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2007

大熊貓。竹筍。Mother town food.


30Jun,2007﹐盈盈與樂樂在香港海洋公園第一次出境。我的同事阿樂發出這張圖片通稿。

愛吃竹子的盈盈與樂樂﹐成了我們家今日晚餐的靈感之源。呵呵。
來自江蘇Mayboy老家的竹筍。是家婆春日里晒的清明前春筍﹐幾十斤鮮筍晒出幾斤筍干兒吧。年年﹐端午前寄來海南島。江南筍脆且香﹐與海南的酸筍口感不同的。

人的腸胃﹐一定也有出生地的DNA吧﹐而且是會遺傳的。出生海南的肥仔﹐一年不吃到江南春筍﹐也會呱呱叫吶。
于是﹐小女子很敬重地對待這Mother town food。中午正經打電話回家求教吶。

江南春筍﹐海南文昌雞﹐小火煨了幾個小時。兩位靚仔終于說﹕呵﹐好幾個月沒有吃到這一口了。好家伙。呵呵。
那么﹐周末愉快﹐謝大熊貓吧。

海口老街。純粹改造保護。

K,
這是小才子今日的言論﹐不只是就事論事﹐會縱橫比較了。嘿﹐小女子把龍老師教的手藝﹐一點點帶回島上了。小才子們﹐接得住﹐發揮得好。好玩兒。
海口老街,期待一次純粹的改造保護
2007年06月30日 07:46
中新海南網訊﹕ 一直以來備受大家關注和期待的海口老街(即得勝沙、博愛路等五條歷史名街)修繕與保護問題,如今再次走進人們的視野。
  與以往市民、網友、專家學者們的呼籲與建議不同,據中新網報導,此次海口市委市政府表示,目前已著手採取“保護性改造”。先為老街建築逐一建立檔案;再通過海口市人大立法,劃出保護範圍、制定保護原則;然後,在保護性開發中,政府與業主合作,修舊如舊,保護原貌,還原百年前業態,國家開發銀行為此將配套五、六億元人民幣。
  由此可看出,海口老街的保護已得到政府的重視,殘舊的老街樓牆有望在不久後將到有力的改造保護。如此利好消息,對廣大市民和遊客來講應該是備感鼓舞和欣慰的。
  然而,值得關注的是,政府將採取怎樣的方式進行改造,以防止改造修建得不成功造成對老街的破壞,甚至毀滅。
  近年來,關於歷史文化遺址的改造與開發利用,一直是個敏感的,備受爭議的話題。歸根到底,這是一個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城市擴張力度加大的背景之下,如何處理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關係問題。(關關﹕行文簡潔﹐一語中的。)
  在過去,我們不難發現,國內有的地方對當地歷史文化名街或園區的“改造與保護”,最後卻把原有的東西改沒了:有的把一個古色古色的樓宇改造變成一座不倫不類的新房子;有的把一個清靜幽雅的園區變成一個熱鬧的旅遊購物場所;有的名為“修繕恢復”,實為完全拆除、重建;有的把街道的原居民趕走,改造成一座僅供參觀的“空城”或“商業、文化一條條街;更有的甚至以“改造、開發與保護”的名義,把老街進行拆遷,變相奪去居民的產權,進行商業開發等等。(關關﹕把視野拉開了。)
  此次海口市委市政府對海口老街的立法保護,先逐一建立檔案;再通過立法,劃出保護範圍、制定保護原則;然後政府與業主合作,修舊如舊,保護原貌。由此可見,從工作程式上講,採取了謹慎的態度與原則,不會冒然行動,應值得肯定。
  總之,筆者認為,不管如何進行“保護性開發”,希望海口老街最終能成為保持原有自然文化生態,讓南洋風貌愈發濃郁、城樓與居民和諧共處的特色歷史名街。(關關﹕行文有些底氣了。)
  作者:楚劍

a link。范徐麗泰。海南玩自駕。郵輪游。

http://www.hicns.net/hnnew/2007-06-30/84599.html

半年。網評。48。

K,
  想不想看看﹐小女子怎樣寫采編小結﹖這是節選﹐關于網評﹐半年的。會送總社和省方高層。 小才子們﹐評論越來越有格調了。
中新海南網之網評加大本土關注度
創建近四年的中新海南網,今年加大言論立網的力度,深度關注本地政治、經濟、民生及社會發展,充分發揮新聞傳媒的輿論監督作用,並努力成為獻計獻策的平臺,上半年共播發原創評論48篇。
針對網路評論普遍較為情緒化的現象,中新海南網在培養評論人時,注意樹立嚴謹、求實、斯文、執著的“文化型評論”風氣,在分社的統一部署下,評論注意與中新社通稿,及中新海南網訊配合,對新聞素材提供的思維空間進行延伸,產生了較好的輿論監督及導向作用,被海南各大新聞網站轉發,並多次得到海南省委宣傳部網路新聞處的感謝。
較為突出的評論包括:兩次香蕉謠言事件中,共播發系列原創評論12 條,其中《香蕉"滑鐵盧"考驗政府"危機處理能力"》、《海南香蕉滯銷是因為沒人運輸?》、《從“蕉癌”謠言看知識份子的話語權》、《“蕉癌事件”誰來買單?!》、《時評﹕"蕉癌"何以引發一場香蕉"滑鐵盧》、《“香蕉市場風波”答謝晚宴答謝誰?》、《溝通,希望的開始》、《誰把"香蕉市場風波"當成了過去時? 》、《 用法律手段撲殺“香蕉病毒”謠言》、《海南香蕉的出路可否在深加工上做文章? 》 、《蕉癌風波非價跌主因?產銷通報逃避什麼? 》等,不但在兩次香蕉謠言中起到以正視聽作用, 引起廣泛關注,也對農業主管部門工作方式提出了批評和建設性意見,推動事件的解決。
在海南天然林被毀一百萬畝的反思中,原創評論《
若都在意了,誰還敢動我們的"綠色乳酪"?!》、《我們的"綠色乳酪",到底有多少在哪里?! 》,希望通過評論,將一次人大的執法大檢查,推動為長期的、全民的對於天然林保護的教育,為海南各大網站轉發影響頗佳,並引起海南省人大辦公廳重視。
海南十八位漁民馬來西亞遇難事件中,中新網評論《
誰關心18位南沙遇險漁民如何熬過來?》,希望政府與媒體,將“以民為本”的行政理念及新聞報導方向,更多落實到關注百姓生死攸關的大事件上。
此外,中新海南網持續播發有關海南“鄉土文化事件”的評論,希望通過輿論,引導人們更加關注生活的這片島嶼之文化內涵,並有通過持續的鄉土教育,將其傳播給下一代,為經濟全球化的大潮中,海南本土文化的留存作努力。這些評論包括《
“歷史文化名城”缺失“鄉土教育”》、《“華光礁一號”只是一艘古沉船嗎?》、《轄南海之海洋大省為何沒"南海博物館"?!》、《誰來豎起“海瑞精神”的標杆?!》、《:黃仁宇眼中的“海瑞”》、《海口老街,期待一次純粹的改造保護》。
我們對民生問題持續關注,原創評論包括《
執政何時才能真的“人性化”?!》、《“人民警察”真的為民了嗎?》、《造林英雄陶鳳嬌是一位稱職的母親嗎?》、《用不合規定電動摩托車是老百姓的錯?》、《當行人不再相信斑馬線》。

a link.《歐洲時報》。《今日海口》。

http://www.hicns.net/dz/003.html

趣文。亂解。赤壁。周瑜。東坡。

赤壁.周瑜.東坡
文章日期:2007年6月30日
【明報專訊】赤壁之戰擊敗曹操的最大功臣,應該是周瑜。不過後世受偏幫劉備的《三國演義》影響,弄成諸葛亮大出風頭,把周瑜氣死。
宋代未有《三國演義》,蘇軾著名的《赤壁懷古》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便讚美周瑜,「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關關﹕從來女子妒小喬。)
《讀書》雜誌有一篇〈浪淘不盡是多情〉,談論這首詞最後幾句,蘇東坡自述感懷﹕「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原來有些學者認為,多情兩字是指蘇東坡懷念的亡妻,「十年生死兩茫茫」的元配王氏。美滿的周瑜和小喬,使蘇東坡自感失意,想到亡妻會笑他提早衰老。
這種解釋有情有趣,但不知是否正確。
蘇東坡對赤壁和周瑜很迷,則毫無疑問。我亦找他的《前赤壁賦》、《後赤壁賦》重溫一下,以前很熟悉,不過拋開很久了。
《前赤壁賦》提到曹操橫槊賦詩,一世之雄,而「困於周郎」,不提諸葛亮。 妙在重讀《後赤壁賦》,發現蘇東坡是爬山攀石高手,自稱深夜在斷岸千尺的赤壁「攝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龍,攀栖鶻之危巢」,如果屬實,就近似蜘蛛俠!(關關﹕離奇的解釋。不過﹐動腦了。呵呵。)
[石琪 http://www.cultureshot.net/]

I'm back.


My heart 's as bright as iris.

Village flower.

Village road.

The cloudy ,My Guoxing Road,dispersing.

The Shekinah?

女人。四十。臉譜。張家瑜。



K,
  這篇文字﹐我喜歡。女人﹐四十﹔花兒﹐謝了﹐也就謝了﹔如是﹐被寵﹐自愛﹐那么﹐花兒﹐會忒驚艷。這是﹐真感受﹐不誑語。真的好。
臉譜
文章日期:2007年6月29日
【明報專訊】手邊剛拿到新出爐的蘇珊桑塔格的紀念文選,內附一本小小的蘇珊的照片集。愛不釋手的翻了又翻。女哲學家們都有一種冷靜甚至冷酷的氣質。蘇珊長得真是好。在她那本《我等之輩》的封面照,背景應是紐約都會高低起伏的大廈,她一隻腳蹺起在窗台上,斜倚一疊文件,黑衣黑褲短靴子,就這樣看鏡頭,甚至不透露出一絲的笑容。那雙眼載呈一種嚴密的非暖的光華。似不想取悅任何的讀者,包括她自己。
而另一幅在一九九八年的照片,她把留了多年的中長髮剪的像個小男孩似的好貼好短,全白的如一片洞悉世情的雪地,時年五十五歲,距她七十一歲離世前還有好長一段時日,眼瞼微微垂下並托腮,這時不揚眉的她我寧可相信她不是在思考任何銳利的哲學命題,而是穿過視點,到達過去的某一地點,與回憶會面,遂有一種近似飄忽的神情。對照她偏愛的黑衣,那構圖顯現女人最充滿智慧光彩的一面。
我都希望有這樣一幅照片傳世,原諒我的以貌取人,四十歲之後的女人,是理當為自己的打扮和容顏負一點責任。見到許多女哲學家如西蒙波娃那高等士女式的打扮,她永遠像一個什麼都不缺的完美女性之形象出現在眾人面前,那高大的身影得體的打扮,有法式女性高雅高傲的身段,梳得一絲不苟的髮髻像她的哲學一樣硬淨,在矮小的沙特身邊一點都不輸蝕。老一些的她有一張望遠處的照片,花色裙子和一貫的髮髻,歐洲女人鍾愛的誇張珠飾,理所當然的皺紋和因年齡微微鬆弛的皮膚,逕自在煙霧瀰漫的咖啡館毫不在乎展示,恍似古玉般的光芒。
哦,還有漢娜鄂蘭,在《黑暗時代群像》一書封面上已經成熟不復早期那甜美的我見猶憐的標準淑媛,鄂蘭的五官極細緻,是古典美人型,年輕時閃一種輕柔光。但後期是她與海德格那糾結的愛情令她變得有點譏嘲?有一張她拿根香煙,斜偎在沙發上,中規中矩的襯衫戴長的小圓珠鏈,似笑非笑的看鏡頭(或你?),鬈曲少許白莖的短髮。雙眼因年歲有點下垂和小小的眼袋,可那神情自然的好像她生下來就是這樣兒,不過老也不過年輕,不亢不卑的恰如其分把眼中那知性的味道傳送出來,如果你說這女人沒腦,打死我都不信!
還有維吉尼亞伍爾芙、西蒙威爾、史碧娃克……當然,最先吸引我的是她們美麗的腦袋,可驚喜的是她們還有順眼的外表就是讀者額外的優惠,但也難說,對一個偏心的讀者而言,就像是戀愛的男女,妳愛她的論述,故一切都變得有道理,連吳爾芙的勾鼻也非常之性感。
這種膚淺的我對女哲學家臉譜之賞析,是一種類似追星族的擁護,她們都非絕色美女,看來也不好相處,但因睿哲的文字,精緻華美的逼靠出一種濃縮如結晶體般的爍光。那一幅幅的相片,遂有意思在裏頭醞釀發酵,散發連攝影師都意料不到的味道。
我稱之為,哲學的光。

龍口粉絲﹕愛情

愛情
文﹕龍應台
文章日期:2007年6月29日
【明報專訊】從劍橋到了倫敦,我們住進了林柏藍特酒店。以荷蘭最偉大的畫家做為酒店的名字,大概已經在昭示自己的身分和品味了。拉開窗簾,以為可以看到雄偉的維多利亞阿伯特博物館,卻發現窗正對後院,看出去只是一片平凡而老舊的磚造公寓建築。有點失望,正要拉上窗簾轉身的那一瞬,眼角波光流動間瞥見建築的顏色和線條,頓時建築隱退,顏色和線條鏤空浮現,顏色深淺參差,線條黑墨分明,微風剛好吹起柔軟的淡紫色的窗簾布;那一扇一扇窗的豎與橫之間,彷彿是一種佈局,樓與樓的彼此依靠和排拒之間,又像在進行一種埋伏的對話——我不禁停下來,凝視窗外,凝得入神,直到一隻鴿子突然驚起,「嘩」地一聲橫過。
我們沿克倫威爾大道慢步行往白金漢宮的方向。華飛說,高二德文課正在讀《少年維特的煩惱》,課堂上討論得很仔細。
「喔?老師怎麼說?」我興味十足地看他——我也是高二的時候讀這本書的呀,在一九六九年的台灣,一邊讀歌德,一邊讀瓊瑤。一七七四年《維特的煩惱》出版後,說是有兩千個歐洲青年效法維特為愛自殺。拿破崙在東征西討的殺伐中,總是隨身攜帶這本愛情小書。
(關關﹕哎呀﹐小女子好像是一進高中就拿來讀了。不好意思。是特恍惚﹐讀了。笑﹐從此都不一樣。哭﹐則是沒有來由的。瘋﹐倒從沒有停止過。喜歡上帥且斯文語文老師的課﹐不喜歡他在作文點評時﹐那次先讀別人的作文。其實﹐只有一次而已﹐呵呵。初中同學畢業廿年聚會﹐那位盯在身後許多年的“小師兄”說﹕你是從不看我們的。是麼﹖不覺得。)
「你一定不相信老師怎麼說,」華飛笑,「老師跟我們說:你們可不要相信這種『純純』的愛。事實上,愛情能持久多半是因為兩人有一種『互利』的基礎。沒有『互利』的關係,愛情是不會持久的。」(關關﹕誰不曾想呢﹖純純的愛情。其實﹐純純也得靠“經營”得來的。不然﹐也會不干淨。都一樣﹐純與不純﹐個人偏好而已。愛情﹐哪里那么絕對﹖互利﹖是因為不曾遇上愛情﹐那是利益婚姻﹐甚至動物需求。其實﹐愛情﹐不就顆心﹖心上﹐有了﹐就是有了﹔心里﹐沒了﹐也就沒了。不過﹐那心﹐嬌嫩﹐得雙手捧著﹐越捧越金貴﹐自己眼里看。不管﹐他人怎樣說。是吧。)
我很驚奇地看著他,問:「你同意他的說法?」
華飛點點頭。
我飛快地回想十七歲的自己:我,還有我的同齡朋友們,是相信瓊瑤的。凡是男的都要有深邃而痛苦的眼睛,女的都會有冰冷的小手和火燙的瘋狂的熱情。愛情是只有靈沒有肉的,是澎湃洶湧一發不可收拾的;唯美浪漫、純情而帶滅性的愛情,才是最高境界的愛情。 (關關﹕龍老師﹐哈哈。)
華飛以好朋友約翰為例,正在給我作解說,「你看,約翰的爸媽離婚了,約翰爸爸和現在的女朋友就可能持久,因為,第一,約翰爸爸是個銀行總經理,女朋友是個秘書,她得到社會和經濟地位的提升。第二,約翰媽媽是大學校長,約翰爸爸受不了約翰媽媽這麼優秀;現在跟自己的秘書在一起,秘書不管是學識還是地位還是聰明度都不如自己,他得到安全感和自我優越感。在這樣『互利』的基礎上,我判斷他們的關係可能會持久。」
我兩眼發直地瞪自己十七歲的兒子,說:「老天,你——怎麼會知道這些?」
他瞅我,明顯覺得我大驚小怪,「這什麼時代啊,媽?」 (關關﹕這樣的語調﹐小女子也好熟悉。肥仔﹐肥仔﹐他﹐還肯跟我玩兒﹐就因為小女子還能聽得下呵。)
晚上,倫敦街頭下起小雨,我們在雨中快步奔走,趕往劇場,演出的是《伊芙塔》,以阿根廷沛龍總理的夫人生平為故事的音樂劇。我們還是遲到了,《阿根廷,不要為我哭》的熟悉旋律從劇場的門縫裏傳出來。
四十八歲享有盛名的沛龍將軍在一個慈善舞會裏邂逅二十四歲光豔照人的伊芙塔。舞台上,燈光迷離,音樂柔媚,伊芙塔漸漸舞近沛龍──我低聲對華飛說,「你看,『互利』理論又來了……」
華飛小聲地回覆:「媽,可是我才十七歲啊,好像不該知道那麼多,好像——還是應該相信一點什麼吧!」 (關關﹕華飛﹐哈哈哈哈。)
我有好一陣子一邊看戲一邊心不在焉。他的問題——我有答案嗎?
早上,燦亮的陽光撲進來,華飛還睡。我打開窗簾,看窗外那一片平凡而現實的風景。心想,這中間,也必有巨大的美的可能。(關關﹕小女子也覺得如此﹐人間自有真情在﹐不是空口杜撰的。)
[文﹕龍應台]

6/29/2007

高天。Thirteen。中國歷代經典寶庫。







Hi,
小女子與Mayboy﹐十三年前造的小人兒﹐已經高過小女子一頭了。 
這是高天的生日禮物﹐我倆一起從新華書店救出的一套好書。呵呵。
海南三環出版社九二年版《中國歷代經典寶庫》。這部書的序言為《一個中國古典知識大眾化的構想》﹐三十冊﹐一折七十七元。
可知道內容是什么﹖原來﹐就是台灣時報文化的出版的《中國歷代經典寶庫》中的三十本。不但樣張相同﹐連字體也是繁體吶。 配圖多是精選典籍﹐漂亮死了。
記得出版時﹐有過蠻大場面的發布會﹐講的就是瓊台文化合作﹐不少典籍是台灣著名的史學者進行的普及講解﹐台大歷史系教授也在其中。
台大歷史系教授﹐寫普及版本﹐是在作功德吧。
寫得真是通俗好看﹐這兩日Mayboy與肥仔﹐常常一人一本臥床讀。小女子﹐負責走去為已看入眠的倆人﹐拿下眼睛﹐關燈。呵呵。
*******
喜歡《序言》的結語﹕
  也許﹐若干年後﹐今天這套書的讀者里﹐也有人走入這一偉大的文化殿堂﹐與先聖先賢并肩論道﹐弦歌不輟﹐永世長青的開啟著﹑建構著未來無數個世代的中國心靈﹗
  歷史在期待。
*******
這是目錄: 作者﹐是不是許多都如雷貫耳﹖
第一類﹔傳統文化類
論語──中國人的聖書 作者:宋淑萍
孟子──儒者的良心 作者:
林鎮國
老子──生命的大智慧 作者:
余培林
莊子-─哲學的天籟 羅龍治
墨子--救世的苦行僧 周富美
荀子--人性的批判 陳修武
韓非子--國家的秩序 張素貞
左傳--諸侯爭盟記 孫鐵剛
列子--御風而行的哲思 羅肇錦
尚書--華夏的曙光 李振興 
第二類 修身治國類
禮記──儒家的想理國 作者:周何
史記──歷史的長城 作者李永熾
資治通鑑──帝王的鏡子 作者:雷家驥
戰國策──雋永的說辭 作者:鐘克昌
顏氏家訓──一位父親的叮嚀 作者:盧建榮
鹽鐵論──漢代財經大辯論 作者:詹宏志
貞觀政要--天可汗的時代 作者﹕雷家驥
通典-─典章制度的總匯 作者﹕張榮芳
文史通義──史筆與文心 作者:喬衍琯
明夷待訪錄──忠臣孝子的悲願 作者:董金裕
第三類
抱朴子──不死的探求 作者:李豐楙
敦煌變文──石窟裡的老傳說 作者羅宗濤
唐宋八大家──大塊文章 作者:張健
說苑──妙語的花園 作者:鐘克昌
神仙傳──造化的鑰匙 作者:高大鵬
明清小品──性靈之聲 作者:陳萬益
六祖壇經──佛學的革命 作者:楊惠南 (記錄者傳係惠能大師的高徒──法海禪師。)
山海經-─神話的故鄉 作者﹕李豐楙
世說新語-─六朝異聞 作者﹕陳萬益
楚辭-─澤畔的悲歌 作者﹕呂正惠

6/28/2007

記憶。珍珠。與誰?




K,  
對讀梁﹑馬兩大才子今日文﹐感覺很是悲憫。是啊﹐時代與個人﹐大時代與小人物......

時代﹐時光﹐電光火石﹐不信有幾許小人物﹐能夠在大時代的顛簸中﹐參透當下。  
于是﹐小人物只有可憐地抓住過隙微塵。微塵沉澱了﹐就是個人的小記憶﹐再荒唐﹐也是真實的“歷史”。或許﹐讀者讀之﹐無序無趣無所謂﹐然而﹐對于當事者言﹐那是一時﹐那是一世﹐風花雪月﹐愛恨情仇﹐驚天泣地﹐刻骨銘心。

小人物的故事﹐不是大時代的註腳﹐其實﹐那才是大時代的核兒。即使英雄﹐誰又敢說﹐自己不是小人物?Nobody,Somebody,Who are you?!
--------  
最愛讀的文本之一﹐是回憶錄。尤以﹐不造作﹐不嬌情﹐甚至不編排者﹐最佳。隨手拈來的記憶之珠﹐最是本真﹐最打動人﹐如小女子。  
那日﹐妹妹在線上問:人生是苦海?有人說﹐有苦﹐有海﹐沒苦海。  
小女子﹐只是答:直面吧。
渡人生﹐如渡海﹐這大約是不錯的比喻吧。渡海﹐一生﹐一船﹐幸也不幸。無風無浪倒無趣﹐有風有浪見真情。  
渡海者﹐最信命﹐船順船翻靠天定﹐倒視同船兄弟為伴侶﹐甚至刎頸之交。

在海島久了﹐不時聽到海底沉船的故事。看今人撈起的﹐神仙雕刻﹑杯碗碟壺﹐甚至釵頭鳳﹐就教人痴想:人生﹐到底有怎樣的陪伴﹐心才能妥貼呢?  
如果﹐人生如海﹔那么﹐記憶就是海底的珍珠了。怎可能﹐誰可能﹐知道在哪兒撈起?天知道﹐那顆心愛的夜明珠﹐沉在更路簿還是海路簿的航線了?只不過﹐今兒看見了別人的珠兒﹐想起了我的﹐她已沉了。說故事﹐已經很心痛﹐聽者若是不懂﹐豈不是情也枉然了。唉﹐人生﹐知己﹐一﹐也難求。  
這事兒﹐相信董橋先生懂﹐不然﹐他干麼寫<故事>﹖寫<白描>﹖他的故事﹐從來都是記憶里拈來﹐從來都是對著喜歡的人說。不然﹐不說﹐與誰說?  
不信﹐去讀讀吧。都是﹐讀書人。

----
病了﹐在家﹐聽雨﹐讀書。何兆武。董橋。
在商務買的書﹐終于寄回來了。Mayboy和肥仔﹐去取了。
是啊﹐“十年前,愛是佔有,是嫉妒,是猜疑,是管束,是讓自己快樂;十年後,愛是放手,是體諒,是信賴,是放任,是讓對方快樂。”
吳清源
文章日期:2007年6月28日
【明報專訊】田壯壯憑《吳清源》在上海國際電影節取得了最佳導演,可是,這部片子絕對不是田壯壯的最佳作品。
海報非常吸引,很有點小津或侯孝賢的興味,遠鏡張震,沉靜地抬頭,無語,似在邀請觀看者前來猜度他的隱藏故事。
是了,「隱藏」可能就是關鍵字,導演在片子裏一直努力營造隱藏的氣氛,處處控制情節的發展和演員的情緒,像打密碼一樣,用跳躍的節奏串連大時代裏的大事件,而正由於切得零碎,再大的事件亦不顯其「大」,都只是背景,用以襯托男主角的生命歷程和心志思維。 (關關:比之動輒詩史﹐這樣更窩心吧。中國人﹐已經教大敘述給累壞了。)
能透過《吳清源》察看那個曲折的時代,一切都被隱藏起來了,都變得無關痛癢,就只剩下男主角的情緒起伏,觀眾被迫赤裸裸地面對吳清源一人,用他的眼睛凝視世界,代入他的喜怒哀樂。
這樣的電影非常難演,失去了煽動的劇情,演員站在鏡頭面前幾乎有如獨白,任何一個眼神都是關鍵任務,是禍是福,就看這一秒。對此挑戰,張震迎接得非常賣力,但畢竟未算成功。他的眼神,多了空茫、少了凝重,彷彿永遠在等別人告訴他下一步應該怎麼踏出,若無叮嚀,便將惶惶然不知所措。 (關關:這大概是人生常態吧。醒目仔﹐幾少。即使﹐醒目仔﹐亦有惶然時。)
老年吳清源那幾場戲尤為敗筆。臉上的化妝竟然跟電視劇的水平沒有兩樣,裸露的雙腳和雙手更原形畢露地展示了一個壯年男子的皮膚;他從藤椅上站起身往接電話,那行走的姿態也一點都不年老。張震終究就只是張震。(關關:當下﹐也就剩張震了。)
演的堅持是值得尊敬的,田壯壯自始自終都有自己一套對電影的觀看方式,並不隨波逐流;當同代的導演在拍大部頭在用中國的異國情調來賺錢的時候,田壯壯以一股另類分流的氣質而在一旁默默做他的功課。這次的功課叫做「隱藏」,但當隱藏過度,一切便變成隱形,對於大時代,對於吳清源,對於作品本身,都是一種令人心疼的浪費和可惜。 (關關:在內地拍片兒﹑寫字﹑為畫﹑做戲﹐這叫做"手藝"﹐一種無奈的手藝。不知﹐自由王國的人們可能理解?一直很欽佩田壯壯﹐還記得八0年代看完其<搖滾青年>後的顛狂﹐那戲一把就把當時青色如我的一班混沌者﹐從現實中拉拔出來﹐好像靈魂飛上天﹐俯瞰著自己們。教人覺得﹐說的那回事兒﹐離自己不遠。在當時﹐沒有這樣的電影。)
在《吳清源》裏,我們看不見吳清源的變化,只因,我們根本看不清楚時代的變化,沒了時代,人也沒有了血肉,最後印象最深刻的恐怕只能是一張海報,以及,海報上的那股虛渺的空靈。
馬家輝a link:

龍口粉絲:書展名家講座

K﹐
  收到伙伴們的E﹐雖不能至﹐心想往之。對今年書展﹐小女子似乎格外牽掛.....

龍應台教授應邀於香港書展的"名作家講座系列"中擔任講者。
講題與時間如下:

名作家講座系列1——龍應台教授
講題:香港十個沒打開的抽屜
地點:香港會展中心201室
時間:7月18日(星期三)下午15:30-17:00

屆時《亞洲周刊》的編輯柴子文先生 (也是我們8003的同學)將擔任主持人,歡迎大家參加是次講座。
有關書展購票等相關事宜,敬請登錄http://hkbookfair.tdctrade.com/chi/ 查詢。


8003文化關懷小組謹啟

梁文道:從「港獨」到「人心回歸」

從「港獨」到「人心回歸」
梁文道
文章日期:2007年6月28日
【明報專訊】既然香港的政治體制和管治手法基本上和殖民時期沒有太大的分別,而這套體制又是如此明顯地不公正不民主,何以當年曾經與之激烈對抗的「愛國人士」不堅持鬥爭下去?中央政府又為什麼不歡迎打出民主旗幟的去殖運動呢?這個問題我們已經爭論過很多年了,而且答案簡單得讓人覺得誰再問下去誰就是笨蛋。
可是仔細再想,這個問題又未必那麼愚蠢,答案也不是那麼簡單。
查良鏞先生前一陣子公開評論香港民主進程問題,他說﹕「大陸沒有民主,香港就沒有民主。」這番話肯定教民主派大為反感,但是司徒華先生難道不也曾多次表達過類似的意思嗎?在我看來,這種說法其實非常準確。原因不是什麼民主政治觀念在中國的傳播和深化問題,而是很現實的制度考慮。
我已不只一次在此說過,「一國兩制」不是種永久的建制,而是有限期的臨時措施,一般認為它的期限就是50年。為什麼我們天天說「一國兩制」如何被落實了,卻很少去問從今算起的40年後的遠景呢?按照《基本法》,香港最終是要實行行政長官及立法會雙普選的。假設這個目標在2012年或2017年實現了,那麼2047年後又該怎麼辦呢?如果「一國兩制」像個有期限的罐頭到期了,是把香港的特首換成非民選的市長加上市委書記,將已經普選的議會變成現有的人大會議?還是屆時內地省市級別的行政區域也推行了某種形式的雙普選呢? (關關﹕在中國傳統語境里﹐“三”是言其多﹐“九”是極言其多。當年﹐小平開口對嚴謹的英國人﹐以及仍在英人管制下的港人﹐說了一個那么實在的數字"五十"﹐很是教人匪夷所思。這數字﹐折磨了許多人﹐許多年﹐還將許多年。是不是﹐換個思維方式想想:世界﹐哪一天不在變?變是永恆的﹐不變才是恐怖的。今人的努力﹐“或許”會對未來變的方向有些用﹐但﹐這不過給不甘的人們﹐一個安慰罷了。萬事﹐皆合力推動﹐一己之力﹐盡力了﹐就無悔。至于﹐到時如何﹐小女子以為﹐不必揣測。歷史﹑現實﹑未來﹐人類從來這樣走過﹐惟有只問耕耘者無悔﹐只知收獲者總會不滿。智勇雙全者﹐從來都難得。所謂時勢造英雄﹐是也。)
除了這等體制變革的複雜理由使得中央政府不願香港在民主普選的道路上走得太快,另一個理由或許就是張炳良前一陣子所說的「港獨」了對許多港人而言,港獨是很不可思議的天方夜譚,大家更不明白追求民主和港獨怎麼會拉上關係。可是從北京的角度看來,這種擔憂卻是很實在的,而且一直與香港的民主化聯繫在一起。
例如被譽為香港戰後第一次政改試驗的「楊慕琦計劃」,曾經是香港開展民主進程的希望。過去一直有個傳聞,說這個計劃遭到當年中國政府的激烈反對,因而胎死腹中;可當時的倫敦真的就會為此卻步嗎?還是因為考量到日後管治的難度與剛剛上場的冷戰所帶來的複雜國際局勢呢?儘管這個傳聞的可信度不高,但北京的態度仍有蛛絲馬可尋。10年前為了迎接回歸,中央電視台拍過一套大型紀錄片《香港百年》,裏面是這麼描述「楊慕琦計劃」的﹕「讓華人參政並非楊慕琦的終極目的,這位港督曾開誠布公地宣稱,『楊慕琦計劃』旨在培養港人的所謂歸屬感,即抵制回歸中國,心甘情願留在英國統治下。但即使是這樣一個居心叵測的改革,只因表面帶有民主色彩,最終還是難逃被束之高閣的命運」(見王宏志﹕《歷史的沉重》頁115)。這也是內地文獻關於「楊慕琦計劃」的一項共識,即任何帶有民主色彩的政治都會強化港人對香港的認同感,從而使他們抵制甚至抗拒回歸中國。
同樣的想法,也出現在彭定康政改方案引起爭論的時期。當時中方也認為「如此發展下去,幾年後英國是『還政於民(港人)』而不是『還政於中』」(見前引書116頁)。換句話說,香港的民主化從來都有「港獨抗中」的危險,因為民主政治必然會讓選民更加認同他們選出來的領袖以及這個地區,而非(不經選舉產生的)中央政府和整個國家。所以03年7.1遊行的口號「還政於民」才會叫部分「愛國人士」這麼緊張,因為這等於是港獨意識的浮現。所以每當民主派有人赴外游說,希望國際關注香港民主問題,都會惹來勾結外國的謾罵,因為這讓人想起楊慕琦和彭定康這些英國人的「陰謀」。
因為「一國兩制」的未來演化,中央對港獨和失控的疑慮,以及眾所周知的中共政權特質,故此香港在政治體制上的去殖不只難有寸進,甚至難以啟齒。剩下來的唯一出路似乎就是「人心回歸」了,也就是「親中派」總是試圖叫大家信服的——「要民主就要先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所以推動愛國教育和國民認同絕對不是無關民主宏旨的事情,恰恰相反,它是民主化的必要步驟。「親中派」相信只有在香港人百分之百地認同自己的國家之後,中央才能打消對港獨的恐懼,雙普選也才有一點實現的希望。
問題是香港人真的不夠愛國也不夠認同自己的國民身分嗎?雖然有許多調查指出仍有不少市民認同自己是香港人多於中國人,也有許多學者(例如馬傑偉)從各種角度精細地闡釋香港人抗拒中國認同的原因;可是我以為這並不算一個太嚴重的問題,甚至可能像陳冠中所說的,是個「偽問題」。因為這類調查並沒有深入探討受訪者在何種層次上定義「中國人」與「香港人」,你拿這組問題去上海調查,說不定也有部分人會覺得自己是上海人多於中國人。人的身分認同是多層面的,國籍與城籍的認同不一定是衝突的,正如一個人不一定硬要在母親與妻子這兩種身分上排出先後不可。
毋庸贅言,以移民為主的香港社會一直保有某種中國人的身分自覺。和某些至今仍在市面流傳的內地書刊所說的完全不同,殖民地教育根本沒有教香港人認同英國效忠英國。在殖民統治末期,倫敦更幾乎像一個不存在的首都,而香港則是一個看不見殖民主的殖民地。當時絕大部分的學生都學過中國歷史,反而教授英國史的學校則如鳳毛麟角(如果有的話);隨便在街上捉一個人來問,有多少人知道什麼叫Magna Carta,又有多少人聽過Oliver Cromwell呢?這正是殖民統治的精髓,基本上不去觸碰香港華人的民族意識,也不積極推行國民教育,如此方能維持統治者的中性色彩,便於管治。到了六四事件這次香港的「民族主義復興運動」之後,港人的民族認同更被推到了另一層次。
所以在香港搞愛國教育,如果光談中國歷史的偉大和文化的光榮,其實是件很無聊的舉動,因為香港人大都不會對中國歷史一無所知,更不否認自己是中國人。現在的愛國教育好比我的父親每天早上都要提醒我﹕「你要記住,你是姓梁的,你的爸爸也是姓梁的,你爸爸的爸爸還是姓梁的……」假如我的父親天天這樣教訓我,我一定會帶他去看醫生。我們又為什麼老要教一群中國人去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呢?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這種認同是否少了一層國民認同的層次呢?香港人的愛國是否只是一種文化上的感情(所謂「血緣」感情其實也是文化建構的成果),而非包含政體在內的政治社群認同感呢?我想大部分人都覺得事實的確如此,但原因除了老生常談的歷史因素之外,其實還有一個更現實的制度條件,那就是「一國兩制」造成的隔閡了。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兩會期間,幾乎全國新聞媒體都把有關新聞放在最顯著的位置,只有香港才會把它丟在「中國版」,排在港聞之後。不只如此,大部分港人恐怕也弄不清楚兩會到底在討論些什麼。由此看來,香港人似乎真的很不關心祖國,把自己城市芝麻綠豆的小事看得比全國矚目的爭議還重要。然而,兩會談出來的結果對香港又有什麼實質影響呢?幾乎沒有。再重大的中央決策其實也跟香港人的日常生活無關,取消農業稅影響得了香港嗎?通過物權法呢?修改納稅人個人報稅辦法呢?所有這些最影響內地百姓最切身的政策變動都影響不了香港。既然大家根本活在截然不同的體制底下,又怎可能產生真正休戚與共的政治社群歸屬感呢?就算教導學生認識國情學習國家法令和制度,他們也只不過是「得個知字」。
香港人明明還活在一套殖民體制支配的社會裏,但中央政府卻對徹底去殖的民主運動深懷戒心。它害怕港獨,害怕香港人的國民認同感太差,於是特區政府和親中派想方設法搞教育。但文化歷史教育對許多港人而言淪為了重複得令人厭倦的套話,真正實際的政治認同教育卻受限於「一國兩制」變成了一種不及身的知識。這真是一個充滿諷刺意味的歷史困境,大家10年前談的是「主權回歸」,現在講的是「人心回歸」,而「去殖」就一直卡在中間進退不得。
梁文道--牛棚書院院長

6/27/2007

香港高校“搶生源”戰火燒到海南島

K,
  这是我们的实习记者的调查,很有趣啊。其实,双城飛距離不過五十分鐘。海南孩子選擇香港讀書﹐還有一個不好意思說的理由﹔怕冷﹐北方冬天的干冷。這一點﹐香港果然像家。呵呵。
中新社海口六月二十七日電 題:香港高校“搶生源”戰火燒到海南島                   作者 付美斌  
中國國家教育部規定,今年允許包括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十二所香港地區大學,在內地二十一個省、四個直轄市進行招生。這場香港內地高校“搶奪高材生”戰火,一直燒到了海南島。  
本月十一日,高考剛結束,香港大學即來瓊舉行今年第二次招生說明會;截至十五日報名結束時,有九十一名考生報考港大。二十六日,香港城大在瓊舉行內地最後一站推介諮詢會。   
城大朱國斌博士:吸收優秀高分生 為香港儲備人才    
港大來瓊負責招生的范冠豪先生告訴記者,今年港大在內地招生三百名,學費上漲到每學年十萬港幣,按名次前六十名將獲得每學年十四萬港幣獎學金,就讀港大後,還有機會獲得學院的多種獎學金。  
二十六日,香港城大內地與海外學生招募總監朱國斌博士接受本社獨家專訪時說,城大今年在地內地二十五個省市計畫招生一百八十名,海南招三名。  
朱說,城大對內地各省市的文理科狀元最感興趣,同時也提供全額獎學金(四十四萬元港幣),還設立全國奧賽、國際競賽獲獎者獎學金八萬元港幣,入學後學校還提供其他多種獎學金。今年考試成績在全省前三名的文理科考生只要到城大就讀,都能拿全額獎學金。
朱國斌博士認為,內地學生特別刻苦。同時,內地學生應該有更多的自主性和科學地應用時間,加強合作精神。
朱表示:“在內地招生,也是為香港將來發展儲備人才。”
城大學生萬詩堯:香港有家的感覺
香港城大說明會,特意請來了去年從海南中學到城大商學院就讀的萬詩堯同學,分享在港一年的學習生活情況。  
萬詩堯一頭短髮,上身穿著背後有“城大”二字的黃色體恤,戴一副寬邊眼鏡的臉上透出幾分稚氣和自信心。  
萬詩堯說,去香港城大就讀之前對城大充滿憧憬和希望,心裏也有一點緊張,很怕自己到那後不適應,但是到那後才發現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  
她對記者說:“香港是國際化的大都市,城大是國際化的教學環境,學校用英語來刺激學生的創新思維,新穎、獨特,學校也經常舉辦豐富多彩的學生自主創新活動。”  
今年才十六歲的萬詩堯在分享會上說:“城大的老師來自不同的國家,校園環境優美,在香港城大讀書有一種家的感覺。”     
考生及家長:看中國際化全英語教學模式   
港大說明會上,學生家長王先生告訴記者:“小孩成績不錯,上北大、清華沒問題,但是現在更想讓小孩到港大去求學。看中香港是多國文化交匯的地方,而港大全英語教學模式趨向國際化。”當記者說到在香港求學的費用很高時,王先生說:“自己就一個小孩,經濟不是問題,只是想他有理想的將來。”
來自海南中學的謝同學告訴記者:“看中香港高校的獎學金,還有全英語教學環境。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在一起學習,對自己瞭解國際社會,會很有幫助,自己對城大人文及社會科學學院很感興趣。”  
對香港高校來內地招生搶生源,海南中學校副校長吉先生說:“學校不會主張學生去或是不去,由學生自主選擇,跟內地名校北大、清華錄取一樣。” 海南華僑中學和海南國興中學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了相同看法。(完)

6/26/2007

a link.《今日海南》。博鰲。Me.

http://www.hainan-today.com/2007/200706/web/200706_20_21.htm
http://www.hainan-today.com/200509/web/index02.html

馬家輝。去殖。保殖。增殖。

忽然想起黃文放先生
——也談「去殖」、「保殖」,以及「增殖」
文章日期:2007年6月26日
【明報專訊】大概是1997年的8、9月之間,下班後搭地鐵返家,我常於住處附近的花園平台遇見一邊散步、一邊抽煙的黃文放先生,那時候我還沒有太大的煙癮,但也會留下來,向他討一根煙,既是陪他抽煙,亦是聽他說說左派故事。
黃老先生出身於新華社,在愛國陣營裏,向來被視為「開明左派」,尤其在「六四」之後,更常倒轉槍頭對內地政情批判甚力。記得有一次我們在吐雲吞霧之際聊及左派前途,戴黑膠框眼鏡的黃先生瞇眼睛、頗有信心地說,相信數年之後,左派政治人物應該有機會在特區政府裏掌權,而且,有機會得到比較像樣的名譽平反。
聽後,我點頭;對於黃先生的政情分析,晚輩如我,唯有信服。
黃文放先生逝世距今7年了,香港也整整回歸10年了,細察前事,很難說黃先生的預言是對或錯,因為曾德成畢竟做了手握地區重要資源的局長,楊光也早已取得了大紫荊勳章,然而這些「掌權」力度和「平反」規模應該遠不如黃先生所預期的大和廣。因此,雖然傳媒和評論員最近不斷分析曾德成出任局長的政治意義何在,其實若從黃先生的角度出發思考,此事大可倒過來引爆一連串的回溯追問﹕為什麼要等到回歸10年之後,才有第一位「根正苗紅」的左派人士做了大官、掌了大權?為什麼到了回歸10年後的今天,左派陣營在香港的歷史定位仍未能得到普及的重寫、翻案、認同?
答案當然得從過去10年的社會起伏裏發掘,但也可從回歸以前的長達10多年的「過渡期」內尋得線索。
宏觀地看,當時的所謂「過渡期」其實有兩層意義,一是香港的主權地位和管治機器的過渡,全球注視,舉世關注;另一則是中國的經濟轉型和社會變遷,箇中劇烈,比前者有過之無不及,更直接影響到前者的方向和結局,而本土左派在兩層過渡裏常被推進尷尬的夾縫位置。(關關﹕原來如此。)
沒錯,在香港的「小過渡」裏,在中央勢力的佈局下,本土左派的權力位置確有顯著提升,但適逢中國的「大過渡」,經濟發展才是硬道理,穩定繁榮始是大目標,北京在香港所進行的種種「接收準備」皆以對資本集團和專業精英統戰作為首要考量,並未急於致力提拔本土「紅」人,許家屯在回憶錄內即曾細述其中策略,包括「統上不統下」、要對港英培植的專業人士「多做工作」、盡量別讓香港市民感覺「共產黨即將全面控制香港」等等,最後還因此遭本土紅色陣營抱怨「交了新朋友,忘了舊朋友」。
由這角度看,中國的「大過渡」算是攔截了本土左派所期待的「小過渡」,令他們有勢而沒法用勢。(關關﹕評論可以寫得很江湖呵。)
本土左派在香港之正式得勢,是在彭定康推動政改之後。 在「六四」風暴裏,本土左派激於一時義憤而站「錯」了邊、表「錯」了態,當風暴稍竭,當他們的腦袋「清醒」過來,唯一能做的事情當然是以最快速度、最強力度「撥亂反正」,透過各式赤裸裸的方式向中央交心,如果翻看1991至1995年之間的香港報紙,不難發現左派陣營的大量浮誇言詞,這些既是「愛國言論」,卻亦是「補鑊言論」,潛台詞是,補過贖罪,力求赦免,而彭定康的急進政改方案更成為他們的「補鑊平台」,敵人贊成的我們反對,號角響起,戰雲密佈,本土左派歡天喜地地替北京新主衝前殺敵。
然而,本土左派的「倒霉」在於遇上一位管治無能的董特首,他在「中國人當家作主」的回歸新世紀裏,本已逐步佈局、騰出空位,好讓傳統愛國陣營上位掌權,只可惜在講求實際的香港社會,「管治輸出」決定一切,當董建華常因「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而弄致民心動盪、天怒人怨,本土左派唯一能做的是沉默以對,不管在主觀願望或客觀空間上,皆難施展像樣的爭權大計。此外,董建華的管治失效更令「人心思英」,本來有機會萌芽成長的各式「去殖論述」被限制了想像空間,反而英治時代的「輝煌成就」常被作為眼前現實的反諷對比,殖民不僅沒有被「去」,也不僅僅是被「保」,而更是被「增」了港英政府的管治壓制與不公不義若非被遺忘便是遭淡化,殖民暴政被免役於批判,香港的後殖民經驗非常迷幻,殖民者遠去,但對被殖民的紫色盼望仍跟許多人不離不棄。(關關﹕心理學﹐不是也講究距離效應﹖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距離最能消化的是“仇恨”﹐最能增長的是“思念”。可是﹐若再次近了﹐又未必好了。人類﹐就是﹐很糾纏﹐理還亂。)
由這角度看,香港的首任特首既是「左派罪人」,亦是「去殖罪人」,他本欲讓本土左派出頭,結果卻是令左派更抬不起頭;他接收了殖民之後的新政權,結果卻是令香港市民更思念港英時代的殖民者。
當然,本土左派在回歸10年內沒法執掌實權和全面平反,自己亦須負上非常關鍵的責任。在第23條的立場上、在民主普選的取態上,本土左派與社會主流意見之間終究有一段不短的距離,曾蔭權此番把左派大將放置於重要崗位上,與其說是他對新局長具備百分百信心,不如說是他對自己具備百分百信心,因為他必暗暗相信,上位兩年多,恒指兩萬點,他有足夠的能力和民望把左中右的政治力量控制於治下;另方面,中國經歷了20年的「大過渡」,亦同樣累積了足夠的信心和意志去回頭拉拔「老朋友」,在所謂AO治港的大傘下讓本土左派觸碰治港實權。(關關﹕做記者的﹐講究的是觀察。評論人﹐則要有預見。有些不同的。但﹐專注﹐很重要。)
而掌權之後的本土左派,假以時日,亦必儲蓄到足夠的信心去替自己平反,只不過,黃文放先生沒法親眼看見了。
馬家輝 資深傳媒人

“海口老街”南洋風貌今猶在


很南洋吧。少了馬尼拉的馬車而已。

老海關的標志﹐與百姓的日子﹐好自然地在一起。

瓊劇呵。小女子﹐聽不懂﹐靠意會。才子佳人麼﹐誰不懂﹖
照片是小才子的﹐還有蔣生的。鳴謝。
K,
這是小才子筆中﹑鏡頭下的海口五條歷史名街﹐生活依然很致密呵。據陳辭說﹐在全國﹐五條老街連片保存下來的﹐海口是唯一的了。
小女子說﹕慢是美好的。陳先生很附和。
在老街﹐海口本地老老少少進進出出﹐或換季添衣﹐或逢年辦貨﹐或無事遛噠。累了﹐三塊錢泡一壺紅茶奶﹐或現磨本地咖啡﹐或新鮮切片檸檬茶﹐吃現烤土點心﹐發呆﹐亂想﹐胡拍﹐感覺﹐忒好。
肥崽五六歲前﹐所有的新衣﹑玩具都是從那些小店淘來的﹔偶爾會遇到專門賣泊來品的小攤﹐異國異國的味道﹐就把小女子拖住了。
之後﹐去菲律賓采訪﹐哎呀﹐才明白海口為何稱老街為“南洋街”﹐騎樓呵﹐小店鋪呵﹐ 甚至風吹過落下的種子﹐在屋頂上斜斜地長出﹐教人覺得﹐時空當真是可以﹐漂移的。
夜幕降臨﹐那些水磨調調的瓊劇﹐仿佛長在空氣里﹐才子佳人和現世之間﹐誰說沒有通道吶﹖

  觸摸海南﹕“海口老街”南洋風貌今猶在
  文﹕黃英劍
  在海口市區東北部、海甸河畔,有一片“海口老街”,當地人亦稱之為“南洋街”。
  包括得勝沙路、新華北路、中山路、博愛路、解放路、長堤路的這片老街,兩側都是一幢幢始建於十九世紀末的南洋風格柱廊式騎樓。
  海口騎樓老街的形成,跟海口的港口開放通商史大有聯繫。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宣佈廢除海禁,開海貿易。瓊州(海口)從此海運四通八達;至咸豐八年(西元1858年)清政府與英法政府分別簽訂《天津條約》,瓊州(海口)即被辟為通商口岸,稱瓊州口。
  從此,瓊籍人士熱衷於下南洋謀生,外國人則可以在瓊州自由往來。
  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一批瓊籍歸國華僑華人,或者因為“衣錦榮歸”或“落葉歸根”,回到海口後紛紛效防南洋建築風格的特色,建成一幢幢柱廊騎樓式的建築,用於商用和居住。
  這種建築特色,非常適合海南陽光照射強、瞬間即來暴雨的自然條件,利於人們遮陽擋雨。由於毗臨港口,這些騎樓所形成的街道,一直是海口最繁華熱鬧的商貿街區。
  舊時的得勝沙街是洋行,茶樓、旅館、貨棧、戲院的聚集地,繁華一時。
  街上還有間冼太夫人紀念館(俗稱“冼夫人廟”),為紀念在南北朝時期對治理海南有卓越貢獻、為安定團結統一的開創大好局面的冼夫人(西元522-602)而建,這是目前瓊島50多家冼夫人廟之一。據傳這裏古時稱外沙,清道光二十九年(西元1850年)把總黃開廣將入侵海口的海寇戰勝於此。“得勝,即取得勝利”,因此外沙改名為“得勝沙”。
  如今這裏被改為服裝批發零售步行街,街道兩旁大多是服裝批發零售店,是海口本地老少換季添衣的好去處。
  街上間中偶見旅館、茶樓,街道上還有不少攤檔,擺賣各種各樣本地的傳統的小吃……
  海口市政府1998年投資600萬,對得勝沙老街進行門面裝飾改造,修舊如舊將騎樓街南洋格調更加張揚,不過樓內仍是破舊的。
  緊挨得勝沙街,殘舊的新華北路、中山路等幾條老街,騎樓雖為南洋風格特色,但牆上的雕刻卻出現了中國民間吉祥圖案。
  新華北路有傳統的裁縫店、各類平民服裝鞋店,還有茶樓、小食店。一家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風格的“解放電影院”,仍以手筆楷體寫就的宣傳板在招攬顧客。街邊,偶見擺放著人物素描、“代寫書聯、畫像”、“畫像請上二樓”的廣告,昭示著樓房主人家的生意行當。
  中山路五金燈飾一條街,騎樓與鱗次櫛比的霓虹廣告輝映……樓房的主人既是居民,也是商人。
  博愛路老街,行人、車輛日夜流淌,非常熱鬧。一個個小店銷售家電、小商品、紡織品、服裝面料、幹鮮花店、文具、禮品,本土文化“質地”細膩,生活氣息濃郁。
  貫穿博愛路的東、西門市場,東門為人來往的菜肉市場,西門則是古玩一條街,大大小小古玩攤檔沿街而擺……劇團正在街底搭建戲台,看來當晚有瓊劇表演。仿佛魯迅的《社戲》裏的畫面,附近的居民早早從自家搬來椅凳佔據位置,期待著中意的角兒粉墨登場……
  今年,海口榮膺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稱號。這其中最大一個因素就是有海口南洋騎樓建築群。
  據悉,為加大對轄區內文化遺跡、遺產和歷史街區等的保護力度,海口已提出未來五年立法規劃:立法保護歷史街區。(完)

6/25/2007

海口願景。陳辭。精﹐美﹐宜居。


K,
  這是忙活了一天的事兒,其實准備了許久,是為這一期歐洲時報-今日海南-今日海口而作。27日巴黎出版。
     海口願景:最精最美且宜居的省會城市
      -—訪中共海南省海口市市委書記陳辭
  “位於中國最南端的海南島,作為中國最年輕特區的省會,海口市的城市發展願景,是建設中國最精最美且宜居的省會城市。”  
  “這個城市政府的執政理念,追求的不是核心競爭力,不是經濟總量,也不是高稅收,而是城市的生活品質,百姓的幸福指數,生態環境的保護,總之是‘宜居度’”。
  中共海南省海口市市委書記陳辭,六月二十五日接受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具國際視野的地方官員
  陳辭,一九七五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英文系,曾任解放軍空軍第四航空學校翻譯,並曾在中國駐埃及使館武官處擔任翻譯。八0年代中期,曾獲派美國弗吉尼亞州大學進修。一九九四年陳辭調任海南省外事辦副主任前,從一九八八年九月起連續五年多,擔任團中央國際聯絡部四處處長。從一九九五年十月至二00三年,他一直主持海南省的外事僑務工作。
  這樣的經歷,使得陳辭成為海南省為數不多的,既有較高知識水準,又有國際交往經驗的領導幹部。
  陳是促成博鼇亞洲論壇永久會址落戶海南的關鍵人物;還曾在二00一年四月海南陵水上空中美撞機事件中,擔任中方新聞發言人;在任三亞市市委副書記、市長期間,促成“世界小姐選美大賽”在三亞舉辦,令三亞一躍成為海南最具國際知名度的城市。
  二00五年一月,陳辭調任海口市委副書記、代市長,二00七年六月至今任海南省委常委、海口市委書記、四屆省委委員,已獲選為中共十七大代表
             海南獨立地理單元優勢
  陳辭說,談論海南的發展,不能局限于海南,而應將海南放在世界的、中國的、東南亞的範疇內,論其長短,尋找空間。
  他分析,看海南,既有中央視角,也有海南視角,關鍵是怎樣融合。
  從中央政府角度,中國不缺少海南的GDP,不缺少海南上繳的稅收;但是,作為生態保護最好的一片淨土,海南在中國絕對是稀缺的。
  同時,海南作為中國除台灣以外唯一的獨立地理單元,有機會在探尋中華民族未來生存模式、發展模式方面,承接一些國家級的政治、經濟體制改革試驗。
  鄧小平當年倡議海南建省辦特區,就是希望在靈活的體制安排下,海南用二十年的時間趕上台灣四十年的發展,證明中共也可以以較短的時間,新的管理體制,建立一個經濟發達,生態環境優美,人民生活富裕的海南島。
  當然,從地方政府而言,要對島上八百多萬人口的福祉負責,發展就是第一要務。關鍵是,如何在生態環境脆弱、能源與資源有限的島上,避開工業社會歷史發展階段,給環境和社會帶來的破壞,在國際組織的支援下,找到新的發展模式與產業模式,同時不失去海南島最寶貴的東西。  
           最精最美且宜居省會內涵  
  在這個前提下,海口作為是中國最年輕省份的省會,正在從“生產型”向“宜居型”城市轉變。
  比如,“宜居城市旅遊化改造”,包括修路、修橋、城市建築立面、街道尺寸。道路改造,由寬變窄,由直變彎,提高密度,公交優先,行人優先。城市建設,沿海不再建新建築,留出視覺通道,方便旅行者。”
  “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城市就以文化論輸贏。”陳辭有著非常符合國際潮流的城市發展理念。
  陳辭特別強調,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標誌的海口五條歷史名街,海口市政府將採取“保護性改造”,國家開發銀行為此將配套五、六億元。
  據悉,海口將先為所有老街建築逐一建立詳細的檔案;再通過海口市人大立法,劃出保護範圍、制定保護原則;然後,在保護性開發中,政府與業主合作,修舊如舊,保護原貌,還原百年前業態。(關關﹕經過在香港與伙伴們一起,在龍老師的指點下,對灣仔街市存去的調查,小女子明白了什么是普羅最珍惜的集體記憶。當聽到陳,如此闡述海口對老街道的保護開發理念時,小女子差點落淚了。人生,實在是經不起一而再,再而三的失去。我想。會全力以赴投入這項功德事業。希望,推進正確的操作。并用自己的筆和相機,全程跟進。使之成為,中國乃至亞太地區,老城文化保護的一個范例。)
  陳辭描述說:早上去吃海南腸粉,白天去逛街買小土產,晚上去喝老爸茶……這樣的生活,是海南傳統的文化生態,赤著腳穿拖鞋的老街居民,是這種文化真正的載體,這樣的記憶才是海口真正的“城市記憶”,相信也會吸引旅行者。(關關:類似這樣的描述,小女子在港好像也看過呵。看來,人間處處有知音。只要,有心。)
  “陽光海口,娛樂之都”,是另一個正在海口推行的理念。
  陳辭說:白天有濱海的、陽光的有氧運動,夜晚有高雅的、民間的多彩文化生活。偏于小島,收入水準不高,生活品質卻不特別低,這就是最精最美且宜居的省會城市海口的未來。(關向東)

6/24/2007

舊文一篇。胡恩威。舞台劇《萬歷十五年》。


才子﹐生在帝王家﹐苦是另一番
石小梅啊﹐胡錦芳﹐江蘇省昆劇院的老師。那里﹐小女子﹐青春﹐流連﹐留戀。
左二是海瑞。
去年7月﹐一個暴雨的午後﹐小女子前往進念廿面體﹐訪問大才子胡恩威。第一次悟出﹐建筑學的節奏之美﹐原來能如此微妙地嫁接到戲劇結構和舞台形式上﹐這可是僅學習戲劇編劇與舞台美朮﹐所難以領悟的。小女子﹐慶幸能在記者行當浸潤十八年﹐可以在‘讀人’之際﹐把曾琢磨過的手藝﹐打通了。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再登香港舞臺
中新社香港二00六年九月十五日電 
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  
“萬曆十五年,是西曆的一五八七年。中國正值明朝年間,距離滿清入關只有五十七年,距離鴉片戰爭則尚有兩個半世紀;而西方社會則脫離了中世紀的黑暗時代,踏進文藝復興時期不久,幷逐漸邁向工業革命”,根據黃仁宇同名著作改編的大歷史話劇《萬曆十五年》,用娓娓道來的比較方式講述歷史,該劇十五日在香港公演。  
解讀中國歷史繞不過去的“山”  
“對於一般歷史學家而言,萬曆十五年幷無事可記,是一個無足輕重、平淡無奇的年份;但黃仁宇先生卻認為,這年發生的一些小事,以大歷史(macro-history)的眼光來看,足以揭示了中國往後數百年至今的命運”,該劇的編導胡恩威先生這樣對記者說。  
黃仁宇先生撰寫的《萬曆十五年》,一九八一年由美國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先後獲得美國國家書卷獎(American Book Awards)歷史類好書兩度提名,及後成了耶魯大學中國歷史課程必備教科書。該書其後在內地和港臺出版發行,僅僅在華語世界銷量即達二十萬冊以上,一度成為兩岸三地學界、商界乃至政界瞭解中國歷史的“必讀書”,其影響遠遠超過史學界。二十多年來,該書已經翻譯成中、德、日、法文,成為從現代視角解讀中國歷史繞不過去的“山”。  “一九八五年,我在倫敦的唐人街新華書店購得了《萬曆十五年》。那是中華書局出版的簡體版第一版,藍色硬皮很精裝”,身為香港民間藝術團體進念.二十面體總監的胡恩威回憶說,“那是拿起就放不下的書,黃仁宇提供了很不同的視角去看歷史,讀了讓人感覺很‘通’。最感興趣的,是他通透地闡述了‘制度’怎樣影響一個人,從皇帝、到將軍,從權臣到清官,從犬儒之臣到癲狂之士……而且,他的文字、結構、戲劇性很好,非常適合於搬上舞臺。”  以六個人物的小事透視大歷史  
其實,早在一九九九年胡恩威就曾將《萬曆十五年》第一次搬上香港舞臺,專注于展示明朝歷史中一些很具相的問題,如用何種語言溝通、如何分配權利等等,非常概念、個人。  
二00五年,他遇到了內地歷史劇《走向共和》的編劇張建偉,於是合作再次將《萬曆十五年》搬上舞臺,這次更加貼近原著。  
這個版本樣式很獨特,乃將明朝歷史上六位悲劇人物的獨角戲,用萬曆年間誕生的經典昆曲《牡丹亭》串聯。  
六位悲劇人物分別是:生前位高權重、強勢推動改革,因而得罪權貴,死後遭到清算的首輔張居正;為了愛情而跟下官鬥氣,多年怠工不上早朝的萬曆明神宗;追求思想自由,最後卻選擇割頸自殺的思想家李贄;盡力做到面面俱圓,最後卻以辭職明哲保身的首輔申時行;以道德高位為本,卻顛倒是非邏輯的清貧地方官海瑞;曾為國家南征北戰,晚年卻被投閒置散的抗倭名將戚繼光。  
湯顯祖的《牡丹亭》,差不多與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同時寫成,都是關於戀愛自由的故事。而《牡》劇中的杜麗娘和柳夢梅由夢生情,卻因了封建禮教不得而終,遂追夢不顧陰陽,纏綿動人,風靡朝野。後因了它的思想解放,對封建禮教的反動,一度被朝廷禁演。  
“我希望通過這個樣式,解讀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探討政治制度與經濟發展、傳統禮教與個人欲念、文化與環境等一組組概念,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如何相生相剋,從而透視出在制度失敗的背後,更有一種思想上的不文明,象瘟疫一樣在人心蔓延,導致中國土地上綿延不斷的悲劇發生”,胡對記者說,“希望通過這樣的閱讀,引導現實中的文化工作者,明晰自己可以為社會做些什麼。”  
舞臺樣式簡潔中呈現異樣華美  
胡恩威,是一位學建築出身的文化工作者,對表達樣式有著天然的敏感。在這出戲劇中,他採用了減法和加法的思路,令舞美簡潔到極致,再從中呈現異樣華美。  
舞臺上特別設置一個台中台,從而自然形成兩個表演區:主場區用於搬演六場獨角戲,台口區則為旁白者設置。通常懸掛舞臺上方或兩側的字幕板,被安置在兩個表演區之間,有時它還是一個“角色”:一個個字、一組組詞,生生打進觀眾的腦海。  
舞臺背景是一前一後,一大一小兩塊長方形白幕,前幕可升可降,後幕可分可合。胡恩威設計的多媒體片斷,無聲地在這樣兩塊白幕上,進進出出、閃閃爍爍,與六位悲劇主角呼應,講國事,講家事,講情事……似真亦幻,雖古猶今。  
從江蘇省昆劇院特邀來港的國家一級演員石小梅、胡錦芳,則以淒美音色、如綿身段,將《牡丹亭》杜麗娘和柳夢梅對自由、對人性的追求,一點一滴揉進了沉重的歷史悲劇中。(完)

《萬歷十五年》將上熒屏

K﹐
  是文盡管單薄﹐但可作信息。透露出的風聲﹐很值得尋味呵。尋常的1587,最常規的華夏﹐如數理中的公理﹐越簡單﹐越廣泛﹐越深刻﹐越驚心……﹐中國人﹐有得選嗎麼﹖讀書人﹐如你我﹐有得選麼﹖不甘﹐而已。是吧。
黃仁宇史學名作《萬曆十五年》將搬上螢屏
http://news.phoenixtv.com/history/3/200705/0530_337_126723.shtml
2007年05月30日 11:18北京娛樂信報
vote_init_ids='126723';
海瑞的形象有些單薄;抗倭英雄戚繼光的戲份實在太少;作為一部46集的電視連續劇,臺詞顯得有些深奧……昨天(27日),影視界的眾專家給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挑刺兒,而所有的這些問題,將在即將開拍的續集《大明王朝1587》中解決。
昨天,來自影視界、歷史界、哲學界的數十位專家,對該電視劇的得失進行了深入探討。與會專家紛紛表示,該劇是近年來罕見的高水準的歷史劇,情節緊貼歷史,十分吸引人,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
湖南廣播影視集團總經理歐陽常林表示,作為該劇主角之一的海瑞,入戲的時間有點晚了。在主角海瑞出現之前,出現了太多的情節,而且人物關係複雜,分散了觀眾的注意力,這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收視率。
中宣部文藝局副局長孟祥林認為,該劇中正面主角海瑞的形象有些單薄,不如反面主角嘉靖皇帝的形象鮮活。而且,對於抗倭名將戚繼光這樣一個應該著重表現的著名英雄形象,劇中的戲份太少。
中國文聯原副主席李准表示,《大明王朝1566》的臺詞非常精練,但濃縮的精華太多,含義太豐富,普通電視觀眾看電視的時候反應不過來,這也會影響收視率。
對於以上說法,該劇編劇劉和平表示,《大明王朝1566》的續集《大明王朝1587》即將開機,而這部戲的主角,正是海瑞、戚繼光、張居正,海瑞豐滿的人物形象,將在這部續集中體現。
1587年,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萬曆十五年,在這一年中,發生了許多對後來歷史產生深遠影響的重大事件……

書掌故﹕新版《萬歷十五年》


黃仁宇在初版的封面上題字,提出了兩個意見:“封面黃色易招陳舊之感,再版時改為淺藍色帶深藍色”;“封面上只有廖沫沙的名字,而沒有作者黃仁宇的名字,在設計上似欠完善”。

圖書名稱: 萬曆十五年(中華書局版)
出版社: 中華書局
作者: (美)黃仁宇
裝幀: 平裝
開本: 32開
出版日期: 2002年3月
版次: 第7次印刷
黃仁宇名著成書30周年 《萬曆十五年》出新版
http://book.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 12:01 新京報
本報訊 30年前,黃仁宇寫成《萬曆十五年》,帶動出中文歷史書潮流,迄今餘音不絕。本月,中華書局將推出此書的增訂紀念版,新版本修訂了首版的錯誤,並加入四篇文章和三十餘幅歷史照片。
  紀念版增收四篇文章
  據責編徐衛東介紹,《萬曆十五年》增訂紀念版在內容上有較大的完善。首先,對全書文字進行了全面校訂,改正刊印錯誤,並修訂了多處內容錯誤,如舊版將明史學者“韋慶遠”誤為“衛慶遠”,將海瑞臨終所留銀子數目由“十餘兩”誤為“二十兩”,新版均核查中文史料和英文原版,據以更正。
  此外,書中還增收了黃仁宇的《1619年的遼東戰役》、美國歷史學家富路特所撰英文版序言、美國作家厄普代克的長篇評論以及黃仁宇之妹黃粹存女士讀後感等數篇文字。
  黃仁宇筆下的遼東戰役發生于萬曆皇帝統治的末年,是關係明朝生死存亡的轉捩點,明軍的失利,其根子仍在官僚制度,這對理解本書的主旨是有力的補充。
  新增圖片還黃仁宇夙願
  新版還增入歷史圖片近30餘幅。徐衛東稱,黃仁宇非常注重歷史研究的大眾化,曾希望書中要有“很豐富的視覺材料”,但中文舊版限於條件未能及時插入圖版。
  新版圖片一部分源自英文版,大多比較具象,如戚家軍的軍旗、明代官員審判情形等。還有一部分是彩圖,大多從中可以看出當時的時代精神,如萬曆時代《平番得勝圖》,描述萬曆三年在西北的一次平叛情形,圖片中主帥身穿文官服。這反映了明代以文統武的特質,這在《萬曆十五年》裏一再揭示。
  初次出版歷經曲折
  責任編輯徐衛東查閱了保存於中華書局的檔案,他披露了當年出版艱難的曲折經歷。
  1976年,黃仁宇寫完了《萬曆十五年》,黃仁宇當時只是一名普通教師,因而本書的出版遭遇“無數挫折”。黃仁宇給中華書局的信中自敍,本書英文稿在美國多家出版社輾轉,均因風格新異而不被接受。商業性質的出版社認為,本書雖然提及宮廷生活、妃嬪間恩怨,但又因海瑞而涉及明朝財政,因李贄而涉及中國思想,應屬於學術著作。而大學出版社則認為這書既不像斷代史,也不像專題論文,實在是不倫不類,也不願承印。直至1979年耶魯大學出版社毅然排除成見,答應出版。
  同時,黃仁宇將本書譯寫成中文,委託朋友帶回國內,由黃苗子轉交中華書局。中華書局在認真審讀全稿的情況下,接受出版。此後,三聯書店等出版社也曾出過該書的中文版。
  初版封面沒有黃仁宇名字
  由於黃仁宇遠離祖國多年,中文譯寫本存在很多詞不達意之處,中華書局編輯部約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沈玉成予以潤色。潤色稿同時寄交黃仁宇審訂。在歷經兩年多潤色、修改、稿件往返之後,1982年,中華書局首次推出《萬曆十五年》,首印2.75萬冊很快發售一空。
  初版的封面上沒有作者的名字,只有黃仁宇的好友著名雜文家廖沫沙題字,當時黃仁宇想請廖寫一篇序文,廖沫沙因故沒寫成,只是題了書名。徐衛東分析,中華書局當初沒在封面上放黃仁宇的名字,也許是考慮他的國籍因素,出版外國人的著作,在當時可能會有爭議。(曹雪萍)

   鉤沉:黃仁宇初版未收稿酬
  《萬曆十五年》中文首版還有一段故事。黃仁宇對《萬曆十五年》的出版,深表謝意,致信中華書局表示:“大歷史觀容作者盡懷縱論今古中外,非常感謝,應向執事諸先生致敬意”,“著者不受金錢報酬”。
  後來黃仁宇進一步說明原因:“國內作家多年積壓書稿亦望付梓,《萬》書與之爭取優先出版機會,故暫不收稿費及版稅”。中華書局後來以稿酬購書的形式,向黃仁宇贈送了200冊,這些樣書被黃仁宇分贈在美各界人士。
  改編戲劇
  香港藝術團體“進念·二十面體”已獲得《萬曆十五年》戲劇版權,這是該團繼2003年《半生緣》之後的一部大製作,由胡恩威編導及設計,于逸堯任音樂總監,張叔平任形象設計,特邀昆劇表演藝術家石小梅等演出,試圖演繹出明朝簡約的美學風貌。
  今年五月,此劇已在香港演出五場,將于明年來京演出。
(編輯 小題)

書掌故﹕《萬歷十五年》的一波三折

《萬曆十五年》一波三折的背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8日10:22 中國新聞週刊
  黃仁宇的“大歷史觀”早已被學界和讀者接受,但當初,《萬曆十五年》的出版卻差點夭折
  本刊記者/孫展
  1975年9月,時任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歷史教授的黃仁宇,攜帶妻兒進行了一次耶魯之行。此行的目的是為了他剛剛寫就的一部書稿——《中國並不神秘》,尋求該校歷史系教授亞瑟·萊特(芮沃壽)的説明。亞瑟·萊特是美國著名的史學家兼評論家,有了他的推薦,黃仁宇書稿的出版將會變得順利許多。
  但這卻並不是一次愉快之旅。
  那是一個大雨的午後,黃仁宇與亞瑟·萊特進行了長達三個多小時的溝通,卻沒有得到這位學術權威的肯定。在亞瑟·萊特看來,這位華裔學者的書稿立意過於宏大,它試圖僅僅用數萬字告訴讀者中國歷史興衰罔替的秘密,而這幾乎是徒勞無功的,萊特建議黃選擇具體的研究時段進行細節描述。但黃仁宇所卻並不這樣認為,他一直試圖用一種“望遠鏡”的觀點,也就是宏觀視野的“大歷史觀”來詮釋中國歷史發展的邏輯脈絡。兩人最終也沒能達成一致。
  數年之後,黃仁宇還記得當時的情景,他用“悲憤交加”來形容自己當時的心情。亞瑟·萊特的否定不但斷送了這本書的出版之路,也對他的教職產生影響——此時的黃仁宇急需出版一部有分量的著作來證明自己的學術價值。
  但有一點讓黃仁宇感到鼓舞,萊特肯定了黃所提到的“一部反映16世紀末某一年發生在中國的事”的寫作計畫。這本來是黃仁宇為《中國並不神秘》撰寫的姊妹篇,按照黃仁宇的構想,《中》描述的是中國歷史的縱切面,概述兩千年來中國歷史的高峰和低谷。而《中》的姊妹篇則是中國歷史的橫切面,以帝國晚期為切點,敍述帝國內部的運作狀況。黃仁宇準備用這個時代的幾個人物的綜合傳記來反映帝國統治的方方面面。而萊特則提議讓他參考朱東潤撰寫的《張居正大傳》,同時提醒黃仁宇要避免著作成為小說和歷史的混雜體。
  一年之後,黃仁宇的新書稿完成,取名《無關緊要的1587年:明王朝的衰落》,但卻怎麼也找不到合適的出版社。大學出版社認為這部書過於文學化,而商業出版社則認為這部書過於學術。
  無奈之下,黃仁宇自己動手將書稿譯成中文,並定名為《萬曆十五年》,托人帶到國內尋找合適的出版機會。這已是1979年,距離成稿已經三年。
  書稿先是交到了著名畫家黃苗子手中。黃寫信給時任中華書局古代史編輯室副主任的傅璿琮,提到“這樣做對海外華人知識份子會有好影響”。
  傅璿琮拿到書稿後立即進行了審讀,這的確是一本與眾不同的書稿,在文革剛剛結束不久,史學研究還深受意識形態影響,出版這樣一部非內地學人,同時觀點與傳統迥異的著作無疑需要極大的勇氣。傅璿琮在審稿意見中提到“書名雖然是萬曆十五年,但實際論述的是明朝中期的社會情況,著眼點是較廣的。”他和編輯室的另一名副主任魏連科共同向上寫了報告,“原則上同意出版”。
  報告雖然提交,但是中華書局的一位領導卻表示何必要出外國人的書。這樣,出版計畫耽擱下來。正在困境之中,中華書局副總編輯趙守儼看完書稿後卻力主出版此書,就這樣,《萬曆十五年》最終列入了中華書局的出版計畫。
  由於黃仁宇長期在海外生活,他自己翻譯的稿子當中有不少晦澀難懂之處。傅璿琮就請了大學時代的同窗好友沈玉成對稿件進行潤色。每當沈玉成修改完一章,就交由傅璿琮寄給黃仁宇。黃仁宇對沈玉成修改後的書稿極為滿意,雙方書信往來,商定修改長達三年之久,直到1982年,書稿才最終定稿。(關關﹕精品的誕生﹐總得有磨難﹐是吧。想到﹐當下有人一個月可編輯出版書一本﹐嚇得冷汗一身。有人﹐文不通﹐字未順﹐也敢付梓。就想﹐這時代﹐出問題了。或者﹐小女子玩兒錯朝代了﹖)
  《萬曆十五年》英文版也在歷經波折之後,終於在1979年由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這本書的出版立即引起了評論界的關注,美國著名作家歐蒲台專門寫信給黃仁宇說,“我從《時代》週刊獲悉您的大作。雖然它與我的知識範圍相距甚遠,但我還是請求在《紐約客》上為它寫一篇書評。”他在評論裏評價說,《萬曆十五年》儘管是一部嚴謹的學術作品,但卻具有卡夫卡小說《長城》那樣的超現實主義的夢幻色彩。(關關﹕西方人。東方文明。魔幻色彩。卡夫卡﹖這樣的文化差異之閱讀﹐本身就值得開成博士論文題吧﹖研究結果﹐一定很有趣。反之﹐亦然。)
  中華書局版的《萬曆十五年》第一次印刷就有2.5萬冊,結果一銷而空。即便是放到今天,這樣的銷量在學術書籍當中也是相當罕見的。為了表達對中華書局和沈玉成的感謝,黃仁宇提出自己不要稿費,同時將稿費的三分之一交給沈玉成,但沈玉成卻執意不收。中華書局最終將稿費折價為樣書寄給了黃仁宇。
  讓黃仁宇感到遺憾的是,中文版缺少了插圖,他本意是通過文字和圖像讓讀者更直觀地感受歷史。為了彌補這一缺憾,在《萬曆十五年》成書三十年之後,中華書局又推出了增訂本,配上了插圖並修訂了一些錯誤。遺憾的是,黃仁宇2000年去世,無法看到新書的發行。而如今,他生前一直力推的“大歷史觀”已經為世界各地的讀者所熟知。★
  相關專題:中国新闻周刊

閱讀時光。萬歷十五年。黃仁宇眼中的海瑞。


萬曆十五年
作者:黃仁宇/著
出版社:食貨
出版日期:1985 年 04 月 10 日
語言別:繁體中文
K,
  小才子提交的讀書筆記。
  嘗試引導我的團隊﹐用正確的方法讀書。這里﹐看出不同的史觀﹐開拓了年輕人眼界。
讀書筆記﹕黃仁宇眼中的“海瑞”
作者﹕楚劍
明萬曆十五年,即西元1587年,在中國歷史上原本是極其普通的年份。《萬曆十五年》作者黃仁宇以該年前後的史事件及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物為中心,抽絲剝繭,梳理了中國傳統社會管理層面存在的種種問題,並在此基礎上探索現代中國應當涉取的經驗和教訓。《海瑞——古怪的模範官僚》是本書其中一個章節。

海瑞是一個富有傳奇性的人物,對他的生平行事應該如何評論,人們曾經發生過尖銳的爭執。這爭執一直延續到多少年以後還會成為問題的焦點。黃仁宇《萬曆十五年》之《海瑞——古怪的模範官僚》,從標題上即點出作者的觀點,海瑞瑞應該是受人敬重、推崇的模範清官,但他同時卻是一位行為古怪或另類的人物。

基於此,黃仁宇在書中指出:“海瑞從政20多年的生活,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糾紛。他的信條和個性使他既被人尊重,也被人遺棄。這就是說,他雖然被人仰慕,但沒有人按照他的榜樣辦事,他的一生體現了一個有教養的讀書人服務於公眾而犧牲自我的精神,但這種精神的實際作用卻至為微薄。他可以和舞臺上的英雄人物一樣,在情緒上激動大多數的觀眾;但是,當人們評論他的政治措施,卻不僅會意見分歧,而且分歧的程度極大。在各種爭執之中最容易找出的一個共通的結論,就是他的所作所為無法被接受為全體文官們辦事的準則。”

黃仁宇認為,海瑞與當時的同僚所不同的是,他重視法律的作用並且執法不阿,乃是按照規定的最高限度執行。假使政府發給官吏的薪給微薄到不夠吃飯,那也應該毫無怨言地接受。他不能相信治國的根本大計是在上層懸掛一個抽象的、至美至善的道德標準,而責成下面的人在可能範圍內照辦,行不通就打折扣。但是作為一個在聖經賢傳培養下成長的文官,他又始終重視倫理道德的指導作用。他在著作中表示,人類的日常行為乃至一舉一動,都可以根據直覺歸納於善、惡兩個道德範疇之內。

黃仁宇指出,明朝帝國在制度上長期存在的困難表現在:以熟讀詩書的文人治理農民,他們不可能改進這個司法制度,更談不上保障人權。法律的解釋和執行離不開傳統的倫理,組織上也沒有對付複雜的因素和多元關係的能力。而海瑞的一生經歷,就是這種制度的產物。其結果是,個人道德之長,仍不能補救組織和技術之短。

以舉人出身而進入仕途海瑞的聲名能夠不斷為人所知,不僅在於他的清正廉潔、節儉為人稱道,更在於他能夠敢於嚴厲地拒絕官員濫用權力而增加百姓的負擔。面對上級講究奢華的排場和到搜刮民財,他敢直言抗命、不畏強權、頑固抗爭到底。海瑞雖得罪上司,但沒因此被罷免,黃仁宇書中指出,“以他這樣的性格和作風,上司當然銜恨在心,如果不是他本人言行如一,清廉正直,十個海瑞也早已罷官免職”。

1565年陽曆11月,海瑞向嘉靖皇帝遞上了著名的奏疏,直指嘉靖是一個虛榮、殘忍、自私、多疑和愚蠢的君主。還說“蓋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就是說普天下的官員百姓,很久以來就認為你是不正確的了。

黃仁宇認為這樣的奏疏是史無前例的。這種指斥皇帝的性格和否定他所做的一切,等於說他這幾十年的天子生涯完全是尸位素餐,而且連為人夫及人父的責任也沒有盡到,其唐突之處,真的是古今罕有。這充分體現了海瑞他直言的膽略。

但是到1567年年初隆慶皇帝登極,海瑞被釋出獄後,在不長的時期內,他雖升官了,得到的是一個個不用負實際責任的閑差。原因在於,他是這樣一個“極端的廉潔,極端的誠實,卻又是極端的粗線條,極端的喜歡吹毛求疵”“肯定會用古怪標準要求部下和上司”的人,這當然不能令海瑞滿意,“因為他是倫理道德的堅決信奉者和實行者,對國家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責任感”。

海瑞在奏摺中說:陛下既然赦免了我的死罪,又對我破格提升,在所有的文臣之中,沒有一個人會比我更加迫切地要求報答陛下的恩典。接著,他謙虛地聲稱自己才淺識疏;又接著,他表示自己現任的職務只是專管查看呈奏給皇帝的文書,看罷以後原封發送,既無財政責任,又用不著下左右全局的決心,但是連這樣的一個位置還不稱所職,所以不如乾脆把我革退!最後,上司不得不終於向海瑞低頭,當年夏天,他被任命為南直隸巡撫……

從這一點上,黃仁宇認為,可看出海瑞並不是完全不懂得陰陽之道的精微深奧。他陽求罷免,陰向管理人事的官員要脅:如果你們真的敢於罷黜我這樣一個有聲裏的、以令諫而名著天下的忠臣,你們必然不容於輿論;如果不敢罷黜我,那就請你們分派給我能夠實際負責的官職。

可見,成為官場“清流”,其實是海瑞為官之道,是經過艱難選擇的人生之道。(文/楚劍)

請鏈結網址http://www.tianyabook.com/wanli15/index.htm
《萬曆十五年》作者 黃仁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