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前世今生」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前世今生」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12/11/2009

相见时难别亦难

長相思
文章日期:2009年12月11日

【明報專訊】名伶逝世二十年,追思會中伙伴說時間並沒有淡對逝者的懷念,反而思念日深。朋友父親逝世多年,家中仍留他生前最愛坐的椅子,每晚,朋友母親也會將椅子弄得舒舒服服,說是等父親回來,也有個安樂窩坐一坐、歇一歇。

思念令人痛,尤其是想念離世了的至親,對已走的人只剩下思憶及過去。但有時又為他們慶幸,因為他們痛,只因有值得思念的人。

如同針灸,原來對下針位覺得痛比沒有感覺好。有感覺代表經脈運行,沒感覺是經脈已堵塞,後者要回復健康反而要多受幾針。

人怕痛,可能因此不生小孩;人怕痛,所以不敢愛,最後是沒痛了,也沒有感覺和回憶,可能到人生終結前一刻亦想不起有什麼值得懷念


對逝去的人,我們放不下,因我們貪心,覺得相對相處的時間仍不夠,有一年時,希望多兩年,有十年時望可多二十年。

從前我會叫人忘記舊人,人生要向前望。但自從自己經歷親人離世後,我再也不這樣勸人了,反之,我學會感謝先人給我們的一切,包括快樂、痛苦及思念。

正如以前信人死如燈滅,但現在希望有來世,在今生思念終結前後,重遇至親至愛,他們可能不再記得自己,但信有緣定能相見。他忘記自己也好,自己只想在開始下次人生旅程時,知道他活得快樂。[未央]

7/23/2008

刘嘉玲梁朝伟的天上人间



K,
喜歡劉嘉玲和梁朝偉的這張婚紗照,天上人間,梵音佛語,很被祝福。
一路,拉拉扯扯、跌跌撞撞、你追我趕、你棄我取,等待、忍耐、包容、認同,好像經歷了前世今生,才終于“執子之手”,小女子看著這正在上演的人間故事,眼圈紅了。

新來的小女生還在戀愛中,看著偉玲如此鋪排的婚禮,問:關姐姐,如果將來他們散了,這4000萬花的多冤,嘉玲這次的“張羅”多丟人。
小女子笑了:你看,在偉哥身邊,這天的嘉玲笑得多么開心啊。一個男子,能給喜歡他的女子,哪怕是僅僅一天的這樣的開懷,他都是個“漢子”了。女子呢,能在肯呵護你的男子身邊,哪怕一生只是如此嬌嗔一次,已夠回味一生了。
用錢,怎能衡量這“生之甜蜜”呢?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從心底里祝福他們。

4/16/2008

海口遭遇賴聲川。《暗戀桃花源》。


k,
昨晚,一路哭著回家。只為最后那句對白。
江說:那么大的上海,我們都遇著了,這小小的臺北,卻把我們給難著了。
云說:我得回去了。我的先生,他,真的,很好……

他,拉著我的手,看著江濱柳和云之凡,等了半生又眼巴巴別。
MAYBOY沒笑話我。他默默開車,默默去買清補涼。

沒想到,在海口也能遭遇賴聲川,也能《暗戀桃花源》。

賴導這戲,節奏好折磨人。明明情要繃不住了,卻又戛然而止,把人從熱辣辣的火里拉出來,看一段子丑角的“白活”;剛剛跟著桃花源,“別著急,別著急……”,又把人甩回到憋在心里,無處訴說思念里。
人生,無奈倒罷了;人生,怎可以怎么痛?!

淚是涌著出來的,堵也堵不住。終于知道,什么是決堤。

兩個小伙子,一邊吃清補涼,一邊看看我。
我說:MAYBOY,你真好,不笑話我。
肥仔說:真的一直哭到現在啊。

和著淚,喝椰子汁,咸咸甜甜,滋味好糾纏。

江濱柳說:人生,有些情景,是永遠也不會忘的。

K,或許,要去昆明陪MAYBOY一陣子了。
今午,MAYBOY來電告知行程,我說:想去尋訪再也不見的西南聯大。
或許,一段新的人生故事又要展開。我,不想再錯過。


賴聲川大陸版《暗戀桃花源》將展開全球巡演

  中新社海口四月十六日電(陳少婷 關向東)臺灣導演賴聲川執導、中國國家話劇院、臺北表演工作坊合作的話劇《暗戀桃花源》(大陸版),十五日晚在海口進行了第九十場演出。該劇製作人袁鴻透露,該劇第一百場演出,將選擇在北京進行公益演出,其後計畫展開全球巡演,或選擇美國洛杉磯作為全球巡演的第一站,巡演將在歐洲、美洲、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展開。

  賴聲川導演于八十年代推出的《暗戀桃花源》,講述別離、錯過、時勢與人生,因這一主題永恆引發華人世界觀眾迥異的評論。

故事講述一悲一喜兩劇被安排在同一個舞臺連排,其中《暗戀》講述一對戀人因歷史原因分隔幾十年,各自婚嫁,卻始終無法忘記對方的故事。《桃花源》則是以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為背景,講述一女兩男陰差陽錯的人間與仙境的故事。兩劇同台排演,相互錯接臺詞,既彼此干擾,又互有共鳴,儼如人生的堅持、錯過與無奈。

據介紹,二00六年,為紀念該劇演出二十周年,賴導演支持的臺北表演坊與中國國家話劇院攜手推出《暗戀桃花源》大陸版; 二00七年八月為紀念香港回歸十周年、香港話劇團建團三十周年、中國話劇百年,賴導和香港話劇團合作排演了全粵語版演出的香港版《暗戀桃花源》;並以香港版和大陸版部分拼貼,推出“兩岸三地聯演版”,讓普通話與粵語“雙語”碰撞,令戲劇的悲劇及喜劇效果展現得更淋漓盡致。

《暗戀桃花源》大陸版,自二零零六年十一月首演以來,一直廣受觀眾的喜愛與追捧,並於二零零七年獲選為中國話劇百年十大名劇之一。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裏,已在全國巡演近一百場,很多地方甚至出現一票難求的場面。近日,該劇開展其第三輪的全國巡演,將先後在廣州、武漢、貴陽、海口、福州等地進行巡迴演出。

4/05/2008

肥仔開始新生活



肥仔喜歡他的本尊施廣大將軍:他的人緣好極了:)

拜了文筆峰的文昌閣。

去年,和MAYBOY一起在此拜月老與和合大仙,燒了三柱高香;今年,我帶著肥仔再拜和合大仙,期望我們的家溫暖和睦。

又見我喜歡的神仙眷侶鼎。
其上銘刻道教南宗祖師白玉蟾之
《懷仙吟》:
我懷仙兮神仙侶,霞裾搖曳兮居何所。
見鶴長吟猶可覆,蓬萊果在半步許。
空留寶墨落人間,字句成行秋雁序。
正心誠意語猶奇,誰識忘形相爾汝。

燒了高香,登高望遠,心里舒坦。
肥仔和二嫂去登頂,尋白玉蟾祖師的仙跡。清風夕陽下,小女子依著這面雕滿了“蝠”的石墻,墜入夢鄉。二哥拍了,然后問:關兒,夢游去哪兒啦?
K,
肥仔,新的生活就要開始。明天,我們去辦省圖書館的借書證。

清明踏青,去了文筆峰,肥仔拜了本尊施廣大將軍。原來是一位慈眉善目、腹有詩書的鶴發童顏長者。肥仔吁了一口氣:俺,也就是個讀書人。這下踏實了。

其實,這一年多肥仔東沖西撞,一直在找啊找啊找朋友,找自己到底是誰?這,真是為難了正處在“青春期”的“小伙子”。
我對肥仔說:家是最溫暖的地方,去孵化你的理想吧。
那晚,我們談到深夜,我說:孩子,媽相信你是一個小才子。你看,你竟然會隨口說:今天打球的同學姓劉,也像劉備一樣,手長過膝;你會將秦皇漢武和忽必烈、康熙帝的征戰地圖,自然而然去作比較,然后說當下的情勢,不過是歷史的再現;媽走過的十幾個國家,到底說些什么語言,是否真的有通用語言,你會看了地球儀,再上網去搜集。這些,都是多么難得的、天生的研究能力啊。爸媽,不會讓愚蠢的應試教育毀了你的天賦。我們一起探尋適合你的成長方式,尋找最適合你的人生之路吧,別失掉你的“天心”。
都,別急。

昨晚,我倆約定,重讀龍老師的《親愛的安德烈》,然后交流心得,兩代人交往的心得。看看,我們的路怎樣走。

我的志願
文章日期:2008年4月5日
【明報專訊】懶惰的中文科老師一定會叫學生作一篇《我的志願》,因為作文堂出題目也是一回傷腦筋的事。
若我今天是個中文科老師,也會出這樣的題目。
誰沒有志願?
學生寫的志願,不必然是個人真正的願望,或多或少夾雜了父母對他的期望。所以,一定會看到想做醫生、律師、科學家、領航員等等的偉大志願,小朋友都知寫什麼可以贏得老師的好感。
夠膽寫想做明星、有錢人、闊太等的,反而最坦率可愛,真實反映這年代的社會價值。若我是老師,會給他們A,因為從他們的字裏行間,看到真心,其他可能只是父母的傀儡。
我會叫學生好好收起這篇文,待他們四十歲後再拿出來,與自己的人生對照一下。
我小學時寫的那篇《我的志願》早已遺失,但內容仍記得清楚。分數很低,老師的紅字批文說——志向太低!我沒怪她,我這篇文如拿到共產主義國家,必定有更高分數。
我那太低的志願,在我的人生中早已落空。
作那篇不過一百幾十字的文章時,我怎會不知志向低的問題?我不過是怕志大才疏,才保守一點。
男人很多像我一樣,很怕作出未必有能力做到的承諾,這性格普遍反映在對女人的戀愛承諾之上。
在工作上,男人反會被要求有大志——至少夠膽講大一些,有沒有真正的實力是另一回事。
實力比志向大的會被看不起,沒有太多人欣賞量力而為的理想評估。
真正的理想不應是說出來的,是通過實踐來證明,只需向自己交代。
[阿寬 ahhfoon@yahoo.com]
旺角街頭
文章日期:2008年4月5日
【明報專訊】出席了旺角街頭的一場口水論壇,講題好像是什麼「廣播處長招聘﹕找旗手抑或殺手?」之類,我心不在焉地胡扯了一堆,大概是說管他什麼旗手或殺手,正如小平同志說過不必理會是黑貓抑或白貓,只要能把公共廣播帶上健康和開放的軌道的,便是好貓。
總之,我們需要的是好手;唔該馬時亨 幫幫忙,別再一拖再拖,否則,便是侮辱了公共廣播,亦是侮辱了非常專業兼用心的港台 前線員工。
說自己心不在焉,是真的,因為向來不喜人多,坐在人來人往的紅塵街頭,四周聲音嘈吵無比,頭上空氣污煙瘴氣,加上女主持濫用權力胡亂插嘴,令我感受非常非常地差,唯一辦法是掏出袋裏的mp3,用耳塞裏的音樂堵住右耳,只用左耳若有若無地聆聽其他講者發言。
這當然算是對其他講者稍為不敬,但,沒辦法,不這樣做我便必昏倒當場。
在痛苦萬分裏,抬頭看上,赫然看見一幅龐大的廣告牌掛在路邊,一個嬰兒爬行於鬧市,高樓大廈林立,但嬰兒比大廈更高更大,那是一個巨無霸,giant baby,世界在她腳下走向末日。
忍不住笑了。嬰兒的臉容是可愛的,藍眼睛,很有異國情調,然而這幅廣告跟現實世界之間顯然有極大的落差。香港之城基本上是不適合兒童生存的,空氣差,人心薄,住房窄,父母親的工作壓力 大,連帶小孩子都不會生活得高興。尤其小孩子會成長會發展,一旦進入了教育系統,那些考試那些課本那些老師那些競爭都不容易令人感到自在輕鬆,而如果不幸每天被迫閱讀父母親買回來的那些報紙雜誌,久而不察,心地勢必俗壞到連自己都不知道已經俗壞的沒救地步。是這個城市壓倒嬰兒,不是vice versa啊。
這是在陰晴不定的周末下午,我在旺角街頭浪費了兩個小時所能產生的怪異聯想。
[馬家輝 http://www.makafai.blogspot.com]