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9/2008

“專屬”惦念



人臉
文章日期:2008年7月19日
【明報專訊】情人的眼耳口鼻,讓會醉的人酩酊渴睡、一下傾倒。靈魂的光輝悅色,與物質衰敗兩極中間的含糊大多數,具之於色相,一張臉構成美的部分,在哪?
明明瞧見,在街上、在某個肇事現場,轉眼不能認出。回憶一張臉是多麼困難,警局告示的疑犯拼圖,同一個樣、同一種想像;愛侶親人,在陌生的境地重遇、重訪,突然無法認出,卻是回憶,讓眼前人一下摧枯拉朽。「特徵」那麼普通,一顆痣、一個小疤痕,大把人有。眼睛怎麼叫清靈、嘴唇怎麼叫豐翹、酒窩怎麼算深淺,叫人迷醉,難以把握。「情人眼裏出西施」,西施可一街都是,那麼普通的一張臉,構成美、構成獨特的部分,在哪?戀人總是惦念,貪看對方的臉。乘其不覺,在旁偷看,躡手躡腳,要看他/她睡的、無聲的臉,因為無法抓住的那個什麼,不在眼光停駐的目前。
無數次在公車地鐵 上,看到女子化妝,由撲粉底開始的整個過程,與伊上車到下車的歷時沒差幾分鐘。擠粉刺、描眉,塗遮瑕液、塗眼影、眼線、睫毛液;眉毛掃、眼睫毛夾、唇彩筆、胭脂粉撲全動用上,女子一再顧盼,最後把鏡匣合上的一下,我的心要跳出來。十餘分鐘裏,一張臉變成一張臉。那個變化讓人不禁想到,同一套化妝品,可以用來塑出氣質不同的,另一張臉。她就變成另一個人,在另些人前面。此刻她卻不在意,在許多搭客面前擠眼、歪嘴那麼肉酸、那麼難為情。目睹女子在自己臉上麻利施工,如挖土修路般的暴力,旁人要懂得掩耳、別過面。一切都好,但不是目前。鏡匣合上的一下,女子抓準每天重複的拿,那麼普通的一張臉,構成美、構成獨特的部分。不是目前!不是目前!
[李智良 曾著《白瓷》,在噪喧中泅泳九年,換氣之間始發見溫柔若水,新著《房間》]

“黑白”半生緣

半生緣
文章日期:2008年7月19日
【明報專訊】電影資料館九月搞了個譚家明 電視影片的專題,都不是今天能輕易看到的片集,他不多產,對上一部作品已經是兩年前的《父子》。其實,很久以前訪問過他,忘了什麼原因最終那篇稿沒有出來,但到今天仍記得某些內容,例如,若拍張愛玲的《半生緣》,他說,會是一部黑白片
經典小說要拍成電影從來高難度,李安聰明,選的是短篇《色‧戒》,加加減減觀眾異議不大,而且名氣不高,即使「粉絲」也很少位列五大心頭好;《半生緣》卻是長篇,而且是通俗劇般的情節,細細絮絮,但荒涼之處,是模擬平凡又有點迂迴卻不至生關死劫的尋常,結局睇到收唔到聲,正因為跟主角共同過盡千帆的無奈和無可挽回,茶餐廳巴士電車公園沙灘看到很多她和他眼神空洞的吁出一口氣,誰都可以是顧曼楨沈世鈞。
本報副刊摘錄鍾曉陽序文,方知《停車暫借問》出修訂版,那是鍾曉陽版本的「半生緣」,一樣的陰差陽錯有情人不成眷屬。第一次看,覺得小說可改成電影,但不好拍,也一直沒有人拍(同樣是通俗劇情節,理應有內地電視台垂青),後來才知道演慣瓊瑤劇的台灣演員幾年前把它搬上大銀幕,改了名字叫《煙雨紅顏》,由周迅和張信哲演趙寧靜和林爽然。可惜沒看過,也不敢看。有些書應該安安分分做一本書。
所以,佩服吳宇森有勇氣拍三國故事,熟讀史書翻破《三國演義》看慣《漫畫三國志》打機打《三國無雙》的人不計其數,仍然夠膽執導《赤壁》,其志可嘉;只是,當看到電影說曹操偷戀小喬因此攻吳,還是覺得,那比手軟腳軟偷笑的臨記士兵和片末的肥白鴿,更彆扭。
[簡冬娜]

樊錦詩的堅守

莫高窟的守護者
文章日期:2008年7月19日
【明報專訊】從電視上看到敦煌聖火傳遞第一棒火炬手: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一位面貌、身材、神態、甚至喜穿格仔恤衫的穿著愛好與我幾乎百分之九十五相似的女性。精神飽滿地高舉火炬,說:「讓我老太太煥發了青春!」使我想起這位永不氣餒,守護很重要卻又岌岌可危的歷史寶庫:莫高窟的學者。
我知道敦煌研究有位終其一生情志不移的常書鴻先生,但並不知道後來又有一位堅守了45年的樊錦詩。
年前,再訪敦煌,在研究院聽她踏踏實實講了莫高窟的保護困難與如何設法求存的一番話後,深信好東西還需得不移情的守護人,才能保存下來。
1963年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卻被分配到荒涼的敦煌去。一去就想走!衣食住行樣樣缺乏,上下窟穴工作要沿繩攀索,慣住城市的女孩子如何忍受?但時勢使然,走不掉,只好咬牙做該做的事。一做到如今遙遙45年,她說:「趕我也不走!」人與地,生命、感情締結了,走不掉。
這不是一份好工!世界著名又如何?保育研究在在需財,地方政府並無助力,自負盈虧,不必上繳已是大幸。自然力量侵害大,人為破壞多,年輕一輩怕苦不來接棒,一切傷透腦筋。「如果敦煌壞了,別人不說我,我也是罪人。」可見身心負擔有多重。還有夫妻兒子分隔,要二十多年後才一家團聚,這種堅執,也非常人能夠忍受和理解。
莫高窟壁畫的顏色線條,經歷風塵,已一絲絲漫滅消退,人力科技能有多少幫助?眼看洞窟中藻井飛天圖像,已呈隱約,衣帶裙裾已漸褪色的菩薩像,深深感受許以終身的守護者的情急吃力。舉起薪傳火炬,每步艱難。
[小思]

天下:希望閱讀計劃《閱讀, 讓希望看得見》


K,
這個紀錄片,我看了三遍,感動得落淚。在想,喬龍慶女士今日訪談時,提及的鄉村學校閱覽室計劃,我能做些什么。

遇到余範英、殷允芃、喬龍慶




K,
美國科技教育協會ESS副主席及ESS項目總負責人喬龍慶女士,率臺港美三地的教育界、心理學界、教育出版界一行50多人,來島上進行2008—ESS暑期海內外基礎教育研討會,培訓島上五百多位中小學校長。
聽了一堂臺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中央大學 陽明大學 洪蘭教授的課,主題是從“神經科學來看閱讀歷程及閱讀的重要性、腦與學習的關係及如何改變孩子行為”,一邊聽一邊驚醒中。
遇到了仰慕已久的臺灣中國時報基金會董事長余範英女士,談起龍老師的新書《目送》,得知余來瓊前一晚龍老師前往她家小聚。世界,真是很小啊:))
2007年11月7日,在港大龍老師《龍應台的香港筆記 @ 沙灣徑25號》新書會上,認識了《天下》的蕭錦綿大姐,一見如故。今兒,天下的殷允芃董事長來談臺灣的閱讀風氣,送了CD《閱讀_讓希望看得見》。約了明天采訪她。
真是靈魂快樂的一天:))

阿寬的雨傘

雨傘的遺失率
文章日期:2008年7月18日
【明報專訊】這段日子經常下「長命雨」,可以連續一兩星期都是雨天。
向來不願帶傘的我,也無奈地在隨身背囊中放一把小傘。
雨傘是最容易遺失的東西,其丟失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九,與原子筆遺失率不分上下。
如果怕遺失原子筆,可以買一支墨水筆。墨水筆的遺失率遠比原子筆低,不信可以試試。
要大幅降低雨傘的遺失率,只有一個方法,就是不帶。不帶自然不會遺失。
香港人特別怕雨,尤以女人為甚。
去年在北京參加電影博物館的一個活動,走出來時下小雨,一班香港人就站在門口等人拿雨傘,內地的工作人員若無其事地在雨中步行,不是跑,是步行。
我以奇怪的目光望身邊一位內地朋友,他笑說﹕「我們是不怕雨的。」
小孩也不怕雨,但香港的媽媽很怕雨,因為她們是女人。
天空灑下幾滴雨,媽媽就會為小孩打開傘,沒傘的時候,會叫他快點跑,像避子彈一樣。
幾滴雨真的有那麼可怕嗎?香港的小孩從小就被訓練成怕雨的人。
男孩子發育期開始不怕雨,一定要媽媽不在旁時才敢拿出這勇氣。
雨中的球場多半無人使用,可以盡情地玩。
淋雨後容易生病,是真的。病過一兩次又不覺得有太大問題,會發覺十次之中,身體健康的話,未必有一次會生病。
男孩子怕帶雨傘麻煩,直到他遇上更麻煩的女孩子,他會為她帶雨傘。
他手上的雨傘,不像以前般易遺失,他會發覺他身邊的女孩,遺失率或會更高
。[阿寬 ahhfoon@yahoo.com]

7/18/2008

聽聽歌兒:《我的太陽》


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陽》
文章日期:2008年7月18日
【明報專訊】其實,這不是一首民歌,而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卡普阿(1864-1917),於1898年創作的一首聲樂曲。同年首次演唱,不脛而走。由於富有民族風格,曲調優美,廣泛流傳,成為了世界性的民歌。
1952年,奧運會在赫爾辛基舉行。按照慣例,在開幕禮上,當每一個國家的運動員隊伍進場時,就奏出該國的國歌。意大利的運動員隊伍進場了,但樂隊奏起的,卻不是意大利的國歌,而是這一首《我的太陽》。當時七萬多名觀眾,初則愕然,繼則嘩然,但隨後卻鼓掌頓足,齊聲和唱,群情激奮。恐怕奏出意大利的國歌,也不能有這樣好的反應。
據說,事後了解,因意大利駐芬蘭大使館,沒有及時向大會提供國歌的曲譜,樂隊情急生智,便奏出《我的太陽》來代替。這樣,為奧運會歷史,留下了一件有趣的軼事。
《我的太陽》原來的歌詞,大意是這樣的﹕
「風雨過後,天空晴朗,陽光燦爛,空氣清新,精神爽快。啊!多麼耀眼的陽光!啊!美麗的太陽,我的太陽!」

有人認為,這首歌不單只是歌頌太陽,而是比喻愛人的笑容,抒發對愛人的傾慕。這樣的解釋,引用了莎士比亞在《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的兩行詩,來作佐證﹕「是什麼光從那邊窗戶透射進來?那是東方,朱麗葉就是太陽。」
也有人認為,這是表示弟弟對哥哥感激之情。據說,有兄弟兩人相依為命。哥哥為了幫助弟弟,出外謀生,捱苦掙錢。哥哥遠行了,弟弟送別時,唱出這首歌,把哥哥比作心中的太陽。
更有一個奇怪的解說﹕兄弟同時愛上一個姑娘。哥哥離家出走,把愛人讓給弟弟。弟弟送行,唱了這首歌,把哥哥和那姑娘,都比喻心目中的太陽。
歌曲的作者卡普阿,卻從來沒有說過,這「太陽」是代表什麼,留給後人廣闊的想像空間。
不管怎樣的解釋,都是美麗可愛的。大抵沒有人說,這是「永遠不落的太陽」吧?因為這歌曲產生時,那「太陽」還沒有出現,而且,非常不美麗可愛。
[司徒華]

龍口粉絲: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龍應台《目送》上市5天 再版4次
文/ 攝影:大貓

高雄的女兒

「這二十幾年來,我是第一次來高雄開新書會。高雄人你好!回來,真好!」

很少人知道龍應台是高雄的女兒,也因為如此,她笑稱自己沒有包袱,不知江湖險惡,所以評論起時政來可以六親不認,後來寫野火集,也跟南部鄉下小孩的身份也有關係。然而這一次的《目送》不同於以往龍應台的作品,因為這本書的私密性以及它的情感的濃度,讓作者誠實的表示:無法在大庭廣眾之下暢談這本書。

南部才是我的文化根源

對於龍應台來說,今天不算是新書發表會,這本書有種安靜的性質,它有它安靜的方式可以走自己的路。「但是,我畢竟是高雄縣大寮鄉自來水場出生的小孩,後來又住過高雄市苓雅區的大雜院,後來又住過高雄港的三號碼頭,那時候覺得從三號碼頭走到鹽埕國小路好遠好遠,三十年後,才發現這是這麼短的路,眼睛一望就可以望到底了。我差點就成了鹽埕國小的畢業生,但是,我永遠在最關鍵的時候,又搬走了。」南部成長的背景,使得龍應台會講閩南語,甚至到十五歲搬到台南時才知道,這個世界上原來有種地方叫眷村!「我自己的貼身經驗其實是南部的、土地的、鄉村的、漁村的,這才是我的文化根源,也就是這種文化的根源,貫穿我二十年的寫作」講到這裡,在座的觀眾,也就聽明白了,就是這種樣篤定的原因,讓《目送》全台唯一場與讀者的見面,龍應台選擇獻給故鄉高雄

孤獨的難民,永遠的異鄉人

「如果不是楊澤,他強迫我寫(三少四壯集專欄),就沒有這本書,所以謝謝楊澤!」說起《目送》成書的起源,龍應台在新書會的開頭就感謝。楊澤也是今天新書會的主持人,他用時間的比喻,巧妙地串連起龍應台近期創作或計畫創作的人生之書:「我覺得《目送》寫出好多的過去,寫出這個時代,好多不太能掌握的不確定性跟憂傷,如果《親愛的安德烈》代表來生,那麼將要動筆完成的《一九四九》應該就是代表前世,而《目送》這本書代表的就是今世。我想龍應台不只是高雄的女兒,也是一九四九的女兒,也是屬於整個華文世界的。」

身為一個女兒,對於父親的不捨、對母親的憐惜、對於兄弟的真愛,這樣緊密的情感,龍應台認為這是和『難民』身份有關係。回憶兒時,那種全班若有六十個同學,自己卻總是唯一的外省小孩,那種「1:59」感覺,那種孤軍奮鬥的孤獨感,甚至影響到寫作風格,「自己回頭看《目送》,才驚覺,異鄉人的身世,那種『難民』的家庭的飄流的身世,是那麼徹底的在這本書中呈現。」
*********************************************************

龍應台也好奇讀者,這樣的一本書,大家是如何感同身受?「看著父母那一輩走開,兒女背對著你,中年的人心情和我太相似,我可以想像!」她好奇的是,二十歲、三十歲的讀者是怎麼看《目送》這本書?位置不一樣,感受真的還會和作者一樣強烈嗎?

〈十七歲〉的年輕讀者的和他的〈雨兒〉

巧的是,第一位發言的觀眾,就是一位大學生讀者。「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兩篇,〈雨兒〉和〈十七歲〉。〈雨兒〉會令我想到我和阿嬤的共同生活,從小我都和阿嬤一起睡,昨天晚上,阿嬤還是都睡在我旁邊,所以我對於老人的寂寞,半夜很想跟你講話的心情,有很深刻的瞭解」「另一篇〈十七歲〉,其實我剛好也是這個年紀,看到那篇文章,我發現我對我媽作相同的事,媽媽都會擔心小孩子,我卻覺得自己已經有能力照顧自己了,我就會覺得很煩,老師有寫出我的心情,我們都有讀到。」


龍應台:「如果下一次有這樣的機會,建議可以帶阿嬤來現場,其實我會鼓勵大家,像今天這種場合,你可以帶著他們出來,也許你覺得這樣的場合不適合你的爸媽媽、你的阿公阿嬤,不過其實像今天,龍媽媽就在你們之間坐著,我就是要給她這個時間,就算他們或許不知道我們在幹麻,可是我覺得應該給出這樣的機會。」「第二個,你講那個〈十七歲〉,其實就是要叫我們少管一點,對吧?謝謝你!(笑)」


文言文與父親


主持人楊澤從手邊的一疊回函,選出另一個讀者想問的:父母親是否曾帶給您文學的啟發?

南部炙熱的夏日,老電風扇嘎啦嘎啦的聲音,龍應台陳述的時間又拉回兒時:父親是湖南人,父親過著很清貧的生活,總是穿著一件洗到很薄很薄的汗衫,坐在破了又重新纏起來的籐椅,盯著他十二歲的女兒背頌〈出師表〉、〈陳情表〉、〈滕王閣序〉,這是她最早的文學影響。龍應台也藉著自己的故事鼓勵年青朋友不要排斥進入文言文的世界,因為它給你的養份,是無可限量的。

答案其實是沒有答案

在場也有位朱先生,侃侃而談自己讀書的經驗,稱《目送》為現代版的背影,內容讓人流淚,放下真的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如何放下或放不下,龍應台以〈山路〉一篇,沈君山先生三度中風陷入昏迷做為回應,放下不容易,老也不容易,死也不容易,那也都是只有一個人才能面對的事情。

從來不打開自己的龍應台,她選擇最美的漢字,挑戰自己,寫出思考中的「生死大問」。活動接近尾聲,讀者最後一個問題是這樣問的:那麼,有答案了嗎?龍應台搖搖頭:「一但開始了生死的思考,發現人存在的本質是孤獨的,發現所謂的答案其實是沒有答案。」二十五年來,從入世的《野火集》,到出世的《目送》,她笑著謙稱,自己還是在上人生這一堂課。

文/蘇惠昭(文字工作者)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摘自《目送》

人,有時候會不想說話,不是無話可說,而是不能說、不好說,所以不想說,這是龍應台出版《目送》(時報文化)的心情,她希望低頭,安靜的走開,什麼話都不要說。

寫父親的死亡、母親的衰老和失智,寫對父母的憐惜和體恤,寫兄弟的「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寫一個人的走路、賞樹、觀鳥、拍照、生活,這也不是一本和任何人都能談的書。

這樣的時候,她不是起手一篇文章就能在華人圈燒起一把火的公共知識份子,她是溫順的女兒,深情的母親,也是受過專業訓練的英美文學博士,亦夜夜默讀中國古文,這也意味著,《目送》中每一篇文章所印烙的感情,都必須等待奔騰的情緒止息,要經過時間的漂洗、沉澱,「否則我會覺得感情被褻瀆了」。

這讓她想起《西蒙波娃回憶錄》中的一段,波娃和沙特在倫敦,面對泰晤士河的美景,波娃讚嘆連連,沙特卻冷漠以對,他告訴波娃,徒然沉浸在當下美景的人,「不能成為好的文學家。」

「所以我是沙特,不是波娃。」龍應台說。


是的,《目送》,這和出版《親愛的安德烈》(天下雜誌)時不同,那時候龍應台是有話要說的,三年的家書往返,母子兩代明知艱難也要相互走近的努力,「畢竟這有社會教育的功能」,然而《目送》的74篇散文,多數書寫時間流轉中最深痛的感情領悟,合適緩緩慢慢細讀,安安靜靜琢磨,不知不覺,漂流到遙遠的荒涼異境。

真的會讓人心痛到無言,龍應台知道,因為她把書給了一位台北江湖有名有姓的老友,兩人差不多歲數,「很難過,難過到流淚」老友讀過後回應,「但是我又覺得慶幸」。

慶幸什麼?老友說,慶幸自己很忙,沒有時間去體會。

她又把書給了另一位四十歲代的朋友,這位朋友至今「不敢打開來看」。

用忙碌,陀螺一般轉個不停的忙碌建立防線,把時間必然要帶來的,父母的老病、死亡,兒女的成長與疏離,以及人生終究是一場徹底的孤獨,是不斷的告別,把這些阻擋在心外,或者乾脆假裝它們不存在,兩位朋友的「時間對抗策略」,龍應台領受了。

但難道她就不夠忙碌嗎?不夠忙碌到無情、忘情嗎?龍應台很清楚答案在於:「緣於一種文學性格」。

於一種文學性格──如果文學意味著對幽微人性的理解與包容、對人生處境的明白了然,以及定格下最細緻的一瞬美感,龍應台這一路走來,她所扮演的每一個角色,包括進入官場把自己弄得不成人形,似是皆由著這樣的文學性格所帶領的「創作」,她用深情縱入人世,教養小孩,觀察社會、政治、文化與文明,至於寫作,「則有時用腦,有時用心」。

寫公開信給胡錦濤,她是「用腦」,連續25小時不吃不喝不睡,「全世界都不存在,只剩下一個腦」。

逼使龍應台跳出來扮演公共知識分子的其實是憤怒,一種文學家的憤怒。國民黨讓她憤怒、陳水扁讓她憤怒、胡錦濤讓她憤怒,憤怒到最高點,她就變身成了文字戰鬥力激爆的超級賽亞人,超級龍應台。

《親愛的安德烈》則是一本意外之書,龍應台以為安德烈絕不可能答應寫信,他卻說寫就寫啊,而且寫出來的內容、思維的鋪陳,閃閃發光。

寫《目送》這一系列散文,龍應台則是「用心」,她總是等待情感的迷霧散去,飄亂的心緒落底,一個「難民的女兒」的身分遂逐漸清晰起來。「難民的女兒」,這解釋了龍應台之所以成為龍應台。她的父母被戰亂連根拔起,孤單的落在「本省人」聚落,這一家人沒有親族網絡,十三歲以前龍應台甚至不知有「眷村」這種地方可讓「外省人」相互取暖。而要打破這樣的處境,全力鞭策子女教育便成為龍家父母唯一的使命,這讓龍應台不必會做家事,也沒有機會更早學習到人生基本功課。有一度她拒斥母親的強悍,但隨著時間流轉,感情的沉澱,她終於諒解了母親何以必須如此強悍,不強悍便無以生存,「也所以拒斥轉化成了憐惜和體恤」。
面對時間,真的不好說,龍應台於是翻開《目送》,以手指第25頁照片:「這很像我現在的心情」。

那照片是她拍的,鏡頭透過鏽蝕的鐵網延伸出去,一條溪流向遠方的綠山,大大小小的石頭佈滿河床,盡頭是灰白的天光。

照片底下有一行字:「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轉載自金石堂網路書店【出版情報】

7/17/2008

曾经走过:香港的那场张爱玲纪念晚会


二零零六年九月二十二日
浸大舉辦「張愛玲:文學、電影與舞台」活動
全方位探討著名文學家 張愛玲的成就


香港浸會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系將於九月二十五日至三十日舉辦 特別 活動「 張愛玲:文學、電影與舞台 」,內容包括研討會、專題講座、電影舞台講座、電影工作坊及懷念晚會,向著名文學家 張愛玲女士致敬,並 慶祝該校 五十周年校慶。活動獲 電影電視系協辦。

張愛玲紀念活動籌委會召集人、 浸大 中國語言文學系副教授林幸謙博士表示,張愛玲是中國現當代文學史 最重要、影響力最大的作家之一。五四以來,除了魯迅之外,影響力至今仍舊在擴大之中的,恐怕無人能和張愛玲相提並論。魯迅和張愛玲同樣重要,是中國文學史重要的作家。

林博士說:「 張愛玲與香港有很深的淵源,她曾在香港大學讀書,其後幾次來港居住,從事創作和翻譯工作,在香港和華文文學、電影、學術及文化各方面,都有深遠的影響。我們現在舉辦這一系列的紀念活動,是為了表揚她這方面的成就和影響。 」

「張愛玲逝世十週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 將於九月二十九日至三十日在九龍塘聯福道 浸會大學逸夫校園 (新校) 逸夫行政樓五樓501室 舉行。屆時將有三十多位來自內地、台灣、日本、韓國、澳門和香港的學者參加,在十場研討會發表論文及進行討論。開幕禮於二十九日 ( 星期五 ) 上午九時舉行,由浸大校長吳清輝教授和文學院院長鍾玲教授主禮。隨後舉行 作家專題演講,邀得王安憶女士主講「改編《金鎖記》」、蘇偉貞女士主講「自誇與自鄙 ── 張愛玲的書信演出 」,以及學者專題演講,由李歐梵教授主講「 張愛玲與荷里活電影 」和陳子善教授主講「 45~49年的張愛玲」。

「銀幕與舞台上的張愛玲」 將於九月三十日在上述地點舉行,時間為下午三時三十分至五時。座談會由浸大 電影電視系副教授盧偉力博士主持,主講 嘉賓包括許鞍華導演、嚴浩導演和毛俊輝導演。

「懷念張愛玲晚會」將於九月三十日晚上八時在 九龍塘 窩打老道浸會大學善衡校園 (舊校) 查濟民科學大樓鄭翼之講堂 (LT3)舉行,內容包括羅乃新女士鋼琴演奏、梅卓燕女士舞蹈表演,影像投放,嘉賓發言和朗誦張愛玲的作品。

此外,在九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八日 晚上七時至九時三十分 舉行的「感受張愛玲電影工作坊」將分別 播放四齣電影:《半生緣》、《黛綠年華》、《傾城之戀》和《太太萬歲》,由盧偉力博士、黃愛玲女士、朱耀偉教授、吳昊博士分別主持討論環節。查詢電話: 3411 7395 。

歡迎有興趣人士參加 上述活動,查詢請致電 3411 5107 中國語言文學系。

~ 完 ~

歡迎貴機構派員訪攝上述活動。傳媒查詢:傳訊公關處柯秀雲 (3411 7964或7472 2120)。
******
張愛玲逝世十週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2006

日期:二零零六年九月廿九至三十日(星期五及六)
時間:上午九時正至五時三十分
地點:香港浸會大學逸夫校園逸夫行政樓五樓SWT 501室

作家專題演講
講者:1、王安憶女士:改編〈金鎖記〉
   2、蘇偉貞女士:自誇與自鄙──張愛玲的書信演出
主持:平路女士


學者專題演講
講者:

李歐梵教授:張愛玲與荷里活電影
陳子善教授:1945~1949年間的張愛玲

主持:劉紹銘教授

分組研討會
第一埸甲
講者:
1、 古遠清教授:海峽兩岸“看張”的政治性和戲劇化現象
2、 池上貞子教授:試談張愛玲香港故事裡的花木象徵
3、 袁勇麟教授:以“鬼”言情──淺談張愛玲風格影響下的臺灣現代女作家“鬼話”創作
主持:鄭培凱教授

第一場乙
講者:
1、 任佑卿教授:娜拉的自殺:現代民族?事與張愛玲的〈霸王別姬〉
2、 馮黎明教授:啟蒙現代性之尷尬──與〈五四遺事〉有關的遺事
3、 邵迎建教授:分裂的身體──張愛玲<色,戒>論
主持:陳偉強教授

第二場甲
講者:
1、 千野拓政教授:張愛玲/電影/香港認同
2、 莊宜文教授:百年傳奇的現代演繹──〈金鎖記〉小說改寫與影劇改編的跨文本性
3、 李曉紅教授:1947年上海報刊中的張愛玲電影
主持:馬家輝教授

第二場乙
講者:
1、 鄭振偉教授:細讀《怨女》
2、 陳建華教授:質疑理性、反諷自我──張愛玲《傳奇》與奇幻小說現代性
主持:吳有能教授

第三場甲
講者:
1、 徐學教授:世間女子的親切微笑──張愛玲散文裏的風俗喜劇
2、 余斌教授:《對照記》
3、 彭雅玲教授:文字、影像與張愛玲──張愛玲《對照記:看老照相簿》的互文性解讀
主持:千野拓政教授

第三場乙
講者:
1、 姚玳玫教授:從吳友如到張愛玲:近現代海派媒體的“女性”
2、 劉川鄂教授:消費主義時代的張愛玲鏡像──當代小資與張的淵源以及對其的誤讀
3、 萬燕教授:張愛玲小說題目釋義
主持:古遠清教授

第四場甲
講者:
1、 陳國恩教授:論張愛玲小說的藝術聯想
2、 宋家宏教授:論《秧歌》
3、 何杏楓教授:華麗緣中的愛玲女神:《樸廉紳士》、《半生緣》、進念舞台改編探論
主持:文潔華教授

第四場乙
講者:
1、 高恒文教授:張愛玲與白先勇
2、 黃偉林教授:論張愛玲與白先勇的歧異

主持:莫礪鋒教授

第五場甲
講者:
1、 張中良教授:論張愛玲對母親形象的陰性書寫
2、 劉俊教授:論張愛玲及其小說中的“不安全感”
3、 金順珍博士:〈紅玫瑰與白玫瑰〉裏的女性和反現代性
主持:李雄溪教授

第五場乙
講者:
1、 陳惠英教授:張愛玲的人間色相
2、 陳麗芬教授:循環回收張愛玲:再論黃碧雲
3、 黃念欣博士:食與寫 ──張愛玲的飲食表述與邊緣性
主持:陳致教授

莫励锋导师程千帆:作学问得甘于寂寞

莫砺锋:我爱东坡这个人


K,
天哪,看了莫老師《漫話東坡》的跋,才驚覺緣何2006年9月30日那晚,小女子從港大聽完龍老師的課,下山過海趕去九龍塘,明明是去赴張愛玲的“約會”,怎么會在毛老師身后,看到久違的莫礪鋒老師走過。

記得,從看到浸會大學的紀念張愛玲逝世十周年活動程序表起,小女子內心就騷動不已,看到演講環節有南大中文系的舊師莫礪鋒老師主持,還傻傻地想:莫老師不是研究唐宋文學么,怎么會為現代文學的張愛玲趕來香港?又看老師主持的環節和白先勇有關,于是想起白先生和南大的淵源,自說自話地以為非南大中文系老師,他人弄不明白白先勇咋看張愛玲吧。反正,心中的謎團始終未有解開。

什么是“悔”呢?
今天看到莫老師寫到:“去年秋天,我应邀到香港浸会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我每周只要到学校去讲一次课,其余的时间都可呆在位于半山腰的穗禾路宿舍里,也没有什么“科研计划”。环境十分幽静,只有小鸟偶然到窗口来窥视,终日无人打扰,连电话都很少。”
小女子后悔了。那時為何沒有想到老師在港客座呢?怎么就只在紀念晚會上匆匆一見,而沒有去看望老師,進而回想當年受業往事,繼續請教呢?怎么錯過了邀請舊師游歷香港的大好機會呢?

今天,看老師的授課,“無一字無出處”,穩穩妥妥步步推進,小女子驀地回到了二十三年前的課堂,連教室的模樣兒仿佛都在眼前。老師的聲音,一點兒沒變:)
那是一九八五年吧,莫礪鋒老師還是剛畢業不久的助教,為我們講授《中國文學史之唐宋文學》,整整一個學期。
尤記得,開課前,得知為我們講授唐宋文學的,是中國第一個文學博士莫礪鋒,年輕而斯文的江南才子,程千帆教授的高足,一班小女生有些興奮,有些惴惴不安。
然,開課后,老實說,我們宿舍的女孩子們還是有些失望的。因為,莫老師的言語表達實在是太平穩,講唐宋八大家,縱橫捭闔李杜,都不見年輕的才子激動,實在有點納罕。
恰逢葉嘉瑩教授來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講宋詞,聲聲情字字切,小女子自然而然就被葉教授吸引了去,盡管才短短一兩周的講座課程,倒覺得師承葉嘉瑩了。
其實,如今想來莫老師是講文學史,葉教授是開文學欣賞課,或許是教學任務決定了形式吧。印象中,莫老師很愛板書,我們學習典故的索引法,就是莫老師一筆一畫教授的。
程千帆先生為莫師“開蒙”時,所謂“做學問要甘于寂寞”,大概就是如此吧。
一九八八年,當小女子去江蘇省昆劇院開工時,父親送了一模一樣的這句話給俺。可惜,小女子貌似嫻靜淑女,實質是無法甘于寂寞的。也就是說,小女子放棄了“甘于寂寞”,終成正果的活法兒。過了二十年,俺終于正視這個“人生缺陷”了。
好在,一路走來有MAYBOY寵著俺:)

K,小女子再也不敢傻乎乎言要“人生無悔”了。
其實,人選擇了一種活法,自然就放棄了另一種生活,至少是在現實中放棄了。放棄的,果然就是錯的么?年輕時,會對自己很有決斷力沾沾自喜。走過了,才知道,其實“人生滿身是悔”,你放棄,你錯過,焉知人生的另一番風景,不會更令你靈魂快樂?
然而,我們都活在現實中。
今兒,莫老師說尺素,說寄情,說“可惜予生也晚,没能成为东坡的同时代人,既然‘萧条异代不同时’,便只好‘怅望千秋一洒泪’了”,那該是多深的悔呢?!

莫砺锋:我爱东坡这个人
文汇读书周报 2008-07-11 作者:朱自奋
■记者朱自奋报道

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莫砺锋,曾师从程千帆先生专攻中国古代文学,是新中国第一个文学博士。前年,他利用在香港讲学之际,动手撰写了一本《漫话东坡》,最近刚刚由凤凰出版社出版。2008年1月起,他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诗歌唐朝”,根据演讲内容整理的《莫砺锋讲唐诗》也即将出版。记者为此采访了莫砺锋教授。

周报:关于东坡的著作已不少了,您为什么想到写这样一本书?

莫:的确,关于东坡的著作已经汗牛充栋了,单说传记类著作,就有好几种是我很爱读的,比如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王水照先生与崔铭博士合著的《苏轼传》等,还有一些学术性研究著作,我基本上都读过。但我还是想写这本书,最主要的原因,是我想向东坡献上一瓣心香。因为我热爱东坡。我爱他的古文、诗词、书法和绘画,我更爱他这个人。可惜予生也晚,没能成为东坡的同时代人,既然“萧条异代不同时”,便只好“怅望千秋一洒泪”了。
周报:您的这本《漫话东坡》有何新意?

莫:我还是想要写出一个我心目中的最真实的东坡。东坡这个人很丰富,我们以前一些传记类书,主要介绍的是东坡在文学、政治上的业绩,而在苏东坡生活细节的方面介绍得不够,我在书中介绍了东坡的日常生活、东坡与普通人的交往、东坡对文房四宝的爱好、东坡身后受到三教九流的“扯拽”等细节,别的著作中似乎很少涉及。我希望能传达出一个更完整的东坡形象,写出一个活生生的东坡。另外,在写法上,我没有像一般传记那样以岁月为序,而是以东坡的生平事迹为主要内容,从不同的侧面来走近东坡。比如我既写“东坡的朋友”,也特地专列一章写“东坡的敌人”。东坡曾介绍过他的读书方法——“八面受敌法”,比如读《汉书》时,每次都从不同角度去读。此书的结构也受此启发。周报:作为一本通俗读物,《漫话东坡》读来亲切有味。您在书中是否部分地使用了虚构和想象的手法?

莫:我觉得严肃的学术著作无法充分展现东坡的音容笑貌,但我也不想把书写得太通俗,尤其不愿有丝毫“戏说”的倾向,本书99%以上的细节都有依据,毫不虚构,力求真实。我们时下有些学者在重读古代名人的同时,热衷于发布一些看似具有颠覆性的结论,但我认为,那些所谓颠覆性的重新评价,往往证据不足,实质上只是故作惊人之语,哗众取宠,吸引眼球而已。我们不能强古人来就现代标准,对历史人物,应该持有“理解之同情”,不能苛责古人。

周报:您是央视“百家讲坛”的常客,您如何看待“百家讲坛”对当下文化的影响?对当下的国学热您有何看法?

莫:对眼下的所谓国学热,我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媒体炒作出来的,具有夸张成份,事实上,并不算很热,最多也就一小部分人在热而已。既便以“百家讲坛”推出的畅销书为例,一本书销个几十万册,相对于我国13亿人口来说,印数仍是太少。从提高国民素质角度来说,我们的畅销书的印数应该再多一些才对。

******

http://www.amazon.cn/detail/product.asp?prodid=bkbk832688&ref=GS&uid=000-0000000-0000000#
《漫话东坡》后记
莫励锋
跋一
我热爱东坡。我爱他的古文、诗词、书法和绘画,我更爱他这个人。可惜予生也晚,没能成为东坡的同时代人,既然“萧条异代不同时”,便只好“怅望千秋一洒泪”了。自从有了东坡,持有这种心理的代不乏人。早在金代,诗人高宪便自称:“使世有东坡,虽相去万里,亦当往拜之。”清人尤侗则自许说:“吾不知前生曾登苏门,在四学士之列,与髯公相对几年否?”那么,如果我侥幸与东坡同时,我又将做些什么呢?我当然不敢妄想像尤侗那样置身于四学士之列,但我肯定会像高宪一样不远万里前往拜谒。我情愿长期侍奉东坡,只要能在他身边磨墨铺纸、递茶送水,也是三生有幸。我对东坡身边的人群作过仔细的考察,我有信心到他那里当一个合格的门客或小吏。我早就选准了下面两个“竞争上岗”的对象:一是马正卿,他曾在汴京做过“太学正”的官,学问当然远胜于我。但是马正卿辞官后跟随东坡多年,未见有何功劳可纪,以至于东坡到黄州后才作诗及之:“马生本穷士,从我二十年。日夜望我贵,求分买山钱。我今反累君,借耕辍兹田。刮毛龟背上,何时得成毡?”可见马正卿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在黄州帮助东坡开荒种稻,但是收成欠佳。我曾在江南水乡种过七年水稻,插秧、割稻都是一把好手。要是让我到黄州去帮东坡种稻,一定不会输给马正卿!二是刘丑厮,他是东坡在定州时收下的一个小吏,当时是个年方十二岁的穷小子,尚未开始读书。我虽然才疏学浅,但毕竟是个文学博士,要是帮东坡翻检书籍或誊录文稿,总要比刘丑厮强一些吧。可惜这些美好的愿望只是痴想而已,东坡早在九百年前就已“羽化而登仙”了!既然如此,我除了阅读东坡以外,还能做些什么呢
当我还没有成为一个以钻故纸堆为业的专业工作者的时候,我对东坡与王安石在新、旧党争中的是非恩怨还不甚了了,但在感情上已坚定地站在东坡一边了。1974年初冬,身为插队知青的我偶然路过镇江,初次走进闻名已久的金山寺。没想到刚进寺门,便看到一幅巨大的横幅标语,上面的大字触目惊心:“彻底揭开反革命两面派苏轼的画皮!”寺内还张贴着许多大字报和漫画,揭露东坡的“罪行”。说东坡是“反革命”,我倒能理解,那个年头,只要与儒家沾点边的历史人物,都难逃这个恶谥。但是为什么说东坡是“两面派”呢?我好奇地浏览了几张大字报,才恍然大悟。原来东坡在新党王安石执政时反对新法,后来又在旧党司马光执政时反对全盘废除新法,所以是“两面派”。但是这样的“两面派”不正是大公无私、风节凛然的政治家吗?而且,为什么要在金山寺里批判东坡呢?难道因为东坡曾在这里写过《游金山寺》的著名诗篇,他又是金山寺高僧的座上客,所以要“就地消毒”?我百思不得其解,又不敢向旁人询问,只好把疑惑埋在心底。
天道好还,人们被迫说谎或沉默的时代终于一去不复返了,我终于可以公开说出对东坡的热爱了。可是我用什么方式来表白呢?跑到大街上去对行人宣讲东坡的事迹?还是到金山寺去张贴赞颂东坡的大字报?好像都不可行。于是写一本书来介绍东坡的念头,便在心头油然而生。杂事猬集,岁月荏苒,这个念头很久都未能付诸实施。1999年,我应春风文艺出版社之约,与弟子童强合作撰写了一本题为《苏轼》的小册子。由于出版社只让写五万字,未能畅所欲言。去年秋天,我应邀到香港浸会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我每周只要到学校去讲一次课,其余的时间都可呆在位于半山腰的穗禾路宿舍里,也没有什么“科研计划”。环境十分幽静,只有小鸟偶然到窗口来窥视,终日无人打扰,连电话都很少。于是我动笔写起这本《漫话东坡》来。我把浸会大学图书馆里有关东坡的图书尽行抱回宿舍,一头扎进东坡的那个世界。以前对东坡的作品通读过好几遍了,材料比较熟悉,窗外的青山绿树和晨曦夕霞也都助我文思,下笔相当顺畅。我从去年十月底开始动笔,等到一月底离港返宁时,电脑里已经积下十万字的文稿了。回到南京大学以后,我不再有那么多的空余时间,写作的速度明显放慢下来。但毕竟全书的框架早已设定,思路也都是现成的,写作的难度并不大。又经过七个月的暝写晨抄,全书终于完稿。我总算实现了多年的宿愿,我要用二十多万字的篇幅来表达心声:我爱东坡!

跋二
书稿写完了,有些情况需要向读者作些交代。
关于东坡的著作已经汗牛充栋了,而且佳作如林。单说传记类著作,便有好几种是我很爱读的: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是东坡传记的开山之作,此书虽然有不少史实错误,但文笔清丽,对东坡性格的刻划也很生动。上世纪八十年代,海峡两岸几乎同时出版了两种东坡传记,一是曾枣庄先生的《苏轼评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以条理清晰、思辨深刻为特点;二是台湾学者李一冰先生的《苏东坡新传》(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年),以材料详赡、考订细密为特点。到了本世纪,王水照先生接连推出两种东坡传,第一种是与崔铭博士合著的《苏轼传》(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二种是与朱刚博士合著的《苏轼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前者是面向一般读者的通俗读物,叙事生动,颇似传记小说,但全书内容都有史料依据,并无虚构的成分。后者是南京大学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的一种,虽然也具有传记的性质,但全书主要内容是对东坡的思想进行论析,许多章节的写法与学术论文并无二致。在非传记类的著作中,曾枣庄先生的《苏轼研究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对我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以上著作我都曾仔细阅读,且从中获得许多裨益,谨此志谢。然而我受益最多的还不是上述数书,而是孔凡礼先生所著的《苏轼年谱》(中华书局1998年)。它是一部长达99万字的巨著,取材宏富,考订精密,钩沉索隐,发明甚多。我对东坡生平事迹编年的处理,基本上都是依据此书。我谨向孔先生表示深切的感谢。
既然已经有了这么多关于东坡的著作,我为什么还要撰写本书呢?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我想向东坡献上一瓣心香。一座寺庙可以接纳众多的香客,无论他们是先来还是后到,也无论他们贡献的香火是多是少,都有资格在佛像前顶礼膜拜。同理,无论别人已经写出了多么优秀的东坡研究著作,都不会妨碍我写自己的书,况且这并不是一部必须创立新说的“学术专著”。
其次,我相信我的书自有其独特之处。这本书虽以东坡的生平事迹为主要内容,却不以岁月为序。换句话说,本书在结构上有意用共时性取代了历时性,所以没有取“东坡小传”之类的书名。我觉得这样可以让读者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来观察东坡,从而获得更加全面、更加鲜明的印象。此外,本书除了东坡的政治功绩和文学业绩等荦荦大者之外,还广泛地涉及东坡人生中那些琐细的方方面面,有些内容诸如东坡的日常生活、东坡的平民朋友、东坡对文房四宝的爱好、东坡身后受到三教九流的“扯拽”等细节,别的著作中似乎很少涉及。总之,我并不想严格地按照学术研究的准则来评论东坡,我只想向读者介绍我心目中那位活生生的东坡,说说他的生平事迹,也说说他的喜怒哀乐。换句话说,我想描绘的东坡形象不仅是朝中大臣、地方长官、文人学士,而且是深情绵邈的丈夫、慈祥可亲的父亲、诚恳坦率的朋友、好饮而易醉的酒徒、见到好纸好墨就手痒的书家、戴着斗笠在田间踏歌的逐客、至死不肯皈依西方净土的俗人……
本书是一本通俗读物,还是学术著作?我自己也说不清楚,所以取了一个含意模糊的书名——《漫话东坡》。说它是通俗读物吧,书中却有不少考证性质的内容,还出现了许多注释。有的读者也许要会心而笑:毕竟是写惯了学术论著的大学教授写的通俗读物,写着写着就原形毕露了。说它是学术著作吧,它的主要篇幅是叙述而非论证,书中涉及的许多材料也不注明出处,完全不合时下的“学术规范”。我把本书写成了这种非驴非马的状态,完全是有意为之。我本是写惯了学术论著的人,关于东坡的学术论文也已写过八篇,我在学校里指导研究生时也一再要求他们严格遵照学术规范来写论文。然而我并不想把本书写成学术著作,我甚至有意避免让有些章节显得太像论文,因为我觉得严肃的学术著作无法充分展现东坡的音容笑貌。当然我也不愿意把本书写得太“通俗”,尤其不愿有丝毫“戏说”的倾向,因为我想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真实的东坡,我应该做到言必有据。前面说过,本书中对东坡生平的把握基本上都是依据《苏轼年谱》等书的,但我也有一些自己的发现,有些地方甚至与成说南辕北辙。如果我在这些地方不把自己的考证过程写出来,读者肯定要怀疑我是信口开河,从而影响他们对东坡的接受。为了让读者了解新的说法依据何在,我必须把考证的过程做些简单的交代。至于书中的注释,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我自信本书的全部叙述都是建立在坚实的史料基础上的,虽不敢说“无一字无来处”,但基本上能说“无一事无来处”。我当然可能考核欠精或理解有误,但绝对没有向壁虚构。非学术性质的读物本不能容纳太多的注释,况且太多的材料来源也使我注不胜注,但是有些罕见的材料要是不注出处的话,也会使读者心生疑惑。为了让读者消除疑惑,并免去自行寻找那些冷僻材料的麻烦,我只好加上必要的注释。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情况是,我引述东坡或其他古人所说的话语时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方式:对于一般的话语就撮其大意迻译成语体文以合全书的行文风格,但对那些特别精警的言语则照录原文以免减损其韵味。这些做法定会产生文风不统一的缺点,我这样做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希望读者能理解我的苦衷。
写作本书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我肯定不能把它当作学术著作去应付学校的工作量考核,尽管我为它付出的劳动并不少于写一本“学术著作”。另一方面,言必有据的写法肯定会减损本书的可读性,那些习惯于“戏说”类轻松读物的读者也许会掉头而去。但是我并不后悔“自讨苦吃”,因为我想做的就是用通俗读物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一位真实的东坡。我衷心希望这本书能使更多的人走近东坡。

2006年10月31日始稿于香港浸会大学穗禾路宿舍
2007年8月25日完稿于南京大学南秀村寓所

a link.一個女子的半生玉照

a link.誰頭痛老婆太多:)

阅读时光:池莉《来吧孩子》


池莉:快乐教女 2008-07-11 作者:
《来吧孩子》是作家池莉的最新纪实文学。该书描写女儿亦池的成长,如何历经父母离异、人心险恶,始终保持宽厚善良之心;母女两人如何从中国教育重压下寻求快乐成长的夹缝,最后求学英国,获得理想中的教育……

书中,池莉质疑了中国教育体制的某些弊端。她认为,人生没有起跑线和终点的区别,一切都是过程,那句流传甚广的话:“千万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混账至极。


请快乐带领孩子到学习深处去

苦和累,到底,都比不上爱的分量,只要真的爱,再苦再累也不算什么了。

到底人们看到的,只是我们家生活的外貌,只是更多注意到了亦池的贪玩。而我们自己家里的真实生活,那是亲朋好友、邻居同事和校长老师,无法看到的。我想我的底气,正是来源于此。我觉得我的教育,影响力之强大,覆盖面之广泛,是学校的课本所不能达到的。

比如:亦池因为从小请客吃饭,就知道了自己的妈妈会做菜。而对比之下,有许多小朋友的妈妈是不会做菜的。因此在这一点上,我给亦池带来了荣耀。在观察中我发现,这种荣耀感使亦池乐于窥探我在厨房的行动,并且跃跃欲试。

此后,我在厨房忙碌的时候,就会留心亦池的情绪。每当孩子情绪合适,我会把她唤到身边,向她展示厨房美好的富于艺术的一面。亦池小的时候,我会抱起她,让她炒炒菜,放放盐。转眼之间,我会将一盘绿油油绵软又清香的菜肴端给她看,告诉她:“这就是你做的!”然后,当全家开始吃饭时,我会再次用赞叹的语气宣布这个新闻。

后来,亦池上学了,够得上灶台了,只要她有心,我会放手让她炒个青菜呀鸡蛋什么的,炒不好也无所谓,玩玩闹闹也无所谓。关键的是,但凡她有兴趣的事情,我得尽量为她留下印象、找到感觉和培养感情。每个学期期末,学校都要求家长为自己孩子的家里表现写评语,我每次都要郑重其事地把亦池在厨房的勤劳与创造写上去。

厨房里的教育,并不仅限于烹饪和洗碗做饭。文化和艺术因素在厨房里,也是非常集中和丰富的。我常常以饮食作缘由,上下五千年、天南海北、文学诗歌地给她讲故事。我带孩子学习使用各种餐具,也带孩子品尝美味,还教她如何吃饭。吃饭也是一门学问,饭要吃好,但是又要不饕餮、不滥吃、不贪馋、不铺张,这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尊严和体面,也是一个孩子必须学习的人生功课,一旦学好了,它会提升孩子的文化品位,会给孩子带来难以估价的自信。你很难想象一个在饭桌上总是遭人耻笑和贬低的孩子,在班里会抬得起头来。而孩子获得的自信越是充分,她就会越有气势去驾驭和掌握功课。孩子都是有好胜心的,哪怕仅仅出于孩子气的卖弄,他们也都是好学的。就看父母,尤其是在生活中和孩子相处更密切的母亲,是否用心带孩子,是否懂得怎么去带孩子。

亦池才五岁多的时候,跟随我下厨房,那时候她正起劲地学习把鸡蛋磕破,打鸡蛋花。忽然她随口问我:“妈妈,你刚才放进锅里的是什么?”

我说:“是油和盐。”

她就说:“啊,我知道了。妈妈,胡椒味精盐,酸甜苦辣咸,这就是押韵吧?”

我那份惊喜啊,我看着她,连声叫好,我说:“当然!当然!这就是押韵!”

我立刻关掉炉火,蹲下身来,把我的小姑娘拥在怀里,这是一个再恰当不过的好火候,我们就此自然进入了学习诗歌的领地。我们母女面对面,坐两只小板凳,亦池的眼睛格外晶亮,这是因为自豪。我告诉她:“押韵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特点,押韵了就会朗朗上口,就像吟唱一样,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我的小亦池,手里还玩弄着青菜叶子,就接着吟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她还顽皮地以手遮檐,做了一个动作,显然她是明白这句诗歌的意思了。

我马上进了一步,吟诵:“昔人已乘黄鹤去”。

她接:“此地空余黄鹤楼”。

我吟:“黄鹤一去不复返”。

她道:“白云千载空悠悠”;之后她说:“妈妈,后面的我说了算了,你好去做菜。”她还是一边玩弄她的青菜叶子,一边行若无事地吟咏:“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咏罢还大叹一口气:“唉——”她见我那般惊讶,便解释说:“唉呀就是发愁呀。”

我哈哈大笑,将她抱了起来,随意地盘旋起舞。小亦池的配乐却就立刻跟了上来。她哼唱的是:“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而且她并没有唱歌词,而是欢快地哼曲。那么,又是一个恰到好处的时刻了,趁她如此地开心和兴奋,我们接着进入音乐领域。我告诉她,正是这支曲子,莫扎特一上钢琴抬手就弹奏出来了,世世代代,流传到今,成为全世界最流行的乐曲,那时候,他和你一样大,五岁。啊,亦池,你也有音乐天赋!你在幼儿园,上了风琴就会弹奏,感觉到舞步节奏就能哼出配乐,并且还是莫扎特的曲子!这并非巧合,是天赋,亦池,你有音乐天赋!

小亦池的那个高兴和自信啊,都成疯丫头了,又是唱歌又是扭摆,在家里蹦上蹦下,高声朗诵古典诗词,平时并不会背诵的,在我的提示之下,很快就记住了。关于什么是声母和韵母,她主动要求我来教她,因为她觉得自己会押韵了。随后她唱道: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骨碌骨碌滚下来。她说:妈妈,这里的韵脚就是ai!

我说:“对了,非常好!赏你一枚小红花!”我们欢天喜地张罗着粘贴小红花。

一块神秘的园地

亦池的卧室房门背后的墙壁,是我创造的一块神秘的园地。从亦池能够站立起来开始至今,我就在这里,不断为她刻下身高与体重。表彰她的小红花或者小红旗或者晶莹的星星,也会张贴此处。我和亦池会经常来到这里,神秘的房门背后,谁都不会注意的地方,我们来亲手标记自己的成长历史。并且这里也是一面许愿墙,只要小亦池藏在门背后,诚心地说出自己的心愿,神仙就可以听见。正如童话故事《渔夫和金鱼》一样,只要她用行动表现出自己是一个好孩子,那么她就可以对金鱼提出三个愿望。

金鱼在哪里呢?

金鱼就是妈妈啊。

妈妈吗?妈妈怎么没有鱼尾巴呢?

因为金鱼是神鱼,它千变万化,有时候它可以完全化身为妈妈,这是连妈妈自己都不知道的呀。

小亦池又紧张又兴奋,用那么神秘和好奇的眼神盯着我的脸,小身体劲抖抖的,这是斗志昂扬的反应,我知道亦池在动脑筋了,她要表现自己是一个好孩子,她的精神状态犹如五月的大好春光,处处都是明媚与开放。在这种状态之下,小亦池是多么乖巧,多么善于学习和创造,她自己就会去朗诵诗歌,写字画画,在算盘上学习加法和减法,把拼音字母当歌唱,还会勤快地去学洗自己的袜子,拖来扫把学习扫地,给芭比娃娃穿衣,设计新的发型,同时她还要把音乐盒打开,她还会同时吟唱或者高喊她那些有趣的儿歌——这就是学习!这就是一个孩子在向世界迈进!

许多快乐的时刻,我经常会被孩子的热情感染。我会和亦池一起吟唱她的那些儿童歌谣。我有更古老的儿歌介绍给亦池呢,那是我的姨妈们教给我的,那是:“麻子麻子区,麻子过江西,江西翻了船,麻子到湖南,湖南没得米,麻子钻了夜壶底,夜壶底一掀,麻子上了街,街上打铳,打了一只烧鸡公,拿回去,敬祖宗,祖宗不吃你的烧鸡公。”

几代人的儿歌,我们母女常常在一起胡乱地唱,快活之极。并且引出了更好玩的故事。我会拿出地图,回答小亦池种种好奇的问题,哪里是湖南,而哪里是江西,什么是夜壶,而什么是痰盂,再看武汉市的地图,哪里是火车站?哪里是长江南北?从我们家有哪几路公共汽车可以到达?地理历史以及地图都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又去买了地球仪,我开始带着我的孩子,在地球仪上旅行,寻找每个国家的位置和首都。

——这就是教育与学习!我们母女乐此不疲地吟唱着几代人“无厘头”的儿歌,看上去简直就是无厘头的笑笑闹闹,其实充满了无尽的意趣。有一种学习在生活中,它难以言喻却宏大无边。

谢天谢地!不断走过的时间,不断地证明着我是对的。课余时间和周末时间,我们都不用送孩子去培优班或者育才班,我个人的时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保证。事实已经说明,如果一个孩子受教于丰厚的知识,对她接受课本专业知识事半功倍;相反,如果对一个孩子只是一味灌输课本专业知识,她往往会因为心智的单一幼稚受到理解上的极大局限,或者难以消化,或者呆板,或者反感抵触,或者仅仅成为考试机器——那都不是我的孩子!

我们决意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进行到底。

作家出版社出版

转贴:如果

妈妈是最初的老师
2008-07-11 作者:

《妈妈是最初的老师》(蔡颖卿著中信出版社出版)是一本不错的亲子教养书。“孩子小的时候,帮他们扎根;孩子长大了,给他们翅膀。”这是身兼数职而永远以家为重的台湾蔡颖卿最喜欢的谚语。二十年来,她奉行不渝:努力地在充满变动的环境里让家安定下来。在旅馆里设法开饭,坚持让孩子每天在晚餐桌上跟家人相聚……真正的幸福在随手可得的家常琐事里。本文摘编自该书。

乐旂的偶像

家里有个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对父母来说是最甜蜜也最困难的挑战。我日日看着渐渐长大的女儿,找不出任何适当的言辞来形容她。说她变化莫测吗?她又时时有一种坚定的意志。说她已经成熟稳定了吗?她又有时哀喜无常。我因此不断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努力在她情绪变换的节奏里,给些适时的帮助和教导,也时时提醒自己要做个尽心尽力的母亲!

这几天孩子们有四天的休假,我看到忙完功课的乐旂在计算机前打一首中文诗,是诺贝尔奖得主诗人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865-1936)所写的《如果》。吉卜林是乐旂崇拜的作家,《如果》是她最钟爱的一首诗。那首英文诗原作早被她夹在每天都要带到学校的档案夹里,她把诗背得滚瓜烂熟。我很好奇,为什么还需要这首中文译诗?她摇摇手上那本旧《读者文摘》(1993年9月号),无限激赏地对我说:“妈妈,这首诗实在翻译得太好了,我要把它也夹在夹子里。”

我接过书,看着篇章上有我细细圈画的笔迹,不禁想起三年前,我为乐旂讲解这首诗的情景。那时她刚转受英文教育,压力与负担都非常沉重。为了鼓舞她,我把自己喜欢的诗介绍给她,并且跟她分享初读这首诗的时候,我年轻的心中曾涌现的震撼。相信从那个时候开始,吉卜林和他的诗就从来没有离开过乐旂的心。

刚来曼谷的时候,乐旂央求在台湾的亲友帮她找吉卜林的书,起先找到了一本卡尔杜其(Giosue Carducci,1835-1907)和吉卜林的合译集。等她有能力看懂比较难的英文书时,她开始买吉卜林的书来看,但是,“最爱的还是《如果》这首诗!”她这样对我说。

我从乐旂这句话去探测这个13岁女孩的心灵,再对照手中的文章,不难发现这股热爱并非乐旂独特的情感。文章中说:“书评家并不认为这首《如果》是吉卜林的杰作。但在短短几年内,这首四节诗已成为全球的经典之作,并被译成了27种文字。学童都把诗背熟,青年列队出发作战时也朗诵它。诗中那些简单、富有启发性的行为典范,为几百万、几千万人立下了一套信守不渝的道德标准。”

我把这首诗抄录给了许多和女儿一样大的小朋友,也和孩子们在反复的朗读中看到了成人的责任。我曾想,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的偶像,与其说是光彩照人的明星或转瞬即逝的流行,不如说是更深刻伟大的情感和人物。虽然他们的能力还无法达到,但心中的热情却深受这种典范的吸引。

如果

如果在众人六神无主之时,你镇定自若而不是人云亦云;

如果被众人猜忌怀疑时,你能自信如常而不去枉加辩论;

如果你有梦想,又能不迷失自我;

如果你有神思,又不至于走火入魔;

如果在成功之中能不忘形于色,

而在灾难之后也勇于咀嚼苦果;如果听到自己说出的奥妙,被无赖歪曲成面目全非的魔术而不生怨艾;

如果看到自己追求的美好,受天灾破灭为一摊零碎的瓦砾,

也不肯放弃;如果你辛苦劳作,已是功成名就,

为了新目标,你依旧冒险一搏,哪怕功名成乌有。

如果你跟村夫交谈而不变谦恭之态,

和王侯散步而不露谄媚之颜;

如果他人的爱憎左右不了你,

如果你与任何人为伍都能卓然独立;

如果昏惑的骚扰动摇不了你的意志,

你能等自己平心静气再做答时……

那么,你的修养就会如天地般博大,

而你,就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了,

我的儿子!

閱讀時光:帕慕克《伊斯坦布爾——一個城市的記憶》

伊斯坦堡

終於到伊斯坦堡
文章日期:2008年7月17日
【明報專訊】在飛往伊斯坦堡的航班上,我嘗試從機上的世界地圖,尋找這個曾經叫君士坦丁堡的歷史名城今天的位置。地理上,她是真正的東西交匯,東南西北皆被歐洲亞洲所包圍,亦正因這樣四通八達,機場上人種之雜想必是世界之最。在移民局等過關,人龍什麼膚色種族都有,較聯合國開會更齊人。

都說伊斯坦堡美得像童話,又教堂又城堡,周杰倫都唱過。旅遊業無疑是伊斯坦堡的重要經濟命脈,當地人都會說流利英語。七、八月的日子,更是歐美人的度假天堂,乾爽的夏天和美麗清澈的港口最叫他們發狂。除了必到景點如聖蘇菲亞大教堂和藍寺外,遊客們一天到晚的主要節目都是遊船河。邊看海中活躍的水母邊狂塗太陽油,難怪不少荷李活明星不顧治安都要到訪。我在酒店check out之際就碰上荷李活女星Naomi Watts舉家check in。

伊斯坦堡人的容貌很特別,不中不西的。男女身形都魁梧,沒有女人的BMI是低於標準的。我想,跟他們飲食習慣有關。回教國家不吃豬,伊斯坦堡人的大就是羊,宴客都以之為主。他們還嗜甜,所有turkish delight都甜得令人吃不消。他們卻奉之為每餐必吃,下午茶時段在街邊吹水的老伯也邊下棋邊吃軟糖。

土耳其浴是遊客往伊斯坦堡的重要體驗,百年不變的傳統都是由專人侍候。大浴場分男女賓招待,但負責刷身的全是女人。人人躺在大理石上,肉帛相見,全沒私隱可言。經過一輪洗刷步驟後,最後還跟你洗頭。對見慣大場面的土耳其婆婆來說,男女身體都很稀疏平常。但同行男士卻不滿服務的是女人,不論老嫩美醜都尷尬。或許,因為他是男同志。

[Clara Chan]

誰替她涂蔻丹

寇丹
文章日期:2008年7月17日

【明報專訊】離開心臟、離開頭腦最遠的路程,手指頭、腳趾上的小點塊。血紅的、墨色的、水綠色的,靛藍,泛銀光。塗寇丹的女子一抬手,或擺腳、一步,追不及,我就眼暈了。「塗寇丹的女人都是壞女人,不動聲色,在小處賣弄誘惑,更加是徹底的壞女人了。我不知道我會喜歡壞女人。」(《她是女子,我也是女子》,碧雲)

在小處賣弄誘惑,還是寂寞的流露?離開心臟、離開頭腦最遠的路程,血肉軀體之末;手指頭、腳趾上的最小處,如此細小、拱曲、容易藏垢,不是無瑕。注視細小之處,甲與膚之間的相連,斷續而得勾描廓清,就得瞇眼在室裏的燈下,甲油掃微微顫,一筆一筆,塗蓋從自己身上長出的一塊角質──屬於,也不屬於自己的新陳代謝廢物,時光的旁證,活的、非常緩慢的死亡與萎靡。為其綴披亮色。

妳一定是如此坐在沿、或冰冷的地板上,在睡過了頭的午後、或不能入眠的晚上,一番洗浴過後,屈曲身,蹬起一條腿支下巴,逐筆塗,偶然停下來用手扇,抹花了的又得再塗,真到妳覺得它們都好,伸開腳趾,擱腿等顏色風乾,是吧?然後還有另一隻腳,或另外一隻手呢。我幾乎就能想像,那二十個讓人眼暈的小點,與一種淡然的寂寞相連。「……有沒有人替她剪腳甲,塗寇丹?我走了,誰替她扣背後的鈕?夜裏誰來看她,誰想她?誰知道她快樂,她憂傷?誰與她爭那小小的風光?誰是她心所愛,心所患?」(同上)沒有誰,妳知道與不知道,一直只妳自己,即使妳快樂或憂傷,即使她好想妳。一種晦暗的光照,內心安放的什麼,寂止無望,因此只能拒絕以存,低頭注視自己的手腳,甲與膚相連之處,死亡與萎靡非常緩慢的活。
[李智良 曾著《白瓷》,在噪喧中泅泳九年,換氣之間始發見溫柔若水,新著《房間》]

a link.張曼玉談“生存的天份”

a link.吳宇森的“萌萌”烏龍

K,
那日看見“萌萌”站起來,就一直好納悶,覺得自己中文系白讀了,想不出去哪里去查"萌萌"與"荊楚"的關係。就想,可能“無一字無來處”在這“大話赤壁”中不合用吧。況且,讓諸葛與周瑜、小喬、魯肅,四大“貴人”做了小馬兒的降生的“見證人”,本身就是一塊“三國飛地”,看著玩玩兒好了。
不料,前兩天還有人真的考據出“萌萌”典出《禮記 月令》,言之鑿鑿曰:“是月也,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者毕出,萌者尽达。”意思是,这月生命之气鼎盛,草木里曲的直的都冒出地面,勃勃生长。郑玄注:“句,屈生者;芒而直曰萌。”萌者,带刺的直条灌木。荆,又名楚,带刺的灌木。所以,萌,也就是“荆楚”。周瑜的意思是,荆楚的马是“直”的,不会“句”于曹操(委屈于曹操之意)。
這下看來,吳宇森古漢語程度不夠了吧:)))
××××
最好玩兒的是讓俺的老本家關云長,開課講《詩經》,開口就“關關雎鳩,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關二哥說啦:“現在會讀書,以后就有飯吃。”
真是開心的不得了:))

7/16/2008

a link:忘記一些條件去愛一個人

a link.:“乞人憎”的阿寬

阿寬的完美觀

完美
文章日期:2008年7月16日
【明報專訊】在這個專欄回答她的電郵已是三年半前的事。

那時她丈夫先對她不忠,在外面有了女人。與丈夫分開的那段時間,她與另一個男人有了關係。丈夫知道後乞求她回到他身邊,初時她不答應,還叫他外面的女人要回他。

她的家人和婚姻顧問都勸她不要再回丈夫身邊,但她最後選擇要回他。

關係不再一樣。

她當時只是想多點了解男人。

上周再收到她的電郵,說看過了我寫的書,讓她對男人的了解多了一點。那應該是我專欄結集,也許部分內容與她一直了解的男人並不相同。

三年多前我在報上給她的意見,她不完全認同,她希望時間可以紓緩一切以外的答案。

很高興知道她不理他人勸告重回丈夫身邊沒有給她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她說她失去一些,也因此而得到一些。

同意她的說法,人生就如一張平衡結算表,不管怎樣賺蝕,總是會得到平衡。在結算表上的平衡不過是數字的換算遊戲,人生困難得多,要取得心態平衡,必須從歷練中取得智慧

她說她成熟了,不再像以前般要求完美。

我認為現實是另一種完美,這完美與年輕時信奉的完美主義有一點區別,對人性多了包容。年輕時追求的完美少了現實中某些人性的本質,因為我們對人性了解不夠透徹。

你可以認為人性是不完美的,也可以通過了解所得的智慧來完美它。

[阿寬 ahhfoon@yahoo.com]

乜咁勁?

病貓翻生
文章日期:2008年7月16日
【明報專訊】年前,黑貓染病,獸醫話係死症。那些日子,黑貓真係病貓,四足無力,無神氣,悶悶不樂,不必驗血,一看就知有病。

後來病毒毒不死牠,而且毛色愈來愈黑,黑到發光,充滿雄性光澤。大隻仔,今已達十五磅,行出十分夠照。雙眼神氣,腳步穩陣,英姿勃發。

最令我感受到牠的生命力,是牠每天都有所期望。牠之大欲,是每早「玩水」,在我梳洗之時,跳上來苦苦哀求,要我打開水龍頭,水不要大,小滴小滴,讓牠手打口咬,不亦樂乎,往往貓頭盡濕,渾身水滴。

半年來,每天如是,而且愈玩愈勁,早上就在門外等,等主人開門,然後撲入洗手間,望你怪叫,彷彿呢喃,開水喉啦唔該!

牠第二種癖好,就是我歸家之時,門打開,牠衝出屋外,在電梯外的走廊中,巡視地盤,窺探異象,尤其是後樓梯的酒樽煙頭,更是百般好奇。

如此這般,牠每天都有所求,有所欲,雙目發光就是等,等門開那一刻,或是玩水,或是巡遊,癖好變成生趣,整個身體活過來,沒有了病貓的厭世,充滿了活力之貓的追求。本來體弱多病,唔係眼腫就係耳仔生虱,近年無病無痛,生猛過老虎仔。

倒羨慕牠,生活有「目標」,雖然只係睇水、玩水的小動作,卻能把牠的生存本能提升意志消沉的貓與人,什麼也提不起勁,興趣消失了,沒有所求。我道行不夠,什麼「無求品自高」的境界,實在不知如何實踐。小小的嗜好、大大的理想,都能鼓勵生活,驅動人生。

黑貓往見獸醫,頭,眼望望,彷彿沒有病過一樣。獸醫笑道,乜咁勁?

[馬傑偉]

很怕這是一生的等待

K:
這樣傳號碼好吧,你存著。
寶今天考英文,昨夜三點起來看語法,早上爬起來背單詞。他用功,我就特踏實,給他做好吃的:)
二十號,他的英文老師就回家了,我想請兩個老師一起吃餐飯。謝謝他們陪著我們母子度過了艱難的三個多月,寶在三個月內補修完了一年的課程,也多少學到了處理事情的方法,和兩個老師成了好朋友。

三個月,他長高了許多,人也長大了,更不好琢磨,有時對你很好,有時他可橫了。不知,我何時能"放手"。
這幾天,又看龍老師的《親愛的安德列》,越看越害怕。等人長大,原來這麼難,很怕這是一生的等待。

這個經歷,一生都很難得,于寶於我。我想,一輩子也不會忘。

現在倒是要怎樣安頓我自己,要好好想想了。是不是願望多了點?我這個人,忙裏偷閒,會的;閑裏找忙,不知成不?看看吧

交代一段岁月

研究专业
及方向:观察和记录全球经济一体化下中国及周边国家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变化


一:自2001年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大会起,本人作为中新社记者先后五届参与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对外报道,对亚洲与其他区域间的合作、亚洲区域内各国的合作、“东盟十加一”进程,有持续的观察与报道。
五届年会共播发中新社海外通稿百余篇,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多元化题,专访人物涉及博鳌亚洲论坛主要发起人、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历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中国前驻联合国大使、中国前APEC高官等。

二:本人曾参与2002年上海APEC年会报道,二00六年香港世贸部长级会议报道,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的区域间合作、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进程,有一定的观察。

三:本人在驻中新社驻香港分社期间,在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进修了龙应台教授主讲的“文化政策与传媒素质”课程。特别对比研究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各国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情况,尤其是各国政府的文化政策差异。期间,和学习小组成员一起,在龙应台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新西兰的国家文化政策介绍》、《灣仔露天街市的去與留——香港特區政府“市區重建策略”的反思》等课题。
http://guanguanjujiu.blogspot.com/2007/01/8003.html

四:本人在海南分社和香港分社期间,先后出访了东南亚的马来西亚、缅甸、老挝、越南、泰国、菲律宾、文莱七国,对七国政治、经济、文化、与中国关系以及当地的华人华侨生存状况,进行了系列采访。今年,本人出访了德国、捷克、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六国,对北欧的社会形态、以及政府的文化政策进行了观察。经过上述十三国的实地采访,本人对东西方社会的文化政策有了一些感性认识,有兴趣做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五:2007年,本人担任了香港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的《东南亚踏歌行——中国记者走进阳光国度》一书的责任编辑。该书以人文类图书的样式,编辑了中新社东南亚境外分社二十二位记者,实地走访东盟十国及东帝汶所撰写的知性文字和拍摄的人文图片,是迄今为止香港市场上唯一一本由中国记者踏访东南亚十一国实地采访的作品结集,一度在香港的书店被安排在畅销书柜台推广。《文汇报》、凤凰卫视均有推介。

六:目前,本人正参与主编中新社海南分社成立二十周年的作品集《天涯热风》,本人的在港期间在《美国侨报》、《欧洲时报》所发介绍香港的专栏文章作品集《香港滋味》亦将于今年内出版。

7/15/2008

“访问学者”的邀请函拿到了

Z老师,
江南大热,您倒回了安徽,还好吧?
听P说您八月来讲课,这次是什么讲题呢?最好安排在中上旬啊,不然我和肥仔就出发去云南了。他8月24日就要倒云南澄江县四中当县中寄宿生了。我们6月去云南,口号就是Z老师的:要有四海为家的生存能力。这比"换一个环境"的说法,更让小胖子中意。
肥仔特在意"Z老师",京城回来就说,俺将来要拜老头为师,我说,那你赶紧抓紧读书吖。不然,老头的棒喝,敲晕你:)

我今天已经拿到中国南海研究院访问学者的邀请函了,预备从采编岗位转出来一年半载,既去云南陪陪高氏父子,也给自己找个转轨的方向。静候总社批准。
上次去潭门,以及之后看Z老师关于国际海洋文化的比较,让我觉得很惭愧。在岛上待了快十八年,关于海洋,尤其是南海没有仔细"阅读"过,这下可以有方向地好好读点书。
我想,关于南海政治、外交、经济、法律,有不少研究成果,偏偏关于南海周边国家及南海海洋文化,以非中国立场的平视视角观察的比较研究成果不多,这是我感兴趣的话题,也是南海研究院目前的所缺。请Z老师指点。

又发现些好玩好吃的地方,和P说,等Z老师回来"领"他去玩儿:)
******
K,
这是“关访问”未来一段时间消磨时光的“把手”:
南海周边国家及南海海洋文化的观察与比较
一:计划在参与编辑的港版《东南亚踏歌行——中国记者走进阳光国度》的基础上,促成中新社香港分社与中国南海研究院合作,编辑出版介绍南海周边国家的社会、文化类图书。
二:根据中国南海研究院的课题安排,希望有机会对南海周边国家的社会文化形态、政府的文化政策有比对性研究。
三:根据中国南海研究院的课题安排,希望对南海海洋文化的历史、现状有一个系统学习研究的机会。

K,深夜乱翻,读到旧文《难得动情》。已经忘了何日所写,也不知那个花蝴蝶风筝,今后会飞去哪儿,牵挂的线儿,还在麽?
真的是“目送”啊,泪涟涟。

oyokenug

李大同:甕安事件與拉薩事件

甕安事件與拉薩事件
文章日期:2008年7月15日
【明報專訊】6月28日,貴州甕安縣發生了一次上萬民因對一少女離奇死亡處理不滿的暴亂,民打砸燒毀了縣政府和公安局大樓。事件平息伊始,貴州政府負責人對事件的定性幾乎是可以預料的,什「黑社會煽動的」、「向黨和政府挑釁」的事件。誰都知道這不是真相。按慣例,這起事件會以抓捕肇事者然後一一判刑了事。對「大規模群體性事件」,中宣部歷來嚴禁媒體報道,更不要說質疑當地政府了。
不過這次有些不同,不僅在網上可以見到網民議論紛紛,也見到相當不少的媒體公開發表文章對當地政府這種草率定性提出批評。令人頗為意外的是,兩三天過去,貴州省委書記石宗源發表談話,指出事件的深層原因是:甕安縣在礦產資源開發、移民安置、建築拆遷等工作中,侵犯群利益的事情屢有發生,而在處置這些矛盾糾紛和群體事件過程中,一些幹部作風粗暴、工作方法簡單,甚至隨意動用警力;「對黑惡勢力及嚴重刑事犯罪、群反映的治安熱點問題重視不夠、打擊不力,刑事發案率高、破案率低,導致社會治安不好」,「公安局不作為,黨委政府不作為,庸官、懶官、拿錢不幹活的官多了,老百姓就不會有好日子過」。一句話,事件發生的主要原因在縣政府行政不力、不公,人民群積怨過深。更令人意外的是,這次對官員的問責處理,先於對肇事者的處理,甕安原縣委書記、縣長、公安局長、政委均被免職。儘管事件的真相仍有許多疑問,然而將大規模群騷亂事件的主要原因歸結為政府的錯誤,這確實是一個坦白的態度,是一個真正的進步。
與甕安事件表面上極其相似的是3月14日的拉薩騷亂事件。筆者相信,如果西藏政府的官員能夠像貴州省政府的官員一樣有自省精神,能夠從政府工作的失誤方面尋找事件的深層原因,而不是不分青紅皂白地將罪責一股腦兒地推到境外達賴喇嘛的頭上,那才會更接近事件發生的真相。不久前在網上讀到一篇出走美國的原青海某活佛的採訪記,該活佛作為重要統戰物件已貴為青海省政協副主席,給予了他足夠的禮遇,可為什他最後還是選擇了出走呢?活佛說,別的都可以忍受,但強迫我公開批判達賴喇嘛是我無論如何不能做的,只能出走。難道西藏沒有粗暴干涉藏族群宗教信仰的事情嗎?
有意思的是,對甕安和拉薩這兩起騷亂事件,網民們的反應截然不同,對甕安騷亂群大多報以同情甚至支援的態度,對拉薩騷亂藏民的態度卻和政府幾乎同一個聲音。這是為什呢?除了兩次事件被披露的信息量不同外(譬如拉薩3.14之前究竟發生了什),網民們潛在的「大漢族主義」看來在發酵。在中國大陸,民族衝突一直被嚴禁報道,這導致中國社會極其缺乏關於少數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真實資訊,更不要說他們與漢族之間的矛盾了。這種資訊遮蔽造成漢族的資訊盲點,一旦矛盾爆發,歷史上沉積下來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大漢族心理就會左右人們的頭腦。這是中國有自己獨特信仰的少數民族的不幸,更是漢族的不幸。解決這個問題的第一步,仍然是資訊的充分公開和透明。
[李大同 《北京青年報》高級編輯]

乾隆与孔子联姻

乾隆嫁女
文章日期:2008年7月15日
【明報專訊】清朝乾隆皇帝,有一個女兒。她的臉上有一塊黑痣。據相士說﹕這黑痣主災,破災的唯一方法,是把她嫁給比王公大臣更顯貴的人家。怎麼樣的人家,才比王公大臣更顯貴的呢?於是有人想到了孔子的後裔
孔子在世時,地位殊不顯貴。自漢代罷黜百家,歷朝統治者都推崇他,屢次為他追加諡號,後裔也被一再加封。到了北宋,他的第四十六代子孫孔宗願,更成為了世襲的「衍聖公」。元代,官為三品;明代,升為一品,地位僅次於丞相;清代,又賜以紫禁城內騎馬的特權。嫁入這樣的人家,定可破災了吧?
但清代有「滿漢不通婚」的禁條。清代皇室是滿族,孔子後裔是漢族,怎樣迴避這個禁條呢?乾隆想出了一個自欺欺人的辦法﹕把女兒寄養到漢族大臣于敏中的家裏,以于家閨女的身分,嫁給孔子的第七十二代子孫孔憲培。
出嫁時,送去給孔府的嫁妝,要三個月才運完。現在,孔府收藏的許多珍寶古玩,都是那時運去的。
駙馬孔憲培,入京迎親,得到乾隆和皇太后召見,受賜貂皮等物。其後,乾隆曾八次進入孔府,名為拜祭孔子,實是看望女兒。這女兒死後,葬在孔林,位於孔子墓東北,人稱為「于夫人坊」,這是孔林中最豪華壯觀的一座墓坊。她死時,道光皇帝曾派人去致祭,並為她建了一座「鸞音褒德」的牌坊。牌坊上,刻有「毓德高門,聯姻聖冑」八個大字,高度讚揚這門婚姻。
現在,世襲的嫡傳「衍聖公」,還在台灣。可不知,他是不是這個公主所親生的後代?倘若是,他是有滿族血統的了。
我以為﹕如要找破災的親家,比王公大臣顯貴的人家多的是,何必去找漢族的孔子的後裔呢?其中是有政治的因素的。
清人入關,平定天下,為了統治漢人,採取一手硬一手軟的兼施手段。文字獄,就是硬的一手;公主出嫁孔門,就是軟的一手。
這可以說是「政治婚姻」。死去了二千多年的孔子,想不到被這樣地利用了吧?
[司徒華]

a link:大话《赤壁》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阿宽:當愛情成為藝術

當愛情成為藝術
文章日期:2008年7月8日
【明報專訊】迷路不辨方向時,最重要並非決定向哪邊走,是先弄清自己的位置。
你不知自己該怎樣做時,別管其他,想想自己,最利己最自私的就是你的選擇。
任何藝術作品都是表現作者內心的真,返璞歸真是摒棄一切矯揉做作的技巧,不作其他方面的考慮,率性而為的境界。
當愛情變成藝術時,也應這樣。
你也許曾在愛情這題目上下過不少苦功,遇過多次挫折,用過不同的技巧和方法讓自己愛得更成功。
這一切經歷,到頭來卻仍讓你迷惑,像其他知識一樣,愈懂得多,愈覺自己淺薄。愈多經驗,反愈不知自己追求什麼,要什麼人。愛過不同的人,有時你會歸納,認為誰都差不多,因為都是人。有時你又會覺得與不同的人親密交往過,每個人都有獨特一面。
面前想要什麼人,你不知道,好像誰都沒有分別,但又可以給你與別不同的感覺。
愈有經驗的畫家,愈不會在一張白畫紙上給自己既定的圖像,就讓感覺來帶動自己的第一筆,然後隨第一筆的收結順勢畫上第二筆。
只有那些缺乏愛情經驗的人才會為下一個對象定下框框,說哪種人不要哪種人會考慮。他們給自己框框,是因為在這方面不熟悉,少了隨意掌控的信心。
當愛情被視作一種藝術時,便不會有太多考慮,太多要求,它發展成怎樣就怎樣。
每一段感情關係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毋須刻意栽培,也沒有方法保證完美。
[阿寬 ahhfoon@yahoo.com]

7/14/2008

預備撤了


桃园村头

远处的海底沉睡了七十二个村庄

别指望着俺织的布:)

百鱼图

关帝庙

这个村子唐林半天下,他们的名字真好听。

妈祖庙

这个面海的村头戏台,台上台下曾搬演了多少故事呐?

结伴儿消磨时光

小客栈

我们的晚餐
E,
謝謝你又傳來精準的新聞整理,不過,這一次老师的文字打得我内心很酸楚。讓我好想念你們,想念龍老師,想念8003,想念夢城,想念那些靈魂翱翔的好日子。
然而,正如老師所言——目送,小女子已目送著沉醉在“那些好日子里的小女子”,一步步走远了。

这些日子,我说的最多的一个词是:撤了!
往哪里撤呢?形式上,有两个研究院争着给小女子提供访问学者的机会。可是,我的内心,还真是很渺茫。
一个冲冲杀杀惯了的疯丫头,现如今一步步走回到内心,发现原来这颗心,好大,好幽深,自己也探不到底,也不知如何探到底。
一个,把打探外部世界的手艺学的七七八八的“记者”,这下面对自己却手足无措,如幼稚园的赤子了。

昨儿,姐妹仨去一个明朝古村曲口转悠,那里有四百年前一场地震后沉在水底的七十二个村庄,远远眺望着,听姐姐说,划了小船出海,可以隐约看见海底有石磨,石凳,石屋……吖,一个活生生的世界,四百年前的一天,忽然就成了水底的世界。
人生,真是无常。

我想自己也在目送,目送一个正亲手把过去的自己,沉入海底的小女子。但愿,沉下去的是一个百宝箱,有一天打开,有人为她惊艳。

然后,我啊,想走开,只当一切都没有发生过。梦醒,一个新人。看看,还有啥好玩儿的,我要,消磨时光去了。

龙老师说,新书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人生好无奈,要勇敢,可真难。

龍口粉絲:《目送》台灣開了書會

中國時報
C4 | 南部萬象 | By 張舒婷
龍應台新書發表 《目送》真情告白
「千萬不要在捷運上讀《目送》,也不要當眾誦讀,眼淚會掉下來!」龍應台十六日在高雄市舉行新書《目送》舉行全台唯一一場發表會,吸引大批書迷前來,並爭相索取簽名。她表示這本書是她將私密的生命經驗回應給讀者的作品。
昨天下午2時,由時報出版社主辦、中時副總編輯楊澤主持的《目送》新書會在夢時代金石堂書局登場,1點多時現場已座無虛席,還有不少龍應台書迷站立著或坐在地板上。龍應台開場便強調,她出生於高雄,也真的很高興重返故鄉,和鄉親們分享她視為私密生命經驗著作的《目送》。
重返故鄉 分享私密生命經驗
介紹新書時,龍應台指出裡面收藏了這一年來她在中時副刊「三少四壯集」的74篇散文,觸及生死議題,蘊含著親情、手足之愛,也談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並展現她步入中年後從父母、親友、孩子們身上所獲取的人生啟示,以及她面對生命的深沉思考。
現場開放發言後,聽眾們反應熱烈,不分老少皆大方地分享讀過本書後的感想,有民眾讚許書中對親人的情感深厚,堪稱現代版《背影》,還有一位楊先生談到文字中許多細節和他與子女的互動情況如出一轍,講到激動時當場潸然淚下,台下有讀者心有戚戚焉,頻頻拭淚。
聽眾感同身受 激動處頻拭淚
龍應台演說結束後,現場書迷大排長龍等候簽名,當中好幾位聽眾表示自己是特地搭高鐵從台北趕來的,只為了一睹龍應台風采,還有讀者將歷年來收集的龍應台作品通通帶過來給她簽名,讓她感動不已,許多粉絲要求拍照留念,她也耐心地一一合照。
******
中國時報
E7 | 人間副刊 | By 龍應台 2008-07-10

標示關鍵字
你來看此花時
作家龍應台近日出版新書「目送」,時報文化發行。書中集結七十四篇散文(收錄去年五月至今年五月間在本刊發表的五十餘篇「三少四壯集」專欄文章),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除文章之外,書中亦收錄了她用相機在台港中各地所捕捉的人生風景。本文即為作者新書付梓的感想,特交本刊發表。──編者
1
整理臥房抽屜的時候,突然發現最裡頭的角落裡有個東西,摸出來一看,是個紅色的盒子。
這一只抽屜,塞滿了細軟的內衣、手絹、絲襪,在看不見的地方卻躲著一個盒子,顯然是有心的密藏,當然是自己放的,但是,藏著什麼呢?
打開盒蓋,裡頭裹著一方黑色緞巾,緞巾密密包著的,是兩條黃金項鍊,放在手心裡沉沉的;一個黃金戒指、一對黃金耳環,一只黃金打出的雕花胸針。黃澄澄的亮彩,落在黑色緞面上,像秋天的一撮桂花。
我記得了。
她是個一輩子愛美、愛首飾的女人。那一天晚上,父親在醫院裡,她把我叫到臥房裡,拿出這一個盒子,把首飾一件一件小心地放進去,說,「給你。」
我笑著推開她的手:「媽,你知道我不帶首飾的。你留著用。」
她停下來,看著我,一時安靜下來。
我倒是看了看她和父親的大床,空著──父親不知還回不回得來。床頭牆上掛著從老家給他們帶來的湘繡。四幅並排,春蘭、夏荷、秋菊、冬梅,淡淡的緋紅黛青壓在月白色的絲綢上,俯視著一張鋪著涼席的雙人床。天花板垂下來的電扇微微吹著,發出清風的聲音。這房間,仍舊一派歲月綿長、人間靜好的氣氛。
她幽幽地說話了:「女兒,與其到時候不知道東西會流落到哪裡,不如現在清清醒醒地交給你吧。」
她把盒子放在我手心,然後用兩隻手,一上一下含著我的手,眼睛卻望向灰淡的窗外,不再說話。
把盒子重新蓋上,放回抽屜裡層,我匆匆走到客廳,拿起電話,撥她的號碼;接通了,鈴聲響起,我持著聽筒走到面海的陽台, 夕陽正在下沈,海水如萬片碎金動盪閃爍。直直看出去,越過海洋越過山嶼越過雲層,一重一重飛越的話,應該是澳門、是越南,是緬甸,再超越就是印度,就是非洲了。台灣在日出的那頭,其實是我站在陽台怎麼都看不見的另一邊。我握緊聽筒,對著金色的渺茫,彷彿隔海呼喊:「是我,小晶,你的女兒──你記得嗎?」
2
我喜歡走路。讀書寫作累了,就出門走路。有時候,約個可愛的人,兩個人一起走,但是兩個人一起走時,一半的心在那人身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風景。
要真正地注視,必須一個人走路。一個人走路,才是你和風景之間的單獨私會。
我看見早晨淺淺的陽光裡,一個老婆婆弓著腰走下石階,上百層的寬闊石階氣派萬千,像山一樣高,她的身影柔弱如稻草。
我看見一隻花貓斜躺在一截頹唐廢棄的斷牆下,牽牛花開出一片濃青豔紫繽紛,花貓無所謂地伸了伸懶腰。
夜色朦朧裡,我看見路燈,把人行道上變電箱的影子胡亂射在一面工地白牆上,跟路樹婆娑的枝影虛實交錯掩映,看起來就像羅蜜歐對著茱麗葉低唱情歌的那個陽台。
我看見詩人周夢蝶的臉,在我揮手送他的時候,剛好嵌在一扇開動的公車的小窗格裡,好像一整輛車,無比隆重地,在為他作相框。
我看見停在鳳凰樹枝上的藍鵲,牠身體的重量壓低了綴滿鳳凰花的枝枒。我看見一隻鞋般大小的漁船,不聲不響出現在我左邊的窗戶。
我是個攝影的幼稚園大班生,不懂得理論也沒學過操作,但是跟風景約會的時間長了,行雲流水間,萬物映在眼底,突然悟到:真正能看懂這世界的,難道竟是那機器,不是你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這世間的風景於我的心如此「明白」,何嘗在我「心外」?相機,原來不那麼重要,它不過是我心的註解,眼的旁白。於是把相機放進走路的背包裡,隨時取出,作「看此花時」的心筆記。
每一個被我「看見」的瞬間剎那,都被我採下,而採下的每一個當時,我都感受到一種「美」的逼迫,因為每一個當時,都稍縱即逝;稍縱,即逝。
3
在台灣、香港、新馬和美國,流傳最廣的,是「目送」。很多人說,郵箱裡起碼收到十次以上不同的朋友轉來篇文章。在中國大陸,點擊率和流傳率最高的,卻是另一篇,叫做「(不)相信」。
是不是因為,對於台灣和海外的人,「相信」或「不相信」已經不是切膚的問題,反倒個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傷逝」和「捨」,才是刻骨銘心的痛?是不是因為,在中國大陸的集體心靈旅程裡,一路走來,人們現在面對的最大關卡,是「相信」與「不相信」之間的困惑、猶豫,和艱難的重新尋找?
很難說。每個人,來到「花」前,都看見不一樣的東西,都得到不一樣的「明白」。
對於行路的我而言,曾經相信,曾經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舊在尋找相信。但是面對時間,你會發現,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麼了。因此,整本書,也就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
4
真的,不好說。
(七月十二日下午二時起,龍應台將在高雄市前鎮區中華五路789號B2金石堂書店成功店,舉辦全台唯一的一場「目送」新書會,歡迎讀者前往)
******
中國時報
A14 | 文化新聞 | By 李維菁 2008-07-09
標示關鍵字
龍應台的《目送》領悟時間的流轉
龍應台以散文〈目送〉寫她的心情。兒子十六歲到美國當交換學生,在機場,她看著兒子通過護照檢查、進入海關,背影倏地消失,沒有回頭。多年後,她父親在醫院的最後時光,她看著輪椅上被護士推回房的父親背影。後來她理解到,所謂的父女母子,不過意味著,今生今世不斷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龍應台的《目送》散文集,寫的都是她近年來對於生活的細膩體會。五十六歲的她彷彿意識到時間的流轉,開始寫生活。寫自己在各城市的來去、父母子女的回憶、細微角落點滴,及她對生老病死的領悟。
龍應台說:「這是我詮釋時間的一本書,也紀錄我身為難民女兒的特殊人生際遇。」
「我所說的難民,指的是從原有的社會網絡與記憶中,像遭逢龍捲風一般倏地被拔出,丟在異地。」
她的父母從大陸來到台灣,在高雄大寮鄉落腳。小時候,她總是疏離地望著那些有家族的其他人。
龍應台說,也因「難民的女兒」的背景,她對很多「人生基礎課程」的學習,有著嚴重的時間上的延遲。
「如果我在原來的家族,可能十歲就遇到祖父過世、十三歲祖母過世,還會有叔公之類親戚的人際變化。」她說:「可是我到了五十歲,才上別人十幾歲就上過的人生課程,我的父親過世,第一次上課就是這重大人生事件。」
父親過世、母親失憶,死去與老化的演繹,加上兒子成長迫使作母親的她要獨立,「五十歲了,我的人生課程才從頭上起。」這遲來的「人生基礎課程」還發生許多趣事。原來在他人眼中「橫眉冷向千夫指」,疾呼國族大事的龍應台,卻是個生活白癡。她不會煮飯,不知道蛋多少錢,分不清楚蜈蚣與馬陸有什麼不同。直到兒子到香港與她居住,她才驚覺自己這方面的低能。她記下自己的嘗試與挫折,也寫下對父親的回憶以及與母親的相處。
龍應台 細細地寫著生活點滴,從細微之事卻更明白生死大課的本質。「淺的來說,有人可以從愛情找到支撐生命的力量,但我認為比例偏低。有人則是在親情及友情中找到支撐,有人則是在宗教信仰中找到歸屬。」
「真的是這樣。」她說:「人在天地之間終究是無所憑依的孤獨。你真能面對生老病死,就真的明白,在這世間,沒有什麼可以附著依託。」
*****
中國時報
A14 | 文化新聞 | By 李維菁 2008-07-09
標示關鍵字
龍應台:評論與文學 兩者都是我
龍應台廿三年前發表《野火集》,之後的評論《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請用文明來說服我》等書,在解嚴後的台灣產生相當影響力,她更接連發表給兩岸領導人包括胡錦濤、李鵬、李登輝、陳水扁的公開信。作為公共知識分子,龍應台評論家的角色、位置清晰鮮明。
另一方面,從《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到最新的《目送》,屬於文學的龍應台也逐漸被了解。許多文壇人士解讀,這兩年來,某種程度上,是評論的龍應台往文學的龍應台歸隊,也是她展現人生不同階段的創作面貌。
龍應台卻不認同:「寫《野火集》的時候我正懷孕,我一方面寫野火,同時也正在寫《孩子你慢慢來》。我寫胡錦濤、陳水扁的公開信的時候,同時也寫著《親愛的安德烈》。」她說:「左手寫評論、右手餵奶,兩者都是我。評論與文學不能做為我階段的劃分。」
龍應台在香港中文大學開課,近來常駐的三個點就是她香港濱海的住所、 台北陽明山的家以及金華街的辦公室。除了寫作教書以及成立基金會推動文化事務,她這一年多來更嘗試攝影,《目送》裡頭所有的照片都是龍應台的作品。
龍應台的散文展現出她文字的簡潔魅力。她坦言,不管是評論或散文,多數的讀者與評論往往只在意主題及情感共鳴,卻忽略她在文字上的自我要求。
龍應台說,她是英文博士出身,過去在德國居住十幾年,都以英文寫作由國際媒體發表,她希望他們看到的是好文章,是通過國際尺度的文章,而不是來自遠方的中國人寫的文章。
另一方面,對她的文字寫作影響最深的,是中國的古文,「簡鍊且文字密度極高」,她認為那是漢文寫作的最高境界。
******
聯合報
A8 | 生活╱文化 | 書寫生死 | By 陳宛茜╱專訪
龍應台 深情目送人生 父逝母失憶 讓她暫拋犀利之筆看有情生命 要回台定居? 她興奮描繪陽明山的家… 新書「目送」的作者欄這樣介紹龍應台:「寫作教書兼成立基金會推動全球意識之餘,最流連愛做之事,就是懷著相機走山走水走大街小巷,上一個人的攝影課。」沒錯,這是「目送」裡的龍應台,暫時拋下犀利之筆,輕裝便鞋,以有情之眼看遍人間風光。
走在人生路上,龍應台曾以「孩子你慢慢來」一書探討「生」,這次則碰觸更高難度的「老病死」。 接連遇上父親病逝與母親衰老失憶,她形容自己「像被老師掐住脖子抓進教室」,被迫上了一堂「生命之課」。
書中七十四篇雜文,近四分之一都在談這堂「生命之課」。其中網路點閱率最高的文章便是「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龍應台認為,華人社會不習慣跟朋友談論老病死。「經歷過至親離去的人,就像建立一個秘密會社。」她希望,「目送」可以為讀者「打開一道門」。
移居香港這五年,龍應台說自己「擁有三個地址」:香港沙灣徑二十五號濱於海、台北仰德大道白雲山莊藏於山,金華街月涵堂隱於市。「我永遠走在路上,凝視著時間。」書中照片都是她用傻瓜相機所拍,也是她對人生的凝視。
住在「轉運站」香港,龍應台反而得到關照華人城市的視野。她認為台北是華人世界中「文化濃度」最高的城市。書中一篇「江湖台北」,描寫她與朋友在永康街茶館煮茶論江湖,「這種茶館只有台北才有。」
「沉靜是台灣文化的力量。」龍應台認為,香港人工時長、住家狹窄,然而文化的產生跟時間、空間上的「悠閒」密切相連。上海、北京有時間、空間上的悠閒,卻缺少了自由的空間。只有台北三者俱足,再經過時間的累積,孕育出公共知識分子,以及像紫藤廬這樣的人文空間,而醞釀出「沉靜」的台灣文化。
這次返台遇上開放陸客觀光,看到媒體上「浮躁」的美食旅遊報導,龍應台不禁憂心台灣人「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在那裡」。她說,決策者必須有國際觀,才知道「自己的位置,別人的位置」,也才知道什麼是「自己賣得出去的」。
回看五十六年的人生,龍應台小時候「三年搬一次家」,長大後「九年紐約、十三年歐洲、四年台北、五年香港」,像是不斷起錨的船。
二○○三年離開台北市政府時,龍應台一時衝動、在陽明山上買了人生第一棟「自己的房子」。眼看就要把根扎下,龍應台突然又轉身赴港教書。她笑著承認:「面對留或走的抉擇時,我永遠選擇離開。」
已習慣「搬家」的她,最近找來新加坡知名建築師陳家毅,整修陽明山上的家。打算回台定居嗎?她不置可否,卻興奮地描繪起這個夢想之家:「所有隔間用的牆和門都打掉,用一排排書架取代…」
龍應台的下一站,也許便是台北。

“教育‘三免一补’改变了我的命运”

通讯:“教育‘三免一补’改变了我的命运”
中新社海口七月十四日电 题:通讯:“教育‘三免一补’改变了我的命运”——海南省资助优秀少数民族学生免费读高中
作者:叶霖嘉、付美斌
海南省国兴中学的唐晓东,今年以七百一十六的成绩考上了北京中国农业大学。这个来自黎族大山里的男孩,说起在省城重点中学三年的高中生活时,只有简单的一句话:“这个政策改变了我的命运。”
二00五年秋季,海南省政府决定资助世居与户籍均在海南省的黎、苗、回等少数民族初中优秀应届毕业生,入读省级重点中学海南中学和国兴中学,每年按成绩择优录取一百名,对其实行“三免一补”的优惠政策,即免交学费、课本费、住宿费和补助寄宿生活费的政策,所需经费由省财政补贴。

如饥似渴学习进步快

据悉,第一批享受享受“三免一补”政策的百名优秀少数民族学生,除两名转学和一名因成绩下滑被撤消享受“三免一补”政策资格外,今年已有九十七名学生顺利毕业。其中,有二十六名学生高考成绩达到了本科提前第一批分数线A段。

据介绍,这些少数民族初中毕业生升入省重点中学时成绩普遍中等,但是他们大多刻苦用功,成绩很快就达到中等以上。

林雅琴是海南中学高二的学生,她告诉记者,学校有免费的电子阅览室,她经常会去那里上网、听音乐、看书。“互联网真是好东西,速度又快,信息又多,家乡的学校还没有呢。”


学会都市的生活方式

海南中学高二十一班班主任李老师告诉记者,学校将这些来自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孩子,分别混编入不同的班级和宿舍,希望他们更快地与都市长大的同学融合,相互了解,取长补短。

家住万宁的海中学生文海燕说:“在乡下,我从小学到初中学习都是最棒的。来海中以后,面对班里‘学习高手’、见多识广的同学们时,感觉压力好大。政府给我减免学费,我才有机会读高中,明年高考时争取考上中国名牌大学,学成后回来建设海南。”她还告诉记者,在她刚来到海口时,学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如何乘坐公交车。

记者在两所中学采访时感到,这些少数民族的孩子,经过几年的省城生活,从外表到谈吐都变得斯文,和都市里长大的同学很难分辨出来了。

不只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国兴中学钟海芳,家住白沙县阜龙乡,一个很偏僻的山沟里,方圆几里内零星的分布着不到十户的人家。那里没有可以耕种的农田,也没有大规模养殖的条件,她家仅靠父亲每天倒卖些青菜来维持生计。她说:“没有‘三免一补’,家里不可能一年负担七、八千元让我进省城读书。”

记者了解到,也有些优秀的孩子,因为家境不得不放弃“三免一补”机会。海芳就有个好姐妹叫陈小容,母亲改嫁父亲多病,两个弟弟又小,她不得不在收到国兴中学的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毅然穿起了饭店服务员的制服。海芳无奈的说,“如果不是因为家境,或许我们仍然可以一起在省重点中学读书的。”

不论怎样,“三免一补”政策,正在悄然改变着世居海南岛腹地的少数民族优秀后裔的命运,已有二百九十八名优秀少数民族学生受益。(完)海南分社叶霖嘉、付美斌采 关向东签发

海口出现“义务反扒娘子军”

中新社海口七月十二日电 题:海口出现“义务反扒娘子军”

作者 付美斌 吴天军
海口有个神勇的“反扒志愿者大队”,大队中设有一个“女子反扒中队”,成立于二00七年四月十日,由来自不同行业的女子志愿者组成,她们有的是女老板,有的是公司职员,有的是商场营业员,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曾经深受扒盗之苦。
经反扒技巧专门训练
据海口市交巡警支队副支队长陈鲁南介绍,目前海口市义务反扒员有一百多名,他们主要是协助警方在公交车上、站点及公共场所等进行反扒、反抢,在平常充当警方信息员角色,全部进行了反扒技巧和法律知识等方面的培训。
其中女子队员有二十八名,她们多以女性身份作掩护执行侦查任务,配合警员和反扒队男队员实施抓捕行动。
军嫂侦查目光很犀利
来自湖南的孙女士是一名军嫂,一米六几的身材显得干净利索,做起事来颇显湖南辣妹子风格。
早上不到七时,孙女士带着外甥女,来到海口市东湖与义务反扒志愿者们集合。随后,孙女士和外甥女一起来到海口市龙昆南路某公交站台,线人举报此处有小偷出没。
一到站台,孙女士挽着外甥女的手,挎着一款时尚女士包和另两名女子队员来到站台佯装乘坐公交车。不大一会儿,孙女士走到边上用眼神告诉同行的男子反扒志愿者,并指向蹲在站台前手拿报纸四处张望的一名男子。“那是一名惯偷,也许今天他是发现了我们,才放弃扒窃行动。”
弱女子抓贼也勇敢
二十四岁的晶晶,是女子反扒中队年龄最小的队员,加入女子反扒队三个月时间,已配合男子反扒队员抓获了十多个窃贼。
一次,她和一名男反扒队员在一辆公交车上反扒时,车上有六个小偷,在其他同伙的掩护下,一个小偷偷了一名乘客的钱包,车上只有她和另一名队员,那个偷钱包的小偷准备下车时,晶晶冲上立刻把车门关上,挡住小偷下车,并和那名男反扒队员立刻将小偷制服。小偷威胁她,但晶晶丝毫不为所动。(完)

7/13/2008

《赤壁》:终于有了齣“章回电影”


K,
呵呵。好不容看到一齣真正的“章回電影”了。吴宇森看来是真三国迷:)
昨儿,和肥仔與他的乾媽,大吃一通泰國菜后,眼睛又吃了一頓大餐,小女子都撐著了:)

其實,明清的章回小說,文字本来就是很有幽默感、動感、也不乏香艷的,小女子看《赤壁》,就好像翻開了《三國演義》http://ent.sina.com.cn/m/2008-07-13/17552099068.shtml,一幅幅画面,如章回小说的说书人,施施然道來,受用得很。
像是群英会之山龟“八卦阵”,一条条英雄好汉个个有登台亮相的机会,张飞的出场简直可以还原为一段虎虎生风的文字,好汉们个个念做打得好有舞台感,就差唱几嗓子了:))

也有让小女子觉得不过瘾的,就是改编得太过重画面、音色的美感了,不比罗贯中原有的文字幽默和香艳。像是周瑜、诸葛亮与小乔,干嘛让诸葛亮见着那沉鱼落雁的“小乔”,还帮着生出实实在在的小马儿“萌萌”,又何必让瑜亮相对古琴一曲错杂弹?看看罗贯中的文字,那诸葛“敲敲头顶脚底都冒坏水”,那聪明一世的周瑜则护美心切,轻易就“上当”了,那曹操之子子建的《铜雀台赋》,则把世间男子单恋女子之“狠劲儿”写透了。
只是“二乔”,瑜亮第一次较量已高低自现。

正写得开心,肥仔忽然换床,跑来书房躺着陪MA。
MA念给他听:怎样,你MA看电影的眼睛“独”不?
肥仔曰:够毒的。
小女子:呵呵,最毒不过“妇人心”:))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http://www.guoxue.com/minqingstory/sgyy/SGYY_044.htm
 孔明曰:“愚有一计:并不劳牵羊担酒,纳土献印;亦不须亲自渡江;只须遣一介之使,扁舟送两个人到江上。操一得此两人,百万之众,皆卸甲卷旗而退矣。”瑜曰:“用何二人,可退操兵?”孔明曰:“江东去此两人,如大木飘一叶,太仓减一粟耳;而操得之,必大喜而去。”瑜又问:“果用何二人?”孔明曰:“亮居隆中时,即闻操于漳河新造一台,名曰铜雀,极其壮丽;广选天下美女以实其中。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长曰大乔,次曰小乔,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操曾发誓曰:吾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一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将军何不去寻乔公,以千金买此二女,差人送与曹操,操得二女,称心满意,必班师矣。此范蠡献西施之计,何不速为之?”瑜曰:“操欲得二乔,有何证验?”孔明曰:“曹操幼子曹植,字子建,下笔成文。操尝命作一赋,名曰《铜雀台赋》。赋中之意,单道他家合为天子,誓取二乔。”瑜曰:“此赋公能记否?”孔明曰:“吾爱其文华美,尝窃记之。”瑜曰:“试请一诵。”孔明即时诵《铜雀台赋》云:“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休矣!美矣!惠泽远扬。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皇。御龙兮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主

周瑜听罢,勃然大怒,离座指北而骂曰:“老贼欺吾太甚!”孔明急起止之曰:“昔单于屡侵疆界,汉天子许以公主和亲,今何惜民间二女乎?”瑜曰:“公有所不知:大乔是孙伯符将军主妇,小乔乃瑜之妻也。”孔明佯作惶恐之状,曰:“亮实不知。失口乱言,死罪!死罪!”瑜曰:“吾与老贼誓不两立!”孔明曰:“事须三思,免致后悔。”瑜曰:“吾承伯符寄托,安有屈身降操之理?适来所言,故相试耳。吾自离鄱阳湖,便有北伐之心,虽刀斧加头,不易其志也!望孔明助一臂之力,同破曹贼。”孔明曰:“若蒙不弃,愿效犬马之劳,早晚拱听驱策。”瑜曰:“来日入见主公,便议起兵。”

閱讀期待:陳萬雄《讀書與讀世》

K,
2006年11月11日,小女子前去采訪亞洲文化合作論壇2006,陳萬雄先生以《傳統文化藝術的生命——現代觀與生活取向》為題進行主題演講,學養豐厚,溫良敦謙,讓人難忘。
小女子“課間休息”時,即刻聯絡陳先生,希望有機會采訪他本人,也希望對小女子一直好奇不已的香港圖書出版業,有一個重量級的訪問。陳先生當即允小女子聯系秘書。
不久,就是天地圖書三十年紀念酒會,陳先再次以出版業“大佬”身份,給了這樣的民間仝仁出版社一個“堅持出版三十年,堅持三十年出好書”的評價,令小女子對天地頓生“憐惜”之心。
為什么原因,之后沒有訪問陳先?現在想起來很后悔,大概是因為將要離港,渴望的訪問時間安排不過來,也寫不過來了。其實,哪里有借口可言?這幾天,再磨自己的書稿,出版業獨獨缺了聯合出版幾團陳先的訪問,也就是關于香港出版“地圖”的描繪,少了重要一筆。有心再赴港專訪陳先吶。
回憶最后半年夢城的訪問,我對友們言:俺啊,專找內地尚未“開戒”的地界兒走走看看,出版、言論、知識界,還是,時間不夠,學識不夠。留有好大的遺憾。

k,想起某日和友人談快樂,小女子覺得快樂有三境界:身體快樂,心情快樂,靈魂快樂。我的靈魂,曾經快樂如飛。現如今,得找法子才能見到靈魂了,何樂可言?

不過哦,俺還是一天樂呵呵。
平妖精來訊:下午四點半,接了溫姐再到你樓下接你,打扮漂亮點兒!
呵呵,我們今晚“女人會”:))


陳萬雄讀書與讀世
(星島)7月11日 星期五 06:30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報道)日前天地圖書為香港聯合出版集團總裁陳萬雄博士舉行新書發布會,不少天地圖書的新知舊雨與陳博士的友好,雲集灣仔天地總店,向陳總致賀及請他為新書簽名。
  陳萬雄在一九七三年畢業於新亞書院歷史系,一九七五年得中文大學碩士,一九八○年「修了」廣島大學博士課程,一九八九年得香港大學博士學位。他的著作甚多,大多與歷史文化有關,今次出版的新書《讀人與讀世》則純是私人的回憶與隨想,記載他讀書時,老師對他的教導和影響,文章內流露他對歷史和當今世界的看法。陳萬雄在新亞讀書時,孫國棟先生是歷史系主任。孫老為新書寫序言云,錢穆先生說過:「不知人,不足以論世,不知世亦不足以論人」。知道陳萬雄很了解人與世的關係,把過往文章結集成書,取名為《讀書與讀世》,孫老一看書名,便毫不猶豫地為他寫序。
  綜看全書,陳兄對農圃道新亞書院的師友及校園着墨甚多,他筆下的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的新亞,已是歷史陳迹,不可能重現於世,一九七三年是新亞書院農圃道上課的最後一年,之後遷至沙田中大校園,雖然規模、設施和風景遠勝從前,但是市區內旺中帶靜的學術小天地氣氛,一去不復返,很教陳萬雄懷念。特別是那時候的新亞歷史系,大師雲集,如史學史、經學史的牟潤孫;西洋史、中國近代史的王德昭;經濟史的全漢昇;政治制度史和歷史地理的嚴耕望;東南亞史的陳荊和等,是學術界一時之選,三十五年復回望,竟有後繼乏人之歎!
  (細說新事 辛翠時)
人文風景線﹕大師行狀
(明報)7月13日 星期日 05:10
【明報專訊】內地經濟日強,人民幣走勢強勁,形勢似乎一片大好。然而中國於國際間是否可算受人尊敬?聯合出版集團總裁陳萬雄也質疑:「暴發的國人吃餐如餵豬,貪多好貴價不計髒亂;開車不理道上前面的車輛,胡亂轉線扒頭,」他慨嘆的是文化價值的失落!
述良師益友舊事
特別在他多年來領受了中國文化界大師們的道德風範。在剛推出的新書《讀人與讀世》中,他寫了一個個在出版行業中遇到過的、受中國文化優秀一面薰陶並對之有實踐性認識的作家、名師,不純為私人的紀念,而是為了他們的道德學問,足為後世楷模,「我雖不能及,心嚮往之」;隨年歲漸長,他憶想良師益友,重提往事,冀望有益世道人心。
譬如安貧樂道。書中記述的許多大名氣作家、書畫家,善創作、受愛戴,然而相熟如陳萬雄,與他們的交往,俱非飲食酬酢的娛樂。最多在家中喝清茶,談文化事務的精神追求,例如他念記中大新亞書院歷史系的老師嚴耕武,從不浪費時間於應酬上,全用於研究學問。但學生何時向他請教,他都樂於接待,就是他去世前一個月,陳萬雄請教他關於宋代的思想文化,當時嚴的身體已經很差,師生間仍相談甚歡。
即使赫赫有名的書畫家啟功,亦如是。八十年代,那時啟功條件並非優渥,可得知新亞書院的牟潤孫教授退休,生活沒有了支持,即匯了一萬多元至廣州,交牟老之子。陳萬雄從旁得知,雖沒轉告牟老,卻心中暗自欽敬。
至於忘年之交文學家沈從文中風之後,當陳萬雄前往探望時,雖口不能言語,卻仍然支撐了一、兩個小時,透過助手和夫人的翻譯,認真地對談,絲毫沒有不耐。是那份以禮相待的真誠,叫他感動,「不必是驚天動地的事,而是自然而然在的平常事。」即如古建築家兼散文家陳從周,當貝聿銘設計香港中國銀行總行之時、邀他共同銀行旁的流水花園,陳從周教授不但欣然接受邀請,而且即使人不在香港,亦叮囑陳萬雄常去檢視進度,不時了解特意訂購的石材是否運抵、可有打磨良好、效果又是否理想等等,凡事躬親、也每事負責到底。
「以往總以為偉人以英雄事蹟而偉大,漸漸卻認為,在一般平常事中堅持原則,也很重要。『道不遠人』,人生的境界並非高不可攀,而是存於生活之中,一言一行、一事一物亦可體現。」而世道的拯救或陷落,自然也不會是一、兩英雄可以為之,文明、文化更要靠一般社會大眾平常生活中具體表現。
沉浸學者哲人的情誼卅載,領悟人情與世事,陳萬雄將在書展中,與李焯芬同台演講「道不遠人」之理。
《讀人與讀世》
作者:陳萬雄
出版:天地

沈從文從容待客 2008年7月13日
廣 告

【明報專訊】陳萬雄與文化大師的交往,不得不提他為之編書的文學家沈從文,他的身影亦為《讀》書記述的第一人。
陳萬雄清楚記得1980年第一回在北京見面時,是要將商務剛出版沈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樣書帶給作家,而送到前門東大街沈宅,「一進門,穿著便服的沈先生從廳中的沿上下來,一邊忙找他的布鞋,一邊忙不迭向我們打招呼……濃厚的湘西鄉音,要王亞蓉女士(助手)穿插說明。」將從沈從文稚樸的形象,刻印紙上;又記述他聽沈老透過投影器,演示剛剛挖掘出來的江陵戰國文物,暗燈下沈老激越的聲音興致勃勃,說南方楚國的強烈復國決心是「文化的自信」,成了陳的文化觀念的開竅。
在書中,陳萬雄記述的文人學者,還包括書畫家啟功、革命知識份子陳原、歷史學者陳從周、牟潤孫、嚴耕望、陳寅恪、何炳棣等等。

又到書展

林夕原來如此這般

林夕與周耀輝

文章日期:2008年7月13日
【明報專訊】香港詞人裏,我喜歡林夕,也喜歡周耀輝。有時我偏心林夕,有時更迷周耀輝。最早的驚豔,始自達明一派時代。我想不出有誰比周耀輝更適合為明哥寫詞。向法國鬼才Jean Cocteau致敬,他藝高人膽大,把Edith Piaf的《愛之頌》改寫成中文,由明哥唱出,我初聽已想流淚。
林夕多產,靈感似信手拈來,都搔人心,快狠準,天生的才氣淋漓,令人仰望。周耀輝偏鋒,屬思考型,要轉彎,像一匹黑馬,總在不經意處跑出,把你嚇個目瞪口呆。
和他們坐下來談天又是另一回事。林夕是藝術家典型,緊張,煙一根接一根抽,說話不大望別人眼睛,比較自我,思緒跳躍急速,話很急很快。周耀輝健康黑實,作息定時,喜歡甜美生活,說話淡定有層次,一個話題沒有完結就不急開展下一個,眼神不停和你接觸,確保你收到信息。
都是有才華的男子,卻是兩種不同的風格。和前者在一起,可以想像是一種火山爆發的日子,時常注滿巨大的能量,但日子久了,真是會累。後者有點像湖泊,幽陰而沉澱深度,雖未必鳥語花香,但總可以讓人安心過一些日常生活。雖然近年林夕慢了下來,較前悠然,而周耀輝也跑快了兩步,但本質上他們還是那樣的男子,無法交換人生與氣質。
做詞人,林夕無人可取代。做人的風格,我卻偏愛周耀輝,自忖性情與他接近。稍明白人情世故之後,更懂得他的眼冷心熱,近日看二十年前他二十六歲成書的《梳頭記》,發覺原來他也走了很遠的路,才成為今日的他。
[塵翎]

郝明義亦正亦諧憶陸鏗

希望之人——記與陸鏗最後十年的交往
文章日期:2008年7月13日
【明報專訊】唐德剛先生記陸鏗先生的文章裏,說他沒有「生朋友」,第一次見面,就像是二十年的老朋友。

我也可以印證這句話的一半。

生朋友

一九九六年,我離開時報出版公司,自行創業。

不久,有朋友轉告,說陸鏗先生在誇讚我,講我離開時報很可惜等等。之後,又有兩三位朋友這麼說。

我有些納悶。搜尋記憶,還在時報任內的時候,確實和鏗老見過一面。有天他在一位朋友的陪伴下來辦公室小聊過一次。也就如此而已,連餐敘都未曾有過。雖然久仰鏗老的大名,但是以一個一直在做出版,和報紙與新聞界隔了一層的人來說,對他的「豐功偉業」認識不足,留下的記憶也不多。

鏗老對這個只見了一面的後生晚輩,卻如何留下什麼印象,要四處誇讚他呢?我很好奇。

和鏗老第二次見面,是在一個書畫展上不期而遇。我看到他,過去為他的諸多鼓勵而道謝。鏗老也沒特別說什麼,只記得他握我的手很緊。

第三次見面,是去參加他的八十壽宴。那天各方高朋雲集,甚至有許多貴賓從海外專程趕來。鏗老神采奕奕地裏外招呼,看到我熱情地歡迎之外,一定要親自帶我去余紀忠先生那一桌(同桌還有林行止伉儷)打招呼,大聲地跟余先生說:「紀忠老大哥,我帶明義來看你了!」

當晚慶壽節目熱鬧,賓主盡歡,只是我另外有約,要提早離開。我去跟鏗老道別,沒想到他堅持離席送我,還要親自推輪椅到樓下。推辭不得。

那天晚上之後,我不再好奇鏗老為什麼要待我如此熱情,也從沒再問過他這個問題。反正他要如此交朋友,我就如此交他這個朋友即是,多言不必。

說這段經過,也是想印證鏗老能和初相識的人,就有二十年交情的神奇魔力。只是我自己魯鈍不堪,要到第三次見面,才後知後覺地有所體會。

所以說,這個印證只有一半。

大記者

鏗老自謂「新聞第一,女人第二」。

我和鏗老交往,是在他人生最後的十年之中,無緣見識他盛年時期快人豪語的意氣風發。但也因為目睹這十年他逐漸衰老的過程,所以對他自的另一句「無負平生」,更深有感受。

「新聞第一,女人第二,無負平生」,這十二個字濃縮起來,其實就是一個字:「真」。

「真」是一個我自己也心嚮往之的境界,但是反省起來,這麼多年努力而為,充其量只能在直率與魯莽之間擺盪,就知道鏗老的「真」有多麼難能可貴。

二○○○年左右,鏗老興地來找我,說他和馬西屏合寫一本《別鬧了,登輝先生》,應該可以暢銷,想交我出版。

我相信這本書可以賣得很好,但因為一向不出版和當前台灣政治人物及議題相關的書,所以看他那麼興奮與好心,一時不知應該如何婉卻才得體。沒想到才一開口,鏗老馬上說他明白了。不但明白,他表達的方式又可以讓彼此舒坦,不留尷尬,其中除了人情通達之外,根本還在於他的真誠。

再過兩年,我聽鏗老多次提起在他九十歲之前,想回內地辦一份報紙的念頭,就問他要不要試試在網路上辦個報。這好像比較容易手。

鏗老說好。

我問他那報紙要起個什麼名。鏗老說,「就叫《希望報》!」

這樣,我幫他登記了一個網址www.dailywehope.com,也和他討論可以如何進行。後來,這個計劃雖然沒能啟動,但他談起如何動員海內外各種資源,編出一份全球華人的「希望之報」的熱情,則不能忘記。

到了二○○四年,儘管鏗老已經八十四高齡,狀態比前幾年又差了一些,但他又提起想寫一本有關記者之書。於是他努力準備材料,每天早上九點鐘準時來我們辦公室來整理、寫作,寫好之後再一起討論、修潤。這樣,我們後來出版了《大記者三章》。「記者只有一種,要當記者,也只能當一種記者──大記者。」鏗老破題,也是總結的這句話,事實上也只有他能說得出來。

司馬文武為《陸鏗回憶與懺悔錄》寫的序中說,「不論大陸或台灣,都看不到專業記者的典型,記者缺乏職業尊嚴,找不到真正以新聞工作為終身職志的資深記者。尤其是對兩岸的政治,都能保持密切的關心,而且思想仍能趕上時代,頭腦仍然清楚的,看來看去,只有陸鏗。」我很榮幸在鏗老人生的最後階段,有機會見識到一個在自己體力、精神都在日走下坡的限制下,仍然奮力不懈,始終如一的「大記者」。

訣別

二○○五年四月,鏗老伉儷從舊金山來台北。抵達不久,摔了一跤,住進醫院。

那一跤摔得不輕。除了撞到頭之外,醫院說有病毒侵入腦膜,所以在醫院裏住了好長一段時間。我去看他的時候,他在上大叫一聲,熱情歡迎。陸夫人崔蓉芝私下跟我說,最近他已經不太認得人了,看到我還能認出來很難得。

那天鏗老精神很好,和我談了很久。還一起拍了好幾張照片。因為接下來兩個星期,我要去內地出差,所以臨別的時候,鏗老堅持要親自送別,一路送到電梯口。我一方面為他那天精神之好而感到高興,但另一方面心底也有些不安,隱約總有一點不祥之感。因而特別又把他送出來的經過,用手機錄影下來。

我去大陸出差後,打了幾次電話回來問陸夫人情。她說都很好,要我放心。但是等回到台北再去看鏗老,這次他認不得我了。鏗老正式成為「阿滋海默症」患者。而從表面意識的有無而言,上次他堅持送我到醫院電梯口的那段路,的確是和我的一次「訣別」了。

後來幾年,鏗老伉儷回來的時候,我還是會帶家人去和他一聚。一方面總想多見他一面,另一方面看他只能慣性地維持表面上的禮貌,大感不忍。

這樣,當上個星期天,我在北京接到陸夫人的消息,說鏗老於美國時間六月二十一日下午七點零五分過世的消息,雖然是個衝擊,但立即的反應,卻是覺得這樣也好,對鏗老是一種解脫。這個連素昧平生的人相見,都可以馬上有二十年交情的人,被局限到一個有二十年交情都成了素昧平生的肉體框架裏,潛意識裏,他想必覺得狼狽不堪。現在他終於可以告別這個框架,應該是一種輕鬆。

我這種感受持續沒多久。二十四日回到台北,得知二十六日鏗老要在美國舉行告別式並火化的時候,傷感之情又湧了上來。再怎麼說,現在才是他的肉體要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今後才是永別。我想再見他最後一面,於是帶了他的兩本書,搭上二十五日飛舊金山的班機。

遺憾

在途上,看鏗老的書,我知道自己也至少有一件事情要對鏗老懺悔。

從一九八九年起,我原來每年都至少來美國一趟,參加書展,或是談版權之類的。二○○一年之後,因為對布殊總統的中東政策不以為然,我給自己設了一個小小的立場,就是在布殊任內,我不去美國。

飛機橫越太平洋的上空,我在聚光燈下讀鏗老的書,他的豪情快語躍然紙上。那個每次見面,總要誇張地雙手自上而下,猛地一撲似地握住你雙手的人,就在眼前。我不由得想到,怎麼沒趁他還健在的時候,突然造訪舊金山,給他一個大大的驚喜呢?他如果看到我不約而至,忽然出現在他面前,不知道要發出多麼聲震屋瓦的大叫!過去這些念頭不是沒曾有過,但總是因為布殊而堅持的那個「立場」而打消。真是哪門子的什麼「立場」。和能夠帶給朋友的驚喜與快樂相比,那點「立場」有什麼價值!朋友在的時候,不設法與他歡聚,到了他走了,才想到要匆匆趕去給他行禮送終,多大的遺憾!

永生

在夾雜懊惱和淒然的心情中,我到了舊金山。

當晚陸夫人崔蓉芝來看我,並送來兩封她整理遺物時找出來,我和鏗老之間的來往通信,當作紀念。她特別提醒我,他六年前寫的這封信裏,就很準確地說自己到九十歲一定要封筆,而今果然一語成讖。

鏗老那封信,曾經傳真給我過。當晚回房後,重讀一遍原件,然後在十二點左右感到倦意襲來。這個時間入睡,正好可以養足精神參加明早的告別式。

出外旅行,我一向沒有時差或認等問題。但那天晚上睡到半夜,卻就是醒了。聽到房間裏,出現一些必必剝剝的聲響。開始不以為意,等聲音出現得愈來愈密,不覺毛然。開燈,才兩點半鐘。那就乾脆繼續看鏗老的書吧。反正我也要為告別式上的致辭再回味一些事情。

我讀了沒一會兒,突然想到,這些聲音會不會是鏗老在表達歡迎之意啊。他那麼熱情的人,知道我來看他,弄出些動靜來表示表示,也不是沒道理啊。這麼一想之後,我的書就一路讀得很順,而屋裏的動靜,也就不怎麼出現了。替而代之的,則是我自己讀到一些段落的哈哈大笑之聲——尤其是看到蕭乾和胡菊人兩位為他的風流帳而給他評語的段落。

我一宿未睡。兩本書也都終於再次翻閱過一遍。

永生是什麼?你能讓別人想得起你,願意想起你,想起你的時候總會覺得溫暖、快樂,就是永生了。

這麼說,鏗老是永生的。

不止如此,他信仰基督,我相信他現在一定在天國了。大家都說天國是一個喜樂但是寧靜的地方。鏗老,則想必會使天國成為一個喜樂,但是也很熱情的地方。

希望地圖

這次來美國的路上,我還想起近半年來在忙的另一件事情,其實也和鏗老有關。

從今年二月起,我一路在忙《我們的希望地圖》。參加告別式的時候,才想起我們曾經一起籌劃過的《希望報》。

鏗老一生四分之一的時間在牢裏度過,但他在牢裏能抱馬桶華爾滋自得其樂,出牢之後能「氣宇軒昂,精神充沛,衣著時新」,不讓牢獄歲月在自己身上留下任何痕,真是把「希望」具象化的代表人物。

告別式後,在搭晚班飛機的空檔之間,我去了鏗老家一趟。看看晚年陸夫人照顧他起居的這個環境,我能想到的是,《希望報》當年沒能啟動,我會努力做好《我們的希望地圖》,當作給鏗老的一個紀念。

(小標題為編輯所加)

作者簡介

被譽為台灣出版界奇才,現任大塊文化董事長,創辦之「網路與書」出版了陸鏗的《大記者三章》。

[文/郝明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