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2009

關於「憤怒的青年」(Angry Young Men)



書名:《中國誰在不高興》作者:周筱贇、葉楚華、廖保平、出版:花城出版社/廣東
評論之書﹕憤青四類
文章日期:2009年7月14日
【明報專訊】編按:前陣子有本暢銷書叫做《中國不高興》, 幾名憤青作者狂罵西方所謂帝國主義者,主張中國「以我為本」,不必再對外逢迎,若有衝突,大可「對外一戰」云云。
這本《中國誰在不高興》,是跟前書打對台之作,三名作者皆為傳媒人和學者,亦常在網絡論政,甚具影響力,他們深入分析和批判中國憤青的「狂熱愛國主義」,呼籲中國人在面對西方時,與其狂傲自大,不如不亢不卑。這是其中一章,告訴我們,什麼是中國憤青。
「憤青」,通常被認為是「憤怒的青年」的簡稱,而最早「憤怒的青年」(Angry Youn g Men)一詞是指1950年代一些作品表現出憤世嫉俗情緒的西方(英國)青年作家和評論家。這些人對於當時西方社會的種種現象感到不滿,進而進行批判,而他們的言論對於社會主流而言是相當極端的,甚至於是帶有無政府主義傾向的。
在今天的中國,非理性的憤青分為很多種類別,我們盡量完整地加以歸納如下:
1. [Zu Fn] 左憤,即左派憤青。
政治術語中左和右的概念起源於法國大革命時期。在1791年的制憲會議上辯論時,擁護激進革命的人恰好坐在議會的左邊,而主張溫和的保守派(立憲派)恰好坐在主持人右邊,於是,人們習慣上將革命的一派稱為「左派」,反對革命的一派稱為「右派」。因此,左的初始含義就是激進,右的初始含義就是保守或反動。在社會主義國家,左派特指擁護社會主義道路的,右派則特指資本主義派。我們這裏說左派憤青,不是指擁護社會主義的憤青,而是指原教旨主義左派憤青,就是毛澤東稱之為的教條主義者、本本主義者。左憤主要是基於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片言隻語,用這些斷章取義的東西來分析中國當下的問題並試圖解決。其實,面對自己的理論被歪曲濫用,馬克思本人就說過他不是馬克思主義者。恩格斯於1890年9月7日在〈給《薩克森工人報》編輯部的答覆〉信中寫到:「在理論方面,我在這家報紙上看到了(一般來說在『反對派』的所有其他報刊上也是這樣)被歪曲得面目全非的『馬克思主義』……馬克思在談到七十年代末,曾在一些法國人中間廣泛傳播的「馬克思主義」時也預見到會有這樣的學生,當時他說『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馬克思主義者』。」
這一類憤青在中國不佔多數,他們多為一些高校中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的學生或老師,這些人脫離了中國的現實,提出的主張自然就很離譜。例如,左憤會從馬克思著作出發,認為社會主義就不該存在商品、貨幣,更不應該有市場經濟,他們對現實的批判唯一的根據就是:你們做的和我在書中看到的不一樣。這一類憤青,在改革開放之初可能還有不少,例如當年中國建立股票市場的時候,某著名高校一位教政治經濟學的教師竟然跳樓自殺以表達自己的憤怒。但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確立,這一類憤青愈來愈少。
左憤在網路上的特徵就是喜歡賣弄馬克思主義理論,比如《資本論》,他們把與人辯論任何問題,就是從這些書中斷章取義地摘幾句話出來。左憤與下面將要說的毛憤的區別就是,他們有可能是反對毛澤東的。在今天也同樣存在這類憤青,他們有馬克思主義理念,但反對毛澤東的許多思想和路線。
2. [Ma Fn] 毛憤,即毛主義憤青。
這一類憤青保留了「文革 」時代領袖崇拜的特徵,他們仍然堅信毛澤東的一切都是正確無誤的,他們反對市場化改革,主張回到改革開放前的狀態,甚至主張再來一次「文革」。這一類憤青,相當狂熱於亢奮,而其主張也相當可怕。而更可怕的還在於,他們在所有憤青中佔的比例是很高的。他們往往保留了「文革」青年的所有特徵,思想、話語、行為與「文革」時代的人如出一轍。如果留意他們在網路上的評論,他們經常是毛主席三個字不離口,把主張市場化改革的人稱為「走資派」,把反對他們的人罵為「黑五類」的後代,甚至公然為「文革」翻案,到處叫囂再來一次「文革」,並且要七八年,再來一次。
毛憤把今天中國的一切問題歸根於脫離了毛主席的正確路線,提出的解決方案就是重新回到毛主席的革命路線上來。在他們心目中,改革以前的社會像天堂一樣完美,毛主席偉大到沒有任何一丁點錯誤。其實,早在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就一致通過了鄧小平 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該決議徹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對多年來的「左」傾錯誤和毛澤東晚年的錯誤作了全面的分析和批評,在肯定「毛澤東思想是我們黨的寶貴的精神財富」的同時,也指出:「對毛澤東同志的言論採取教條主義態度,以為凡是毛澤東同志說過的話都是不可移易的真理,只能照抄照搬,甚至不願實事求是地承認毛澤東同志晚年犯了錯誤,並且還企圖在新的實踐中堅持這些錯誤,這種態度也是完全錯誤的。」
除了反改革和懷念「文革」外,毛憤的另一特點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其實就是盲目排外,與外部世界進行對抗而不是合作。西方國家在他們眼中仍然是「亡我之心不死」的帝國主義,主張不與他們合作,要對抗,打倒美帝國主義,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毛憤與左憤的區別在於,他們認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雖然正確,但是只有毛澤東思想才是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國的一切工作的直接指導應該是毛澤東思想,而不是馬克思主義。
毛憤的來源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文革」時代過來的老毛憤,他們當中有的人成了學者,也就成了當代毛憤的理論導師;一是被這些人引導成為新一代毛憤的當代青年學生。
網路上,毛憤表現為有組織、積極發帖、到處戰鬥的特徵。毛憤經常在網上得意忘形地說,他們運用毛澤東思想,在網上集中優勢兵力圍殲了某某漢奸或右派。毛憤的大本營是「毛澤東旗幟網」和「烏有之鄉」網站等,毛憤們也會通過網站組織一些現實的聚會,比如讀書會、周末看革命電影、毛主席誕辰或逝世周年紀念會等等。毛憤喜歡攻擊和留言的文章或帖子包括以下幾類:自由派學者的文章、批判「文革」的文章、今天中國的負面新聞報道、關於毛澤東的文章、西方國家的報道和文章。毛憤經常攻擊的人物有:張維迎、茅于軾、賀衛方、厲以甯、吳敬璉等。他們的網上留言通常會引用毛主席語錄,然後抨擊改革開放,或者乾脆高喊毛主席萬歲的口號了事,其餘就是無休止的謾罵了。
3. [Mn Fn] 民憤,即極端民族主義憤青。
這一類憤青在現實中數量最多,佔的比重最大。從這幾年爆發的數次反對西方的大規模行動,主力軍都是這一類憤青。
極端民族主義憤青與毛憤有類似之處,就是對西方採取一種無條件的對抗態度。他們與毛憤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中大多數並不反對市場經濟,也不反對改革開放。他們就是對西方充滿了仇恨和敵視而已。
由於我國剛經歷過列強侵佔的屈辱歷史,尤其是日本侵華導致的巨大民族心理陰影,加之我們從耳濡目染大量關於這類題材的文字、音像製品,因此,每一個中國青年,都或多或少是一個民族主義憤青。提起日本,我們很少有青少年不覺得可恨的,提起美國,不少人根深蒂固的概念就是美帝國主義。牢記屈辱的歷史,甚至保留對當年侵略者的仇恨,並沒有什麼錯,然而民族主義憤青可悲之處在於四點:一是他們混淆了我們這個時代和過去那個時代的區別,二是他們的仇恨往往使他們泯滅了應有的良知,三是他們通常走向了與西方非理性對抗的極端,四是他們中一部分(為數不少)是處於蒙昧狀態的人,還處在義和團的水平,凡是西方的東西都要抵制。
如果說毛憤和左憤都是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和學識的話,那麼民族主義憤青則是最愚昧無知的一類憤青,他們當中,相當多的是中小學文化程度,或者乾脆是文盲。文盲完全可以勝任做民族主義憤青,但文盲不可能做左憤和毛憤。也正因此,民憤是憤青中的最大比重者。
在網路上,民憤的特徵就是喊打喊殺,暴力十足,火藥味彌漫。他們喜歡光顧的網站包括中華網、鐵血網等等。
4. [Hn H] 混合型憤青。
可以說,前面所述三類憤青相互混合都是相當容易的,因為他們之間具有天生的橋梁,很容易混成一體,這就形成以下四類混合型憤青:左憤和毛憤的混合(不妨稱為左毛憤),毛憤與民憤的混合(毛民憤),左憤和民憤的混合(民左憤),或者三者合一的憤青。
現實中這四類混合各自的分額和數量我們是無法統計和區分的,我們只能依據經驗進行一下判斷,從筆者生活中、媒體以及網路中觀察的現象看,混合型的憤青大多數都是左毛混合型和民毛混合型。
左憤和毛憤混合之後形成的憤青,他們既堅持教條主義,同時又百分之百信仰「毛澤東同志說過的話都是不可移易的真理」(《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或者說他們認為毛澤東的一切都是符合馬克思主義的,不但毛澤東的新民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和建國後若干社會主義建設理論是正確無誤的,就是大躍進、「文革」也是符合馬克思主義的,百分之百正確的。
毛憤與民族主義憤青結合,是很自然的事情。毛澤東一生就是與帝國主義鬥爭的一生,民族主義憤青要尋找精神偶像,毛澤東無疑是最好的人選,「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可以成為民族主義憤青們的口頭禪。
(標題為編者擬)[文/葉楚華 編輯:黃靜]

書展講座.打對台﹕《中國怎樣才高興?》——亞洲週刊人文講座
文章日期:2009年7月14日

【明報專訊】日期:2009年7月26日(星期日)

時間:上午10:00至12:00

地點: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講者:宋強、黃紀蘇(《中國不高興》作者)

對談嘉賓:《亞洲週刊》主筆南方朔

截止報名日期:7月20日

查詢: 2595 3019(李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