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2007

“南海博物館”﹖




K,
  小才子今日繼續追問關于南海話題﹐斯文中開始見犀利。考古隊長來信稱﹕很有水准。對小才子是激勵。
  不過﹐評論怎樣才能直搗黃龍吶﹖還得再練。
  我們是島上唯一繼續追問背後的媒體了﹐有點孤獨的。
  我們前夜與是次海底考古隊副隊長聊到深夜一點多﹐文保人對文化的激情﹐還是感染了我們的才子﹑才女們。
 
轄南海之海洋大省為何沒座"南海博物館"?!
2007年05月12日 12:27
http://www.hi.chinanews.com.cn/hnnew/2007-05-12/80125.html


  近日西沙考古隊對“華光礁一號”沉船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出水珍貴文物近萬件,其中部分文物通過媒體公開展示。然此次展示,能親眼看到出水文物的畢竟少數,眾多對水下文物好奇,乃至對海洋文化充滿興趣的人們卻沒這等“眼福”。這些水下文物如何保管陳列,何時真正向公眾展示開放成為人們關心的一個話題。
  不知道生活在海南的人們,是否都知道海南是全國唯一有海洋管轄權的省份,我們的陸地面積只有3.4萬平方公里,可是我們確擁有20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面積——它是浩瀚的南海。從這個角度言,海南是中國管轄國土面積最大的省份,翠綠和湛藍是我們的標誌。
  而讓人頗為不解的是,轄南海之海洋大省,為何迄今沒座“南海博物館”?!人們竟然無從瞭解祖先牧海踏波的壯舉,更惶論瞭解遼闊的南海“海上絲綢之路”上,沉澱著怎樣溫暖的歷史。
  都在追尋海南文化,海南文化最本質的特色是什麼?作為海洋大省,筆者認為海洋文化才算是海南最本質的、最能體現其獨特魅力的文化。
  海南島四周環海,島上沿海居民世代出海捕魚為生。海南島乃至南海海域,千百年來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路段。伴隨著大量的航海活動,中國古代有相當多的船舶及其物品沉沒海洋,形成了無以計數的水下文化遺產。這些遺物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線狀分佈的一處處遺珍,是中國與周邊國家、民族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
  據史料記載,從漢代開始,海南就和周邊國家和地區開始民間貿易。至清代以來,海南文化在同國外文化思潮的撞擊和融合過程中,逐步吸收以南洋文化為主的外來文化,形成了富有開放性和相容性的中國熱帶海島文化的獨特形態。
  如何更好地展現海南這些特有的海洋文化,最直接、最好的做法就是一座“南海博物館”,讓珍貴的水下文物、打撈上岸沉船以及其他富有文化地域特色海產品得以展示,向後人講述祖先們航海的真實故事,讓外界人們都能領略南海海洋文化的神奇魅力。這不僅豐富和延伸海島文化,同時也是見證中國“海上絲綢之路”與周邊國家文化、商貿交流的一大重要載體。
  建立“南海博物館”,有著200萬平方公里海域管轄權的海南,義不容辭。
  然而,據瞭解,對於在哪里建、如何建“南海海洋博物館”,各級政府部門的意識尚很模糊。有人認為新增一座“南海博物館”,不過是出水文物多個擺放陳列的地方而已;認為這是投入不產出的事情,只會加大財政支出,不值得過於重視。可見,“南海洋博物館”,目前還停留在認識的層面,如何行動起來加大投入,建成一個深受人們喜愛的“南海博物館”,還是未知數。
  其實上,博物館是世界上各國都相當重視的展示民族文化的所在,國際上也有相當多的建設博物館的模式。
  “南海博物館”如果建得好,同樣會像香港博物館那樣讓人感受到歷史的生動與溫暖﹐如果採用現代展示技術,建設一個全新的互動式博物館,不但可以讓海南本地人對周遭的湛藍海域,有真切溫暖的感受,它也會是一個讓遊人流傳忘返的文化旅遊景區。
  都說“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傳統的,就越是永恆的”,換言之,越是本質特色的,越能發揚光大。作為海洋大省,如果捨本逐末,對本地特有的海洋文化視而不見,海南文化,還談什麼呢?
  作者:楚劍

龍口粉絲﹕“你來看此花時”將開筆

Dear all:
這是教人溫暖的消息﹐關于龍﹐我們的導師。靜候。
龍應台給香港的「遙距課程」
文章日期:2007年5月12日
【明報專訊】大學生質素今不如昔,不知是從何時流行而逐漸有點兒陳濫的論調,不但香港以往的天之驕子在專上教育普及後被打入凡間,即使台灣,亦然。許多人擔憂今天台灣的大學生,不知南亞海嘯的傷亡人數和全球貧富不均為何有關、美國本土的農業補助為何會導致千里外海地的稻農生計困難……等等社會問題。
然而,寶島的青年有福了。廿年前《野火集》已寫過「幼稚園大學」關心大學生素養的龍應台教授,她所發起與推動支持的「龍應台文化基金會」,在台北推動「思沙龍」,透過「邊做邊學」的田野實驗方式,培養年輕人的國際視野和實踐能力,在台北成功打出品牌,並曾經邀請香港嘉賓如才女立法會議員吳靄儀、曾競選特首的梁家傑等前往參加,連香港文化界中人亦大為欣賞讚歎,表示得益匪淺。
台北的「思沙龍」舉辦過兩年之後,今年5月11日再下一城,正式啟動「繁星綻放計劃」:結盟5所台灣大學:成功大學、逢甲大學、清華大學、新竹教育大學、元智大學與在各校同步成立「思沙龍」,由基金會提供培訓及內容,各校學生自組團隊作策劃及執行,校方全力支持,在校園內推出以全球議題為核心的沙龍論壇,面對學生及各地社區,創造一個各地的文化支點,帶動對全球思潮的關切和深入探討,共同推動21世紀「新青年」的培養,普及並深化大學生應有的全球化知識觀;加強其表達能力,在群眾面前清晰呈述自己的主張而不怯場;學懂分析議題、組織活動、結合資源……成為有沒有公民素養且有能力的領導者。
至於與台北情勢近似、同是處於紛亂世態的香港,雖然尚未能參與這五校並舉的「思沙龍」計劃,但龍應台教授仍將執筆撰文,將在「世紀版」撰寫專欄「你來看此花時」,在5月25日推出,化她銳利的洞見為動人文字、並配上相片,使無緣於台灣參加思沙龍的香港讀者,亦可得到感性的知識感召,不啻如同受教於龍教授遙距教授的人文課程,大學生們猶其不可錯過。
[文/鄭依依]

皇后。皇后。組歌。

K,
  終于出現了彩虹﹐是吧。從11月11日天星碼頭停航那一夜﹐小女子就驚詫于夢城的民間力量﹐驚詫于夢城知識界的勇敢與擔當了。盡管﹐龍老師的眼中﹐夢城的仗不是很有章法﹔盡管京城來的小才子﹐對夢城行為嘆為觀止。小女子﹐抱定了這是社會進步的方向﹐破了些阻力奮力跟進了。是次﹐對于皇后碼頭﹐惟有遙望﹐心中祝福。今兒﹐看到這初步戰果﹐也欣喜得覺得遙祝也是力吶。
 歷史續被改寫人民空間與「軍政金」三角之爭
 文章日期:2007年5月11日
【明報專訊】編按:幾天之間,維持了多月的民間皇后保衛戰給建制的施壓都開了花:古物古蹟辦事處高度評價皇后碼頭的歷史文化價值,立法會成功逼使政府暫撤重置撥款方案,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皇后碼頭為一級歷史建築。政府卻即時以強硬之姿,拒絕順從民意,否定自己一手成立的諮詢機構,孫明揚回應依然不可能原地保留,何志平指政府無意將碼頭定為法定古蹟。此時堅持要拆,彼時在不遠處的添馬艦密建解放軍碼頭——本土行動成員之一司徒薇在此文展示政府的遷都大計——在中區築起特區的軍政金三角大權。
民間和政府這次真正捲入了歷史的改寫戰。而這場改寫戰,無疑亦被寫進了這一代香港人的身分歷史,遠不止關乎碼頭們的歷史本身。
反民主的新殖民地標?
如朱凱迪說,5月9日那天,我們「在4個月的工程討論以後,終於可以在古物諮詢委員會(AAB)談4個小時的文化、歷史與人民空間」。在AAB的公開討論呈現的是,皇后碼頭的價值不再被理解成阻礙基建發展與懷戀殖民的建築,而是一些AAB委員和公民社會一起保護的、獨一無二的、涵蓋多重歷史意義的海旁公共空間。
殖民時期,皇后、天星、大會堂與愛丁堡廣場建築群是一起規劃作公民空間的(civic space)全非商業填海項目。新解封的政府檔案可證明, 50年代人民對殖民政府嚴重缺乏社會承擔怨憤很深,政府擔憂基層會產生回歸中國的政治動員,加上中共那時還沒表明不武力收回香港,所以石硤尾大火後就有了平息民憤的公屋政策。也因此,當政府需要重建政府總部與皇后碼頭建築群的時候,特意改變殖民政府浪費民膏的帝國形象,以平易親民、務實低調的現代建築面對民眾。
第三期填海工程中,政府答應給香港人一個世界級的海濱,但土地主要還是拍賣作商業用途,因此IFC2旁處處都可見大小摩地大廈——摩天大廈橫躺便變成摩地大廈。這是一個「金」的地景(見圖中五塊白方塊及白網部分)。同時,添馬艦的新政府總部是「政」的空間(見圖中灰線部分)。
鮮為人知的是中環解放軍總部大樓與前面的150米解放軍碼頭(見圖中黑線部分)。根據立法會CB(1)811/03-04號文件,解放軍碼頭於《1994年中英防用地協議》訂明「香港政府須於威爾斯親王軍營附近預留 150米最後永久海旁,供 1997年後興建軍事碼頭之用」,還需要在碼頭兩端預留兩條各75米長而直的進出口航道(終審法院訂立的「凌駕性公眾需要」測試準則檢討中區填海第三期工程63頁),總長達300米。但是政府在向民眾展示的圖樣中都沒有標明解放軍碼頭,沿新天星地盤的圍板上甚至把它畫成透明。這是「軍」的空間。
在這「軍政金」三位一體的規劃裏,皇后、天星、大會堂與愛丁堡廣場建築群就變成稀有的、屬於人民與代表人民的公共空間。除了港督與皇親國戚用過幾次以外,平常都是香港人天天在用。建築群的公共型態提供了一個相對於壓迫性的「軍政金」空間的「解放空間」,使市民可以自由地使用。前者的空間都不是要給錢(消費、「金」),就是要顯示身分(「軍」「政」大樓都要特別批准才能進入)才可以用的。
四民/文地標之願景
蘇守忠等人在天星引發了香港人的反天星小輪加價、爭取民生的民主運動。而當年爭取民主與民權的學運和反英日帝國的保護釣魚台運動,都有到過皇后碼頭示威。所以60至70年代與07世代的天星皇后運動,已經把這空間變成香港本土民主化歷史的一部分了。還有現在保護天星皇后的可愛人們,她/他們已經以視覺與表演藝術的交流,與無限創意的運動方式,在天星皇后活出一個夢寐以求的人文空間了。有美到想哭的「我們的家園,人民的規劃」百家布,有震動人心的詩歌與搖滾音樂,有香港文學代表作《我城》被燒成灰燼的複雜心情。人們把市區重建對民生、文化的衝擊帶到皇后來討論,打開民主參與都市規劃的大門。到來的有外地勞工、釣魚的叔叔、拍照的女孩、舊區居民與天星皇后的年輕守護者。
人們在香港的心臟地帶裏發動起本土文化覺醒的民主運動。裏面的人思考過去,重視現在,懷抱未來,對香港文化保育、城市規劃與生活品質的可持續發展有所承擔,還會以自己的身體、欲望與才華,為人民奪回都市公共空間的使用權。
如果天星的原址復修與皇后碼頭的原址保留成功的話,它們將會成為香港人以民主方法保下來的民主、民生、民權、文化地標,是香港的四「民/文」象徵,是香港人可以引以為傲的本土人民地景。這個四「民/文」主義的概念,是必須用粵語讀出來的。
司徒薇 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助理教授 社區文化關注創會成員
[文/司徒薇]
******
皇后碼頭評級公開聽證會
文章日期:2007年5月6日
【明報專訊】一群長駐的保衛皇后碼頭人士、四百多位聯署者,呼籲「不拆不遷不告別」,這呼喊聲,難道仍算單薄嗎?它背後有暫時仍為沉默一群的心聲。但歷史與公共空間是屬於大眾的,當然絕非也不應只由十來位成員組成的古物諮詢委員會來決定。
周三,古物諮詢委員會舉行公開聽證會,就中區皇后碼頭的歷史建築評級,聽取相關組織和公眾人士的意見。是你也走出來的時候了。
時間:5月9日(星期三)下午2:15至3:45
地點:尖沙咀海防道九龍公園內的香港文物探知館演講廳
*******

自天星事件以來,大會堂外的空地已舉行過十數場文化藝術活動,包括逾八小時的詩唱會,由本地獨立樂隊和詩人出演,是一片色彩鮮艷的人民自主空間。

文化界日前發起聯署聲明行動,要求原地保留皇后碼頭,不旋踵取得逾四百個來自文化、藝術、學術界的簽名。皇后碼頭停用之後,為了顯示對原地保留此訴求的堅持,和藝術生生不息的活潑氣息,本週日將再有豐富盛大的文化活動舉行。

不拆不遷不告別,皇后碼頭還在等著大家,在天星的廢墟旁邊。

日期:五月六日(星期日)
時間:下午三點開始,至夜方休
地點:皇后碼頭
節目內容:三點半雄仔叔叔講故事,大人細路都感動;其後佛蘭明高舞蹈表演、詩歌朗誦(詩人包括陳滅、葉輝、鄭政恒等)、行為藝術、劇場表演紛紛出場,入夜之後band show全面啟動,本地獨立樂隊 fruit punch、hard candy、superday等放射能量。

如此節目如此陣容,除了皇后,還可以去哪裡?
*******
她(皇后碼頭) 如果在中國
文章日期:2007年5月6日

【明報專訊】如果天星碼頭與皇后碼頭的去留抗爭,民間的保育聲音真的以失敗告終,大家也要以此為記,香港那未完成的民主實驗,那種民間發聲與試圖改變社區發展方向的可能性,還是值得大家珍惜的。城市記憶的醒覺過程中,對自身集體回憶的重視,香港人享受一種國內難以趕及的自由。若換了在國內任何一個大城市,皇后碼頭式的存廢簡直不會是一項issue。因為在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指導思想下,政府決定要拆的,一夜之間可以銷聲匿(釘子戶不算,因涉及的是私人住戶跟發展商的利益衝突)。
只有在香港,我們還可聽到大規模反對聲音;只有在香港,我們還可對某些不合情由的政策作理性公開的討論。在最後的拆毀關頭,我們當積極表達對己身城市發展的意見。我們更應記住那些反對保存天星及皇后碼頭又應有力改變事實的人名。讓有朝我們行使公民權時,去用投票報復。
究竟政府與政客是否屬於人民,能否代表人民意願?香港的民主實驗有幾成熟?抑或,那不過是種被背叛了的理想?天星與皇后一役,是一個指示劑。當國內發展至今才發現失去太多,正來不及要補救,開始注重保育及關心興拆的平衡時,香港卻逆潮流而行,那反是教人心寒的。
香港的幸運在於我們可以有表達自由,香港的悲情在於表達過後得不到回應。
在碼頭的保育抗爭中,比對國內的狀,我們可看到一點公民意識的本質不同,而後者又直接影響到城市發展的面貌。像兩個碼頭這種抗爭,基於兩大原因,在國內是難以出現。
壓迫輿論 噤若寒蟬
首先是體制及輿論環境,並不容許有大規模異見聲音甚至戶外聚眾之群眾運動。城市政策發展若放在大前題,根本容不下反對之聲。皇后天星最多也不過幾十年光景,你看三峽的千年古蹟,二千年的城鎮,要拆要沉,反對聲音不是沒有卻最終還是被壓下去。沉睡在上升了的江河水中,不僅是記憶而是實實在在的可能是一整個家族的世世代代所有。
當然,存在的不保證就是合理。現中國平民百姓對清拆政策的噤若寒蟬,是基於歷史給持相反意見者的教訓。政策下,個人是渺小的,持相反意見需要莫大的勇氣。
大家都記得關於北京城牆保育的先驅梁思成那寶貴一課。他當年倡議把北京城牆保留不得要領,結果他自己與中國人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詳情參看王軍的《城記》)。到九十年代有一天覺醒時,要修補僅存的舊牆,政府要向北京百姓家家戶戶作民間徵集﹕因為當年拆城牆時,大家都把磚頭搬回家。
如果北京人當年有保育意識抗爭意欲,或者那道環繞全京城的歷史憑證到今天會成為全世界最偉大的城市古建設。今天我們像林徽音草圖中人一樣,在城頭頂部改建的綠化公園上自由漫步。
到今天,表達跟發展相違背的保育意見,仍是敏感的事情,例如仍在爭議的北京胡同清拆問題,不少人出力發聲爭取,但過程中受到無形有形的壓力不計其數。
香港人起碼在意見表達上是自由的。如果兩個碼頭值得保留,並不如某些評論所說,僅是關於年份,關於建築特色,關於工程構造(他們是說從這幾個角度考慮,皇后都不及格),而是關於我們將來要如何說自己的故事-香港的故事,我們更應就此主動表達意見。
碼頭殞存何處
這後一重點則關係到中港公民意識分別的第二部分﹕在國內,新一代都沒有了集體記憶。城市的無根發展變成理所當然,沒有歷史感,輕輕如也。所以說,像碼頭事件不會在國內發生,不僅說抗爭異見聲音被禁止,而是大家根本不會當一個歷史建築的拆毀是一回事。所以,當我慨嘆和平飯店的改建可會把它變得面目全非,上海的新一代已經告訴我那不過是你閣下對於上海的浪漫想像,實際上,上海新一代對和平飯店或任何一個碼頭的拆毀也不會太在意。為了保留一個碼頭而要搞抗爭,對他們來說是匪夷所思。
面對這種觀點,我有時會陷於張愛玲式的茫然(新一代還讀張嗎?韓寒的目空一切與狂放才是現在的態度—又怎會對一個碼頭留戀?)有時我們也要反問自己﹕是否在阻地球轉?然而香港的碼頭抗爭中,答案卻無比清晰﹕香港已再沒有什麼可失去。我們失去了海港,我們行將失去碼頭,以及永遠不會歸返的歷史憑證。
失去碼頭是失去整個海港的其中一部分。拆去及填平是容易的,新的港口設施亦會取代舊有一切,卻不再是同一回事。那將消失的碼頭如同即將同樣消失的歷史一樣,只活於最後一代香港人的記憶(我稱擁有殖民地成長經驗的為最後一代的香港人)。
熨平了海岸 童話化語言
我同時可以想像海港的將來﹕一個拉平了如堤壩一樣的海岸直線,而非港灣(因為那海港已不彎),中環政府綜合用地一直伸延到海邊,下面有隧道。你難以向孩子解釋,你當年是如何到大會堂後信步前來碼頭過海或看海,路途上聽碼頭鐘樓的敲響。難以講述這裏進行過的渡海泳賽、登陸過的港督。你難以用什麼語言去說明天星碼頭原本是這樣那樣,反正對於孩子來說,這個仿古的新碼頭跟迪士尼樂園的仿古建築無異。
由此你也許更清楚的,是你本人,不是你的下一代,究竟是什麼不是什麼。
消失的建築,令我們的身分重現。但正因為建築與歷史消失了,我們跟香港的下一代將永久在歷史感上分離﹕他們沒法想像我們曾經活過的時代。我們可能要用那童話式的語言去敘述我們曾確切活的世代﹕這裏曾經有一個鐘樓,旁邊有個碼頭……
錯誤一步 假象民主
碼頭不僅是個碼頭,它是整個中環與香港故事的重要場景,背負了太多歷史。它是殖民統治的記憶,它是整個中環現代主義時期的見證。它們跟大會堂是不可分離的主體。它在歷史上的重要性不是年份,而是作為香港島北岸僅存的富歷史意義,也是大部分香港人共同經歷的經驗(試想像沿東區走廊一直沿海走,全都是這三十年內的建築。如果要重新規劃海港,怡東前的炮台、皇后碼頭、西環的四合貨倉要成為三個還可保留的標記)。拆毀碼頭是改建中環,置於更大脈絡中則是重整一個港灣的錯誤一步。
面對城市清拆的勢力,國內保育人士可做的不多,頂多透過默默記錄。像三峽,像北京大柵欄或老胡同,讓之無聲消逝。
香港可做什麼?或者,一就是圍堵,動員支持者去停止開發,如日本或台灣式的較激進民間抗爭;一就是讓理應是代表我們的議員去執行,任何不確切反映民意的議員都不是稱職的代表,在下次選舉中我們要記住。這也就是對香港民主政治發展的一次實戰考驗。如果挫敗,我們就得承認,我們自以為比國內先進的民主,也不過是個假象。
文﹕李照興
策劃:李照興
編輯:陳嘉誠

5/11/2007

小才子論“古船”

K,
這是小才子今兒的新出手﹐練習把新聞背後的原因找出來。綠島各大網轉發了﹐還有後續。
  對了﹐節日前天窗關于《“香蕉事件”答謝晚宴答謝誰﹖》﹐網上跟帖已經逾千條。

“華光礁一號”只是一艘古沉船嗎?

有800多年歷史的南宋古沉船“華光礁一號”近日經西沙考古工作隊開展搶救性發掘,出水文物近萬件。消息出來後,各媒體紛紛予以重點報導。

從媒體報導的情況看,各大媒體均把重點放了在此次發掘出水了多少文物,有哪些珍貴的寶貝、有哪些價值大的文物。從網友的對消息點擊率和回貼率情況來看,這確實迎合了眾讀者的“興奮點”和關注度。

然而,這難道僅僅是一艘藏有寶貝的古沉船嗎?

人們是否意識到:“華光礁一號” ,正在用一己之力,呼喚國人的海洋國土意識!海洋國土的“保護意識”!!尤其是水下文物的“保護意識”!!!

  這搜迄今為止發掘的第一艘“遠海”南宋古沉船,是我們的最祖先與南海搏擊的歷史明證,對“海上絲綢之路”世界遺產申報的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出水的文物,更不僅僅是收藏方面的價值,他們是我們的祖先自唐宋以降,與外海各國進行商貿往來的見證;是歷史上中國與南中國海沿海各國友好相處的見證。

筆者注意到,官方對是次“華光礁一號”沉船遺址的發掘,採用了“搶救性發掘”一詞。

何謂搶救?正如我們的國歌所唱:“已經到了危急的時候” 。

  據介紹,“華光礁一號” 考古發掘並非首次,早在1998年國家博物館和海南省文物部門就曾做過初步的試掘工作。當時之所以進行試掘,因為1996年華光礁Ⅰ號沉船遺址被我國漁民發現後,多次遭到非法盜掘,沉船遺址破壞嚴重。

面對古沉船背後文物經濟價值,一些不法分子趨之若騖。據傳如今非法盜掘水下文物,從商人出資、“漁民”打撈、文物交接、異地出售等一系列動作,幾乎形成盜掘網路。非法盜掘現象不可小覷,須引起重視。

據悉,如今對南海水下文物保護,尤其在海上監管、搶救發掘等方面資金和人力的投入存在不足。這反映政府部門的對海洋文化保護的認識和重視不夠。

  因此,建議國家、省市有關部門加大人力和財力投入,加強對南海水下文物的保護,除了及時對下水文物的進行搶救發掘;更應採取得力措施嚴禁水文物遭盜掘和破壞;建立水下文物博物館讓打撈的沉船向世人展示等等,使南海水下文物得以實現其重要的歷史價值。

作者:楚劍

5/10/2007

閱讀時光。本雅明。駝背小人。德國。一九00。

《駝背小人:一九00前後柏林的童年》。
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
瓦爾特‧班雅明著 
徐小青譯
像夢一樣的散文
2007-05-09 11:55:22
推薦//劉宗迪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普魯斯特想從人的心理出發創造一個真實的世界,而本雅明更願意用語言去營造一個夢幻世界讓人從中感受語言和思維本身的魔力
 德國猶太思想家瓦爾特·本雅明生前難得外界承認,而死後隨著阿倫特、阿多諾等傑出思想家的推崇,其價值才開始逐步獲得尊重。由於其涉及領域的廣度和深度以及行文方式的特異,人們反而難以將他歸到某個特定的社會或人文學科中。但是讀過他作品的人恐怕不容易忘記他的獨特。
  2003年2月,本雅明散文集駝背小人——一九00年前後柏林的童年》出版,看這副題(實際上是原書的正標題,可能出版社為了推廣市場而改的題)就知道作者想寫什麼了。這本書共30篇,以20世紀初期柏林的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及當時柏林的生活方式和社會狀況為線索的回憶體散文,然而這本書不同於一般的回憶體或者自傳體散文、小說,而是一本獨具魅力,讓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關關﹕好像明朝才子的隨筆﹖)
  看過義大利導演托納托雷回家三部曲《天堂電影院》、《1900傳說》(也譯為《海上鋼琴師》)、《瑪蓮娜》的人一定會同意:托納托雷是個懷舊高手;讀過奧地利作家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個歐洲人的回憶》的人同樣會覺得茨威格也是個懷舊高手。《駝背小人》也是懷舊的,但是與他們都不同,本雅明的記述方式是跳躍的,隱喻的,有時甚至讓人覺得是雜亂的,但可能根本不可演繹的,他所紀錄的回憶片斷總是在現實與歷史之間來回穿插,頻發意象,仿佛一個個不連貫的夢境,但又確實在某個主題之下。如果說蘇聯作家普裏什文把散文寫得像繪畫,帕烏斯托夫斯基把散文寫得像詩,廢名(馮文炳)把小說寫得像散文,那麼本雅明的《駝背小人》就寫得像夢幻——儘管如此,他也不同於喬伊絲(他要麼故事性很強,要麼讀得人如墮五裏雲霧),甚至與意識流大師普魯斯特也大相徑庭,後者的傑出在於將人的潛意識挖掘到讓人“恐懼”的程度,其無以復加地細膩並非本雅明所追求的創作風格。從某種程度上說,倒有點類似於博爾赫斯,但博爾赫斯並不那麼懷舊,反而顯得有點遠。
   普魯斯特想從人的心理出發創造一個真實的世界,而本雅明更願意用語言去營造一個夢幻世界,讓人從中感受語言和思維本身的魔力,讀過這本書的人一定會驚歎:原來語言是可以被這樣使用的。有些文章例如最後一篇《駝背小人》完全是一篇回憶自己兒時想像的文字更顯得像一個夢境,因為駝背小矮人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可是在本雅明的筆下,他仿佛真的存在,看了這篇文章甚至讓人覺得說不定駝背小矮人確實存在!許多批評家或者對本雅明有興趣的人(阿倫特、桑塔格)都注意到本雅明在語言運用上的獨特魅力,認為他在文字運用上有神秘主義傾向。我不懂德文,但是徐小青先生的譯文卻依然使我感受到本雅明的獨特魅力,這種魅力常常是難以言傳的。雖然,本書各篇都是獨立的文章,但是連在一起,確實能夠讓人感覺到20世紀初的柏林——她的文化、她的器物。
  在《電話機》裏,作者不厭其煩地介紹早期電話機的特性,以及它與人的關係,讀者順著他的思路也就回到了那個年代;在《兩個銅管樂隊》裏,作者不僅僅回憶群眾聚會時混亂、骯髒的環境和嘈雜的樂聲,也隱含了對庸盲者的蔑視,但是當他將那些真正高雅的音樂作對比的時候,還是他不變的懷舊情懷。不僅如此,他還給讀者感受柏林在一個世紀之前的神秘,雖然這完全是本雅明給我們帶來的感覺而不是柏林本身固有的。這些散文也不僅僅是一些對人和物的回憶殘篇,其中也隱含著作者對當時社會時尚、甚至有對德國國民性的批判,例如《兩幅神秘的畫面》。 這部書已經成為研究本雅明的人必讀作品,研究者從中尋找本雅明特異的人格特徵,從中發現本雅明純明的內心世界,我想所有看過這本書的人都會明白本雅明後來的自殺幾乎是必然的,因為戰爭和他的心靈處在非此即彼的兩極狀態,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個世界可能還不配擁有像本雅明這樣的心靈——他只為編織美麗、感傷的夢而存在。
  在這個電子嘗試著替代紙張,畫面企圖取消掉文字的時代,本雅明的《一九00年前後柏林的童年》為我們的生活留下了一串悠遠的回聲。

閱讀時光。賈樟柯。迷茫記。

K,
是賈樟柯啊﹐那位過早地參透了人性的大男孩。
迷茫記
http://www.sohoxiaobao.com/chinese/_asp/articles_temp.php?id=10001407
2007-05-09 11:26:41
賈樟柯電影導演,曾執導《月臺》、《小武》、《任逍遙》《世界》、《三峽好人》等影片
在迷茫中我想:留著這份迷茫,也會是一種鎮定
 1999年1月13號,我被電影局喊去談話,那一年我29歲,剛從學校畢業,沒怎麼進過國家機關的門檻。心裏打鼓,一路東走西繞,終於在東四某條胡同看到國家廣電總局的白底黑字牌子,正在端詳,欲意前往,突然從門裏流水般漫出七八個中年人,其中一人臉熟,我立馬側身靠牆定睛觀看,原來是某第五代大師,看他和一儒雅官員稱兄道弟,勾肩搭臂,一旁眾人附和,在低屋飛梁之下,八字門廳之前,配合著胡同裏明清以來的幽雅,恍惚一派古意,這讓我迷茫,原本想像中神仙般不食人間煙火的大師,在官府衙邸竟也如此游忍有餘,一如自家門前。 (關關﹕這般做作的人生﹐想必某大師坐在車上﹐自己已罵娘。唉﹐不知為何﹐今日總想說%^&*()*&^!)
 人群如大師吉普車下的煙塵般散去,在胡同的寂靜中我倒怪罪起自己的沒有見識,那官府中人也非青面獠牙般惡像,那官就有書卷氣,象老了以後的趙文。
進了門去,才知此乃深宅大院,看門人一聲斷喝,斷了我情趣,平添幾分緊張。報了來意,得了差人指點,我穿廊過柱,近一門前,抬手敲門,出來的竟是老年趙文。人生多此巧合,真是上天的安排,原來電話中約我的官就是他。說明來意老趙並不著急與我理論,而是帶我入院,言此乃宰相劉羅鍋的故居,我想起李保田的喜劇樣子,不禁笑了起來。 (關關﹕人生就本是悲喜交加麼。)
重又回屋入座,老趙賜茶,說他要出去一小會兒,讓我一人在辦公室等他,盡可隨意。他走後,我的目光搖鏡頭般掃看一周,桌上有一複印文件入眼,那文件上似乎有我名字。我如蔣幹盜書般興奮,乘四下無人,拿起文件閱看,上面複印的竟是臺灣《大成報》影劇版一篇關於我的電影《小武》的報導。這倒不讓我驚奇,歎為觀止的是在正文的旁邊,有人手書幾行小報告:請局領導關注此事,不能讓這樣的電影,影響我國正常的對外文化交流。
  我閱後恨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待自己穩住情緒,才看到小報告後的署名:叉叉。叉叉正是剛才那位五代大師的文學策劃。我不能相信,想我與你何干?都是同行,相煎何太急,做人要厚道,為何要說同行的壞話!迷茫啊, 迷茫!我把文件復位,呆坐在椅子上。我聽到了自己的一聲長歎,淚從心底湧起,不為我自己,而為打小報告者。我想起羅曼·羅蘭的話:今天我對他們只有無限的同情和憐憫!這世道,我在道德上倒也感覺占了上風。(關關﹕小樣兒﹗﹗呵呵。)
  老趙談笑風生進來,說:知道為何請你來。我說:我知。老趙拿一文件宣判:從今天起,停止賈樟柯拍攝影視劇的權利。我和他都沉默,老趙把告密信從桌子上拿起,重重地墩了墩,歎道:我們也不想處理你,可是你的同行,你的前輩,人家告你啊。
  我如夢遊般離了辦公室,手拿處理我的文件,一個人在陰陽分明的胡同中走!人心如此玄妙,複雜得讓人難懂,在迷茫中我想:留著這份迷茫,也會是一種鎮定。(關關﹕賈才子可不該一人去見那貌似趙文﹐到了這會兒連喝酒的人都沒有。可憐。可憐。)

閱讀時光。章立凡 。人與時代。

K,
這兩日沉浸在華光礁一號帶來的古老文明的想像中﹐對牧海踏波的祖先們的想像中﹐對海上絲綢之路沉落海底“珍珠”的想像中﹐差點忘了現實之荒謬。
  然﹐一早收到老潘那SOHO寄來的《SOHO小報》﹐思緒又被拉了回來。反正﹐不能我一人困擾﹐貼幾篇上來大家一起煩。呵呵。呵呵。
  不過﹐今兒中午過的很好﹐島上的一班網管們﹐在老大的帶領下在網上“打群架”。這下﹐小女子知道了島上的志同道合者﹐多趴在網上呢。
  最好﹐是有人提議搞個運動﹐將新聞記者的對社會的責任與擔當﹐在網上轟一輪。我們會聯動。
  島人﹐浪子﹐閑著也是閑著﹐就玩點有格的。呵呵。
  把夢城知識分子也正在議論此事﹐告訴了大家。不知道﹐幾多人識聽粵語了。 
  好了﹐讀讀惹了小女子的字吧。
  人与时代,幸与不幸
  http://www.sohoxiaobao.com/chinese/sohochina/sohoxiaobao/index.php 
  章立凡 1950年生,近代史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中華民國史、中國黨派史中國現代化問題及知識份子問題等
  曾撰寫和發表《第二次直奉戰爭和北京政變》《風雨沉舟:記章乃器在1957年》《章乃器與中共領袖們》《毛詩漫品》等著述
  合著有《轉型期的中國:社會變遷》《七君子傳》《民國著名人物傳》等
  長期參與多卷本《中華民國史》的撰稿編有《章乃器文集》(上、下卷)

  萬物因緣互動,或生或滅,這就是我們的大時代。解讀這樣的時代並生存其間,需要大歷史觀
 按照目前人類的平均壽命,年屆八旬已是高夀,若活到百歲,便可稱人瑞。但具體到每一個人的有限生命,生活在哪個時代或哪個地點,卻是大有講究。若在錯誤的時間投胎到錯誤的地點,幾十年的有效生命就算浪費了。人的一生被定位在哪個歷史座標上,不能不說是一種宿命。
  有一篇文章題為《我最願意生活的十個時代》,列出了幸運的時間和地點:外國有本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蘇格拉底時代的雅典、穆罕默德時代的阿拉伯、達芬奇時代的義大利、本世紀二十年代的巴黎;中國有十一世紀的北宋、杜牧時代的揚州、名士時代的東晉、春秋時期的宋襄公時代。
  當然,這只是相對而言,即便生活在這十個時代,具體到個人也未必如願以償。
  如果你生於奴隸制的古羅馬且身為一頭“會說話的牲口”,卻要爭取人的權利,等待你的將是釘十字架的酷刑;如果你生於蒙昧的中世紀歐洲,卻力圖掙脫思想的桎梏,有宗教裁判所的拉肢架和火刑柱伺候;如果你趕上血流成河的法國大革命,卻偏要發出理性的呼聲,革命法庭的斷頭臺將是你的歸宿;如果……
  “煩惱即菩提”,如果你從未曾意識到自己及他人的不幸,或許算是一種幸運;如果你意識到不幸且甘心認命,那是無奈的雙重不幸;如果你向人們揭示不幸的真相,探究不幸的原因,則可能遭遇更大的不幸。所謂幸與不幸,就看你趕上一個什麼樣的時代。要是出生在一個黑暗時期並在黎明前悄然消逝,那你只好自認倒楣;即便是壯烈殉難的英雄,也未必比歷史所記載的惡棍多。
  我生於二十世紀五○年代的中國,共和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都經歷過了,究竟是幸運還是不幸,真不知該怎麼說。從“反右”到“文革”結束,我在成長中體驗苦難。比起沒經歷過那段歷史的人,可以說是不幸的;但比起在那些在迫害中死去的人,則又是幸運的——作為倖存者,我看到了大戲落幕,並獲得了人生的經驗。
  後來我選擇了中國近代史作為專業,當時也不是沒有其他的興趣,例如繪畫、文學等,選擇歷史研究,是希望對所經歷的人生有更深刻的認識。結果發現自己再度陷入痛苦的怪圈:塵封在故紙堆中的中國百年史,令人心情壓抑且無從排遣,不時有同事因患癌症去世……但這畢竟是我的選擇。
  能經歷一段歷史浩劫,也算是“幸甚至哉”。作為親歷者我應該是不幸的,但作為研究者則是幸運的。七○年代後出生的研究生、碩士、博士也有研究“文革”專題的,他們出生時這段歷史已經結束或接近結束了,其感受當然有所不同。我在感知、認知上會比較直觀,而從長遠來看,將來的研究者會更加客觀。
  八○年代的中國走向改革開放,歷史專業日趨落寞。某日與一位前輩聊天,老先生感歎道:如今的年輕人,眼睛只盯著那些收入豐厚的專業,歷史這一行既沉重又清苦,將來恐怕是後繼無人了。我理解這位前輩心中的淒涼,但生活總得繼續。“生活中是沒有旁觀者的”,身處一個社會轉型的時代,只有秉出世心做入世事。
  經歷了又一次重大歷史事件後,我在九○年代開始了自我轉型:學會了現代社會中生活的一些必備技術手段,諸如使用電腦、上網和開車等,甚至有了點商業頭腦……縱然有高下之分且成敗不一,但儘量做到別人具有的我都具有。比起前輩老先生來,我能以更快的速度獲得研究資訊,而不必依靠傳統的抄卡片式治學,也無須一遍又一遍地在紙面上爬格子改稿。儘管前輩的學問比我扎實,但我比他們幸運。這幸運來自現代科技,但學術的噩運卻在後頭……
   十年前曾與社會學家鄭也夫先生談論科技文明對未來社會的影響,我說:隨著電腦和互聯網的普及,名人手稿尺牘這類東西,今後會逐漸成為絕響,因為文稿和信件正在無紙化;做學問也會越來越浮躁,將從網路下載的文章剪貼組合,就會製造出新的論文。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我發現自己不幸言中:北京潘家園市場上的手稿尺牘,已是紙貴洛陽;而學界的剽竊抄襲,則一發不可收拾。憑藉現代科技的翅膀,我們飛入了一個急功近利的時代。
  現實只是歷史的繼續,半個多世紀過去,歷史的報應也在今日凸顯。社會所積累的一切矛盾都暴露無遺,迫使人們去反省歷史,當前的“歷史熱”、“往事熱”和“記憶文學”就是明證。反省歷史是人類的本能,沒有哪種權力能阻止心智健全者回首往事。“皇帝的新衣”之所以總被人提起,非但因其愚蠢,更在於其不幸成了禁忌——禁忌總是被刻入記憶。
   二十一世紀的經濟全球化和互聯網引發的文化嬗變,不僅改變了世界,也正在改變中國。人們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蝴蝶扇動翅膀也會掀起颶風:中國股市的震盪,影響到華爾街證券交易指數的漲跌;工業二氧化碳的排放,引發了環球性氣候災變;資訊在網路上以幾何級數高速擴散,會在瞬息間改變輿論的走向甚至家國的命運;當民主成為世界文明主流,極權體制的“釘子戶”惟有望洋興嘆……
  這是一個多元化的時代,歷史上那種對經濟、政治、文化的絕對控制力,已經不復存在,威權所能倚仗的東西只剩下技術。而技術卻是不大靠得住的東西,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令攻防各方互為消長,不再有一勞永逸的勝利。
  經濟全球化和互聯網,令地球變小時代變大,使世間一切事物相互關聯,這也許就是佛家所說的“緣”。萬物因緣互動,或生或滅,這就是我們的大時代。解讀這樣的時代並生存其間,需要大歷史觀。
  人與時代,幸與不幸,列位不妨隨意遐思,給自己一個定位……

5/09/2007

Siu Hak 。小克。

Rosanna :
謝謝記得小女子。
  小克﹐Siu Hak ﹐那個可愛﹑羞澀﹑細膩的大男孩﹐喜歡他對他的貓的體貼。寫小克﹐容易﹐也難。

  http://www.postapoem.net/eng/art_prd.php?id=9
小女子去了香港﹐才開始看地緣漫畫。此前﹐對于國人漫畫的最好印象﹐一是舊時的丰子愷﹐文人畫的趣味﹐漫畫的格局﹐濃淡總相宜﹔二是當年的《讀書》雜誌封二﹐陳四益的諷刺詩文﹑丁聰的小丁漫畫﹐對于時局﹐縱橫捭闔﹐嬉笑怒罵﹐教八0年代讀慣了新八股的高中生甫進大學﹐很是開眼。
  都市漫畫﹐說實話看得不多。看《明報‧世紀》尊子先生的乜議員﹐竟然與地緣時事貼得那么緊﹐而政府與民間皆笑納之﹐覺得呼吸到了自由的空氣。
  是龍老師的課程﹐是8003灣仔小組﹐教小女子認識了小克﹐以及他的一群畫友﹕杨学德﹑智海……還有提點他們的歐陽應薺兄,當然還有三聯的李安。
  

閱讀時光。梁文道。《還是一個老百姓》

K,
  讀到文道趣文一篇。一些未親身經歷的事情﹐表面上他基本講得准。

  不過﹐小女子看來﹐還有看深下去的空間﹕如“軍話”群體中的階級(或階層)﹐一直延續到部隊大院的“官大一級壓死人”。在中國﹐軍即是“閥”﹐即使軍中無銜﹐也比“百姓”大。這才是聲聲叫著“老百姓”﹑“老百姓”的優越感所在。歷朝歷代﹐莫不如是。只因﹐軍中﹐沒有民主可言﹐否則如何打仗﹖
  同時﹐“老百姓”﹑“老百姓”叫著﹐也是一種特別孤獨的表現。一個村子﹐六﹑七十個姓﹐祖宗牌位一定沒帶在身邊了﹐那么就是浪子或游子了﹐後代不說普通話﹑不說國語 ﹐說什么話呢﹖
  問問龍老師﹐一個從大陸流落過台灣的警察的後代﹐她的成長是多么的孤獨﹖
  為什么﹐台灣本土人士中﹐就沒有產生梳理台北文化的知識份子﹖無根方尋根﹐疏離了傳統方覺文化貴。對麼﹖小女子﹐瞎琢磨。
  
 《開啦》:《還是一個老百姓》
http://www.cnmdb.com/newsent/20070417/1003988
梁文道
  原來深圳也有古跡。五年前,朋友帶我去深圳大亞灣海邊的‘大鵬所城’(全名‘大鵬守禦千戶所城’),一座六百年歷史的灰色古城。厚實城牆內是一個小村落,除了少數幾間舊房舍和大抵維持原樣的街道外,大部分的屋子都是近代化的樓房了。現在村子住的主要是外來戶,據說原居民都在海外,城裏就只剩下十來個還戴著傳統‘涼帽’的老太太。說到原居民,這條村子是很難搞清楚甚麼叫做原居民的,即使在舊日,全村竟也包含了六十七姓,真不是一般的村莊。因為這是個所城,城裏人的祖先全是其他地方來的軍眷。
  從明朝開始,廣東水師就築城此地,守衛南疆,轄管範圍遠至香港以南。軍人當然從各地征來,不問出處;若有家眷,也只好跟著部隊南北奔波。於是這小城就像今天的深圳,是個移民城市。然而它是個軍事化的移民城市,城牆內外必有間隔,所以牆外是嶺南農民種的地,水上人家討的海;牆裏則是領受軍餉的各省軍眷。久而久之,隔絕的城裏竟然有了自己的語言,叫作‘軍話’,是一種混合了廣州話與客家話的罕見方言。(關關﹕嘿﹗嘿﹗海南臨高﹑儋州一帶﹐也有“軍話”﹐移民及語言產生過程如出一轍。而且﹐那里的人頗為強悍﹑脾氣火爆﹐幾乎家家都有幾管粉槍。男人罵老婆﹐有時都會從床下摸出槍朝天放。不過﹐感情卻熱烈直白極了﹐情歌里哥哥﹑妹妹一點不繞彎。儋州未婚男女混居的青年村﹐是活的人文化石。女子不生過仔﹐沒人娶﹐因為﹕要回家沒用﹗﹗呵呵。民間文化﹐可愛得多真誠。)
  聽朋友說這裏的故事,越聽越耳熟,我忍不住問:‘城裏人怎麼稱呼城外的人呢?會不會管他們叫“老百姓”’?
  最近看葉京導的電視劇《與青春有關的日子》,感覺很像王朔的小說《動物兇猛》,也很像改編自它的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那是另一種文革故事,海外華人所不認識的文革,不恐慌不陰暗,一幫年輕人就在太陽底下放肆青春。這幫年輕人快活,因為他們是北京‘大院’裏的孩子,而軍隊眷屬寄居的大院則是那個年代裏最平靜的孤島之一。外面天翻地覆,裏頭的小孩逍遙自在。
  我想起了臺灣的‘眷村’,六十萬隨蔣介石渡海東去的國軍多半住在這些竹籬笆圍起來的村落裏。遍佈全島的眷村就像北京的大院,以軍種和部門為單位劃分,有的甚至連村名都冠上部隊番號。別小看那些竹子搭起來的籬笆,它們真能隔開兩個世界,一邊說的是臺灣話,另一邊則是南腔北調的‘國語’。
  大院和眷村,解放軍與國軍,對牆外的人卻有一致的稱呼 - ‘老百姓’。
  ‘老百姓’,這真是一種奇怪的稱呼,難道軍人不是百姓嗎?難道一個普通百姓只要從了軍,就會變成‘官’‘民’二分法裏的‘官’?‘人民軍隊為人民’這句口號好像是軍民一體的意思,但它卻正好點出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人民軍隊’並非人民,他們只是為了人民而存在罷了。簡單地講,北京大院和臺灣眷村裏的軍人都不是一般人,連他們的家屬和孩子也不是一般人。在他們的眼中,外頭的一般人才是‘老百姓’,他們不是。
  軍人聚落裏的孩子在兩岸都得到了優待。北京大院不用說,父母可以享受相對平靜安全的生活,他們自己甚至還可以看到一些老百姓看不到的內部書刊,知道老百姓所不知道的秘密消息。臺灣眷村的地位比較低,住的多是外省中下層軍人,但他們的孩子至少有一項優勢,那就是天生說‘國語’,不用像本省小孩一樣羞恥地洗刷口音。
  所以這些第二代都有看不起同齡老百姓的本錢。就拿我熟悉的眷村小孩來說吧,他們的父母就已習慣把村外的本省稱作‘野孩子’,他們自己更是感覺良好;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相信自己身負‘反共複國’的歷史大任,此外還染有了一份因父輩流徙而來的獨特滄桑。聽說北京大院的子弟也是如此,特別深信毛主席的教誨,身雖不在革命的浪口刀尖,卻胸懷革命大志。這點單純的熱情與自信是外頭小老百姓很難想像的。 (關關﹕小女子乃北京海軍大院生人﹐不過六歲左右離開了。只記得﹐表哥帶著小女孩﹐爬空軍司令家底圍牆﹐圍堵暖氣管道里的野貓﹐餓了就去食堂開飯。當然﹐小朋友見面﹐首先要介紹的就是自己家長的軍銜﹐然後很快就明白誰是老大了。于是也跟著欺負過弱小。不過﹐聽我的老保姆說﹕整個大院﹐沒小丫頭這精氣神兒的。不知什么意思。她過世已經廿多年了。)
  可軍隊到底是軍隊,暴力的本質結構了聚落裏的社會意識,軍人家庭的教育又格外嚴格壓抑,小孩難免受到薰陶甚或扭曲。所以大院也好,眷村也好,裏頭的男生莫不好勇鬥狠拉幫結夥。然後父親過著紀律的生活,兒子卻鎮日遊蕩無事生非,滿嘴粗言穢語,腦子裏則總是女子與性事。
  理想的高遠與實際的無能造成了巨大的反差,越是自命不凡就越容易沉溺在夥伴中爭強得來的快感。此時,牆外的老百姓野孩子正步步為營,刻苦求存……,直到牆破門開的那一天。
  大陸有不少大院子弟出人頭地,臺灣眷村也有一些成了名的人物,於是大家就都以為軍眷家中果然出人才。有時候我們還能看到他們敍舊的聯歡會,確是精英滿堂。不過這和所有的同學會一樣,年年必至的都是那些成功樣版,悄然間逐年消退的才是大多數。只有特別把持得住,或者特別幸運,你才能從眷村和大院的圍牆裏破土而出。而那些一度崢嶸但終於暗淡的,我們並不認識。不論結局如何,至少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到了最後,大家還是成了老百姓。
稿件來源:《開啦》

閱讀時光。澳門。城市發展的詰問。

Dear all:
明報世紀今日刊登的此文﹐對急于再談一回“特”的綠島﹐有思考價值。
  那日﹐在中改院與島友們探討“開放”的真概念﹐“加法”與“減法”的概念﹐“發展”與“保護”的概念……夢城的友們﹐是不是很耳熟啊。
  綠島﹐尚是一片混沌﹐盡管天資焯約﹐她等待著啟蒙﹐有真見地的。
  想念龍老師﹗﹗﹗﹗

槍聲蓋不了對城市發展的詰問
文章日期:2007年5月9日
【明報專訊】「喂,現場直擊報道,人噓噓聲好嘈,跟住警察開埋槍,好亂啊!」
「喂,我見到警察開槍呀,好危險,都唔知點解要開槍,好嬲啊!」
五一當天,遊行開始後不久,就收到這兩位目擊開槍事件的朋友來的電話。兩人站的角度不一樣,看到的不一樣,感覺也截然不同。一個在家中往街上看去的朋友,看到的,是一群發出「噓噓聲」的市民和一群手持警棍的警察。從他的角度往街上看,所有人都是面目模糊的,他對衝突的起因的理解也是模糊的,開槍以後,他能記下的,只有一個字:「亂」。他對遊行人士不同情,對警方開槍也不理解,因為他不喜歡事件令澳門給世人留下一個「亂」的感覺。
另一個在遊行隊伍當中的朋友,近距離看到開槍警察的樣貌和受驚的人群。他在現場看見的人不多,可是每一個人的樣貌都是清晰的,所以他會從衣著來判斷自己應該同情遊行人士,從槍聲前後的眾多表情中,判斷他應該為槍聲覺得憤怒。他不介意世界如何看澳門,只關心弱者最後是否得到援助,澳門的問題是否可以解決。
早在這次衝突以前,社會發展的成果和代價,都在很多人的生活中出現了。
隱憂早現
去年底澳門回歸七周年前夕,一位外地記者朋友來澳做專題。像很多在那段時間來澳的外地記者一樣,他是衝澳門繁榮的經濟數據而來的。一個周末的晚上,飯後跟他一起在澳門的市中心噴水池(市政廳廣場)散步。那時,澳門的聖誕新年燈飾已經亮起來了,滿街悅目宜人的燈影之下人頭湧湧,道上兩旁光亮的店面之前,都有進進出出的人流,他忍不住停下腳步,頓了一句:「好一派繁華的景象!」可是,他的話音剛落,我們背後就傳來兩個女人的吵聲。我們趨聲音穿過人群,在一家裝潢華麗的護理用品店門前,看到一個頭髮全白的老婦和一個看上去五十來歲的女人,正在為一塊大紙皮僵持,兩個人各執紙皮的一方,立馬步,像拔河一樣的各不相讓。白頭髮的老婆婆非常瘦小,披頭散髮,衣衫襤褸,聲音卻大得足以讓所有途人停步注目。她的那一句「是我先看到的,你為什麼要跟我爭」,一年以後,回想起來,還是一樣的震撼。
朋友當時說:「這就是繁華背後的隱憂吧!」
一位朋友在05年9月的網誌上,就曾經記錄了這樣的小節:
「昨天經過紅街市的OK便利店,原本想買雜誌,卻赫然發現在OK旁有一個老婆婆在經營的書報攤。由於OK將雜誌放到門口,那情景簡直就是和婆婆的書報攤對幹……我們像是棋盤中間的棋子,慢慢地被包圍慢慢地被入侵。從噴水池開始,已經被外資所paste,一直copy,一直paste。那原來的澳門呢?好像都失去個性了……換來只是一堆制式化的店面,制式化的服務,制式化的內容。我常常在懷疑,這樣下去,澳門會變成誰呢?最怕淘金夢碎後只剩一座悲情城市。
昨日的單純,今日的實際,而你也早已不是你。」
身在拉斯維加斯的忐忑
去年,筆者跟幾個朋友乘車到澳門路城金光大道的賭場地盤附近轉,我們在地盤鄰近新開的賭場下車,在一幅超級大的霓虹招牌底下閒聊。那時,朋友忽然嘆了一句:「我那一代人,從沒想過有一天醒來,會發現自己是身在拉斯維加斯的。」他說的時候,沒有雀躍,只有無奈。那樣的表情,在2004年以前,自己是絕對想不到的。也因為那一個表情,自己開始撰寫了一系列的文章,文章的第一篇,就是〈睡醒時,發現自己身在拉斯維加斯〉。
身在拉斯維加斯有什麼不好?這樣的問題,在澳門未被國際傳媒拿來跟拉斯維加斯比較以前,我們是很難想像的。難以想像,除了因為拉城名聲顯赫以外,還因為這一個名字,對賭權未開放以前的澳門來說,實在是太耀眼的成就。可是,誰也沒想到,那遙遠而耀眼的成就,居然在短短的兩三年間,首先在人均GDP的數據中開始實現。同一時間,自己的好幾個朋友,進了外資的博彩公司工作,每隔幾個月就聽到他們高陞的好消息。另外幾個念冷門學科的朋友,多年來都鬱鬱不得志,因為外資進駐,都進了大公司,做回本行,朋友見面,這些人都少了怨言,多了笑容。還有,大家討論的內容,多了很多過去極少出現的詞彙,像福布斯、《紐約時報》,還有,還有很多國際機構和國際名人的名字。
同一時間,大家也發現,在笑容背後,我們約會的地點,常常都在變化。變化,不一定是因為新開的店多了,還因為習慣去的很多老店,常常在一個假期過後,換了招牌。很多朋友都有幾乎同樣的經驗,工作地方的附近的小巧茶餐廳,突然關門了,過不了幾天,招牌給髹上香港地產代理的名字。於是,我們一方面會為發展高興,一方面又為發展而忐忑。在這種對發展既喜又憂的狀態下,在我們的經濟數據每隔三五天就來報發展之喜的時候,我們也同時聽到這樣的一句話是:「如果澳門可以回復以前的寧靜就好了。」
反貪與反貧背後
可是,當我們一邊吐這樣的嘆息,一邊也明白沒有回到從前的可能。博彩業開放以前,澳門經濟低迷的時候,很多人以為經濟就是解決問題的出路,可是,大家都沒想到,經濟發展會帶來新的問題,而原來的問題又不是繁榮經濟可以解決的。我們面對的究竟是什麼問題?請讓我用自己曾經使用的這個比喻來概括:
「今天的澳門,就像一個好不容易進了跨國公司工作的年輕人,他躊躇滿志,準備幹一番事業,可是,因為受到小城小地經濟環境長期受外部因素強烈影響的成長環境薰陶,他的內心深處,沒有多少安全感,甚至因為長期在一個成功的哥哥——香港的陰影下成長,令他有一點既自卑又自大的性格,既不容易肯定自己的價值,又容易懷疑別人的讚賞。待像聯合國一類機構授予他獎牌,確認他的價值包括他的出身的時候,又發現那個自己正要肯定的世遺身分,很可能因為發展而被推土機破壞。再加上他進的那一家公司,雖然是國際級的規模,可是,因為公司的業務——博彩,有違自己的傳統道德價值,他要大展拳腳。」
其實,對澳門人來說,「繁華背後的隱憂」,早已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成果分享,也不僅僅是反貪腐的制度建立,還有很多經濟發展與制度建立都解決不了的問題:對城市發展方向的疑問、對城市定位的認同、對本土價值的保護、對解決這一切方法該用的手段。所以,五一遊行的槍聲,以及槍聲過後我們矛盾不一的反應,不過是對這些疑問的一次總提問而已。而這些,又豈止是澳門獨自面對的問題呢?
[文/林玉鳳 澳門大學傳播系助理教授]

5/08/2007

西沙考古華光礁Ⅰ號





這些是小女子拍的。
這些從古老沉船里撈出來的寶貝﹐沉默著﹐封著歷史﹐封著故事﹐教人忍不住想像。
唐宋啊﹐那是無詩無詞不言的好時代﹐連這些留洋去的瓷器﹐也是那么古朴﹑婉約﹐張揚得好有格。








這些是西沙考古隊的兄弟提供的圖。他們與小女子一見如故﹐嚷著小女子要什么﹐就給什么-─只因﹐小女子今兒在新聞發布會上﹐幫著向國家文物局要科考經費了。本來麼﹐20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沉了多少祖先的心血﹐撈不起來﹐登記造冊是一定要做的吧。這要銀子。
其實﹐早在1997年小女子本就應登上國家文物局水下科考船﹐成為中國第一批水下科考記錄者﹐卻因了“一失足”成了千古恨。“罪魁禍首”是三歲小肥仔的肥臀。
從不擅長動武的小女子﹐不知為何興起要轟蹲在地下的小肥仔起來﹐就用腳趾去撥拉他﹐誰知小肥仔非常迅捷起身。于是﹐小女子不及躲閃﹐右腳大拇哥正好迎面蹉上去了。一聲尖叫﹐疼暈了﹐腳腫了。
Mayboy與肥仔七手八腳把小女子送了醫院﹐X光一照“粉碎性骨折”。呵呵。
從此﹐小肥仔笑著逢人就說﹕我有銅牆鐵屁﹗﹗﹗這個小壞蛋﹐教我錯過了人生精彩一幕。
故而﹐今兒知道﹐當年的華光一號發掘了﹐就失而複得般撲了過去。
本是故人﹐只盼重逢。
隨天意。
在人間。
中國遠海考古第一艘沉船西沙華光礁Ⅰ號部分文物首次展示 
  中新社海口五月八日電(記者 關向東)八日,中國遠海考古第一艘沉船西沙華光Ⅰ礁號部分文物三百餘件,首次在海口向媒體展示。
  國家博物館館長助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張威在新聞發佈會上介紹說,是次西沙華光Ⅰ礁號出水文物近萬件,陶、瓷器占絕大部分,初步判斷為南宋官窯出品。陶瓷產地主要為福建和江西景德鎮,陶瓷產品按照釉色分類主要有青白釉、青釉、褐釉和黑釉幾種,器型主要為碗、盤、碟、盒、壺、盞、瓶、罐、甕等。裝飾手法和紋樣豐富,並不乏精品。
  其中,打撈品中有南亞地區穆斯林禮拜前洗手用“軍持”等用品,明顯是根據客商需求定制的商品。該沉船和遺物當視為唐宋以來中國商貿船隻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與外洋友好國家開展民間貿易的明證。
  據介紹,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今年三月十五日至五月八日歷時五十餘天,由三十一位水下科考人員西沙考古工作隊,在西沙群島對華光礁水下礁Ⅰ號沉船遺址和北礁沉船遺址,開展了搶救性發掘和水下考古調查工作,迄今共發掘並運送上岸文物近萬件,是次水下考古已投資四百余萬元。
  華光礁屬中國海南省西沙群島範圍,位於永樂群島南部。華光礁Ⅰ號沉船遺址位於華光礁環礁內側。一九九六年由我國漁民發現,一九九七年以來,曾多次遭到非法盜掘,沉船遺址破壞嚴重。一九九八年國家博物館和海南省文物部門做過初步的試掘工作,出水文物近一千八百件。
  張威介紹說,華光礁Ⅰ號殘存船體覆蓋面積約一百八十平方米,船體殘長二十米,寬約六米,舷深約三至四米,共發現十一個殘留的隔艙,除船體上層建築外,底層船體保存基本良好,初步估計該船排水量大於六十噸。該船是我國目前在遠海發現的第一艘古代船體,目前沉船仍保存較好,結構基本清晰。如能儘快提出打撈方案並付諸實施,將是我國又一艘極具研究價值和展示效果的古代沉船。
  國家文物局文保司副司長關強表示:是次西沙華光礁Ⅰ號水下考古,得到了海南省方、西沙工委、邊防部隊及海軍的大力支持。
  據悉,海南省文物部門正對打撈上來的文物進行脫水、脫鹽等處理,並著手進行資料整理;預計將於今年年底至明年初,進行華光礁Ⅰ號打撈出水工作。(完)

舊文一組﹕世貿部長級會議

K,
今天﹐是小女子回到綠島三“周月”﹐終于有點勇氣回望夢城了﹐不知道會不會因為追憶﹐教自己陷入再一次的不能自拔。但是﹐要來的躲不過﹐小女子只有以一己之身﹐勇敢面對﹐這是命運。
  最先想到的﹐就是梳理出二000五年十二月那一周﹐世貿部長級會議期間的一組舊文。
  小女子是那種特易被打動的人﹐那一次沒有例外。筆下的文字﹐自然也打動了我們的老總﹐更打動了海外的編輯﹐所有稿件的全部高分落地﹐這是人心。
  難忘我的戰友阿萍﹑阿梁﹑阿琴還有邢健。晚些﹐寫故事﹐一段終生難忘的友情﹐因了韓國農民﹐而開始。
  那個喧騰的維多利亞公園﹑那片狹窄的維多利亞港卸貨區﹐全面落閘的銅鑼灣﹑從未步行過的行車天橋﹑只見坦克不見叮鐺的灣仔﹐誘人的韓國農民﹑斯文的香港警察﹑滑稽的胡椒催淚彈。那場難忘的坦克嘉年華﹐那些催人淚下的NGO。
  那天﹐你們在哪兒?莫非﹐曾經擦肩而過﹐就如“向左走﹐向右走”﹖不過,最終我們還是相遇了。
  感謝上帝。
舊文一組﹕
世貿在香江﹕全城戒備進入會議狀態 反對世貿組織展開行動  
  中新社香港十二月十二日電 題﹕世貿在香江﹕全城戒備進入會議狀態 反對世貿組織展開行動
                   中新社記者 梁今 關向東 
  世貿香港部長級將於十三日開幕﹐今日香港全城進入高度戒備狀態﹐警方已於傍晚時分在會議中心區灣仔實施封路﹔與此同時﹐專程來港進行反世貿活動的非政府組織﹐今日表現也相當活躍。         
           會議中心灣仔區開始封路公交改道
  警方已於下午六時封閉軒尼詩道以北、興發街及銅鑼灣道的所有泊車位,屆時警方將拖走所有停泊在這些路段的車輛。
  警方今日起擴大灣仔一帶的封路範圍,灣仔北及銅鑼灣部份道路有改道的措施。據悉,灣仔至皇崗的過境巴士總站,下午一時由灣仔搬到中環的港澳碼頭;灣仔來往尖沙咀及紅磡的渡輪,下午兩時開始已停航;二十九條途經灣仔北的巴士路線,下午三時後改行告士打道及軒尼詩道;而會展一帶的禁區令,傍晚六時起開始生效,有效期至十九日上午五時。
  另外,由於灣仔區多間學校停課,減低該區的交通流量,運輸署估計明早灣仔一帶交通,不會出現大問題。

           機場有配備重型槍械警員巡邏防突發事件
  來自各國的部長及代表今日陸續抵港,約有七百名與會人士乘坐私人小型飛機到港,機場方面已加強保安。
  據悉,機場保安在非禁區的範圍內增加了保安人員檢查證件,確保全部人得到批准才可進入。而警方、入境處亦增加了人員駐守機場。
  在機場範圍內,警方安排配備重型槍械的警員來回巡邏,防範突發事故。
           一千個非政府組織參會每日聽取匯報
  據大會官方透露﹐世界各地有千多個非政府組織來港參加明日在港舉行的世貿會議,是歷來最多的一次。
  這一千個非政府組織,共派出二千二百名代表,世貿組織每日會向他們匯報會談的進展。明天的開幕儀式亦預留二百個座位給非政府組織的代表,亦會容許他們出席傳媒簡介會,以及各國商貿部長的主要會議。
  香港警方表示﹐若出現突發事故,就會限制非政府組織代表出席會議。
          有非政府組織要求世貿組織停止談判
  會場外﹐反世貿非政府組織也開始表達強烈訴求。
  一個名為“二00五亞洲人民爭取正義和自主巡迴車隊”的跨國反世貿組織﹐十二日中午在香港油麻地舉行新聞發佈會﹐要求世貿組織停止談判。
  巡迴車隊的發起人、新聞發言官印度人Mukul表示﹐本次該組織有來自十二個亞洲國家的三十三位代表來港﹐代表了各國反世貿的農民、勞工、原住民、婦女、愛滋病受害者等﹐將在世貿部長會議期間舉行五場有關反世貿行動﹐包括敞篷車巡遊等。
  他表示﹐巡迴車隊來港示威的主旨是指責自由貿易不是公平貿易﹐目標是要求世貿組織停止談判﹐反對世貿香港部長級會議達成協議。
        “韓國民眾抗爭團”不排除示威會升級
  倍受關注的韓國農民組織﹐十二日早上召開記者會表示﹐會以和平方式表達對世貿的不滿,指出貿易全球化只會剝削農民的利益,令發達國家得益。
  據悉﹐該組織週二會有一千五百人來港參與抗議世貿會議的活動,週四會有三千人在維園集會。
  代表強調,明白香港與南韓的差異,所以進行抗議活動時,會與香港及海外組織配合,以和平方式進行。但如果世貿或香港特區政府以不合理方式阻止,不排除會強烈回應﹐在週六將行動升級 。
  據悉﹐明日上午在港島維多利亞公園﹐該組織將舉行首場反世貿集會。(完)
         
********
四千餘世界各地示威者反世貿遊行
中新社香港十二月十三日電 題:世貿在香江:四千餘世界各地示威者反世貿遊行 示威者與警方發生衝
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 曉萍 梁今  
“DOWN DOWN WTO”,來自世界各地的示威者,十二日下午打著各種反世貿標語牌,高呼反世貿口號,在港島鬧市區銅鑼灣至灣仔地段,進行了一場示威遊行。警方公佈說參與遊行的人數約為四千五。  
遊行隊伍一路和平示威,唯抵達距離主會場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數百米的示威區,有百餘名韓國示威者穿著救生衣跳海抗議,並有人一度游近會展中心附近海域,被海上巡邏警勸回;韓國示威者還在示威區焚燒一個木制祭壇,悼念韓國反世貿農民李京海,引起香港警方關注。  
有示威者多次衝擊警方防線希望進入會展週邊禁區,港防暴員警使用胡椒噴霧阻止;衝突維持約十分鐘左右,其後在韓國示威者領袖呼籲下停止。  
在衝突中,有兩位員警受傷,有七名未確認是否示威者受傷,有三人已送院救治。   
這場主題為“人民力量捍衛尊嚴生活”的遊行,由香港民間監察世貿聯盟主辦,是本次世貿會議期間第二場主題遊行。  
數千名示威者今日下午二時從維多利亞公園出發,經記利佐治街 、洛克道 、馬師道,三時半左右抵達警方劃定的示威區-─灣仔裝卸區。  
示威者來自世界各地,其中來自韓國的千餘名農民示威者最為引人注目:他們身穿統一制服,頭戴統一的草帽或工裝帽,沿途以密集的韓國鼓點,表達對世貿的仇視。  
還有來自泰國 、越南、菲律賓 、印度 、印尼等亞洲國家,以及非洲國家的示威者,沿途以鼓點 、舞蹈 、 口號 、橫幅,表達對世貿組織的不滿。  
來自孟加拉的MOHIUDDIN先生,是一個爭取發展中國家發展權組織的主席,他帶領一眾勞工組織代表在銅鑼灣街頭參與遊行。他對記者說,必須反對世貿,爭回中小國家發展權。  
不少市民沿途觀看,有的市民對示威者的訴求表示同情;市民許小姐對政府的安保措施表示滿意,認為既顯示了香港承辦複雜會議的能力,也顯示了國際大都會的包容。  
參與今日遊行的示威者,今日上午十時左右即開始在港島維多利亞公園聚集。來自世界各地的示威者,
**********
反世貿示威勁刮“韓風”
中新社香港十二月十四日電 題:世貿在香江:反世貿示威勁刮“韓風”  
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 曉萍 梁今  
今次世貿部長級會議,香港街頭的示威遊行勁刮“韓風”。  
數千名專程來港進行反世貿行動的韓國農民,連日來示威行動既激烈出位,又進退有據,吸引大批媒體記者圍著他們團團轉。  
今日中午十二時左右,一批從金鐘出發前往維多利亞公園,參與“反對服務貿易總協定”、“反對基本服務私有化”集會及遊行的韓國示威者,在灣仔鴻興道兩度試圖衝破警方防線進入會議禁區,與警方爆發激烈衝突,韓國示威者搶走十塊警方盾牌,警員再用胡椒噴霧對付。  
衝突過程中未有人受傷,且事後韓國示威者已將盾牌歸還警方。  
令港人歎為觀止的是,韓國示威者所有行動完全聽從遊行領袖指揮,包括擊鼓、高歌、呼號、衝擊,整個過程儼然事先排演過的行動劇。  
有趣的是,該位元高大俊朗、音色低沉、黑衣紅巾、儼如影星的“領袖”,還可以用手勢與香港警方溝通,掌握衝突雙方進退節奏。  
昨日,“韓國農民遠征團”在灣仔示威區跳海、焚棺、沖線、靜坐抗議世貿,給港人留下深刻印象。本地發行量最大的幾家報紙,今日紛紛將這場“韓戰”當做頭條,“韓風”儼然蓋過了寒流。  
這出“韓劇”今日一改大軍團作戰畫面,分兵幾路奔赴港島與九龍鬧市,繼續展開反世貿行動。  今日,韓國示威者在統一制服、工裝帽、紅領圍之外,又追加新裝備-─眼罩及保鮮紙,目的是為了用以抵擋警方的“胡椒粉”噴霧。  大約十點左右,精心挑選的約二十位精壯示威者,在遊行領袖的帶領下,由數十位員警“開道護送”,前往位於金鐘遠東金融中心的韓國駐香港領事館。  
途中,在遊行領袖的指揮下,隊伍時而高歌,時而高呼,還專門在幾個有代表性香港建築物前停留造型,吸引鎂光燈閃成一片。  
由於韓國領事館辦公地處商務大廈,只允許五名代表進入遞交請願信。於是,同行的其他示威者即席地而座甘當配角,演講、歌唱聲援。  
與此同時,從港島維多利亞公園派出的另外兩支隊伍,一路前往銅鑼灣鬧市區的崇光百貨門口演講、派發反世貿傳單;一路過海前往九龍半島油麻地鬧市區,進行聲援。  
據韓國農民遠征團派發的傳單,示威者在港期間將每晚舉行燭光晚會,還將於十五日晚在維多利亞公園進行一場主題為“韓國民眾抗爭團結夜”的集會,並於世貿部長會閉幕的十八日,再次進行大遊行。(完)
**********
世貿在香江﹕反世貿論壇上有人落淚了
  中新社香港十二月十五日電 題﹕世貿在香江﹕反世貿場外論壇上有人落淚了

  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 曉萍 梁今

  今次世貿香港部長級會議﹐場內萬餘參會者﹐場外數千示威者﹐展開了一場大角力。

  今日﹐世貿會議進入第三天膠著狀態﹐場外來自世界各地的示威者﹐則在保持示威不間斷的情況下﹐密集舉行各種專題論壇﹐闡述反世貿的種種理由﹐且在不少場合以情動人。

  記者得到一份反世貿組織派發的時間表﹐顯示從本周周日開始至世貿部長會議結束﹐來自世界各地的反世貿人士正在舉行一個“反世貿周”的活動。表上共列出百多場主題活動﹐包括遊行、 集會、論壇 、 工作坊 、文化節甚至演唱會﹐其中今日即有三十多場活動。

  上午十時﹐在位於灣仔駱克道的香港小童群益會﹐記者走進一個名為“和平生活”的圓桌論壇﹐主辦方是名為“全球正義與和平人民論壇與運動”的跨國非政府組織。

  論壇在一間百餘平方米的會議室內舉行﹐主辦者將會場佈置成圓桌會議形式﹐來自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圍座一起﹐會場內還安排了大型背投﹐儼然一個正式的國際論壇。

  從會議派發的資料看﹐參會者多為世界各地的社會工作者﹐有的來自美國、英國 、加拿大、日本等發達國家﹐有的來自挪威、 瑞士 、哥倫比亞、 韓國 、 孟加拉等發展中國家﹐還有來自非洲的赤貧國家烏幹達的代表。

  會議以主題演講的方式進行﹐每位元代表大約有十分鐘時間“站臺”﹕一位來自韓國的女教師﹐用頻頻發問的方式﹐詢問發展中國家教育私有化進程展開之後﹐該如何面對貧困人口教育水準嚴重下降的事實﹔一位來自挪威的牧師﹐則講述發展中的中小國家﹐正在漸漸失去平等發展機會的困境。

  接近中午時分﹐一位膚色黝黑、身著深黃色非洲土著服裝的女士﹐在演講結束時以哀傷的曲調﹐催下了與會者的熱淚。

  這位名為海倫的女性經濟與法律工作者﹐來自非洲赤貧國家烏幹達﹐她以寬厚的女中音反複吟唱道﹕耶穌啊﹐耶穌﹐你為何將貧窮無助的女人和兒童忘卻﹖﹗歌聲哀怨淒婉﹐透著無奈與無助。

  事實上﹐連日來記者觀察了許多多次參與反世貿示威的人士﹐發覺有一個共同的觀點令他們聚集到了一起﹐就是認為世貿不是一個解決世界共同發展的有效辦法﹐而且已經給弱勢的國家和人群帶來了傷害。

  在十四日的“反對服務貿易總協定” 、“反對基本服務私有化”的遊行中﹐記者就遇到一位七十六歲的美國女教師簡﹐她曾經五次參加反世貿遊行。她說﹕為了讓更多貧困的孩子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有生之年將和世貿框架下的教育私有化鬥爭下去。

  來自津巴布韋的派特斯﹐今次經過許多輾轉來到香港參加示威活動﹐她說﹕窮國的聲音很難被聽到﹐但是我要說出真相。為了孩子﹗為了未來﹗

  世貿部長級會議還有四天﹐非政府組織通過香港民間監察世貿聯盟發言人鄧燕娥多次表示﹐隨著會議談判的進程﹐在未來的幾天裏將繼續以各種方式表達訴求﹐希望世界聽到他們的聲音。(完)
  
**********************************
世貿在香江:反世貿示威者“愛上”香港警員
中新社香港十二月十六日電 題:世貿在香江:反世貿示威者“愛上”香港警員  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 曉萍 梁今  
“我愛香港員警”,十六日有這樣一條橫幅出現在當天的反世貿遊行隊伍中。  連日來,面對行動變化莫測的的反世貿示威者,香港員警採取克制包容的防禦戰術,既守住了禁區防線,又避免了暴力升級,被行家指相當高明。不但贏得了示威者對香港紀律部隊的尊敬,更直接提升了香港國際大都會的包容形象。  
早在世貿香港部長級會議籌備階段,香港工商業工商及科技局曾俊華局長即多次表示:作為本次部長級會議的主席,他將是一個忠實的仲介者,香港將確保會議在高透明度和高包容性的環境下進行。  
他在十三日的開幕致詞中進一步表示,香港是自由開放的城市,習慣於熱烈辯論,樂意包容不同的意見。基於這種精神,香港將竭盡全力在會議期間為傳媒和非政府組織提供最佳的環境,讓他們與參加會議的代表緊密聯繫,並在會議進行期間,感受會議的步伐和進展。  
事實上,香港員警連日來以實際行動很好地詮釋了港府作為東道主的上述立場,迄今為止僅僅動用了伸縮警棍、胡椒噴霧、防禦盾牌等溫和“防禦武器”驅散衝擊禁區者,並因此贏得一貫示威風格強硬的韓國農民鞠躬致謝。  
回顧世貿部長會議開幕四日來,在場外與示威者的貼身較量中,香港員警給世界留下不少難以忘卻的畫面:  
十三日開幕遊行,儘管警方全程佈陣,但是始終保持與示威者的距離,未給示威者壓力;在韓國農民意外跳海的突發事件中,海上員警採取驅逐與營救接合的行動;韓國示威者首度衝擊禁區防線時,警方被迫動用了胡椒噴霧驅逐,卻旋即派救護隊上前協助示威者清洗,可謂仁至義盡。  
十四日請願遊行,韓國農民數度在通往禁區的鴻興街沖線,從警方手中奪取十七塊盾牌後歸還,儼然有試探警方忍耐度之意。當日,香港員警公共關係科總警司馬維騄在記者會上表示,警方採取有效的防禦戰術,守住了禁區防線,應當視為處置得當;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也高度認同警方的處置策略。  
十五日示威方推出女農打頭陣,採取三步一叩首方式繼續示威,警方也出奇地推出警花防線,令世貿示威出現了溫情一日。  
十六日,有一批事前未有申請的菲律賓示威者要求遊行,警方不但表示理解,且及時作出交通安排。  
數日來,香港媒體也講述了不少示威者與警方相處的故事:有報導指韓國示威領袖贊“香港員警很溫柔”;也有報導說,有韓國農民與銅鑼灣當值員警聊天,話題竟是員警的摩托座騎;“警民雙方”談到融洽處,居然有韓國示威者請香港員警在帶來的韓國大鼓上簽名留念……  
事實上,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香港高級警員就表示:相當同情韓國農民的“悲慘處境”,每早簡報會都呼籲前方警員對示威者儘量容忍,不過為了確保會議安保,也必須時刻保持戒備。  
有觀察家指,香港警方面對回歸以來最大的挑戰,表現得相當專業。警方採取“哀兵必勝”的策略,採取克制態度贏得香港市民與國際社會的支持,對於可能發生的激烈行為,先禮後兵,是極高的心理戰術。  
同時,是次世貿部長級會議期間面對諸多不可預測事件,香港員警騰挪得當,不但提升了員警部隊的整體應對能力,也使國際社會提升了香港應對突發事件的信心,從更深刻的層面打造了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的包容形象。(完)
*******
世貿在香江:看世貿香港部長會議飯菜如何“一流”
中新社香港十二月十六日電 題:世貿在香江:看世貿香港部長會議飯菜如何“一流”  
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 曉萍 梁今  
中國商務部部長薄熙來一句“香港飯菜一流”,成為連日膠著的世貿部長會議裏一個有趣新聞,被中外媒體廣泛報導。  
“薄部長一句話,勝過香港幾多廣告推廣費”,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世貿主會場擔任諮詢的譚先生,今日對記者說,“很好奇薄部長到底在香港享用了什麼美味,世貿部長會議到底給代表們提供了怎樣的美食。”  
帶著同樣的好奇,記者今日專門來到大會的新聞中心,搜羅WTO香港部長會議的餐單。  
港府新聞處的吳先生,特意安排了一位元工作人員配合記者,我們聯絡了會展中心傳訊主任方小姐,經過近半日的搜集,記者手上終於有了一份多達二十頁的WTO會議中心是日餐牌,此外還有一份曾令薄部長食指大動的香港政府歡迎晚宴餐牌。  
據說,十三日港府在君悅酒店設歡迎晚宴,宴開四十席。主人家是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客人則是來自一百多個國家的貿易部長及代表。  
記者翻開銀灰色的餐牌一看,原來這場十五 、六道菜式的大餐,取中西合璧路線:即有西式豆子燴牛肉 、蔬菜卷 、 沙拉 、魚凍,也有中式雞湯底白菜膽冬菇湯 、蔬菜炒飯,還有海鮮類的油炸大蝦,甜品則有熱巧克力布丁 、 芒果餡餅等,以及多款中式茶點。  
據說,酷愛紅酒的唐英年是日請來賓飲紅酒,法國 、 澳洲 、阿根廷 、 智利等新舊產地的都有提供。薄熙來當時作為主賓被安排與唐鄰座,倆人舉杯的照片被此間多家媒體刊登出來。  
再看看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的今日餐牌:原來在世貿會議期間,會展中心內的六間餐廳,兩間咖啡座,以及十多個小賣部向會議代表提供中西美食及小食,為了配合會議的緊急磋商氣氛,特意安排了其中兩間二十四小時營業。  
翻看手中的餐單,即有HARBOUR ROAD CAFA 二十四小時提供三明治 、 熱湯、 沙拉與咖啡;也有TRADERS的美式與歐式自助餐;還有PORT CAFA 的日式、印度式 、 泰式薄餅 、 麵條與熱湯。一個名為長廊的餐廳,還會提供乾菜豬骨粥 、上海鹹肉飯 、脆皮炸春捲;而在望海的維港咖啡閣,則有標準的歐陸早餐和下午茶提供。  
日式天婦羅 、印度咖哩角 、 義大利雜菜湯、迷你丹麥角……看著一頁頁餐單上的美食,記者終於明白,香港東道主沒有忘記在媒體報導密集的世貿部長會議期間,盡力展示美食之都的魅力。(完)
******
距離世貿閉幕僅一日 場外示威暴力升級 警方首用水喉﹑催淚彈﹑防暴裝甲車
  香港中通社十二月十七日電(曉觀 羅光萍 邢健 梁今)距離世貿香港部長級會議閉幕僅餘一日,場內各方是否能夠達成協議尚不明朗﹐場外數千名反世貿人士表現強硬﹐示威遊行明顯升級﹐禁區防線多次受到暴力沖擊。有示威者一度企圖推倒警車﹐警方則首次動用消防水喉﹑催淚彈及防暴裝甲車﹐阻止示威者沖破防線。
  下午二時﹐記者走過緊鄰灣仔示威區的杜老詩道﹑港灣道﹑菲林明道﹐來到在禁區與示威區交界的鴻興路口﹐看到警方在鴻興路口安置了數個水泥石墩﹐明顯收窄了路口﹔被戒嚴的街道及停車場上﹐停泊著數十輛警車﹑救護車﹑消防隊治療車﹐近千位防暴員警全副武裝﹐除了大批手持圓形護心型外﹐更多的手持一人高的盾牌﹐在各個通往會展中心的路口布成數道防線﹔一種一人高的伸縮警棍也首次出街﹔有不少被安排站在防暴第一線的員警﹐穿起了類似防彈衣的堅硬防護服﹔警隊中還有二十多位服裝標志明顯的韓語談判師﹔為了防止有人自焚﹐身背滅火器的消防員也在到了現場。數位警方高層指揮官﹐不時在現場召開會議﹐調配部署警力。
  與此同時﹐反世貿大遊行隊伍由維園出發,其中的韓國示威者帶備了大批救生衣,準備再次跳海示威。他們沿途高叫口號,擔心第三世界受世貿影響,並途呼籲市民參與,引得一千多名市民圍觀。遊行人士由維園出發後,經記利佐治街、東角道、駱克道、馬師道,最後以灣仔北貨物起卸區為終點。
  下午三時﹐示威者進入位於灣仔貨物裝卸區的示威區﹐示威區內一時口號連天﹐旗幟翻飛﹐有六位韓國農民高呼著反世貿口號﹐跳進寒冷的海水中。
  大約三時半﹐第一批韓國數十名示威者舉著一個舉行木質十字架﹐一面綠底紅十字旗幟﹐還有數十個黃色寫著反對WTO的氣球﹐沖出示威區鄰近會展中心的出口﹐沖擊示威區與禁區交界的鴻興街路口。
  直至記者六時離開現場﹐示威者已經近十次一邊先高呼反世貿口號﹐一邊一輪輪向警方警戒線發起沖擊。他們還打出紅色橫幅上書﹕香港員警請讓路﹐放農民一條生路。
  示威者與警方發生多次激烈碰撞﹐警方首次動用強力消防水喉與胡椒噴霧交叉噴向示威人群﹐雙方對峙形式嚴峻。
  四時三十五分﹐首名一線防暴警員被示威者仰面推倒﹐後腦朝地受傷﹔截至八時至少有四名示威者受傷被緊急救護﹐其中有一位是隨團韓語翻譯﹑一位是韓國農民。
  在鴻興道路口對峙的同時﹐位於灣仔示威區內地示威者還試圖開辟另一條通往會議禁區的出口。四時左右﹐有香港男﹑女兩位示威者攀上裝卸區離會展中心最近的一排柵欄﹐高呼反世貿口號﹐呼籲警方停止使用胡椒噴霧﹔四時二十五分﹐是排柵欄的臨海的一塊被示威者用繩索拉倒﹐警方緊急派出防暴隊手持一人高盾牌拉起人牆。
  示威者今日明顯採取了多方出擊的戰略﹐在示威區嚴重對峙的同時﹐一批示威者在下午約五時遊行至馬師道天橋時,突然不聽警方指令,強行衝過防線,走向駱克道,示威者突破一道又一道防線,員警施放胡椒噴霧仍然不能制止,示威者成功走到駱克道和軒尼詩道,愈來愈接近會展。
  還有一批示威者從軒尼詩道東西夾擊﹐在七時左右向會展禁區方向挺進。
  香港保安局局長李少光晚七時召開新聞發布會﹐表明警方將採取較高的武力行動對付示威者﹐呼籲市民離開灣仔區﹔七時五十分﹐第一批兩部裝甲車已開到港灣道候命。
  截止發稿時﹐警方與示威者仍在多處對峙。(完)
*************
世貿在香江﹕反世貿最後一日示威大致有序
中新社香港十二月十八日電題﹕世貿在香江﹕反世貿最後一日示威大致有序
中新社記者關向東曉萍邢健梁今
十八日是世貿香港部長會議閉幕日。
香港警方果斷平定了十七日夜至十八日淩晨的示威者的暴力行為後﹐今日午後四時有數千位示威者再度從港島維多利亞公園出發﹐進行計劃之中的閉幕日反世貿示威大遊行﹐截止發稿時止整個遊行示威活動大致有序﹐未出現暴力事件。
下午三時左右﹐警方開始在示威區與禁區交界的鴻興道路口佈防﹐除了大批手持盾牌與警棍的防暴員警﹑身背滅火器的消防人員﹐以及談判人員﹑救護人員外﹐警方還調來兩部裝甲車堵住了通往會展中心的鴻興道,並在現場臨時設置採訪區。
下午四時許﹐由香港民間監察世貿聯盟發起的遊行,從維多利亞公園糖街出口出發,經怡和街、軒尼詩道、馬師道,在四時半龍頭已到達灣仔示威區。
途中有幾十名香港和百余位南韓的示威者拒絕轉入馬師道天橋,希望直接前往位於洛克道的員警總部,要求警方釋放被捕示威者。他們經過與警方談判,獲准繼續向員警總部前進。
近兩百位韓國示威者也拒絕轉上馬詩道天橋﹐希望沿軒尼議道西行,經與員警交涉未果﹔他們於五時半左右進入馬詩道天橋﹐沿途高呼反世貿口號﹐又拒絕進入規定的示威區﹐而在馬師道與鴻興道交界處坐﹐要求警方釋放被捕示威者。
韓國民主勞聯前主席表示,如果警方不放人,他們就不會離開香港;他又表示,現在等待警方稍後的宣佈。如果警方不公佈釋放示威人士,他們會再商議下一步行動,但強調在示威區的集會會和平進行,跟隨警方指示,不會有暴力行為。
今日淩晨在告士打道暴力行為中﹐香港警方逮捕了數百位韓國示威人士,他們大部份來自韓國民主勞聯。
淩晨開始,多批被捕者被送到觀塘裁判法院候審。香港員警公共關係科總警司馬維騄表示,會依法處理被捕人士,他稱警方以最人道的方式對待示威者。
香港特首曾蔭權﹐今日在灣仔運動場視察警方部署時表示﹔香港人愛和平,我們支持自由,愛護自由,但我們不能容忍暴力,更不能用不公義的方法,爭取他們個人認為是公義的原則。昨天示威者不理會預先協定的遊行路線,令整個灣仔區交通癱瘓,破壞公物,更當場利用鐵馬做成武器,攻擊員警,這是不可以忍受的。
他表示﹐會盡快根據香港法律處理被捕人士,無證據檢控的會釋放,有證據檢控會繩之於法。
經過一夜的戒嚴﹐灣仔區今日大致回複平靜﹐一度暴力行為嚴重的告士打道﹐今日三時也清理完畢恢複通車﹔橫貫港島東西的電車道也恢複如常﹔多條巴士線路盡管改道﹐但已恢複運行。
 惟有抵觸灣仔與銅鑼灣區域的店鋪﹐不少還是拉閘預防意外﹐有仍然開展的店鋪東主表示﹐生意銳減七成。對此﹐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表示同情﹐並希望會後能夠採取措施加大該區人流﹐幫助店主恢複生意。(完)

黃金周關鍵詞

K,
昨日﹐英國倫敦﹑曼徹斯特飛往三亞的定期航班開通了。六月﹐海南省將去香港推廣島嶼游。
  小女子前日與旅游局長聊天﹐向其推荐說﹐對港人推荐海南﹐當抓住兩個詞匯﹕舊與新。
  舊﹕正因為偏于一隅﹐幾十年來大陸的文化侵蝕不是太強﹐民間依然如故地保存了島嶼文化與中華文化奇妙結合的生態﹐還有得看。
  新﹔整個亞洲的島嶼﹐再沒有比海南多的新建的度假酒店群﹐大多是國際酒店管理集團經營﹐硬件相當不錯﹐服務品質待提高。
  酒後﹐小女子給旅游圈的大佬們“洗腦”﹕旅游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不是觀光﹐不是晒太陽﹐不是打高球﹐旅游的最高享受是“跨越時空去看看另一個文化狀態里的人們是怎樣生活的”,所謂“人文旅游”是也。對麼﹖小女子瞎琢磨。
  昨兒﹐在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和海南電視台的友聚會﹐相約在推進“國際旅游島”概念進程時﹐將島嶼文化梳理擺進日程。哈哈﹐可以不用孤軍作戰了。
  要做的事情﹐真的有很多。好在﹐有台灣319鄉在微笑作樣板﹐真好。
  為了我的島。
黃金周主題詞:出訪、自駕、航線、火車、自遊人
中新網海口5月8日訊 (記者 關向東)海南省旅遊局八日通報五一黃金周情況,局方通報中有若干主題詞:
出訪:“五一”黃金周前夕和期間,省旅遊局組織由旅遊機構、旅遊企業,表演團體和海南日報記者構成的海南省旅遊代表團一行50多人赴越南參加了“2007廣甯—下龍旅遊節”,並首次在河內舉辦了大型“海南島旅遊交流和推介會”,與越南旅遊總局旅遊部負責人、越南廣寧省旅遊廳負責人和一批越南的國際旅行社,就擴大中國遊客到越南和組織到越南的外國遊客延伸到海南,共同推出“越南觀光+海南度假”的“一程多站”產品的合作事項進行了商談。
自駕:產品從自駕觀光向自駕度假延伸。5月3日,“十萬人自駕游海南”活動正式啟動。黃金周7天,海口進港車輛19042輛,同比增長14.56%,車輛主要來自廣東、廣西、四川、雲南、湖南、貴州等地。5月3日,“泛珠自駕遊聯盟”和海南神州假期旅行社等單位共同運作的“十萬人自駕游海南”活動正式啟動,來自深圳、廣州等地的首批近300名自駕車遊客在瓊北地區悠閒度假,顯示了自駕車旅遊由觀光向休閒度假的轉型。
航線:5月4日,上海航空開通了日本大阪至三亞的直飛航班,有150多名日本遊客在三亞進行了4天3晚的“度假+高爾夫”之旅;俄羅斯有3個航班直飛三亞。5月7日,世界知名旅遊批發商Mytravel開通英國至三亞兩週一班的定期旅遊包機首航成功。
自遊人:海南人游海南成為潮流。今年“五一”期間,五指山、七仙嶺、尖峰嶺、南田溫泉等常規團隊不常去的景點,成為了本地遊客的最愛。各市縣還出現本地人參加旅行社團隊遊的情況。擁有東郊椰林、椰子大觀園、高隆灣海上娛樂中心的文昌,成了海南人游海南的重點區域,文城各酒店旅館的開房率超過了92%,平均房價創歷史最好水準。
火車:新開通的西環鐵路增加了海南火車團的數量,廣東鐵青旅僅5月1日發出的海南雙臥團數量就有5個,人數達200餘人;西環鐵路的開通,也拓寬了遊客進入三亞的通道。據統計,黃金周期間,通過鐵路進出三亞的遊客達4197人次。

5/07/2007

閱讀時光。黃毓民。新青年。

K,
  綠島上﹐有一些朋友在“追逐”小女子的閱讀軌跡了﹐因了一扇打開的窗。
  既然起始﹐就一心一意﹐且不談小女子擔不擔得起﹐不知沉。
還有「新青年」嗎?
/文﹕黃毓民
文章日期:2007年5月7日
【明報專訊】「五四運動」八十八周年,大陸官方循例有紀念活動,至於知識分子,則少有「溫故知新」,或者對先賢的崇功報德。紀念「五四運動」,不能不「記念」兩位革命者,一是胡適之,一是陳獨秀。
這裏所謂革命者,不只是政治革命,是概括一切社會的、文藝的、思想的改革而言。
生於同一時代,胡適之與陳獨秀的命運是截然不同的,後者是一位悲劇人物,他之所以成為悲劇人物,是因為他是中共的創始人之一,也成為中共權力鬥爭的犧牲品。然而,陳獨秀對於革命的貢獻,最值得謳歌揄揚的是辦《新青年》,推動新文化運動。民國二年,反袁舉義失敗,逃亡日本,袁世凱死了,陳獨秀返國,在上海辦《新青年》。民國四年九月至民國六年夏天,陳獨秀獨力編著《新青年》;民國六年夏天至民國九年初,陳獨秀與當時主張改革中國一切的北京大學的幾個同志合作,不過他對這個刊物的貢獻比誰都多。民國十年(一九二一)之後,《新青年》變成了共產主義的喉舌,胡適之等便與《新青年》脫離關係。
蔡元培先生曾有三種舊社會流毒不去,中國難望富強之說,所謂三種「舊社會」,一曰官僚黑暗,二曰學究頑舊,三曰方士迂怪。民國四年秋,《新青年》創刊,陳獨秀在發刊詞中說﹕「欲救此弊,非太息咨嗟所能濟,是在一二敏於自覺,勇於奮鬥之青年,發揮人間固有之智能,決擇人間種種之思想,利刃斷鐵,快刀斷麻,決不遷就依違之想,自度度人,社會庶幾有清寧之日也!」陳獨秀又說﹕「若夫明其是非,以供決擇,謹陳六義,幸平心察之﹕(一)自主的而非奴隸的;(二)進步的而非保守的;(三)進取的而非退隱的;(四)世界的而非鎖國的;(五)實力的而非虛文的;(六)科學的而非想像的。」
陳獨秀對於胡適之的文學革命是義無反顧的支援,在《新青年》二卷五號,胡適之有文學改良芻議﹕一、須言之有物,二、不摹倣古人,三、須講求文法,四、不作無病之呻吟,五、務去爛調套語,六、不用典,七、不講對仗,八、不避俗言俗語。
革命性的白話文運動,就在胡、陳兩位革命者的鼓動風潮下造成時勢。陳獨秀與胡適之的政治主張不盡相同,但是卻是「文學革命軍」的同志﹕「……文學革命之氣運,醞釀已非一日,其首舉義旗之急先鋒,則為吾友胡適。余甘冒全國學究之敵,高張『文學革命軍』大旗,以為吾友之聲援。」
「五四」八十八周年,想起陳獨秀,想起《新青年》,現代中國,還有「新青年」嗎?
[黃毓民 年逾知命,未敢言休的讀書人。]

文昌遛馬兒




K,
我啊﹐隨著Mayboy﹐帶著肥仔﹐和友人去了古城文昌﹐宋慶齡的故鄉。
在古城文城河畔﹐肥仔為我和Mayboy拍照﹐我的馬兒二十多年還是那么英俊。或許真的懂了﹐這一輪黏糊可是比二十多歲更有味道呢。
那夜﹐Mayboy醉酒﹐先是大睡﹐四點左右﹐又醒得一塌糊涂。
一睜眼﹐就說﹕餓了﹐要吃炒粉。
小女子笑了﹕這可不是香港﹐也不是海口啊。
Mayboy﹕只要有決心﹐一定做得到。
知道嗎﹖在整個小城沉睡之時﹐Mayboy拖著裹了大紅披肩的小女子﹐就出門﹐就下樓﹐就開車﹐深夜視察起古城文昌來。呵呵。
街燈很亮﹐天上無月﹐整個古城靜悄悄﹔開宵夜的剛收攤﹐做早餐的沒起來﹐網吧里的快食面不是對的牌子﹐最後真在一個小街道拐角﹐找到了"對的"快食面﹗﹗呵呵。
Mayboy﹐又要拖了小女子陪﹐又怕小女子凍了胃疼﹐每每下車打食兒﹐就把我鎖在車里。最後﹐舉著紅紅的袋子﹐顛顛地跑回來﹐小樣兒可愛極了。
唯﹐小女子想找當年看過一場露天電影的廣場﹐卻不見﹐倆人差點踏進一個池塘里。

林風眠。內斂。沉靜。關懷。


這是《游園》啊
K,
  這篇文字我喜歡。
  林風眠大師的畫兒﹐很像小女子夢境的描摩啊。教人深味龍老師在哈佛演講時所說﹕中國文化是我的家。

林風眠孤寂的沉澱
文章日期:2007年5月6日
【明報專訊】談林風眠的畫,中西傳統的影響是討論的焦點。但若果我們把焦點完全放在分析他藝術中哪部分是中、哪部分是西的話,也許會錯過了最有意思的部分,因為林風眠最出色的作品,是一種充滿人文情操的純藝術表現,那是超越中西界線的。
偉大的藝術家往往與哲學家一樣,關懷的都是人的存在、生命的價值,他們追求的,都是物質以外、甚至是超越個人的精神境界。林風眠對於生命的關懷是有可尋的,他早年的油畫如1922年的《摸索》、1927年的《人道》和1929年的《痛苦》,都是探索生命意義的作品。雖然3幅畫現已不存,但根據圖片的記錄,《摸索》和《痛苦》散發的都是沉鬱而黑暗的調子,前者用了一群西方哲學家的頭像做主題,後者描繪的是扭曲了的人體。1989年林作了另一幅題為《痛苦》的晚年之作,比起早年的《痛苦》,畫中的人體造型用了曲線,感覺上沒有那麼粗獷,但人物面部的造型原始而又荒謬,對於表現生命中的扭曲和悲涼,兩幅畫有異曲同工之妙。由1922年到1989年,表現存在的悲慟,一直是林風眠關懷的主題。
第一利器
關懷生命的人文情操使林風眠深信藝術最大的作用,在於慰藉心靈的力量,因為人原是感情的動物。他在《致全國藝術界書》中指出:「人原是要活命的,所以活命不得的人,便一天天在那裏求活命;能夠活命之後,又要問何以活,活是什麼!所以一般衣食足的人,便一天天在那裏求活的道理!要活,求活是感情,求活的緣由亦是感情的作用!」人有感情,才會產生藝術,簡言之,「藝術根本就是感情的產物。」接他又說:「藝術如果對於感情不發生任何力量,此種藝術已不成為藝術。」可見對林風眠來說,一件藝術作品不單只是畫家真情的抒發、畫家與觀眾的情感交流,還需要能夠安撫人的心靈,因為他深信藝術應該是繼宗教之後,人的「感情得以安慰的第一利器。」
看林風眠的畫作,不難感受其中的恬靜與和諧。他的藝術重繪畫性,造型簡單,線條流暢優美,色彩鮮豔而又互補平衡,但這些都只是他借用的繪畫語言,目的在於營造富形象而又詩樣化的畫面。他的仕女,或撫琴、或吹蕭,甚至只是坐,都一貫地嫻靜優雅,鵝蛋形的臉,向上微翹的丹鳳眼,憂悒的微笑,都像是不吃人間煙火的仙子,卻又滿載溫柔和眷顧,叫人看得溫暖而平靜。(關關﹕所謂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狀若女子。)他的山巒、村莊、蘆葦、鷺鷥,往往依在水邊,就像他兒時的鄉間,不熱鬧,卻自然恬適。他喜歡畫秋天,橙黃的秋色,襯托的是形象簡單的人家,像兒童畫,天真平淡而多了份樸實和莊重。他的靜物畫,幾何的圖型,簡約的層次,互補平衡的色彩,創造出清新謐靜的畫面。
現代主義早在寂寞
林風眠的畫文靜內斂,需要我們靜觀。他那如詩如夢的畫面,意境幽深靜穆,確實有份撫慰心靈的力量。說到人的感情需要安慰,相信沒有多少人比起林風眠自己有更切身的體驗,他的一生,經歷了很多哀傷和孤寂。1900年,他出生於廣東梅縣一個簡樸的小鎮,鎮內有條小溪,兩岸長滿槐櫸樹,年間開黃色的花。簡樸的孩童生活,在林風眠6歲那年起了巨變。那年的一個夜晚,他目睹母親被村民迫審的慘劇,年幼的他並不明白發生何事,只能在爺爺的懷裏痛哭。那一夜回家後,他發高燒,迷迷糊糊的大病了一場,自此以後,美麗溫柔的母親便在他的生命中消失得無影無蹤。不久父親再娶,陌生的後母使變了樣的家更添陌生。與同齡的孩子爭吵時,會遇上傷害他媽媽的說話,他漸漸與別的孩童疏遠,放棄了孩童應有的嬉戲,跟隨做石匠的爺爺上山打碑。面對靜穆而變化萬千的自然景象,畫畫成了他的寄託,他的天地。可以想像,小小年紀的林風眠,在體驗生命的孤寂感的同時,亦感受到創作為他帶來的慰藉。
1920年,林風眠到法國學習藝術。1926年,新婚不久的太太在巴黎病逝,在感情上林再一次受到沉痛的打擊。回國後,他先後任北平美專及杭州美院校長,推行調和中西藝術的理念,致力美術教育工作。但當時採用西方藝術改良中國畫的主流,是徐悲鴻的寫實主義,加上複雜的政治環境和人事的困擾,可以說,林風眠在他多年的教育道路上,基本上是寂寞的。1949年以後,在一片高舉蘇聯式現實主義的旗幟下,林風眠的現代主義更顯寂寞。1956年,林的第二任妻子和女兒、女婿移居巴西,剩下他一個人面對命運的安排。
文化大革命期間,緊張的政治氣氛迫使林風眠在一夜之間,把自己所有的創作全部滅。對藝術家來說,作品就是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雙手把作品一幅一幅的掉,感情上是何等的慘痛!結果林仍然逃不過文革的迫害,被囚禁了4年半。替他寫傳的作者鄭重,在翻查文革期間的資料時,發現林在幾十次的預審中,用極平靜的語句,寫下一些「觸及靈魂」的自我批判。這些極其平靜的語調背後,烙印了的,卻是深刻的精神折磨。(關關﹕教小女子想起當年落難的父親啊。)1977年10月19日,林以探親為由,申請出國,獲得批准。26日下午,他從上海飛抵廣州,經深圳到達香港。到巴西探望過家人之後,快80歲的他,最後決定在香港終老。
當藝術如宗教
林風眠的一生,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孤獨的。他在感情上承受的痛苦,不比梵谷的一生所承受的輕,兩人的藝術都是兩人的生命。同樣是色彩斑斕的畫面,梵谷的太陽花使人平靜的心,激起巨浪,強烈的表現了畫家內心的動盪和不安,叫人看得心痛;反之,林風眠的雞冠花、紫藤,卻有一種撫平心弦的力量,把熱鬧的畫面轉化成寂靜,把絢爛歸於平淡,叫人有種寧靜而致遠的感動。
林風眠的藝術,反映的是他對人的孤寂的正視和沉澱,那是一種對於存在的切身感慟,超越了個人的悲傷。在現代西方藝術家當中,使我想起Giacometti(1901-1966)那些行屍走肉一般的人像雕塑,同樣載負了對人存在意義的探討,但味道卻是沉重而悲傷的。林風眠的畫面樸實而不沉重,或許蒼涼,卻是哀而不傷,因為他深信藝術當如宗教一樣,能夠安慰人的心靈,他最出色的作品確實做到了這一點,這也是林風眠藝術中最有意思的。
羅淑敏香港大學藝術系博士,研究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史。現職嶺南大學哲學系(視覺藝術課程)助理教授,負責中、西美術史和視覺研究等課程。
世紀先驅——林風眠藝術展
日期:即日起至6月3日
地點:香港藝術館2樓專題展覽廳(1)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及上海美術館
查詢:2721 0116
[文/羅淑敏]

南京大學。先鋒書店。


K, 
  記得去年十月十五日﹐明報世紀刊發了一篇依依去南京探望了“先鋒”書店的文字。
  這個書店是我的母校在八九之後﹐唯一讓我們這些八0年代“老餅”自豪的事物﹐較之南大在國際上學朮論文被引用居內地院校榜首﹑較之她成爲國家首批“211工程”建設序列院校來得自豪。只爲﹐母校浸潤百年的讀書風氣﹐讓我的師弟有機會開出這樣一間民間書店﹐還能够在內地圖書市場亂象的十年裏﹐有緣被南大的讀書人養活了﹐且敢以先鋒命名﹐秉承八0年代南大中文系“打通中西﹑兼容幷包”的遺風。   
  其實﹐先鋒的功德還在于她也是南京文化﹑傳媒界關注民生的一個積極推進者。它的小眾人文圖書﹐培育了新的一代南大人的人文情懷﹐錢曉華和江蘇電視台我的同學劉擎東合作的一檔以“先鋒”命名的關注弱勢人群的欄目及系列圖書﹐是國內最早將電視視野投向底層的節目﹐其主持小女生因此獲得國家“金話筒”獎﹐那套系列圖書也一度在江南一紙風行。   
  依依的文字讓我想起了江南﹑想起了母校﹑想起了當年最好的好時光。上中文系網站﹐一個個打開當年老師們的網頁﹐懷想一下當年師生間的友情。發現﹐我的所有任課老師都成了博導﹐連當年曾經到遠行碼頭送小女子的古典文學小師兄﹐也破格成了博導。
  特感慨的是﹐當年的系主任葉子銘老師竟然不到七十歲就離世了。看著老師的遺像﹐遙想當年葉先生倜儻才子龐証博引﹐如今風流已教風吹雨打去﹐讓人哪能不傷懷。
  看到他的女兒葉雪泥寫的“想念爸爸”﹐回想起當年一衆華東六省一市中學生作文比賽優勝者中﹐我與雪泥還有南大另一位教授小女特立獨行結拜金蘭的情景。
  那時﹐我們幾個分屬于南京不同的重點中學﹐比賽誰先將中學那小小學校圖書館的文史哲藏書讀完。讀得天昏地暗﹐真是忘我啊。
  雪泥﹐後來去了美國讀書就沒回來﹐她的名字是葉老師選自蘇軾的《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複計東西。”是啊﹐人生不過泥上偶然留指爪而已。

5/06/2007

馬國明。曙光書店。青文書店。



K,
  依依的文字﹐教小女子想起去年九月間﹐與友人的一段文字交往﹐錄下來紀念那段舊事﹐未來這故事也會成歷史吧。

  關於青文,看到你的BLOG讓人很感傷……
  昨夜,放下電話,就去青文,一個黑瘦老伯引我上樓,看到了卸了招牌後的疤痕,真的理解你的“悲從中來”。
  回公司,給鄭依依去電,沒有接,也沒回;在網上找到電話,CALL過去,半天有人來接,氣喘吁吁,說是正在打包書籍,囑咐下周聯繫,最後說:我姓羅。那麼,就是羅先生了。
……
  聯繫上馬國明先生了,週一上午去拜會。馬先生傳來一份文稿,憶及曙光和青文,滿紙感傷。看去,如同一位老英雄,親手撕裂傷口。很痛。 你的青文兄弟,憶了嗎,等著看。
  傳馬先生的文字給你,或許比你們一班打書釘者,更感傷。
……
  看見你寫的青文﹐似乎有話還沒有說﹐等了接著看。   
  今天﹐上午﹐和馬國明先生約談﹐在荃灣麗城花園﹐一個叫做椰林閣的餐廳。三個多小時﹐走了二十多年。有懷念﹑有激情﹐無悲傷。   
  馬先生﹐其實才五十多歲﹐書生樣貌背後滿是激情。人﹐大約最難以忘懷的﹐就是二十風華﹐如你對臺灣的難忘﹐馬先生回憶起七0“火紅年代”﹐同樣青春勃發﹐說得最多的詞就是“活躍分子”。   
  有幸的是﹐當許多人走入社會﹐泯滅了青春激情時﹐與書的“緣分”使得他的激情維持了二十多年。“真的很奇妙”﹐回首曙光和青文﹐馬一再說﹐“I ENJOY IT "﹐沒有想像中的感傷﹐“那不是一個人的堅持”。他說﹐八九之後來書局的那批學生﹐與他們當年很像﹐有擔當的。我想﹐這其中也包含你吧。性情中人﹐其實很像﹐是吧。   
  說到了幾個人物﹐蔡西海﹑丘世文﹐很神的﹐說是你也應該認識的。是嗎﹖曙光﹑青文﹐若果是一班同好的靈魂安慰所﹐那這書店的境界很不一般了﹐那才是人生“最好的時光”。   
  馬先生說﹐一位德國朋友閒聊時對他說﹕逛書局滿足了人的兩個基本本能﹐Hunter's instinct AND Collector's instinct.想想﹐很有味道吧。
……
  這是馬國明先生傳給小女子的一篇文章﹐關于曙光。
  在香港售賣英文學術書

  在香港售賣英文學術書,首先碰到的問題是如何在每年出版過萬種學術著作的書海裡,撈到那些不致完全無人問津的著作。這種工作不但費時,而且往往不知從何入手;加上香港的學術風氣向來都不算熾熱,英文學術書的售價動輒便是二、三百元,即使是一些名重一時的著作,也只有少得可憐的三、兩位客人願意花錢購買。從回報的角而言是名副其實的大海撈針,即使撈到也是得物無所用;在海裡撈到的針必定已生銹。在這種情形下,如果過去曾經有一家專門售賣英文學術書的書店,可以在香港立足長達二十二年,單以奇蹟二字來形容並不足夠,因為沒有說明二十二年的歲月當中的具體情況。這方面的說明除了是一家書店的記錄,更是香港社會的側面寫照。

  曙光圖書公司早於一九八零年正式註冊成立,但四年後才在旺角彌敦道一座商業大廈的頂層的一單位開設門市;兩年後搬到位於灣仔的青文書屋隔壁,並將分隔兩家書店的磚牆拆掉,雙方互相照應,二十年後結束營業。這段記錄當然不足以說明在香港售賣英文學術書籍的第一難題如何解決,但細心的讀者可能已感到奇怪,為甚麼在正式設立門市之前的四年已急不及待,向有關方面正式註冊成立?其實這四年間正好在做大海撈針的工作。一般來說,未開設門市不算經營書店;沒有門市,何來書店?這恰好是在茫茫的書海裡能夠撈到針的秘訣,開設書店其實是無心插柳。小本經營,不可能一開始便同時負擔經營門市的租金和工資,又負擔大海撈針的高昂成本。對很多來說,開設書店專門售賣一些不媚俗的書籍是賞心樂事,但一心要開辦書店的卻立即面對門市和大海撈針的沉重負擔。要解決大海撈針的難題,首先要免除經營門市的負擔。

  曙光圖書公司在一九八零年註冊成立時卻不是一心要開辦書店,而是當年活躍於天主教大專聯會的一群大專學生(當中包括不少並非天主教徒的成員)為了籌募經費出版自己的刊物,妙想天開地自行直接向英國和美國的出版社訂購書籍,然後透過在大學校園舉辦書展出售訂購回來的書籍。這項妙想天開的舉動早在一九七八年付諸實行,因為發覺主流的出版社不會接納學生團體直接訂購書籍,才決定註冊成立一家正式的公司,以公司的名義訂購書籍。由於刊物的名稱為<<曙暉>>,公司的名稱便順理成章地名為「曙光」。

  這項妙想天開的舉動卻一舉解決了大海撈針的問題。由於主流出版社不接納學生團體直接訂購,大學校園內的書展出售的只限於那些由非主流出版社出版的書籍。這些非主流的出版社大概分為兩類,一類是那些激進或左傾的出版社,另一類是帶點宗教背景的出版社。但兩類出版社加起來的數目不外是五、六家,而每家出版社出版的書種頂多是三數十種,個別更少至六、七種。換言之,當年負責訂購書籍的同學面對的不是茫茫的書海,而是潺潺的小溪;而且不是撈針,是捉大魚。七、八十年代的英國和美國興起新左思潮,雖然個別眼光獨到的主流出版社亦出版了一些新左理論家的著作,但更多的著作卻是由一些激進、左傾或是帶有宗教背景的非主流出版社出版。具體的例子是葛蘭西的<<獄中書簡>>的英國出版社是隸屬英國共產黨的一家小型出版社出版,而美國則由一家跟第四國際聯繫密切的小出版社出版。影響深遠的法蘭克福學派的著作則由兩傢俱有宗教背景的出版社包辦。恰好七、八十年代的大學校園仍保留了某種程度的激進思想,在大學校園內出售激進或新左著作,吸引了學生會和個別積極活躍的屬會的活躍份子蜂擁而至,非常奇怪在一向守舊的大學校園內居然可以購買激進和左傾的著作。學生團體妙想天開地在大學校園內舉辦書展籌募經費出版自己的刊物不但免除大海撈針的苦惱,而且立刻捉到大魚,其實不是奇蹟,一半是當年大學校園的氣氛,另一半則是<<曙暉>>的成員們,一心要刊物順利出版,不經意地播下曙光圖書公司的種籽。

  至於種籽得以發芽生長,並且維持了二十二之久,則是得益於另一群大專學生的努力。眾所週知,位於灣仔的青文書屋是由七、八十年代專責籌辦一年一度的青年文學獎的大專學生們開辦的。曙光圖書公司由旺角搬到灣仔與青文書屋互相照應是後來得以長期立足的基石,相比旺角商業大廈的頂層單位,青文書屋的所在更廣為人們知曉。這樣看來,過去的二十二年能夠在香港經營一家專門售賣英文學術書籍的書店實有賴七、八十年代兩股不同的學生活動。一家細小書店的興衰並不足以反映社會的變遷,但起碼可以從側面分辨出在社會變遷的過程裡,香港社會在不經意間其實失去了那些不應失去的事物。從這個角度來看,過去十多二十年的社會變遷漸漸局限香港的大專學生或年青人的活動和想像,只能拼命讀書應付考試,以成績爭取社會認同。相反,十多二十年前的大專學生卻在讀書考試之外試圖實現彼此之間的共同理想。香港社會不應失去的是年青人能走在一起實踐共同理想的機會,曙光圖書公司結業原因恰好是為了社會變遷似乎令年青人壓根然不再有理想。

  一九八六年從旺角搬到灣仔之後,曙光圖書公司的營業額逐年遞增,每年暑假過後便會有十個八個新的年輕面孔出現,並且在往後的三、四年裡定期到書店打書釘,間中更會買下一、兩本愛不釋手的書。這些年輕的面孔其實不算新,他們當中很多早已在讀中學時已曾好奇地走上書店翻看那些對他們而言是毫不知名的書籍,到了升讀大學時,他們便成了書店的常客。但大約在九三、九四年時,暑假過後卻再見不到年輕的面孔,到書店的不外是那些經常到訪的常客。從曙光圖書公司這樣的一家細小的書店來看,情形是令人擔心的,當香港的大學學額越開多時,連十個八個不願只顧讀書考試,願意花時間和金錢接觸課堂以外的學術理論的大專生也欠奉。不能說一代不如一代,因為這只是現象,認為一代不如一代的人還須解釋為甚麼會一代不如一代。最後還是要面對在社會變遷的過程裡,香港社會在不經意間不再讓年輕人找尋和實踐理想的問題,這也是一家小書店結業要提出的問題。

閱讀時光。鄭依依。序言書店。

K,
  謝謝依依報導了這個好消息。
  去年九月﹐青文書店最終在灣仔關張﹐小女子訪問了馬國明先生。
  聽馬先生回憶七0火紅年代的激情﹐一個書店的Boss﹐竟然有一群Fans﹐追隨他選書的眼光﹐并且因此聚集了一群志同道合者﹐還影響了一批志在擔當的年輕人-─這個真實故事﹐教小女子很是想起了魯迅﹐想起了當年上海的內山書店﹐以及其人其店對一代人的影響。
  歷史﹐何其的相似﹐是嗎﹖精神上追隨﹐尤其是年輕時代的﹐是不是都是愈久彌新呢﹖
  小女子﹐近來總是在琢磨些青春時代的舊事﹐不僅僅是回憶﹐而是豁然明白了﹐青春年少時未有參透的一些情與事﹐仿佛重新活過一遍。尤其是關于囫圇吞棗﹐快速閱讀的那些書們。
  常在與友聊天時﹐忽然就聞聽友說﹕你好像哪本書﹑哪齣戲里的誰誰誰。
  或許﹐文字與戲劇在小女子的人生﹐真的烙下了痕跡﹖
  不管了﹐如果人生必然要留下痕跡﹐那么迷失在字海絲竹里的小女子﹐當然愿意那烙印﹐是來自字﹑來自曲。

  
好書店﹕曙光沉 序言起
——人文學術書店不死
文章日期:2007年5月6日

廣 告

【明報專訊】三年前,馬國明的曙光書店結束,文化界一片惋惜,讀者撰文甚至拍片為之留下紀錄,可是本地民間書店少有的際遇;然而,關於曙光的後續故事,相信馬老闆最樂見的,是這樣的:有一家新的學術書店,把對本土文化承擔薪傳下去!

這家新書店名為「序言書室」,由三位中文大學哲學系畢業的同窗:李達寧、李文漢與黃天微開辦,今天要正式開業了,並請得馬國明在開幕派對上發言。三年多前,李達寧剛畢業,與朋友聊天,包括後來在咖啡廳任職的李文漢和在鐘表公司當營業經理的黃天微,對於初面對工作中的人與人間功利計算,與幼時誠實、謙虛等品德教育相違背,因此希望藉建立一個「讓人心改變的空間」,透過閱讀、發揮口號「讓人多一點思索、少一點麻木」的精神。而在一年前「時機成熟」,伙伴們的工作合約完結,三人便開始手籌備書店。

其實,序言與曙光的連結也許並不直接,三位店主與馬老闆的接觸,只緣於在他的電影公映後,「膽粗粗」上前結識,但馬老闆非正式的鼓勵與意見分享,乃是加強年輕人對於文化事業進一步的投入。

書店名稱「序言」,代表了年輕人對成就文化事業一番抱負的起點:李達寧表示,期望「序言」從書業開始,提供場地建立一個文化平台、一個公共空間,分享跨學科的知識資源,培育一個社群的理想遠大的文化事業。

故此,在旺角西洋菜南街68號7樓這800呎書店中——其中200呎為倉庫、100呎可容十多個座位的活動空間,書種共約一千餘,以社會科學及人文學科為主,多為繁體中文、特別是由台灣麥田所出版的書;以及各大學出版社如Oxford、較通俗的Vintage、Random House等英文書,今後希望逐漸達至中英文書量比例為一比一,建立書店的特色,「我們把書店讀者定位在大學生或以上的研究生甚至教授。最近有同行來參觀,也認為我們的書偏向較深程度——事實上,他當時指的Guns, Germs and Steel,已屬我們店中較輕省的書了。」

希望書種以精勝全的「序言」,如今的鎮店之寶為米蘭.昆德拉的全套小說。李達寧指「序言」的另一強項,是可以為讀者以低於亞馬遜(amazon.com)的價錢,訂購外地書。書店上了軌道後,還希望推廣大學二手學術書轉售。

這次,為成就這文化事業的發動,三位年輕人投入了共50萬元——租店、裝修、進書,並以全職形式,全身投入,資本已所餘無幾。李達寧謂,家人對於他們三位初出茅廬即破釜沉舟投身文化事業,給予的,是並無反對的「消極的支持」。但因為三人認為,若非全職投入經營,最終亦只會落得業餘為興趣而結社的局限,無法為文化事業注入力量,必須像他們的目標,「如謝立文的《黃巴士》,也是先有自足的力量,然後有資金盈餘去支持別的團體;又像陳冠中搞《號外》,可以壯大自己與他人。」——這裏頭,又怎可少了讀者的一份支持?

文/鄭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