動就十斤重的大書包,像他們擁擠不堪的學校教室或補習班才藝班,小學二、三年級就開夜車念書絕不是什麼新鮮事。」
在唐諾眼中,學校課本尤為令孩子討厭閱讀之源,因為學校教育的宿命保守性和安全性是「在同一年紀但其實個個心性、興趣、才分不同的小孩中,勉強尋找出一個最基本的公約數來,這個尺度,本來就把幾乎所有精彩的、有獨特個性的、富想像力的,但也因此不穩定、帶爭議甚至說有『危險』的美麗東西給排除出去。一個人如果每天被迫和那寥寥兩本無趣的教科書相處十二個鐘頭以上,若他還掙到半小時一小時自由時間,你以為他還肯再打開另一本書來看嗎?」
教科書的劣性足以磨滅學生對閱讀的胃口,課外書再美再好,孩子們早已無福消受;可惡的教科書,它是謀殺閱讀的利劍,見血封喉,孩子們死得不明不白。
香港書展當然有需要精益求精,但更有需要全盤改革的是我們的教育制度、考試方式、教科書質素;而正因教育制度失敗如斯、考試方式守舊如斯、教科書質素墮落如斯,我們才更有理由鼓勵孩子到書展碰碰運氣、開開眼界,對不對?
明天起,一連七天,香港書展,如果你和孩子缺席,沒理由不感到內疚。
馬家輝 資深傳媒人
7/21/2008
柏林人佔領圖書館
佔領圖書館
文章日期:2008年7月21日
【明報專訊】在德國柏林,書店之多有如香港的便利店。對他們來說,閱讀不是嗜好興趣,而是精神生活的重要一環。認識的柏林朋友,他們家中的藏書量都是以千以萬計。為了書,他們甚至和政府抗爭,佔領圖書館。
去年底,柏林區政府以財政緊絀為由,決定關閉轄下兩間圖書館,其中一間正正位於我家鄰街。消息一出,街坊們即時奔走相告,議論紛紛,怨聲四起。翌日,街頭巷尾已貼滿抗議招紙,咖啡室超市時裝店等等等則幫忙收集抗議簽名。
4031個抗議簽名未能打動區政府,個多月的談判斡旋不能說服官方讓步半分。
事情發展至此,愛書的街坊們成立街坊組織,霸佔圖書館,扶老攜幼齊齊看書,知名的作家前來開免費講座和說書會,還有電影播放和戲劇表演等等。個多星期的佔領期間,氣氛十分和平寧靜,沒有警察夤夜抬人清場,更沒有推土車強硬地把圖書館剷走。
兩個多月前,圖書館重開,基本的燈油火蠟開支由區政府支付,而借書還書等管理工作和服務,則由街坊組織義務負責。圖書館得以繼續服務社區,不僅因為街坊努力不懈地爭取,也因為政府尊重民意,面向民心。
香港,勉之。
[阮志盈]
文章日期:2008年7月21日
【明報專訊】在德國柏林,書店之多有如香港的便利店。對他們來說,閱讀不是嗜好興趣,而是精神生活的重要一環。認識的柏林朋友,他們家中的藏書量都是以千以萬計。為了書,他們甚至和政府抗爭,佔領圖書館。
去年底,柏林區政府以財政緊絀為由,決定關閉轄下兩間圖書館,其中一間正正位於我家鄰街。消息一出,街坊們即時奔走相告,議論紛紛,怨聲四起。翌日,街頭巷尾已貼滿抗議招紙,咖啡室超市時裝店等等等則幫忙收集抗議簽名。
4031個抗議簽名未能打動區政府,個多月的談判斡旋不能說服官方讓步半分。
事情發展至此,愛書的街坊們成立街坊組織,霸佔圖書館,扶老攜幼齊齊看書,知名的作家前來開免費講座和說書會,還有電影播放和戲劇表演等等。個多星期的佔領期間,氣氛十分和平寧靜,沒有警察夤夜抬人清場,更沒有推土車強硬地把圖書館剷走。
兩個多月前,圖書館重開,基本的燈油火蠟開支由區政府支付,而借書還書等管理工作和服務,則由街坊組織義務負責。圖書館得以繼續服務社區,不僅因為街坊努力不懈地爭取,也因為政府尊重民意,面向民心。
香港,勉之。
[阮志盈]
李歐梵的丈母爺Paul与"同情兄"
性情李欧梵
解放日报 2006年6月16日
《铁屋中的呐喊》、《狐狸洞话语》、《上海摩登》等著作,奠定了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的地位。而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外表,“治的是学术,玩的是潮流,过的是生活”的“另类”,也让他成了受读者追捧的学者之一。
不久前,李欧梵应邀于东南大学、苏州大学作演讲,聊音乐,说电影,谈论人文精神。
言谈间,这位67岁的学者身上,洋溢出多重特质:有浪漫,有天真,有坦诚,有执着,有忧患,有宽容。这就是性情李欧梵。
奇特而温暖的“三人行”
李欧梵此次赴江南讲学,是一次“三人行”———李欧梵,太太李玉莹,以及多年好友、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邓文正。
在苏大演讲“芝加哥大学的人文传统”,台上,邓文正是主讲人,侃侃而谈,李欧梵是点评人,言语精妙;台下,李太太专注地倾听,温婉地笑着。
三人初识是在20多年前的1983年,芝加哥大学。彼时,李欧梵在芝大教书,而邓文正与李玉莹新婚,自香港赴芝大念博士,三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李欧梵年长,被尊为“师兄”。
玉莹厨艺高超,常常在周末大开饭局,引来一众同学搭伙,李欧梵就是“食客”之一。在芝加哥多年,李欧梵搭伙有近千顿之多,三人之间情谊渐生。这情谊来自平淡的生活,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激情,只能用普通语言来形容,平淡而隽永。
1987年,李欧梵结婚。几年后,邓文正与李玉莹因性格不合而和平分手。李欧梵屡次劝他们重修旧好,但已覆水难收。此后,李欧梵自己也经历了婚姻的波折。1999年,在辗转17年后,两颗心终于相遇了。
那时,李欧梵给邓文正写信,诚恳地说:“希望你会同意,这未尝不是一个颇为理想的结局。她终于找到一个她和你都可以信任的人。而我和你之间的友情,一直是君子之交,多年来互相受益也不少,而今后更可以维持下去。”
美好的期望变成了现实。眼前的李欧梵夫妇,伉俪情深,在共同渡过困厄后,更体会到相依为命的幸福。为苏大学生签名时,李欧梵的视线不时越过人群,无声地寻找妻子,目光相遇,满是温情。而多年来,邓文正与李欧梵在香港推进通识教育、倡导人文精神,亦是并肩战斗的战友。至今,在李欧梵的文章中常可看到这样的话:“这个问题,我的好友邓文正博士有过研究。”此次讲座,三人更是相伴而来,相伴而去。
人世间最复杂、最难以言说的莫过于情感。因情生妒,互相攻讦,并不少见。而这段难能可贵的“三人行”,却因展示了美好、温暖的情的本质,以及纯净、坦诚的人的本性,成为文坛一段佳话。
“香港的唐·吉诃德”
有人说李欧梵是“香港的唐·吉诃德”,他坦然承认,甚至引以为荣:“我追求一个别人认为是可笑的理想,我的理想就是人文主义。”
多年前,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时,李欧梵感到学校在学术自由、人文精神方面有所欠缺。他立即撰文力陈弊端,引起关注。他在哈佛任教时,哈佛某一学院和政府关系密切,不少高官退休后都来此执教,大谈从政经验。李欧梵的一位同事对此颇为热衷,说了一句:“许多政治领袖都是这里训练出来的。”一向谦和的李欧梵,罕见地怒从心起,脱口而出:“我坚持着一个信念:大学的目的就是学术,其服务的对象是社会。”
2004年从哈佛大学退休后,李欧梵依旧笔耕不辍,写专栏,发评论,“为我心目中的公众尽一点力量”。有人质疑他为何一味地抬高人文,他却不无隐情地感慨:科学研究与人文教育两者并不矛盾,而是完全相通的,只因现在,人文实在是被挤压到了边缘。
正如此次在苏大,虽然身体不适,但一讲到自己一生倡导的人文精神,李欧梵立刻神采飞扬。“大学本科应当是用来培养通才的,只有研究院才是培养专才的。如果太过于强调专业教育,主修专业的学分远多于选修学分,这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来说是不利的。”
他坚信人文精神对任何一个人都很重要。有学生问:“人文教育有什么用?就业时顶不上一张证书。”李欧梵回答:“在国外,很多知名大公司招聘时会有这样的问题———你听过几首贝多芬的交响曲?请问你对这幅画的评价是什么?这说明,企业在专业之外也开始看重一个人的人文素养了。”
对如今的文化状态,他有一些无奈,但并不悲观,他努力在被定义为通俗文化的文化形式中挖掘人文因素。“你们很多人爱看周星驰的电影,认为是一种无厘头的搞笑。但有谁仔细听过,他的《功夫》里的背景音乐是什么?谁听得出来,是哪一首古典音乐?”
也因为此,他并不因自己是哈佛教授就觉得高高在上,反以“平常文化人”自居。有人评论他,喜欢的是“现世安稳,岁月静好”,自愿做一个“机动知识分子”,对纷纷尘世,既批判,又投入,既预言,又幻想。而他的一个小幻想,就是寻找一个人文空间,“我甚至有一个理想,如果哪个学校可以给我一幢房子,我可以设计一个非常好的图书馆,营造一个非常人文的环境。”
实际上,这个天真的自我的小理想,归根结底仍是为了他心目中的公众,为了他心目中的人文精神的大理想:“我会请世界著名的学者跟年轻学者对话。到了这里,随便你做什么,我只要每个礼拜大家作一次非正式的交谈。我想用这个办法来推动香港的人文风气。”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阅读主张
解放周末:您最近在读什么书?
李欧梵:去年我开了一门关于电影的课,买了二三十本相关的书在看。我喜欢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最近也买了他的两本自传在看。今年也是我喜欢的俄罗斯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诞辰百年,我也在看他的传记。
解放周末:很多人都有困惑———许多书读过之后就忘记了,似乎白读了。
李:我也是啊。我读书的时候,会把重要的章节划下来,很重要的书我会写读后感,把书的主要意义写出来。我主张重读,自己也利用演讲和教课的机会重温这些书籍。当然不必每一本书都看得很仔细,第一遍更是这样。但特别重要的书就需要重读,这是对抗遗忘的唯一办法,经典的书我会读三四遍。
解放周末:现在每年出版的书很多,畅销书也不少,让人有无所适从的感觉。
李:我很反对媒体的炒作,把一本很差的书炒得很红。我觉得应该相信自己的意见,因为每个人的兴趣是不同的。如果你看到一本好书,很喜欢这个作家,不妨“追踪”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看他的兴趣在哪里,是怎么转变的。平常我会看一些权威的读书版,遇见朋友,我也会开门见山地问“你最近看哪本书”,接受他们的推荐。
我一直觉得,一本书的价值因读者而异,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阅读主张,因为每个人的兴趣都不一样,不要管媒体怎么炒作。
面对信息爆炸,我有我的对付方法
解放周末:现在阅读率下降,是世界范围里的普遍现象。
李:唉,这是不可避免啊。年轻人越来越喜欢视觉上的东西,书的销售量越来越少。我希望视觉和文字媒体中多一些整合,比如狄更斯的小说,太厚了,实在没时间看,没关系,看看电影也可以。看电影觉得某些地方有兴趣了,回过来看看书。
解放周末:这会不会对经典不够恭敬?
李:这无所谓,无所谓不恭敬。现在什么都是消费,我一点也不唱高调。现在经典书很便宜,畅销书反而很贵,那最好了。读书要看得自己有兴趣,而不是为了一种特别的目的。
解放周末:像您这样,读书是兴趣,兴趣就是工作,是很令人羡慕的。
李:其实我做了许多自认为和别人不一样的选择。美国没有退休年龄,我选择了早退休。很多学者在我这个年龄到处参加会议。我除了重要的会议,一般不会去参加。上课的时候,我也和学校讲好,星期二、星期四,对不起我不参加会议。干什么呢?在家里看书,写文章。现在时间对每个人都很紧迫,就是要自己争取,而不是被动地说“我太忙了,没时间”。所以每天晚上我都把电视关掉,要想娱乐自己的话,就看看老电影。
解放周末:这样会不会和社会脱节?
李:我偶尔上网,看新闻,查资料,一般不用电邮。我轻易不上网,宁愿相信书本。网上的重量级学术论文还是不多,当然寻找重要的信息我会上网,把网络当工具。信息爆炸的时代,我有我的对付方法。
我不断提醒自己不要“发霉”
解放周末:您的这种生活方式比较怀旧,也有人说您像是上海的“老克勒”。
李:人老了都怀旧。但是我的怀旧和别人有点不一样,我相信想象,我相信创新。我怀旧,是用自己独创的方法怀旧。我从不认为自己当年怎么怎么。我重温看过的老电影,《魂断蓝桥》,我就作一个比较,和当年看的时候的感觉有什么不同,把这个不同讲出来。我最近写一本书,马上要出版了,就叫作《我的电影经典》,看同一部电影的不同的感受,用自己的解释、反思和分析来表现我的怀旧。这不是一般的怀旧,“什么都是老的好”,或者“世风不古”,自怜。我只是用怀旧的心态把自己重新修正一下,帮助自己思考。
回忆本身就是片断性的东西。我自己注重回忆,但是回忆是用想象的方法,把过去抓回来,而不是沉湎于过去。我不断提醒自己不要“发霉”。你知道人一老,很容易沽名钓誉,或者自艾自怜。我一般是,记者不见、电视不上,把我变成名人的事,我不做。但是如果见到某一个人对某本书有兴趣,我愿意花时间好好和他谈。
好莱坞这一套我全部看穿了
解放周末;上世纪70年代您写文章,重要的关注点是自己在中西文化中的徘徊,现在您怎么看?
李:《西潮的彼岸》是本老书了,我就是在里面剖析自己,是否过于西化了。现在反而没有什么认同危机。我要在我自己的文化本位上,确定自己是一个很喜欢中华文化的人。
我对中国文化的看法是,中国文化是多元的,我相信文化是可以交流的。世界文明之间绝对是可以对话的。
解放周末:然而现在有人说西方文化似乎是一种强势文化。
李:我从来不认为西方文化是强势文化。西方文化的一个特征是好莱坞,好莱坞这一套我全都看穿了。西方有的国家的本土文学最好的还是比不上印度的、法国的,更不用说俄罗斯的。所以我不觉得我会受到多大的影响。但是许多人受到影响了,所以我鼓励大家看电影的时候,多看老电影,看多元化的电影,而不是仅仅是看好莱坞的。我自己看小说的时候,会想一下,如果是我的话我会怎么拍,镜头怎么摆。看电影时我会比较一下,他拍得比我好我就服气。但是现在我只有在看李安的时候觉得他拍得比我好,《断背山》小说我看过了,他真是拍得比我好,我服气。
解放日报 2006年6月16日
《铁屋中的呐喊》、《狐狸洞话语》、《上海摩登》等著作,奠定了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的地位。而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外表,“治的是学术,玩的是潮流,过的是生活”的“另类”,也让他成了受读者追捧的学者之一。
不久前,李欧梵应邀于东南大学、苏州大学作演讲,聊音乐,说电影,谈论人文精神。
言谈间,这位67岁的学者身上,洋溢出多重特质:有浪漫,有天真,有坦诚,有执着,有忧患,有宽容。这就是性情李欧梵。
奇特而温暖的“三人行”
李欧梵此次赴江南讲学,是一次“三人行”———李欧梵,太太李玉莹,以及多年好友、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邓文正。
在苏大演讲“芝加哥大学的人文传统”,台上,邓文正是主讲人,侃侃而谈,李欧梵是点评人,言语精妙;台下,李太太专注地倾听,温婉地笑着。
三人初识是在20多年前的1983年,芝加哥大学。彼时,李欧梵在芝大教书,而邓文正与李玉莹新婚,自香港赴芝大念博士,三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李欧梵年长,被尊为“师兄”。
玉莹厨艺高超,常常在周末大开饭局,引来一众同学搭伙,李欧梵就是“食客”之一。在芝加哥多年,李欧梵搭伙有近千顿之多,三人之间情谊渐生。这情谊来自平淡的生活,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激情,只能用普通语言来形容,平淡而隽永。
1987年,李欧梵结婚。几年后,邓文正与李玉莹因性格不合而和平分手。李欧梵屡次劝他们重修旧好,但已覆水难收。此后,李欧梵自己也经历了婚姻的波折。1999年,在辗转17年后,两颗心终于相遇了。
那时,李欧梵给邓文正写信,诚恳地说:“希望你会同意,这未尝不是一个颇为理想的结局。她终于找到一个她和你都可以信任的人。而我和你之间的友情,一直是君子之交,多年来互相受益也不少,而今后更可以维持下去。”
美好的期望变成了现实。眼前的李欧梵夫妇,伉俪情深,在共同渡过困厄后,更体会到相依为命的幸福。为苏大学生签名时,李欧梵的视线不时越过人群,无声地寻找妻子,目光相遇,满是温情。而多年来,邓文正与李欧梵在香港推进通识教育、倡导人文精神,亦是并肩战斗的战友。至今,在李欧梵的文章中常可看到这样的话:“这个问题,我的好友邓文正博士有过研究。”此次讲座,三人更是相伴而来,相伴而去。
人世间最复杂、最难以言说的莫过于情感。因情生妒,互相攻讦,并不少见。而这段难能可贵的“三人行”,却因展示了美好、温暖的情的本质,以及纯净、坦诚的人的本性,成为文坛一段佳话。
“香港的唐·吉诃德”
有人说李欧梵是“香港的唐·吉诃德”,他坦然承认,甚至引以为荣:“我追求一个别人认为是可笑的理想,我的理想就是人文主义。”
多年前,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时,李欧梵感到学校在学术自由、人文精神方面有所欠缺。他立即撰文力陈弊端,引起关注。他在哈佛任教时,哈佛某一学院和政府关系密切,不少高官退休后都来此执教,大谈从政经验。李欧梵的一位同事对此颇为热衷,说了一句:“许多政治领袖都是这里训练出来的。”一向谦和的李欧梵,罕见地怒从心起,脱口而出:“我坚持着一个信念:大学的目的就是学术,其服务的对象是社会。”
2004年从哈佛大学退休后,李欧梵依旧笔耕不辍,写专栏,发评论,“为我心目中的公众尽一点力量”。有人质疑他为何一味地抬高人文,他却不无隐情地感慨:科学研究与人文教育两者并不矛盾,而是完全相通的,只因现在,人文实在是被挤压到了边缘。
正如此次在苏大,虽然身体不适,但一讲到自己一生倡导的人文精神,李欧梵立刻神采飞扬。“大学本科应当是用来培养通才的,只有研究院才是培养专才的。如果太过于强调专业教育,主修专业的学分远多于选修学分,这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来说是不利的。”
他坚信人文精神对任何一个人都很重要。有学生问:“人文教育有什么用?就业时顶不上一张证书。”李欧梵回答:“在国外,很多知名大公司招聘时会有这样的问题———你听过几首贝多芬的交响曲?请问你对这幅画的评价是什么?这说明,企业在专业之外也开始看重一个人的人文素养了。”
对如今的文化状态,他有一些无奈,但并不悲观,他努力在被定义为通俗文化的文化形式中挖掘人文因素。“你们很多人爱看周星驰的电影,认为是一种无厘头的搞笑。但有谁仔细听过,他的《功夫》里的背景音乐是什么?谁听得出来,是哪一首古典音乐?”
也因为此,他并不因自己是哈佛教授就觉得高高在上,反以“平常文化人”自居。有人评论他,喜欢的是“现世安稳,岁月静好”,自愿做一个“机动知识分子”,对纷纷尘世,既批判,又投入,既预言,又幻想。而他的一个小幻想,就是寻找一个人文空间,“我甚至有一个理想,如果哪个学校可以给我一幢房子,我可以设计一个非常好的图书馆,营造一个非常人文的环境。”
实际上,这个天真的自我的小理想,归根结底仍是为了他心目中的公众,为了他心目中的人文精神的大理想:“我会请世界著名的学者跟年轻学者对话。到了这里,随便你做什么,我只要每个礼拜大家作一次非正式的交谈。我想用这个办法来推动香港的人文风气。”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阅读主张
解放周末:您最近在读什么书?
李欧梵:去年我开了一门关于电影的课,买了二三十本相关的书在看。我喜欢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最近也买了他的两本自传在看。今年也是我喜欢的俄罗斯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诞辰百年,我也在看他的传记。
解放周末:很多人都有困惑———许多书读过之后就忘记了,似乎白读了。
李:我也是啊。我读书的时候,会把重要的章节划下来,很重要的书我会写读后感,把书的主要意义写出来。我主张重读,自己也利用演讲和教课的机会重温这些书籍。当然不必每一本书都看得很仔细,第一遍更是这样。但特别重要的书就需要重读,这是对抗遗忘的唯一办法,经典的书我会读三四遍。
解放周末:现在每年出版的书很多,畅销书也不少,让人有无所适从的感觉。
李:我很反对媒体的炒作,把一本很差的书炒得很红。我觉得应该相信自己的意见,因为每个人的兴趣是不同的。如果你看到一本好书,很喜欢这个作家,不妨“追踪”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看他的兴趣在哪里,是怎么转变的。平常我会看一些权威的读书版,遇见朋友,我也会开门见山地问“你最近看哪本书”,接受他们的推荐。
我一直觉得,一本书的价值因读者而异,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阅读主张,因为每个人的兴趣都不一样,不要管媒体怎么炒作。
面对信息爆炸,我有我的对付方法
解放周末:现在阅读率下降,是世界范围里的普遍现象。
李:唉,这是不可避免啊。年轻人越来越喜欢视觉上的东西,书的销售量越来越少。我希望视觉和文字媒体中多一些整合,比如狄更斯的小说,太厚了,实在没时间看,没关系,看看电影也可以。看电影觉得某些地方有兴趣了,回过来看看书。
解放周末:这会不会对经典不够恭敬?
李:这无所谓,无所谓不恭敬。现在什么都是消费,我一点也不唱高调。现在经典书很便宜,畅销书反而很贵,那最好了。读书要看得自己有兴趣,而不是为了一种特别的目的。
解放周末:像您这样,读书是兴趣,兴趣就是工作,是很令人羡慕的。
李:其实我做了许多自认为和别人不一样的选择。美国没有退休年龄,我选择了早退休。很多学者在我这个年龄到处参加会议。我除了重要的会议,一般不会去参加。上课的时候,我也和学校讲好,星期二、星期四,对不起我不参加会议。干什么呢?在家里看书,写文章。现在时间对每个人都很紧迫,就是要自己争取,而不是被动地说“我太忙了,没时间”。所以每天晚上我都把电视关掉,要想娱乐自己的话,就看看老电影。
解放周末:这样会不会和社会脱节?
李:我偶尔上网,看新闻,查资料,一般不用电邮。我轻易不上网,宁愿相信书本。网上的重量级学术论文还是不多,当然寻找重要的信息我会上网,把网络当工具。信息爆炸的时代,我有我的对付方法。
我不断提醒自己不要“发霉”
解放周末:您的这种生活方式比较怀旧,也有人说您像是上海的“老克勒”。
李:人老了都怀旧。但是我的怀旧和别人有点不一样,我相信想象,我相信创新。我怀旧,是用自己独创的方法怀旧。我从不认为自己当年怎么怎么。我重温看过的老电影,《魂断蓝桥》,我就作一个比较,和当年看的时候的感觉有什么不同,把这个不同讲出来。我最近写一本书,马上要出版了,就叫作《我的电影经典》,看同一部电影的不同的感受,用自己的解释、反思和分析来表现我的怀旧。这不是一般的怀旧,“什么都是老的好”,或者“世风不古”,自怜。我只是用怀旧的心态把自己重新修正一下,帮助自己思考。
回忆本身就是片断性的东西。我自己注重回忆,但是回忆是用想象的方法,把过去抓回来,而不是沉湎于过去。我不断提醒自己不要“发霉”。你知道人一老,很容易沽名钓誉,或者自艾自怜。我一般是,记者不见、电视不上,把我变成名人的事,我不做。但是如果见到某一个人对某本书有兴趣,我愿意花时间好好和他谈。
好莱坞这一套我全部看穿了
解放周末;上世纪70年代您写文章,重要的关注点是自己在中西文化中的徘徊,现在您怎么看?
李:《西潮的彼岸》是本老书了,我就是在里面剖析自己,是否过于西化了。现在反而没有什么认同危机。我要在我自己的文化本位上,确定自己是一个很喜欢中华文化的人。
我对中国文化的看法是,中国文化是多元的,我相信文化是可以交流的。世界文明之间绝对是可以对话的。
解放周末:然而现在有人说西方文化似乎是一种强势文化。
李:我从来不认为西方文化是强势文化。西方文化的一个特征是好莱坞,好莱坞这一套我全都看穿了。西方有的国家的本土文学最好的还是比不上印度的、法国的,更不用说俄罗斯的。所以我不觉得我会受到多大的影响。但是许多人受到影响了,所以我鼓励大家看电影的时候,多看老电影,看多元化的电影,而不是仅仅是看好莱坞的。我自己看小说的时候,会想一下,如果是我的话我会怎么拍,镜头怎么摆。看电影时我会比较一下,他拍得比我好我就服气。但是现在我只有在看李安的时候觉得他拍得比我好,《断背山》小说我看过了,他真是拍得比我好,我服气。
a link:閱讀時光:聂华苓《三生影像》
83岁著名华裔作家聂华苓回忆录《三生影像》出版 近三百张旧照首次公开。
近日,旅美女作家聂华苓女士的回忆录《三生影像》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全书以旧作《三生三世》为底本,增加大幅内容,编排也全面改动,并收录280多张珍贵的人物照片,每张照片均配有详细注解,更全面更生动地展现了聂华苓女士“仿佛活了三辈子”的传奇经历。
聂华苓的生命影像就是时代备忘录,记录的不是经历,而是一个时代。
以生命轨迹为脉络
聂华苓的名字和传奇相连。一个八旬的老人,一生可以很平淡安稳,也可以惊心动魄。聂华苓是后者。
从1925年在汉口出生,聂华苓就开始了传奇的旅程。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美国,她辗转三地。“我是一棵树,根在中国大陆,干在中国台湾,枝叶在爱荷华。”她说。命运之刀截开了这棵大树的根、干和枝叶,将聂华苓的人生分成了三个部分。中国大陆时期的求学生涯,中国台湾时期因《自由中国》杂志受到迫害,美国时期的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则使她后半生收获了更为丰厚的人生。
《三生影像》一书按照这清晰的生命轨迹分为三个部分:“故园(1925~1949)”、“绿岛小夜曲(1949~1964)”、“红楼情事(1964~1991)”。 “故园”讲述了作者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新旧交替的冲击,频繁战乱的逃亡,好问又迷惑的童年,热情洋溢的求学生涯。“绿岛小夜曲”则围绕《自由中国》的知识分子,如雷震、殷海光、胡适、戴杜衡等人展开,他们针砭时弊,不畏强权,虽然是聂华苓最黯淡的人生阶段,但也是她成长最快的时期。她思考,创作,与众人交流,感受他人的风骨和人格,为日后遍邀全球各地的作家,埋下了理想和信念的种子。“红楼情事”则记录了作者最快乐的日子,遇到真正懂自己爱自己的人,并与之一起帮助来自世界各地的出色作家,为他们提供面对面交流思想的机会。
一个八旬老人的丰富回忆,绝不仅仅是一个作家的历史,一个普通女人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的历史,铭记着现代中国的沧桑巨变。
三百张照片首次公开
1972年,聂华苓和丈夫出版英译毛泽东诗词,成为了第一位将毛泽东诗词推介给世界的人。而国际写作计划则是聂华苓为华人文学献出的厚礼。国际写作计划是聂华苓女士与丈夫——美国诗人保罗·安格尔(Paul Angle)于1967年创办的文学组织,前身是安格尔主持的“作家工作坊”,先后接待过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法国、日本、德国、韩国、印度、伊朗、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土耳其、波兰、阿根廷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位作家。每年9月~12月,“国际写作计划”都会邀请世界各国作家到这里从事写作,研讨文学问题,许多作家在此度过了令他们永生难忘的愉快时光,也是在这里,海峡两岸的作家首次实现了面对面的思想交流。对于很多中国作家来说,聂华苓在爱荷华的家成为了他们走向世界的一个港口。
在《三生影像》中,有近三百张首次公开的人物照片。每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尤其是那些我们非常熟悉的作家:穿着奇大的特质皮鞋的夏衍、刚刚平反的艾青、中美建交后第一位来美国的中国作家萧乾、大声讲“我喜欢Paul”的丁玲、在监狱里理直气壮的陈映真、羞涩的王安忆、爽朗大笑的王蒙……这些照片为聂华苓传奇的一生添加了最好的注脚。
翻译毛诗不为政治只为乐趣
广州日报:您是将毛诗翻译为英文的第一人,当初您是怎么想起来翻译毛诗的?
聂华苓:其实,翻译毛诗我是一点政治意识也没有,翻译完全是出自一个“人”的立场,是因为毛泽东的诗写得很好,尤其是哀悼杨开慧的诗作非常好。我和Paul都是作家,我翻译出来后他一看果真很好。翻译这些毛诗其实就是我们夫妻两人的乐趣。没想到翻着翻着这事就传出去了,有出版社找上门来要给我出版。没多久,法文版也出来了。翻译毛诗,我不为钱,也不为政治,全为乐趣。
广州日报: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在您的主持下邀请了很多中国当代作家,促进了中国作家和世界的交流,能否谈谈缘起?
聂华苓: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是1967年开始的,我的丈夫Paul Angel任工作坊的主人。1978年,我们夫妇和两个女儿一起回国时拜访了夏衍先生、曹禺、冰心等名家。当时就想如果能邀请中国作家去爱荷华就好了。他们都很赞成,希望中国的作家能和外界有接触。但在当时,中美还没有建交,他们也无能为力。1979年,中美建交。有一天我和Paul在家里的阳台上喝咖啡,聊起来干脆把港、澳、台、在美华裔四地的作家聚在一起办一个“中国周末”,Paul一听说太好了。
于是,通过中国作协邀请到了萧乾先生,他早年留学英国,二战时又做过盟军记者,来美国交流正合适。于是有了“中国周末”,在爱荷华聚集了自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大陆、美国的二三十位作家。
广州日报: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帕慕克当年也参加过您和Paul先生主持的国际写作计划,您对他的印象如何?
聂华苓:那是1985年,帕慕克来爱荷华大学参加国际写作计划,当时他30岁出头,只出过两本书。他的性格不是很外向的,经常白天睡觉,晚上写作,所以跟他见面不是很容易的。参与计划的作家是经过挑选的,他们之所以在日后能写出很好的作品,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有某种潜质的,帕慕克也是一样。
作家工作坊面临经费问题
广州日报:如今,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还在继续进行吗?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聂华苓:我1988年63岁的时候就退休了。现在主持作家工作坊的是Christopher Merrill,他是非小说类文学作家。现在工作坊好几年都没有中国作家了。当时我主持时主要是对中国作家、中国文学有兴趣。现在面临的主要困难是资金和经费。
如今,作家需要自筹经费。很多作家是由本国的基金会出钱。今年邀请的作家是北大外文系副教授胡旭东,是国务院邀请的,希望这种联系不要断。
对中国发展叹为观止
广州日报:读您的书《鹿园情事》,您和您的先生paul angel的感情故事非常动人,在他1991年突然离去后,这17年您是怎么走过来的?
聂华苓:呵呵,这是属于女人之间的问题了。是的,我们的感情非常好。我和Paul结合时都是第二次婚姻,两人都经历了人情、世故,都成熟了,不再是吵吵闹闹的小夫妻。而且,我们都是搞写作的,对人都有兴趣,所以才能共同创办写作计划。1991年,波兰颁发给我们国际文化贡献奖,我们从芝加哥转机去华沙领奖,在机场他走着走着就倒下了。Paul走后,我像死掉一样,几年里什么事都不能做。后来我开始整理他的稿件和文件,收集和编辑了他童年时期的回忆录。
广州日报:您和学者李欧梵先生还曾有过亲属关系?
聂华苓:是的。他和我的女儿蓝蓝结婚前就是我的朋友。但婚姻不是很简单的关系。他们在一起十年,但离婚后我们仍然是朋友。即使他们婚姻中时,我和李欧梵也是朋友关系。
广州日报:从1978年至今,您已经数次回国,每次回来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聂华苓:能感觉到中国在变。出了机场,一路上的建筑令人叹为观止,我很惊讶也很高兴。中国现在经济上的气派在美国是看不到的,在欧洲也是看不到的,这是很好的现象。
聂华苓小传
1925年,聂华苓出生在汉口一个军官家庭,大学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她24岁时随家人到台湾,作为一名活跃的年轻作者加入胡适、雷震创办的《自由中国》杂志,成为杂志社最年轻、唯一的女性成员。从1949年到1960年,她担任《自由中国》文艺栏编辑达11年之久。1960年,《自由中国》杂志被封,聂华苓受到人生中的重大挫折,她从一个青年作家变成了政治流亡者,直到美国诗人保罗·安格尔在台湾邂逅聂华苓,两人坠入爱河,1964年39岁的聂华苓赴美。在美国爱荷华大学,聂华苓和丈夫共同创办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作家访问,促进了各地作家间的交流,成为文学界的佳话。
晚年聂华苓:最忆是PARTY?
□ 杨小洲
这几年内地出版关于雷震的读本,大约只见到范泓《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一种,其余皆为短文论述或回忆,较为零散。不过这些零散文字多能反映出雷震、雷震案及台湾地区《自由中国》杂志与胡适的关系等等,联系起来便可看出雷震的人生与个性发展,因此读聂华苓回忆录《三生影像》,最关心还是书中第二部《绿岛小夜曲》,记录1949年到1964年作者在雷震该杂志编辑部“管文稿”的往事。作者经历从杂志初创到停刊的全部过程,故而这部分文字在对雷震与雷震案的细节描述,显得尤为重要。当时杂志由雷震实际主持,编委会有十余人,“刺痛国民党当局的多半是社论,还有短评和读者投书。1954年一篇《抢救教育危机》致雷震被开除国民党,及至蒋介石连任,该杂志批评他和国民党违宪,到1956年蒋介石七秩大寿时,又出版“祝寿专号”,批评违宪的国防组织与特务机构,轰动台岛,“雷震的党籍、官爵、人事关系,一层层像剥笋子一样,全给剥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笋心了,孤立在寒湿的海岛上。真正的雷震挺出来了:诚,真,憨,厚,还加上个倔。”叙述的这个过程与人物,及雷震的九封信,令人读后击节赞叹低回不已。
不过作者似乎对这段往事不大重视,记述颇为简略。其实作者一生,最值得喝彩的部分当以在该杂志的15年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游历内地期间拜访沈从文、丁玲、艾青等人的故事。然而书中这些述人记事篇幅较少,尽管有《雷震与胡适》一篇,但也还是语言匆忙。而大量文字堆积的个人家庭琐事、爱情婚姻、子女生活等等,皆属私生活。
是书由《故园》、《绿岛小夜曲》、《红楼情事》三部分组成,约42万字,收照片284幅。《故园》记录1925年至1949年作者早年家庭故事与青年时代求学生涯,离别家园、流浪、逃亡都难掩青春风华,也是堪以回首的往事流连所在。《绿岛小夜曲》一章写得沉重,除上述关于雷震与雷震案的经历,还有《爱情,鲜花,梦想的庄园——殷海光》一篇写得生动,最能见出殷海光的刚直性情。《红楼情事》颇芜杂,文字占去全书一半,看出作者的兴趣多喜交际,而从台湾到“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正投作者所好。所谓“三生影像”大约即此“人生三章”而定。此章以《那条小船》一组文章记述人物,作者为艾青、丁玲、杨逵、陈映真、茹志鹃、王安忆、郭衣洞(柏杨)、沈从文皆写有文章。而按照书后附录的《中文作家》所记“国际写作计划”与“作家工作坊”的作家名单,尚有王蒙、吴祖光、余光中、白先勇、汪曾祺、潘耀明、谌容、阿城、白桦、痖弦、水晶、古苍梧、郑愁予、北岛、徐迟、古华、张大春、张贤亮、高信疆、残雪、苏童等共101人,这样的规模很是惊人,文字话当年加上照片详细记录,让读者看到二十多岁的王安忆相貌与今日打工妹无异,大有不堪回首之叹。
但说来不免吊诡,因聂华苓之名多与“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联系在一起,这段工作与生活在别人眼里亦当最富情趣。但从记述的情节来看,那其实只是颇热闹的一个作家聚会,交游调笑饮酒歌舞,作者或许将此视作生平盛事,成了晚年回首往事时无悔今生的自我欣赏。
此书文字风格过于抒情,柔婉至甜,譬如“蓝蓝的第二次婚姻留给我一个朋友李欧梵。”使人惊叹婚姻可以预留的怪异。(许珍)
7/20/2008
Gift from 殷博士
K,
這個周末——久違了的人文周末,累而快樂。好想和明白這快樂的人分享!!
當我拿到ESS的訪問手冊時,驚喜地發現了仰慕的《天下》殷允芃博士、中時余範英女士,還有此前不知,這回“沉溺”了的洪蘭博士、李珀校長。后來得知,殷、李都是龍老師成大的師姐。
余很爽朗,自稱立場很“硬”,對山川的保護很在意,與龍老師、金觀濤、張大春都是好友,她也問了小女子在港結識了哪些友。第二日見面,我們好像已是友,好自然地就坐在酒店大堂聊天,余在沙發里陷著,小女子小友般就斜坐在寬大的沙發扶手上。小女子向她介紹海南和臺灣像極了的移民史,以及一九四九之后分野,余說蠻喜歡海南,不似國內許多都市那般鬧,人也蠻淳樸,很像二十年前的臺北,如今的臺南。短短幾分鐘,都意猶未盡的樣子呢。
講座安排得緊湊,單元清晰,很港式,在這個島上難得;更難得的是,洪蘭博士竟然有五個單元九個小時的課程,可惜我知道晚了,只聽到三個單元。但三個單元的心理學、神經學實驗報告,足以給對肥仔成長困惑不已的小女子,一個跳出去想一想的空間了;也解開了自己一些謎。
如,那個著名的猴媽媽的實驗,讓好想從MA的“崗位”上隱身一段時間的小女子,驚醒。
如,關于睡眠的腦神經實驗,讓小女子知道,“夢中活”并不是一種病態,普遍極了。于小女子而言,這無異于一個喜訊。俺總是說,想在今世活個三輩子。今兒明白,可以放心“做夢”!這意味著,人生平白多了夢這樣一維空間。那么,鋪排人生,靈動多了,呵呵:))
最開心的是把殷博士給“截”了出來,載著她去“正點”要杯炭燒,對聊快倆小時。好難得。
小女子前一晚被《天下》的鄉村“希望閱讀”深深吸引,得知ESS有心在海南投放圖書室帶動閱讀風氣,本能地覺得:ESS的基金和天下希望閱讀的模式,在海南有結合的可能呢。真是天上掉下餡餅,對海南鄉村的孩子們而言。
那年蕭姐姐介紹的“臺灣三一九鄉在微笑”行動,讓小女子感到《天下》有非常好的執行推廣技巧;今次,看“希望閱讀”,更加深了對《天下》的這一印象。
于是,小女子采訪殷姐姐的主題,就是了解她們怎樣在鄉村將這一運動推起來,明天出稿。
概括而言:一份精準的行動計劃,一個有保障的基金會,一位有閱讀熱情的校長,一批熱心閱讀的種子老師,一群有愛心的義工和家長,真的就可以讓一個個邊遠鄉村的孩子和書本結緣,踏上“閱讀改變人生”之路。
海南的曹姐姐,被指定為ESS的海南代理,我答應幫助她設計企劃。喬博士臨出發前,殷殷地對小女子說:很快會聯系你們。
我和曹姐姐都覺得,這是積德的事情,投入,值得。
心,有點點飛起來的感覺。
村上春樹:每件事情長久下來都會自成哲學
村上春樹的馬拉松哲學
跑跑跑吧!
文章日期:2008年7月20日
【明報專訊】毛姆說過「任何刮鬍刀都有哲學」。村上春樹引用這句話來證明每件事情長久下來都會自成哲學。四分之一世紀以來,村上春樹每天早睡早起,一面寫小說,翻譯,一面繼續跑步,也逐漸形成他獨特的哲學。
最近他出了一本書叫做《說到跑步,我說》,把他如何開始寫小說,和如何開始跑步,以手記方式娓娓道來。
每天平均跑一個多小時,每年平均參加一次全程馬拉松大賽,參加過雅典馬拉松、夏威夷火奴魯魯馬拉松、波士頓馬拉松、紐約市馬拉松、日本各地的馬拉松……至今已經參加過世界馬拉松大賽26次之多。甚至參加過超級馬拉松,最近更挑戰鐵人三項,包括游泳、騎自行車和跑步。
這和古今中外作家「文弱書生」的形象大不相同。
跑步時的小小空白
馬拉松全程42.195公里,村上春樹跑3小時40分到4小時之間。這樣嚴酷的競技,如果沒有精神的支持,實在跑不下去。
他想寫一本有關跑步的書,把自己所感覺到的、想到的事情,從頭開始直接坦白地寫成文章。從2005年夏天開始到2006年秋天寫完。可以說以跑步這行為為軸心的一種「手記」。
他說「痛可以避免,苦卻是自己選擇的」,為什麼他要這樣「自找苦吃」呢?透過承受痛苦,他學到了很多東西。
從這本《說到跑步,我說》可以看出他是在寫完《尋羊冒險記》後不久,也就是在他出道三年後開始跑的。本來他還在開爵士咖啡廳,打烊後半夜了才開始寫作,因此第一本處女作《聽風的歌》和第二本《1973年的彈珠玩具》每個段落都很短,但他逐漸想寫長一點的東西,於是把店收掉,決心當個專業作家。
正確說應該是從1982年的秋天開始。那時候他三十三歲。開始跑步。
他說「我一面跑,只是跑。我原則上是在空白中跑。反過來說,或許是為了獲得空白而跑。在那樣的空白中,每每也會自然潛進一些思緒。這是當然的。因為人的心中是不可能存在真正空白的。人類的精神並沒有強到可以擁有真空,也無法保持一貫。」
「跑步的時候頭腦浮現的思緒,類似天空的雲。各種形狀、各種大小的雲。飄過來,又飄過去。不過天空還是天空。雲只不過是過客。那是會通過然後消失的東西。而且只有天空留下。所謂天空,是既存在同時也不存在的東西。是實體同時也不是實體的東西。那樣模糊的容器存在模樣,我們只能照樣接受,照單全收。
想一想河流。想一想雲。但本質上,什麼也沒有想。我只是在自家製造的小巧的空白之中,在令人懷念的沉默之中,繼續跑。這是一件相當美好的事情。不管誰怎麼說。」
開始跑步以後不久,還沒辦法跑很長距離。頂多到三十分鐘的程度,就已經喘個不停了。不過在繼續跑之間,距離逐漸拉長。
三十歲後的可能性
一面跑,一面感覺到自己身體的組成每天在改變。感覺過了三十歲,居然還留有不少可能性。那樣的未知部分,透過跑步這件事逐漸一點一滴地明白過來。
他認為生活的品質,並不在於成績、數字和名次等固定的東西上,而是流動性地包含在行為本身之中。
他談到跑步和寫小說。
「對小說家來說最重要的資質是什麼?」除了才能之外,無疑是集中力。以他來說,平常一天有三小時到四小時,在清晨之間集中注意力工作。面對書桌,把意識專注在自己所寫的東西上。其他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看。
集中力之後必要的是持續力。
寫長篇小說的作業,他認為根本就是肉體勞動。寫文章本身或許屬於頭腦的勞動。但是要寫完一本完整的書,無異是肉體勞動。需要持續的力量。這是他練跑步的動機。
村上春樹認為作家從年輕時候就必須開始自我鍛煉。靠訓練培養出集中力,增進持續力。否則不可能長期繼續寫出有價值的小說。而不管用什麼樣的方法,來自我補強,都成為個別作家的個性和品味。
以他自己來說,他寫小說,很多是從每天早晨在路上跑步所學到的。很自然地,從肉體上,而且很實務性地。能把自己嚴格地逼到什麼程度?到哪裏才好?休息多少是恰當的,超過就算休息太多?他認為自己的作品應該有很大的差異。
同樣的十年,與其恍惚地過十年,不如確實地擁有目的,活躍地活十年。跑步確實在這方面幫助他很大。在被賦予的極限中,希望能盡量有效地燃燒自己,這是所謂跑步的本質,也是活,和寫作的隱喻。
中譯版保留了他的「奶油味」
村上春樹除了自己創作之外,並翻譯許多美國小說,尤其近年來一連重新翻譯了三本名著,J. D.沙林傑的《麥田捕手》(Catcher in the Rye)、史考特.費滋傑羅的《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和瑞蒙.錢德勒Raymond Chandler的《漫長的告別》(The Long Good-bye)。新的譯本深受新世代讀者的喜愛。
這三本都是他非常喜歡的作品,尤其《大亨小傳》他說「這真是不簡單的小說。不管重讀幾遍,都不會膩。充滿文學的深度養分。每次讀都會有什麼新發現。都會重新強烈地深深感動。」正如他在《挪威的森林》書中所提到的那樣。
事實上,村上春樹的文體深受英語影響,是具有濃厚翻譯味的新日文文體,文中使用大量外來語,被認為含有奶油味。然而哈佛大學教授也是村上春樹作品的英語譯者傑魯賓(Jay Rubin)則說村上春樹的作品翻譯成英語時可惜無法感覺出奶油味。
然而這奶油味在中文翻譯時卻似乎能奇妙地保留下來。
村上春樹的作品已經被翻譯成世界不同國家的三十九種語言版本。無論任何語言版本都超越國境,普遍受到讀者喜愛。
賴明珠﹕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作品在台灣的翻譯者,且為引介村上作品進入台灣出版界的重要人物。
[文/賴明珠]
*****
誰不愛村上春樹博士? /文.關仁
文章日期:2008年7月20日
【明報專訊】是日也,賴明珠寫村上春樹,精彩。
村上春樹作品,在台灣,多年來的「御用翻譯」乃賴明珠,她的譯本已經成為獨樹一格的「賴體」,精準忠實,流暢動人,故連陳冠中亦曾寫過一篇文章叫做《賴有明珠》,意指如果沒有她,我們會失去了許多有關村上的閱讀快樂。陳冠中唔係咁隨便讚人,如果連佢都話好,咁就一定係好得。
村上春樹在台灣和香港流行了許多年,但遲至近六、七年始在中國大陸廣被接受,簡體春樹的翻譯者是林少華,亦係文筆一流,而其譯筆風格又跟明珠妹妹有頗大分別,有關此事,在網絡上曾經引起爭議,有人鍾情於「賴體」,有人仰慕於「林體」,各有支持者。今年香港書展,明珠少華同時來港也同台對談,喜歡村上作品的世紀版讀者,無論你喜歡繁體村上抑或簡體村上,皆應前來出席兼參與討論。
講到村上,不能不提提佢於上月初的威水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即係「屏風樓大王」歌頓胡的那間母校,把榮譽文學博士學位頒贈予村上,肯定他「將日常生活的細節,以文學做出令人不可思議的描寫,並且精確掌握現代生活裏的孤獨、不確定性」。
村上目前正在努力撰寫新作品,他的目標是想完成像俄國作家杜思妥也夫斯基(Dostoevsky)的《卡拉馬佐夫兄弟》(The Brothers Karamazov)那樣的偉大小說,他從二○○六年聖誕節已開始執筆,預計該書將超越前作《發條鳥年代紀》,成為他最長的小說。
十七年前,村上去普林斯頓的大學書店搞簽名會,現場只有寥寥數人,冷落得很,但如今村上再去,必須排兩個鐘頭隊始能取得簽名,真係今時唔同往日。話唔定,村上真係好快就取得諾貝爾文學獎,到時候,賴明珠和林少華的翻譯版稅肯定再水漲船高!
村上,奸爸嗲!明珠與少華,一級棒!
[文.關仁]
******
村上春樹的兩岸熱潮
文章日期:2008年7月20日
【明報專訊】合辦:明報讀書站、香港書展
時間:7月26日(星期六)下午4:00 至6:00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會議室404-405
主持:健吾
主講:林少華、賴明珠
登記:http://hkbookfair.hktdc.com/chi/evt_schdt/event.htm
跑跑跑吧!
文章日期:2008年7月20日
【明報專訊】毛姆說過「任何刮鬍刀都有哲學」。村上春樹引用這句話來證明每件事情長久下來都會自成哲學。四分之一世紀以來,村上春樹每天早睡早起,一面寫小說,翻譯,一面繼續跑步,也逐漸形成他獨特的哲學。
最近他出了一本書叫做《說到跑步,我說》,把他如何開始寫小說,和如何開始跑步,以手記方式娓娓道來。
每天平均跑一個多小時,每年平均參加一次全程馬拉松大賽,參加過雅典馬拉松、夏威夷火奴魯魯馬拉松、波士頓馬拉松、紐約市馬拉松、日本各地的馬拉松……至今已經參加過世界馬拉松大賽26次之多。甚至參加過超級馬拉松,最近更挑戰鐵人三項,包括游泳、騎自行車和跑步。
這和古今中外作家「文弱書生」的形象大不相同。
跑步時的小小空白
馬拉松全程42.195公里,村上春樹跑3小時40分到4小時之間。這樣嚴酷的競技,如果沒有精神的支持,實在跑不下去。
他想寫一本有關跑步的書,把自己所感覺到的、想到的事情,從頭開始直接坦白地寫成文章。從2005年夏天開始到2006年秋天寫完。可以說以跑步這行為為軸心的一種「手記」。
他說「痛可以避免,苦卻是自己選擇的」,為什麼他要這樣「自找苦吃」呢?透過承受痛苦,他學到了很多東西。
從這本《說到跑步,我說》可以看出他是在寫完《尋羊冒險記》後不久,也就是在他出道三年後開始跑的。本來他還在開爵士咖啡廳,打烊後半夜了才開始寫作,因此第一本處女作《聽風的歌》和第二本《1973年的彈珠玩具》每個段落都很短,但他逐漸想寫長一點的東西,於是把店收掉,決心當個專業作家。
正確說應該是從1982年的秋天開始。那時候他三十三歲。開始跑步。
他說「我一面跑,只是跑。我原則上是在空白中跑。反過來說,或許是為了獲得空白而跑。在那樣的空白中,每每也會自然潛進一些思緒。這是當然的。因為人的心中是不可能存在真正空白的。人類的精神並沒有強到可以擁有真空,也無法保持一貫。」
「跑步的時候頭腦浮現的思緒,類似天空的雲。各種形狀、各種大小的雲。飄過來,又飄過去。不過天空還是天空。雲只不過是過客。那是會通過然後消失的東西。而且只有天空留下。所謂天空,是既存在同時也不存在的東西。是實體同時也不是實體的東西。那樣模糊的容器存在模樣,我們只能照樣接受,照單全收。
想一想河流。想一想雲。但本質上,什麼也沒有想。我只是在自家製造的小巧的空白之中,在令人懷念的沉默之中,繼續跑。這是一件相當美好的事情。不管誰怎麼說。」
開始跑步以後不久,還沒辦法跑很長距離。頂多到三十分鐘的程度,就已經喘個不停了。不過在繼續跑之間,距離逐漸拉長。
三十歲後的可能性
一面跑,一面感覺到自己身體的組成每天在改變。感覺過了三十歲,居然還留有不少可能性。那樣的未知部分,透過跑步這件事逐漸一點一滴地明白過來。
他認為生活的品質,並不在於成績、數字和名次等固定的東西上,而是流動性地包含在行為本身之中。
他談到跑步和寫小說。
「對小說家來說最重要的資質是什麼?」除了才能之外,無疑是集中力。以他來說,平常一天有三小時到四小時,在清晨之間集中注意力工作。面對書桌,把意識專注在自己所寫的東西上。其他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看。
集中力之後必要的是持續力。
寫長篇小說的作業,他認為根本就是肉體勞動。寫文章本身或許屬於頭腦的勞動。但是要寫完一本完整的書,無異是肉體勞動。需要持續的力量。這是他練跑步的動機。
村上春樹認為作家從年輕時候就必須開始自我鍛煉。靠訓練培養出集中力,增進持續力。否則不可能長期繼續寫出有價值的小說。而不管用什麼樣的方法,來自我補強,都成為個別作家的個性和品味。
以他自己來說,他寫小說,很多是從每天早晨在路上跑步所學到的。很自然地,從肉體上,而且很實務性地。能把自己嚴格地逼到什麼程度?到哪裏才好?休息多少是恰當的,超過就算休息太多?他認為自己的作品應該有很大的差異。
同樣的十年,與其恍惚地過十年,不如確實地擁有目的,活躍地活十年。跑步確實在這方面幫助他很大。在被賦予的極限中,希望能盡量有效地燃燒自己,這是所謂跑步的本質,也是活,和寫作的隱喻。
中譯版保留了他的「奶油味」
村上春樹除了自己創作之外,並翻譯許多美國小說,尤其近年來一連重新翻譯了三本名著,J. D.沙林傑的《麥田捕手》(Catcher in the Rye)、史考特.費滋傑羅的《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和瑞蒙.錢德勒Raymond Chandler的《漫長的告別》(The Long Good-bye)。新的譯本深受新世代讀者的喜愛。
這三本都是他非常喜歡的作品,尤其《大亨小傳》他說「這真是不簡單的小說。不管重讀幾遍,都不會膩。充滿文學的深度養分。每次讀都會有什麼新發現。都會重新強烈地深深感動。」正如他在《挪威的森林》書中所提到的那樣。
事實上,村上春樹的文體深受英語影響,是具有濃厚翻譯味的新日文文體,文中使用大量外來語,被認為含有奶油味。然而哈佛大學教授也是村上春樹作品的英語譯者傑魯賓(Jay Rubin)則說村上春樹的作品翻譯成英語時可惜無法感覺出奶油味。
然而這奶油味在中文翻譯時卻似乎能奇妙地保留下來。
村上春樹的作品已經被翻譯成世界不同國家的三十九種語言版本。無論任何語言版本都超越國境,普遍受到讀者喜愛。
賴明珠﹕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作品在台灣的翻譯者,且為引介村上作品進入台灣出版界的重要人物。
[文/賴明珠]
*****
誰不愛村上春樹博士? /文.關仁
文章日期:2008年7月20日
【明報專訊】是日也,賴明珠寫村上春樹,精彩。
村上春樹作品,在台灣,多年來的「御用翻譯」乃賴明珠,她的譯本已經成為獨樹一格的「賴體」,精準忠實,流暢動人,故連陳冠中亦曾寫過一篇文章叫做《賴有明珠》,意指如果沒有她,我們會失去了許多有關村上的閱讀快樂。陳冠中唔係咁隨便讚人,如果連佢都話好,咁就一定係好得。
村上春樹在台灣和香港流行了許多年,但遲至近六、七年始在中國大陸廣被接受,簡體春樹的翻譯者是林少華,亦係文筆一流,而其譯筆風格又跟明珠妹妹有頗大分別,有關此事,在網絡上曾經引起爭議,有人鍾情於「賴體」,有人仰慕於「林體」,各有支持者。今年香港書展,明珠少華同時來港也同台對談,喜歡村上作品的世紀版讀者,無論你喜歡繁體村上抑或簡體村上,皆應前來出席兼參與討論。
講到村上,不能不提提佢於上月初的威水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即係「屏風樓大王」歌頓胡的那間母校,把榮譽文學博士學位頒贈予村上,肯定他「將日常生活的細節,以文學做出令人不可思議的描寫,並且精確掌握現代生活裏的孤獨、不確定性」。
村上目前正在努力撰寫新作品,他的目標是想完成像俄國作家杜思妥也夫斯基(Dostoevsky)的《卡拉馬佐夫兄弟》(The Brothers Karamazov)那樣的偉大小說,他從二○○六年聖誕節已開始執筆,預計該書將超越前作《發條鳥年代紀》,成為他最長的小說。
十七年前,村上去普林斯頓的大學書店搞簽名會,現場只有寥寥數人,冷落得很,但如今村上再去,必須排兩個鐘頭隊始能取得簽名,真係今時唔同往日。話唔定,村上真係好快就取得諾貝爾文學獎,到時候,賴明珠和林少華的翻譯版稅肯定再水漲船高!
村上,奸爸嗲!明珠與少華,一級棒!
[文.關仁]
******
村上春樹的兩岸熱潮
文章日期:2008年7月20日
【明報專訊】合辦:明報讀書站、香港書展
時間:7月26日(星期六)下午4:00 至6:00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會議室404-405
主持:健吾
主講:林少華、賴明珠
登記:http://hkbookfair.hktdc.com/chi/evt_schdt/event.htm
访乔龙庆
中新社海口七月二十日电 题:中国贫困儿童的美国华裔“教母”
——访(美国)科技教育协会ESS副主席及ESS项目总负责人乔龙庆博士
中新社记者 关向东
自中美建交的一九七九年起,今年六十二岁的乔龙庆博士已经二十几次回国了,她是(美国)科技教育协会ESS副主席及ESS项目总负责人。
这回,她率领二十多位来自美国、台湾、香港的教育学专家、心理学家、出版人,自费前来海南参加二00八年ESS基础教育研讨会/教学大家谈活动,为海南五百多位中、小学校长、教学骨干进行教育理念及技巧培训。
给校长们教育理念脑力激荡
为期四天的培训课程,分教育有方系列、改进教学系列、科学教育系列、美国大学生讲述中小学亲历系列、脑神经科学与教育系列等五个系列三十多个单元。
“从神经学的实验结果看,如果没有足够的睡眠,孩子的学习热情和效率都很低。所以中国传统的‘头悬梁,锥刺骨’是一个错误的教育理念。”台湾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央大学、阳明大学教授洪兰博士,用一系列经典的神经学实验报告,给台下的校长和老师们带来一场教育理念革新脑力激荡。
“一个好的校长,是要给老师创造成功的坏境;一个好的老师,是要给学生创造成功的环境”,台湾复兴实验高中校长李珀博士,分享“经营”学校的理念和方法。
“阅读改变人生”,台湾《天下杂志》董事长殷允芃博士,介绍了“天下”在台湾发起的“阅读,希望看得见”乡村学校阅读推广计划。
香港田家炳中学校长阮邦耀博士,则介绍了学校管理“化危机为思考的实践个案”。
廿年如一日专注贫困地区
由乔龙庆夫妇一九八0年发起的ESS,是由一群美籍华裔学人为主体组成的非盈利、非政治性的文教机构。其宗旨是促进中美民间文教交流,专注于协助提升中国贫困地区教育质量和普及科技知识。
ESS自一九八八年起实施“认助中国乡村教育”项目(SERC),迄今认助乡村学校图书室四千九百多个、认助乡镇公共图书馆四十四个,有一万四千九百三十八人次获得“认助乡村青少年助学金”,ESS基础教育研讨会/教学大家谈在中国大陆二十六省/县机构联合举办了四十四次,参加培训教师四万余人。
二00二年十一月台湾《天下杂志》在访问记中称:乔用宗教家的情怀,结合海内外华人的爱心,希望用捐赠的图书,一步步解除中国乡村贫寎交迫、失学与贫穷的魔咒。
二00七年十月二十二日,英国广播公司BBC晚间新闻专访ESS项目,称乔龙庆:一个弗吉尼亚教师,通过赠送书籍令数千中国贫困学童的人生有了改变。
中国国家教育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教授对ESS的评价是:坚持时间最长、工作卓有成效的海外华人资助国内教育的机构之一。
出身教育世家以助人为乐趣
乔出生在一个教育世家,父亲乔一凡是江南才子,当年参与创办《南京日报》及南京中南中学,曾是台湾的“立法委员”;母亲易居湘是湘江才女,终身以教育为业。
乔抗战时重庆出生,随着父母辗转香港、台湾,在台湾政治大学教育系毕业后,前往美国留学定居,先后获得一个教育学硕士,两个教育学博士。
乔对记者说,自己自幼受母亲影响同情弱势。父亲则希望她不要沉溺物质生活,要帮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
乔曾在纽约大学图书馆做过管理员,拿到教育学博士学位后在纽约的中、小学任教,最后美国教育部的职位“找到”了她。
乔对记者说:“我是台湾典型的‘最后一代外省人’,内心对中国大陆充满着激情”。
一九七九年中美建交之后,乔与先生第一次回到母亲的故乡长沙,却被当时国内生活的“清苦”所震撼。
“那时我想,美国人并不比中国人聪明却物质丰富,可中国人为何生活得那么清苦?自己可以为中国人做点什么事情呢?结论是:教育援助。”
一九八0年(美国)科技教育协会ESS诞生了,从此,一批海内外关注中国教育发展与科技普及的学人,通过ESS和中国的贫困地区结缘。(完)海南分社关向东采 杨旭签发
NBC Nightly News Report ESS
Added: October 22, 2007
NBC Nightly News With Brian Williams, Oct.19: A Virginia school teacher made a difference by brings books to thousands of Chinese children who never would have had them.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