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2009

a link:讀點詩吧:胡適五言一首

飛鳥過江來,投影在江水。
鳥逝水長流,此影何嘗徙。
風過鏡平湖,湖面生輕縐。
湖更鏡平時,畢竟難如舊。
為她起一念,十年終不改。
有召即重來,若亡而實在。
——胡適
坐老了
文章日期:2009年4月24日
【明報專訊】台北「遠流」出版社推出了《張學良口述歷史》,唐德剛教授著,厚厚五百頁,承載中國現代史的百年血淚;隨書附送一張薄薄的錄音CD,裏面有張學良的訪談片段,那蒼老的聲音,像招魂般,替讀者喚回傳說中的歷史記憶。
少帥不死,只是老了,但只要翻開書頁或播放光碟,他便會跳出來對你重述一遍戎馬故事。胡適有詩句說「為她起一念,十年終不改。有召即重來,若亡而實在」,那是暗戀情詩,可是套用在對歷史人物的記憶召喚裏,同樣相宜。
對張學良,胡適確是有過評語的,原文懶得找了,只記得大意說,張學良是個被寵壞了的公子,作風任性,性格橫蠻,一輩子沒做過什麼準確的判斷。翻開唐德剛教授的書,讀到第十六頁,已可領悟胡適在說些什麼。據唐教授說,張學良自承「弱點是一輩子未曾有過上司」。
老帥張作霖不是你的上司嗎?唐教授反問。
他是我的父親。張學良回答。父親究竟與上司不同。
蔣介石不是你的上司嗎?唐教授又問。
所以他發我脾氣,我就把他抓起來呀!張學良又回答。先抓起來再說!就是這麼幹起來的,別人都在胡說!
就憑此鹵莽,在桌子的一拍與一踢之間,張學良改寫了中國現代史。
寫這書,唐教授大量引用了張學良的口述語氣,所以文字有點粗糙闊直,顯然有待日後修訂,書名副題是「一部未完成的回憶錄」,或許正是此意。但亦不排除一個可能性:唐教授刻意如實呈現張學良的言談口,尤其他的那些有時候輕佻有時候狂傲有時候甚至流於猥瑣的助語詞或感嘆語,好讓讀者更能深刻地、精準地體會這位東北將軍的真實性格。「語氣便是信息」,唐教授其實是歷史學家亦是傳播學家,深明文字表達之道。
讀完此書,不妨亦讀北京三聯出版的《張學良、趙一荻私人相冊》http://www.china-pub.com/375434。那是影像鋪陳,張學良與趙小姐在台灣被軟禁數十載,就在椅子上,「坐」老了。中國現代史淒涼的一個章節,沉默無聲。
汪精衛為何不死?
文章日期:2009年4月25日
【明報專訊】誰說讀史一定感到悲哀?不見得。《張學良口述歷史》便常令我忍俊不禁,終而,哈哈大笑幾聲,宛如看了一齣廉價的清末民初電視劇,不敢相信有此荒謬情節,卻又不得不相信有此荒謬情節。
書內,張學良自爆了不少風流情史,儘管大多隱瞞了女方姓名,但其身分背景呼之欲出,有駐外大使之妻、有財政高官之妾、有熟女、有幼齒,一代少帥看見誰便要誰,而對方見他長相英挺和位高權重,自亦歡天喜地投懷送抱;民國史在哭與淚以外,其實尚有幾頁春潮氾濫,只不過正統史家不喜述之記之,唯有留待當事人自說自話。
找女人,張學良向來「盜亦有道」,唯一原則是從來不碰下屬的妻子,因為他是靠下屬賣命打仗始能穩住江山的,一旦惹怒手下,豈不等於在軍中埋下計時炸彈?守此原則,是張學良的聰明,可見這少帥亦不必然全無心計。
除了自爆風流情史,老去的少帥亦愛踢爆朋友的小醜聞,例如汪精衛。史書都說汪精衛當年去馬來西亞檳城演講,迷倒了富家女陳壁君,從此天涯海角永不分離。但張學良說,他們兩人本來並不認識,陳壁君是女革命黨,知道汪精衛要行刺攝政王,特地往找,對他表示:「我給你幹一下子吧,你明天要死了,我沒有別的東西送給你。」
就這樣,把處女膜當作禮物,讓汪精衛神清氣爽了一個晚上,翌日挺起胸膛出門做殺手;後來,被捕了,但免了死,出獄後只好負起責任娶了陳壁君。

汪精衛為什麼死不了?張學良也有解釋,據說是汪精衛親口告訴他的。行刺失敗後,由肅親王主審汪精衛,他特地免其死罪,原來是因為不相信這群革命黨能夠成器。肅親王說:「你們革命呀,當然啦,你們是有原因的,看我們清朝太壞了。唉!但即使你們革命成功了,我看你們也不能強過我們什麼的!」
肅親王的預言果然應驗。滿清是倒了,革命是成了,然而中國終究沒有站起來。汪精衛白忙一場並以漢奸身分病死,唯一賺到的可能只是:一片薄薄的處女膜。
[馬家輝 http://www.makafai.blogspot.com]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