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7/2007

南京大學。先鋒書店。


K, 
  記得去年十月十五日﹐明報世紀刊發了一篇依依去南京探望了“先鋒”書店的文字。
  這個書店是我的母校在八九之後﹐唯一讓我們這些八0年代“老餅”自豪的事物﹐較之南大在國際上學朮論文被引用居內地院校榜首﹑較之她成爲國家首批“211工程”建設序列院校來得自豪。只爲﹐母校浸潤百年的讀書風氣﹐讓我的師弟有機會開出這樣一間民間書店﹐還能够在內地圖書市場亂象的十年裏﹐有緣被南大的讀書人養活了﹐且敢以先鋒命名﹐秉承八0年代南大中文系“打通中西﹑兼容幷包”的遺風。   
  其實﹐先鋒的功德還在于她也是南京文化﹑傳媒界關注民生的一個積極推進者。它的小眾人文圖書﹐培育了新的一代南大人的人文情懷﹐錢曉華和江蘇電視台我的同學劉擎東合作的一檔以“先鋒”命名的關注弱勢人群的欄目及系列圖書﹐是國內最早將電視視野投向底層的節目﹐其主持小女生因此獲得國家“金話筒”獎﹐那套系列圖書也一度在江南一紙風行。   
  依依的文字讓我想起了江南﹑想起了母校﹑想起了當年最好的好時光。上中文系網站﹐一個個打開當年老師們的網頁﹐懷想一下當年師生間的友情。發現﹐我的所有任課老師都成了博導﹐連當年曾經到遠行碼頭送小女子的古典文學小師兄﹐也破格成了博導。
  特感慨的是﹐當年的系主任葉子銘老師竟然不到七十歲就離世了。看著老師的遺像﹐遙想當年葉先生倜儻才子龐証博引﹐如今風流已教風吹雨打去﹐讓人哪能不傷懷。
  看到他的女兒葉雪泥寫的“想念爸爸”﹐回想起當年一衆華東六省一市中學生作文比賽優勝者中﹐我與雪泥還有南大另一位教授小女特立獨行結拜金蘭的情景。
  那時﹐我們幾個分屬于南京不同的重點中學﹐比賽誰先將中學那小小學校圖書館的文史哲藏書讀完。讀得天昏地暗﹐真是忘我啊。
  雪泥﹐後來去了美國讀書就沒回來﹐她的名字是葉老師選自蘇軾的《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複計東西。”是啊﹐人生不過泥上偶然留指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