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 FY,
你好。我是Barbara,好久不见了。在老师的书里,看到了我们的寻猴之旅,很亲切。你和太太的登黄山计划实施了么?很想邀请你们来海南看看热带雨林啊。这回,有机会了。
> 18日至21日,我会随海南省政府代表团来港参加招商活动,帮助海南邀请嘉宾和媒體。
> 20日下午,将在会展中心办个"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专项推介会",海南省旅游局牵头,海南省长也会出席介绍。
海南省旅游局很希望能邀请您作为嘉宾出席活动。因为,海南也正在制作中部山区的旅游规划。我建议他们邀请您作为海南发展山地旅游的顾问。这是一次见面、相互了解的机会。希望您的時間可以安排過來:))
> 到港后我會電話再聯絡你。國內的手機是$#%^&*
> 先传些资料给你。等回话。
问F太好。
另,今天看世纪版,看到欧阳兄写小克结婚了,真替他高兴。
> Barbara
14AUG,2008
******
Dear Barbara,
It is so nice to learn from you, knowing that you are part of the Official delegation to Hong Kong. I will be delighted to meet you. As for 20 August, I will be available after 2:30 pm. I am fascinated by the natural resources of Hoinan Island and will be delighted to enjoy its natural beauty.
Please let me know the time of your activities and perhaps we can arrange a gather of our group or culture 8003 during your stay in HK.
My mobile phone is @#$%&. I have not visit Hwang shan yet as I have some problems with my knees and had an operation in May this year. That is why I have not been in the mountains for nearly one year including visiting to Hoinan.
Wishing your business trip to HK every success,
FY
*****
Dear FY,
真高興您能來,更高興能有機會和8003的友們聚一聚。
我會在18日抵達香港,21日離開。這之間,或許安排在19日聚會比較好。
那么,你的膝蓋現在好些了么?動得手術大么?對于你這樣愛走大自然的人,這個病痛很殘酷了。祝福你早日健步如飛,如我們曾領教過的一樣:)
等待著重聚,我也有近況要匯報呢:))
Barbara
牛津杰出人士訪問之王福義
http://www.oupchina.com.hk/little_reporter/index.htm之http://www.oupchina.com.hk/little_reporter/geog1.htm
******
PS: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专项推介会方案
海南省旅游局
(2008年7月30日)
时间: 2008年8月20日14:30—15:30
地点: 香港国际会展中心201会议室
主办单位:海南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海南省旅游局 海南航空
推介会司仪:周瑛琦
推介会主题:
海南国际旅游岛,中国热带海岛 东方度假天堂
推介会流程:
VTR暖场:开场前(14:00-14:30)循环播放
《海南国际旅游岛度假旅游宣传片》
一、开场SHOW:海南音画SHOW
主持人介绍
海之蓝——海南开放改革篇
二、VTR:播放《海南国际旅游岛宣传片》
三、海南省罗保铭省长演讲
四、《海南大典》掀开新篇章仪式
五、罗保铭省长盛情邀请香港奥运健儿到海南免费旅游
六、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旅游机构负责人致辞
七、第一轮现场互动游戏
岛之绿——海南旅游产品篇
八、VTR:播放《海南度假旅游产品短片》
九、海南省姜斯宪副省长介绍海南旅游产品
十、世界美丽汇:世界小姐张梓琳话海南
十一、第二轮现场互动游戏
情之红——琼港合作共赢篇
十二、VTR:播放《海南旅游合作短片》
十三、海口市领导推介
十四、三亚市领导推介
十五、海航空姐秀
十六、海南航空董事长陈峰推介
十七、港琼旅游合作文本交换仪式
十八、海南省领导欢送宾客,接受媒体采访
8/15/2008
2/04/2008
海南救災瓜菜活牛出島目擊記



通訊:海南救災瓜菜活牛出島目擊記
中新社海口二月四日電
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 付美斌
長江中下游地區大量大棚蔬菜因雪災凍死,位於熱帶的海南成了名符其實的“中國菜籃子”。
商務部、鐵道部、交通部三部委官員已聯合抵瓊,會商如何及時運出海南冬季瓜菜,保障災區及港澳地區蔬菜供應。
海南冬季瓜菜禽畜出島情況如何?今晨記者在海口港碼頭,目睹了救災物資井然有序運輸的景象。
一小時四十多輛瓜菜車上下滾裝輪
九時三十分,驅車從海口港貨運地磅入口,追隨一輛十噸解放牌大貨車,進入專為出島瓜菜貨車特備的“綠色通道”停車場,車場的告示牌上寫著:海口-哈爾濱,海口-上海,海口-北京,屬於國家綠色通道網路。
停車場用紅白柵欄隔出八個車道,滿載著海南冬季瓜菜禽畜的大貨車,在現場調度的指揮下有序進入裝載區。
港區,大小十餘艘滾裝船尾部洞開靜候裝載,其中一輛已滿載瓜菜貨車以及其他車輛和旅客,正在解纜,預備啟航。
穿過一排排客貨車,記者來到停泊在港區最西邊的“信海十二號”。這艘載重一千四百五十噸的滾裝船,是目前瓊州海峽航線體型最大、設備最先進、速度最快的大型客滾船。
登船,記者目睹近二十輛滿載海南瓜菜禽畜的大貨車,在半個多小時內有序排滿了六個車道的船艙。連姓船長說:近日,每個航班都上十幾二十輛瓜菜車,夜航時相對多些。
上岸,恰見另一艘客滾船“徐運二0七”靠岸,半個小時之內有二十多輛內地前來的瓜菜車上岸。
專供港澳蔬菜活牛日夜不停出島
不少瓜菜車在車窗裏醒目擺著:“二00八海南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運輸證”。
“這個證有用麼”,記者連續問了來自山東壽光、廣東東莞、深圳的幾位車主。
“大雪災以來,運輸及公路部門,為海南冬季瓜菜出島提供便利,目前暫時免交所有過路費,平時運輸一趟需要費用七千元”,來自山東壽光市場的葛師傅告訴記者。
葛師傅運海南冬季瓜菜連續五年,是次他冒雪來海南運泡椒,在南京被堵了三天三夜:“這車泡椒運回去,年後賣才起價,預計直到四月海南瓜菜會有不錯行市。”
年輕的李先生做港澳專供已經三年,他的十噸車上品種豐富,有台青瓜、青瓜、毛瓜、紅茄、豆角。從海南永發市場上貨,貨品來自三亞、陵水的港澳蔬菜專供基地。“海南的瓜菜,從地裏起貨,到東莞分裝,進港澳市場,不超過三十六小時。大雪阻擋了北方蔬菜南下,我們的價格會好一些。”
一輛滿載海南活牛的貨車開來,一頭頭經過檢驗檢疫的牛,身上用紅漆做了標誌。車主告訴記者:運往深圳,然後供港,每天不停。
駕車夾在上岸來運瓜菜的大貨車隊伍裏出港,記者感到偏于一隅的海南島,正為中國打贏這場“白色戰爭”,提供有力的後勤保障。
來自海南省政府資訊處的最新消息,自長江中下游地區發生雪災以來,海南已出島近十五萬噸瓜菜,主要運往武漢、長沙等冰雪重災區。海南省政府已緊急拔六百萬元,搶種擴種冬季瓜菜二十萬畝,以保障內地災後市場供應。(完)
12/29/2007
a link.港臺全球華語在線。海南第五節。
K,
昨兒忙著喝酒,把去三亞藍田溫泉泡湯的事給忘了,還有,還有,“我家的客廳在另一棵樹上”……今日,補上。
好了,圣誕新年禮物就是這些了,慢慢拆吧。
再次謝謝陳箋妹妹,我的上海小同鄉。等你來再喝老爸茶,還有椰青啊。
新年快樂!!
昨兒忙著喝酒,把去三亞藍田溫泉泡湯的事給忘了,還有,還有,“我家的客廳在另一棵樹上”……今日,補上。
好了,圣誕新年禮物就是這些了,慢慢拆吧。
再次謝謝陳箋妹妹,我的上海小同鄉。等你來再喝老爸茶,還有椰青啊。
新年快樂!!
12/27/2007
a link.港臺全球華語在線。海南第四節。
K,
今天,還是七點0五分,帶著大家去喝老爸茶,一種融中原、南洋、海島飲食文化的“地寶”!!!
還有曾經多次感動了小女子的“公期”,一個一村人共同領受祖先福蔭的本土節。
還有,還有……遇到驚詫的事,小心別噴飯啊。先打個招呼。
這個月,被海南旅游糾纏脫不了身了。
那天剛從夢城回來,就收到省旅游局長張兄的電話,說是請喝茶聽雅樂。
夜幕降臨,開了車往海邊去,越開越燈光越暗,以為被人騙了吶。
電話鈴響了:哈哈,找不到啦?
一頭霧水狀:嗯嗯……
終于到了,竟然樓上樓下大白燈,一屋子人,幾掛古琴,三兩琴手,茶都不知如何品。朋友倒是不少的,弄得好像團拜。
見了,南大兩師兄一師弟,稍喝兩盞,趕緊逃。師兄客氣送,到樓下又被張兄截了,好惱的一場茶。不過,幾十人一起約會喝茶,看過沒?這是海南島。
今兒,為綠島旅游業呼風喚雨的師兄王,海口市旅游局長衛東師弟,捧場。參加海口市旅游局一個座談,研究國內新假期調整后的應對。
竟然被衛東弟點了第一個開講。唉,生活了十八年的綠島,報道了十多年的旅游,帶著從夢城帶回的個性旅游觀感,真是有好多想法,結果說得顛三倒四。“細膩,個性,本土”,是我的主題詞吧。之后,率性地不停插話,反正是一個大家很投悌的漫談。
或許,要參與創辦一本雜志,將臺灣《天下》的“三一九鄉在行動”的概念,COPY到我的綠島來。
我想的雜志名,就是《觸摸真海南》,好吧。
這兩天累壞了,這會兒,寫寫字,真舒服。
我,中毒了,字毒。
嘿,一邊寫字,一邊煲出一鍋靚湯啦。
那天,從工展會帶回了正宗的金華火腿、北海道干貝、干干爽爽的洋篸片,今兒加幾條脆骨,扇骨,幾粒紅棗、枸杞、淮山……
三粒鐘,濃湯出來。
電話MAYBOY:煲出“對”的湯啦。
嘩嘩的麻將聲:等會兒回來喝!嘿。
今天,還是七點0五分,帶著大家去喝老爸茶,一種融中原、南洋、海島飲食文化的“地寶”!!!
還有曾經多次感動了小女子的“公期”,一個一村人共同領受祖先福蔭的本土節。
還有,還有……遇到驚詫的事,小心別噴飯啊。先打個招呼。
這個月,被海南旅游糾纏脫不了身了。
那天剛從夢城回來,就收到省旅游局長張兄的電話,說是請喝茶聽雅樂。
夜幕降臨,開了車往海邊去,越開越燈光越暗,以為被人騙了吶。
電話鈴響了:哈哈,找不到啦?
一頭霧水狀:嗯嗯……
終于到了,竟然樓上樓下大白燈,一屋子人,幾掛古琴,三兩琴手,茶都不知如何品。朋友倒是不少的,弄得好像團拜。
見了,南大兩師兄一師弟,稍喝兩盞,趕緊逃。師兄客氣送,到樓下又被張兄截了,好惱的一場茶。不過,幾十人一起約會喝茶,看過沒?這是海南島。
今兒,為綠島旅游業呼風喚雨的師兄王,海口市旅游局長衛東師弟,捧場。參加海口市旅游局一個座談,研究國內新假期調整后的應對。
竟然被衛東弟點了第一個開講。唉,生活了十八年的綠島,報道了十多年的旅游,帶著從夢城帶回的個性旅游觀感,真是有好多想法,結果說得顛三倒四。“細膩,個性,本土”,是我的主題詞吧。之后,率性地不停插話,反正是一個大家很投悌的漫談。
或許,要參與創辦一本雜志,將臺灣《天下》的“三一九鄉在行動”的概念,COPY到我的綠島來。
我想的雜志名,就是《觸摸真海南》,好吧。
這兩天累壞了,這會兒,寫寫字,真舒服。
我,中毒了,字毒。
嘿,一邊寫字,一邊煲出一鍋靚湯啦。
那天,從工展會帶回了正宗的金華火腿、北海道干貝、干干爽爽的洋篸片,今兒加幾條脆骨,扇骨,幾粒紅棗、枸杞、淮山……
三粒鐘,濃湯出來。
電話MAYBOY:煲出“對”的湯啦。
嘩嘩的麻將聲:等會兒回來喝!嘿。
12/26/2007
12/25/2007
a link.港臺環球華語在線介紹海南
K,
真是謝謝陳箋妹妹,港臺普通話臺環球華語在線,從平安夜開始,連續五天介紹我的綠島。
四個女人唱戲,煩死你!!
耐心啊,要等到六點時段走完,轉到七點五分,海南的“慢活”Slowly,slowly,slowly,就來啦。
真是謝謝陳箋妹妹,港臺普通話臺環球華語在線,從平安夜開始,連續五天介紹我的綠島。
四個女人唱戲,煩死你!!
耐心啊,要等到六點時段走完,轉到七點五分,海南的“慢活”Slowly,slowly,slowly,就來啦。
12/24/2007
香港三亞同鄉聯誼會成立
三百余鄉親參加香港三亞同鄉聯誼會成立大會
中新海南网香港十二月二十四日電(記者 關向東) 二十三日晚,香港三亞同鄉聯誼會在港舉行成立大會暨首屆理事會就職典禮,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秘書長趙廣廷到會祝賀。
是晚,三百餘在港三亞鄉親在尖沙嘴龍堡國際賓館歡聚一堂,說鄉音訴鄉情共謀三亞發展。
祖籍三亞的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港島工作部部長李正慈表示,三亞名氣越來越大,吸引力越來越強,希望香港三亞同鄉聯誼會多為家鄉建設出謀劃策。
三亞市政協主席蘇慶興致辭稱,雖然作為海南少數民族聚居地的三亞並不是僑鄉,但三亞在改革開放、開發建設中卻“不是僑鄉勝似僑鄉”。三亞打“僑牌”靠的是與海外華僑華人一脈相承的中華文化,是故土的深情、事業的紐帶和共同的心願。他希望香港三亞同鄉聯誼會多為家鄉建設獻策、搭橋,舉薦香港的有識之士和其他地區的朋友到三亞投資創業、旅遊觀光。
香港三亞同鄉聯誼會創會會長賴贊東表示,美麗的三亞是在港鄉親心中永遠的故鄉,我們牽掛著家鄉的山海河流、親朋好友,同鄉會將本著“關心三亞,發展三亞”的宗旨,發揚愛國愛港愛三亞的傳統,團結更多關心三亞發展的朋友。
海南省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潘健也到會致辭。
海南省僑聯主席何雲霞、三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萍、三亞市政協副主席、統戰部長劉麗玲專程赴港參會,香港海南商會、旅港海南同鄉會、香港知青聯、香港經貿商會等社團負責人出席大會。(完)
中新海南网香港十二月二十四日電(記者 關向東) 二十三日晚,香港三亞同鄉聯誼會在港舉行成立大會暨首屆理事會就職典禮,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秘書長趙廣廷到會祝賀。
是晚,三百餘在港三亞鄉親在尖沙嘴龍堡國際賓館歡聚一堂,說鄉音訴鄉情共謀三亞發展。
祖籍三亞的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港島工作部部長李正慈表示,三亞名氣越來越大,吸引力越來越強,希望香港三亞同鄉聯誼會多為家鄉建設出謀劃策。
三亞市政協主席蘇慶興致辭稱,雖然作為海南少數民族聚居地的三亞並不是僑鄉,但三亞在改革開放、開發建設中卻“不是僑鄉勝似僑鄉”。三亞打“僑牌”靠的是與海外華僑華人一脈相承的中華文化,是故土的深情、事業的紐帶和共同的心願。他希望香港三亞同鄉聯誼會多為家鄉建設獻策、搭橋,舉薦香港的有識之士和其他地區的朋友到三亞投資創業、旅遊觀光。
香港三亞同鄉聯誼會創會會長賴贊東表示,美麗的三亞是在港鄉親心中永遠的故鄉,我們牽掛著家鄉的山海河流、親朋好友,同鄉會將本著“關心三亞,發展三亞”的宗旨,發揚愛國愛港愛三亞的傳統,團結更多關心三亞發展的朋友。
海南省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潘健也到會致辭。
海南省僑聯主席何雲霞、三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萍、三亞市政協副主席、統戰部長劉麗玲專程赴港參會,香港海南商會、旅港海南同鄉會、香港知青聯、香港經貿商會等社團負責人出席大會。(完)
9/24/2007
衛留成。李嘉誠。穷人看病。

衛留成牽線 李嘉誠捐助海南農村衛生扶貧項目兩千萬
中新社海口九月二十四日電(記者 關向東)二十四日,李嘉誠基金會捐助人民幣兩千萬之海南農村衛生扶貧項目在此間正式啟動。
據介紹,該項目由海南省委書記衛留成和李嘉誠先生商洽促成,李嘉誠基金會和海南省政府各出資二千萬元人民幣,共計四千萬元實施海南省農村衛生扶貧專案,旨在探索建立可行和可持續發展的農村醫療衛生新模式,實現“村村有衛生室”的目標,確保農民“有地方看病,有人看病”。
專案包括“七個一工程”,即建設一百所鄉鎮衛生院、培訓一千名農村基層醫務人員、培訓一百名鄉鎮衛生院院長、培訓一百名鄉鎮衛生院業務骨幹、建設一千所村衛生室、免費為一萬名農村居民健康體檢、獎勵一百名農村優秀基層醫務人員。
項目資助範圍涵蓋海南十八個市縣,直接受惠農村基層百姓近三百萬人。所建設的一百所鄉鎮衛生院,近百分之六十屬於貧困市縣;將建設的一千所衛生室,近百分之七十屬於貧困市縣。
據介紹,李嘉誠基金會自一九八0年成立以來,對教育、醫療、文化及公益事業的支持款項逾八十四億港元。該基金捐助成立的海南省寧養院,今年四月二十五日開業,關懷“貧困、疼痛、家居”的癌症晚期病人,每年利用基金會捐助的一百二十萬元,為這些病患提供口服藥物,幫助他們“不要太痛苦地離世”,迄今已經有一百二十七人受捐。
海南省委書記衛留成、副省長林方略與李嘉誠基金會代表羅慧芳小姐、李玉光教授,以及海南省一百所鄉鎮衛生院院長出席了啟動儀式。(完)
9/22/2007
9/14/2007
李嘉誠基金會。助海南農村衛生。
中新社海口九月十四日電 (記者 關向東)來自海南省衛生廳的消息指,李嘉誠基金會已正式來函承諾,決定對海南省農村基層衛生建設扶貧項目捐款人民幣二千萬元,海南省政府將按一比一進行配套投入。有關簽約儀式將於本月二十四日舉行。
據瞭解,李嘉誠基金會項目代表已對海南省部分衛生院進行實地考察。目前,《李嘉誠基金會援助海南省農村基層衛生建設扶貧專案總體預算和專案執行文本(草案)》已制訂完成,報海南省政府審批後即可實施。
海南省衛生廳有關人員指出,該專案將側重于對海南省農村基層衛生事業、特別是貧困地區的扶貧衛生建設,進行人才和技術培訓。
據介紹,這是李嘉誠基金會捐助海南的第二個公益專案。該基金捐助成立的海南省寧養院,今年四月二十五日開業,關懷“貧困、疼痛、家居”的癌症晚期病人,每年利用基金會捐助的一百二十萬元,為這些病患提供口服藥物,幫助他們“不要太痛苦地離世”,迄今已經有一百二十七人受捐。
據瞭解,李嘉誠基金會項目代表已對海南省部分衛生院進行實地考察。目前,《李嘉誠基金會援助海南省農村基層衛生建設扶貧專案總體預算和專案執行文本(草案)》已制訂完成,報海南省政府審批後即可實施。
海南省衛生廳有關人員指出,該專案將側重于對海南省農村基層衛生事業、特別是貧困地區的扶貧衛生建設,進行人才和技術培訓。
據介紹,這是李嘉誠基金會捐助海南的第二個公益專案。該基金捐助成立的海南省寧養院,今年四月二十五日開業,關懷“貧困、疼痛、家居”的癌症晚期病人,每年利用基金會捐助的一百二十萬元,為這些病患提供口服藥物,幫助他們“不要太痛苦地離世”,迄今已經有一百二十七人受捐。
9/10/2007
9/05/2007
教人歡喜的通信。等待“尋關之旅”。
Dear Barbara,
Many thanks for your mail and your kind remarks. I have to make some planning before committing to visiting Hoinan. Perhaps it would be later than September because I have to go to Shanghai in mid September for about ten days. I will certainly pay you a visit while you are still in Hoinan.
keep in touch,
Fook Yee
*******
Dear Fook Yee
那麼,我就靜候佳音。稍晚,做一個關於海南之行的有趣形成,發給您和8003,如果大家一起來尋海島、南洋、中原文化混合的島嶼文化,會很有趣的。
另,我和海口市社科聯合作的“海口講壇”已經辦到第五期了,就是比照著臺北“思沙龍”的“你所不知道的世界,你所不知道的中國,你所不知道的香港,你所不知道的臺灣。”預備請錢鋼老師來講一起留美幼童。我想,您能不能來講一講香港的青山綠水是怎樣留下的,這裏正對天然林保護困擾呢。如果,通過小女子,將台、港、瓊從人文角度穿起來,就太好了。
Barbara
Many thanks for your mail and your kind remarks. I have to make some planning before committing to visiting Hoinan. Perhaps it would be later than September because I have to go to Shanghai in mid September for about ten days. I will certainly pay you a visit while you are still in Hoinan.
keep in touch,
Fook Yee
*******
Dear Fook Yee
那麼,我就靜候佳音。稍晚,做一個關於海南之行的有趣形成,發給您和8003,如果大家一起來尋海島、南洋、中原文化混合的島嶼文化,會很有趣的。
另,我和海口市社科聯合作的“海口講壇”已經辦到第五期了,就是比照著臺北“思沙龍”的“你所不知道的世界,你所不知道的中國,你所不知道的香港,你所不知道的臺灣。”預備請錢鋼老師來講一起留美幼童。我想,您能不能來講一講香港的青山綠水是怎樣留下的,這裏正對天然林保護困擾呢。如果,通過小女子,將台、港、瓊從人文角度穿起來,就太好了。
Barbara
8/29/2007
8/27/2007
社區文學與社區營造
社區文學與社區營造
文章日期:2007年8月27日
【明報專訊】由較早時灣仔利東街的重建、藍屋的保育、天星、皇后事件以至廟街和波鞋街即將面臨的遷拆或重建,社區保育和本土文化的相關討論方興未艾,在不同形式的事件抗爭或討論之間,另一相對靜態的社區口述歷史、訪談、記錄和創作正默默進行。相對於即時的事件,記錄和書寫地方的意義何在?在香港寫作的人(不一定使用「作家」這用語)當然可以寫中國以至全球,但當他選擇寫香港、寫社區,不單純是一種景觀人事的記載,其特定的意義,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對應點,在香港文學史中尤其如此。
其實鄰近地區如日本和台灣同樣經歷一段城市化時期之後的舊區規劃,其經驗值得借鏡,在最近由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簡體字本的西村幸夫《再造魅力故鄉——日本傳統街區重生故事》一書中(台灣中文版為《故鄉魅力俱樂部﹕日本十七個社區營造故事》),相近而有別於西方的「community planning」,譯者仔細考量後譯為「社區營造」,有別於方案式的「規劃」而加入氣氛營造的意涵,一種透過由居民參與設計,重視也認識地區與情志的關係的「社區營造」,不推倒舊物卻讓既有的本土文化資源再活化而新生,由此讓人文聚落重新流動而達至居民與政府的「雙贏」。
這樣的借鏡或轉化,在香港來說不免衍生更多經濟上的考慮,但舊區重建與一般地產生意的分別,相信在於背後對人文理念的要求更高,其建基於歷史和本土文化資源的力量為無法忽略,倒土機式的思維時代應已過去。社區價值除了一般的討論,也許相關的文學省察可助我們回頭再思價值的問題,尤其是舊區的意涵,香港式的舊區重建往往等於破壞,但舊區不應只是一堆殘舊的物件和賠償數字,社區文學正一再提出文化資源的保存和人文理念流動的方式。
強調人物的重要
差不多一年前,我出席藍屋保育論壇後,寫了一篇〈社區保育與社區文學〉,提出社區文學之名,舉了些例子說明社區文學的呈現方式,這一年來,社區保育已和社會運動結合,文學在提供本土文化資源以外,透過呈現作出反思,記錄事件也轉化和創造情志,作為公共事件中的有機力量,小說作品則以故事的方式評說現實,特別強調人物感情在「事件」中的重要性,一再告訴我們,這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掙扎也有理想的人們居住的地方,不是積木般可以拆解或移植的檔案。
周淑屏也許是近年最積極和自覺地進行社區文學的創作者,由2001年的《彌敦道兩岸》、02年的《我在唐樓發現了情》和《君住廟街頭妾住廟街尾》,到05年的《街市戀曲》和06年的《大牌檔.當舖.涼茶舖》,小說中的地區有時只是愛情故事的背景,有時也看到比較自覺和清晰的社區呈現。
《君住廟街頭妾住廟街尾》透過訪談和資料蒐集,寫廟街歌壇半真實半虛構的人物,記者作為小說的敘述者,同時也是小說中的角色,透過訪問呈現粵曲歌壇的「口述歷史」,由戰前的石塘嘴談到80年代廟街的全盛時期,穿插記者訪尋的經過,敘述同時也沉出一段歌壇中人的情感故事,隔別多年的二人原來一直分別居於相近的玉器街和廟街,卻至死未能相遇。小說中的社區佈滿歷史的塵埃,營造情志卻同時帶來情志的阻隔。
前輩作家海辛寫過多篇地方小說,1994年的《廟街兩妙族》同樣是有關廟街的愛情故事,但無論在人物和地方描述上都更細緻,兩組敘述模式,一組故事寫及現已消失的油麻地避風塘以至眾坊街碼頭、旺角登打士街碼頭邊的駁船小艇等景觀背景下的愛情故事,另一組章節穿越時空上溯戰前故事,然後兩組時空原不相干的故事巧妙地重新連繫,使斷裂的社區歷史有了新的連續意義。
魏根民《廟街》也談論較多中年舊情,閱讀時如聽60年代印第安兄弟組合Los Indios Tabajaras的Always in My Heart,不下於看一齣《阿飛正傳》。小說敘述出一個疲倦而襤褸的廟街,由榕樹頭至眾坊街至文明里,廟街人物長歷史的皺紋,細節的寫實在呈現以外,藏更大的殘忍和狠心,真象大多時候不堪呈現。
廟街的理想親情愛情
3部小說(又或其他廟街電影又何嘗不是)故事中的廟街都充滿失落的理想、痛苦的愛情以及離散的親情,廟街的歷史在小說和電影中,很特殊地少見一般通俗懷舊的美化,卻有更多不堪呈現的真實。
詩歌在故事以外提取片段作另一種呈現,智瘋寫於1995年的〈星期五廟街,凌晨時份〉,以廟街為一種語言,細寫它的破碎和不完整,更同時指出其破碎不一定由自身使然,也源於不完整的呈現。作者具高度的自省,經過觀察仍不以為已掌握現象,詩到最終仍然尋索呈現的方法。舊社區的殘舊或新奇,關鍵有時不在於表象本身,而在於觀察者的態度和理念,包括他的對等關注還是遊客獵奇,廖偉棠〈查理穿過廟街〉告訴我們觀察者塑造事物的觀念,亦可以回頭被事物塑造出新的觀察﹕「我們沿廟街一直往前,走到盡頭折回來,/我才知道我們不是在兜圈子。也不是兜售/自己破舊的記憶。」在這詩歌,作者不單是觀察者,也接受地方的觀念並作出回應。
以社區為對象的記錄或創作,其實一直都是重要的文學生產模式,有時屬於個人遇然的觀察,有時因應時代因素而作集體性記述;在後者而言,書寫空間作為一種集體反應,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對應點。對空間的書寫本身可作為符號,這符號所盛載的意涵有時負面、有時焦慮、有時熱烈,種種因應時代衝擊而作出的回應,或隱或顯,都可說是一種「集體空間書寫」的現象,因應近代史的變幻,在不同國家或城市的文學史都可找到相關例子,在近50年香港文學史中,至少可概略地整理出4次具回應時代意義的集體書寫。相對上世紀50年代的政治對壘、70年代的本土認同和90年代的消失危機,2000年代對應的是全球化、發展和市場需求所引致的「去本土」現象,具體作品包括西西《照相館》、董啟章《天工開物.栩栩如真》、潘國靈《我城零五》以至一休的戲劇《搬!搬!搬!》和《飆.櫻桃園》等等諸作。各種本地書寫,不是此刻才突然產生的事物,它承接過去對本地的觀察而有不同的對應點,在2000年代的前半葉,大多作品對全球化引致的「有機社群解體」只能消極抗衡,可以預見,經過社會更多的反思,2000年代下半葉將有較多質疑的聲音,抗拒無奈和不自主的接受。
社區文學屬公共書寫
社區文學也是一種公共書寫,而在媒體常見的對公共事件的呈現,除了新聞紀錄,就是以評論為主,創作的表達如小說或戲劇等都是稍延出現,一方面由於後者需要較長時間沉澱,而評論一般也比創作易於鑑別,什麼是浮誇修辭,什麼是假大空重複的套語,具資歷的讀者一看便知。記錄也有角度上的問題,什麼框架、什麼語境下的記錄都決定了現實的呈現,記錄看似簡單也許比評論困難。但最困難的也許是創作,一方面不易鑑別,也不易被理解,文學人本身的自省也是關鍵,文學對於公共事件而言,也許更無力,然而文學書寫的意義究竟為何?除了個人感興及藝術理念的成就以外,文學還可以思考或表現什麼?相信是有意從事社區文學工作的人,無論是事件記錄、口述歷史、小說或其他形式的創作,在實踐之前無法繞過的問題。
日本學者竹內好透過魯迅文學研究,特別其文學與革命的關係,在二者的矛盾以及文學如何被革命變換色彩的評論中,提出具反思性的看法,我由此想起朱自清在抗戰後期強調集體價值而貶抑個人的文藝主流中,在〈詩的趨勢〉一文特立地提出公共空間中的個人情志,那不是什麼尋求兩者平衡的論調,反而是重新指出文學獨立於革命或公共事件以外的價值。文學的獨立意義不是指它可以脫離革命和公眾,亦不是從屬於它或平衡地二者等同,而是文學工作者必須正視文學對革命或社會運動和公共事件本身的無力,文學也無法改變或改良社會,無法參與社會運動和公共事件,它始終孤單而無力,文學人必須走過這痛感無力的過程,才得到力量促成具公共意義的文學。沒有事件就沒有文學,但事件本身不是文學,順應事件或作看客亦不是文學,也許文學就是在對於事件感到疏離和無力的過程中,完成了自己。
文學工作者有如評論人,有必要站在相對抽離的角度觀察,但不是完全客觀地「審視」現象,文學對描述的對象處於對等位置之餘,更透過觀察的框架和內在語言的轉化、隱喻和沉澱,創造情志及衍生反思和覺醒,在一冷一熱的創造和轉化中、在無力中催生重建觀念和價值的力量。
[文/陳智德]
文章日期:2007年8月27日
【明報專訊】由較早時灣仔利東街的重建、藍屋的保育、天星、皇后事件以至廟街和波鞋街即將面臨的遷拆或重建,社區保育和本土文化的相關討論方興未艾,在不同形式的事件抗爭或討論之間,另一相對靜態的社區口述歷史、訪談、記錄和創作正默默進行。相對於即時的事件,記錄和書寫地方的意義何在?在香港寫作的人(不一定使用「作家」這用語)當然可以寫中國以至全球,但當他選擇寫香港、寫社區,不單純是一種景觀人事的記載,其特定的意義,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對應點,在香港文學史中尤其如此。
其實鄰近地區如日本和台灣同樣經歷一段城市化時期之後的舊區規劃,其經驗值得借鏡,在最近由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簡體字本的西村幸夫《再造魅力故鄉——日本傳統街區重生故事》一書中(台灣中文版為《故鄉魅力俱樂部﹕日本十七個社區營造故事》),相近而有別於西方的「community planning」,譯者仔細考量後譯為「社區營造」,有別於方案式的「規劃」而加入氣氛營造的意涵,一種透過由居民參與設計,重視也認識地區與情志的關係的「社區營造」,不推倒舊物卻讓既有的本土文化資源再活化而新生,由此讓人文聚落重新流動而達至居民與政府的「雙贏」。
這樣的借鏡或轉化,在香港來說不免衍生更多經濟上的考慮,但舊區重建與一般地產生意的分別,相信在於背後對人文理念的要求更高,其建基於歷史和本土文化資源的力量為無法忽略,倒土機式的思維時代應已過去。社區價值除了一般的討論,也許相關的文學省察可助我們回頭再思價值的問題,尤其是舊區的意涵,香港式的舊區重建往往等於破壞,但舊區不應只是一堆殘舊的物件和賠償數字,社區文學正一再提出文化資源的保存和人文理念流動的方式。
強調人物的重要
差不多一年前,我出席藍屋保育論壇後,寫了一篇〈社區保育與社區文學〉,提出社區文學之名,舉了些例子說明社區文學的呈現方式,這一年來,社區保育已和社會運動結合,文學在提供本土文化資源以外,透過呈現作出反思,記錄事件也轉化和創造情志,作為公共事件中的有機力量,小說作品則以故事的方式評說現實,特別強調人物感情在「事件」中的重要性,一再告訴我們,這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掙扎也有理想的人們居住的地方,不是積木般可以拆解或移植的檔案。
周淑屏也許是近年最積極和自覺地進行社區文學的創作者,由2001年的《彌敦道兩岸》、02年的《我在唐樓發現了情》和《君住廟街頭妾住廟街尾》,到05年的《街市戀曲》和06年的《大牌檔.當舖.涼茶舖》,小說中的地區有時只是愛情故事的背景,有時也看到比較自覺和清晰的社區呈現。
《君住廟街頭妾住廟街尾》透過訪談和資料蒐集,寫廟街歌壇半真實半虛構的人物,記者作為小說的敘述者,同時也是小說中的角色,透過訪問呈現粵曲歌壇的「口述歷史」,由戰前的石塘嘴談到80年代廟街的全盛時期,穿插記者訪尋的經過,敘述同時也沉出一段歌壇中人的情感故事,隔別多年的二人原來一直分別居於相近的玉器街和廟街,卻至死未能相遇。小說中的社區佈滿歷史的塵埃,營造情志卻同時帶來情志的阻隔。
前輩作家海辛寫過多篇地方小說,1994年的《廟街兩妙族》同樣是有關廟街的愛情故事,但無論在人物和地方描述上都更細緻,兩組敘述模式,一組故事寫及現已消失的油麻地避風塘以至眾坊街碼頭、旺角登打士街碼頭邊的駁船小艇等景觀背景下的愛情故事,另一組章節穿越時空上溯戰前故事,然後兩組時空原不相干的故事巧妙地重新連繫,使斷裂的社區歷史有了新的連續意義。
魏根民《廟街》也談論較多中年舊情,閱讀時如聽60年代印第安兄弟組合Los Indios Tabajaras的Always in My Heart,不下於看一齣《阿飛正傳》。小說敘述出一個疲倦而襤褸的廟街,由榕樹頭至眾坊街至文明里,廟街人物長歷史的皺紋,細節的寫實在呈現以外,藏更大的殘忍和狠心,真象大多時候不堪呈現。
廟街的理想親情愛情
3部小說(又或其他廟街電影又何嘗不是)故事中的廟街都充滿失落的理想、痛苦的愛情以及離散的親情,廟街的歷史在小說和電影中,很特殊地少見一般通俗懷舊的美化,卻有更多不堪呈現的真實。
詩歌在故事以外提取片段作另一種呈現,智瘋寫於1995年的〈星期五廟街,凌晨時份〉,以廟街為一種語言,細寫它的破碎和不完整,更同時指出其破碎不一定由自身使然,也源於不完整的呈現。作者具高度的自省,經過觀察仍不以為已掌握現象,詩到最終仍然尋索呈現的方法。舊社區的殘舊或新奇,關鍵有時不在於表象本身,而在於觀察者的態度和理念,包括他的對等關注還是遊客獵奇,廖偉棠〈查理穿過廟街〉告訴我們觀察者塑造事物的觀念,亦可以回頭被事物塑造出新的觀察﹕「我們沿廟街一直往前,走到盡頭折回來,/我才知道我們不是在兜圈子。也不是兜售/自己破舊的記憶。」在這詩歌,作者不單是觀察者,也接受地方的觀念並作出回應。
以社區為對象的記錄或創作,其實一直都是重要的文學生產模式,有時屬於個人遇然的觀察,有時因應時代因素而作集體性記述;在後者而言,書寫空間作為一種集體反應,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對應點。對空間的書寫本身可作為符號,這符號所盛載的意涵有時負面、有時焦慮、有時熱烈,種種因應時代衝擊而作出的回應,或隱或顯,都可說是一種「集體空間書寫」的現象,因應近代史的變幻,在不同國家或城市的文學史都可找到相關例子,在近50年香港文學史中,至少可概略地整理出4次具回應時代意義的集體書寫。相對上世紀50年代的政治對壘、70年代的本土認同和90年代的消失危機,2000年代對應的是全球化、發展和市場需求所引致的「去本土」現象,具體作品包括西西《照相館》、董啟章《天工開物.栩栩如真》、潘國靈《我城零五》以至一休的戲劇《搬!搬!搬!》和《飆.櫻桃園》等等諸作。各種本地書寫,不是此刻才突然產生的事物,它承接過去對本地的觀察而有不同的對應點,在2000年代的前半葉,大多作品對全球化引致的「有機社群解體」只能消極抗衡,可以預見,經過社會更多的反思,2000年代下半葉將有較多質疑的聲音,抗拒無奈和不自主的接受。
社區文學屬公共書寫
社區文學也是一種公共書寫,而在媒體常見的對公共事件的呈現,除了新聞紀錄,就是以評論為主,創作的表達如小說或戲劇等都是稍延出現,一方面由於後者需要較長時間沉澱,而評論一般也比創作易於鑑別,什麼是浮誇修辭,什麼是假大空重複的套語,具資歷的讀者一看便知。記錄也有角度上的問題,什麼框架、什麼語境下的記錄都決定了現實的呈現,記錄看似簡單也許比評論困難。但最困難的也許是創作,一方面不易鑑別,也不易被理解,文學人本身的自省也是關鍵,文學對於公共事件而言,也許更無力,然而文學書寫的意義究竟為何?除了個人感興及藝術理念的成就以外,文學還可以思考或表現什麼?相信是有意從事社區文學工作的人,無論是事件記錄、口述歷史、小說或其他形式的創作,在實踐之前無法繞過的問題。
日本學者竹內好透過魯迅文學研究,特別其文學與革命的關係,在二者的矛盾以及文學如何被革命變換色彩的評論中,提出具反思性的看法,我由此想起朱自清在抗戰後期強調集體價值而貶抑個人的文藝主流中,在〈詩的趨勢〉一文特立地提出公共空間中的個人情志,那不是什麼尋求兩者平衡的論調,反而是重新指出文學獨立於革命或公共事件以外的價值。文學的獨立意義不是指它可以脫離革命和公眾,亦不是從屬於它或平衡地二者等同,而是文學工作者必須正視文學對革命或社會運動和公共事件本身的無力,文學也無法改變或改良社會,無法參與社會運動和公共事件,它始終孤單而無力,文學人必須走過這痛感無力的過程,才得到力量促成具公共意義的文學。沒有事件就沒有文學,但事件本身不是文學,順應事件或作看客亦不是文學,也許文學就是在對於事件感到疏離和無力的過程中,完成了自己。
文學工作者有如評論人,有必要站在相對抽離的角度觀察,但不是完全客觀地「審視」現象,文學對描述的對象處於對等位置之餘,更透過觀察的框架和內在語言的轉化、隱喻和沉澱,創造情志及衍生反思和覺醒,在一冷一熱的創造和轉化中、在無力中催生重建觀念和價值的力量。
[文/陳智德]
7/12/2007
香港探險家“救”了座海南黎村

七月十一日,昌江王下鄉洪水村,來自香港的電視導演王永森和他的搭檔在拍攝洪水村村民們的日常生活。宋國強 攝
香港探險家“救”了座海南黎村
作者 瓊芬
“沒見過這樣的村子,保存如此完好,太特別了,這簡直是一座黎族民俗文化的活博物館!”十一日, 美國伍德伯裏大學建築與藝術系的教授Ildiko•Choy,面對著海南昌江黎族自治縣王下鄉洪水村近百間“金”字形茅草屋連連驚歎。
“村民建造茅草屋的所有材料都是就地取材,包括竹子、泥土、稻草等,房子結構也很特別,村子雖小,但房子很獨特,希望能把它們保存下來,讓黎族的後代看。”Choy教授說。
據《海南日報》報導, 十一日記者隨Choy乘車兩小時到達洪水村。這是一個蒼翠欲滴的椰樹下,密密麻麻的“金”字形茅草屋簇擁成的小村子,數隻小狗和小豬四處溜達,村子顯得十分靜謐。
洪水村屬海南典型的黎族村莊,現有一百五十三戶六百五十八人。該村地處偏遠,山巒阻隔,交通十分不便,遇上下雨天道路往往被沖毀,車輛無法通行,近百間“金”字形黎族傳統茅草屋保存完好。
為改善村民居住條件,二00六年海南昌江縣曾將洪水村列入民房改造計畫,準備將該村茅草屋全部改建成平頂房或瓦房。
八0年代初曾來過洪水村的(香港)中國探險協會負責人黃效文,是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百年來惟一的中國探險家。他獲悉洪水村民房改造計畫後十分焦急,立即向海南省有關部門反映情況,建議立即停止茅草房拆遷工作,並將其視作黎族民俗文化遺產進行保護。
“我們起初也不知道茅草屋是民俗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幸虧省裏面的暫停通知來得及時。”昌江縣委辦負責人說。
十一日,Choy教授攤開兩張手繪規劃圖介紹,他們希望能在洪水村茅草屋所在地建立一座黎族民俗文化博物館,用於記錄黎族群眾生產、生活情況,同時展示黎族群眾用過的砍刀、簍子、牛皮凳等原汁原味的東西。博物館將由(香港)中國探險協會創建,目前創建工作正處於調研和規劃階段,其經費將由該協會籌措。
(香港)中國探險協會是一家非贏利性公益事業機構,其宗旨是在中國邊遠民族地區進行文化和自然保護,具有保護、研究、教育和探險等功能。目前該協會已在西藏、新疆、雲南等地成功開展野生動物和民俗文化保護工作。(完)
6/30/2007
6/27/2007
香港高校“搶生源”戰火燒到海南島
K,
这是我们的实习记者的调查,很有趣啊。其实,双城飛距離不過五十分鐘。海南孩子選擇香港讀書﹐還有一個不好意思說的理由﹔怕冷﹐北方冬天的干冷。這一點﹐香港果然像家。呵呵。
中新社海口六月二十七日電 題:香港高校“搶生源”戰火燒到海南島 作者 付美斌
中國國家教育部規定,今年允許包括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十二所香港地區大學,在內地二十一個省、四個直轄市進行招生。這場香港內地高校“搶奪高材生”戰火,一直燒到了海南島。
本月十一日,高考剛結束,香港大學即來瓊舉行今年第二次招生說明會;截至十五日報名結束時,有九十一名考生報考港大。二十六日,香港城大在瓊舉行內地最後一站推介諮詢會。
城大朱國斌博士:吸收優秀高分生 為香港儲備人才
港大來瓊負責招生的范冠豪先生告訴記者,今年港大在內地招生三百名,學費上漲到每學年十萬港幣,按名次前六十名將獲得每學年十四萬港幣獎學金,就讀港大後,還有機會獲得學院的多種獎學金。
二十六日,香港城大內地與海外學生招募總監朱國斌博士接受本社獨家專訪時說,城大今年在地內地二十五個省市計畫招生一百八十名,海南招三名。
朱說,城大對內地各省市的文理科狀元最感興趣,同時也提供全額獎學金(四十四萬元港幣),還設立全國奧賽、國際競賽獲獎者獎學金八萬元港幣,入學後學校還提供其他多種獎學金。今年考試成績在全省前三名的文理科考生只要到城大就讀,都能拿全額獎學金。
朱國斌博士認為,內地學生特別刻苦。同時,內地學生應該有更多的自主性和科學地應用時間,加強合作精神。
朱表示:“在內地招生,也是為香港將來發展儲備人才。”
城大學生萬詩堯:香港有家的感覺
香港城大說明會,特意請來了去年從海南中學到城大商學院就讀的萬詩堯同學,分享在港一年的學習生活情況。
萬詩堯一頭短髮,上身穿著背後有“城大”二字的黃色體恤,戴一副寬邊眼鏡的臉上透出幾分稚氣和自信心。
萬詩堯說,去香港城大就讀之前對城大充滿憧憬和希望,心裏也有一點緊張,很怕自己到那後不適應,但是到那後才發現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
她對記者說:“香港是國際化的大都市,城大是國際化的教學環境,學校用英語來刺激學生的創新思維,新穎、獨特,學校也經常舉辦豐富多彩的學生自主創新活動。”
今年才十六歲的萬詩堯在分享會上說:“城大的老師來自不同的國家,校園環境優美,在香港城大讀書有一種家的感覺。”
考生及家長:看中國際化全英語教學模式
港大說明會上,學生家長王先生告訴記者:“小孩成績不錯,上北大、清華沒問題,但是現在更想讓小孩到港大去求學。看中香港是多國文化交匯的地方,而港大全英語教學模式趨向國際化。”當記者說到在香港求學的費用很高時,王先生說:“自己就一個小孩,經濟不是問題,只是想他有理想的將來。”
來自海南中學的謝同學告訴記者:“看中香港高校的獎學金,還有全英語教學環境。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在一起學習,對自己瞭解國際社會,會很有幫助,自己對城大人文及社會科學學院很感興趣。”
對香港高校來內地招生搶生源,海南中學校副校長吉先生說:“學校不會主張學生去或是不去,由學生自主選擇,跟內地名校北大、清華錄取一樣。” 海南華僑中學和海南國興中學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了相同看法。(完)
这是我们的实习记者的调查,很有趣啊。其实,双城飛距離不過五十分鐘。海南孩子選擇香港讀書﹐還有一個不好意思說的理由﹔怕冷﹐北方冬天的干冷。這一點﹐香港果然像家。呵呵。
中新社海口六月二十七日電 題:香港高校“搶生源”戰火燒到海南島 作者 付美斌
中國國家教育部規定,今年允許包括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十二所香港地區大學,在內地二十一個省、四個直轄市進行招生。這場香港內地高校“搶奪高材生”戰火,一直燒到了海南島。
本月十一日,高考剛結束,香港大學即來瓊舉行今年第二次招生說明會;截至十五日報名結束時,有九十一名考生報考港大。二十六日,香港城大在瓊舉行內地最後一站推介諮詢會。
城大朱國斌博士:吸收優秀高分生 為香港儲備人才
港大來瓊負責招生的范冠豪先生告訴記者,今年港大在內地招生三百名,學費上漲到每學年十萬港幣,按名次前六十名將獲得每學年十四萬港幣獎學金,就讀港大後,還有機會獲得學院的多種獎學金。
二十六日,香港城大內地與海外學生招募總監朱國斌博士接受本社獨家專訪時說,城大今年在地內地二十五個省市計畫招生一百八十名,海南招三名。
朱說,城大對內地各省市的文理科狀元最感興趣,同時也提供全額獎學金(四十四萬元港幣),還設立全國奧賽、國際競賽獲獎者獎學金八萬元港幣,入學後學校還提供其他多種獎學金。今年考試成績在全省前三名的文理科考生只要到城大就讀,都能拿全額獎學金。
朱國斌博士認為,內地學生特別刻苦。同時,內地學生應該有更多的自主性和科學地應用時間,加強合作精神。
朱表示:“在內地招生,也是為香港將來發展儲備人才。”
城大學生萬詩堯:香港有家的感覺
香港城大說明會,特意請來了去年從海南中學到城大商學院就讀的萬詩堯同學,分享在港一年的學習生活情況。
萬詩堯一頭短髮,上身穿著背後有“城大”二字的黃色體恤,戴一副寬邊眼鏡的臉上透出幾分稚氣和自信心。
萬詩堯說,去香港城大就讀之前對城大充滿憧憬和希望,心裏也有一點緊張,很怕自己到那後不適應,但是到那後才發現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
她對記者說:“香港是國際化的大都市,城大是國際化的教學環境,學校用英語來刺激學生的創新思維,新穎、獨特,學校也經常舉辦豐富多彩的學生自主創新活動。”
今年才十六歲的萬詩堯在分享會上說:“城大的老師來自不同的國家,校園環境優美,在香港城大讀書有一種家的感覺。”
考生及家長:看中國際化全英語教學模式
港大說明會上,學生家長王先生告訴記者:“小孩成績不錯,上北大、清華沒問題,但是現在更想讓小孩到港大去求學。看中香港是多國文化交匯的地方,而港大全英語教學模式趨向國際化。”當記者說到在香港求學的費用很高時,王先生說:“自己就一個小孩,經濟不是問題,只是想他有理想的將來。”
來自海南中學的謝同學告訴記者:“看中香港高校的獎學金,還有全英語教學環境。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在一起學習,對自己瞭解國際社會,會很有幫助,自己對城大人文及社會科學學院很感興趣。”
對香港高校來內地招生搶生源,海南中學校副校長吉先生說:“學校不會主張學生去或是不去,由學生自主選擇,跟內地名校北大、清華錄取一樣。” 海南華僑中學和海南國興中學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了相同看法。(完)
6/15/2007
陳耀拜訪中新社香港分社
海南省旅遊局副局長陳耀拜訪中新社香港分社
中新海南網6月15日電(記者 關向東) 帶隊出席香港國際旅遊交易會的海南省旅遊局副局長陳耀,今日前往拜訪中國新聞社香港分社,並向中新社社香港分社社長章新新介紹了海南提高度假旅遊品質,以及歐美和俄羅斯遠端市場迅速增長的情況。
陳耀介紹說,近年海南度假旅遊基礎設施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由國際投資商建設、國際酒店管理集團管理的度假酒店,已經占全省五星級酒店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在海口和三亞,高等教育及職業教育都出現了專門的旅遊教學及研究機構,面向國際旅遊的人才本地化程度不斷提高。
他透露,俄羅斯訪瓊度假市場近年飛速增長,去年達八萬人次。海南省旅遊局與香港旅遊發展局,正聯手將歐美旅客喜愛的“海南度假香港購物”一程多站式旅遊,推向俄羅斯市場。
今日中午,海南省旅遊局設午餐會,與香港主流媒體旅遊副刊版、及電視專題編輯記者見面,介紹海南正在推廣的高品質旅遊度假形象。
出席午餐會的有香港《東方日報》、《星島日報》、《亞洲周刊》、《明報周刊》、《中國旅遊》雜誌、TVB電視臺等香港市民廣泛關注、公信力較高的媒體。
另,出席香港國際旅遊交易會的海南旅遊企業,近兩日與香港各大旅行商廣泛接觸,主推海南熱帶島嶼高品質度假産品。
每年引進十萬香港遊客訪瓊的豪陽旅行社總經理梁昌斌表示,隨著歐美度假客人對海南的欣賞,相信香港的白領階層會將目光轉向飛行距離不過五十分鐘的海南島。他認爲,提高海南旅遊度假軟體服務水準,是當務之急。
面向南海108米海上觀音而建、每一間客房都能裏“禮佛”的南山迎賓館,則與香港佛教信衆團體廣泛接觸,希望吸引香港佛教信衆前往食齋禮佛。
天福源酒店集團,則與香港的度假網站廣泛接觸,希望吸引前來亞洲度假的遠端自由行客人。(完)
中新海南網6月15日電(記者 關向東) 帶隊出席香港國際旅遊交易會的海南省旅遊局副局長陳耀,今日前往拜訪中國新聞社香港分社,並向中新社社香港分社社長章新新介紹了海南提高度假旅遊品質,以及歐美和俄羅斯遠端市場迅速增長的情況。
陳耀介紹說,近年海南度假旅遊基礎設施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由國際投資商建設、國際酒店管理集團管理的度假酒店,已經占全省五星級酒店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在海口和三亞,高等教育及職業教育都出現了專門的旅遊教學及研究機構,面向國際旅遊的人才本地化程度不斷提高。
他透露,俄羅斯訪瓊度假市場近年飛速增長,去年達八萬人次。海南省旅遊局與香港旅遊發展局,正聯手將歐美旅客喜愛的“海南度假香港購物”一程多站式旅遊,推向俄羅斯市場。
今日中午,海南省旅遊局設午餐會,與香港主流媒體旅遊副刊版、及電視專題編輯記者見面,介紹海南正在推廣的高品質旅遊度假形象。
出席午餐會的有香港《東方日報》、《星島日報》、《亞洲周刊》、《明報周刊》、《中國旅遊》雜誌、TVB電視臺等香港市民廣泛關注、公信力較高的媒體。
另,出席香港國際旅遊交易會的海南旅遊企業,近兩日與香港各大旅行商廣泛接觸,主推海南熱帶島嶼高品質度假産品。
每年引進十萬香港遊客訪瓊的豪陽旅行社總經理梁昌斌表示,隨著歐美度假客人對海南的欣賞,相信香港的白領階層會將目光轉向飛行距離不過五十分鐘的海南島。他認爲,提高海南旅遊度假軟體服務水準,是當務之急。
面向南海108米海上觀音而建、每一間客房都能裏“禮佛”的南山迎賓館,則與香港佛教信衆團體廣泛接觸,希望吸引香港佛教信衆前往食齋禮佛。
天福源酒店集團,則與香港的度假網站廣泛接觸,希望吸引前來亞洲度假的遠端自由行客人。(完)
6/14/2007
“海南度假香港購物”歐美客喜欢
董耀中"老好咯",帮衬海南.
总有个是粉丝吧.呵呵.
美女美景引人入胜

醒狮很威
中新社香港六月十四日電(記者 關向東)十四日,香港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與海南省旅遊局副局長陳耀,在此間就如何保障“海南度假香港購物一程多站”度假品質進行探討,這是兩地共同在歐美市場推廣的新型產品。
第十二屆香港國際旅遊展及第二屆商務會獎旅遊展,今日在香港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共有來自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六百五十多個參展商。其中海南省有三十多家旅遊企業參展,主推正在逐漸為歐美及俄羅斯旅客認同的海南熱帶海島度假產品。
今年五月七日,擁有三十六架飛機的英國Mytravel旅遊集團,正式開通兩週一班的曼徹斯特至三亞的度假航班。
來自英國的年輕白領度假客,以“一程多站”的新興旅遊樣式,在“海南十日度假遊”之後,選擇“香港兩天購物遊”或“北京兩天古跡遊”。
據陳耀介紹,“香港購物+海南度假”的“一程多站”旅遊,始自二00四年十月在港舉行的美國中小旅行社協會年會。
香港旅遊發展局和海南省旅遊局認為,香港的“國際會議中心及購物天堂”概念,與海南的“中國唯一熱帶度假海島”的概念,有較強的互補性。
產品推出後,頗受歡迎,二00五年訪港會展商務歐美客,有一點六萬人次選擇了前往海南度假,同比上升百分之三十。
此外,近年海南正成為俄羅斯旅客熱衷的度假目的地,去年前去度假旅客呈突破性增長,達到八萬多人次。
今年,三月二十七日在莫斯科舉辦的“中國國家展”上,俄羅斯總統普京也說“我很嚮往海南,我的一些朋友從海南度假回來後,都說海南非常好!”
據瞭解,香港正在縮短為俄羅斯旅客辦簽證的週期,期望能夠將“海南度假香港購物”一程多站模式,推廣到俄羅斯市場。(完)
第十二屆香港國際旅遊展及第二屆商務會獎旅遊展,今日在香港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共有來自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六百五十多個參展商。其中海南省有三十多家旅遊企業參展,主推正在逐漸為歐美及俄羅斯旅客認同的海南熱帶海島度假產品。
今年五月七日,擁有三十六架飛機的英國Mytravel旅遊集團,正式開通兩週一班的曼徹斯特至三亞的度假航班。
來自英國的年輕白領度假客,以“一程多站”的新興旅遊樣式,在“海南十日度假遊”之後,選擇“香港兩天購物遊”或“北京兩天古跡遊”。
據陳耀介紹,“香港購物+海南度假”的“一程多站”旅遊,始自二00四年十月在港舉行的美國中小旅行社協會年會。
香港旅遊發展局和海南省旅遊局認為,香港的“國際會議中心及購物天堂”概念,與海南的“中國唯一熱帶度假海島”的概念,有較強的互補性。
產品推出後,頗受歡迎,二00五年訪港會展商務歐美客,有一點六萬人次選擇了前往海南度假,同比上升百分之三十。
此外,近年海南正成為俄羅斯旅客熱衷的度假目的地,去年前去度假旅客呈突破性增長,達到八萬多人次。
今年,三月二十七日在莫斯科舉辦的“中國國家展”上,俄羅斯總統普京也說“我很嚮往海南,我的一些朋友從海南度假回來後,都說海南非常好!”
據瞭解,香港正在縮短為俄羅斯旅客辦簽證的週期,期望能夠將“海南度假香港購物”一程多站模式,推廣到俄羅斯市場。(完)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