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2009

世紀.Mingpao.50年﹕我早餐桌上的一杯苦茶

世紀.Mingpao.50年﹕我早餐桌上的一杯苦茶
文章日期:2009年4月23日

【明報專訊】閱讀《明報》的習慣,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留學歸來。此後經商從政,一紙《明報》幾乎是早餐必備的精神食糧,三十多年來堅持不輟。
《明報》創辦人查良鏞先生是我敬重的報人。一管健筆,成就獨領輿論風騷的《明報》和風靡華人社會的金庸武俠世界。這固是查先生的過人之處,更折射出香港言論自由的可貴之處和傳承中華文化的獨特作用。
從查先生和他的繼承者身上,不難看到中國傳統知識分子那股先天下之憂而憂的特質。也許正是出於這份承擔,《明報》一貫堅持發掘真相、敢言發聲、依憑理性,長期贏得讀者評以「公信第一」的美譽。能在香港這個傳媒高度競爭的環境下保有這項桂冠,殊非易事。
正是在這種環境和氛圍下,《明報》孕育了許許多多出色的新聞工作者,堪稱新聞界的少林寺。其開放多元的論壇和副刊,亦造就了多少名筆大家。

《明報》新聞:搶、險、不按常理出牌
《明報》社評:擇善固執
讀《明報》的新聞報道,會有「搶、險」的感覺。《明報》人對發掘真相的執著和義無反顧,對新聞取材和角度的獨特見解——如為什麼要報道某宗新聞,曝光的時機和篇幅,採用的角度——偶有「不按常理出牌」之舉。這一方面突出了新聞工作者搶新聞的本能,另一方面也予人一種在新聞自由的底線游弋徘徊的感覺。
於是編輯室手記不時有關於新聞背後的故事和掙扎,這或為今日《明報》的一大特色。
《明報》社評的特點是擇善固執,不肯隨波逐流。當然,「善」的標準難有絕對,在崇尚理性討論的同時,任何社評均無可避免會滲入報章的立場,以至主筆者個人的局限和主觀看法。據我所知, 《明報》的朋友相信「三個臭皮匠」的集體智慧,其社評基本上是集體討論推敲的成果,在制度上秉承依憑理性的信念,力求集思廣益。 《明報》社評也比較願意從香港長遠利益出發,且在針砭之餘,肯花精力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案。
我作為局中人,深切體會到政府這台大機器必須瞻前顧後,平衡各方的種種「掣肘」。有時看到《明報》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又或是失諸偏頗的批評,難免會有點看法甚或不平之感。但我還是比較傾向於相信,這是《明報》的朋友頭巾氣發作的一種表現,而非有什麼其他的意圖。
我在不同場合都曾對《明報》和其他傳媒朋友表示,政府同事所求的,不外乎「公道」二字。我也相信,這應該是人格、報格相通的特質。
最近看到《明報》李先知的一篇文章,引述美國《時代》周刊前主編Walter Isaacson對免費新聞衝擊高質素新聞的憂慮。文中對於在免費媒體特別是互聯網如此發達的年代,收費報章如何生存發展,《明報》的先知們似乎憂心忡忡。
西諺有所謂「A penny for your thoughts」,放諸資訊氾濫的今天,或可以解讀為腦力實有價。讓先知稍堪告慰的是,剛出爐的普立茲新聞獎,只提供網上新聞的新聞機構無一獲獎。

謹借此小文,祝知天命的《明報》繼往開來,發揚光大。
(補記一筆:好幾次在早餐桌上讀到《明報》對我不留情面的批評,多少有點影響食慾。但明白到從政不是請客吃飯那麼簡單,只好視之為修煉寵辱不驚的一杯苦茶。)
[文/ 唐英年 政務司長 編輯:黃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