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22位媒體人、律師及學者聯署
《抵制央視,拒絕洗腦》
1,鑒于︰中央電視台( CCTV)在其節目中為三鹿鼓噪宣傳,稱其有1100道檢測關;
2,鑒于︰CCTV新聞節目對中國轉型時期社會矛盾的事件報道采取的選擇性失語策略,對許多突發性事件、群體事件不予以報道或者淡化處理;
3,鑒于︰CCTV的新聞聯播節目幾十年來風格、理念陳舊老套,在國內報道上經常報喜不報憂;在國際報道上經常報憂不報喜,與其稱之為"新聞聯播"不如正名為"宣傳聯播"更恰當;
4,鑒于︰CCTV在伊拉克戰爭期間,其新聞節目中讓所謂的軍事專家為薩達姆吹噓鼓噪,號稱要打" 人民戰爭 ",結果 "大漠窮秋公子斃,地洞衰顏獨夫擒"——烏代、庫賽雙雙被擊斃,薩達姆逃亡躲藏被捉拿;
5,鑒于︰CCTV在黃金時段播出過大量的辮子戲,這些辮子戲不僅以其宮廷權謀、皇權專制、太監奴才的表演毒化了中國走向自由民主的氛圍,而且灌輸、打造許多人的奴才人格;更是為專制木乃伊文化美容,撕開歷史的傷口,再一次傷害了被征服民族的感情;
6,鑒于︰CCTV的所謂講壇節目上的專家信口雌黃,為文字獄屠夫康雍乾臉上貼金,扭曲歷史真相,激起正直之士普遍的反感;
7,鑒于︰CCTV對以上許多新聞失實或者有傷觀眾感情的"宣傳節目"沒有半分道歉的言論——
我們這群年輕的中國學人表示︰我們將集體抵制 CCTV 的所謂"新聞節目"及其網絡;我們將對CCTV的"新聞節目"和"宣傳節目"及網絡采取"不看、不上、不听、不說"的四不策略;我們,至少還要使用我們的抵制權。
去年,我們幾位年輕的中國學人曾經發表過《新春節文化宣言》, 提出抵制電視上庸俗而充滿宣傳說教的春節晚會,那些晚會越來越有把中國人傳統溫情的大年除夕夜或春節打造成愚民節的味道;
今年,我們用宣言再次表示︰對壟斷公共電視資源而污染我們視听的 "新聞節目 "和"宣傳節目",我們有權保持我們的抵制。
俄國作家索爾仁尼琴追求自由與真相的勇氣為後世樹立了典範。
他在《莫要靠謊言過日子》中寫道︰"我們的辦法是,決不自覺地支持謊言!一旦認識到謊言的界限在哪里(這界限在每個人眼里還是不同的),就象避開瘟疫一樣避而遠之!不為那"意識形態" 僵尸涂脂抹粉,不為那腐朽的破衣爛衫縫補漏洞,──那時我們將驚奇地發現,謊言必將一敗涂地,徒喚奈何,而真相終將大白于天下。····听到發言者的謊言、荒誕無稽的空論或恬不知恥的宣傳,立刻離開會場、講堂、劇院和電影院; ····不訂閱和不零買報道失實或隱瞞重大事實的報刊雜志。····假如我們連不參加撒謊的這點勇氣都沒有,我們真的一錢不值,無可救藥了,那麼,是我們,應該受到普希金的蔑視︰ 干嗎賜給牲口以自由? 它們世世代代繼承的遺產 , 就是帶響鈴的軛和鞭子 。"
長久以來,我們知道我們終將選擇遠離謊言的道路。
我們宣布抵制CCTV制作的低劣"新聞節目" 和"宣傳節目",抵制我們以上羅列但不局限于以上羅列的"新聞節目"和"宣傳節目 ",就是拒絕那些給我們國度的苦難的人民強加的 "帶響鈴的軛和鞭子"。
2009年1月12日
發起人、執筆人︰凌滄洲
聯署人︰
凌滄洲(北京,作家,學者,資深媒體人)
冉雲飛 (四川,作家,學者,編輯)
趙國君(北京,法律學者)
滕彪(北京,法學博士)
昝愛宗(浙江,作家,記者)
楊支柱(北京,學者,副教授)
唐吉田(北京,律師)
蘭志學(北京,律師)
劉巍(北京,律師)
溫克堅(浙江,學者)
莊道鶴(浙江,學者,律師)
張輝(北京,學者)
田奇莊(河北,作家)
吳冬(上海,律師)
張凱(北京,律師)
韓一村(北京,律師)
江天勇(北京,律師)
田路(北京,媒體人)
黃梓峰(北京,報紙編輯)
孔慧(北京,媒體人)
郭旭舉(北京,學者)
金光鴻(北京,律師)
7/18/2009
双A之高宝暑假
為了避免高寶因為媽咪發了他晝寢之照,而黑了俺的BLOGGER,特追發這樣一張“帥吧”!!!
宰予晝寢
怒發沖冠
每早洋文涮涮口
敢于臨王羲之《蘭亭序》了,讓媽咪和爹地崇拜得不得了。
三只狗狗的第一個暑假
W老師,
您隨省長出訪很累了吧,聞聽您又要出發,真是辛苦。我這一陣每日到院里半天,和一處二處多有交流,對南海話題漸漸入門。這幾天通過幫助澳門課題組搜資料,也尋找將過往的港澳采訪融入研究的切點。院里的和諧氣氛和研究效率我蠻喜歡。感謝您讓我從忙碌的記者生涯中,逃出來一年,整理了一下自己,專心照顧了家庭。我的兒子經過一年調整,自詡已經“浪子回頭”,剛剛參加的會考得了雙A,讓我吁出一口氣。多謝了。小關
家庭之愛
文章日期:2009年7月19日
【明報專訊】米高積遜死訊傳出後,巨星光芒再現,比前更光更亮,證明星光不滅。
今天,三歲小孩也知道世上有過這麼一個米高。他們可以看電視的畫面出神,在他們的小腦袋裏,可能飄過一個奇怪念頭,怎麼這位哥哥的舞藝,比家中各款機械人更厲害。
小孩子應有小孩子的世界,天真純潔,無憂無慮。只是,從不少巨星的歷史事裏發覺,他們的小時候有抹不完的孤星淚。如米高積遜,如《一百萬零一夜》那群小明星,還有我們的梅艷芳、馮寶寶。他們沒有童年,別的孩子仍在跳蹦蹦上學去時,他們已活在五光十色、水銀燈刺眼的世界內。
相比之下,巨星「貓王」皮禮士利比他們幸福多了。他的媽媽視他如心肝寶貝,在他未成名,甚至飽受惡意批評時,仍一力維護他,正如天下母親一樣,對自己的孩子,作出無限量支持。難怪皮禮士利在母親逝世後,傷心欲絕,心情久久才能平復,往後人生路也起了變化。
能夠得到家庭護蔭下成長的小孩,對日後生命過程有莫大關係。不過,支持中必須帶鼓勵。
做得出色的,稱讚他,做得不對的,不妨指正出來。叱罵不是正確方法,那會令他們不忿,從而產生反叛心理,哪怕是忠言,自然一句也不肯接受。循循善誘,說說自己的經歷,錯的也不妨跟他們分享,這才會增加他們對對錯的了解力。也可以講講其他人的故事,大家來討論分析,是教子、親子的一個好方法。
只是,新一代父母對支持子女的方法也實在令人擔憂。子女不想工作,便由他獃在家中,飯來張口,要錢時伸手,製造一群宅男宅女,成為社會一大問題。
始終認為,為子女灌輸做人方法最重要,更要他們知道,無論在外受到多少壓力 ,疲累,回到家裏,總有支持他的父母,與他們一起面對世界。[林燕妮]
7/17/2009
不過是光影:《KJ音樂人生》的不尋常
(不)尋常香港天才故事
文章日期:2009年7月17日
【明報專訊】編按:《KJ音樂人生》,「首部於香港戲院公映的本地紀錄片」,此前預映場,每場皆爆滿,引來相當篇幅的傳媒報道。片子曾走訪北京、深圳、雲之南電影節,同樣反應不小。北京觀眾陳韻和身邊人皆受這遙遠的片子震動,由她訴說她所讀到的「不尋常」的香港故事。片子即日起上映。
張經緯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早前他在一河之隔的深圳放映他的《KJ音樂人生》(下簡稱《KJ》)時,來看片的觀竟然把那個小酒吧擠爆。小小一個深圳能一夜間冒出那麼多人來一個香港人拍的紀錄片,把他嚇了一跳。一個多月之後,《KJ》又在北京放映了兩三次,其中一次是作為一個紀錄片影展的開幕電影。幾天後,當它重放時,139座位的報告廳連地上也坐滿了人,人們幾乎一動不動。
《KJ》講的既不是李嘉誠 霍英東 ,也不是深水油麻地。雖然張經緯曾拍過另一部講述香港五個貧民家庭現實生活的紀錄片《歌舞昇平》。如果說這部片子的題材符合大多數人對大多數紀錄片的期待和想像的話,那麼《KJ》的故事彷彿不夠「標準」,不夠平民。甚至,有點不討好。
他不夠弱勢嗎
主角黃家正是一個十七歲翩翩少年,醫生的孩子,不屑參加鋼琴比賽的鋼琴天才,敢於挑釁比賽規則的校樂團指揮。但他對同學刻薄,對哥哥苛刻,唯一熱愛和尊敬的鋼琴老師,教導他而不愛他。他游離在人群和家庭之外。
與此同時,十一歲的黃家正從另一個時空走來,張經緯六年前的鏡頭。小男孩和父親並行在捷克小路上。他已經為自己驕傲,也已經為自己悲哀。他知道沒有人比他更優秀,但他也知道音樂不能解決生命存在本身的不幸。
十七歲的家正已經不哭了。他的立場更為堅決。孤傲也好,決絕也罷,除了他內心的音樂準則,他摒棄了別人的看法。做一個人是他的唯一出路。一個十七歲的香港男生這麼說。這個時候,他就只能離開香港。
《KJ》不是悲劇,也不是喜劇。這不是一個典型的香港故事,香港沒有那麼多神童,也沒有那麼多條「與他人不相干」的路。所以此片完成後在香港國際電影節放映,張經緯想請那些參與拍攝的家正的朋友去看看,被大多數的老師和同學拒絕了。這不是一個他們喜歡的「又一個學生」、「又一個同學」的故事,這是一個他們拒絕了解的人的故事。
只有家正的鋼琴老師羅乃新被勉強說服去看了。之後她對其他老師說,你們應該去看看,你們或許會對家正有不同的看法。這是家正的鋼琴恩師,對他來講除了父親以外最重要的一個人。其後她看了六次,每一場放映皆出席。一個紀錄片在它最最微小的影響上,成全了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感情。
陌生的觀眾,熟悉的觀眾
有人拒絕,有人生氣,有人哭泣。這是看完這部紀錄片後,和家正相關的一些人的反應。但為什麼在深圳和北京上映之後,人們被一個默默無聞的香港少年打動了?他的廣東話夾英語的語言表達,他的眼淚、咆哮、少年氣盛的快意、言之鑿鑿的自信和突然的沉默,穿梭在他的音樂裏,喚起了人們對自己少年和童年的追憶。當張經緯用鏡頭錄製下並呈現出來以後,人們意識到回憶中所謂「美好的童年」「美麗的青春」,原來既不真實,也不真誠。生命從起開始自覺的一刻起,或許就隱藏了十一歲的家正所感到的殘酷,只是他用他的方式面對了,留下了傷痛。而旁觀的人則不得不試圖回想自己從十一歲至今所做出過的所有選擇。
這種或許徒勞或許不晚的努力,歸功於將黃家正的故事從香港帶來北京的人。《歌舞昇平》和《KJ》的最終完成得益於內地一家紀錄片基金會的支援。現在人們突然看到,除了電影和TVB連續劇以外,香港也有紀錄片(而不是RTHK的專題片),也有這樣與不同的紀錄片的主角——更重要的是,紀錄片的主角那麼好看,音樂那麼好聽。香港其實有點悶,香港人更不喜歡聽起來悶悶的東西(譬如紀錄片,譬如貧窮)。張經緯當年在十幾個呆呆悶悶的香港琴童中見到了黃家正,真是天賜良緣,把他的故事留在了鏡頭裏。這個故事經過內地這家基金會的努力,竟然將走上百老匯院線的大銀幕,張經緯忽然感到,紀錄片在香港有希望。
有一個不起眼的鏡頭,家正一個人站在MTR 的車廂裏。這車廂是香港地鐵不變的車廂,搖晃是香港地鐵不變的搖晃,甚至家正的校服,也是香港學校最典型的校服。這樣一個每日上下班高峰時間的尋常圖像,僅僅因為我們的目光追隨這個男孩那麼久,而變得那麼異樣,好像香港也變得不同尋常。
7月16日始於百老匯電影中心、amc 又一城及ifc palace放映。(預計最少會加場至8月底)。詳情請瀏覽網頁:http://www.c3kings.blogspot.com/
[文/陳韻 任職北京798藝術區]
文章日期:2009年7月17日
【明報專訊】編按:《KJ音樂人生》,「首部於香港戲院公映的本地紀錄片」,此前預映場,每場皆爆滿,引來相當篇幅的傳媒報道。片子曾走訪北京、深圳、雲之南電影節,同樣反應不小。北京觀眾陳韻和身邊人皆受這遙遠的片子震動,由她訴說她所讀到的「不尋常」的香港故事。片子即日起上映。
張經緯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早前他在一河之隔的深圳放映他的《KJ音樂人生》(下簡稱《KJ》)時,來看片的觀竟然把那個小酒吧擠爆。小小一個深圳能一夜間冒出那麼多人來一個香港人拍的紀錄片,把他嚇了一跳。一個多月之後,《KJ》又在北京放映了兩三次,其中一次是作為一個紀錄片影展的開幕電影。幾天後,當它重放時,139座位的報告廳連地上也坐滿了人,人們幾乎一動不動。
《KJ》講的既不是李嘉誠 霍英東 ,也不是深水油麻地。雖然張經緯曾拍過另一部講述香港五個貧民家庭現實生活的紀錄片《歌舞昇平》。如果說這部片子的題材符合大多數人對大多數紀錄片的期待和想像的話,那麼《KJ》的故事彷彿不夠「標準」,不夠平民。甚至,有點不討好。
他不夠弱勢嗎
主角黃家正是一個十七歲翩翩少年,醫生的孩子,不屑參加鋼琴比賽的鋼琴天才,敢於挑釁比賽規則的校樂團指揮。但他對同學刻薄,對哥哥苛刻,唯一熱愛和尊敬的鋼琴老師,教導他而不愛他。他游離在人群和家庭之外。
與此同時,十一歲的黃家正從另一個時空走來,張經緯六年前的鏡頭。小男孩和父親並行在捷克小路上。他已經為自己驕傲,也已經為自己悲哀。他知道沒有人比他更優秀,但他也知道音樂不能解決生命存在本身的不幸。
十七歲的家正已經不哭了。他的立場更為堅決。孤傲也好,決絕也罷,除了他內心的音樂準則,他摒棄了別人的看法。做一個人是他的唯一出路。一個十七歲的香港男生這麼說。這個時候,他就只能離開香港。
《KJ》不是悲劇,也不是喜劇。這不是一個典型的香港故事,香港沒有那麼多神童,也沒有那麼多條「與他人不相干」的路。所以此片完成後在香港國際電影節放映,張經緯想請那些參與拍攝的家正的朋友去看看,被大多數的老師和同學拒絕了。這不是一個他們喜歡的「又一個學生」、「又一個同學」的故事,這是一個他們拒絕了解的人的故事。
只有家正的鋼琴老師羅乃新被勉強說服去看了。之後她對其他老師說,你們應該去看看,你們或許會對家正有不同的看法。這是家正的鋼琴恩師,對他來講除了父親以外最重要的一個人。其後她看了六次,每一場放映皆出席。一個紀錄片在它最最微小的影響上,成全了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感情。
陌生的觀眾,熟悉的觀眾
有人拒絕,有人生氣,有人哭泣。這是看完這部紀錄片後,和家正相關的一些人的反應。但為什麼在深圳和北京上映之後,人們被一個默默無聞的香港少年打動了?他的廣東話夾英語的語言表達,他的眼淚、咆哮、少年氣盛的快意、言之鑿鑿的自信和突然的沉默,穿梭在他的音樂裏,喚起了人們對自己少年和童年的追憶。當張經緯用鏡頭錄製下並呈現出來以後,人們意識到回憶中所謂「美好的童年」「美麗的青春」,原來既不真實,也不真誠。生命從起開始自覺的一刻起,或許就隱藏了十一歲的家正所感到的殘酷,只是他用他的方式面對了,留下了傷痛。而旁觀的人則不得不試圖回想自己從十一歲至今所做出過的所有選擇。
這種或許徒勞或許不晚的努力,歸功於將黃家正的故事從香港帶來北京的人。《歌舞昇平》和《KJ》的最終完成得益於內地一家紀錄片基金會的支援。現在人們突然看到,除了電影和TVB連續劇以外,香港也有紀錄片(而不是RTHK的專題片),也有這樣與不同的紀錄片的主角——更重要的是,紀錄片的主角那麼好看,音樂那麼好聽。香港其實有點悶,香港人更不喜歡聽起來悶悶的東西(譬如紀錄片,譬如貧窮)。張經緯當年在十幾個呆呆悶悶的香港琴童中見到了黃家正,真是天賜良緣,把他的故事留在了鏡頭裏。這個故事經過內地這家基金會的努力,竟然將走上百老匯院線的大銀幕,張經緯忽然感到,紀錄片在香港有希望。
有一個不起眼的鏡頭,家正一個人站在MTR 的車廂裏。這車廂是香港地鐵不變的車廂,搖晃是香港地鐵不變的搖晃,甚至家正的校服,也是香港學校最典型的校服。這樣一個每日上下班高峰時間的尋常圖像,僅僅因為我們的目光追隨這個男孩那麼久,而變得那麼異樣,好像香港也變得不同尋常。
7月16日始於百老匯電影中心、amc 又一城及ifc palace放映。(預計最少會加場至8月底)。詳情請瀏覽網頁:http://www.c3kings.blogspot.com/
[文/陳韻 任職北京798藝術區]
7/16/2009
林燕妮的不一樣的愛情
不一樣的愛情
文章日期:2009年7月16日
【明報專訊】愛情,是一塊塊七巧板的組合。昨天是隻小馬,今天砌成一朵小花。加一點想像,會是另一幅意想不到。
也真會死去活來,氣若游絲,似生還死,雖死猶生。熱戀時,什麼也是歡愉,哪管是扣扣手指頭,哪管是遙遙地相對望,能夠共處一室,呼吸同一空氣,已是快樂。
忐忑不安的期盼,患得患失的等待,是如此的扣人心弦,勾魂攝魄的,飄飄然不知所蹤,也是愛情。
只有開始,從沒有想到結束,不需問自己為什麼愛上他,也不要知他為什麼會追求自己,追逐愛情,便是快樂。
有這樣的一剎感覺,你會怕,怕得到他,你會怕,怕失去他。因為得到這一個他,你可能失去圍繞自己的那幾個他。然而,愛情總有盲目的時候,那也是快樂。
享受愛情給自己快樂的權利吧,哪管忙得七葷八素,對方一個電話,說一句綿綿情話,已可以令你立刻放下身邊一切,接受他的邀約,天崩地裂,擋不了情魔愛孽,不可以說理由。
人海相遇,有十萬八千里外的奇緣,也有咫尺難言的遺憾。沒有結局,就如未完的樂章,餘音裊裊,偷來的短聚,似夢還真。
說理的愛情,失去瘋狂的樂趣,說理的愛情,失去如走進迷宮的詭秘。有人喜歡數獨式的愛情,我喜歡八陣圖的誘惑。
激情如火如荼,令人忘掉一切,哪怕是留下火紅紅的灰燼,有種壯烈犧牲的意味。
最怕遇上愛情與經濟掛的情人,怕付出如追不回的迷債。更怕遇上自以為是的「愛情莊家」,誰會希望輸掉自己的愛情籌碼。愛情不可能平衡,有上有落,有高有低,才會叫人心猿意馬。
愛情,幾多他生未卜此生休。多接受此生,哪管他生在天堂抑地獄裏。
[林燕妮]
文章日期:2009年7月16日
【明報專訊】愛情,是一塊塊七巧板的組合。昨天是隻小馬,今天砌成一朵小花。加一點想像,會是另一幅意想不到。
也真會死去活來,氣若游絲,似生還死,雖死猶生。熱戀時,什麼也是歡愉,哪管是扣扣手指頭,哪管是遙遙地相對望,能夠共處一室,呼吸同一空氣,已是快樂。
忐忑不安的期盼,患得患失的等待,是如此的扣人心弦,勾魂攝魄的,飄飄然不知所蹤,也是愛情。
只有開始,從沒有想到結束,不需問自己為什麼愛上他,也不要知他為什麼會追求自己,追逐愛情,便是快樂。
有這樣的一剎感覺,你會怕,怕得到他,你會怕,怕失去他。因為得到這一個他,你可能失去圍繞自己的那幾個他。然而,愛情總有盲目的時候,那也是快樂。
享受愛情給自己快樂的權利吧,哪管忙得七葷八素,對方一個電話,說一句綿綿情話,已可以令你立刻放下身邊一切,接受他的邀約,天崩地裂,擋不了情魔愛孽,不可以說理由。
人海相遇,有十萬八千里外的奇緣,也有咫尺難言的遺憾。沒有結局,就如未完的樂章,餘音裊裊,偷來的短聚,似夢還真。
說理的愛情,失去瘋狂的樂趣,說理的愛情,失去如走進迷宮的詭秘。有人喜歡數獨式的愛情,我喜歡八陣圖的誘惑。
激情如火如荼,令人忘掉一切,哪怕是留下火紅紅的灰燼,有種壯烈犧牲的意味。
最怕遇上愛情與經濟掛的情人,怕付出如追不回的迷債。更怕遇上自以為是的「愛情莊家」,誰會希望輸掉自己的愛情籌碼。愛情不可能平衡,有上有落,有高有低,才會叫人心猿意馬。
愛情,幾多他生未卜此生休。多接受此生,哪管他生在天堂抑地獄裏。
[林燕妮]
止庵:在《小團圓》裏尋找作者的虛實身影
世紀.Eileen Chang﹕張愛玲 Vs. 盛九莉
在《小團圓》裏尋找作者的虛實身影
文章日期:2009年7月16日
【明報專訊】編按:張愛玲離世以後,遺作出版,「張學」學者自成為文本與人世的細緻詮釋者。止庵,曾主編《張愛玲全集》,並比張氏自傳體小說《小團圓》情節與現存生平資料,撰文互照,刊於今明,申論「小說與傳記不明分」的感懷。
張愛玲的《小團圓》是一部自傳體小說,內容有虛有實,更多則虛實難辨,因為缺乏比照材料,無法劃出一條清楚的界線。所以我說,對得上人未必對得上事,對得上事未必對得上細節。在張愛玲生平資料方面,《小團圓》「破」的意義遠遠大於「立」的意義,它使得早先那些出自他人之手的記載顯得可疑,或者說,雖然有這回事,細節卻有抵牾,尤其是當事人的解說,好像靠不住了。
小說所寫人與事,大致分為三類:一是完全虛構,沒有原型;二是如魯迅《我怎麼做起小說來》所說:「所寫的事蹟,大抵有一點見過或聽到過的緣由,但決不全用這事實,只是採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發開去,到足以幾乎完全發表我的意思為止。人物的模特兒也一樣,沒有專用過一個人,往往嘴在浙江,臉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個拼湊起來的腳色。」三是一個人物對應一個原型,但有所增刪,《小團圓》就是這種寫法。
我的朋友謝其章跟我抬槓說,對不上是因為你沒有能力對上,或者是你主觀上不情願對上。那麼倒也不妨一試。反正我只說「未必」,並未把門關死。《小團圓》主人公盛九莉與其原型即作者自己都是作家,相比之下,張愛玲這方面我們了解稍多,有對得上的,有部分對得上的,也有對不上的,藉此正可體會她所說「小說與傳記不明分」。
一。《小團圓》第十一章,「有一次到後台去,是燕山第一次主演的《金碧霞》,看見他下樓梯,低頭,逼緊了兩臂,疾趨而過,穿著長袍,沒化妝,一臉戒備的神氣,一溜煙走了,使她立刻想起回上海的時候上船,珍珠港後的日本船,很小,在船欄杆邊狹窄的過道裏遇見一行人,眾星捧月般的圍個中年男子迎面走來,這人高個子,白淨的方臉,細細的兩撇小鬍子,西裝雖然合身,像借來的,倒像化裝逃命似的,一副避人的神氣,彷佛深恐被人佔了便宜去,儘管前呼後擁有人護送,內中還有日本官員與船長之類穿制服的。她不由得注意他,後來才聽見說梅蘭芳在船上。」
周劭《魂兮歸來,張愛玲!》(收《文飯小品》)云:「太平洋戰起,香港被日軍攻佔,這個繁盛的島嶼頓時成為死港,當時留港的『皇親國戚』連同她們的寵物都被重慶以專機接走,但留在香港的知名人士卻被丟在這個死港上,毫無辦法。日本侵佔香港的頭目是號稱中國通的磯谷廉介,他深知把他們送往上海,還可以有些用處,遂於一九四二年春季,特派一艘專輪,遣送滯港人士四百多人至滬,其中頭面人物有北洋政府國務總理攝行元首職務的顏惠卿、國民黨收回武漢租界的外交部長陳友仁、金融巨頭周作民、唐壽民、馮耿光及戲劇大師梅蘭芳等。張愛玲當時僅二十出頭,也在附輪之列。其中還有一位現今蜚聲國際學術界的柳存仁教授,那時也還不到三十歲,是周旋於眾多名人之間的最活躍人物。」
二。《小團圓》第十一章,「她剛回上海的時候寫過劇評。」
張愛玲一九四二年返滬,十一月在英文《泰晤士報》發表劇評、影評,一九四三年一月起,為克勞斯.梅涅特主編的英文月刊《二十世紀》(The XXth Century)撰寫文章,包括下列影評:Wife,Vamp,Child(後以中文改寫為《借銀燈》,載一九四三年十二月《太平洋周報》第三期),The Opium War,Mother and Daughters-in-Law,China:Education of the Family(後改寫為《銀宮就學記》),載一九四四年二月七日《太平洋週報》第九十六期),另有兩篇無題。
三。《小團圓》第四章,「有個二年間走紅的文人湯孤騖又出來辦雜誌,九莉去投稿。楚娣悄悄的笑道:『二嬸那時候想逃婚,寫信給湯孤騖……不知道有沒有回信,不記得了。』」「那時候常有人化名某某女士投稿。九莉猜想湯孤騖收到信一定是當作無聊的讀者冒充女性,甚至於是同人跟他開玩笑,所以沒回信。」不過,「湯孤騖來信說稿子採用了。」
張愛玲的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一九四三年五至七月載周瘦鵑主編的《紫羅蘭》第二至四期,《沉香屑:第二爐香》同年八至九月載該刊第五至六期。周瘦鵑《寫在〈紫羅蘭〉前頭》(《紫羅蘭》第二期)所言,與《小團圓》頗為不同:「一個春寒料峭的下午,我正懶洋洋地耽在紫羅蘭盦裏,不想出門;眼望案頭宣德爐中燒的一枝紫羅蘭香嫋起的一縷青煙在出神。我的小女兒瑛忽然急匆匆地趕上三層樓來,拿一個挺大的信封遞給我。說有一位張女士來訪問。我拆開信一瞧,原來是黃園主人岳淵老人介紹一位女作家張愛玲女士來,要和我談談小說的事。我忙不迭的趕下樓去,卻見客廳中站起一位穿著鵝黃緞半臂的長身玉立的小姐來向我鞠躬,我答過了禮,招呼她坐下。接談之後,才知這位張女士生在北平,長在上海,前年在香港大學讀書,再過一年就可畢業,卻不料戰事發生,就輾轉回到上海,和她的姑母住在一座西方式的公寓中,從事於賣文生活,而且所賣的還是『西』文,給英文《泰晤士報》寫劇評影評,又替德人所辦的英文雜誌《二十世紀》寫文章。至於中文的作品,除了以前給《西風》雜誌寫過一篇〈天才夢〉後,沒有動過筆,最近卻做了兩個中篇小說,演述兩段香港的故事,要我給她看行不行,說,就把一個紙包打開來,將兩本稿簿捧給了我;我一看標題叫做《沉香屑》,第一篇標明〈第一爐香〉,第二篇標明〈第二爐香〉,就這麼一看,我已覺得它很別致,很有意味了。當下我就請她把這稿本留在我這裏,容細細拜讀,隨又和她談起《紫羅蘭》復活的事,她聽了很興奮,據說她的母親和她的姑母都是我十多年前《半月》、《紫羅蘭》和《紫羅蘭片》的讀者,她母親正留法學畫歸國,讀了我的哀情小說,落過不少眼淚,曾寫信勸我不要再寫,可惜這一回事,我已記不得了。我們長談了一點多鐘,方始作別。當夜我就在燈下讀起她的《沉香屑》來,一壁讀,一壁擊節,覺得它的風格很像英國名作家Somerset Maugham的作品,而又受一些《紅樓夢》的影響,不管別人讀了以為如何,而我卻是『深喜之』了。一星期後,張女士來問我讀後的意見,我把這些話向她一說,她表示心悅誠服,因為她正是S.Maugham作品的愛好者,而《紅樓夢》也是她所喜讀的。我問她願不願將〈沉香屑〉發表在《紫羅蘭》裏,她一口應允。」
《小團圓》同一章,湯孤騖採用了九莉的稿子,她的三姑楚娣提出「幾時請他來吃茶」;「九莉覺得不必了,但是楚娣似乎對湯孤騖有點好奇,她不便反對,只得寫了張便條去,他隨即打電話來約定時間來吃茶點。」「九莉覺得請他來不但是多餘的,地方也太逼仄,分明是個臥室,就這麼一間房,又不大。」及至見面,「湯孤騖大概還像他當年,瘦長,穿長袍,清瘦的臉,不過頭禿了,戴個薄黑殼子假髮。他當然意會到請客是要他捧場,他又並不激賞她的文字。因此大家都沒多少話說。」
周瘦鵑則說:「我便約定在《紫羅蘭》創刊號出版之後,拿了樣本去瞧她,她稱謝而去。當晚她又趕來,熱誠地約我們夫婦倆屆時同去,參與她的一個小小茶會。《紫羅蘭》出版的那天,鳳君因家中有事,不能分身,我便如約帶了樣本獨自到那公寓去,乘了電梯直上六層樓,由張女士招待到一間『潔而精』的小客室裏,見過了她的姑母。」據他講:「我們三人談了許多文藝和園藝上的話,張女士又拿出一份她在《二十世紀》雜誌中所寫的一篇文章《中國的生活與服裝》來送給我,所有婦女新舊服裝的插圖,也都是她自己畫的。我約略一讀,就覺得她英文的高明,而畫筆也十分生動,不由不深深地佩服她的天才。」
四。《小團圓》第四章,「『有人在雜誌上寫了篇批評,說我好。是個汪政府的官。昨天編輯又來了封信,說他關進監牢了』,她笑告訴比比,作為這時代的笑話。起先女編輯文姬把那篇書評的清樣寄來給她看,文筆學魯迅學得非常像。極薄的清樣紙雪白,加上校對的大字朱批,像有一種線裝書,她有點捨不得寄回去。寄了去文姬又來了封信說:『邵君已經失去自由了。他倒是個硬漢,也不要錢。』九莉有點擔憂書評不能發表了——文姬沒提,也許沒問題。一方面她在做白日夢,要救邵之雍出來。」
胡蘭成的文章《皂隸.清客與來者》載一九四四年三月《新東方》第九卷第三期,該刊系南京特別市員警廳主辦,與蘇青無關。作者稱此文受《天地》編者「叫人『多評論實事實物,取材於報章雜誌近載』」啟發,而他「看了《天地》第二期,卻頗有些潑辣的作品」。文章有云:
「還有張愛玲先生的《封鎖》,是非常洗練的作品。在被封鎖的停的電車上,一個俗不可耐的中年的銀行職員,向一個教會派的平凡而拘謹的未嫁的女教員調情,在這驀生的短短一瞬間,男的原意不過是吃吃豆腐消遣時光的,到頭卻引起了一種他所不曾習慣的惆悵,雖然僅僅是輕微的惆悵,卻如此深入地刺傷他一向過甲蟲一般生活的自信與樂天。女的呢,也戀愛了,這種戀愛,是不成款式的,正如她之為人,缺乏一種特色。但這仍然是戀愛,她也仍然是女人,她為男性所誘惑,為更潑剌的人生的真實所誘惑了。作者在這些地方,簡直是寫的一篇詩。
「我喜愛這作品的精緻如同一串珠鏈,但也為它的太精緻而顧慮,因為,倘若寫更巨幅的作品,像時代的紀念碑式的工程那樣,或者還需要加上笨重的鋼骨與粗糙的水泥的。」
五。《小團圓》第四章,邵之雍「講起在看守所裏託看守替他買雜誌,看她新寫的東西,他笑道:『我對看守宣傳,所以這看守也對我很好。』又道:『你這名字脂粉氣很重,也不像筆名,我想不知道是不是男人化名。』」
《今生今世》云:「前時我在南京無事,書報雜誌亦不大看,卻有個馮和儀寄了《天地》月刊來,我覺和儀的名字好,就在院子裏草地上搬過一把藤椅,躺曬太陽看書。先看發刊辭,原來馮和儀又叫蘇青,女娘筆下這樣大方利落,倒是難為她。翻到一篇《封鎖》,筆者張愛玲,我才看得一二節,不覺身體坐直起來,細細的把它讀完一遍又讀一遍……我去信問蘇青,這張愛玲果是何人?她回信只答是女子。我只覺世上但凡有一句話,一件事,是關於張愛玲的,便皆成為好。及《天地》第二期寄到,又有張愛玲的一篇文章,這就是真的了。這期而且登有她的照片。」
張愛玲的小說《封鎖》載《天地》第二期,與胡蘭成的文章《「言語不通」之故》同在一期。胡蘭成所說「第二期」則應是第四期,刊有張愛玲的散文《道路以目》。胡蘭成於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七日被汪政府逮捕,至「舊曆除夕」即一九四四年一月二十四日獲釋,「在獄凡四十八天」。《天地》第四期出版於一九四四年一月十日,「在看守所裏託看守替他買雜誌」,正是這一期。
《小團圓》同一章,邵之雍「此後到上海來的時候,向文姬要了她的住址來看她,穿著舊黑大衣,眉眼很英秀,國語說得有點像湖南話。像個職業志士」。
《今生今世》所述,與此不無出入:「及我獲釋後去上海,一下火車即去尋蘇青。蘇青很高興,從她的辦公室陪我上街吃蛋炒飯,隨後到她的寓所。我問起張愛玲,她說張愛玲不見人的。問她要張愛玲的地址,她亦遲疑了一回才寫給我,是靜安寺路赫德路口一九二號公寓六樓六五室。翌日去看張愛玲,果然不見,只從門洞裏遞進去一張字條,因我不帶名片。又隔得一日,午飯後張愛玲卻來了電話,說來看我。我上海的家是在大西路美麗園,離她那裏不遠,她果然隨即來到了……第二天我去看張愛玲。」
《小團圓》同一章,「她有兩張相片,給他看,因為照相沒戴眼鏡,她覺得是她的本來面目。有一張是文姬要登她的照片,特為到對門一家德國攝影師西坡爾那裏照的,非常貴,所以只印了一張。陰影裏只露出一個臉,看不見頭髮,像阮布然特的畫。光線太暗,雜誌上印得一片模糊,因此原來的一張更獨一無二,他喜歡就送了給他。」邵之雍說,雜誌上雖然印得不清楚,「我在看守所裏看見,也看得出你很高。」
張愛玲的照片登在《天地》第四期扉頁,即《今生今世》所說「這期而且登有她的照片」。扉頁正面是周作人、周楊淑慧和樊仲雲的照片,背面則張愛玲居中,左上柳雨生,右上紀果厂,左下周班公,右下譚惟翰(劇照)。《今生今世》云:「因我說起登在《天地》上的那張照相,翌日她便取出給我,背後還寫有字:『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裏,但她心裏是歡喜的,從塵埃裏開出花來。』」《小團圓》中未見九莉寫過這樣的話。
《小團圓》第四章,「二十二歲了,寫愛情故事,但是從來沒戀愛過,給人知道不好。」第十一章,「蕊秋對她的小說只有一個批評:『沒有經驗,只靠幻想是不行的。』」
我曾說,張愛玲與胡蘭成相識於《封鎖》發表後,她繼而所作《年青的時候》、《花凋》,以及《傳奇》增訂本新收《鴻鸞禧》等五篇,風格較之先前有明顯變化,更多採用「參差的對照的手法」,更加強調人生的「蒼涼」,乃是真正進入成熟時期。張愛玲筆下此種變化,當時已有論家察覺。譚正璧《論張愛玲與蘇青》(一九四四年十二月《風雨談》第十六期)云:「《花凋》寫來似和世情略略接近,然而因為它是個絕對的悲劇的緣故。《年青的時候》比較地鬆弛,寫一個青年迷戀他的異國人的女教師,情調非常優美。」
六。《小團圓》第十二章,「賣掉了一隻電影劇本,又匯了筆錢給他。」
電影《太太萬歲》由張愛玲編劇,桑弧導演,文華影片公司出品,一九四七年十二月公映。影片上映前,張愛玲作《〈太太萬歲〉題記》(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三日《大公報》),有云:「John Gassent批評Our town那齣戲,說它『將人性加以肯定——一種簡單的人性,只求安靜地完成它的生命與戀愛與死亡的迴圈。』《太太萬歲》的題材也屬於這一類。戲的進行也應當像日光的移動,濛濛地從房間的這一個角落照到那一個角落簡直看不見它動,卻又是倏忽的。梅特林克一度提倡過的『靜的戲劇』,幾乎使戲劇與圖畫的領域交疊,其實還是在銀幕上最有實現的可能。然而我們現在暫時對於這些只能止於嚮往。例如《太太萬歲》就必須弄上許多情節,把幾個演員忙得團團轉。嚴格地說來,這本來是不足為訓的。然而,正因為如此,我倒覺得它更是中國的。我喜歡它像我喜歡街頭賣的鞋樣,白紙剪出的鏤空花樣,托在玫瑰紅的紙上,那些淺顯的圖案。」電影《太太萬歲》曾引發爭議,詳見陳子善《圍繞張愛玲〈太太萬歲〉的一場論爭》。
《小團圓》寫到這裏已近尾聲,張愛玲的創作也告一段落了。
止庵--原名王進文,北京學者,散文家。著有《樗下讀莊》、《老子演義》、《苦雨齋識小》等,校訂《周作人自編文集》,主編《張愛玲全集》、《苦雨齋譯叢》、《周氏兄弟合譯文集》。
[文/止庵 編輯:黃靜]
Xtra.止庵續說eileen CHANG
閱讀香港講座系列 ——「談傳奇才女張愛玲」
文章日期:2009年7月16日
【明報專訊】日期:7月22日星期三
下午2時30分至下午4時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議室S224-225
講者:止庵、馬家輝
網上留座:http://hkbookfair.hktdc.com/tc/Events.aspx?qall=1
在《小團圓》裏尋找作者的虛實身影
文章日期:2009年7月16日
【明報專訊】編按:張愛玲離世以後,遺作出版,「張學」學者自成為文本與人世的細緻詮釋者。止庵,曾主編《張愛玲全集》,並比張氏自傳體小說《小團圓》情節與現存生平資料,撰文互照,刊於今明,申論「小說與傳記不明分」的感懷。
張愛玲的《小團圓》是一部自傳體小說,內容有虛有實,更多則虛實難辨,因為缺乏比照材料,無法劃出一條清楚的界線。所以我說,對得上人未必對得上事,對得上事未必對得上細節。在張愛玲生平資料方面,《小團圓》「破」的意義遠遠大於「立」的意義,它使得早先那些出自他人之手的記載顯得可疑,或者說,雖然有這回事,細節卻有抵牾,尤其是當事人的解說,好像靠不住了。
小說所寫人與事,大致分為三類:一是完全虛構,沒有原型;二是如魯迅《我怎麼做起小說來》所說:「所寫的事蹟,大抵有一點見過或聽到過的緣由,但決不全用這事實,只是採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發開去,到足以幾乎完全發表我的意思為止。人物的模特兒也一樣,沒有專用過一個人,往往嘴在浙江,臉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個拼湊起來的腳色。」三是一個人物對應一個原型,但有所增刪,《小團圓》就是這種寫法。
我的朋友謝其章跟我抬槓說,對不上是因為你沒有能力對上,或者是你主觀上不情願對上。那麼倒也不妨一試。反正我只說「未必」,並未把門關死。《小團圓》主人公盛九莉與其原型即作者自己都是作家,相比之下,張愛玲這方面我們了解稍多,有對得上的,有部分對得上的,也有對不上的,藉此正可體會她所說「小說與傳記不明分」。
一。《小團圓》第十一章,「有一次到後台去,是燕山第一次主演的《金碧霞》,看見他下樓梯,低頭,逼緊了兩臂,疾趨而過,穿著長袍,沒化妝,一臉戒備的神氣,一溜煙走了,使她立刻想起回上海的時候上船,珍珠港後的日本船,很小,在船欄杆邊狹窄的過道裏遇見一行人,眾星捧月般的圍個中年男子迎面走來,這人高個子,白淨的方臉,細細的兩撇小鬍子,西裝雖然合身,像借來的,倒像化裝逃命似的,一副避人的神氣,彷佛深恐被人佔了便宜去,儘管前呼後擁有人護送,內中還有日本官員與船長之類穿制服的。她不由得注意他,後來才聽見說梅蘭芳在船上。」
周劭《魂兮歸來,張愛玲!》(收《文飯小品》)云:「太平洋戰起,香港被日軍攻佔,這個繁盛的島嶼頓時成為死港,當時留港的『皇親國戚』連同她們的寵物都被重慶以專機接走,但留在香港的知名人士卻被丟在這個死港上,毫無辦法。日本侵佔香港的頭目是號稱中國通的磯谷廉介,他深知把他們送往上海,還可以有些用處,遂於一九四二年春季,特派一艘專輪,遣送滯港人士四百多人至滬,其中頭面人物有北洋政府國務總理攝行元首職務的顏惠卿、國民黨收回武漢租界的外交部長陳友仁、金融巨頭周作民、唐壽民、馮耿光及戲劇大師梅蘭芳等。張愛玲當時僅二十出頭,也在附輪之列。其中還有一位現今蜚聲國際學術界的柳存仁教授,那時也還不到三十歲,是周旋於眾多名人之間的最活躍人物。」
二。《小團圓》第十一章,「她剛回上海的時候寫過劇評。」
張愛玲一九四二年返滬,十一月在英文《泰晤士報》發表劇評、影評,一九四三年一月起,為克勞斯.梅涅特主編的英文月刊《二十世紀》(The XXth Century)撰寫文章,包括下列影評:Wife,Vamp,Child(後以中文改寫為《借銀燈》,載一九四三年十二月《太平洋周報》第三期),The Opium War,Mother and Daughters-in-Law,China:Education of the Family(後改寫為《銀宮就學記》),載一九四四年二月七日《太平洋週報》第九十六期),另有兩篇無題。
三。《小團圓》第四章,「有個二年間走紅的文人湯孤騖又出來辦雜誌,九莉去投稿。楚娣悄悄的笑道:『二嬸那時候想逃婚,寫信給湯孤騖……不知道有沒有回信,不記得了。』」「那時候常有人化名某某女士投稿。九莉猜想湯孤騖收到信一定是當作無聊的讀者冒充女性,甚至於是同人跟他開玩笑,所以沒回信。」不過,「湯孤騖來信說稿子採用了。」
張愛玲的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一九四三年五至七月載周瘦鵑主編的《紫羅蘭》第二至四期,《沉香屑:第二爐香》同年八至九月載該刊第五至六期。周瘦鵑《寫在〈紫羅蘭〉前頭》(《紫羅蘭》第二期)所言,與《小團圓》頗為不同:「一個春寒料峭的下午,我正懶洋洋地耽在紫羅蘭盦裏,不想出門;眼望案頭宣德爐中燒的一枝紫羅蘭香嫋起的一縷青煙在出神。我的小女兒瑛忽然急匆匆地趕上三層樓來,拿一個挺大的信封遞給我。說有一位張女士來訪問。我拆開信一瞧,原來是黃園主人岳淵老人介紹一位女作家張愛玲女士來,要和我談談小說的事。我忙不迭的趕下樓去,卻見客廳中站起一位穿著鵝黃緞半臂的長身玉立的小姐來向我鞠躬,我答過了禮,招呼她坐下。接談之後,才知這位張女士生在北平,長在上海,前年在香港大學讀書,再過一年就可畢業,卻不料戰事發生,就輾轉回到上海,和她的姑母住在一座西方式的公寓中,從事於賣文生活,而且所賣的還是『西』文,給英文《泰晤士報》寫劇評影評,又替德人所辦的英文雜誌《二十世紀》寫文章。至於中文的作品,除了以前給《西風》雜誌寫過一篇〈天才夢〉後,沒有動過筆,最近卻做了兩個中篇小說,演述兩段香港的故事,要我給她看行不行,說,就把一個紙包打開來,將兩本稿簿捧給了我;我一看標題叫做《沉香屑》,第一篇標明〈第一爐香〉,第二篇標明〈第二爐香〉,就這麼一看,我已覺得它很別致,很有意味了。當下我就請她把這稿本留在我這裏,容細細拜讀,隨又和她談起《紫羅蘭》復活的事,她聽了很興奮,據說她的母親和她的姑母都是我十多年前《半月》、《紫羅蘭》和《紫羅蘭片》的讀者,她母親正留法學畫歸國,讀了我的哀情小說,落過不少眼淚,曾寫信勸我不要再寫,可惜這一回事,我已記不得了。我們長談了一點多鐘,方始作別。當夜我就在燈下讀起她的《沉香屑》來,一壁讀,一壁擊節,覺得它的風格很像英國名作家Somerset Maugham的作品,而又受一些《紅樓夢》的影響,不管別人讀了以為如何,而我卻是『深喜之』了。一星期後,張女士來問我讀後的意見,我把這些話向她一說,她表示心悅誠服,因為她正是S.Maugham作品的愛好者,而《紅樓夢》也是她所喜讀的。我問她願不願將〈沉香屑〉發表在《紫羅蘭》裏,她一口應允。」
《小團圓》同一章,湯孤騖採用了九莉的稿子,她的三姑楚娣提出「幾時請他來吃茶」;「九莉覺得不必了,但是楚娣似乎對湯孤騖有點好奇,她不便反對,只得寫了張便條去,他隨即打電話來約定時間來吃茶點。」「九莉覺得請他來不但是多餘的,地方也太逼仄,分明是個臥室,就這麼一間房,又不大。」及至見面,「湯孤騖大概還像他當年,瘦長,穿長袍,清瘦的臉,不過頭禿了,戴個薄黑殼子假髮。他當然意會到請客是要他捧場,他又並不激賞她的文字。因此大家都沒多少話說。」
周瘦鵑則說:「我便約定在《紫羅蘭》創刊號出版之後,拿了樣本去瞧她,她稱謝而去。當晚她又趕來,熱誠地約我們夫婦倆屆時同去,參與她的一個小小茶會。《紫羅蘭》出版的那天,鳳君因家中有事,不能分身,我便如約帶了樣本獨自到那公寓去,乘了電梯直上六層樓,由張女士招待到一間『潔而精』的小客室裏,見過了她的姑母。」據他講:「我們三人談了許多文藝和園藝上的話,張女士又拿出一份她在《二十世紀》雜誌中所寫的一篇文章《中國的生活與服裝》來送給我,所有婦女新舊服裝的插圖,也都是她自己畫的。我約略一讀,就覺得她英文的高明,而畫筆也十分生動,不由不深深地佩服她的天才。」
四。《小團圓》第四章,「『有人在雜誌上寫了篇批評,說我好。是個汪政府的官。昨天編輯又來了封信,說他關進監牢了』,她笑告訴比比,作為這時代的笑話。起先女編輯文姬把那篇書評的清樣寄來給她看,文筆學魯迅學得非常像。極薄的清樣紙雪白,加上校對的大字朱批,像有一種線裝書,她有點捨不得寄回去。寄了去文姬又來了封信說:『邵君已經失去自由了。他倒是個硬漢,也不要錢。』九莉有點擔憂書評不能發表了——文姬沒提,也許沒問題。一方面她在做白日夢,要救邵之雍出來。」
胡蘭成的文章《皂隸.清客與來者》載一九四四年三月《新東方》第九卷第三期,該刊系南京特別市員警廳主辦,與蘇青無關。作者稱此文受《天地》編者「叫人『多評論實事實物,取材於報章雜誌近載』」啟發,而他「看了《天地》第二期,卻頗有些潑辣的作品」。文章有云:
「還有張愛玲先生的《封鎖》,是非常洗練的作品。在被封鎖的停的電車上,一個俗不可耐的中年的銀行職員,向一個教會派的平凡而拘謹的未嫁的女教員調情,在這驀生的短短一瞬間,男的原意不過是吃吃豆腐消遣時光的,到頭卻引起了一種他所不曾習慣的惆悵,雖然僅僅是輕微的惆悵,卻如此深入地刺傷他一向過甲蟲一般生活的自信與樂天。女的呢,也戀愛了,這種戀愛,是不成款式的,正如她之為人,缺乏一種特色。但這仍然是戀愛,她也仍然是女人,她為男性所誘惑,為更潑剌的人生的真實所誘惑了。作者在這些地方,簡直是寫的一篇詩。
「我喜愛這作品的精緻如同一串珠鏈,但也為它的太精緻而顧慮,因為,倘若寫更巨幅的作品,像時代的紀念碑式的工程那樣,或者還需要加上笨重的鋼骨與粗糙的水泥的。」
五。《小團圓》第四章,邵之雍「講起在看守所裏託看守替他買雜誌,看她新寫的東西,他笑道:『我對看守宣傳,所以這看守也對我很好。』又道:『你這名字脂粉氣很重,也不像筆名,我想不知道是不是男人化名。』」
《今生今世》云:「前時我在南京無事,書報雜誌亦不大看,卻有個馮和儀寄了《天地》月刊來,我覺和儀的名字好,就在院子裏草地上搬過一把藤椅,躺曬太陽看書。先看發刊辭,原來馮和儀又叫蘇青,女娘筆下這樣大方利落,倒是難為她。翻到一篇《封鎖》,筆者張愛玲,我才看得一二節,不覺身體坐直起來,細細的把它讀完一遍又讀一遍……我去信問蘇青,這張愛玲果是何人?她回信只答是女子。我只覺世上但凡有一句話,一件事,是關於張愛玲的,便皆成為好。及《天地》第二期寄到,又有張愛玲的一篇文章,這就是真的了。這期而且登有她的照片。」
張愛玲的小說《封鎖》載《天地》第二期,與胡蘭成的文章《「言語不通」之故》同在一期。胡蘭成所說「第二期」則應是第四期,刊有張愛玲的散文《道路以目》。胡蘭成於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七日被汪政府逮捕,至「舊曆除夕」即一九四四年一月二十四日獲釋,「在獄凡四十八天」。《天地》第四期出版於一九四四年一月十日,「在看守所裏託看守替他買雜誌」,正是這一期。
《小團圓》同一章,邵之雍「此後到上海來的時候,向文姬要了她的住址來看她,穿著舊黑大衣,眉眼很英秀,國語說得有點像湖南話。像個職業志士」。
《今生今世》所述,與此不無出入:「及我獲釋後去上海,一下火車即去尋蘇青。蘇青很高興,從她的辦公室陪我上街吃蛋炒飯,隨後到她的寓所。我問起張愛玲,她說張愛玲不見人的。問她要張愛玲的地址,她亦遲疑了一回才寫給我,是靜安寺路赫德路口一九二號公寓六樓六五室。翌日去看張愛玲,果然不見,只從門洞裏遞進去一張字條,因我不帶名片。又隔得一日,午飯後張愛玲卻來了電話,說來看我。我上海的家是在大西路美麗園,離她那裏不遠,她果然隨即來到了……第二天我去看張愛玲。」
《小團圓》同一章,「她有兩張相片,給他看,因為照相沒戴眼鏡,她覺得是她的本來面目。有一張是文姬要登她的照片,特為到對門一家德國攝影師西坡爾那裏照的,非常貴,所以只印了一張。陰影裏只露出一個臉,看不見頭髮,像阮布然特的畫。光線太暗,雜誌上印得一片模糊,因此原來的一張更獨一無二,他喜歡就送了給他。」邵之雍說,雜誌上雖然印得不清楚,「我在看守所裏看見,也看得出你很高。」
張愛玲的照片登在《天地》第四期扉頁,即《今生今世》所說「這期而且登有她的照片」。扉頁正面是周作人、周楊淑慧和樊仲雲的照片,背面則張愛玲居中,左上柳雨生,右上紀果厂,左下周班公,右下譚惟翰(劇照)。《今生今世》云:「因我說起登在《天地》上的那張照相,翌日她便取出給我,背後還寫有字:『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裏,但她心裏是歡喜的,從塵埃裏開出花來。』」《小團圓》中未見九莉寫過這樣的話。
《小團圓》第四章,「二十二歲了,寫愛情故事,但是從來沒戀愛過,給人知道不好。」第十一章,「蕊秋對她的小說只有一個批評:『沒有經驗,只靠幻想是不行的。』」
我曾說,張愛玲與胡蘭成相識於《封鎖》發表後,她繼而所作《年青的時候》、《花凋》,以及《傳奇》增訂本新收《鴻鸞禧》等五篇,風格較之先前有明顯變化,更多採用「參差的對照的手法」,更加強調人生的「蒼涼」,乃是真正進入成熟時期。張愛玲筆下此種變化,當時已有論家察覺。譚正璧《論張愛玲與蘇青》(一九四四年十二月《風雨談》第十六期)云:「《花凋》寫來似和世情略略接近,然而因為它是個絕對的悲劇的緣故。《年青的時候》比較地鬆弛,寫一個青年迷戀他的異國人的女教師,情調非常優美。」
六。《小團圓》第十二章,「賣掉了一隻電影劇本,又匯了筆錢給他。」
電影《太太萬歲》由張愛玲編劇,桑弧導演,文華影片公司出品,一九四七年十二月公映。影片上映前,張愛玲作《〈太太萬歲〉題記》(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三日《大公報》),有云:「John Gassent批評Our town那齣戲,說它『將人性加以肯定——一種簡單的人性,只求安靜地完成它的生命與戀愛與死亡的迴圈。』《太太萬歲》的題材也屬於這一類。戲的進行也應當像日光的移動,濛濛地從房間的這一個角落照到那一個角落簡直看不見它動,卻又是倏忽的。梅特林克一度提倡過的『靜的戲劇』,幾乎使戲劇與圖畫的領域交疊,其實還是在銀幕上最有實現的可能。然而我們現在暫時對於這些只能止於嚮往。例如《太太萬歲》就必須弄上許多情節,把幾個演員忙得團團轉。嚴格地說來,這本來是不足為訓的。然而,正因為如此,我倒覺得它更是中國的。我喜歡它像我喜歡街頭賣的鞋樣,白紙剪出的鏤空花樣,托在玫瑰紅的紙上,那些淺顯的圖案。」電影《太太萬歲》曾引發爭議,詳見陳子善《圍繞張愛玲〈太太萬歲〉的一場論爭》。
《小團圓》寫到這裏已近尾聲,張愛玲的創作也告一段落了。
止庵--原名王進文,北京學者,散文家。著有《樗下讀莊》、《老子演義》、《苦雨齋識小》等,校訂《周作人自編文集》,主編《張愛玲全集》、《苦雨齋譯叢》、《周氏兄弟合譯文集》。
[文/止庵 編輯:黃靜]
Xtra.止庵續說eileen CHANG
閱讀香港講座系列 ——「談傳奇才女張愛玲」
文章日期:2009年7月16日
【明報專訊】日期:7月22日星期三
下午2時30分至下午4時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議室S224-225
講者:止庵、馬家輝
網上留座:http://hkbookfair.hktdc.com/tc/Events.aspx?qall=1
7/15/2009
榮新江:哭季先生
世紀--Elegy﹕哭季先生
文章日期:2009年7月15日
【明報專訊】早上接到季羨林 先生的弟子段晴的電話,說季先生走了,走的沒有任何痛苦。作為受季先生多年栽培的私淑弟子,我慶幸他終於離開301的「病榻」,進入了西方「淨土」世界。對於一個近百歲的老人來說,離開目前媒體製作的各種氛圍,總算是安靜下來可以休息了。
極其純粹的學者
我是一個主張「純學術」的人,在學術上和季先生有很多交往。在我眼裏,季先生一方面有根深柢固的歐洲純學術精神,同時又有強烈的憂國憂民的中國文化本性。記得季先生曾把我叫到朗潤園13公寓的住所,說有電視記者採訪有關敦煌的話題,讓我幫忙講講。可是鏡頭一架好,我話沒說3分鐘,季先生就接過去,滔滔不絕就是20分鐘或半個小時,鏡頭感極佳。他這種雙重的性格,使得他即使到了晚年,還用英文撰寫了《吐火羅語彌勒會見記》這樣的純學術專著,同時又頻頻出現在媒體和報端,掛名主編一些「叢書」、「著作」,受他人利用。最後,他被以醫護的名義送進301醫院,我沒有機會見他,只覺得辛未以來一位堅持非官方化的純學者的形象逐漸消失。我在電視裏看到他的樣子、聽他說的話,已經不是我所知道的季先生了,所以我也就不再看、也不會信了,因為季先生給我留下的最後印象仍是一位極其純粹的學者。
與季先生最後一面
我和季先生最後的一次見面,記得是2002年的事情。季先生的秘書李老師打電話讓我去看看他,說是老先生想我了,因為季先生年紀大了,我一般也不會去打擾他。我的自行車剛剛停在長滿「季荷」的未名湖後湖岸邊的13公寓門前,李老師就打開左邊的陽台門讓我進去,其實過去我們都是和季先生在東面的書房談學問,進到西邊的屋裏,說明季先生在下午3點的時候已經不像往常那樣做學問了。
但季先生仍然關心學術的進步,他和我談到《大唐西域記》的修訂增補問題,他覺得《大唐西域記校注》出版於1985年,工作主要是在80年代初做的,那時國內學術剛剛復蘇,條件還很差,許多國外的西域歷史、語言、宗教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考古資料沒有看到,加上20多年來的相關研究的進步,應當做一部多卷本的新《校注》,比如說一卷一本,他希望在他的有生之年,看到新的校注本的出版。我當然表示願意參加這項工作,在西域研究方面貢獻一份力量,但我不是研究《大唐西域記》的核心部分印度學的學者,所以有些地方有勁也使不上。
吐火羅語後繼無人,
格外悲傷
季先生談到他正在應湯一介先生的約請,寫一本《茲佛教史》,感到許多海外學者研究吐火羅語文獻的資料不在手邊,讓我來幫他留意相關的研究成果。季先生在做吐火羅語《彌勒會見記》時,因為他的弟子們多數不在國內,所以我成為他蒐集資料的助手之一。記得有一次我幫他借來北京圖書館藏Alexander Soper的《中國早期佛教藝術的文獻印證》(Literary Evidence for Early Buddhist Art in China)一書,到了還書的期限,他說怎麼也找不到了。哪還得了!結果我和他以前的秘書李錚老師奮鬥了兩個多小時,終於在他的書房裏重新「發現」了那本書。由於這樣的緣故,季先生曾在〈再論「浮圖」與「佛」〉這篇文章的後記裏,把我稱作「小友」而感謝了一番。其實從幫他借書找資料的過程中,我學到的知識更多。季先生這次談起他是中國唯一懂吐火羅語的人,但後繼無人,感到格外悲傷。因為除了焉耆新發現的《彌勒會見記》之外,他知道茲地區也發現了不少木板和紙本文書或佛典,這些都是研究茲佛教史的重要資料,但無人整理。他謙虛地說自己只懂吐火羅語A方言,即焉耆語,而不能讀吐火羅語B方言,即茲語,希望他和我能一起努力聯繫茲石窟研究所和法國的Pinault教授,整理這批材料。我為此做過一番努力,但最終還是沒能完成季先生交給的任務。
長壽秘訣:吃花生、鹹菜,喝稀粥,啃饅頭
季先生還談到《敦煌吐魯番研究》雜誌,當時我還在幫助他編輯該刊,但由於經費和審稿意見的分歧,我建議暫時停一停,季先生也表示同意。後來找到了其他經費來源,雜誌轉交郝春文教授來繼續負責編輯,我也就算是了結了一樁事情。
我也向季先生匯報了粟特的考古新發現和研究進展,還有我所知道而他不瞭解的一些學界情,當然還有他每次都念叨的某些海外學人的情。
拉拉雜雜地談了很長時間,其間有幾批訪客,都讓李老師以季先生不在家的話給拒之門外。到了吃飯的時候,季先生還要聽我說話,所以他一邊吃粗茶淡飯,一邊聽我講話。我過去曾陪同季先生到泰國參加華僑崇聖大學建校典禮,覺得他對於眼前的山珍海味從不拒絕,所以身體強健,這回看他吃花生、鹹菜,喝稀粥,啃饅頭,才知道這才是他的長壽秘訣。
季先生習慣早睡,等他吃完飯,我就告辭了。
最後的讀書手記
這次辭別,是我最後一次見季先生。但他剛剛住進301醫院的時候,仍在寫《茲佛教史》,不時還託人向我借一些相關的書,比如貝利(H. W. Bailey)的《古代操伊朗語的于闐塞人的文化》(The Culture of the Sakas in Ancient Iranian Khotan)、《于闐語文書集》(Khotanese Texts)、《于闐語佛教文獻集》(Khotanese Buddhist Texts)、劉茂才(Liu Mau-tsai)用德語翻譯的《茲傳》(Kutscha un d seine Beziehungen zu China)等等,我都是按照他的紙條,把書送到藍旗營一位楊老師的家裏,書拿回來時,裏面都夾箋條,季先生從來不在書上寫眉批,他的字都寫在這些紙條上。看這些紙片上熟悉的文字,也就像看到季先生本人一樣,感受到他那追求學術的性格,也好像看見他和藹可親的笑容。
今天,季先生走了,我寫這篇文字,送他一程……
2009年7月11日於北京大學
關於季羨林
季羨林(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齊奘,知名國學大師,語言學外,深諳文學翻譯,為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等已消亡語言的專家,翻譯大量經典著作,對於研究中印文化關係、佛教歷史等方面貢獻良多。
季氏193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翌年赴德國哥廷根大學學習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文化大革命 初期受迫害,後寫成為《牛棚雜憶》。1973年開始翻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77年完成全譯本。
2004年9月在北京「2004文化高峰論壇」上,與任繼愈、楊振寧等學者與文化人士共同簽署的《甲申文化宣言》,強調全球化下文化多樣性的必要性。 2008年1月獲「印度公民榮譽獎」。
榮新江--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文/榮新江 編輯:黃靜]
文章日期:2009年7月15日
【明報專訊】早上接到季羨林 先生的弟子段晴的電話,說季先生走了,走的沒有任何痛苦。作為受季先生多年栽培的私淑弟子,我慶幸他終於離開301的「病榻」,進入了西方「淨土」世界。對於一個近百歲的老人來說,離開目前媒體製作的各種氛圍,總算是安靜下來可以休息了。
極其純粹的學者
我是一個主張「純學術」的人,在學術上和季先生有很多交往。在我眼裏,季先生一方面有根深柢固的歐洲純學術精神,同時又有強烈的憂國憂民的中國文化本性。記得季先生曾把我叫到朗潤園13公寓的住所,說有電視記者採訪有關敦煌的話題,讓我幫忙講講。可是鏡頭一架好,我話沒說3分鐘,季先生就接過去,滔滔不絕就是20分鐘或半個小時,鏡頭感極佳。他這種雙重的性格,使得他即使到了晚年,還用英文撰寫了《吐火羅語彌勒會見記》這樣的純學術專著,同時又頻頻出現在媒體和報端,掛名主編一些「叢書」、「著作」,受他人利用。最後,他被以醫護的名義送進301醫院,我沒有機會見他,只覺得辛未以來一位堅持非官方化的純學者的形象逐漸消失。我在電視裏看到他的樣子、聽他說的話,已經不是我所知道的季先生了,所以我也就不再看、也不會信了,因為季先生給我留下的最後印象仍是一位極其純粹的學者。
與季先生最後一面
我和季先生最後的一次見面,記得是2002年的事情。季先生的秘書李老師打電話讓我去看看他,說是老先生想我了,因為季先生年紀大了,我一般也不會去打擾他。我的自行車剛剛停在長滿「季荷」的未名湖後湖岸邊的13公寓門前,李老師就打開左邊的陽台門讓我進去,其實過去我們都是和季先生在東面的書房談學問,進到西邊的屋裏,說明季先生在下午3點的時候已經不像往常那樣做學問了。
但季先生仍然關心學術的進步,他和我談到《大唐西域記》的修訂增補問題,他覺得《大唐西域記校注》出版於1985年,工作主要是在80年代初做的,那時國內學術剛剛復蘇,條件還很差,許多國外的西域歷史、語言、宗教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考古資料沒有看到,加上20多年來的相關研究的進步,應當做一部多卷本的新《校注》,比如說一卷一本,他希望在他的有生之年,看到新的校注本的出版。我當然表示願意參加這項工作,在西域研究方面貢獻一份力量,但我不是研究《大唐西域記》的核心部分印度學的學者,所以有些地方有勁也使不上。
吐火羅語後繼無人,
格外悲傷
季先生談到他正在應湯一介先生的約請,寫一本《茲佛教史》,感到許多海外學者研究吐火羅語文獻的資料不在手邊,讓我來幫他留意相關的研究成果。季先生在做吐火羅語《彌勒會見記》時,因為他的弟子們多數不在國內,所以我成為他蒐集資料的助手之一。記得有一次我幫他借來北京圖書館藏Alexander Soper的《中國早期佛教藝術的文獻印證》(Literary Evidence for Early Buddhist Art in China)一書,到了還書的期限,他說怎麼也找不到了。哪還得了!結果我和他以前的秘書李錚老師奮鬥了兩個多小時,終於在他的書房裏重新「發現」了那本書。由於這樣的緣故,季先生曾在〈再論「浮圖」與「佛」〉這篇文章的後記裏,把我稱作「小友」而感謝了一番。其實從幫他借書找資料的過程中,我學到的知識更多。季先生這次談起他是中國唯一懂吐火羅語的人,但後繼無人,感到格外悲傷。因為除了焉耆新發現的《彌勒會見記》之外,他知道茲地區也發現了不少木板和紙本文書或佛典,這些都是研究茲佛教史的重要資料,但無人整理。他謙虛地說自己只懂吐火羅語A方言,即焉耆語,而不能讀吐火羅語B方言,即茲語,希望他和我能一起努力聯繫茲石窟研究所和法國的Pinault教授,整理這批材料。我為此做過一番努力,但最終還是沒能完成季先生交給的任務。
長壽秘訣:吃花生、鹹菜,喝稀粥,啃饅頭
季先生還談到《敦煌吐魯番研究》雜誌,當時我還在幫助他編輯該刊,但由於經費和審稿意見的分歧,我建議暫時停一停,季先生也表示同意。後來找到了其他經費來源,雜誌轉交郝春文教授來繼續負責編輯,我也就算是了結了一樁事情。
我也向季先生匯報了粟特的考古新發現和研究進展,還有我所知道而他不瞭解的一些學界情,當然還有他每次都念叨的某些海外學人的情。
拉拉雜雜地談了很長時間,其間有幾批訪客,都讓李老師以季先生不在家的話給拒之門外。到了吃飯的時候,季先生還要聽我說話,所以他一邊吃粗茶淡飯,一邊聽我講話。我過去曾陪同季先生到泰國參加華僑崇聖大學建校典禮,覺得他對於眼前的山珍海味從不拒絕,所以身體強健,這回看他吃花生、鹹菜,喝稀粥,啃饅頭,才知道這才是他的長壽秘訣。
季先生習慣早睡,等他吃完飯,我就告辭了。
最後的讀書手記
這次辭別,是我最後一次見季先生。但他剛剛住進301醫院的時候,仍在寫《茲佛教史》,不時還託人向我借一些相關的書,比如貝利(H. W. Bailey)的《古代操伊朗語的于闐塞人的文化》(The Culture of the Sakas in Ancient Iranian Khotan)、《于闐語文書集》(Khotanese Texts)、《于闐語佛教文獻集》(Khotanese Buddhist Texts)、劉茂才(Liu Mau-tsai)用德語翻譯的《茲傳》(Kutscha un d seine Beziehungen zu China)等等,我都是按照他的紙條,把書送到藍旗營一位楊老師的家裏,書拿回來時,裏面都夾箋條,季先生從來不在書上寫眉批,他的字都寫在這些紙條上。看這些紙片上熟悉的文字,也就像看到季先生本人一樣,感受到他那追求學術的性格,也好像看見他和藹可親的笑容。
今天,季先生走了,我寫這篇文字,送他一程……
2009年7月11日於北京大學
關於季羨林
季羨林(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齊奘,知名國學大師,語言學外,深諳文學翻譯,為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等已消亡語言的專家,翻譯大量經典著作,對於研究中印文化關係、佛教歷史等方面貢獻良多。
季氏193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翌年赴德國哥廷根大學學習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文化大革命 初期受迫害,後寫成為《牛棚雜憶》。1973年開始翻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77年完成全譯本。
2004年9月在北京「2004文化高峰論壇」上,與任繼愈、楊振寧等學者與文化人士共同簽署的《甲申文化宣言》,強調全球化下文化多樣性的必要性。 2008年1月獲「印度公民榮譽獎」。
榮新江--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文/榮新江 編輯:黃靜]
7/14/2009
關於「憤怒的青年」(Angry Young Men)
書名:《中國誰在不高興》作者:周筱贇、葉楚華、廖保平、出版:花城出版社/廣東
評論之書﹕憤青四類
文章日期:2009年7月14日
【明報專訊】編按:前陣子有本暢銷書叫做《中國不高興》, 幾名憤青作者狂罵西方所謂帝國主義者,主張中國「以我為本」,不必再對外逢迎,若有衝突,大可「對外一戰」云云。
這本《中國誰在不高興》,是跟前書打對台之作,三名作者皆為傳媒人和學者,亦常在網絡論政,甚具影響力,他們深入分析和批判中國憤青的「狂熱愛國主義」,呼籲中國人在面對西方時,與其狂傲自大,不如不亢不卑。這是其中一章,告訴我們,什麼是中國憤青。
「憤青」,通常被認為是「憤怒的青年」的簡稱,而最早「憤怒的青年」(Angry Youn g Men)一詞是指1950年代一些作品表現出憤世嫉俗情緒的西方(英國)青年作家和評論家。這些人對於當時西方社會的種種現象感到不滿,進而進行批判,而他們的言論對於社會主流而言是相當極端的,甚至於是帶有無政府主義傾向的。
在今天的中國,非理性的憤青分為很多種類別,我們盡量完整地加以歸納如下:
1. [Zu Fn] 左憤,即左派憤青。
政治術語中左和右的概念起源於法國大革命時期。在1791年的制憲會議上辯論時,擁護激進革命的人恰好坐在議會的左邊,而主張溫和的保守派(立憲派)恰好坐在主持人右邊,於是,人們習慣上將革命的一派稱為「左派」,反對革命的一派稱為「右派」。因此,左的初始含義就是激進,右的初始含義就是保守或反動。在社會主義國家,左派特指擁護社會主義道路的,右派則特指資本主義派。我們這裏說左派憤青,不是指擁護社會主義的憤青,而是指原教旨主義左派憤青,就是毛澤東稱之為的教條主義者、本本主義者。左憤主要是基於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片言隻語,用這些斷章取義的東西來分析中國當下的問題並試圖解決。其實,面對自己的理論被歪曲濫用,馬克思本人就說過他不是馬克思主義者。恩格斯於1890年9月7日在〈給《薩克森工人報》編輯部的答覆〉信中寫到:「在理論方面,我在這家報紙上看到了(一般來說在『反對派』的所有其他報刊上也是這樣)被歪曲得面目全非的『馬克思主義』……馬克思在談到七十年代末,曾在一些法國人中間廣泛傳播的「馬克思主義」時也預見到會有這樣的學生,當時他說『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馬克思主義者』。」
這一類憤青在中國不佔多數,他們多為一些高校中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的學生或老師,這些人脫離了中國的現實,提出的主張自然就很離譜。例如,左憤會從馬克思著作出發,認為社會主義就不該存在商品、貨幣,更不應該有市場經濟,他們對現實的批判唯一的根據就是:你們做的和我在書中看到的不一樣。這一類憤青,在改革開放之初可能還有不少,例如當年中國建立股票市場的時候,某著名高校一位教政治經濟學的教師竟然跳樓自殺以表達自己的憤怒。但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確立,這一類憤青愈來愈少。
左憤在網路上的特徵就是喜歡賣弄馬克思主義理論,比如《資本論》,他們把與人辯論任何問題,就是從這些書中斷章取義地摘幾句話出來。左憤與下面將要說的毛憤的區別就是,他們有可能是反對毛澤東的。在今天也同樣存在這類憤青,他們有馬克思主義理念,但反對毛澤東的許多思想和路線。
2. [Ma Fn] 毛憤,即毛主義憤青。
這一類憤青保留了「文革 」時代領袖崇拜的特徵,他們仍然堅信毛澤東的一切都是正確無誤的,他們反對市場化改革,主張回到改革開放前的狀態,甚至主張再來一次「文革」。這一類憤青,相當狂熱於亢奮,而其主張也相當可怕。而更可怕的還在於,他們在所有憤青中佔的比例是很高的。他們往往保留了「文革」青年的所有特徵,思想、話語、行為與「文革」時代的人如出一轍。如果留意他們在網路上的評論,他們經常是毛主席三個字不離口,把主張市場化改革的人稱為「走資派」,把反對他們的人罵為「黑五類」的後代,甚至公然為「文革」翻案,到處叫囂再來一次「文革」,並且要七八年,再來一次。
毛憤把今天中國的一切問題歸根於脫離了毛主席的正確路線,提出的解決方案就是重新回到毛主席的革命路線上來。在他們心目中,改革以前的社會像天堂一樣完美,毛主席偉大到沒有任何一丁點錯誤。其實,早在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就一致通過了鄧小平 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該決議徹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對多年來的「左」傾錯誤和毛澤東晚年的錯誤作了全面的分析和批評,在肯定「毛澤東思想是我們黨的寶貴的精神財富」的同時,也指出:「對毛澤東同志的言論採取教條主義態度,以為凡是毛澤東同志說過的話都是不可移易的真理,只能照抄照搬,甚至不願實事求是地承認毛澤東同志晚年犯了錯誤,並且還企圖在新的實踐中堅持這些錯誤,這種態度也是完全錯誤的。」
除了反改革和懷念「文革」外,毛憤的另一特點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其實就是盲目排外,與外部世界進行對抗而不是合作。西方國家在他們眼中仍然是「亡我之心不死」的帝國主義,主張不與他們合作,要對抗,打倒美帝國主義,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毛憤與左憤的區別在於,他們認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雖然正確,但是只有毛澤東思想才是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國的一切工作的直接指導應該是毛澤東思想,而不是馬克思主義。
毛憤的來源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文革」時代過來的老毛憤,他們當中有的人成了學者,也就成了當代毛憤的理論導師;一是被這些人引導成為新一代毛憤的當代青年學生。
網路上,毛憤表現為有組織、積極發帖、到處戰鬥的特徵。毛憤經常在網上得意忘形地說,他們運用毛澤東思想,在網上集中優勢兵力圍殲了某某漢奸或右派。毛憤的大本營是「毛澤東旗幟網」和「烏有之鄉」網站等,毛憤們也會通過網站組織一些現實的聚會,比如讀書會、周末看革命電影、毛主席誕辰或逝世周年紀念會等等。毛憤喜歡攻擊和留言的文章或帖子包括以下幾類:自由派學者的文章、批判「文革」的文章、今天中國的負面新聞報道、關於毛澤東的文章、西方國家的報道和文章。毛憤經常攻擊的人物有:張維迎、茅于軾、賀衛方、厲以甯、吳敬璉等。他們的網上留言通常會引用毛主席語錄,然後抨擊改革開放,或者乾脆高喊毛主席萬歲的口號了事,其餘就是無休止的謾罵了。
3. [Mn Fn] 民憤,即極端民族主義憤青。
這一類憤青在現實中數量最多,佔的比重最大。從這幾年爆發的數次反對西方的大規模行動,主力軍都是這一類憤青。
極端民族主義憤青與毛憤有類似之處,就是對西方採取一種無條件的對抗態度。他們與毛憤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中大多數並不反對市場經濟,也不反對改革開放。他們就是對西方充滿了仇恨和敵視而已。
由於我國剛經歷過列強侵佔的屈辱歷史,尤其是日本侵華導致的巨大民族心理陰影,加之我們從耳濡目染大量關於這類題材的文字、音像製品,因此,每一個中國青年,都或多或少是一個民族主義憤青。提起日本,我們很少有青少年不覺得可恨的,提起美國,不少人根深蒂固的概念就是美帝國主義。牢記屈辱的歷史,甚至保留對當年侵略者的仇恨,並沒有什麼錯,然而民族主義憤青可悲之處在於四點:一是他們混淆了我們這個時代和過去那個時代的區別,二是他們的仇恨往往使他們泯滅了應有的良知,三是他們通常走向了與西方非理性對抗的極端,四是他們中一部分(為數不少)是處於蒙昧狀態的人,還處在義和團的水平,凡是西方的東西都要抵制。
如果說毛憤和左憤都是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和學識的話,那麼民族主義憤青則是最愚昧無知的一類憤青,他們當中,相當多的是中小學文化程度,或者乾脆是文盲。文盲完全可以勝任做民族主義憤青,但文盲不可能做左憤和毛憤。也正因此,民憤是憤青中的最大比重者。
在網路上,民憤的特徵就是喊打喊殺,暴力十足,火藥味彌漫。他們喜歡光顧的網站包括中華網、鐵血網等等。
4. [Hn H] 混合型憤青。
可以說,前面所述三類憤青相互混合都是相當容易的,因為他們之間具有天生的橋梁,很容易混成一體,這就形成以下四類混合型憤青:左憤和毛憤的混合(不妨稱為左毛憤),毛憤與民憤的混合(毛民憤),左憤和民憤的混合(民左憤),或者三者合一的憤青。
現實中這四類混合各自的分額和數量我們是無法統計和區分的,我們只能依據經驗進行一下判斷,從筆者生活中、媒體以及網路中觀察的現象看,混合型的憤青大多數都是左毛混合型和民毛混合型。
左憤和毛憤混合之後形成的憤青,他們既堅持教條主義,同時又百分之百信仰「毛澤東同志說過的話都是不可移易的真理」(《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或者說他們認為毛澤東的一切都是符合馬克思主義的,不但毛澤東的新民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和建國後若干社會主義建設理論是正確無誤的,就是大躍進、「文革」也是符合馬克思主義的,百分之百正確的。
毛憤與民族主義憤青結合,是很自然的事情。毛澤東一生就是與帝國主義鬥爭的一生,民族主義憤青要尋找精神偶像,毛澤東無疑是最好的人選,「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可以成為民族主義憤青們的口頭禪。
(標題為編者擬)[文/葉楚華 編輯:黃靜]
書展講座.打對台﹕《中國怎樣才高興?》——亞洲週刊人文講座
文章日期:2009年7月14日
【明報專訊】日期:2009年7月26日(星期日)
時間:上午10:00至12:00
地點: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講者:宋強、黃紀蘇(《中國不高興》作者)
對談嘉賓:《亞洲週刊》主筆南方朔
截止報名日期:7月20日
查詢: 2595 3019(李小姐)
7/13/2009
閱讀期待:葛亮《朱雀》
歸去未見朱雀航
葛亮的《朱雀》
文章日期:2009年7月13日
【明報專訊】編按:早前獲2007/08年度最佳藝術家獎的年輕小說家葛亮,今年書展未暇來港,然新作《朱雀》相信會在書海中備受注目。新著收於王德威編選之台灣麥田「當代小說家II」系列,本版特摘刊王氏撰寫的序言,以饗讀者。王氏在欣賞之餘,不忘殷切建言,說明出身南京、定居香港的葛亮開展的「南京敘事」,於身分張力的經營以至歷史跨度上,如何能令南京書寫如朱雀張目。誠如王氏所言,《朱雀》只是開始。
朱雀是南京的地標之一。在上古中國神話裏,朱雀被視為鳳凰的化身,身覆火燄,終日不熄。根據五行學說,朱雀色紅,屬火,尚夏,在四大神獸中代表南方。
早在東晉時期,朱雀已經浮出南京(建康)地表。當時秦淮河上建有二十四航(浮橋),其中規模最大、裝飾最為華麗的就是朱雀航。朱雀航位居交通樞紐,正對都城朱雀門,往東有烏衣巷,東晉最大的士族王、謝的府邸皆坐落在此。多少年後,王、謝家族沒落,朱雀航繁華不再,唐代詩人劉禹錫因而寫下: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葛亮選擇《朱雀》作為他敘述南京的書名,顯然眼這座城市神秘的淵源和歷史滄桑。南京又稱建業、建康、秦淮、金陵,曾經是十朝故都;「金陵自古帝王州」,從三國時期以來已經見證過太多的朝代盛衰。而南京的近現代史尤其充滿擾攘憂傷,南京條約、太平天國、國共鬥爭、以及南京大屠殺,無不是中國人難以磨滅的記憶。
然而《朱雀》又是一本年輕的書。葛亮創作的背景與不同,他出身南京,目前定居香港,卻首先在台灣嶄露頭角,二五年以〈謎鴉〉贏得台灣文學界的大獎。葛亮剛剛跨過三十歲的門檻,他寫《朱雀》不僅摩挲千百年來的南京記憶,更有意還原記憶之下的青春底色。小說橫跨二十世紀三個世代,但葛亮要突顯的是每個時代裏的南京兒女如何憑他們的熱情浪漫,直面歷史橫逆,甚至死而後已。神鳥朱雀是他們的本命,身覆火燄,終生不熄。
「南京」狀態
在古老的南京和青春的南京之間,在歷史憂傷和傳奇想像之間,葛亮尋尋覓覓,寫下屬於他這一世代的南京敘事。而連鎖今昔的正是那神秘的朱雀。彷彿遙擬六朝那跨越秦淮河的朱雀航,葛亮以小說打造了他的「夢浮橋」——跨過去就進入了那凌駕南方的朱雀之城,進入了南京。
作為一本關於南京的小說,《朱雀》不能自外一個巨大的書寫傳統。早在中世紀左思《三都賦》中的《吳都賦》就描寫了三國時代南京(建業)的風貌;庾信有名的《哀江南賦》則寫於「大盜移國,金陵瓦解」的侯景之亂後。明清以來孔尚任的《桃花扇》、吳敬梓的《儒林外史》都是以南京作背景。而又有什麼作品能夠超越《紅樓夢》對南京——金陵——的追懷?
一九二三年代朱自清、俞平伯夜遊秦淮河,各寫下一篇〈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開現代文學的南京想像。一九三二年魯迅回到曾經求學的舊地南京,有了「六代綺羅成歸夢,石頭城上月如」之嘆;到了一九四九年,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毛澤東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顧盼之際,道盡歷史天翻地覆的感懷。
當代的南京作家書寫南京最負盛名的首推葉兆言。他的《夜泊秦淮》遙想民國風月,戲擬鴛蝴說部,很能託出南京那股新舊時間錯置的曖昧感觸。但《夜泊秦淮》只是短篇合集,未能成其大。其他如稍早的朱文(《我愛美元》)和當紅的畢飛宇(《推拿》)則寫下當代南京的平民風情。至於蘇童雖然不以南京為小說題材,作家本人卻在南京定居多年,耳濡目染,已經成為南京書寫的另一種代言人了。
葛亮其生也晚,連文革都沒碰上,何更早發生在南京的風風雨雨。然而在世紀之交成長,葛亮畢竟有他獨特的經驗,如何將其融入古老的記憶,是《朱雀》最大的挑戰。如前所述,葛亮努力要寫出南京的歷史創傷,但這卻未必是他的所長。葛亮更有興趣的應該是召喚一種叫做「南京」的狀態或心態;南京於他與其說是懷舊,不如說是近於耽美的嚮往。當小說寫葉毓芝的父親在船頭吹簫來到南京、當許廷邁和程囡在明代陵寢廢棄的石碑頂上做愛,我們不禁要會心微笑:青春的想像如醉如癡,可以讓任何沉重的歷史也多情起來。就此《朱雀》延續了當年鍾曉陽《停車暫借問》的特色。
作為一種可能的毒癮
更進一步,葛亮要說南京是一種「癮」,而且這癮可能是有毒的。作為南京的魂魄,雅可在噴雲吐霧中方生方死。許廷邁初嘗南京有名的鹹水鴨頭,一上口就欲罷不能——我們後來才知道炮製鴨頭的秘方不是別的,是罌粟。
在這一方面《朱雀》的兩個男性角色——許廷邁和雅可——值得我們再思。許廷邁是有南京血統的異鄉人,雅可則是古城最新一代的「遺少」或「廢人」。一個站在南京的外圍霧裏看花,一個是陷在南京的內核裏難以自拔。葛亮對這兩個角色都有偏愛——他們都是作家的分身。有意無意間他們尷尬的處境也投射了葛亮本人的兩難。我們的作家其實錯過了南京的輝煌與墮落,是個實實在在的後之來者,但生於斯長於斯,南京又是他與生俱來的存在經驗。借箸代籌,我以為葛亮可以由這兩個角色經營更有張力——或更有反諷意味——的南京敘事,《朱雀》的面貌或許又有不同。
《朱雀》裏的南京雖然未必令人發思古之幽情,卻突出另一種空間的輻輳力量。南京特殊的吸引力讓一批又一批的外來者到此一遊,以致流連忘返。蘇格蘭的華裔青年、日本的藝術家、美國的間諜、俄國的妓女、南洋的歸國華僑、非洲的、新西蘭的留學生輪番出現在葛亮的小說中。而南京經驗流散出去,可以在加拿大、在蘇聯、在北歐激起波瀾。南京的「癮」是會蔓延的。
葛亮以空間輻輳的概念寫南京,看得出香港和台灣經驗給予他的發。南京無論如何保守,畢竟進入了新的世紀,所謂歷史長河到此漫漶出去,成為一種穿梭空間、湮沒邊界的體會。如此,葛亮將六朝風月與後現代、後社會主義的浮華躁動並列一處,或糅合、擦撞種種人事巧合就顯得事出有因。葉毓芝和日本情人芥川在抗戰前夕戀愛不奇怪;芥川的子女在南京大屠殺七十年之後,成為救贖原罪的奔走者,同時葉的外孫女程囡又和芥川的兒子相互有了性的吸引——這幾乎已經到了隔代亂倫的邊緣。相似的例子是程憶楚異母異父的哥哥暗戀妹妹,甚至向她求婚。歷史在南京的離散與聚合如此盤根錯節,以致失去了原有一以貫之的正義訴求或倫理線索。南京的「謎底」深邃不可測,這是葛亮的用心所在了。
放眼其他說故事的人
葛亮似乎與鳥有緣,從《謎鴉》到《朱雀》,短短幾年的成績令人驚艷。徘徊在南京的史話和南京的神話之間,《朱雀》展現的氣派為葛亮同輩作家所少見。但在長篇敘事的經營和歷史視野的構築上,葛亮仍有可以琢磨的空間,也不妨與當代書寫城市的小說名家繼續對話。
比如王安憶的《長恨歌》寫上海六十年的滄桑變幻,古典詩歌裏感天動地的情史化作十裏洋場的欲望傳奇,海上風華的誘惑與悵惘也以此展開。又如賈平凹的《廢都》寫當代西安的聲色犬馬,極頹廢也極感傷。長安的氣象在盛唐過後就每愈下,廢都之「廢」因此不是一時一地的感慨,而是積壓千年的塊壘。台灣的朱天心在上個世紀末以台北為背景寫下《古都》。對朱而言,台北毫無歷史或歷史感可言,但藉召喚一個海市蜃樓般的古都台北,作家寫出了她無處感懷的懷舊,難以發泄的憂傷。香港的董章在九七回歸前夕創作了《地圖集》和《V城繁勝錄》;前者有卡爾維諾式「看不見的城市」的政治隱喻,後者則諧擬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筆意,預先懷念香港將要消失的繁盛。旅美的施叔青曾有《香港三部曲》以女性眼光看香港百年起伏,但張北海的《俠隱》才更出奇制勝,沿用會黨俠情小說的形式,為七七事變前的故都北平寫下迴光返照的一頁。
這些作家各自為心儀的城市述說故事,也因此延續了每個城市的「神話」氛圍。葛亮寫《朱雀》想來也抱有同樣的野心。就此我們回到小說最重要的意象——朱雀——以及一只朱雀形狀的金飾。這只金飾朱雀曾被葉毓芝、程憶楚、程囡三代母女彼此流傳,而朱雀又隨女人們的情愛對象不斷轉手流浪。朱雀的「旅行」,從家人到情人,從南京到北大荒,甚至到了加拿大,一方面訴說世事無常,一方面暗示因緣巧合,南京和南京人謎樣的命運也隨朱雀的線索迤邐展開。小說最後高潮,朱雀的來源真相大白,我們這才理解所謂偶然和必然,冥冥的宿命和人世的機巧其實此消彼長,一件民間工藝品竟是見證——甚至救贖——歷史混沌的最後關鍵。
在寫作的層次上,葛亮其實可以更為自覺地寫出作為說故事人,他何嘗不就像是個打造朱雀的手藝人,他的小說就是那神鳥又一次的神奇幻化。如此,他的敘事更有可能將上古的神話嫁接到後現代的「神話」上。這讓我們想起小說最後,許亭邁遇到朱雀最原始的主人的一段描寫。後者端詳多年以前的物件,不勝唏噓,他於是在小雀的頭部緩緩地銼。動作輕柔﹐彷彿對一個嬰孩。
銅屑剝落﹐一對血紅色的眼睛見了天日﹐放射璀燦的光。
朱雀開了眼,南京的「謎底」靈光一現,這是小說最動人的時刻。而如何持續打磨自己的記憶和技藝,讓作品放出「璀璨的光」,也應該是葛亮最深的自我期許吧。
《朱雀》結尾相當耐人尋味。程囡知道自己懷孕,決定生下無父的孩子。她與遠在太平洋彼岸的許廷邁聯絡,廷邁兼程趕回南京。當他到了「西市門口﹐他默然站定﹐覺出腳底有涼意襲上來。」他為什麼回來?果然會和程囡重逢麼?回到了南京他會就此待下來麼?
這最後一章的章名是「歸去未見朱雀航」。遊子歸來,一切恍如隔世,但一切似乎又都已注定。那曾經絢麗的神秘的朱雀何在?早已消失的朱雀航可還有可尋?命運之輪緩緩轉動,南京的故事未完,也因此,《朱雀》不代表葛亮南京書寫的結束,而是開始。
(小標題為編者擬)
■書名:《朱雀》
作者:葛亮
出版:麥田/台灣
[文/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教授 編輯/黃靜]
7/12/2009
a link:钱文忠:季羡林先生的“看家本领”
季羨林先生為什麼說他「不是大師」?
馬家輝
文章日期:2009年7月14日
【明報專訊】季羨林 先生病逝,特區傳媒予以廣泛報道,可見其分量之重。這樣說,當然不是意味特區傳媒相對於內地同業有什麼特殊分量,而剛相反,正因特區傳媒平素比較不重視學者和作家的生死大事,一旦大報特報,新聞裏的主角便必是具有顯著社會地位或文化意義之「重要人士」。
特區傳媒這回是大報特報了,方向正確,但遺憾的是,從電子傳媒到平面媒體幾乎毫無例外地擺了一個可大可小的烏龍,其「小」者在於,該烏龍徹底違反了季羨林先生的病榻心願,死者泉下有知,恐怕猶有不安;其「大」者則是,該烏龍或許陰錯陽差地「羞辱」了季先生,恭維變成嘲諷,對死者構成了不敬。
什麼烏龍?
那就是,從電子傳媒到平面媒體幾乎毫無例外地用了「國學大師」4個字來形容、描述、總結季羨林先生的文化地位,而這個頭銜,明明是季先生於2002年所鄭重推辭的,當時已是內地學界的大新聞大話題,特區傳媒昧而不察並沿用至今,未免稍稍落後於時勢。
立志「三辭」
一辭國學大師、二辭學術泰斗、三辭國寶
話說2002年10月,季羨林先生已經住院接受治療,病榻中,依然筆耕不斷,寫了一篇連一篇的長短文章,其中一篇〈在病中〉,被收錄於2006年出版的《病榻雜記》書內,季先生透過鏗鏘有力的文字向世人清楚聲明,他立志「三辭」,一辭「國學大師」的大桂冠,二辭「學術泰斗」的大頭銜,三辭「國寶」的大封號。
對於大桂冠,季先生是這樣說的﹕
「現在在某些比較正式的文件中,在我頭頂上也出現『國學大師』這一燦爛輝煌的光環。這並非無中生有,其中有一段歷史淵源。約摸十幾二十年前,中國的改革開放大見成效,經濟飛速發展。文化建設方面也相應地活躍起來。有一次在還沒有改建的北京大學大講堂裏開了一個什麼會,專門向同學們談國學。當時主席台上共坐五位教授,每個人都講上一通。我是被排在第一位的,說了些什麼話,現在已忘得乾乾淨淨。一位資深記者是北大校友,在報上寫了一篇長文〈國學熱悄悄在燕園興起〉。從此以後,其中四位教授,包括我在內,就被稱為『國學大師』。他們三位的國學基礎都比我強得多。他們對這一頂桂冠的想法如何,我不清楚。我自己被戴上了這一頂桂冠,卻是渾身起雞皮疙瘩。」
季羨林先生當然不是自謙,反而,他是自重,因為「國學」是一門獨有所指的研究領域,季先生學問成家數,但其家數,另有懷抱,絕非在「國學」門牆之內,如其所述﹕
「說到國學基礎,我從小學起就讀經書、古文、詩詞。對一些重要的經典著作有所涉獵。但是我對哪一部古典,哪一個作家都沒有下過死功夫,因為我從來沒想成為一個國學家。後來專治其他的學術,浸淫其中,樂不可支。除了尚能背誦幾百首詩詞和幾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觀上談一些與國學有關的自謂是大而有當的問題比如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國學知識並沒有增加。環顧左右,朋友中國學基礎勝於自己者,大有人在。在這樣的情下,我竟獨佔『國學大師』的尊號,豈不折煞老身(借用京劇女角詞)!我連『國學小師』都不夠,遑論『大師』!」
基於相同的自重心情,季羨林先生拒不接受「泰斗」和「國寶」的兩頂帽子,對於自己的立身處世,他有一套自我 評定的標準和結論﹕
「我一生做教書匠,爬格子。在國外教書10年,在國內57年。人們常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特別是在過去幾十年中,天天運動,花樣翻新,總的目的就是讓你不得安閒,神經時時刻刻都處在萬分緊張的情中。在這樣的情下,我一直擔任行政工作,想要做出什麼成績,豈不戛戛乎難矣哉!我這個『泰斗』從哪裏講起呢?
在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中,說我做出了極大的成績,那不是事實。說我一點成績都沒有,那也不符合實際情。這樣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現在卻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這個泰斗又從哪裏講起呢?
在中國,一提到『國寶』,人們一定會立刻想到人見人愛憨態可掬的大熊貓。這種動物數量極少,而且只有中國有,稱之為『國寶』,牠是當之無愧的。可是,大約在八九十來年前,在一次會議上,北京市的一位領導突然稱我為『國寶』,我極為驚愕。到了今天,我所到之處,『國寶』之聲洋洋乎盈耳矣。我實在是大惑不解。當然,『國寶』這一頂桂冠並沒有為我一人所壟斷。其他幾位書畫名家也有此稱號。
我浮想聯翩,想探尋一下起名的來源。是不是因為中國只有一個季羨林,所以他就成為『寶』。但是,中國的趙一錢二孫三李四等等,等等,也都只有一個,難道中國能有13億『國寶』嗎?這種事情,癡想無益,也完全沒有必要。我來一個急剎車。 三頂桂冠一摘,還了我一個自由自在身,身上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歡喜。」
上面抄了一堆季羨林先生的文章,用意當然不是在於填塞字數或調侃特區傳媒。我想強調的是,季先生在垂老之年即使躺在醫院病之上,仍對中國官場和社會的浮誇荒誕有所不滿、有所不爽、有所不屑,因此不惜透過「三辭」以示抗議。
自重和進取
永垂青史
這篇「三辭」文章,有人說是顯示了季羨林先生的「虛懷若谷」,這真矮化了季先生。季先生之虛懷若谷,主要顯現於其治學態度之上,跟該文無關;該文所真正顯現的其實是季羨林的「積極進取」甚至「批判反擊」,他老了,無力再站出來以行動推動這個推動那個了,但是他仍然能夠經由拒絕這個拒絕那個以求精進;別人用加法來介入社會,老去的季先生用的卻是減法,他要求把強壓在頭上的浮誇荒誕摘走踢走,在此行動背後的微言大義和心理動機,與其說是爭取個人的心靈自由,不如說是欲對社會有所啟蒙。而這,才是季先生的真精神、大精神。
當下中國,「大師」橫行,「泰斗」滿天,「國寶」遍地,再對季羨林先生冠以諸種名號,極容易淪為羞辱而非敬仰。欲紀念季先生,理當表揚和鼓吹其自重和進取精神,於治學、於做人、於接物,皆如此,這始是還其本來面目的正途與大道。
馬家輝
資深傳媒人
馬家輝
文章日期:2009年7月14日
【明報專訊】季羨林 先生病逝,特區傳媒予以廣泛報道,可見其分量之重。這樣說,當然不是意味特區傳媒相對於內地同業有什麼特殊分量,而剛相反,正因特區傳媒平素比較不重視學者和作家的生死大事,一旦大報特報,新聞裏的主角便必是具有顯著社會地位或文化意義之「重要人士」。
特區傳媒這回是大報特報了,方向正確,但遺憾的是,從電子傳媒到平面媒體幾乎毫無例外地擺了一個可大可小的烏龍,其「小」者在於,該烏龍徹底違反了季羨林先生的病榻心願,死者泉下有知,恐怕猶有不安;其「大」者則是,該烏龍或許陰錯陽差地「羞辱」了季先生,恭維變成嘲諷,對死者構成了不敬。
什麼烏龍?
那就是,從電子傳媒到平面媒體幾乎毫無例外地用了「國學大師」4個字來形容、描述、總結季羨林先生的文化地位,而這個頭銜,明明是季先生於2002年所鄭重推辭的,當時已是內地學界的大新聞大話題,特區傳媒昧而不察並沿用至今,未免稍稍落後於時勢。
立志「三辭」
一辭國學大師、二辭學術泰斗、三辭國寶
話說2002年10月,季羨林先生已經住院接受治療,病榻中,依然筆耕不斷,寫了一篇連一篇的長短文章,其中一篇〈在病中〉,被收錄於2006年出版的《病榻雜記》書內,季先生透過鏗鏘有力的文字向世人清楚聲明,他立志「三辭」,一辭「國學大師」的大桂冠,二辭「學術泰斗」的大頭銜,三辭「國寶」的大封號。
對於大桂冠,季先生是這樣說的﹕
「現在在某些比較正式的文件中,在我頭頂上也出現『國學大師』這一燦爛輝煌的光環。這並非無中生有,其中有一段歷史淵源。約摸十幾二十年前,中國的改革開放大見成效,經濟飛速發展。文化建設方面也相應地活躍起來。有一次在還沒有改建的北京大學大講堂裏開了一個什麼會,專門向同學們談國學。當時主席台上共坐五位教授,每個人都講上一通。我是被排在第一位的,說了些什麼話,現在已忘得乾乾淨淨。一位資深記者是北大校友,在報上寫了一篇長文〈國學熱悄悄在燕園興起〉。從此以後,其中四位教授,包括我在內,就被稱為『國學大師』。他們三位的國學基礎都比我強得多。他們對這一頂桂冠的想法如何,我不清楚。我自己被戴上了這一頂桂冠,卻是渾身起雞皮疙瘩。」
季羨林先生當然不是自謙,反而,他是自重,因為「國學」是一門獨有所指的研究領域,季先生學問成家數,但其家數,另有懷抱,絕非在「國學」門牆之內,如其所述﹕
「說到國學基礎,我從小學起就讀經書、古文、詩詞。對一些重要的經典著作有所涉獵。但是我對哪一部古典,哪一個作家都沒有下過死功夫,因為我從來沒想成為一個國學家。後來專治其他的學術,浸淫其中,樂不可支。除了尚能背誦幾百首詩詞和幾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觀上談一些與國學有關的自謂是大而有當的問題比如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國學知識並沒有增加。環顧左右,朋友中國學基礎勝於自己者,大有人在。在這樣的情下,我竟獨佔『國學大師』的尊號,豈不折煞老身(借用京劇女角詞)!我連『國學小師』都不夠,遑論『大師』!」
基於相同的自重心情,季羨林先生拒不接受「泰斗」和「國寶」的兩頂帽子,對於自己的立身處世,他有一套自我 評定的標準和結論﹕
「我一生做教書匠,爬格子。在國外教書10年,在國內57年。人們常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特別是在過去幾十年中,天天運動,花樣翻新,總的目的就是讓你不得安閒,神經時時刻刻都處在萬分緊張的情中。在這樣的情下,我一直擔任行政工作,想要做出什麼成績,豈不戛戛乎難矣哉!我這個『泰斗』從哪裏講起呢?
在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中,說我做出了極大的成績,那不是事實。說我一點成績都沒有,那也不符合實際情。這樣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現在卻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這個泰斗又從哪裏講起呢?
在中國,一提到『國寶』,人們一定會立刻想到人見人愛憨態可掬的大熊貓。這種動物數量極少,而且只有中國有,稱之為『國寶』,牠是當之無愧的。可是,大約在八九十來年前,在一次會議上,北京市的一位領導突然稱我為『國寶』,我極為驚愕。到了今天,我所到之處,『國寶』之聲洋洋乎盈耳矣。我實在是大惑不解。當然,『國寶』這一頂桂冠並沒有為我一人所壟斷。其他幾位書畫名家也有此稱號。
我浮想聯翩,想探尋一下起名的來源。是不是因為中國只有一個季羨林,所以他就成為『寶』。但是,中國的趙一錢二孫三李四等等,等等,也都只有一個,難道中國能有13億『國寶』嗎?這種事情,癡想無益,也完全沒有必要。我來一個急剎車。 三頂桂冠一摘,還了我一個自由自在身,身上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歡喜。」
上面抄了一堆季羨林先生的文章,用意當然不是在於填塞字數或調侃特區傳媒。我想強調的是,季先生在垂老之年即使躺在醫院病之上,仍對中國官場和社會的浮誇荒誕有所不滿、有所不爽、有所不屑,因此不惜透過「三辭」以示抗議。
自重和進取
永垂青史
這篇「三辭」文章,有人說是顯示了季羨林先生的「虛懷若谷」,這真矮化了季先生。季先生之虛懷若谷,主要顯現於其治學態度之上,跟該文無關;該文所真正顯現的其實是季羨林的「積極進取」甚至「批判反擊」,他老了,無力再站出來以行動推動這個推動那個了,但是他仍然能夠經由拒絕這個拒絕那個以求精進;別人用加法來介入社會,老去的季先生用的卻是減法,他要求把強壓在頭上的浮誇荒誕摘走踢走,在此行動背後的微言大義和心理動機,與其說是爭取個人的心靈自由,不如說是欲對社會有所啟蒙。而這,才是季先生的真精神、大精神。
當下中國,「大師」橫行,「泰斗」滿天,「國寶」遍地,再對季羨林先生冠以諸種名號,極容易淪為羞辱而非敬仰。欲紀念季先生,理當表揚和鼓吹其自重和進取精神,於治學、於做人、於接物,皆如此,這始是還其本來面目的正途與大道。
馬家輝
資深傳媒人
季羨林病逝:一個時代的結束
國學大師季羨林病逝
享年98歲 溫總聞訊即趕到醫院
文章日期:2009年7月12日
著名國學大師季羨林昨晨9時左右在北京的解放軍301醫院病逝,享年98歲。北京大學成立高規格的治喪工作組,在校內設置靈堂。季老一生成就斐然,著作等身,他的逝世被形容為「一個時代的結束」。季老晚年長期住院,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曾5次探望,聞悉季老逝世後更即時趕到醫院。
季羨林,字希逋,又字齊奘(取意向玄奘看齊),1911年出生於山東臨清市康莊鎮,他身兼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翻譯家、佛學家,精通多種語言,被認為是繼王國維、錢穆、陳寅恪之後中國國學的代表人物。
前日仍談笑風生 應約揮筆題字
其關門弟子、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錢文忠在網誌上稱「我們沉浸在毫無準備的哀痛之中」,因為季老前日下午還用毛筆題寫了「臧克家故居」,為孔子衛視題寫了「弘揚國學,世界和諧」,為汶川廣濟學校題寫了「抗震救災,發揚中國優秀傳統」,精神很好,談笑風生。
但昨天早上,季羨林突發心臟病,其子季承在8時趕到醫院時,季老已經昏迷,301醫院全力搶救,但老人仍在9點不幸逝世。11時,主管文教的國務委員劉延東趕到醫院;12時,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亦趕到,並說「我準備在8月6日為您祝賀生日,還準備了幾個問題準備和您討論啊」。
《新京報》引述季羨林之子、74歲的季承說,「我每天都去看望父親,他每次見到我都很高興,臉上笑呵呵的」。季承還說,姐姐已經過世,父親去世時只有自己唯一一個親人在側。據錢文忠稱,季老10多年前與季承一度反目,直至去年底又重歸於好,並有孫子承歡膝下,故他的最後幾個月時光十分幸福。
一個時代結束 學生如塌精神支柱
北京大學昨日亦在官方網站上公布季老逝世的消息,表示「深切的哀思和悼念」,並成立由學校黨委書記閔維方和校長周其鳳任組長的治喪工作組,昨晚起在校內設置靈堂,今日開始對外開放弔唁。
聞說季老逝世,北師大教授趙仁珪形容,「季老過世是一個時代結束」。有北大學生表示「心中的精神支柱彷彿突然倒塌」,認為季老代表了人文和治學的精神,已經影響了好幾代北大學生。
明報專訊
德國美女為他終身未嫁
文章日期:2009年7月12日
【明報專訊】國學大師也有童年,他非但不是「神童」,還是「頑童」。季羡林的關門弟子、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錢文忠早前寫成《我的老師季羨林之學生時代》一書,書中披露,季羨林小時經常打架、愛在底看書,中學時代看完《金瓶梅》,最愛看武俠小說,還曾經用手猛插米缸想練「鐵砂掌」,練得五指流血。該書已經成稿但尚未出版。
少時頑皮 高考數學僅4分
據《鄭州晚報》引述錢文忠說,初中以前的季羨林先生身上,看到一絲一毫學術泰斗的影子。
季羨林就讀濟南第一師範小學時,和同學互相往臉上塗墨汁,回家後還在堂妹臉上「畫畫」,讓堂妹為他畫鬍子。讀至中學時,他文理嚴重偏科,高考數學僅得4分(滿分為100)。
季羨林18歲在父母安排下娶了比他年長4歲的彭德華為妻,育有一子一女,彭僅得小學文化,並不了解季的研究,但擔當起照顧家庭的重任,季羨林十分感激;季在德國期間曾邂逅比他小一歲的德國女子伊姆加德,惟有緣無分,伊姆加德一直以為他返回中國後會再回來,為了等他而終身未嫁。
東方學泰斗 精研梵文
文章日期:2009年7月12日
【明報專訊】昨日駕鶴西去的季羨林生前是中國為數不多的高齡學者,一生桂冠無數,新華社稱之為「中國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翻譯家、佛學家、作家」,而季羨林曾表示,自己只是一個「雜家」,不配稱「國家大師」「學界泰斗」的稱號。
對中印文化佛教史貢獻大
季羨林最重要的成就在於其精通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羅文等已經消亡的語言,翻譯大量經典著作,對於研究中印文化關係、佛教歷史等方面貢獻最多。
季羨林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學習英文和德文,1935年在德國哥廷根大學學習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和斯拉夫語言等,還能看懂俄文和法文。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奠定其在國際東方學和印度學領域的地位。
1946年,35歲的季羨林被聘為北京大學最年輕的教授,創建東方語言文學系,為全國首個。他研究翻譯了大量梵文、德文及英文經典名著,如梵文的《沙恭達羅》和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等;年過八旬之後,他開始撰寫80萬字的學術巨著《糖史》,還出版了《牛棚雜憶》、《病榻雜記》等多部著作。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正在籌備出版《季羨林全集》。
文革《牛棚雜憶》警後人
文章日期:2009年7月12日
【明報專訊】季羨林一生中的最大災難莫過於文革期間,時年近花甲的他被打成「黑幫」,每日被北大的工人和學生「批鬥」、「審訊」,遊街示眾,被迫從事搬磚、運煤等體力勞動,住在校內的「監改大院」(俗稱「牛棚」)中。他在1992年寫的《牛棚雜憶》中,曾感歎造化弄人,當時堂堂一個教授,每日灰頭土臉、衣衫襤褸,被紅衛兵肆意毆打、污辱、呼喝,受傷、生病亦無人理,惶惶不可終日。
他曾說,自己寫《牛棚雜憶》是為了教育後人不要再做蠢事,書稿1998年出版,被譽為「一本用血淚換來的、和淚寫成的文字」。
珍貴字畫藏品傳被盜
至去年10月,內地傳媒爆出「季羨林字畫盜賣」風波,有人指自07年開始在拍賣市場見到他的收藏品,懷疑有人偷盜後出售,其秘書楊銳以及季老之子季承均被懷疑。季羨林收藏有500多幅著名字畫,最珍貴的是蘇東坡原作,他曾表示「從未授權任何人處理自己財產」,而且他個人收藏的大量珍貴文物已經捐贈北大。北京大學後來發表聲明,聲稱「目前尚未發現季老藏品外流的情況」,稱市面上的拍賣品係偽造。
享年98歲 溫總聞訊即趕到醫院
文章日期:2009年7月12日
著名國學大師季羨林昨晨9時左右在北京的解放軍301醫院病逝,享年98歲。北京大學成立高規格的治喪工作組,在校內設置靈堂。季老一生成就斐然,著作等身,他的逝世被形容為「一個時代的結束」。季老晚年長期住院,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曾5次探望,聞悉季老逝世後更即時趕到醫院。
季羨林,字希逋,又字齊奘(取意向玄奘看齊),1911年出生於山東臨清市康莊鎮,他身兼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翻譯家、佛學家,精通多種語言,被認為是繼王國維、錢穆、陳寅恪之後中國國學的代表人物。
前日仍談笑風生 應約揮筆題字
其關門弟子、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錢文忠在網誌上稱「我們沉浸在毫無準備的哀痛之中」,因為季老前日下午還用毛筆題寫了「臧克家故居」,為孔子衛視題寫了「弘揚國學,世界和諧」,為汶川廣濟學校題寫了「抗震救災,發揚中國優秀傳統」,精神很好,談笑風生。
但昨天早上,季羨林突發心臟病,其子季承在8時趕到醫院時,季老已經昏迷,301醫院全力搶救,但老人仍在9點不幸逝世。11時,主管文教的國務委員劉延東趕到醫院;12時,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亦趕到,並說「我準備在8月6日為您祝賀生日,還準備了幾個問題準備和您討論啊」。
《新京報》引述季羨林之子、74歲的季承說,「我每天都去看望父親,他每次見到我都很高興,臉上笑呵呵的」。季承還說,姐姐已經過世,父親去世時只有自己唯一一個親人在側。據錢文忠稱,季老10多年前與季承一度反目,直至去年底又重歸於好,並有孫子承歡膝下,故他的最後幾個月時光十分幸福。
一個時代結束 學生如塌精神支柱
北京大學昨日亦在官方網站上公布季老逝世的消息,表示「深切的哀思和悼念」,並成立由學校黨委書記閔維方和校長周其鳳任組長的治喪工作組,昨晚起在校內設置靈堂,今日開始對外開放弔唁。
聞說季老逝世,北師大教授趙仁珪形容,「季老過世是一個時代結束」。有北大學生表示「心中的精神支柱彷彿突然倒塌」,認為季老代表了人文和治學的精神,已經影響了好幾代北大學生。
明報專訊
德國美女為他終身未嫁
文章日期:2009年7月12日
【明報專訊】國學大師也有童年,他非但不是「神童」,還是「頑童」。季羡林的關門弟子、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錢文忠早前寫成《我的老師季羨林之學生時代》一書,書中披露,季羨林小時經常打架、愛在底看書,中學時代看完《金瓶梅》,最愛看武俠小說,還曾經用手猛插米缸想練「鐵砂掌」,練得五指流血。該書已經成稿但尚未出版。
少時頑皮 高考數學僅4分
據《鄭州晚報》引述錢文忠說,初中以前的季羨林先生身上,看到一絲一毫學術泰斗的影子。
季羨林就讀濟南第一師範小學時,和同學互相往臉上塗墨汁,回家後還在堂妹臉上「畫畫」,讓堂妹為他畫鬍子。讀至中學時,他文理嚴重偏科,高考數學僅得4分(滿分為100)。
季羨林18歲在父母安排下娶了比他年長4歲的彭德華為妻,育有一子一女,彭僅得小學文化,並不了解季的研究,但擔當起照顧家庭的重任,季羨林十分感激;季在德國期間曾邂逅比他小一歲的德國女子伊姆加德,惟有緣無分,伊姆加德一直以為他返回中國後會再回來,為了等他而終身未嫁。
東方學泰斗 精研梵文
文章日期:2009年7月12日
【明報專訊】昨日駕鶴西去的季羨林生前是中國為數不多的高齡學者,一生桂冠無數,新華社稱之為「中國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翻譯家、佛學家、作家」,而季羨林曾表示,自己只是一個「雜家」,不配稱「國家大師」「學界泰斗」的稱號。
對中印文化佛教史貢獻大
季羨林最重要的成就在於其精通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羅文等已經消亡的語言,翻譯大量經典著作,對於研究中印文化關係、佛教歷史等方面貢獻最多。
季羨林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學習英文和德文,1935年在德國哥廷根大學學習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和斯拉夫語言等,還能看懂俄文和法文。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奠定其在國際東方學和印度學領域的地位。
1946年,35歲的季羨林被聘為北京大學最年輕的教授,創建東方語言文學系,為全國首個。他研究翻譯了大量梵文、德文及英文經典名著,如梵文的《沙恭達羅》和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等;年過八旬之後,他開始撰寫80萬字的學術巨著《糖史》,還出版了《牛棚雜憶》、《病榻雜記》等多部著作。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正在籌備出版《季羨林全集》。
文革《牛棚雜憶》警後人
文章日期:2009年7月12日
【明報專訊】季羨林一生中的最大災難莫過於文革期間,時年近花甲的他被打成「黑幫」,每日被北大的工人和學生「批鬥」、「審訊」,遊街示眾,被迫從事搬磚、運煤等體力勞動,住在校內的「監改大院」(俗稱「牛棚」)中。他在1992年寫的《牛棚雜憶》中,曾感歎造化弄人,當時堂堂一個教授,每日灰頭土臉、衣衫襤褸,被紅衛兵肆意毆打、污辱、呼喝,受傷、生病亦無人理,惶惶不可終日。
他曾說,自己寫《牛棚雜憶》是為了教育後人不要再做蠢事,書稿1998年出版,被譽為「一本用血淚換來的、和淚寫成的文字」。
珍貴字畫藏品傳被盜
至去年10月,內地傳媒爆出「季羨林字畫盜賣」風波,有人指自07年開始在拍賣市場見到他的收藏品,懷疑有人偷盜後出售,其秘書楊銳以及季老之子季承均被懷疑。季羨林收藏有500多幅著名字畫,最珍貴的是蘇東坡原作,他曾表示「從未授權任何人處理自己財產」,而且他個人收藏的大量珍貴文物已經捐贈北大。北京大學後來發表聲明,聲稱「目前尚未發現季老藏品外流的情況」,稱市面上的拍賣品係偽造。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