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2009

世紀.Mingpao.五十年﹕下一代的良心窗口

世紀.Mingpao.五十年﹕下一代的良心窗口
文章日期:2009年4月25日
【明報專訊】香港雖是彈丸之地,但傳媒百花齊放,超過40多份日報和近700份周刊在本地印行,亦約有100家國際傳媒機構在港設立辦事處。新聞自由是香港成功的基石之一,需要大家好好珍惜及竭力保護
從事新聞工作的朋友更是肩負重任,舉「筆」輕重,向公眾傳達資訊,報道社會情,對關係公眾利益的事情,包括政府的施政,作持平的論述及適當的監察。《明報》亦秉承這責任和情操,陪伴香港經歷了半個世紀,見證了香港和香港人在過去數十年跨世紀風雲多變的成長歲月。
跟很多香港人一樣,我在學生時代已經是《明報》的讀者。當年深感讀一份優質的報紙,可以擴闊視野,提升語文水平,訓練獨立思考。大學畢業後,我投身法律專業,對於言論自由、專業操守、社會利益等課題特別關注,也進一步認識到新聞自由和獨立背後的深層意義和功能。一份嚴謹公正的報紙,除了幫助市民剖析社會問題外,亦能協助反映不同階層的聲音,推動市民大眾關懷弱勢社群,彰顯社會公義。
踴躍發問不怯場
校園記者印象深
雖然各方意見不可能盡同,但《明報》在處理新聞上力求客觀公正及分析詳盡的原則,是令人鼓舞的。此外,專欄名家雲集,妙筆生花;休閒資訊內容廣泛,意趣盎然,這些都是《明報》多年來受讀者支持的要素。憑自強不息、與時俱進的精神,《明報》近年借助互聯網積極拓展讀者群,亦增闢專輯,如《教得樂》、《通通識》等,透過專題延伸家庭和學校的教育平台,關注兒童發展,作為家長,我很認同《明報》在這方面的發展,亦非常鼓勵其他新聞工作者共同努力,體現傳媒造福社會的專業精神。
去年6月,我接受了20多位來自不同中學的《明報》校園記者訪問,跟他們深入談及當前十分嚴峻的青少年毒品問題,更有機會向他們講述政府多管齊下的打擊毒害措施。這些同學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他們當中不少已頗有專業記者風範,踴躍發問,毫不怯場。這群校園記者對時事的關注,令我深深感受到,由《明報》舉辦逾十載的「校園記者」計劃,確實對參加者發揮積極栽培作用。我希望《明報》在這方面繼續努力,培養更多有朝氣和關心社會的年輕人,使他們成為社會良心,我當然更希望《明報》與政府攜手,積極向年輕人灌輸禁毒信息。
一紙風行,50年歷久彌新,有賴《明報》上下一心,持守求真重質的高尚情操及求變求精的專業精神。欣逢《明報》創刊50周年之盛事,衷心恭賀及祝願《明報》繼續貢獻香港。
[文/黃仁龍 律政司長 編輯:黃靜]

張大春:笨


文章日期:2009年4月25日
【明報專訊】張容問我:「為什麼『笨』要寫成這個樣子?」
這是一個包含了很多疑惑的問題。為什麼「笨」有一個竹字頭?為什麼「笨」要有一個木的根(本)?一個「竹」、一個「本」,跟人聰明不聰明有什麼關係?
明代的陳繼儒,號眉公,是與董其昌齊名的書畫家,他所寫的札記《枕譚》有這麼一則,是藉朱熹罵諸葛亮而反罵朱熹的:「笨,音奔,去聲。粗率也,《晉書》豫章太守史疇肥大,時或目為『笨伯』。《宋書‧王微傳》亦有『粗笨』之語。《朱子語錄》云:『諸葛亮只是笨。』不知笨字,乃書作『盆』,而以音發之。噫!諸葛豈笨者耶?字尚不識,而欲譏評諸葛乎?」
諸葛亮是胡適之所謂「箭垛式的人物」,千古以下,猶集物議,多是論者要攀這份熱鬧出頭而已,是以斥葛亮之笨者恐怕不比稱諸葛亮之智者少。當初司馬懿就曾經以「孔明食少事煩,豈能久乎?」而採取了耗敵的長期戰略。魏延主張以兩軍分出斜谷、子午谷夾取長安的計策,也在「諸葛一生唯謹慎」的顧慮之下胎死腹中。後世更不斷地出現種種考評,謂諸葛亮自成黨羽,誅伐異端,隳頹了西蜀的統一大業。
我非三國迷,不迷即不便為古人操心。我所好奇的是陳繼儒以為朱熹「連字都不認識」這句話對嗎?以陳繼儒所見,朱熹罵諸葛亮而用「盆」代「笨」,有沒有說法?
在《周禮》和《儀禮》所記錄並注解的「盆」,不是盛血就是盛水,按諸古字書《急就篇》所載,盆和缶是同一類的兩種盛水之器,缶(即盎)是「大腹而斂口」,盆則是「斂底而寬上」。較諸許多形製繁複、裝飾和用途都比較多樣的器皿來說,的確簡單得多。那麼,用「盆」以代「笨」,會不會也有聲言其粗疏、而非指摘其愚蠢的意思呢?
「笨」這個字與「愚蠢」相提並論其實不無可疑。它原來是用以表述「竹白」的一個字。段玉裁在注解《說文》的時候聲稱:竹子的內質色白,像紙一樣,相較於竹的其他部位,又薄又脆,不能製作器物,實在沒有什麼用處。那麼,讓我們回頭看看陳繼儒所引的文字,那是出自《晉書‧羊聃傳》。原文是將昏庸無用的史疇與另外三個看來也沒什麼好風評的人物連綴起來,時人稱為「四伯」——另外還有一個食量極大的大鴻臚(國際事務官)江泉,被呼為「穀伯」,一個狡猾成性的散騎郎張嶷是「猾伯」,至於傳主羊聃,因為個性狠戾而被呼為「瑣伯」(瑣,原意為細碎,引伸作人格卑劣)。並且用他們和遠古時代得「四凶」相比擬。
「所以,」我跟張容說:「『笨』從來不是說頭腦不好、智商不足。它就是拿來輕視人沒有『用處』而已。那是中國人太講究社會上的競爭、階級上的進取,不相信沒有用處的用處、不認同沒有目的的目的,所以乾脆把『缺乏實際的功能』和我們最重視的『智能』劃上了等號,彷彿做一件不能有現實利益的是就意味人的智能不足了。」
可是我並不想做一個多麼有用的人呀。」
「那你可聰明了。」我說。
「為什麼?」
「讓我們開始讀讀《莊子》罷!」
[張大春 台灣作家.近著有小說《富貴》]

4/24/2009

a link:閱讀時光:《張學良與趙一荻私人相冊》

a link:閱讀期待:唐德剛《張學良口述歷史》


作者: 張學良/口述; 唐德剛
出版社: 遠流出版事業
品相: 10 成品相
售价:108.00元
类别: 文学
上书时间: 2009-03-09
出版时间: 2009-02-27
页数:496页
ISBN:9789573264316
少帅闲时说风流 《张学良口述历史》内地出版
发布: 2007-7-18 16:16 | 作者: 曹雪萍 | 来源: 新京报 | 查看: 42次

17年前,尚未完全恢复自由的张学良,看过《李宗仁回忆录》后,找到作者唐德刚为自己写传,数次交谈成就一部《张学良口述历史》。该书在内地已由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为唐德刚内地惟一授权。可惜唐德刚与张学良的合作因故中断,留下一部不完整的历史。

  张学良:“21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

  该书源于史学家唐德刚于1990年1月至5月间,在台北北投张学良寓所和亚都饭店先后录下的11盘录音带,全景式展现了张学良的近百年风云历史。在书中,时年九十的“少帅”英雄闲说旧风流,对自己短短的自由生涯作了颇有意味的回顾。张学良感慨:“我的事情是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  
该书从整理录音到成书历时4年,讲述了张学良一生中经历的“丧父”“九一八”“易帜”“西安事变”等对中国近代历史有影响的事件,此外还讲了张学良一脚踢倒刺杀汪精卫刺客的史实。此外,这位风流政治家还回忆了与几位红颜的过从经历,并以“平生无缺憾,惟一好女人”自况。
  
唐德刚:因少帅“出墙”,被赵四误会

  唐德刚在本书代序中记载了一则传闻,当年他陪张学良在纽约的时候,90岁的张学良来纽约数月,一直都住在贝夫人家里,并与70多岁的贝夫人出双入对,还常常公开说“赵夫人可敬,贝夫人可爱”。这引起了赵半狄的愤怒,赵夫人紧急电召无效,只好御驾亲征,把九十岁的老顽童抓了回去。之后唐德刚再赴张府,就被赵夫人派人挡了驾。据本书策划朱洪海透露,“这也就是11盘录音带被尘封多年的原因之一”。但至于这段逸事是否造成两人口述史合作的中断,唐德刚本人并未证实。

  学者:仅采访11次是一个遗憾

  据长期致力于口述史的学者丁东介绍,口述史被历史学者当作研究方法源于1938年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57年,唐德刚开始参加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口述历史学部的工作,并以《胡适口述自传》、《李宗仁回忆录》、《顾维钧回忆录》闻名,为学界公认为中国现代口述史的开山学者。“一边是研究对象的自白,一边是研究者的追问,双方合作使得历史的记载更为生动。”

  另有学者指出,由于张学良和唐德刚之间并未达成协议,所以仅仅采访了11次,录制了11盘录音带的口述资料,这对双方都是一个遗憾。后来哥伦比亚大学的两名女士找到张学良并签了口述的协议,书也在美国出版了,但由于两人并非历史学家,学界多认为这本完整的口述有些令人失望。

a link:讀點詩吧:胡適五言一首

飛鳥過江來,投影在江水。
鳥逝水長流,此影何嘗徙。
風過鏡平湖,湖面生輕縐。
湖更鏡平時,畢竟難如舊。
為她起一念,十年終不改。
有召即重來,若亡而實在。
——胡適
坐老了
文章日期:2009年4月24日
【明報專訊】台北「遠流」出版社推出了《張學良口述歷史》,唐德剛教授著,厚厚五百頁,承載中國現代史的百年血淚;隨書附送一張薄薄的錄音CD,裏面有張學良的訪談片段,那蒼老的聲音,像招魂般,替讀者喚回傳說中的歷史記憶。
少帥不死,只是老了,但只要翻開書頁或播放光碟,他便會跳出來對你重述一遍戎馬故事。胡適有詩句說「為她起一念,十年終不改。有召即重來,若亡而實在」,那是暗戀情詩,可是套用在對歷史人物的記憶召喚裏,同樣相宜。
對張學良,胡適確是有過評語的,原文懶得找了,只記得大意說,張學良是個被寵壞了的公子,作風任性,性格橫蠻,一輩子沒做過什麼準確的判斷。翻開唐德剛教授的書,讀到第十六頁,已可領悟胡適在說些什麼。據唐教授說,張學良自承「弱點是一輩子未曾有過上司」。
老帥張作霖不是你的上司嗎?唐教授反問。
他是我的父親。張學良回答。父親究竟與上司不同。
蔣介石不是你的上司嗎?唐教授又問。
所以他發我脾氣,我就把他抓起來呀!張學良又回答。先抓起來再說!就是這麼幹起來的,別人都在胡說!
就憑此鹵莽,在桌子的一拍與一踢之間,張學良改寫了中國現代史。
寫這書,唐教授大量引用了張學良的口述語氣,所以文字有點粗糙闊直,顯然有待日後修訂,書名副題是「一部未完成的回憶錄」,或許正是此意。但亦不排除一個可能性:唐教授刻意如實呈現張學良的言談口,尤其他的那些有時候輕佻有時候狂傲有時候甚至流於猥瑣的助語詞或感嘆語,好讓讀者更能深刻地、精準地體會這位東北將軍的真實性格。「語氣便是信息」,唐教授其實是歷史學家亦是傳播學家,深明文字表達之道。
讀完此書,不妨亦讀北京三聯出版的《張學良、趙一荻私人相冊》http://www.china-pub.com/375434。那是影像鋪陳,張學良與趙小姐在台灣被軟禁數十載,就在椅子上,「坐」老了。中國現代史淒涼的一個章節,沉默無聲。
汪精衛為何不死?
文章日期:2009年4月25日
【明報專訊】誰說讀史一定感到悲哀?不見得。《張學良口述歷史》便常令我忍俊不禁,終而,哈哈大笑幾聲,宛如看了一齣廉價的清末民初電視劇,不敢相信有此荒謬情節,卻又不得不相信有此荒謬情節。
書內,張學良自爆了不少風流情史,儘管大多隱瞞了女方姓名,但其身分背景呼之欲出,有駐外大使之妻、有財政高官之妾、有熟女、有幼齒,一代少帥看見誰便要誰,而對方見他長相英挺和位高權重,自亦歡天喜地投懷送抱;民國史在哭與淚以外,其實尚有幾頁春潮氾濫,只不過正統史家不喜述之記之,唯有留待當事人自說自話。
找女人,張學良向來「盜亦有道」,唯一原則是從來不碰下屬的妻子,因為他是靠下屬賣命打仗始能穩住江山的,一旦惹怒手下,豈不等於在軍中埋下計時炸彈?守此原則,是張學良的聰明,可見這少帥亦不必然全無心計。
除了自爆風流情史,老去的少帥亦愛踢爆朋友的小醜聞,例如汪精衛。史書都說汪精衛當年去馬來西亞檳城演講,迷倒了富家女陳壁君,從此天涯海角永不分離。但張學良說,他們兩人本來並不認識,陳壁君是女革命黨,知道汪精衛要行刺攝政王,特地往找,對他表示:「我給你幹一下子吧,你明天要死了,我沒有別的東西送給你。」
就這樣,把處女膜當作禮物,讓汪精衛神清氣爽了一個晚上,翌日挺起胸膛出門做殺手;後來,被捕了,但免了死,出獄後只好負起責任娶了陳壁君。

汪精衛為什麼死不了?張學良也有解釋,據說是汪精衛親口告訴他的。行刺失敗後,由肅親王主審汪精衛,他特地免其死罪,原來是因為不相信這群革命黨能夠成器。肅親王說:「你們革命呀,當然啦,你們是有原因的,看我們清朝太壞了。唉!但即使你們革命成功了,我看你們也不能強過我們什麼的!」
肅親王的預言果然應驗。滿清是倒了,革命是成了,然而中國終究沒有站起來。汪精衛白忙一場並以漢奸身分病死,唯一賺到的可能只是:一片薄薄的處女膜。
[馬家輝 http://www.makafai.blogspot.com]
哈哈哈

4/23/2009

閱讀時光:“胡蘭成”和《小團圓》




K,
小女子以最快速度“還原”了:遛狗、買菜、洗衣、上網、逛書店、會朋友、看電影,笑或者流淚,喜歡的事兒又把時間填得滿滿。呵呵,獨處的快樂。

博鰲水濱的那些個風光與激蕩,在燈火熄滅的那一瞬間,已經隱入歷史的長河。於我而言,三天聽明白一件事兒:世界變了!游戲規則變了!拘泥于過去的“世界”活不下去了。得盡快弄清楚“自己”的狀況,然后設計調整的路向,勇敢地去走新路。

會上,遇到不少論壇老友。這一年一度的博鰲,也成了小女子私人聚會的場子。離奇地發現,原來小女子半年來很私人的一場“休整”,竟然被島上的新聞友們擴散了消息。于是,第一天上會,在新聞中心,不得不接受好幾個忽如其來的“擁抱”和“關切”。其中,與金的相遇和對談,或許在小女子決定未來路向上,有決定性的作用。

第一次“游會”,最大的享受竟然是“聽會”!!過往,急于趕稿交卷,會聽得三心二意。或者說是,沒有聽“通”。這次,一來會議質量對得起聽眾起碼的智力,二來小女子有的是時間“磨會”。專注與放松,小女子覺得就把幾場有價值的分論壇得來的信息“打通”了,結論如上:世界,真的變了。你,也得變啊。

這么想著,今天和胡蘭成、小屁顛去逛書店,就遇到聞聽了許久的《小團圓》。書腰上,張愛玲的一段話,隱合了小女子當下的心境:這是一個熱情的故事,我想表達出愛情的萬轉千回,完全幻滅了之后也還有點什么東西在。

a link:博鰲上遇到香港老友羅綺萍

a link:閱讀期待:北島 李陀主編《七十年代》


《七十年代》
作者: 北島(主编) / 李陀(主编)
ISBN: 9780198005629
定价: HK$108.00
出版社: 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有限公司
装帧: 平裝
出版年: 2008-12

简介 · · · · · ·
  李零說,八十年代開花,九十年代結果,甚麼事都醞釀在七十年代。
  這是一本收錄了三十篇記憶文字的集子,內容很集中,都是對「七十年代」的追憶和回顧。對很多人來說,那一段歲月雖然不過是三四十年前的事,時間不算很長,可是感覺上,已經是屬於上個世紀的一個非常遙遠的年代了。在那些年代裏究竟發生了些甚麼事,有如影像早已漫漶不清的老照片,只留下了一點依稀的影子,難以辨認,也難以追尋。
  但是,我們相信,凡是讀過此書的讀者都會發現,原來那一段生活和歷史並沒有在忘卻的深淵裏淹沒,它們竟然在本書的一篇篇的文字裏復活,栩栩如生,鮮活如昨。
  我們想在這本書裏,讓昨天在文字中生動地復活,讓昨天在閱讀中展現,讓今天的人直接和昨天對話。

作者简介 · · · · · ·
  本書三十位作者,從懵懵懂懂的少年時期就一步跨入一個罕有的歷史夾縫當中,並且在如此沉重的歷史擠壓裏倔?生長和成熟起來,這一代人在走出七十年代之後,不但長大成人,而且成為二十世紀末以來中國社會中最有活力,最有能量,也是至今還引起很多爭議,其走向和命運一直為人特別關注的知識群體。
目錄:
    李陀 序言
    徐冰 愚昧作為一種養料
    北島 斷章
    徐浩淵 詩樣年華
    陳丹青 幸虧年輕--回想七十年代
    朱偉 下鄉第一年
    高默波 起程--一個農村孩子關于七十年代的記憶
    張郎郎 寧靜的地平線
    阿城 聽敌台
    王安忆 魏庄
    朱正琳 让思想冲破牢笼--我的七十年代三段论
    鲍昆 黎明前的跃动--我看到的七十年代
    阿坚 我在四五事件前后
    李零 七十年代--我心中的碎片
    唐小峰 难忘的一九七一
    赵越胜 驪歌清酒憶舊時--記七十年代我的一個朋友
    嚴力 陽光與暴風雨的回憶
    黃子平 七十年代日常語言學
    蔡翔 七十年代--末代回憶
    范遷 黑畫風波
    鄧剛 我曾經是山狼海賊
    閻連科 我的那年代
    陳建華 夢想與回憶
    王小妮 七十年代記憶片斷
    唐曉渡 一九七六:初戀敗絮
    寶嘉 鷦鷯巢于這一枝
    翟永明 青春無奈
    柏樺 始于一九七九--比冰和鐵更刺人心腸的歡樂
    李大興 明暗交錯的時光
    韓少功 漫長的假期

a link:章詒和﹕我沒錯

章詒和﹕我沒錯
文章日期:2009年4月23日
【明報專訊】編按:2009年2月,內地大型文學期刊《中國作家》發表了寓真先生的長篇紀實作品〈聶紺弩刑事檔案〉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45720。文中,對當代文化人告密舉報行為,多有涉及。繼而,本文作者章詒和先後撰寫〈告密者──誰把聶紺弩送進監獄〉http://www.infzm.com/content/25588與〈臥底〉http://book.ifeng.com/psl/sh/200904/0402_3556_1088322.shtml兩文。前者刊於2009年3月19日《南方周末》和香港4月號《明報月刊》,後者載於4月2日《南方周末》。因對告密者黃苗子,臥底馮亦代做了點名和譴責,引起大陸知識界的關注和爭議。

撰寫〈告密者〉和〈臥底〉兩文,緣於心之巨痛。此後的熱議,大半在於以往形象的頹塌。文中,無非講了兩則故實,說了一點感受。好在眼下不比從前,當年的告密者和臥底人,已不敢義正辭嚴地為自己的作為辯護,甚至不敢面對自己的過去。這說明我們社會在進步,人們心中的恐懼在減少。

太多的讀者來函來電聲援;質疑和指摘也不在少數,這些我都心領。溫婉的勸告、嚴重的質疑、尖銳的批評,方式各異,歸納起來,內容有三。一,告密、臥底誠然不對,但帳應該算到毛的頭上,大奸大惡叫他一人全扛了,純屬制度問題,跟下面的人無關。二,告密與臥底,雖為人不齒,但放到當時的環境中,一切皆可原諒,不揪個人為好,社會「瘡疤」揭不得。三,要從大局出發,別太情緒化,向前看嘛。對我個人的不滿,其實只有一個:寓真先生在〈聶紺弩刑事檔案〉裏都沒明點,你憑什麼斷定告密者中就有黃苗子?人家求的也是真,有個白紙黑字,才算眼見為實。求「聶檔」所寓之真,原本不錯,但這些質疑和指摘,真的對嗎?是我錯了嗎?

「隔江和淚聽,滿江嘆息聲。」
往事並不如煙,往事也不全是故事。延伸到現實的歷史,就不再只是歷史,它已化為現實。只要學生還在奉命舉報教師的課堂言論,只要電話和郵件還在被監聽和監控,密告和監視便不是往事,它仍然是我們當下活生生的存在。中國文人有兩部歷史:一部是受歧視、受侮辱的血淚史;一部是做幫閒、做幫兇的醜惡史。「奉旨告密」,頒旨的主子固然可惡;但賣友求榮,就因其當上了奴才,做了幫閒、幫兇,便該免責嗎?文人受苦受辱,夢想能作幫閒、幫忙甚至幫兇。所以,血淚煎熬中攪拌罪愆醜陋,天天如影隨形。自古主子統馭之術,就是用文人整文人,只有這樣才能刺入骨髓——破解「聶詩」玄機,唯有高人知音。要想留住真相,不讓它隨風散去,對這兩部歷史,我們就都要總結、反思。正視前者需要勇氣,正視後者需要更大的勇氣,既不能靠瞞和騙,也不能乞靈於春秋筆法,為尊者諱和親親相隱都無濟於事。在這些方面,多少教訓堪數。而任何人曾經的惡行,也不會被此前此後的勞績善舉兩下扯平或相互抵消。「隔江和淚聽,滿江嘆息聲」


苦辣酸甜一吐為快,見仁見智褒貶由他。我寫了看到的,講了想到的,我會對自己的觀點、態度和情感負責。論者沒能看到和想到,那也在情理之中。有誰覺得有損於某人的清譽,盡可以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有主子的時代,能將聶紺弩送進監獄;講法治的今天,當能把我打上公堂。好在大家的墨寶白紙黑字,塵封的檔案毋庸質疑,只須有朝一日見了天日,懸念自會一一解開。至於現在討論的檔案公開問題,我舉雙手贊成。建議把聶紺弩數以萬計的文字、卷宗,把足有一人高的章伯鈞、羅隆基檔案,辦個展覽,全國巡迴。叫中國人民,特別是讓今天的青年人長長見識,開開眼界。很好!

思來想去,追昔撫今,念之慎之,應擇鳴默:我沒錯。

2009年4月於北京
相關的link: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45720
http://www.infzm.com/content/25588
http://book.ifeng.com/psl/sh/200904/0402_3556_1088322.shtml

心向往之:城大文學節開鑼!

城大文學節開鑼!
章詒和有沒有誣陷黃苗子?

文章日期:2009年4月23日
【明報專訊】香港城市大學主辦的第四屆城市文學節以「歲月光影」為主題,明天(24日)起開鑼。
藝文評論組之銳利陣容
今年城文節在過去原有的「散文」、「小說」及「新詩」項目外,增設「文化與藝術評論」一新組別,評審團都是目光銳利的資深評論人,對於導引青少年寫出精闢觀點的評論文章,一定有所指引:寫得一手好散文的內地著名文化評論家毛尖,其調侃戲謔文壇逸事、點評電影戲劇的精靈文風,海峽兩邊同是炙手可熱;導演譚家明 現在城大創意媒體學系任教,學生常對他評析電影鏡頭的功夫大表佩服,可見他不但擅長創作,傳授學問的技術亦是非凡。
而與毛尖、譚家明同樣迷電影的文化評論人林沛理,犀利筆鋒遍論藝術之餘,亦及社會文化。最近他在《亞洲週刊》的專欄,就有針對作家陶傑撰文而致遭到菲律賓拒絕入境之事,寫過既尖刻亦深刻的評論:對於常自詡為半個英國人的陶傑,林沛理先挑出作家引以為傲的英語水平的毛病:「不足五百字的短文除了有至少一個礙眼的文法錯誤之外("As a patriotic Chinese man, the news has made my blood boil" 這句明顯用錯了主詞,須改寫為以「I」做主詞,例如 "As a patriotic Chinese man, I must tell you that the news has made my blood boil")」,乃係繼多年前潘國森修理陶傑文章內容上的硬傷後,又一令讀者大感快意的批評。
林沛理形容陶傑的觀點「總是那麼偏激狹隘,論證總是那麼粗糙簡陋——我常常慶幸他是寫文章,而不是做搭棚或者建築」,「政評和時評大多都不值得一哂」,但指出「陶傑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和文化現象,比他所寫的文章要有趣和重要得多。如果陶傑真的如《蘋果日報》所言是『香江第一才子』,那這個『第一才子』的『香江』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地方?」筆鋒如利刃剖割社會文化,可是林沛理向來的絕招。
章詒和來港:再度惹火
而今屆再度來作城文節作散文組嘉賓的作家章詒和,其歷史寫作,最近又引出火爆線索:上月她在《南方周末》撰文指畫家黃苗子曾於文革 時期,如同密探揭發摯友詩人聶紺弩的「反動罪證」,使之入獄。文章引起文化圈熱烈議論,有人認為歷史真相難以查清,亦有認為章詒和立論不嚴謹,甚至有堆砌誣陷黃苗子之嫌。據知章詒和並不服氣,已經撰文宣告「我沒有錯」,日內將於報章刊登。本周她即來港,其時若能親自表白撰文原委,亦也是為歷史留一紀錄也。
談到歷史,近來關於文學歷史的整理,轟動海內外華文圈的,無疑是張愛玲《小團圓》的出版了。今月初,《小團圓》連內地簡體版亦已面世,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藝表示並無刪節,而且國內某些城市還創出每兩分鐘便售出一書的超快速度,據內地報紙報道稱,一天之內,首印三十萬本經已全部售罄。對於張愛玲書事最為津津樂道的陳子善教授,今年又將再為城文節散文組擔任評審,說不定還將在城文節中,再為張迷報告更多內地的《小團圓》現象。
是屆城文節還新增「看漫畫寫故事工作坊」,參加者可從藝術家榮念曾的四格或九格漫畫中汲取靈感,例如將漫畫重新排序,創作編排屬於自己的故事,工作坊的主講嘉賓便會跟創作者交流意見。
世紀.info
「歲月光影」開幕座談會
講者:陳子善、章詒和、劉紹銘、王渝、張大春、陳義芝、廖偉棠、鄭愁予、毛尖、林沛理、譚家明
時間:4月24日上午10:30至下午12:30
地點:香港城市大學演講廳 LT-401
分組交流會
時間:4月24日下午2:30至下午4:00
散文組講者:陳子善、章詒和、劉紹銘;
地點:康樂樓7樓多用途活動室F R7230
小說組講者:王渝、黃子平、張大春;
地點:康樂樓6樓R6052室
新詩組講者:陳義芝、廖偉棠、鄭愁予;
地點:康樂樓6樓中國文化中心視聽教室R6143
文化與藝術評論組講者:毛尖、林沛理、譚家明
地點:康樂樓7樓多用途活動室G R7208
與青年作家對話交流會
講者:毛尖、王渝、張大春、陳子善、陳義芝、譚家明、葛亮、鄧小樺、麥樹堅、鄭愁予
時間:4月25日上午10:00至中午12:00
地點:香港城市大學 中國文化中心視聽教室 康樂樓6樓 R6143室
看漫畫寫故事工作坊
講者:葛亮、鄧小樺、麥樹堅
時間:4月25日下午2:30至下午4:00
地點:香港城市大學 R6052室
有關文學節詳情,請瀏覽http://www.cityu.edu.hk/ctspc/literature/,或致電2788 8029查詢。
[文/鄭依依]

世紀.Mingpao.50年﹕我早餐桌上的一杯苦茶

世紀.Mingpao.50年﹕我早餐桌上的一杯苦茶
文章日期:2009年4月23日

【明報專訊】閱讀《明報》的習慣,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留學歸來。此後經商從政,一紙《明報》幾乎是早餐必備的精神食糧,三十多年來堅持不輟。
《明報》創辦人查良鏞先生是我敬重的報人。一管健筆,成就獨領輿論風騷的《明報》和風靡華人社會的金庸武俠世界。這固是查先生的過人之處,更折射出香港言論自由的可貴之處和傳承中華文化的獨特作用。
從查先生和他的繼承者身上,不難看到中國傳統知識分子那股先天下之憂而憂的特質。也許正是出於這份承擔,《明報》一貫堅持發掘真相、敢言發聲、依憑理性,長期贏得讀者評以「公信第一」的美譽。能在香港這個傳媒高度競爭的環境下保有這項桂冠,殊非易事。
正是在這種環境和氛圍下,《明報》孕育了許許多多出色的新聞工作者,堪稱新聞界的少林寺。其開放多元的論壇和副刊,亦造就了多少名筆大家。

《明報》新聞:搶、險、不按常理出牌
《明報》社評:擇善固執
讀《明報》的新聞報道,會有「搶、險」的感覺。《明報》人對發掘真相的執著和義無反顧,對新聞取材和角度的獨特見解——如為什麼要報道某宗新聞,曝光的時機和篇幅,採用的角度——偶有「不按常理出牌」之舉。這一方面突出了新聞工作者搶新聞的本能,另一方面也予人一種在新聞自由的底線游弋徘徊的感覺。
於是編輯室手記不時有關於新聞背後的故事和掙扎,這或為今日《明報》的一大特色。
《明報》社評的特點是擇善固執,不肯隨波逐流。當然,「善」的標準難有絕對,在崇尚理性討論的同時,任何社評均無可避免會滲入報章的立場,以至主筆者個人的局限和主觀看法。據我所知, 《明報》的朋友相信「三個臭皮匠」的集體智慧,其社評基本上是集體討論推敲的成果,在制度上秉承依憑理性的信念,力求集思廣益。 《明報》社評也比較願意從香港長遠利益出發,且在針砭之餘,肯花精力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案。
我作為局中人,深切體會到政府這台大機器必須瞻前顧後,平衡各方的種種「掣肘」。有時看到《明報》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又或是失諸偏頗的批評,難免會有點看法甚或不平之感。但我還是比較傾向於相信,這是《明報》的朋友頭巾氣發作的一種表現,而非有什麼其他的意圖。
我在不同場合都曾對《明報》和其他傳媒朋友表示,政府同事所求的,不外乎「公道」二字。我也相信,這應該是人格、報格相通的特質。
最近看到《明報》李先知的一篇文章,引述美國《時代》周刊前主編Walter Isaacson對免費新聞衝擊高質素新聞的憂慮。文中對於在免費媒體特別是互聯網如此發達的年代,收費報章如何生存發展,《明報》的先知們似乎憂心忡忡。
西諺有所謂「A penny for your thoughts」,放諸資訊氾濫的今天,或可以解讀為腦力實有價。讓先知稍堪告慰的是,剛出爐的普立茲新聞獎,只提供網上新聞的新聞機構無一獲獎。

謹借此小文,祝知天命的《明報》繼往開來,發揚光大。
(補記一筆:好幾次在早餐桌上讀到《明報》對我不留情面的批評,多少有點影響食慾。但明白到從政不是請客吃飯那麼簡單,只好視之為修煉寵辱不驚的一杯苦茶。)
[文/ 唐英年 政務司長 編輯:黃靜]

4/22/2009

a link:“国际金融危机与两岸金融合作”分论坛实录

a link:魏家福:用冬眠、冬泳、冬训来应对寒冬

a link:普立茲得主難逃裁員 看門狗仍會咬人

K,
兔死狐悲,感同身受。
記起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在今次博鰲論壇上講的一句良心話:
不能轻易裁员。因为我认为裁员对于公司来说是必须的,但是被裁员的人,也许对家庭来说是灾难性的,因为也许有些家庭的主劳力就是他,一旦他失去了工作,也许这个家庭就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子女可能就发生了重大的命运的转折。所以我提出可以减薪,但是尽可能不裁员。
http://finance.qq.com/a/20090419/000184.htm


普立茲得主難逃裁員
艱難時刻大獎揭盅 《紐時》贏5獎

文章日期:2009年4月22日

【明報專訊】在美國報業不景、裁員消息接踵而來之際,美國報界最高榮譽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昨揭曉,《紐約時報》贏得14獎項的其中5獎,成為大贏家,但今年的普立茲獎卻多了一份淒酸感概,有得獎者原來本年初就被裁掉,要轉當網站記者;有得獎者則為同僚即將被裁而傷感萬分。

普立茲獎執行長格里斯勒(Sig Grissler)昨承認,當前是報業艱難時刻,但得獎報道證明報章仍維持高質素新聞報道,他說﹕「看門狗仍然會吠,仍然會咬人。若不是有報章,誰會每天都在做這工作?」他拒絕估計報業的未來,但說難以想像沒有報章的日子。

「看門狗仍然會吠會咬人」

要賣大樓的《紐約時報》獲得5獎,分別是最佳突發新聞、調查報道、國際新聞、新聞評述及特寫攝影,令該報累計的普立茲獎總數達101項,是獲獎最多的新聞機構。《紐時》總編輯凱勒(Bill Keller)稱,經濟不景令很多報章削減資源,負擔不起昂貴的偵查報道和海外報道,「但我們卻決定,我們負擔不起的正是不做這些報道。」去年獲得6獎的《華盛頓郵報》今年則只獲最佳新聞評論一項。

3個月前被裁 得獎記者不氣餒

美國報業大受衰退打擊,地區報章更首當其衝。亞利桑那州的《東谷論壇報》(East Valley Tribune)憑揭發當地警長因只顧打擊非法移民,結果耽誤緊急事故及其他執法工作,贏得最佳地方新聞獎。但諷刺的是,負責該報道的一名出色記者吉布林(Paul Giblin),3個月前已被裁,目前當網站記者。他周一採訪參議院會議時,手機幾次響起,令他不得不接聽,始知獲獎消息。「這完全令我很驚訝,我在這行幹了24年了,誰會想到呢?」雖然被裁,但他不怨恨報館,認為裁員是痛苦的決定。「那很令人傷感,我希望我還在《東谷論壇報》,若是的話,我現在應可跟他們一起慶祝。」他周一稍後回到報館慶祝。

該報今年1月改為每周4天發行,裁去140人。失業的吉布林和指導該得獎報道的編輯埃普爾(Patti Epler),連同兩名被裁同僚開設新聞網站,繼續報道亞利桑那州新聞。埃普爾說﹕「就算資源不足,如果你立定心志,仍可做出有份量的報道」。吉布林亦稱,被裁不等於記者的末路。「當我離開時,我並沒懷疑我當記者的能力,我仍然相信我可以做好新聞」。

逆境求存 得獎機構多裁員縮版

佛州《邁亞密先驅報》(Miami Herald)的法雷爾(Patrick Farrell)憑報道海地受颶風吹襲獲突發新聞攝影獎。雖然他對獲獎感榮幸,但提到該報將要裁員時直言﹕「這是數名同事最後一周,我希望可以不用在這氣氛下獲獎」。今次好幾間獲獎報業機構,都要為節省開支而改變發行方式,同獲最佳地方新聞報道的《底特律自由新聞報》(Detroit Free Press)最近便要縮版及改為每周發行4天。

普立茲獎於1917年根據美國報業巨頭、美籍匈牙利人約瑟夫·普立茲(Joseph Pulitzer)遺願設立,1970、80年代發展成美國新聞界的一項最高榮譽獎項。

4/21/2009

a link:陈子善:《小团圆》的前世今生

3月31日《锵锵三人行》之7:1

第一個

第一個女人
文章日期:2009年4月19日
【明報專訊】《讀愛》是好看的,女主角演得出色,美中不足的或是萬料不到才卅歲出頭乳房已經下墜臀肉已經鬆弛完全破壞了《鐵達尼號》所予人的玉女觀感。
但是對於十五歲的戲中男主角來說那樣的乳房那樣的圓臀肯定已夠誘惑管他是否鬆是否垮,觀之看之,忍不住暗暗猜想,有多少中年男觀眾如我忽然憶起自己生命中的第一個女人?
第一個。第一個。第一個,總難忘,但不管男人女人,其實,唉,往往擁有不止一個第一個。
第一個暗戀的女子。還記不記得她的具體長相?是否只記得她的眼睛她的嘴唇,像電影沙龍鏡頭般躲藏於腦海深處,朦朧的美感,像少年時代讀過的某本詩集被塞放在書架某處,某年某月某日整理藏書時意外重遇,僅見封面,已覺心跳怦怦如有一列火車在路軌隆隆駛過?
第一個牽手的女子。還記不記得那觸電的感覺?電流所及之處,火花迸發,如同野火燎原般把你的心燒個透頂通紅。這場野火曾經令你徹夜難眠,承認吧,當天你多麼渴望沿她的手掌一直往上摸索、摸索、摸索,只是你不敢,畢竟年少,你不敢過於冒犯世界,唯有就此打住,留下美好,日後回味。
第一個乾吻的女子。輕輕觸碰,你明白,你長大了。第一個濕吻的女子。緊緊相壓,你知道,生命從此不再乾涸。第一個擁抱的女子。你了解,皮膚的溫度可以如斯烘暖。第一個撫摸的女子。你恍悟,春潮蕩漾竟是迷人。
還有啊第一個讓你開發身體快感的女子第一個令你痛哭流淚的女子第一個令你半夜喝醉的女子第一個讓你渴望成家立室的女子第一個讓你祈求生兒育女的女子,以至於,第一個令你背棄家庭的女子第一個令你失去自控的女子第一個令你(番)然醒悟的女子第一個讓你明白自己並非好人的女子……善女子美女子可以是同一個人卻又可以是不一樣的眾生視乎你的緣分和機遇是好是壞是多是寡,然而不管好壞多寡她們都曾在你的生命留下印記足供你午夜夢迴如同觀看相冊般在記憶裏回顧撫覽。
似水流年逝者不可追,至少你今天還活,因此你應該學懂感恩因為沒有當天的她們便沒有今天的閣下,你的言談思想行為舉止其實已經隱含她們的銘印。
為第一個女子立碑,在心底,懂得這樣做也願意這樣做的男人始是好男人,若有輪迴,恭喜,你應該能夠遇到更多更好的第一個女人。
[馬家輝 http://www.makafai.blogspot.com]

司徒華:《明報》與我50年

《明報》與我50年
文章日期:2009年4月20日
【明報專訊】編按:《明報》五十歲了,在香港誕生,在香港茁壯,而貢獻,早已超越了香港。五十年來,我們在摸索中前進,時代不斷變化,我們屢有創新,但不變的是,五十年來,《明報》堅持發掘真相、堅持敢言發聲、堅持依憑理性,這既是我們的核心價值,亦是我們對讀者的誠懇承諾。半世紀的新聞歷程,在在值得回顧與省思,而在省思與回顧之間,我們期盼,能為時代和香港探尋下一個五十年的繁盛去向。今天起,專輯登場,由閱讀《明報》五十年從未間斷的司徒華先生領頭執筆。
要不是《明報》慶祝創刊50周年,我不會想起,我已經持續而未間斷過,讀了《明報》整整半個世紀了。歷來,我每天都讀多份本港報章,大多都持續一段頗長的時間,有特別事故才更換。《明報》的年月最長,而且是唯一的一張,我至今始終沒有更換過而仍在每天閱讀的。
《明報》創刊的第一天,我便閱讀,主要是追金庸的武俠小說。從《新晚報》、《香港商報》,一直追到《明報》。讀他的武俠小說,我每天去追,卻不看結集,因為這樣懸疑的趣味大得多。看結集,則忍不住懸疑的引誘,會翻後面的來看,一看,懸疑消失,也就趣味大減。
我還愛看,初時還不知道是金庸親自執筆的社評。短小精悍,行文輕鬆,不時有「怪論」的招數,不像一般報章的那樣四平八正、板起臉孔、裝腔作勢,長篇大段。
50年的歲月,久遠而悠長,很多印象已經消失或模糊,現在只能憑雖年老而還未至於大衰退的記憶力,記得多少就寫多少。如有錯漏,尚祈指正為感!
《明報》初期的政治傾向
從來,我對任何一家報社的政治傾向,都不介意,但卻留意。那政治傾向,有其內在的、固定的、必然的因素,你的介意只是自作多情而徒勞;但卻是社會生態的一種反映,可供參考而觸動思考,去擴闊視野,必須留意。
《明報》創刊初期,是中間靠左的。那時正值反右後期,接便是大躍進、人民公社、大饑荒。《明報》最多只是客觀報道,似乎沒有過什麼批判。這是難怪的,金庸在左派機構工作多年,意識形態上必有所感染,而且還有友情的關係。雖然已自立門戶,但還需借重這種關係,於己有所幫助。
我記得,《明報》最先與左派發生齟齬,是因為中國製造核彈。當時,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陳毅,大說「寧要核子,不要褲子」。《明報》的社評卻唱反調,以人民生活為重,高調地反駁﹕「寧要褲子,不要核子」。
大亞灣核電廠與「六四」
此外,在我的記憶中,還有兩件事,《明報》的立場,是與左派對立的。
1986年,大亞灣興建核電廠。當時,剛發生了蘇聯切爾諾貝爾核電廠泄漏輻射未久,港人很是恐慌,發起反對的簽名運動,收集得超過100萬個簽名,相信是有簽名運動以來,人數最多的。《明報》也加入了反對的行列。
據聞,當時的新華社社長許家屯,也是反對的,並暗示一些左派著名商界人士去反對。這樣,既有群眾基礎,又有中共重量級人士的暗示,《明報》發出響亮的反對聲音,完全不足為奇。
1989年北京民運,在「六四」鎮壓前,港人已有多次百萬人上街支持。「六四」鎮壓發生了,更是神人共憤,左中右人士都一致加以譴責。6月4日下午,在跑馬地馬場舉行的聲討大會上,李柱銘與我,宣布退出《基本法 》起草委員會。其後,同是《基本法》起草委員的金庸和聖公會主教鄺廣傑,也宣布了退出。金庸退出草委會,已足以說明《明報》對此事的立場了。
但再不久,金庸便出售了《明報》。30年來,他一手把《明報》,從嬰兒撫養長大成為精壯的青年,為什麼甘心而又有決心,是否受到「六四」的影響呢?
「舉行直選共產黨必勝」
金庸一貫反對直選。他與我,同是草委會政制小組的成員,對這點,我很清楚。為了反對直選,他寫了一篇社評,說﹕「舉行直選,共產黨必勝。」他認為:中共在香港有龐大嚴密的組織,又有巨大的資源,而且向來善於發動群眾,所以,在直選中必獲大勝。這可算是怪論,原來要看誰勝,才舉行怎樣的選舉,選舉豈不是與民主完全無關嗎?
為了反對直選,他還寫了一篇社評,說﹕美國選舉總統,也不是直選。這可謂欺人太甚,以為港人全是政治的白癡。美國選舉總統,是在各州選舉投票人,投票人在競選時,必須事先聲明,自己是支持哪一位總統候選人的。選民也根據自己屬意的總統候選人,去支持哪一個投票人。所以,投票人一選出,便知道誰會當選總統。從來沒有人質疑,美國選舉總統是不民主的非直選。金庸是這怪論的創造者。
為了反對直選,金庸還與另一位草委查濟民,在草委會提出一個極不民主的政制方案,被稱為《雙查方案》,列入了諮詢文件。文件公布了,港人嘩然,尤其是大專學生,到《明報》報社門前示威抗議,並焚燒《明報》。這可算是《明報》歷史上最大的污點。
于品海與張曉卿收購
90年代初,金庸以最優惠的方法和價錢,把《明報》賣給了于品海。
于品海與我較熟識。相識時,他是香港觀察社的成員;其後,在八九民運中,來往較密;他更是1990年組織香港民主同盟(民主黨的前身)的主催者之一。他洽購《明報》,一直有與我商量,我是贊成的。到了他與金庸夫婦聯袂旅遊日本,我便知道洽購已近成功了。
他洽購成功後,我給他唯一的意見是﹕《明報》還有很大的潛力,要好好地去發揮,特別是聯繫組織讀者,不可再在其他方面冒進。自此,我們便少有接觸了。
他到底是對生意的興趣,比對文化大。終於在其他方面的冒進,栽了筋斗,不得不又把《明報》賣給了張曉卿。
我與張曉卿,只在2006年見過一面。《明報月刊》舉行慶祝創刊40周年宴會,我獲邀請。對這樣的宴會,我從來都沒有興趣,但這一次因國內雜誌《炎黃春秋》的杜導正和謝韜,應邀來港出席活動。我讀過他們的文章,很佩服,為一瞻其風采便出席了。
在宴會中,張曉卿與我同坐主家席。除寒暄外,他只對我說過一句話﹕我也看你的《三言堂》專欄的。我覺得,他是一個謙厚君子。
據聞,他年青時,似乎因同情馬來西亞共產黨而坐過牢。他的一個弟弟,曾去中國升讀大學,不久遇上文革 ,獲准離開中國,來了香港,卻未能順利返回馬來西亞。
讀馬共書記陳平的回憶錄,知道馬共深受毛澤東思想影響,採取農村包圍城市的武裝鬥爭策略。馬共內的華裔黨員,卻大受排擠迫害。相信張曉卿經歷過這樣的歷史,深有體會。
「覺今是而昨非」,再加上他雖然在國內有投資和經商,但在他整個事業上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這樣,他的政治傾向,是會中立而較為開放的。
教師罷課的兩則消息
1973年的文憑教師事件,我首次投身社會運動,自此勇往直前,是一生的關鍵。這場抗爭,尖銳、激烈、複雜、詭譎,留下了深刻難忘的記憶。所以,當時《明報》的表現,我一直放在心上。
4月4日舉行了第一次罷課,當日《明報》訪問了我,報道其後刊出時,在我的訪問的開頭,加插了兩則港英新聞署提供的消息。
一是:當時領導教師罷課的教育團體聯合秘書處,是一個未經註冊的非法組織,將會被檢控。組成這聯合秘書處的,是13個已註冊的合法團體,為什麼聯合起來組成的秘書處,會變成了未經註冊的非法團體呢?這顯然是一種恫嚇,去打擊教師的抗爭。
二是:我的一個弟弟在新華社工作,暗示我也是「左仔」,教師的抗爭有政治背景和動機。
這兩則消息,對在抗爭中的教師和關注事件的社會人士,震撼極大。
遍地破碎的眼鏡玻璃
為了穩住隊伍,減少壓力 ,由我提議,並經聯合秘書處通過,發表聲明,向當局提出這三個條件﹕一、取消升中試,實施9年免費教育;二、推行母語教育;三、改善私校教師待遇。若當局接納,我們便停止抗爭。我們還邀請3位宗教領袖,進行斡旋,他們是﹕天主教主教徐誠斌、聖公會會督白約翰、中華基督教會牧師汪彼得。聲明一出,輿論大為轉變,認為教師以大局為重,深明大義。
當時,倪匡在《明報》的副刊,有一個二三百字的小框框。他連日說﹕教師打退堂鼓了,這聲明只不過是找下台階,要「跌落地抓番一把沙」。
3個宗教領袖的斡旋無效,當局只推搪敷衍。結果,4月13日的第二次罷課,如期舉行,而且比第一次更為成功。這是整個抗爭取得勝利的最重要一役。
第二次罷課後,倪匡很坦率承認走了眼,並說﹕很多人都走了眼,全港遍地都是打碎了的眼鏡玻璃片。
我與《明報》的文字和人事往來
——《明報》與我50年(二之二)

文章日期:2009年4月21日

【明報專訊】黃霑的「口中啖出鳥來」
我在《三言堂》專欄的文字,是1997年5月1日開始見報的。但第一次與《明報》的文字往來,卻早得多,約是在此之前30多年的60年代中期。
那時候,黃霑在副刊有一個專欄。一天,見報的文字的題目是,《口中啖出鳥來》。一入目,我便失笑。
「鳥」是男性生殖器,「口中啖出鳥來」,豈不是廣東話的粗語「含╳」?「啖」應作「淡」,這是《水滸傳》中常出現的句語,是覺得很沒趣無味的意思,他竟然寫錯了。
於是,我署名「一個讀者」,經《明報》轉給他一封信,指出他的錯誤。
他很謙虛大方,立即在專欄上,承認錯誤,向我致謝,並大大讚賞我的信的字,寫得很好和有個性。
其後,港大同學組織「丙午文社」,游順釗邀請我參加,我是其中唯一的校外人士。黃霑也是成員,我由此與他直接相識。但我始終沒有向他披露,給他信的那「一個讀者」就是我。現在,只能讓他在天之靈才知道了。
結集與選輯的出版
我在《三言堂》曾見報的文字,按見報時序,一篇不漏,都陸續結集出版,至今已十七冊。一方面是為了一些讀漏了某篇的讀者,另一方面是為自己把這些文字保存下來,作為往事的紀錄。我還從結集中,選出一些適合老師、家長和學生閱讀的,出版了選輯,現已出版了五輯。不少買了結集的讀者,還再買選輯,我問其緣故。他們說﹕不必再去選出結集中的,給學生和子弟看。
最初,我是向「明報出版社」,請求出版結集的。當時,他們以出版業正在不景氣而拒絕了。於是,我轉求彭志銘的「次文化堂」,他一口答應。出版了第一冊後,銷路不錯,不久即再版。其後,「明報出版社」和「天地圖書」,都曾向我提出,以後的結集轉讓他們出版。我不是一個見異思遷的人,沒有接納,結集和選輯至今仍繼續由「次文化堂」出版下去。
張健波與我最早認識
我是在張健波、馮成章、劉進圖、馬家輝4人力邀之下,才接寫《三言堂》的一言的。見報的第一篇《捨命陪君子》,已說了原委。至今快12年了,粗略計,約共寫了1400篇。
他們4人,都是我的老朋友,相識時都還沒有參加《明報》的工作。
總編輯張健波,相識最早。他說,是在1973年認識我的,大抵是在文憑教師薪酬事件,但我那時卻不認識他。他與張文光是中大同學,1978年一同參加了支持金禧事件中師生的行動,我們才認識。他畢業後,便從事新聞工作。
1983年,他做了記者協會的理事,來教協與我商討,工會工作怎樣做。稍後,他任職《信報月刊》,曾約我和陳文鴻去報社座談,根據座談寫了一篇報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座談中,陳文鴻自白,曾是一個無政府主義者。
張健波轉職《明報》後,在我接寫《三言堂》之前,彼此的往來不多。據他說﹕打算寫一篇關於我的文章。我在拭目以待。
馮成章、劉進圖與我
執行總編輯馮成章,與我相識於1985年7月1日。那天,草委會在北京舉行第一次會議,由人大委員長彭真頒發委任證書。當時,他是香港電台 的記者,來採訪,於是便相識了。此後,幾乎每一次的草委會議,不論是全體會議還是小組會議,他都來採訪,自此更熟絡了。此外,也常來採訪而熟識的,還有當時任職商業電台 的陳慧兒和《遠東經濟評論》的劉慧卿。
主筆劉進圖,是在認識馮成章的同一時間認識的。他於港大法律系畢業後,做了李柱銘的秘書,每次都隨來參加草委會大大小小的會議。
一本名叫《〈基本法 〉的基本問題》的小冊子,記述李柱銘與我,對當時未定稿的《基本法》中的一些重要問題的意見。由他執筆,經我檢校後而出版。
李柱銘與我退出草委會後,便再很少和他見面。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到《明報》任職,只知道他沒有到律師行工作過。假如他一畢業後,便專職從事律師工作,相信現在已是名成利就的大律師了。由此可見,他對新聞工作極有興趣,難得「澹泊明志」。
馬家輝先知名後見面
馬家輝是專為《世紀》約稿的。寫《明刀明槍》的關仁,便是他。每一篇首段結尾的兩字,定必是「精彩」。他約來的稿,豈能不「精彩」呢?
在見面之前,我已知道他的名字。因為其令尊是《東方日報》的總編輯,他在該報副刊有一專欄,天天見報。那時候,他還在台灣讀大學,畢業後到美國去深造,專欄一直繼續不停。一邊讀書,一邊天天寫稿,源源不絕,可見是一枝健筆。
我與他直接相識,是在1989年深冬的芝加哥。美國各地支持八九民運的港人,組織一個聯合的團體,在那裏湖邊的希爾頓酒店,舉行第一次大會,李卓人與我前往參加。天氣很冷,氣溫是零下30度,還下大雪。在大會上,他當選為第一屆秘書長。
他獲得博士學位後便返港,大抵隨即加入《明報》。後來,又到城市大學執教,但在《明報》仍以特約顧問的客座身分繼續。他曾囑我寫字一幅,我寫了杜甫的一聯詩贈給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上述4人,在我心目中,還是年青人。祝願他們繼續為中國和香港的進步,作出貢獻。
接寫《三言堂》的一言後,每三四個月,他們4人都與我飯敘一次。我聽取他們對拙作的批評,並互相交換對各方面的意見。馬家輝到城大任教後,便沒有再來;劉進圖派去北京,也再不能來。飯敘便剩下了3個人。
衷心感謝《時代》兩編輯
我還要提一提,《時代》的兩個編輯。
因為寫稿用的是鉛筆,經傳真,字體變得很模糊,不時會植錯了字。所以,見報前我總要校對一次。拙作見報之日,編輯便把3天後見報的植字稿,傳真給我校對,我即日便校對傳返,並傳去6日後見報的稿件。倘稍遲,我便會去電催促。2006年,訪問北美,不久,又訪問北美,因為途中傳真不便,我總把10篇稿件提前傳去,校對後才出發。
最初的編輯,是方禮年。他工作認真,態度謙虛誠懇。我只曾與他見過一次面。
後來,他調去編一佛教周刊,接手的是梁佩琪。也只見過一次面,她曾與張健波等人同來飯敘,我對她很有好感。對每一篇拙作,她都很認真校對,往往上網查核出我的一些謬誤,例如古籍中的引文。我實在非常感激她,並多次向張健波讚賞她。這樣的工作態度,必然進步迅速而大。
我謹向方禮年和梁佩琪兩人,致以衷心的謝意,並以此結束本文。
[文/司徒華 編輯:黃靜]

閱讀時光:帕慕克:《伊斯坦布爾——一座城市的記憶》

憂傷味覺
文章日期:2009年4月21日
【明報專訊】擠進特別嬌小的一輛計程車,沿博斯普魯斯海峽岸邊小公路朝我們的午餐目的地進發。車窗外陽光普照,身邊的為食拍檔一邊輕聲叫嚷我們正在駛經的是深水灣、淺水灣、中灣、南灣,我的思緒卻纏繞在昨天晚上還未讀完的奧爾罕‧帕慕克的《伊斯坦布爾——一座城市的記憶》中,童年時期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究竟住在哪一幢大宅當中?此時彼時的海峽景致以及街區鄰里之間的蜚短流長,如何感召影響久居其中或者只是路過的人們?

計程車沿公路一直滑行,山長水遠去吃一頓好的就算是寵一下自己吧。我們要去的Muzedechanga餐廳位於一所由當地富商設立的私人博物館中,餐廳提供的是新派土耳其/地中海料理,甫一登場,獲獎無數。餐廳的整體裝潢和家具配置是由土耳其設計團體Autoban主理,經典造型混入時尚元素,低調優雅正是我的那杯茶。

有別於伊斯坦堡舊城區市集街巷那種七色八彩繁囂喧鬧,對我們這些路過的,這裏忽然是另一道門,通往一個更真實/更不真實的土耳其。至於能否更迂迴曲折的抵達那個早已破落的奧斯曼帝國,來回感受帕慕克在書中反覆提到的土耳其人的「呼愁」和「憂傷」,就看我們有多敏感,有多少想像力。

積極閱讀,頻繁交流討論固然是一種進入另一個文化國度的方法,但慵懶如我卻比較依賴飲食。就像在這家有別於伊斯坦堡一般街頭食肆的餐廳裏,主廚就正正有此敏感,巧妙的恰如其分的通過日曬番茄乾、松子、石榴子、橙花蜜、玫瑰水、葡萄葉、芝麻醬、茄子茸、羊奶乳酪、油漬橄欖,細緻的組合配搭出回憶中的土耳其/奧斯曼滋味氛圍,加上這裏靜謐的環境,讓來客在刀叉與杯碟碰撞聲中,開展味覺感官的一個異國飲食文化經驗,一起富足擁有,一同憂傷失落——

[歐陽應霽]

4/19/2009

博鳌花絮:周小川“看病”• 刘明康“唱歌” •马蔚华“玩艺术”

博鳌花絮:周小川“看病”• 刘明康“唱歌” •马蔚华“玩艺术”
中新社博鳌四月十八日电
中新社记者 尹海明
正在此间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二00九年年会上,如何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是与会嘉宾们最为关注的核心话题。中国金融界的高层人士在谈论全球金融危机时的一些形象比喻和幽默话语,为严肃的经济论坛带来了一份轻松。

     周小川“诊病”

上个月建议用特别提款权(SDR)替代现有国际储备货币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博鳌炙手可热。在他出席的“国际金融体制改革:新兴经济体的作用”分论坛时,拥有五百多个座位的会场座无虚席。但是,当有记者再次提及此事,周小川并没有对SDR进行详细阐述,而是剑走偏锋,对全球金融危机进行了一番趣谈。
周小川说,全球金融危机是国际金融体制“生病啦!”而且不是一般的病,属于“疑难杂症”,不同的“医生”要对此进行“会诊治疗”。但是,不同的“医生”会有不同的“处方”,不同的国家,病症还不同,又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案。

    刘明康“唱歌”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谈到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的话题时说,我们不阻挡中国银行业走向世界,只要他们能够形成自己的合力,对长远发展战略能带来好处。他举例说,招商银行去年完成了在纽约设分行、在香港进行大型的并购业务,对他们增加国际视野、使经营多元化和适应全球化经营以及更好地走向世界会有好处。
“但是现在的情况就像一首歌的歌词,‘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刘明康话锋一转,“我们为什么要去那些很‘无奈’的地方呢?这些‘无奈’的市场上怎么来改善自己的金融监管呢?”
他又用一句老歌“天晴别忘了戴草帽,刮风了要穿棉袄”来强调自己的看法——“我们还是应该非常地小心”。

      马蔚华“玩艺术”
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首次设立的亚洲当代艺术展和亚洲当代艺术沙龙上,记者见到了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的身影。频频现身艺术圈,马蔚华大有“艺术行长”的味道。不过他谦虚地表示自己并不精通艺术,而是“要给客户带来艺术的享受。”
在“玩艺术”之前,马蔚华还曾“拍电影”。刘明康在论坛上谈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担保问题时透露,电影《集结号》拍摄时,导演、演员、编剧并没有什么担保,招商银行给《集结号》的拍摄提供了五千万元无担保贷款。《集结号》上映几个月后银行就全部收回了贷款。“这属于创新。”刘明康表扬“艺术行长”。(完)

中新时评:以邻为伴相始终 共度时艰见真心

中新时评:以邻为伴相始终 共度时艰见真心
  中新社博鳌四月十八日电
      本社评论员 赵建华
  风雨飘摇之时,最好不要让邻居家的墙倒掉;金融危机肆虐之日,没有人能独善其身。同舟共济,是通向经济复苏的唯一之路。
  增强信心、深化合作、实现共赢,中国总理温家宝周六希望,能与亚洲邻居们共克时艰。
  温家宝表达上述意愿的同时,中国与亚洲国家的合作正“步步为营”:与一些国家和地区签署六份总额为两百三十五亿美元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六份总额为六千五百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货币互换协议,设立规模为一百亿美元的“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包括中国在内的10+3国家将外汇储备库扩大到一千两百亿美元。
  而到明年,中国还会收获多年经济外交的硕果——拥有十九亿人口、GDP近六万亿美元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全面建成。届时,中国、东盟的市场空间都会迅速放大。
  金融危机最终令中国走向前台,面对开始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强与亚洲邻居的关系变得日益迫切。
  中国原副总理曾培炎公开表示,G20伦敦峰会达成的共识虽然得到了各国原则赞成,但在实际落实中仍有很大难度。在危机中,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开始抬头,其形式更加复杂多样,隐蔽性更强。
  眼下,中国外部需求持续萎缩,出口还在下降,欧美经济何时复苏至今尚难预料。中国要面对的难题还有很多,需要真金白银的地方也有很多。但是,中国义无反顾地拿出诚意,拿出金钱,与亚太伙伴共担风雨。
  中国的真心得到了亚洲邻居们的回应。参加博鳌亚洲论坛的许多亚洲政要希望中国能伸手相助,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
  菲律宾前总统、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拉莫斯表示,危机到来后,不能坐视邻居失败,中国将在克服经济危机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表示希望大国帮助贫困邻国时,他还特意提到了中国。至今,跟拉莫斯一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的十余位中国部级官员、政府智囊团成员,都没有明确回绝拉莫斯的提议。
  温家宝直言,亚洲潜力巨大,只要坚守在这块土地上,就能在应对危机中实现新的跨越。
  西亚的石油、东南亚的农产品、澳大利亚的矿产,都是支持中国经济的重要内容。而中国市场,也是亚洲国家摆脱金融危机的希望。
金融危机,正令中国与它的亚洲邻居们走得更近。可以相信,中国与亚太国家一道,携手应对挑战,地区和平与繁荣的美好明天终将提前到来。

溫家寶:希望兩岸捐棄前嫌攜手並進

溫家寶:希望兩岸捐棄前嫌攜手並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18 18:57:32
  中評社北京4月18日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今日下午會見前來博鰲亞洲論壇出席兩岸金融合作圓桌會議的台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代表團一行,該代表團由基金會最高顧問錢復先生率領。溫家寶說,錢復先生這次率領龐大的代表團來博鰲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09年年會,也是兩岸關係處於大好時機,我希望兩岸同胞要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面對未來,捐棄前嫌,密切合作,攜手並進。
溫家寶說,很高興在博鰲會見錢復先生,“其實咱們是一家人,錢先生是杭州人,西子湖畔,錢家很有名,出了很多名人,包括文學家、科學家、政治家、外交家”。溫家寶表示,錢氏家訓有一句話,叫做“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者必謀之”。這與中山先生經常引用的一句話“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是同一個道理。溫家寶又說,中山先生一直不忘記的就是國家的統一,他說了一句非常通俗但非常深刻動人的話,“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有福氣,不能統一便有害處”,“我想,我們生命的根都是連在一起的,我們身上流淌的血也是相通的”。
溫家寶隨後提出“面向未來,捐棄前嫌,密切合作,攜手並進”16字方針,呼籲兩岸同胞要牢牢把握當前難得的和平機遇,共創光明前景。
溫家寶又表示,我們已就全面加強兩岸經濟合作,共同應對金融危機採取積極主動行動,陸續出台了一系列實實在在的政策舉措。下一步,我們將從五個方面作出努力:一是推動大陸企業赴台投資;二是擴大對台產品採購;三是鼓勵台資企業到大陸開拓市場;四是增加大陸遊客赴台旅遊;五是協商建立符合兩岸經濟發展需要、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我們希望台方為大陸企業到台投資提供便利條件,為大陸商品入島開放市場。
溫家寶強調,我們希望兩岸關係繼續和平發展,兩岸經濟共同繁榮。這樣做的根本著眼點是追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要緊緊抓住當前難得的歷史機遇,繼續本著“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的精神,按照先經濟後政治,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思路把握兩岸協商進程,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前提下,務實探討和解決政治和軍事問題。這符合中華民族的根本和長遠利益,也是世界所有熱愛祖國的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
錢復對溫總理撥冗會見表示感謝。錢復說,他完全贊成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張,相信台灣絕大多數民眾對此持歡迎的態度。兩岸同胞手足相連,一定要和平相處、共謀發展。錢復還對溫總理宣布的五項措施表示感謝。
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王毅等參加了會見。
參加會晤的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代表團成員包括有錢復、錢復夫人田玲玲、基金會董事長詹火生、執行長洪讀、金融企業界人士蔡明忠、蔡宏圖、薛琦、張秀蓮、財經學者劉憶如及前“立委”鄭逢時等。會談開始前,溫家寶與代表團成員逐一握手,並和團長錢復一起接受媒體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